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鲁迅评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49

鲁迅评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鲁迅评传精美图片
》鲁迅评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鲁迅评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62741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4
  • 页数:365
  • 价格:2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7:49

内容简介:

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和评传,国内不下十数种版本,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可以说是最具个性的一本。传主和作者,是同时代人,且是当时文坛交往甚密的文友。因此,曹著《鲁迅评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文艺观、社会观、政治观乃至个人脾性等方面的了解、认识、评介,具有直接鲜活的印象及一般作者无法企及的深入了解,他既“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诚如作者1933年秋亲口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此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当时特定的时空里,作者的思想,也少“羁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可以自由地写鲁迅评传,包括自己的传记”。这些独特的主客观因素,无疑为我们研究鲁迅提供了一份值得重视的范本。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先生在我的家中吃晚饭,一直谈到深夜。他是善于谈话的,忽然在一串的故事中,问了我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替我写传记? ”他正看到我书架上有一堆关于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个[人]的好。”

  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的彗星,他的眼光远大,头脑清晰,那是我们不可企及的,但他决不是[十全十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鲁迅评传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鲁迅评传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鲁迅评传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前人有一句爱用的成语:“一成文人,便无足观。”这句话,也许是一句感慨的话,也许是一句 讽刺的话,我就一直没有看懂过。有一天,恍然有悟,文人自己有自己的王国的,一进入文艺王国,就在那个天地中历劫,慢慢和世俗这个世界脱节了,所以,世俗人看来,文人总是傻里傻气的。


中国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爱与诚;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病的毛病。


以我所知,鲁迅和郭沫若之间并不怎样和谐的,所以他们在生前从未见过面。鲁迅死后,郭沫若才开始说鲁迅的好话(和《革命春秋》中所说的大不相同的话),他说:“考虑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那简练有力,极尽了曲折变化之能事的文体,我感觉鲁迅有点像‘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但鲁迅的革命精神,他对于民族荣誉的贡献和今后的影响,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氏也是当代的能文之士,这一段话,却是使我们看不明白,即非违心之论,必是敷衍了事的纪念文字,而鲁迅呢,生平最讨厌韩愈,风格也相去得很远。


鲁迅的文字,新颖独创的优点,正合于“词必己出”“重加铸造”的优点。他的《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人年五四运动未发生之前,已以崭新风格,与世人相见了。“它的体裁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已的思想。但我们要知道鲁迅文章的“新”与徐志摩的不同,与沈雁冰也不同。徐志摩于借助西洋文法处,更乞灵于活泼灵动的国语;沈雁冰取欧化文字,加以一己天才的熔铸,则成一种文体(苏女士这句话也不能完全达意)。他们文字都很漂亮流利,但也能不能说是“本色的”。鲁迅好用中国旧小说笔法,他不惟在事项进行紧张时,完全利用旧小说笔法,寻常叙事时,小说笔法也占十分之七八。但他在安排组织方面,运用一点神通,便能给读者以“新”的感觉了。化腐臭为神奇,用旧瓶装新酒,乃是他的独到之处。譬如他写单四嫂子死掉儿子时的景况:“下半天,棺材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弄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她オ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和评传,国内不下十数种版本,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可以说是最具个性的一本。传主和作者,是同时代人,且是当时文坛交往甚密的文友。因此,曹著《鲁迅评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文艺观、社会观、政治观乃至个人脾性等方面的了解、认识、评介,具有直接鲜活的印象及一般作者无法企及的深入了解,他既“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诚如作者1933年秋亲口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此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当时特定的时空里,作者的思想,也少“羁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可以自由地写鲁迅评传,包括自己的传记”。这些独特的主客观因素,无疑为我们研究鲁迅提供了一份值得重视的范本。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先生在我的家中吃晚饭,一直谈到深夜。他是善于谈话的,忽然在一串的故事中,问了我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替我写传记? ”他正看到我书架上有一堆关于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个[人]的好。”

  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的彗星,他的眼光远大,头脑清晰,那是我们不可企及的,但他决不是[十全十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精彩短评:

