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1:47

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著精美图片
》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68388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0.6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1:47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著的《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涵盖了留学前的留学中介机构选择、留学中的学习与生活、留学后的就业选择等全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留学家庭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留学市场,更好地为留学做准备。

书中关于留学中介机构榜单的部分,沿用上一版《出国留学蓝皮书》的评价体系,即在综合留学客户评价、百度司南指数及中介资质量化后得出结果,全面、客观地反映留学中介机构的表现。书中关于留学中与留学后的部分,通过对千余名海外学子进行调研,揭秘真实的留学生活,为准留学生提供指导,使其能够在出国前做好学习上、生活上、就业上及心理上的全面准备。2018版新增留学规划、靠前学校、领事安全、心理咨询师访谈等内容,并以二维码音频的形式分享留学生新声,增强了阅读体验和互动性。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稳健增长的留学市场

节 2017年出国留学新趋势

一、留学市场稳速增长,学成归来就业、创业日趋普遍

二、留学人群扎堆美、英、加、澳,本科以上学位为主流

第二节 留学中介市场的演化进阶

一、大型中介机构运营模式升级

二、政策利好正当时,留学中介市场开启新篇章

第二章 不同阶段的留学选择

节 高中及以下阶段:国际化视野从娃娃开始培养

一、留学想法萌生早,高中比例日趋高

二、低龄出国挑战与优势并存

第二节 本科阶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或已改变

一、自学阶段有衔接,中学开始做准备

二、留学国家更为分散,留学选择趋于多样

第三节 研究生及以上阶段:出国主力军一往无前

一、本科直接申请与工作后申请殊途同归

二、专业领域教育环境优、师资力量强是选择留学的主因

第四节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问题一:留学之路始于主观喜爱

二、问题二:国际化视野从当前抓起

三、问题三:前瞻性的远景规划不可少

四、问题四:基于孩子喜好和家长理性评估下的综合择校决定

五、问题五:正视失败,以良好的心态完成申请

六、问题六:从国内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第三章 如何甄选留学中介机构

节 考察和定位留学中介机构

一、明确申请目标及自我需求

二、清晰定位中介机构在留学申请中扮演的角色

三、全面考察评估中介机构的核心服务模式

第二节 留学中介机构综合评价榜单

一、综合榜单体系概览

二、2017年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综合榜单前30名

第三节 留学中介机构细项评价榜单

一、细项榜单体系概览

二、留学中介机构分区域榜单

三、留学中介机构分留学目标国家/地区榜单

四、留学中介机构分学科榜单

五、留学中介机构分留学阶段榜单

第四节 其他衍生增值服务介绍

一、留学中介机构衍生服务

二、高端留学中介机构举例

第四章 走近留学生的一方天地

节 留学学习篇

一、国外学业不轻松,本科学习压力大

二、平日学业繁重,周末相对放松的海外学习生活

第二节 留学生活篇

一、留学海外,越大越独立

二、海外学子热衷团体活动

三、留学经济负担渐小,其他方面痛点多

第三节 留学实习篇

一、为未来就业蓄势,当前机会不多且实习难度较大

二、美国实习机会相对多,实习资源分布不均

第五章 毕业后去向何方

节 回国就业: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

一、留学背景为回国就业加分,优质工作依然竞争激烈

二、去向明确,年轻一代看好国内创业

第二节 留在国外:眼泪与微笑并存

一、工作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工作机会少,工作压力大

二、在国外找工作须早做准备

第三节 留学实现自我成长

一、留学前迷茫、焦虑,对留学生活充满期待

二、留学生活充实但缺少归属感

三、留学促使独立品格的养成

第六章 留学金融服务

节 留学早知道:申请阶段的准备

一、您的资金准备好了吗

二、您的签证准备好了吗

三、您的账户准备好了吗

第二节 留学有助手,生活添便利

一、国际汇款,快又准

二、外币兑换,简单便捷

三、资金携带方法多

四、使馆业务,说走就走

五、特色,越刷越省

六、投资平台巧理财

七、全方位增值服务

第三节 留学后服务

一、留学生归国金融服务

二、中信银行留学金融产品:助力留学之路

专题

专题一 留学考试介绍

专题二 国际学校

专题三 留学国家比较

专题四 留学规划以始为终

专题五 提高留学安全意识,行前行后平安常在

附录

附录一 留学中介机构简介

附录二 大学排名


作者介绍: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很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很早参与靠前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目前多个靠前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中信银行总资产突破6.5万亿元人民币,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7年2月评出的“优选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信银行品牌价值94.79亿美元,排名第22位,较上年度提升12位;同年5月,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优选企业2000强”排名中,中信银行位居优选企业第78位;同年7月,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中信银行位列一级资本排名第25位,已成为一家资本实力雄厚,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靠前化金融机构。

2017年正值中信银行成立30周年,中信银行将继续立足3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建设“很好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为愿景,一如既往地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湘君 发布时间:2021-05-29 10:13:52

    像给中介机构和银行打广告的书,像极了公众号的软广

  • 作者:留在此处 发布时间:2019-03-19 20:28:57

    中介部分以及后面一些还没看。不仅城市家庭重视教育,农村的父母也有很多想尽办法希望子女进好学校读书的。然而方法不对,教育就是负担,而不是投资。

  • 作者:某桑 发布时间:2018-12-30 08:19:36

    了解一些数据

  • 作者:浅野英 发布时间:2022-02-12 19:34:11

    中国版本的《列王纪》

  • 作者:春天柔软 发布时间:2019-05-02 18:59:44

    中信

  • 作者:常蕊 发布时间:2019-02-23 00:07:04

    来自底层人民的仰望


深度书评:

