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思绪的痕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10

思绪的痕迹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思绪的痕迹精美图片
》思绪的痕迹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思绪的痕迹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1305705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5
  • 页数:350
  • 价格:45.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9:10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高等教育文库·领导篇》之一,该丛书展示了一大批高校原书记、校长的风采。这批改革开放的时代弄潮儿,曾站在高校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不畏困难,勇于改革,坚持创新,在艰难中改天换地;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不断成长,并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到大学领路人的历程也耐人寻味;他们都曾备尝常人难以理解的磨难,他们也尽情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们以自己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作为一个团队领军人物的气度、风范,写就了一段美丽的人生!


书籍目录:

教育人生的回忆与思索

办学理念篇

大学要鼓励冒尖,办出特色

高师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两重影响

高师教育改革必须加快和深化

高等院校领导的基本素养与需要把握的问题

对高等学校领导体制问题的几点看法

树师德铸师魂才是关键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抓好三项基本建设,学会三个实际本领

人才恶性争夺应降温

小心另一种冒进

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创新

学校要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

论高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

多校区办学如何扬长避短

人事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践与思考

下三个功夫,树三个理念

高校后勤社会化新路探索

积极探索高等学校管理的新思路

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非理性因素

思政教育篇

分析新情况,探索新思路

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论“四育人”

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误区

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

时代需要高素质的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再认识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分子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若干关系

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特点试析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理想信念凝聚人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走出思维误区,走向科学思维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呼唤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更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附录

唤得春风拂校园

办学校不办“学店”

夹缝时代的科学思维

《学思无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思湖畔的思想者

唯有奋斗 无悔人生

研究生眼中的林老师

崇高的品格,渊博的学识

一位教育家的风范

我们可敬的导师

重奏“三部曲”,演绎智慧人生

我想说三个字:亲,正,达

和蔼可亲的学者

幸运,让我成了林先生的学生

爱生如子,师恩浩大

人生路上的榜样

渡口:我人生的新起点

慈父心肠,大师风范

浓浓师恩 萦绕满怀


作者介绍:

林樟杰,1944年12月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水产大学党委书记,现任上海市*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教育人生的回忆与思索

难忘的求学和工作生涯

1949年,共和国成立那一年,我虚岁6岁,入上海南市中华路小学读书。父母在抗战时期从广东来到上海,父亲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在兵荒马乱的旧中国,我的6个哥哥没有一个活下来。母亲说,他们有的病亡了,有的被日本人炸死了,有的让国民党抓了壮丁而不知所终。从小父母对我疼爱有加;但也因此造成我胆子特别小,体弱多病。上小学时还要母亲陪读,而且因病多读了一年,到1956年毕业。儿时的记忆并不多,只剩下母亲和父亲给我的深深印象:母亲心地善良,一片菩萨心肠,她看不得别人的贫穷和痛苦,总是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父亲寡言少语,性格内向,老实本分,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养家糊口。在他们的呵护下,我读完了小学。小学的生活是懵懵懂懂的,但的事情,就是戴上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少先队使我懂得,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

初中是上海市第二十一中学,在老城厢的老西门。我每天从大东门,沿着复兴东路横穿老城厢,走到老西门,跳跳蹦蹦大约要半小时。初中阶段,开始有了自我求进的意识。当时完全没有课外辅导那回事,一切靠自己,回家就是玩。现在还记得,教数学的沈志淳老师,是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教师,亲切和顺,讲课条理清晰,耐心细致,又对学生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教语文的陈曼予老师,讲话慢条斯理,但旬旬入耳入脑,让人感到很有味道。后来我当了少先队大队委员,大队辅导员黄万成老师成了我知心的大朋友。他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学习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他还经常同我们一起玩,带我们外出参观和开展各种活动。我对他从心里充满着崇敬,完全没有年龄和师生的隔阂。我至今仍然怀念初中的那段生活。

