藏书·记事·忆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藏书·记事·忆人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藏书·记事·忆人:书画专辑》内容简介: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用书筑起黄金屋,胸中就有百万兵。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军半个多世纪的军人来说,藏书,就是为了藏兵。
书籍目录:
序言藏书助我颐养深情由实而虚的艺术升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题词:文韬武略翰墨集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词:书海无涯第一部分:中国绘画齐白石:大匠之门天然之趣徐悲鸿:融汇中西开新路黄镇:画记长征唯一人李可染:齐黄之徒实者慧傅抱石:笔下江山 如此娇美黄 胄:拥抱生活必攻不守李苦禅:充满传奇的写意花鸟大师关山月:法变随时变江山教我图赵望云:长安画派奠基人张仃:毕加索加城隍庙华君武:用漫画扫除灰尘鞭挞不正之风吴冠中:追寻绘画之“美”冯远:“人”的艺术与“艺术”的人刘大为:史诗与牧歌的描绘者侯一民邓澍:古今一片月 风雨百年心韩美林:童心未泯的艺术奇才陈逸飞:东方风格的油画魅力邓林:自然的箫声远古的回音高莽:像热爱文学一样热爱绘画沈威峰:竹石相依永坚贞第二部分:中国书法林散之:当代草圣大器晚成启 功:书法界的一座高山欧阳中石:“独一无二”的教书匠沈鹏:万画归一怊怅切情刘炳森:“刘氏隶书”广泛流传李铎:为我书写座右铭张海:开创草隶新境界范曾:痴于绘画书法先导申万胜:将军书法家的“学书三用”苏士澍:鸡毫大篆堪称绝覃志刚姜昆徐沛东唐国强 郁钧剑戴玉强:文联六人联袂行胡滨:我的书法领路人第三部分:外国书画达·芬奇:客死异乡的天才巨匠丢勒:与达·芬奇同时代的德国绘画大师透纳康斯特布尔:英伦风景入画来莫奈:水光花影间的印象大师梵高:坎坷中激励乐观明亮的绘画激情俄罗斯巡回画派:与广袤的大地共同呼吸毕加索:偶遇水墨风格斗牛图黑 白 图玛德:中埃友谊的桥梁曼苏尔·拉希:巴基斯坦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丹尼尔·梅里亚姆:水彩绘就的魔幻世界柳田泰山:日本书法世家掌门人布热津斯基:战略家的涂鸦之作后 记
作者介绍:
熊光楷,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原会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中饵收藏家协会顾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藏书·记事·忆人:书画专辑》内容简介: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用书筑起黄金屋,胸中就有百万兵。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军半个多世纪的军人来说,藏书,就是为了藏兵。
精彩短评:
作者:林中空地 发布时间:2020-06-17 16:44:04
惊讶的发现这本学生书信集竟然是校长做的序。一开始读起来平淡无奇,慢慢感同身受。这就是青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有意气风发、有困难彷徨、有王者归来,想起了20年前读书的日子。值得给少年们推荐。希望孩子读大学时,还能找到这套书,推荐给他。
作者:Echo大侠 发布时间:2013-07-24 22:52:39
汉办发的书,否则我自己绝对不会买的,书画卷甚得老娘欢心
作者:阿布 发布时间:2022-08-13 18:53:48
之前去听了一次讲座,赠了此书,没想到断断续续看完了。建筑加入故事,诉说了上海开埠后的风云。
作者:Marcovaldo 发布时间:2023-12-24 20:54:08
“如果没有战争,像你我一样哭泣的普通人,就是战争。”
作者:yanggzz 发布时间:2022-07-02 22:54:22
熊将军是真心喜爱绘画啊。写出这么多对看画的理解,我写不出来,佩服!
作者:听雨斋主人 发布时间:2016-08-06 12:19:34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版本(修订本)。作者盖章本。
深度书评:
选择的自由——读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有感
作者:沉思的Panda 发布时间:2014-01-24 10:02:25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因为在这段距离中间产生了选择的自由。
我们可以选择什么呢?
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回应刺激,这是我们的行动能力,体现自身的独立意志,反映出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那怎么能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呢?