  • 作者:PeterP 发布时间:2008-10-13 22:44:08

    值得信赖的鲁迅评传。

  • 作者:三丁目的小帆君 发布时间:2024-02-28 15:18:30

    仅供百无聊赖消遣读,这个系列简直就是大号百度百科

  • 作者:swordway 发布时间:2010-08-07 16:39:49

    引文问题很大

  • 作者:替天行贿 发布时间:2010-06-11 19:54:19

    几种鲁迅评传中,这是我的首选

  • 作者:复海 发布时间:2010-11-19 22:20:19

    双重举止的周家老大,可与《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比较阅读

  • 作者:波伦亚人 发布时间:2006-03-26 16:16:23

    一个有趣的人,一本有趣的书。


深度书评:

  • 我们与鲁迅先生的距离有多远?

    作者:法兰西施 发布时间:2020-08-03 00:20:12

    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深深爱着你。”这句烂俗文艺腔十足的话,用于此有点冒昧却又最合适不过,我们中国人与鲁迅先生不就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在中国,有点文化的人没有不慑于鲁迅先生大名的,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以“手术刀”般的文艺创作批判民族的劣根性,他向旧恶习恶势力“投枪投匕首”。在过去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由初中阶段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孔乙己》、《故乡》到高中阶段的《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其作品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数量之多,绝对使其成为一代人的“鲁迅记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

    ▲《社戏》插图

    ▲《论雷峰塔的倒掉》插图

    ▲《孔乙己》插图

    ▲《故乡》插图

    ▲《记念刘和珍君》插图

    ▲《祝福》插图

    上学时,我只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鲁迅的作品,对他是敬而远之。这不是没有因由:他那些文章本来对中学生就不太友好——读来艰涩难懂,为应付考试,老师从正文到注释甚至标点的运用都要掰开揉碎来分析。那个时候,甚至到现在,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听见“鲁迅”二字就会眉头一皱。

    前些时间,看了梁文道《一千零一夜》有关“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特辑,里面谈到了创作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鲁迅,让我对他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认识。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鲁迅评传》。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在本书作者曹聚仁的家中吃晚饭,谈话中,鲁迅问了对方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材料替我写传记?”曹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写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个‘人’的好。”

    不用查阅,为鼎鼎大名的鲁迅作传的人肯定为数不少,读何人写的除了要有眼光还需看缘分。曹聚仁这本《鲁迅评传》听说有不少硬伤,我也懒得去考究,但此传记胜在作者与鲁迅相熟、了解鲁迅,香港版本降低了内容被删减的可能性。于是,各种因缘际会下,这是我继20年前读的汪晖的《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后第二本有关鲁迅的专集。

    (一)

    正如作者回答鲁迅的话,传记中他真把鲁迅写成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那么有血有肉,让我不敢相信那人就是鲁迅。

    书中详述了某次“义子”事件,看得我目瞪口呆。

    有位青年是鲁迅的“忠实信徒”,一直追随他到厦门到广州,后来带着爱人和爱人的哥哥逗留于鲁迅在上海的家中,由鲁迅供给膳宿,津贴零用。此后,还要求鲁迅负担起他们三人读书的学费。那青年写的文章,要鲁迅介绍发表。在时势艰难的环境中,要鲁迅帮他找工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鲁迅跟某书店老板说定,让青年去做学徒,由鲁迅自己支付三十元薪水托书店转手给青年。青年却嫌薪水太少,职位太低,一口拒绝了。后来,青年因埋怨鲁迅没照顾好他,这个“想来给鲁迅做儿子”的“义子”,决定离去。离开前,还向鲁迅要一笔路费,那近乎勒索的要求,让彼此最后不欢而散。过了几年,那青年又给鲁迅写信,大意说:“原来你还没有倒下去;那么再来帮助我吧!”

