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6:12

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精美图片
》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276637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8
  • 页数:227
  • 价格:2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6:12

内容简介:

公务员礼仪,是指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按照有关规定,用以维护个人形象和公务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好、尊重,在各种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文明规范、准则和惯例。简单地说,就是公务员在公务场合适用的行为规范和交往艺术。它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岗位的特殊性对公务员自身修养和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务员礼仪既是推进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形式,也是公务员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公务员礼仪,是指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按照有关规定,用以维护个人形象和公务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好、尊重,在各种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文明规范、准则和惯例。简单地说,就是公务员在公务场合适用的行为规范和交往艺术。它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岗位的特殊性对公务员自身修养和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务员礼仪既是推进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形式,也是公务员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精彩短评:

  • 作者:番茄读书 发布时间:2024-03-26 09:10:30

    大师的作品简短精炼,行云流水,主题很有历史厚重感,期待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世界和平美好。

  • 作者:R. 发布时间:2019-04-15 17:30:51

    声名狼藉的爱。

  • 作者:N维 发布时间:2008-05-26 12:28:08

    遗传学入门,也涉及遗传学的各门分支

  • 作者:云朵 发布时间:2021-05-28 00:44:14

    在书中看见很多熟悉的老师的名字,莫名的亲切感。总体而言,阅读体验流畅,有强化和反思功效。

  • 作者:Sulin 发布时间:2011-12-04 17:56:41

    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是很值得推荐的科普书。

  • 作者:斥侯 发布时间:2015-04-01 20:02:38

    不就是类双赢思路 还用 写本书 !!


深度书评:

  • 姓氏是中国历史的密码

    作者:白羽 发布时间:2013-05-17 20:16:29

        

            姓氏在全世界都存在,但中国的姓氏文化最为系统,最有脉络可寻,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历史的密码。《钱文忠讲解百家姓》是一部通俗而易懂的书,虽然并不够深入,但却开启了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姓氏的大门。

            

            中国的姓氏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上古八姓:姚、妫、姒、姬、妘、姞、姜、嬴皆从女,有着明显的母系社会的痕迹。中国人的姓氏,追踪溯源总要归于三皇五帝,以上古八姓而论。姚姓出自舜帝,一说他生于姚墟,故而以“姚”为姓。如果“姚墟说”站的住脚,则他是以出身地为姓。当然,很可能“姚墟”之名来自舜帝,孰前孰后,难以定论。妫姓同样出自舜帝,因为他后来迁居妫水,他的部分后裔就以妫为姓,同样是以地之名为姓。姒姓出自著名的大禹,就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位。姬姓直接来自黄帝,因为他曾居于姬水,故而以姬为姓,也算是得之于地名。当然,姬姓最出名的人物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是信史时代姬姓最出名的两个人物。妘姓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姓,姞姓是黄帝赐给自己儿子伯鯈的姓氏。姜姓源自炎帝,因为他曾居于姜水。嬴姓得自五帝之一的少昊,传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这样一来这个姓氏的源头仍然是黄帝。但事实未必如此,关于三皇五帝之间的关系,历代典籍中众说纷纭,差异很大。因此,将姓氏的源头归于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是不正确。然而,要解开姓氏之源头的秘密,只怕也不可能。这个秘密已经完全隐没在时间的荒野里。

            

            现代人将姓氏合二为一,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古人下的定义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举个例子,战国时的秦国和赵国国君同出于一姓,即造父。故而秦国的国君和赵国的国君都是赢姓,赵氏,由此可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是同一个祖先。当然,前提是秦始皇不是吕不韦的私通子。

            

            如果我们的祖先是一个参天大树的树干,则无数的枝桠就是他的后代分支。中国历史上的刘、李、赵等姓氏都曾出过开国皇帝,他们占据着巨大的资源,不但养育了很多子孙,而且赐封别姓的人以自己的姓,以先荣宠,这样一来,这个姓氏的人口就更多了。以明代为例,朱元璋给皇家子孙设立了独特的保障制度,他的子孙们不断繁衍,到明末已经多达三万余人。当然,大部分庶出的人已经没有了皇家子孙头衔,沦为平民。这也算是中国姓氏的一种特色。

            

            中国人在姓氏之外,于起名时还排辈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定下了排辈的规矩。比如朱元璋的26个儿子,均为木字旁,分别为:标(即太子朱标,早逝)、樉、棡、棣(即明成祖朱棣)、橚、桢、榑、梓、杞、檀、椿、柏、桂、柍、植、栴、权(即宁王朱权,明朝最有才华的王爷之一)、楩、橞、松、模、楹、桱、栋、栩、楠。这些儿子们被派到全国各地,封为藩王,拱卫着大明王朝。当然,为了免于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灾难,这些王爷们并没有多少实权。

            