首先通过自我意识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当前的遭遇,然后通过想象力超越当前现实,在头脑中对自己的未来加以创造,未来的图景越清晰,我们就越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幸福的定义各有不同,有的人想当领袖,有的人想富可敌国,有的人可能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的人,呆在一个普通的小镇,和一个普通的爱人,安逸静谧地生活着。你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下是否就过着这种幸福的生活。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如果不是,那么在 当下状态 和 幸福状态 之间的距离,就是你需要努力的空间。
那么怎么样构筑一个幸福的人生?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以原则为中心生活(特别是产出/产能平衡原则);积极主动地构建生命的愿景;以终为始,主动定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按照“要事为先”地原则去构建个人行动管理系统,一步步达成预定目标;
我们不可能孤立地活在世界上,所以要培养自己的双赢思维,采用移情聆听的方式去真正理解其他人的观点、看法、意见、建议,最后做到知彼解己,利用统合综效的力量,共同完成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愿景。
在所有的过程中,对各个原则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地螺旋形上升过程。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等四个层面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2013年最大的意外收获,是碰到了易仁永澄,从他的博文中,我看到我对GTD行动管理系统的理解是浅薄的,缺乏目标系统支撑的行动管理系统不可能达到“高效能”的状态。所以我重读了《小强升职记》,按照六个高度的方式定义了自己生命的原则、愿景、目标,再拆解为责任范围、任务和下一步行动,结合Doit这个行动管理工具,果然生活高效多了。
生命原则、愿景、目标的清晰化,加上个人领域的行动管理逐步条理化,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我的工作上。我开始关注工作中重要他人(上司、下属、项目组同仁)的工作方式和状态对我的影响。就这这个时间点上,我看到了悦读的这一期读书活动,参加了进来。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过程中,我从和上司的关系入手,增强和他的沟通,努力达成共识,构建双赢关系。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按照书中那样写下一份明确的双赢协议,但是我和上司之间的猜测明显少了许多,很多事情上,他开始选择事前和我主动沟通,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事后跟我说,“我当时以为你……,我当时希望你……,我当时觉得你……”,我们对彼此的期待也开始放在水面上来讨论。
书中,史蒂芬·柯维对原则非常强调,对此,我深有感触。程序员最悲剧的地方就在于加班过多,是 低效的加班复制粘贴来增加产出 还是 提升自己抽象能力增强产能。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团队的。我相信个人做这个选择并不难,难的是让上司相信你这个团队可以做到增强产能,而不是采用杀鸡取卵式地靠加班增加产出。办法总比问题多,我在努力中,我也相信我可以做到。
第六期悦读活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
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660
报名活动ID:shitianci
夏宁:文化与政治在德国历史中的紧张
作者:文景杂志 发布时间:2011-05-10 13:31:21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4月号
众所周知,德国是诗歌与哲学的王国,是诞生康德、歌德与贝多芬的文化之邦。在德国人那里,文化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文化是他们的尊严,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自以比其他民族更加优秀的根基所在。但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度文化修养的国度,这样一个有着人类在哲学、文学和音乐方面最高成就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希特勒,为什么会出现纳粹这样一个邪恶的思潮以至于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呢?换言之,为什么德国人在文化上曾经如此卓越不凡,在政治上却曾经是如此失败呢?它仅仅是历史发展中一个偶然吗,还是自有其必然?它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呢?这确实是一个谜,使其他国家的人百思不解,更令德国知识分子困惑迷惘 ,是二战后几十年来缠绕着他们的心结,也是他们著书立说的中心论题。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就是揭开这一谜题的一种尝试。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勒佩尼斯(Le-penies)。他的一系列著作《忧郁与社会》、《德国社会学史》、《欧洲知识分子的兴起与衰落》在德国都有很大的影响。2006年,他因《文化与政治》被授予德国书业和平奖,从而也进入了中国读书界的视野(《文景》杂志于2006年总三十八期曾经发表张汝伦教授对此书的评论文章《文化,还是政治》)。和《文化与政治》相比较,《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不是深奥的有体系的学术著作,它实际上由一篇篇关于知识分子的散文组成,书中大量引用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知识分子的各种观点和理论,读来有令人眼花缭乱之感。幸而整本书还是有根清晰的主线,形散神不散。“文化在德国国内政策以及国外政策中的独特地位是本书的主题”。在作者看来,德国文化具有一种反政治本质,而这本书“考察了德国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他们将文化视为政治的替代物,同时对政治嗤之以鼻——这里首先把政治理解为议会政治,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思想狭隘的利益集团进行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竞技场”。(见中译本第7页)通过作者笔下德国近现代的“一个个历史片段或‘星座’”,德国历史中独特的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和矛盾现象就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一