    除此之外,书中“青年与青年问题”一章,还列举了不少鲁迅与青年们的“滑稽”事。虽说鲁迅对青年有谜一般的关爱有加,但有时居然荒唐不堪到如此地步,令人始料不及。

    夫人许广平说:“鲁迅有分明的是非,一面固爱才若渴,一面也嫉恶如仇;一般人总以常情度事理,然鲁迅所以为鲁迅,岂常理所能概论。鲁迅对于青年,尽有半途分手,或为敌人,或加构陷,但也始终不二者。而鲁迅有似长江大河,或留或逝,无所容于中,仍以至诚至正之忱,继续接待一切新来者。”

    鲁迅说过他无意做青年的导师,所以“青年导师”的帽子是纸糊的,但许广平此话却说得真确,那“至诚至正之忱”确实与鲁迅性情相符。

    我之前向来对鲁迅不感兴趣,对他的婚恋故事自然也不感冒。只知道他的第二任妻子是许广平,二人育有周海婴一子,仅此而已。

    在书中“他的家族”一章,却读到鲁许二人如何象千千万万的男女一样相遇相知,如何象千千万万的新手父母一样手忙脚乱,倍感真切。

    许广平出身于仕宦之家,但与这样出身的小姐们孱弱娇柔不同,她“头脑清晰,勇于作事,性格极为刚直坦率”。一九二三年,她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便和鲁迅相识了。

    “当鲁迅先生上课的瞬间,人们震于他的声名,每个学生都怀着研究这新先生的一颗好奇心。在钟声还没有收住余音,同学照常积习还没就案坐定之际,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一向以为这句话有点夸大,看到了这,也就恍然大悟了,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差不多打成一片。手臂上衣身上的许多补丁,则炫着异样的新鲜色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丁。人又鹘落,常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丁,也掩盖不住了。一句话说完,一团的黑。……他讲授功课,在迅速的进行。……钟声刚止,大家还来不及包围请教,人不见了,那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鲁迅与许广平

    这是许广平对鲁迅最初印象的文字回忆,想不到与夫人的初次见面,“怒发冲冠”的形象仍是先声夺人。

    随后,二人书信往来频繁,恋爱的进程也和一般人一样,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相恋。一九二七年,他俩从广州赴上海,开始了同居生活。自此以后,鲁迅在精神上生活上,有了最亲切的伴侣。

    许广平有过这样的描述:“他很能觉察我的疲倦,会催促快去休息,更抱歉他的不断工作的匆忙,没有多聚谈的机会,每每赎罪似在我睡前几分钟,临到我要睡下,他总是说‘我陪你抽一支烟好吗?’”然后谈国家大事、朋友往来、小孩子与家务、或文坛情形。

    一九二九年,二人的孩子海婴出生,初为人父的鲁迅对小儿宠爱有加。海婴刚出生时,他亲自照料孩子;孩子生病了他寝食难安;对孩子的捣蛋行为他应对得幼稚可笑。有一次,海婴特意在父亲面前发表有关对孩子体罚的意见,他说:“我做爸爸的时候,不要打儿子的。”鲁迅问他:“如果你的儿子坏得很,你怎么办?”他说:“好好地教他,买点东西给他吃。”鲁迅听后笑了。

    读着这些写鲁迅家庭生活温情脉脉的点滴,感觉他真是从“神坛”走下来了,原来他不是只爱“怒将匕首投豺虎”。

    (二)

    读本书时,我脑子里偶尔还想着一个人,这人便是胡适。

    鲁迅和胡适,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时常被世人拿来相提并论。论二人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论二人相迥的人格魅力,甚至二人对待包办婚姻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是胡适的追随者,由于人们的两相比较,我更不喜鲁迅了。在我看来,论性情,鲁迅一来就是怒发冲冠投匕首,胡适却是温柔敦厚讲道理,谦谦君子谁不爱?论对中国思想界与文化史的影响都不相伯仲,鲁迅写就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也掀起了一场白话文革命。“这场革命,直接改变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写字方式,读书方式。”

    ▲刊登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

    ▲刊登于《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

    尤其是二人对待包办婚姻的态度与做法,胡适与原配夫人江冬秀携手走到生命的最后——虽然期间胡适有不少红颜知己;而鲁迅却对原配夫人朱安从来不闻不问,甚至娶了第二任妻子许广平。

    ▲胡适与江冬秀

    ▲鲁迅与朱安

    胡适从一而终的婚姻被世人传为佳话,再娶的鲁迅被骂抛弃糟糠,本来我也同意这些看法。看了《鲁迅评传》后,发觉自己之前实在“图样图森破”。

    鲁迅如此憎恶旧礼教,那么有反抗精神;然而,当被母亲骗回家完婚时,为免母亲伤心他还是屈从了。不但没有反抗,还一任家里摆布,举行了繁琐的旧式婚礼仪式。他曾对老朋友许寿裳说:“(朱安)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得好好地供养她。”可见他是何等痛苦与无奈!