  •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书评

    作者:风轻月 发布时间:2021-01-15 12:48:08

    这是一本风趣幽默又严肃的科普读物,非常涨知识。

    你知道吗?你是三分之一棵蘑菇,我们所有人与真菌共享三分之一的DNA。达尔文认为,所有生物都是从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是亲戚,这是一个科学事实。

    我们都知道“七年之痒”,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制造了大约3000亿个细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大堆不计其数的细胞的集合体。但除了脑细胞,我们体内几乎没有任何细胞会跟随我们一辈子。我们体内所有细胞大概每七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所以大家都说“七年之痒”,觉得熟悉的人不像是当初认识的样子了。

    仅三种生物有更年期,人类就是其中之一。其余两个物种分别是虎鲸和短期领航鲸。对我们人类而言,到了晚年,生育会承担着很多风险,像大龄产妇生育很容易出事。“更年期的出现,就是一场生物学上失与得的博弈。”失去的是生育功能,得到的是可以帮忙照顾孙辈,不用担心生育的风险。虽然科学界有人认为,“孙辈仅继承祖母四分之一的基因,而子女却携带其二分之一的基因。”觉得更年期的出现很不划算,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从人类健康出发,先有健康的身体,再谈生育。

    其实,我们今天看见的阳光已经有3万岁了。光是一束由无数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它们从太阳内核去往表层的路程异常艰辛。光子,从太阳内核到外层的路程要花上3万年的时间才走得晚,然后,光子从太阳外层抵达地球只要8.5分钟。

    天王星的曾用名是“乔治”,它是有德国自由音乐家威廉·赫舍尔发现的,虽然他是一位音乐家,但他真心热爱的却是天文学。赫舍尔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决定将这颗行星命名为“乔治”,不过法国人没有采纳,最后还是按照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的名字命名了。

    在“掌心里的无限空间”这一小节里,我get到了一则逸事: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因论证电子是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而他的儿子乔治·汤姆森则是因论证电子并不是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不知道他们父子俩平时在家里,会不会因为“电子是不是粒子”而吵起来呢,量子世界真的是十分混乱无序。

    时间会倒流吗?对原子来说,时间没可正可逆,但对原子的集合体,也就是书、鸡蛋或者我们人类而言,时间却是不可逆的。事物从有序变为混乱才使得时间有了方向,我们才出现了时间箭头这一明确的概念。其实时间要真的倒流的话,那你的感知会细思极恐:想象一下,一碗不是不烫的汤就是一碗很烫的汤,哪怕你所处的世界是倒序的,可你还是会觉得是正序向前的,有点诺兰导演的《信条》那味了啊。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相当有趣的科学知识,看似没有,甚至跟我们毫无关系,但其实,我们可以从这些宇宙上的、生物学上的关联、推论中更好的思考我们人类该怎么生活,以科学的角度思考当下,真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呢,估计有不少人小时候都想过当个科学家吧,万物真的是太好玩了!

  • 【轉】祝總斌:關於王通的《續六經》與《中説》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3-09-08 07:50:01

    摘要:隋末思想家王通兩部主要著作《中説》與《續六經》,一存一佚。本文通過分析王通的文化背景與家世淵源以及《中説》中有關《續六經》,特別是《續六經》中《元經》的材料,對《續六經》的指導思想問題提出己見。認爲,王通《元經》乃至整個《續六經》的指導思想主要源自僞古文《尚書》和僞孔傳,其基本精神與“南學”一脈相承,其目的主要是肯定北朝的正統地位。最後,對王通與宋學的淵源關係有所揭示。

    作者简介:祝总斌(1930—2022),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尤长于魏晋南北朝史和制度史研究,著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材不材斋文集》《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等。

    文章来源:

    中华文史论丛

    .

    2015(02)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 六經地位極大提高。東漢班固説:“六藝者, 王教之典籍, 先聖所以明天道, 正人倫, 致至治之成法也。” (1) 幾百年後, 《陳書·儒林傳序》仍然照抄這一段話。這個“先聖”, 或指孔子, 或指周公。然而隋末有個王通 (文中子) 卻續寫六經, (1) 其書被稱爲《續六經》, 或《王氏六經》; (2) 加上門人記録和後人追記他講學的言論 (包括他續經的目的和部分內容) , 形式上模擬《論語》而成的《中説》 (亦稱《文中子》) , 一起記載了他的思想和學説 (《續六經》早佚, 《中説》尚存, 有北宋阮逸注本) 。 (3) 對此, 儘管唐代已有人予以譏刺, (4) 可也正是從唐代起, “李翱以 (《中説》) 比《太公家教》, 乃司空圖、皮日休始重之。宋興, 柳開、孫何振而張之, 遂大行於世”, (5) 後來, 對王通思想學説的評價也一直相當高。由於在這一方面, 包括王通著作的真僞, 學術界已有論著,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 僅就《續六經》究竟以什麽思想爲指導這一問題提出己見。

    一">

    爲此首先便必須聯繫王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他的家世來考慮。

    按漢代學者習慣於“具體思維”, (1) 到魏晉南朝, 運用“抽象思維”辯名析理的玄學興起、發展, 經學也逐漸走向玄學化。 (2) 當時《易》有王弼注, 《書》出現僞古文《尚書》、僞孔傳, 其他諸經多見義疏等。 (3) 它們流行於東晉南朝, 是爲“南學”, 而與河、洛地區繼續沿用鄭玄等漢學經注的“北學”不同。 (4) 其中突出的如僞古文《尚書》及僞孔傳, 不僅經文文字較爲淺顯, 章句訓詁簡明, 更重要的是, 它們實際上體現、宣揚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承之道, (5) 揚棄有可能成爲野心家篡位藉口之經典根據的各種説法, 嚴格了君臣關係, 極符合後代統治需要。 (6)