何谓文化?作者引用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书中的话,首先将文化与文明相区别:“在德语用法中,‘文明’指的是有真正用途的事物,但令德国人引以为豪的、用以阐释他们自身成就与自身存在状态的词汇则是‘文化’。” 而德语中“文化”概念,与法语、英语中的“文化”概念也有所不同。在法语和英语中,“文化”概念“也能指政治和经济、技术和运动、道德与社会现实”,而“德国的‘文化’概念则在本质上指向思想、艺术和宗教,而且有一种倾向,就是在这类事物和另一类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之间,划出明确的分界线”。
正是这样一种意味着思想、艺术和宗教的“文化”,几百年来使德国人引以为豪,自命不凡。他们强调文化与文明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认为“只有他们拥有‘文化’,而其他人只是穷于应付‘文明’而已”。 在他们看来,拉丁民族不过是些热衷于日常柴米油盐的凡夫俗子,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则是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者,只有德意志民族有着超越世俗世界,关注哲学、艺术、灵魂的文化传统。对于德国人来说,尤其对德国知识分子来说,文化是他们的骄傲,尊严,是他们可以在英国、法国知识分子面前保持优越感的资本。
俗话说,旁观者清。德国知识分子这种对文化津津乐道,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态度,在其他国家知识分子的眼里,是有点可笑的。作者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哲学家杜威和桑塔亚那的观点。杜威把康德的两个世界理论作为理解德国民族特性的重要成分,“一个是外部的世界,即物质与必然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理念和自由的世界”。德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沉浸在这个“理念和自由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温暖的,光明的,充满希望的。而“物质与必然”的世界,在德国知识分子看来,则是阴暗的,冰冷的,不确定的。他们有意识地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桑塔亚那认为德国人更喜欢“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真”。一战期间,桑塔亚那在哈佛大学讲德国形而上学,感到“在这种哲学晦暗不明、沉浮不定的原则之下……有种邪恶的东西在蠢蠢欲动,而这种东西会霎间变得空洞而充满攻击性”。桑塔亚那不无讽刺地表示,“真正有文化的人很少谈及文化”。
在本书作者看来,德国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推崇,实际上是“政治上失意的结果”,这是和德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政治上,德国在18-19世纪远远落在欧洲其他邻国后面,在法国、英国早就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时,德国依然分裂为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公国,由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统治着,那里只有臣民而没有公民。但在文化方面,德国人确实成就非凡,早在德国成为统一国家之前一百多年,德国就已经以唯心主义的哲学、魏玛古典主义的文学和古典音乐为核心,建成了一个充满批判精神、极富创造力的统一的精神王国。政治上的分裂和文化上的统一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德国知识分子来说,文化成了他们精神上的避难所,乐园,是政治的替代物。
在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终于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以后,德国才终于从一个“文化民族”成为了一个“文化国家”。但是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正是这种由普鲁士的军事强力自上而下的独特统一道路,使德国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走上与英国不同的道路。思想家古奇在《德国思想与前景》中认为现代德国“首先思考的是国家的权威和尊严,而现代英国首先思考的是公民的权力与自由”。显然,德国的独特统一道路,使它从统一开始就脱离了欧洲的政治主流。
因此,在外界看来迷惑不解的德国政治和文化的矛盾,从德国统一开始就一直存在。用作者形象的语言来说,“象征德意志文化的魏玛与象征普鲁士武力的波茨坦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英国诗人艾略特谈及德国文明时,称之为“一整个军官与教授构成的体系”。正是这种武力和文化的一体化,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姿态”,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很多德国知识分子将这场战争看作是不列颠“文明”与德意志“文化”之间的斗争。当时,九十三位德国知名学者、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联名发表了一份名为“致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意志帝国辩护,令欧洲其它国家的知识分子震惊不已,百思不解。
如果说德国知识分子对德意志帝国政治是支持的,那么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基础上成立的魏玛共和国,他们的目光是狐疑的。对他们来说,议会政治是个陌生的东西,它和德意志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和那种浪漫主义传统背道而驰。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式是超越,是讴歌英雄,是高耸入云,是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蔚蓝花”的永恒追求。而议会政治是常识,是凡俗,是讨价还价,是让步妥协,是脚踏实地,是对芸芸众生的当下的日常关注,这对德国知识分子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即使在那些少数勉强接受魏玛共和国的知识分子那里,对议会政治也是持保留态度的,比如历史学家梅尼克就抱怨“在德国,真正的英雄都离开了政治舞台,剩下的只有那些小商人”。因此,本书作者认为,“德国诗人兼先知们对议会政治所持的怀疑态度,是导致魏玛共和国走向末路的一个因素”,说 “正是政治与文化的紧张关系促进了纳粹主义兴起与魏玛共和国的衰落”。这样的论点未免过于强调文化的地位,过于看重知识分子的作用了。实际上,知识分子历来只是人群中的少数,他们能够影响社会,但绝不是决定性的。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和纳粹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多种因素,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