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上海师范学院预科。当时,党和政府为了能让更多的工农子女有机会上大学,特地举办了一批大学预科,招收工农子弟进入相当于高中的大学预科,并在考试合格毕业后免试直升大学。我为什么决定报考上海师院预科呢?这与家庭的变故有关。1958年,我的姐夫因所谓“反动言论”,比如“中国不应跟着美国,也不应跟着苏联,应该走第三条道路”等诸如此类的话,还有一些不满苏联老大哥的言论,而被作为“反革命分子”逮捕,判刑5年,从此20余年在青海劳动改造。这件事对我们全家打击极大,特别在经济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全家只靠父亲的退休金度日,生活立刻陷于困顿。更大的是精神上的打击,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姐夫在“四人帮”倒台后,得到平反并回到上海。那时我的父母都已在困境中去世;姐姐也因辛劳交加,姐夫回沪后不久她也病逝。当时,我报考上海师院预科,也是出于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考虑,因为师范教育可以免收膳食费。

能进上海师院预科,对我们家来讲,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我自己也颇感自豪。进师院预科以后,首先面临了一个新的考验。我是初中少先队大队委员,到了师院预科,由于生源不少是名牌中学的尖子,强手如林,我只做了一个小队长。由于初中辅导员黄万成老师的教育,我很快想通,并适应了小队长的工作。我们积极开展少先队的活动,包括公益劳动和队员文体活动等,同时积极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在预科,我和同学们一样,刻苦认真地学好各门功课。文、理分科时,我选择了文科。总的来说,我的文科知识比较扎实,相比之下,理科就显得薄弱。1961年预科毕业前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短短的两年预科生活结束了,我和同学们顺利直升大学本科,成了上海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大学生。

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虽然如此,但国家对我们师范生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好的保障。当时,师范生的伙食费是每月12元,后来经济好转了,增加到每月15元,午饭和晚饭都能吃到肉或鱼或蛋加素菜。同学们十分珍惜这种生活待遇,从心底感谢党、国家和人民,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

在大学期间,校园的学习气氛也相当好。早锻炼,操场上到处是人,跑道和校园的大路小路到处是跑步晨练的同学。学校的东部小岛和树林之中,到处有读外语的同学。傍晚,球场上龙腾虎跃,一片欢笑之声。各社团组织的活动,或唱,或跳,或画,或写,或刻,或讨论,或设计,或排练,或实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图书馆里坐满了同学,我较多是到文科阅览室,一是查阅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资料,二是随意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报杂志,我特别喜好过期的文化艺术方面的期刊,以及各种画册。教室里亮起夜自修的灯光,有时是老师来做辅导答疑,更多的是同学自习功课,直到夜自修结束的铃声响起,大家才离开教室,回宿舍准备就寝。校园生活就这样一天天周而复始,井然有序,生动活泼,和煦滋润,真是令人难忘!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我特别崇拜朱雯教授和马茂元教授。朱雯教授讲外国文学,翻译过不少外国的著名小说,是研究外国文学的专家。50年代访问苏联时,向苏联领导人赠送的,就是朱先生翻译的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中译本。朱先生的讲课严谨实在,且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是位诲人不倦的师长,把知识的钥匙交到我们的手中,引领我们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他的教学态度非常认真,从不以自己的学术地位而轻视本科教学。他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而不强求学生以他的话为圭臬。有一次考试,要求同学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特定人物写一篇论文,记得好像是论述“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我在论文中写了与老师上课时不同的观点,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交上去后,担心会得不到好分数。但朱老师并不计较我的论文观点如何,只看我的分析是否合情合理,结果仍然给了我高分。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也得到了教育和启示。对朱先生我更敬重他的为人。他是一个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但待人谦虚谨慎,从不张扬;他是一个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但能接受新事物,在新与旧之间既保持个人人品的_惯性,又善于和时代与时俱进。朱雯教授在他87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对政治信仰的终选择,更彰显了他的品格之崇高。马茂元教授是全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安徽桐城派的知名学者。他在古诗,特别是唐诗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当时出版的很有影响的《唐诗选》就是他编的。还有《古诗十九首》、《楚辞选》等书。我们佩服他学问高深,见解新颖,且具有权威性。他讲课,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激荡,时而舒缓,完全投身其中而有超然物外之感,真是令人叫绝。特别是对一些古诗的讲解,不但引经据典,知识渊博,而且思维活跃,似天马行空,想象力极为丰富。听他的课确是一种享受。记得有一次下大暴雨,路上水深尺余,年事已高的马先生在校工的背负下到梯形教室给我们上课。这件事,对同学们和我来说,印象很深。当时在大家心目中,马先生的形象特别高大。