    王通的《續六經》便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文化背景下出現的。

    按王通家世本北方高門———太原王氏, 但祖先已於西晉末四世紀初渡江六世祖仕宋, 在四世祖於五世紀末北奔仕魏之前, (1) 這一家族在一百多年中一直浸潤於東晉及南朝前期高級士族“玄風獨振”的氛圍之中, (2) 所以他們的經學已非“北學”, 而屬“南學”, 即玄學化系統。王通的過江諸祖, 以及後來返回北方諸祖, 從無一經學章句訓詁之作, 全是運用抽象思維發表議論, 便是明證。其中五世祖王煥著作名爲《五經決録》, 中心內容卻是“言聖賢制述之意”, (3) 更爲著例。所以王通的《續六經》, 不可能不屬這一學術淵源。

    請看《中説·禮樂》有關王通續六經的言論:

    吾續《書》以存漢晉之實, 續《詩》以辯六代之俗, 修《元經》以斷南北之疑, 讚《易》道以申先師之旨, 正《禮》、《樂》以旌 (明) 後王之失。 (4)

    這段話中, 除“讚《易》道”一句無準確時間, 也未涉及後代史事外, 其他五經全部都點明六經以後的歷史時段“漢晉”、“六代 (指晉、宋、後魏、後齊、後周、隋) ”、 (5) “南、北 (朝) ”、“後王”, 以及力圖解決的主要問題。它們究竟以什麽思想爲指導?這應是了解《續六經》以至整個王通思想、學説的關鍵。可是由於《續六經》已佚, 其具體內容已不可知, 因此我們只得主要通過《中説》中講得最多的、關於“修《元經》”的材料, 來對這一指導思想進行探討。按《中説·事君》文中子曰“吾於讚《易》也, 述而不敢論;吾於《禮》、《樂》也, 論而不敢辯;吾於《詩》、《書》也, 辯而不敢議”, (1) 惟獨沒有提到修《元經》的不足之處, 證明它當是王通《續六經》中最得意的部分。因而通過分析修《元經》的有關材料, 以探討整個《續六經》的指導思想, 應該是惟一可行之法。《中説·魏相》:“文中子曰:‘《元經》有常也, 所正以道, 於是乎見義;《元經》有變也, 所行有適, 於是乎見權。權義舉而皇極立矣。’董常 (王通弟子) 曰:‘夫子《六經》, 皇極之能事畢矣。’” (2) 前曰《元經》, 後換稱《六經》, 可見當時的人已視二者的精神爲一了。

    二">

    所謂“修《元經》以斷南北之疑”, 便是指王通主張在南北朝對峙期間, 應以遷都中原 (洛陽) 的鮮卑族北魏王朝, 以及隨後的周、隋等王朝爲“正統”, (3) 而否定南朝漢族齊、梁、陳等王朝的正統地位, “斥之於四夷”。 (4) 他還説“《元經》興而帝制亡矣”。 (5) “《春秋》抗王而尊魯”, “《元經》抗帝而尊中國”, 此處的“抗”, 如阮逸注:“抗, 舉也。《春秋》舉周王正朔。”“帝”, 指歷代王朝的正統地位。“尊中國”, 指以占據中原的北魏王朝爲正統。 (1)

    如所周知, 《春秋》大義爲尊王攘夷, 直到唐宋, 以之爲根據反對以北魏爲正統者, 仍大有人在。 (2) 作爲續《春秋》的《元經》, 根據什麽敢於對抗這一大義呢?請看下文:

    《中説·王道》:“子述《元經》皇始之事, 嘆焉。門人未達。叔恬 (王通弟王凝) 曰:‘夫子之嘆, 蓋嘆命矣!《書》云天命不於常, 惟歸乃有德。戎狄之德, 黎民懷之, 三才 (指天、地、人) 其捨諸。’子聞之曰:‘凝, 爾知命哉。’” (3) 這就是説, 王通的根據, 一是“命”或“天命”是歸於也就是支持“有德”者, 即北魏王朝的; (4) 二是“戎狄” (指北魏王朝乃鮮卑族) “有德”, 便導致“黎民懷之”, 因而“三才” (天、地、人) 也不得不對它支持。 (5) 關鍵都在於“德”。

    又前引《中説·問易》王通將南朝齊、梁、陳“斥之於四夷”, 意思是“德”衰, 就不成其爲正統了。關鍵也在於“德”。

    這一指導思想源於何處?原則上説, 是經書中的重德思想。 (1) 具體説, 最直接的就是叔恬所引以爲據, 又爲王通所首肯的“《書》云”, 亦即“南學”中東晉梅賾所上僞古文《尚書》中的重德思想。因爲“《書》云天命不於常, 惟歸乃有德”, 這句話只見於僞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原文是“皇天無親, 惟德是輔”, 二者意思相同, 叔恬引《書》, 自是此句。 (2) 又《蔡仲之命》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民心無常, 惟惠之懷”, 它與同《書》另外兩篇僞古文的話也是一致的。即《太甲下》“惟天無親, 克敬惟親。民罔常懷, 懷于有仁”。後一句僞孔傳“民所歸無常, 以仁政爲常”。 (3) 又《大禹謨》“皋陶邁種德, 德乃降, 黎民懷之”。僞孔傳“邁, 行;種, 布;降, 下;懷, 歸也。言……皋陶布行其德, 下治於民, 民歸服之”。 (4) 請看, 叔恬的“戎狄之德, 黎民懷之”, 不就是從以上這些話中所體現的思想脫胎而成的嗎?連“黎民懷之”四個字都沿用了。 (5)