德国知识分子感到和魏玛共和国的政治格格不入,相反,他们在纳粹政治里却看到了某种审美上的契合。众所周知,纳粹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摧毁了从歌德以来的德意志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他们却给自己包装了浪漫主义的美学外衣,自命为是具有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的人物。希特勒曾经对英国特使说,政治使他感到厌倦,他想重返油画领域,说他由衷地感到他想成为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艺术家。戈贝尔大言不惭地说他和希特勒期待着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说“那时候我们就能全身心地投身于美术、戏剧、电影、文学和音乐。我们渴望重新成为真正的人”。本书作者还引用那时德国的外交备忘录,说其中充满着大而无当的形而上学的语言,比如说“政治不是人类的事业,而是‘命运的狂风骤雨和行动的深谋远虑’”。联想到纳粹犯下的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再读他们这些关于诗歌、艺术追求的呓语,确实有一种强烈的荒谬感。正如作者尖锐地指出:“任何梦想成为诗人的现代政治家,都会成为他国家里的法西斯主义者,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纳粹用一种艺术形式包裹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政治,声言“政治就是最高形式的艺术,国家就是一件艺术品”,奇怪的是德国知识分子竟然被这种思想所诱惑。本书作者说他们“都深深沉醉了”,这未免言过其实了。当时真正投向纳粹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人保持沉默,一部分人流亡到美国。实际上,纳粹的所作所为很快暴露出他们的反文化本质,具有洞察力的知识分子很快就对希特勒感到深深失望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转而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内心远离现实世界,寻求自己精神上的独立,本书作者称之为进入“内心流亡”状态。战后德国作家写给《水星》杂志的信很能代表这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态:“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不论作为军官还是医生,不论与将军为朋还是与奸商为伍,不管是面临激烈的决胜局比赛还是身处囹圄的困顿,不管是在温暖的床头还是在阴森的棺木上,不管是胜利的喜悦还是衰枯的凄惨,都不会影响我的内心,我永远身处恍惚飘渺的朦胧之中,似乎现实的一切并不存在。”(171)作者批评说“正是这种距离导致知识分子们轻易成为纳粹的猎物”。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有了根本的改变。德国一直以来和欧洲主流政治的分离状态结束了,“德国独特的道路最终汇入了以议会民主、共同市场以及法制规范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德国知识分子不需要再强调“文明”和“文化”的区别,不需要以文化取代政治,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到政治里面,在战后的政治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是在二战刚刚结束的那段时间,大多数德国知识精英对政治依然持冷漠态度,而文化热情却高涨起来。哲学家阿多诺从流亡地美国返回德国,出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他给托马斯·曼写信,讲述他的学生对哲学的热情,他们为了弄清楚康德先验辩证法中的一个问题,或者为了读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自动放弃休息和休假;雅斯贝斯写信告诉他以前的学生阿伦特,说他们最近听了一场关于柏拉图和黑格尔“理念”的报告,学生们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仿佛他们讨论的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时下最流行的问题。此事引起阿伦特的不安,她写信给老师说:“令我感到不安的是,你研讨课上的那些得意门生,像我们当年一样——那是多么不幸的记忆——都对政治不感兴趣。”大学生们热情拥抱抽象的哲学概念,对政治则持冷漠态度,对此雅斯贝斯也很失望,说“这些为数不多的青年学生都对政治毫无兴趣,有的只有讥讽与怀疑”。三年后,阿伦特写道:“什么都没有改变。有时候我想知道,是向德国人逐渐灌输政治意识更加困难,还是向美国人传达哪怕最肤浅的哲学知识更为困难。”
而德国历史学家梅尼克则在文化中重拾德国民族的信心,他出版了《德国的浩劫》一书,受到公众极大欢迎。他问纳粹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以后,德国精神还能存在吗?在他看来,优秀的德国精神没有失败,歌德战胜了俾斯麦。梅尼克认为“文化修复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外国人不能参与进来,并且也不能在政治领域进行尝试”。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战败了的民族,对于一个到处废墟满目疮痍的国家,梅尼克的书起到了鼓舞民气,重振民族自信心的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对此,本书作者批评梅尼克提出了文化乌托邦,说他的书也成了“浩劫”,就不是公允的批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知识分子的漠视政治推崇文化的传统态度有了很大改变,文化与政治实现了某种和解。虽然托马斯·曼那样的知识精英们批评阿登纳时代的共和国是“文化沙漠”,说他们只顾经济发展,无视文化作用,但实际上,西德在战后的经济起飞,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积极参与现实政治。在德国每一个公众事件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身影。最典型的莫过于著名作家格拉斯,为了帮助勃兰特竞选总理,他行程匆匆,几乎走遍整个国家,发表了上百次讲演。他的行动表明,知识分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预言者和先知,而是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
当然,时过境迁,今日德国,美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大学里的哲学课门可罗雀,年轻学生寥寥无几,而经济系或法律系的课堂则人满为患,水泄不通。阿多诺或雅斯贝斯笔下的那种青年学生热烈拥抱哲学的现象是再也不会有了。在现实政治中,知识分子的失落感也是很重的,比如欧盟的成立,在他们看来,不是以一种理念为核心的统一体,而只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结合体。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更多的是各种专家的作用,知识分子在其中的作用是很微小的。正像本书作者所说,“组织一旦形成,需要的就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忠于职守的工作人员与有能力的管理人员”。