    曾看到一篇文章说“论对待婚姻和妻子上,胡适的态度完胜鲁迅”,在文末这样写道:

    “1947年6月29日,69岁的朱安去世了,离开了这个她孤独度过了四十多个孤寂春秋的人世,飘零而去,死前身边无一人陪伴,连最后葬在鲁迅旁边的遗愿都未能完成,孤独的长眠在保福寺外,连墓碑都没有。”

    联系文章上下文,作者显然想借煽情的文字暗示朱安的悲惨结局是由鲁迅一手造成,但仔细想想,罪魁祸首难道不应是“包办婚姻”吗?鲁迅和朱安同是“吃人礼教”的受害者,假如在这事情上,我们赞胡适贬鲁迅,不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荼毒吗?

    读了本书后我对鲁迅有了多一分的理解,减少了对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事幼稚无知的看法。

    (三)

    作者在书中说:“我们绝不能说是看来几部鲁迅的作品,几篇鲁迅的散文,就算了解鲁迅了。”

    是的,大家学习过中学语文课本选来的鲁迅文章,仿佛对鲁迅都很熟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笔下的人物闰土、祥林嫂、孔乙己、阿Q,他最能批判国民劣根性,他是直面人生的斗士……谈到鲁迅,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事实上,我们真的了解鲁迅吗?我们读懂了鲁迅的作品吗?

    鲁迅忆述当年自己弃医从文的缘起:“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们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在《灯下漫笔》中,他说:“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有其更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鲁迅曾在一篇《论睁了眼看》的杂感中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这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小说《阿Q正传》映射出中国人不少的民族劣根性: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色情狂、萨满教式的卫道精神、多忌讳、狡猾、愚蠢、贪小利、喜欢凑热闹、糊涂昏聩、麻木不仁……

    “救救孩子”自从出现在《狂人日记》的末尾,在《野草》的《风筝》中也写到对儿童的精神虐杀,他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讲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儿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改革的问题。先前的人,只知道‘为儿孙作牛马’……而现在‘任儿孙作牛马’却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以上引述的文字,我们细细读来,鲁迅说的时代状况、国民的生存境况都过时了?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都不复存在了?

    一百年过去了,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强大了还是妄自尊大?鲁迅在他为数不少的作品中指出的国民劣根性根除了多少?或者说,我们知道他指出了哪些国民劣根性?

    鲁迅在日本时常常跟朋友谈到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鲁迅至死时还在忧心忡忡地为国人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却早已把他遗忘。鲁迅被人戴纸糊帽子,被人捧上神坛,这是他万分不愿意的。鲁迅试图唤醒沉睡在铁屋中的人们,以冷峻尖锐的笔锋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疮疤。这些使他不被受落的缘故,是我们远离他忘记他的理由吗?

    在书里我读到可说是评论鲁迅文字中最好的一篇文章,张凤举的《鲁迅先生》,节选如下:

    “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看见我们……他看出我们的冥顽,卑劣,丑恶和饥饿……任凭你拉着他的手,给他说你正在救国,或正在向民众去,或正在鼓吹男女平权,或正在提倡人道主义,或正在作这样作那样,你就说了半天也白费。他不信你。他至少是不理你,至多,从他那枝小烟卷儿的后面他冷静地朝着你的左腹部望你一眼,也懒得告诉你他是学过医的,而且知道你的也是和一般人的一样……不等到你开嘴说话,他的尖锐的眼光已经教你明白了他知道你也许比你自己知道的还更清楚。他知道怎么样去抹杀那表面的微细的,怎么样去检查那根本的扼要的……用这种大胆的强硬的甚而至于残忍的态度,他在我们里面看见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色,看见说“咬你几口”的女人,看见青面獠牙的笑,看见孔乙己的窃偷,看见老栓买红馒头给小栓治病,看见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看见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等的一家,看见阿Q的枪毙——一句话,看见一群在饥饿里逃生的中国人。曾经有过这样老实不客气的剥脱么?曾经存在过这样沉默的旁观者么?……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然而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偏是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的永久的悲哀。鲁迅先生并没有把这个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告诉我们,他不是那种人。但这个悲哀毕竟在那里,我们都感觉到它。我们无法拒绝它。”