    類似思想見於《書》僞古文的還有:

    “惟德動天”。 (1)

    “惟天佑于一德”。 (2)

    《中説》上述言論自然也受這些思想影響。而這個“德”, 在王通心中也就是“道”的體現。《中説·周公》“中國之道不墜, 孝文之力也”。 (3) 據上引戎狄有“德”之論述, “中國之道不墜”, 也就是“中國之德不墜”。“道”與“德”是渾然一體的。《中説·王道》“子曰:至德, 其道之本乎;要道, 其德之行乎”, (4) 是其證。這個“道”就是“王道”, 亦即僞古文《尚書》、僞孔傳所體現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

    這些都説明, 王通最得意的“修《元經》”, 以“德”“斷南北之疑”這一指導思想, 正是源於僞古文《尚書》及僞孔傳。由此也可推定, 整個《續六經》的指導思想的淵源當亦如此。而通過《中説》所反映王通肯定、宣揚的“道”、“王道”亦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承之道的若干言論, 更可以看清這一點。

    三">

    《中説·天地》:“文中子曰:二帝三王吾不得而見也, 捨兩漢將安之乎!大哉七制之主, 其以仁義公恕統天下乎。” (5) “二帝三王”指堯、舜、禹、湯、文、武。 (1) 它撇開了《史記》五帝中前三帝黃帝、顓頊、帝嚳, 顯然是以《書》 (包括今古文) 中無此三帝爲依據的。“七制之主”, 指漢高祖、文、武、宣、光武、明、章帝, (2) 在這一段話中, 王通認爲兩漢功業是二帝三王之繼續, (3) 雖然其説不爲後來宋代理學家首肯, 但十分推崇二帝三王功業之意是不言而喻的。

    《中説·問易》:“薛收 (王通弟子) 曰:‘ (兩漢) 帝制其出王道乎?’子曰:‘不能出也。後之帝者非昔之帝也。……豈若唐虞三代之純懿乎?’” (4) 這就是説, 王通雖然認爲兩漢功業爲二帝三王之繼續, 但尚非“王道”, (5) 只有唐虞三代之功業方是“純懿”, 乃因出之於“王道”。

    《中説·天地》:“子曰:唐虞之道直以大, 故以揖讓終焉。……夏商之道直以簡, 故以放弑終焉。……如有用我者, 吾其爲周公所爲乎?” (6) 這一段話仍是對二帝三王之道的肯定, 雖然未言及“文、武”, 但所謂“爲周公所爲”, 自指要忠心地推行“文、武”之道, (1) 成就“文、武、周公”之功業。

    不僅如此, 《中説》還援引、推崇《書》僞古文《大禹謨》中四句話體現“道”:

    《中説·問易》:“子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言道之難進也。”“叔恬曰:‘……《書》曰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其道之謂乎!’……子聞之曰:‘凝其知《書》矣。’” (2)

    《中説·立命》:“子聞之曰:仁亦不遠, ……惟精惟一, 誕先登於岸。”阮逸注:“《書》云‘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言道心精微, ……岸, 喻仁之地也, 言仁道不可畔, 不可羨, 亦執中而得也。” (3)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四句話, 後來也叫十六字心法。 (4) “允執厥中”, 最早見於《論語·堯曰》, 作“允執其中”。何晏集解釋“允”爲“信”, 未及“中”。《大禹謨》此句僞孔傳同, 但在《書》僞古文《仲虺之誥》“建中於民”下僞孔傳則作“立大中之道於民”, (5) 有所發揮。按這個“大中之道”, 兩漢學者均用爲《洪範》中“皇極”之釋, 僞孔傳沿用之, 也説“立事當用大中之道”。 (6) 王通此處推崇“允執厥中”, 强調“中”、“中道”, 無疑便是直接接受自僞孔傳的思想。 (1)

    《中説·關朗》:“子曰:政猛寧若恩, 法速寧若緩, 獄繁寧若簡, 臣主之際, 其猜也寧信。執其中者惟聖人乎?” (1)

    《中説·周公》:“文中子曰:帝者之制恢恢乎其無所不容, ……天下之危, 與天下安之;天下之失, 與天下正之。千變萬化, 吾常守中焉。” (2)

    《中説·禮樂》:“子曰:禮其皇極之門乎!聖人所以嚮明而節天下也, 其得中道乎!” (3)

    或者説“聖人”執中 (中道) , 或者説“吾”執中 (中道) ;《中説》之“中”, 無疑也是由此而來。 (4) 它體現的便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承之道。它與前述宣揚二帝三王、周公之功業是一致的, 只有執行此道, 方會有唐虞三代“純懿”之功業。而這些, 如前所述, 主要都源於僞古文《尚書》和僞孔傳。