给我们上课的还有许多老师。他们各有千秋,但教学都一样认真负责。教现代文学作品的陈翰老师,教先秦散文的颜克述老师,教文学理论的徐缉熙老师等,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陈翰老师讲话声音低沉但很清晰,分析作品有条有理又具诗情画意。比如他对鲁迅小说及人物的讲解,对郭沫若诗歌和剧本的分析,都能从时代与作品的内在联系中,从对作品的深入剖析中,使我们得到新的启迪。颜克述老师是客家人,一口浓重的客家话,他讲《左传》等书的有关篇目时,无法让我们听懂“秦穆公”与“晋文公”的差别,我们听课如坠雾中。于是他就在每次上课前把讲课中的人物关系写在几张大白纸上,然后贴在几块黑板上,搬到教室,上课时一边讲,一边指着,叫我们记,以确保教学的效果。徐缉熙老师在讲文学理论时,从不让人感到理论的枯燥,他不写黑板,也没有提纲,只听他娓娓道来,理论的表述与实例的分析紧紧相扣,自然流畅,我们在津津有味的听讲中掌握了理论的要点。如他用《红楼梦》中的例子说明文学理论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准确到位,许多精彩的解析让同学发出会心的微笑,并对他的真知灼见由衷地表示钦佩。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思绪的痕迹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思绪的痕迹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思绪的痕迹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思绪的痕迹(林樟杰教育论述集)》系《上海高等教育文库·领导篇》之一,该丛书展示了一大批高校原书记、校长的风采。这批改革开放的时代弄潮儿,曾站在高校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不畏困难,勇于改革,坚持创新,在艰难中改天换地;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不断成长,并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到大学领路人的历程也耐人寻味;他们都曾备尝常人难以理解的磨难,他们也尽情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们以自己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作为一个团队领军人物的气度、风范,写就了一段美丽的人生!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3 21:23:50

    非常之鸡肋,三星已经是我能打出的上限了。看似是兼容了小说/漫画/电影/剧集/游戏等多种文化形式,实则被编成了一锅大杂烩,唯一可供参考的逻辑顺序只有时间轴,但也只有这一点符合“编年史”,单一作家作品大多只有一两页,肌理当然也只能像是压缩维基式的机器语言,毫无原创性点评。百科编年和条目辞典当然得有本质区别,诸如类型、流派、主题、设定上的专题介绍一概没有,作为读者几乎吸收不了任何有价值的养料,这还不如十几年前那本翻译不咋样的《彩图科幻百科》。至多只能作为价高浮华的备用工具书,非要说哪儿留了点用,姑且算是补充了点古董科幻片单,但过多的剧照也完全是多此一举。另外,送的海报竟然是蜘蛛侠?我也不是对小蜘蛛有意见,但这么多伟大的作品就推了个这?

  • 作者:喵喵 发布时间:2013-03-21 04:31:13

    好多祥瑞……列传没看完

  • 作者:南海清晨霸主 发布时间:2023-06-28 18:05:13

    又捡起来了,当时是怎么背的下来的啊?