当然,事物发展总是复杂的。德国融入了欧洲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主流,不再是一个以独特道路和孤立状态为荣的国家。但是欧洲大陆和英美世界还是有区别,平时并不明显,但一旦遇到关键时刻,比如伊拉克战争,美英思想和欧洲大陆的分歧就暴露出来。对此,本书作者也有很多论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诗人瓦雷里就已经把欧洲比作哈姆雷特的大陆。那个忧郁的丹麦王子,激情与活力受到苍白思想的束缚,在最需要行动也最具备行动条件时,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沉浸在内心的反省中,专注于哲学的思考。说到底,为父复仇,夺回王座,和人类的存在又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德洛尔认为”欧洲人持续不断的沉思和怀疑使得欧盟无法在世界舞台上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因此,美国政治理论家提出“崇尚霍布斯思想的美国人与推崇康德思想的欧洲人之间的差异——霍布斯的世界中永远有战争和冲突,而康德代表永久和平的世界”。当然,这已经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文化与政治,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不是这本书所能承担的。但是书里所描述的知识分子群像,从德意志帝国时代的教授们,到魏玛共和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到纳粹时代的流亡作家和文人(尤其以托马斯·曼为代表),直至战后重建时代的哲学家文学家们,一直到两德统一后、欧盟成立后的充满失落感的知识分子们,琳琅满目,群星闪烁,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同时,德国知识分子与英美、法国知识分子的区别、互相影响以及互动,书里也多有生动论述。这本书充满德国知识分子的反省精神和批判锋芒,可以作为德国知识分子的反思录来读。
政治和文化的矛盾和紧张,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德国历史中。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政治和文化就是一对既相互依存又充满紧张的矛盾,否则柏拉图也不会既希望哲学家当国王,又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只不过在德国近代史上,这对矛盾发展到极端,以至于纳粹的最邪恶最反文化的政治,却披上了所谓的文化艺术的外衣。精神与艺术是超越,是天马行空,是自由世界,而政治是脚踏实地,是妥协和折中,和油米柴盐有关,和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有关,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评价柏林的各种小型纪念馆时说的,这些小型纪念馆“提醒我们,人类生活的尊严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445+)
- 在线转格式(216+)
- 值得购买(347+)
- 愉快的找书体验(172+)
- 章节完整(335+)
- 推荐购买(527+)
- 无盗版(104+)
- 体验还行(310+)
- mobi(275+)
- 快捷(664+)
- 无缺页(449+)
- 一般般(383+)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4-12-28 14:17:3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宓***莉: ( 2024-12-15 14:10:4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扈***洁: ( 2025-01-07 22:42:14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方***旋: ( 2025-01-02 08:19:3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师***怡: ( 2025-01-01 06:47:4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益***琴: ( 2025-01-07 09:47:5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苍***如: ( 2024-12-12 07:14:2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屠***好: ( 2024-12-20 20:26:33 )
还行吧。
- 网友 汪***豪: ( 2025-01-07 19:49:2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辛***玮: ( 2025-01-06 22:54:2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05:41:06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邱***洋: ( 2024-12-29 16:45:5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后***之: ( 2024-12-31 01:02:3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乡土中国(注解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行政管理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系统的习得与认知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3秋好卷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上册人教版(3套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爱能拯救死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辅导丛书:英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 顾大僖 主编 外文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手电大探秘:野兽王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Peepo! Bunny 看看小兔!-玩具脸谱书(卡板 ISBN978023074376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古典芭蕾舞剧变伴奏版本精选.女变奏部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