    當然, 《中説》有時也引今文《尚書》, 如《洪範》以及《洪範》的主要範疇之一, 僞孔傳亦沿用的關於“皇極”之論述, 由於其文字簡略, 難以具體辨別出於何一淵源。但如從宏觀上把握, 還是可以看出王通是以玄學化的經學思想去引用、理解的。最明顯的證據是, 王通祖父安康獻公王一曾著《皇極讜義》, 亦即《洪範讜議》, (5) 是王通修《元經》的基本依據。 (1) 此書今佚, 只知其宗旨是“言三才 (指天、地、人) 之去就”, (2) “去就”, 實際上指天命的反對或支持, 王通對《洪範》的理解自必遵循。前引叔恬曰“三才其捨諸”, 意指不得不支持有德之“戎狄”, 或許就是具體運用之一例, 顯然它不類“北學”章句訓詁, 而應是“南學”玄學化的理解。 (3) 又《中説·問易》“子讀《洪範讜議》, 曰三教於是乎可一矣”。此處所言“三教”, 據上文阮逸注, 指儒、老、釋。這也和傳統“北學”精神大相徑庭。 (4) 再如王通還多處講《詩》, 論“風”、“雅”、“變風”、“變雅”等, 然而卻説“齊、韓、毛、鄭, 《詩》之末也”;王通還曾講《春秋》, 又説“三傳作而《春秋》散”。 (5) 都證明他是輕視傳統漢學之章句訓詁的。 (6)

    四">

    綜上所述, 可以肯定, 王通修《元經》以至整個《續六經》的指導思想, 絕非“北學”, 而是玄學化的“南學”, 主要都源於僞古文《尚書》及僞孔傳。其目的主要就是爲了肯定北魏王朝在南北對峙中的正統地位, 實際上是爲了給他的四世祖棄齊奔魏, 叛華夏而投戎狄, 子孫又仕於魏、周、隋這一系列行爲的正義性, 以及隋王朝的正統地位, 尋找歷史的和儒家經典的根據。 (1) 唐初, 在否定魏、周、隋正統地位聲中, 唐王朝依然堅持以魏、周、隋的後代爲“三恪”, (2) 《續六經》、《中説》應該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同時, 爲了達到上述目的, 王通《續六經》既然以“南學”, 主要又以源於僞古文《尚書》及僞孔傳的思想爲指導 (或者説爲武器) , 並且還通過《中説》反覆闡述, 於是便在東晉梅賾上“《書》”三百年之後, 客觀上起到了一次有力肯定、宣揚這一“《書》”、傳, (3) 包括其中所體現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 以及孔子之道的作用, (4) 特別是它是以《續六經》這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名義和形式來肯定, 影響也就更大。 (5) 雖然不知由於什麽緣故, 《續六經》陸續散佚, 但保存其指導思想的《中説》, 如前文所述, 卻在中唐以後漸受重視, 宋興, 且“大行於世”。因而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説:中唐韓愈大力宣揚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相傳之道統, (1) 特別是宋代以僞古文《尚書》、僞孔傳爲思想淵源的理學家, (2) 所宣揚的這同一道統, 包括强調《大禹謨》“人心惟危”等十六字爲“堯、舜、禹、湯、文、武相傳治天下之大法”, (3) 雖然他們主要當是直接從作爲儒家經典的《書》中體會出來的 (他們並不知道或並未肯定它是僞作) , (4) 而且就十六字“大法”言, 宋儒關於“人心”、“道心”問題所提出的創見, (5) 王通也毫無發明。但王通作爲這一方面的先行者, 打的又是《續六經》的大旗, 《中説》中有關言論對宋儒的啓發、影響, 恐怕也是絕不可忽視的。至於在某些次要問題上宋儒對他有這種那種批評, (6) 並不妨礙在宣揚“二帝三王”、周、孔之道 (包括天命歸於有德等) , 在突出“人心惟危”等十六字“大法”關於“允執厥中”, 强調“中道”上, (7) 特別是在這些基本思想主要都源於僞古文《尚書》、僞孔傳上, 二者完全一致, (8) 而且後者無疑是受到前者的啓發、影響的。這就是爲什麽發展到宋代, 儘管《續六經》已佚, 而且宋儒本來就不贊成“續經”, (1) 僅憑一保存着《續六經》主要源於僞古文《尚書》、僞孔傳的指導思想的《中説》, 竟給予王通思想學説相當高評價的根本原因。程頤在《上仁宗皇帝書》中説:“臣雖不敢望三子之賢, 然臣之所學, 三子之道也”, (2) “三子”, 指孟子、董仲舒、王通。在皇帝面前, 自然不會妄言, 這更是宋代理學家與王通至少存在某些學術淵源關係之明證。

    注释">

    注释

    11《漢書·儒林傳序》, 北京, 中華書局, 1962年, 頁3589。

    21 《中説·禮樂》, 四部叢刊縮印本, 76册, 頁24上—下;書後所附杜淹《文中子世家》, 頁41上。

    32 《中説》末附王福畤《王氏家書雜録》, 頁46上。

    43 按阮逸注雖有一些誤, 參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一〇子部一《中説十卷》,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年, 頁573—575, 但也有不少可取之處, 故本文仍擇用之。

    54 如晚唐劉蕡以爲王通《中説》“擬上聖述作, 不亦過乎”, 其書只不過是“六籍 (六經) 奴婢”, 見張洎《賈氏譚録》,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36册, 頁130下。

    65 《文中子補傳》評語, 《宋文鑑》卷一四九,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年, 頁2094。又如皮日休《文中子碑》贊王通“序述六經, 敷爲《中説》, 以行教於門人。……較其道與孔孟, 豈徒然哉!”《皮子文藪》,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頁35。柳開《補亡先生傳論》:王通“務繼孔子以續六經, 大出於世, 實爲聖人矣”。《河東先生集》, 四部叢刊縮印本, 174册, 頁15上。又見尹協理等《王通論》附録一,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 頁286, 290。

    7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4) 第三十七章第四節,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年, 頁42—44。