  • 作者:小夭 发布时间:2017-05-11 13:25:39

    开头故事展开的描写实在太不引人入胜,让人难免对这本书背负的盛名有所怀疑。立意是好的,但对人性过于悲观,至于宏大的设想,被剧透的太多了,没有惊喜。

  • 作者:得一A 发布时间:2023-10-28 23:02:14

    这本书没看过,但是看过萨沙老师的帖子,写的很是详细,也是国内少有能够写这么好抗战的书。但是萨沙老师的帖子现在国内已经看不到了,可惜了。

  •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1-01-02 18:24:02

    比之前最高法出的理解与适用更详细,而且很系统,每一条都有差不多的模块。


深度书评:

  • 《撒马尔罕》,一位智者的一生却穿越中亚文明千年!

    作者:tikatika 发布时间:2017-08-08 15:08:40

    信仰对一个民族、国家、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建立健康社会秩序的宗旨?还是造诣幸福国民的灵魂?或因信仰而造成民族大小冲突、包括杀戮的原因。一个看似共同的文化圈里,为什么不断产生新教派,不断出现谋杀,甚至出现已死为荣的信仰。一提到恐怖主义,我们就会联想到中东。恐怖主义最初的形态是怎样?最初的土壤在哪里?这些问号让我翻开了手中的这本《撒马尔罕》,跟随黎巴嫩裔法国作家马卢夫的笔触,穿越千年一探究竟。

           不得不佩服马卢夫,他描绘一千年前的街道、广场、民居、礼拜堂、清真寺、穿梭的人流、酒馆里喧嚣的百姓、奢华的宫殿以及威严肃穆的领导者,是如此的细腻和生动,让人一下子就沉浸到了当时的环境中。当描绘战争以及杀戮场面时,作者能随时切换民众与掌权者的场面以及各自的心理变化,凭借其思维缜密,将每个场面跃然纸上,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细节和格局都能把控好的作家不多,但马卢夫却可以从11-12世纪跳跃到19-20世纪,地理范围横跨中世纪的中亚和中东,让阅读者不觉得是一部小说,更像是在观看一部鲜活的历史:阅读速度快的人有可能会感觉像看一部介绍中亚文化的电影。时而寂静的深夜,只有月光与思想作伴;时而恢弘大典,旗帜与鼓点狂欢;时而金戈铁马的一将成万骨枯,烈血残阳。

          作者以《鲁拜集》为线索,卡亚姆从青年到暮年的岁月为叙事中心,刻画了一位真正思想者的形象,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只忠于学问之自由,终身不参与任何信仰与党派斗争,即使流浪也绝不放弃思想之独立。同时我们从卡亚姆的诗句中看到他对于生命的认知,他说:“若你未能爱,日出日落又有何用。”一个真正学问之人,也是真正热爱生命之人。

          本书三十年前(1988年)第一次出版,也许对于全球化的今天借鉴意义更加重大。文化的冲突源于缺乏理解和包容的世界观,让我们用孩童般好奇的心,跟随马卢夫,去体味和探求你想了解的中亚世界。

  • 《雪落香杉树》:一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传奇经典

    作者:全本书店 发布时间:2017-06-24 22:19:19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宣战,二战进一步升级。美国政府战时举措之一,是将美国境内所有的日裔居民遣送去荒漠地带的临时集中营,直到战争结束才遣返。这对那些无辜的平民来说,当然是一种带来麻烦、痛苦和屈辱的不幸遭遇。战后里根政府为罗斯福政府针对日裔的不公正待遇发表过公开道歉。

    这段历史正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经典《雪落香杉树》的背景。《雪落香杉树》的传奇之处在于:它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花费十年业余时间写成,一出版便奇迹般地风行,畅销数百万册,出版次年,也就1995年,获福克纳奖,并获得美国书商协会年度最佳小说奖,巴诺书店新人奖,此后又获奖无数。最终,因其广泛影响力和文学价值又被许多高校和中学选为文学课堂读本,并被列入一些高校的文学课程考试大纲。2004年,耶鲁学者,当今文学批评界的泰斗哈罗德•布鲁姆将其收入自己编写的文学经典导读文丛。这个文丛的选目仅仅包括《哈姆雷特》、《1984》等十来本传世经典。1999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由好莱坞明星伊桑•霍克和工藤夕贵主演,获得学院奖提名。2007年又被改编成舞台剧在西雅图首演。迄今此书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