    书读完后,我懊恼于自己之前对鲁迅大大的不敬,鲁迅点着卷烟皱着眉站在一旁看着我们的孤独身影在我脑海久久徘徊。鲁迅不是要我们捧他,不是要自己的名声显赫,他只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读读他的作品,对照出自己的劣根性,发愤改造根除。

    鲁迅说:“你要想着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方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大文豪的好斗性格是怎样养成的

    作者:叁小丁点儿 发布时间:2023-12-06 00:07:44

    读罢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引发我的一个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鲁迅这种好斗的性格?我想这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地方文化和他个人的人生经历这几个方面有关系。

    首先,是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在清朝日渐衰弱之时,社会不安定,而鲁迅身为官宦之家的子弟,本应过着优越的生活,但其祖父因行贿主考官,事情败露后而入狱,这几乎花光了周家所有家产才把祖父弄了出来,家道从此衰落。这事被鲁迅当作一件家丑,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结,在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家道变故”一笔带过,可见他还不能直面这次变故。而这次变故却很让他沦为贫困之家,让他有种落入社会底层的感觉。其实,衰落的家境与当时许多更贫困的家庭相比,要好很多,至少还能吃得起饭,读得起书。但鲁迅并不这样认为,这种家境的落差让他形成了对社会的最初的不满。其次,是地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本《鲁迅评传》中,提到了当时名声较响的“绍兴师爷”现象,这指的是当时绍兴一带的许多读书人因科举无路,为了谋出路,给官僚府上去当师爷,因在做事上果敢尖锐而出名。显然这种果敢尖锐的地方文化影响到了鲁讯,其对社会的不满与这种地方文化结合了起来,就变成了对社会的尖锐批评。再次,在鲁迅的个人经历方面,受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的这种好斗性格。如果说前几个因素为他的好斗性格打下基础,那么在在日本留学期间,不可能对到处充斥的军国主义视而不见。这让他看到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统治下,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级的强国,不仅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政府,还在对马海战中,打败了俄罗斯。而这种国军主义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好斗性。只是当时他身为战败民族的子民,正在被压迫的对象,因此,他只能在仙台默默地读书。直到回国后,参加新文化运动,其好斗性才有机会得到突显出来。

    至于鲁迅的功与过,我是这样认为的。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其功劳是不可否认的。他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挖掘上,对推进社会发展的正面积极作用也是该肯定的。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也远远高于胡适(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创作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中,许多诗还停留在打油的水平,没什么文学价值),本来,他可以在文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他却转了向,改成写文学性不强的杂文。而杂文则更注重社会性,通过暴露社会的阴暗面,而对社会发展起着监督作用。然而,

    鲁迅的杂文也开了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在杂文中对别人进行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然,在他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人权的概念,这也是在日本留学与在欧美留学之间重要的不同点之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449+)
  • 无多页(346+)
  • 体验还行(459+)
  • 服务好(116+)
  • 无盗版(156+)
  • 一星好评(167+)
  • 方便(239+)
  • 引人入胜(170+)
  • 无漏页(427+)
  • 强烈推荐(328+)
  • 内容齐全(339+)
  • 下载速度快(105+)
  • 值得下载(589+)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10 23:21:1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游***钰: ( 2024-12-14 14:43:0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屠***好: ( 2024-12-28 09:46:39 )

    还行吧。

  • 网友 堵***洁: ( 2024-12-20 13:43:34 )

    好用,支持

  • 网友 苍***如: ( 2024-12-15 15:38:4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菱***兰: ( 2025-01-07 09:53:0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林***艳: ( 2024-12-10 01:23:5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郗***兰: ( 2024-12-12 23:02:2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4-12-23 22:14:33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5-01-08 16:36:5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通***蕊: ( 2024-12-27 14:22:5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习***蓉: ( 2024-12-23 04:07:49 )

    品相完美

  • 网友 常***翠: ( 2024-12-26 10:48:43 )

    哈哈哈哈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