    82 參同上書。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第二篇第四章第一節《東晉南朝的學風》,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年, 頁217—230。

    93 如皇侃《禮記義疏》《論語義疏》、崔靈恩《三禮義宗》等, 詳參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第二章《南朝經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頁188—335。

    104 皮錫瑞《經學歷史》六《經學分立時代》,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年, 頁170—192。

    115 《漢書·揚雄傳上》“二帝三王”, 顔師古注引“應劭曰:二帝, 堯舜;三王, 夏殷周”, 頁3541。這是從今文《尚書》中概括出來的。而僞古文《尚書》, 分今文《堯典》後半爲《舜典》, 僞造《大禹謨》, 從篇章上也體現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統。

    126 如《書》“曰若稽古帝堯”、“曰若稽古皋陶”, 鄭玄注前者之“稽古”爲“同天” (《堯典》孔穎達疏引) , 對後者之“稽古”未注。若將後者也理解爲“同天”, 則皋陶只是人臣, 便是僭天子之頌語, 有違君臣之道, 若另出注, 則成同詞異釋, 體例不合;不如僞孔傳文回避了這個問題, 一律注爲“順考古道”妥當。再如《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 天子負斧依, 南鄉而立”。漢儒均以爲指周公攝政, 且代成王爲“天子”。後王莽篡位即據以作爲經典根據。鄭玄也死摳字句, 注曰“天子, 周公也”。並連帶將《書·大誥》“王若曰”之“王”也注爲“周公”;而僞孔傳則作“周公稱成王命……以告天下”, 就是説此“王”是成王, 周公並非“天子”, 只是攝政。這十分符合君臣上下之義, 因而取代鄭注, 長期行用, 決非偶然。以上請參蔣善國《尚書綜述》第五編《僞孔傳在經學史上的評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頁366—367。又劉起釪《尚書學史》第六章第四節之 (一) 《僞孔氏〈古文尚書〉在魏晉經學中的地位》,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 頁195—199。《大誥》鄭注, 見孔穎達疏引。

    131 以上參尹協理等《王通論》二 (一) 《王通的家世》, 頁60—69。

    142 《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史臣曰,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年, 頁1778。

    153 《中説·王道》, 頁3上。

    164 《中説》卷六, 頁24上—下。修《元經》相當於續《春秋》, 故同《王通論》附録一引《楊炯集》卷三即稱王通“述《元經》以法《春秋》”。又《舊唐書·王勃傳》稱其祖通, “依《春秋》體例, 自獲麟後, 歷秦漢至於後魏, 著紀年之書, 謂之《元經》”。北京, 中華書局, 1975年, 頁5004。至於爲何不名續《春秋》, 則是因爲《元經》與《春秋》並不銜接, 而是始於西晉之故。詳見王冀民、王素《文中子辨》, 《文史》第二十1,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年, 頁242。

    175 《中説·王道》“其言六代之得失明矣”句下阮逸注, 頁3上。

    181 《中説》卷三, 頁13上。

    192 《中説》卷八, 頁30下。

    203 《中説·禮樂》“修《元經》以斷南北之疑”句下阮逸注:“晉東遷, 故南朝推運曆者因以齊梁陳爲正統。後魏據中原, 故北朝推運曆者以北齊周隋爲王 (正) 統。於是《南北》二《史》夷虜相稱而天下疑矣。《元經》者, 所以尊中國, 故中國無主, 則正統在晉宋;中國有主, 則正統歸魏周。”頁24上—下。

    214 《中説·問易》, 頁22上。

    225 《中説·問易》, 頁22上。此處“帝制”乃帝統之意, 指南朝漢族王朝帝統。同卷“桓靈之際帝制遂亡矣”, 阮逸注“孝獻禪魏, 漢制乃絕”。漢制即漢統。又子曰“文明之際, 魏制其未成乎”, 阮逸注“魏文帝、明帝未能平吴蜀, 一制天下”。“一制”即“一統”。“子”, 即指文中子, 是尊稱, 以下引文皆同。

    231 《中説·魏相》, 頁31上。

    242 如皇甫湜《東晉元魏正閏論》反對北魏爲正統, 主要理由是:儘管後來孝文帝改革, 但“拓跋氏種實匈奴, ……虐此中夏, ……此而帝之, 則天下之士, 有蹈海而死”。《全唐文》卷六八六, 北京, 中華書局影印, 1983年, 頁7031上—下。又, 歐陽修《正統論》引有宋代否定北魏正統之觀點。《歐陽修全集》卷一六,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頁272。

    253 《中説》卷一, 頁4上。“皇始”, 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年號, 此處當指北魏王朝前後之事。

    264 《中説·魏相》“《元經》抗帝而尊中國”的下句便是“其以天命之所歸乎”。其所以“嘆焉”, 當因爲“江東, 中國之舊也, 衣冠禮樂之所就也。永嘉之後, 江東貴焉”, 及齊、梁、陳而“亡”, 即失去正統, “君子 (作爲華夏族, 王通自謂) 猶懷之”。《中説·述史》, 頁27上, 下。

    275 《中説·述史》“董常曰‘《元經》之帝元魏, 何也?’子曰‘……天地有奉, 生民有庇, 即吾君也’。”頁27上。“生民有庇”即有“德”, 雖是“夷狄”, 也不得不奉以爲“吾君”, 此即“三才其捨諸”之意。“三才”指天、地、人, 見《中説·立命》, 頁36下。原出《易·説卦》。