    中文版《雪落香杉树》

    一个此前毫无名气的作者的作品,在短时间内极其畅销并成为无可置疑的文学经典,可以说是当代美国文学史和出版史上罕见的现象。但神作也非凭空而来。作者戴维•伽特森1956年出生于西雅图。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非常有名且受人尊敬的刑事辩护律师(也就是小说中那位年迈而睿智的辩护律师的原型)。他从小就被带到法庭旁听审案过程。小说中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的悬疑与庭审情节也算是幼功难忘的结果。书中随处可见的美国北太平洋沿岸美到令人屏息的自然景观描写于他而言也是成长记忆的一部分。1974年他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接触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国大作家和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作品,他们构成了他的主要师承。参加过一些写作班之后,他立志要从事写作,开始写短篇并向一些杂志投稿。和妻子结婚后他们搬到西雅图普吉湾的班布里奇岛生活(小说中圣佩佐岛的原型),并在一所高中任教,每天晨起写作,积十年之力终于一朝功成。

    全本书店首次推出的中译本。由著名设计师丁威静设计

    最近,全本书店首次推出了《雪落香杉树》的中译本,让我们可以方便地阅读到这部经典,亲自体验和深入感受奇迹本身和它发生的缘由。小说虚构了西雅图附近一座香杉积翠,草莓遍地的海岛,它由海水封闭成一个相对隔绝的小世界。日裔少女初枝的生活中先后到来两个男人:邻居男孩伊什梅尔是她的初恋,他们气息相通;暗恋她并最终成为她丈夫的日本同学宫本天道,他们血脉相连。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矛盾空前激化,日裔居民被遣送去西部荒漠中的集中营。战争粗暴地打断了爱情,交错了命运……多年以后,在一桩疑是谋杀案的庭审现场,无法求取公平的爱情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再次汇聚在命运的交叉点。一座海岛的灵魂和一位日本疑犯一起面对着法庭的审讯:善与恶、爱与宽恕、公正与偏见,仁慈与冷漠的主题交织奏响在每一颗莫测人心的键与弦上,组成一部恢弘精妙,洞彻灵魂的人性交响曲。

    《雪落香杉树》融战争、历史、爱情、悬疑和成长小说于一体,是一部既宏大又精微,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的作品。这也是许多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因为作者创世般的写作所虚构的海岛,是从物质环境到人物形象到情感与行动各个层面上堪称完美而精确的人世缩影。朴素而真实,因而包罗万象,每一个层面都清晰精准,完整丰富,无懈可击。

    同名电影海报

    根据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雪落香杉树》有点像是卡佛的文体和哈珀•李的故事范式的混合物。的确,和《杀死一只知更鸟》一样,《雪落香杉树》也涉及到为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发声辩护的主题,也同样是通过庭审情节剧来演绎,只是北太平洋海岛替代了美国南方,日裔替代了非裔。但相比之下,《雪落香杉树》涉及的主题更加宽泛、篇幅结构上也更为恢弘。

    小说的叙事结构,正如书名所唤起的意象:以一桩悬疑谋杀案的三天庭审过程为顺时叙事主干,庭审过程中证人、被告、公诉人、辩护律师,以及旁听的记者伊什梅尔依次出场,展开回忆或讲述,构成了层层叠叠的叙述枝蔓,堆积着纷纷扬扬落下的往事之雪。同时,自然界的雪也无休止地下过了三天三夜。大雪无痕般的叙事堆积出世界的形状,带我们回溯历史,战争和一桩桩错综幽深的私人恩怨,情事纠葛。最后,第一主人公伊什梅尔做出了宽恕他人,维护人间公正的选择,结束了庭审过程。宫本洗脱罪名,和初枝回到家中。伊什梅尔也终于下决心告别往事,封存记忆,成长为一个如父亲般仁爱而受人尊敬的人,一如飞雪中矗立的香杉树。