            明成祖朱棣遵照了他老爸定下的起名规矩,四个儿子都是火字旁,分别为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煦(“煦”字下面四点为火,封为汉王)、朱高燧(封为赵王)、朱高爔。明仁宗则遵照祖制,给儿子们起名为:瞻基(即明宣宗)、 瞻埈、瞻墉、瞻垠、瞻墡、瞻堈 、瞻墺、瞻垲、瞻垍、瞻埏,皆为土字旁。从这个起名方式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规律,即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则体现五行规律。直到明朝灭亡,明皇室一直照这个规律起名字,以至于后来人口基数增大,同偏旁的字不够用,不得不生造字。所以翻开明朝的历史书,不少帝王的名字都是生僻字。

            

            以上还只是一点简单的探源。钱文忠以通俗的方式讲解《百家姓》,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这个方法还能找到更多的历史密码。

  • 读《我国历代纪元表》商榷

    作者:墳的前面 发布时间:2018-11-06 23:25:30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印制的词典,以详尽权威著称,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必备的工具书。本书结尾处有几大附录,其中附录一便是《我国历代纪元表》。这个表“详列帝王名号(‘帝号’或‘庙号’,以习惯上常用者为据),年号,元年的干支和公元纪年”,对于人们一般读史时进行中西年份互相查询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我有次翻看此表时,忽然发现一处有疑问的地方,于是我便在空余时间参考其他书籍,从头至尾把这个表细翻一过。经过这次翻阅,我发现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多数为前后体例不一致,另外还有与正史记载不符的情况。

    有一个几乎所有年表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即陈垣先生在《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叙》中所说“西历岁首恒在中历岁暮,少者差十余日,多者差五十余日。……据此计年,中西历恒有一岁之差异。”陈先生在文中还举了陆九渊、施闰章两人生卒年的例子来证明。就拿此表来说,也出现了这个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该问题如果再和中国历史上几次改历事件结合起来,会更为复杂。但是如果不做特别研究,我觉着这个问题一般可以忽略不管。年表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一般加一个小注即可。

    我整理本表参考的书籍,主要为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后简称《朔闰表》)、各史《纪》《志》《传》以及《资治通鉴》(后简称《通鉴》),另外还偶有参考《辞海》附录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后简称《纪年表》)。

    原文:【西汉】武帝 太初(4) 丁丑 前104

    引文:《史记·封禅书》“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为太初元年。”《汉书·武帝纪》“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朔闰表》“五月改历,以正月为岁首。寅正之废千数百年,至是始复。”

    墳按:太初元年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与历法相关的极为重要的事件,即把原先从秦代一直沿用的以十月(建亥月)为岁首的所谓“秦历”,改成了以正月(建寅月)为岁首的“夏历”。此事此表没有加以说明。

    原文:【西汉】成帝 建始(4) 己丑 前32

    河平(4) 癸巳三 前28

    引文:《汉书·成帝纪》“河平元年春三月,诏曰:‘河决东郡,流漂二州,校尉王延世堤塞辄平,其改元为河平。’”

    墳按:建始五年三月,成帝才把建始年号改为河平,所以依此表惯例,建始后的“(4)”当为“(5)”。

    原文:【西汉】哀帝 建平(4) 乙卯 前6

    引文:《汉书·哀帝纪》“六月,……,诏曰:‘……。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八月,诏曰:‘……,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通鉴·汉纪二十六》“六月,……,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八月,诏曰:‘六月甲子诏书,非赦令,皆蠲除之。’”《朔闰表》“六月改为太初元将元年,八月复称建平二年。”《纪年表》中也有收录太初元将。

    墳按:建平这个年号,并不是不间断地连续用了四年,其中建平二年六月,哀帝曾改年号为太初元将(《通鉴》作太初,与武帝年号重复,恐误),到八月,才又改回了建平。此表没有收录太初元将这个年号。

    原文:【西汉】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3) 丙寅 6

    初始(1) 戊辰十一 8

    【新】王莽 始建国(5) 己巳 9

    引文:《汉书·王莽传上》“十一月,……,以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通鉴·汉纪二十八》“十一月,……,以居摄三年为始初元年。”《汉书·王莽传上》“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通鉴·汉纪二十八》“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始建国元年正月之朔。”《朔闰表》“十一月戊午改初始,十二月朔莽改始建国,以十二月为正。”

    墳按:居摄三年十一月,王莽改年号为初始元年(《通鉴》作始初元年)。当年十二月朔,王莽称帝,定国号为新,改初始元年为始建国元年(《汉书·王莽传上》诏书作“建国元年”),并改年始,用丑正,以十二月(建丑月)为正月。因此,初始年号实际上只用了一个月,戊辰年十二月则变为己巳年正月。此表此处未作相关说明。如果依此表一贯的寅正来计年,则“始建国(5) 己巳 9”中的“己巳”,应作“戊辰十二”;依《朔闰表》推算,“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为西历公元9年1月15日,所以“9”虽然事实上是对的,但按此表惯例,当时毕竟还是寅正十二月,所以就该作“8”了。