    281 如《禮記·大學》“德者, 本也”,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德, 國家之基也”。十三經注疏本, 北京, 中華書局影印, 1980年, 頁1675上, 1979下。又漢代公羊《春秋》家主張“夷夏之辨”應建立在文化道德而不是種族的基礎之上。雖種族爲“夷”, 道德提高了, 就轉爲“夏”;反之, “夏”也成爲“夷”。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3) 第二十七章三節, 頁46—49。此觀點也可能對王通有影響。

    292 參《尚書正義》卷一七, 十三經注疏本, 頁227中。至於文字上有出入, 可能是叔恬記憶不準確, 也可能是他僅言大意。又原文八字乃僞古文《尚書》沿襲自《左傳》所引《周書》, 此處不論。

    303 《尚書正義》卷一七, 頁227中;卷八, 頁165上。

    314 《尚書正義》卷四, 頁135中。

    325 當然, 今文《尚書·皋陶謨》也有“黎民懷之”四字, 但其原文是“知人則哲, 能官人, 安民則惠, 黎民懷之”, 説的是要善於用人爲官, 其官能“安民”, 故“黎民懷之”。與叔恬所説一個王朝推行德政而“黎民懷之”並非一事。叔恬所説, 自出僞古文。又王通重德主要源於僞古文《尚書》, 《王通論》五 (四) 一節以爲是王通創見, 似尚可酌。

    331 《尚書正義》卷四《大禹謨》, 頁137中。

    342 《尚書正義》卷八《咸有一德》, 頁166上。“伊尹作《咸有一德》”, 僞孔傳“言君臣皆有純一之德”。頁165中。

    353 《中説》卷四, 頁15下。

    364 《中説》卷一, 頁6上。

    375 《中説》卷二, 頁8上。

    381 參前引《漢書·揚雄傳上》顔注引應劭曰, 頁3541。

    392 《中説》卷二阮逸注, 頁2上。

    403 《中説·問易》:“子曰:五常之典, 三王之誥, 兩漢之制, 粲然可見矣。”頁21下。也是王通以兩漢爲二帝三王繼續之一證。“五常之典”即指二帝之“五典”。僞古文《舜典》“五典克從” (《堯典》今文同) , 僞孔傳“五典, 五常之教”, 是其證 (按今本《舜典》僞孔傳早佚, 是南齊姚方興僞造, 見顧頡剛等《尚書校釋譯論·堯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5年, 頁2, 99, 本文不再分別) 。

    414 《中説》卷五, 頁20下。

    425 前引“中國之道不墜, 孝文之力也”, 也是此意, 並不意味北魏是“王道”。《中説·問易》“子謂太和之政近雅” (頁16下) , 而不就是“雅”;《魏相》“子曰:謂孝文 (帝) 明, 吾不信也” (頁30上) , 均其證。

    436 《中説》卷二, 頁8下。按《史記·夏本紀》“桀走鳴條, 遂放而死”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年, 頁88) , 王通是肯定夏商之道的, 所以《中説》此處“放弑”當爲“放死”之誤。

    441 按這最後一句話是模擬《論語·陽貨》“子曰……如有用我者, 吾其爲東周乎” (十三經注疏本, 頁2524下) 而來的。“爲東周”, 朱熹《論語集注》卷九:“言興周道於東方。”《四書章句集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年, 頁177。“周道”, 即文、武、周公之道。王通之模擬也是肯定這一“周道”, 同時還反映他對孔子的崇拜。《中説·王道》“文中子曰:卓哉周孔之道, 其神之所爲乎” (頁4上) , 他是把孔子看成周公之道的繼承者的。

    452 《中説》卷五, 頁19下, 20上。

    463 《中説》卷九, 頁34下。“誕先登於岸”, 本《詩·大雅·皇矣》語, 孔疏“大先天下升於高位” (十三經注疏本, 頁521上) 。阮逸以爲此處“言仁道亦執中而得也”, 是。

    474 《王通論》六 (一) 《窮理盡性理論的提出》一節以爲“將這十六個字抽出來, 作爲道德修養的主要理論基礎的第一個人是王通”, 頁205。

    485 《尚書正義》卷八, 頁161下, 162上。

    496 參顧頡剛等《尚書校釋譯論》“建用皇極”下考釋 (頁1150) 。按《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 必也狂狷乎。” (頁2508上) 其所肯定之“中行”, 東漢包咸曰:“行能得其中者。” (何晏《論語集解》引) 而《孟子·盡心下》引此句“中行”作“中道”。這些應是僞孔傳宣揚“大中之道”的另一個根據, 當也是下文所述王通之所以要接受僞孔傳, 强調“中”、“中道”的一個原因。

    501 《中説》卷一〇, 頁38上。

    512 《中説》卷四, 頁17上。

    523 《中説》卷六, 頁24上。

    534 阮逸《文中子〈中説〉序》:“大哉‘中’之爲義, ……在《書》爲皇極, 在《禮》爲中庸, ……《中説》者, 如是而已。”頁2上。

    545 見《中説·問易》“子讀《洪範讜議》”下阮逸注:“安康獻公撰《洪範讜議》。”頁20上。

    551 《中説·王道》:“子謂董常曰:吾欲修《元經》, 稽諸史論, 不足徵也, 吾得《皇極讜義》焉。”頁3上。

    562 《中説·王道》:“《皇極讜義》九篇, 其言三才之去就, 深矣。”頁3上。

    573 叔恬援用《洪範讜議》之“三才”, 是“就” (支持) “有德”之戎狄。劉起釪《尚書學史》第六章第五節以爲《洪範讜議》“是闡釋漢代天人感應之説的” (頁214) , 似可酌。