    伊桑·霍克饰演的伊什梅尔

    整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当然关乎公正与宽恕。小说从很多角度探讨了公平的问题,对于从亲情、爱情到民族情感等大大小小人间关系中善恶、道德之辨的微妙与复杂,偏见与悖论进行了辨析,有力地确认了关于公正和善良的常识。

    比如,日本侵略美国,美国政府下令驱逐日裔去荒漠,后来又为此道歉,这是时代的进步纠正了历史的不公。但偏见循环,冤冤相报,宽恕岂是轻易之事?组成陪审团的十二个陌生人在三天庭审后就要决定疑犯的生死,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人在审慎地坚持他的怀疑,其他人都受偏见影响急于判死结案。尽管有年迈的律师一再发出忠告:不要以被危害的想象给人定罪,不要因非理性的恐惧而行伤害之事,也无济于事。幸好新证据的出现消解了陪审团存在的必要。这是个人的道德选择阻止了冤案的不公。但整个过程也充满了偶然性。偶然性作用下,伊什梅尔的队友全部阵亡,卡尔在和平时期意外身亡,伊什梅尔仍然活着;偶然性作用下,他失去了一生所爱,初枝所归附的社会规则和观念意识对伊什梅尔是否做到了公平?死者死于偶然,这是毫无办法的事。但活着的人仍要追求公平。

    小说最后以这样一句话结尾:意外统御宇宙万物,唯独人心除外。话里包含了作者最重要的表达意图:世界无序,个体渺小,偶然性决定了命运无常。正因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当努力求取公正,仁爱相待。

    伊什梅尔和初枝在香杉树下告别

    庭审结束了,初枝的丈夫回到了家中,表层的,主要的冲突解决了,深层的冲突仍在继续。拯救了别人命运的伊什梅尔,他遭受的不公和痛苦,难道只能归咎于命运?关于生命中未获成全的爱本应如何被珍重,作者意在言外。小说结构上对于情感故事的大幅倾斜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开放式结尾,悬而未决的冲突,隐藏在文中的某处文眼(这个以后专文论述),以及在扉页引用的但丁诗句,似乎都在提醒我们看到,痛苦远未结束,显见的不公与恶意,蒙昧与偏见被战胜了,隐形的不公、冷漠仍然构成着无从反抗的命运枷锁,纠结缠绕的幽暗森林。

    文明对于人性的调适总是不易察觉,但最终又无可阻挡,因为公平与和谐是智慧所向。伊什梅尔未完结的故事和依然漫天飞扬的大雪传达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启示。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阅读它,让那场大雪也覆盖我们周遭的喧嚣之音,去聆听内心深邃而纯净的回响。

    本文首发《澎湃新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pdf(543+)
  • 无漏页(196+)
  • 方便(407+)
  • 体验还行(410+)
  • 经典(582+)
  • 书籍多(74+)
  • 四星好评(516+)
  • 愉快的找书体验(450+)
  • 无颠倒(372+)
  • 速度慢(542+)
  • 目录完整(184+)
  • 快捷(654+)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4-12-11 09:49:3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师***怀: ( 2024-12-14 14:28:0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林***艳: ( 2024-12-21 00:14:4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屠***好: ( 2025-01-05 16:08:08 )

    还行吧。

  • 网友 堵***格: ( 2025-01-06 01:39:45 )

    OK,还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4-12-28 00:21:0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国***芳: ( 2024-12-30 05:33:55 )

    五星好评

  • 网友 方***旋: ( 2024-12-26 00:52:5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08 12:23:3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