    584 《中説》卷五, 頁20上。阮逸注, 見頁19下—20上。傳統“北學”之《洪範》是集中宣揚天人感應説的, 見顧頡剛等《尚書校釋譯論·洪範》 (三) “討論部分”, 頁1217—1219。

    595 《中説·天地》, 頁9下。

    606 不過王通只是輕視, 並非完全否定。因爲他認爲只有“神而明之”的人 (指如他那樣對六經文字能直接領悟其精神的人) , 方可擺脫傳注, “苟非其人”, “傳又不可廢也”, 見《中説·天地》, 頁9下。

    611 王通四世祖北奔仕魏, 後代便一直爲這一行爲的正義性辯護。如王通祖安康獻公著《皇極讜義》“言三才之去就”, 實論天命支持北魏 (叔恬説對有德之戎狄, “三才其捨諸”, 即一證) 。王通父銅川府君著《興衰要論》“言六代 (晉、宋、北魏、北齊、北周、隋) 之得失”, 撇開南朝齊、梁、陳, 自以這六代爲正統。王通只不過繼承祖、父之志, 而《續六經》旗號更吸引人而已。

    622 “三恪”, 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以備三恪。”杜預注:“示敬而已。”頁1985中。指承認前代三個王朝的正統地位, 封其子孫以王侯的名號。唐以魏、周、隋後代爲“三恪”, 一度予以否定, 三年後即恢復, 見《資治通鑑》卷二一六唐玄宗天寶九載八月、天寶十二載五月, 頁6897, 6918。

    633 按梅賾上僞古文《尚書》、僞孔傳後, 它有一長期發展、篇章字句調整, 特別是與今文《尚書》鄭玄注並行競爭過程, 直到南北朝後期及隋代, 這一“《書》”、傳方在全國確立鞏固地位。參劉起釪《尚書學史》第六章第三節、四節。

    644 《書》中雖無孔子之道, 但王通極力推崇“周孔之道”, 《中説·王道》:“卓哉周孔之道。”頁4上。又《王道》文中子遊孔子之廟, 出而歌曰:孔子思想“其與太極合德, 神道並行乎”, 亦其證。頁5上。

    655 朱熹專門寫了《王氏續經説》加以評價, 見《朱文公文集》卷六七, 四部叢刊縮印本232 册, 頁1245下—1246下;在他之前, 北宋司馬光早已寫了《文中子補傳》, 提到《中説》到宋代“大行於世”, “至有真以爲 (文中子是) 聖人可繼孔子者”。無疑這都和“續經”、模擬《論語》有關, 方在大量“子書”中, 受到特別關注。

    661 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一《原道》,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頁16。

    672 劉起釪《尚書學史》第七章第四節。

    683 《朱子語類》卷七八《大禹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 頁2016。

    694 顧頡剛先生説, 出現這一道統“推測原始, 當在《孟子》”, 見《古史辨》 (4) 顧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頁9。它自亦爲韓愈、宋儒思想另一來源。

    705 《朱子語類》卷七八, 頁2009—2018;又參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十四章第八節, 頁185。

    716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 頁3255—3270;又《王氏續經説》、《文中子補傳》, 亦俱有批評。如朱熹批評王通續《書》、《詩》所用漢魏以下制詔、詩, 全都無法與原《書》、《詩》相比, “發明得個什麽道理?”見《朱子語類》, 頁3255—3256。司馬光批評王通“佛, 聖人也”之説不符合“聖人之道”等。

    727 顧頡剛先生以爲見於《論語·堯曰》“允執厥中”, 堯、舜、禹“聖聖傳心”之道統, “都在‘執中’一言”, 見《古史辨》 (4) 顧序, 頁9。

    738 劉起釪《尚書學史》第七章第四節便説“宋儒在推崇《大禹謨》的同時, 還推崇其他好幾篇僞古文。他們所認識到的《尚書》精義都在僞古文諸篇”。而如前文所説, 《中説》精義如“中道”等也出自僞古文;其他如出自僞古文《説命中》, 後代成爲名言的“非知之艱, 行之惟艱”, 也見於《中説·魏相》, 頁33下。或許也是古書中最早引用的。

    741 如程頤説“文中子續經甚謬, 恐無此 (事) 。如續《書》始於漢, 自漢已來制詔又何足記”等等, 見《二程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頁262。上引朱熹對王通“續經”的批評, 正是源於程頤之説。又司馬光也説“……六經不可勝學也, 而又奚續焉, 續之能出於其外乎”, 見《文中子補傳》評語。

    752 《二程集》, 上册, 頁515。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字体合适(286+)
  • 赞(109+)
  • 好评多(159+)
  • 五星好评(293+)
  • 值得下载(447+)
  • 下载速度快(416+)
  • 二星好评(256+)
  • 盗版少(484+)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 2024-12-25 07:18:0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步***青: ( 2024-12-10 00:43:10 )

    。。。。。好

  • 网友 利***巧: ( 2024-12-24 21:14:0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19 11:50:11 )

    特别棒

  • 网友 常***翠: ( 2025-01-05 19:14:4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习***蓉: ( 2024-12-21 08:34:39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晴: ( 2024-12-31 23:43:0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冯***丽: ( 2024-12-17 10:57:3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龚***湄: ( 2024-12-23 19:33:1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养***秋: ( 2024-12-15 09:28:5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孙***美: ( 2024-12-17 11:06:5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谭***然: ( 2024-12-28 05:44:4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 2024-12-22 22:46:5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丁***菱: ( 2025-01-02 17:43:2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石***烟: ( 2024-12-18 14:09:3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29 08:18:0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