    原文:【汉】更始帝 更始(3) 癸未二 23

    引文:《汉书·王莽传下》“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巿、下江兵将王常、朱鲔等共立圣公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二月辛巳,立刘圣公为天子。”《通鉴·汉纪三十一》“二月,辛巳朔,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玄即皇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于是大赦,改元。”

    墳按:当时虽然更始帝把历法改回了寅正,但是王莽用的还是丑正。《汉书·王莽传》作三月改元,与其他书记载不同,原因应该就是《王莽传》用的仍是丑正。此表作更始帝于癸未二月改元,依的是此表一贯的寅正。

    原文:【东汉】灵帝 中平(6) 甲子十二 184

    引文:《后汉书·灵帝本纪》“四月……,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八月……,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后汉书·献帝本纪》“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通鉴·汉纪五十一》“夏,四月,……,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八月,……,辛未,……,是日,帝还宫,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九月,……,甲戌,……,乃迁太后于永安宫。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朔闰表》“四月戊午少帝改光熹,八月辛未改昭宁,九月朔献帝改永汉,十二月复称中平六年。”《纪年表》也收录了光熹、昭宁、永汉这三个年号。

    墳按:中平六年己巳这年,实际上汉朝廷一共用过四个年号。分别是中平六年、光熹元年、昭宁元年、永汉元年。其中,光熹元年是当年四月改;昭宁元年是当年八月改;永汉元年是当年九月改;到十二月,又废除永汉,再称中平六年。此表未收录光熹、昭宁及永汉这三个年号。

    原文:【东汉】献帝 建安(25) 丙子 196

    延康(1) 庚子三 220

    【曹魏】文帝 黄初(7) 庚子十 220

    引文:《朔闰表》“三月朔改延康,十月庚午魏改黄初。”《后汉书·献帝本纪》“三月,改元延康。”《通鉴》“正月,……。改元延康。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三国志·武帝纪》“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三国志·文帝纪》“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元年二月壬戌。”《三国志·后妃传》“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三国志·吴主传》“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

    墳按:此处“延康(1) 庚子三 220”的时间标注,和《朔闰表》以及《纪年表》均一致,《后汉书》也是如此记载。但是再翻翻其他史籍,会发现情况似乎并不这么简单。《通鉴》把建安改元延康一事附在正月的末尾,二月的前头;《三国志·文帝纪》也把改元的事情记在二月前。再结合《武帝纪》《后妃传》和《吴主传》,当时似乎应该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魏王曹操病逝;当月曹丕便即王位,献帝随后也便改了年号为延康,而且也是在正月。至于各年表为何都认定改元延康是在三月,我目前还没见具体理由。此处备疑。

    原文:【曹魏】明帝 青龙(5) 癸丑二 233

    景初(3) 丁巳三 237

    齐王 正始(10) 庚申 240

    引文:《三国志·明帝纪》“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通鉴·魏纪五》“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高堂隆以为:‘魏得土德,故其瑞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帝从其议。三月,下诏改元,以是月为孟夏四月。”《三国志·三少帝纪》“十二月,诏曰:‘……,其复用夏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亦礼制所由变改也。又夏正于数为得天正,其以建寅之月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丑月为后十二月。’”《通鉴·魏纪六》“十二月,诏复以建寅之月为正。”《朔闰表》“魏三月改元景初,始用景初历,以三月为四月,十二月为正月。”

    墳按:青龙五年三月,魏明帝改元景初。这次改元和王莽改始建国一样,不仅改了年号,还改了年始,用丑正,以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到景初三年十二月(建子月),齐王诏书改回寅正,并把原来应当是第二年的正月(建丑月)称为景初三年后十二月。此表没有反映出这个比较重要的改年始事件。

    原文:【蜀汉】后主 景耀(6) 戊寅 258

    炎兴(1) 癸未八 263

    引文:《三国志·后主传》“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锺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通鉴·魏纪十》“秋,八月,……。汉人闻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将兵诣沓中为姜维继援,张翼、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为诸围外助。大赦,改元炎兴。”

    墳按:此表作景耀六年八月改元炎兴,《三国志》未标具体月份,《朔闰表》同;八月改元似乎以《通鉴》为据,《纪年表》同。

    原文:【孙吴】大帝 嘉禾(7) 壬子 232

    赤乌(14) 戊午九 238

    引文:《三国志·吴主传》“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于是改年。”《通鉴·魏纪六》“九月,吴改元赤乌。”《朔闰表》“吴八月改元赤乌。”

    墳按:孙吴嘉禾七年改赤乌元年所在年,正是曹魏景初二年,此时曹魏用的是丑正,而孙吴依旧是寅正,所以,在此期间两国历法便有一月之差。此表所标注的“戊午九”,用的是曹魏的丑正,不符合此表一贯寅正的用法,更不符合孙吴历史实际,应该改为“戊午八”。本表似仍然参照了《通鉴》,但没有仔细考订。

    原文:【孙吴】乌程侯 天册(2) 乙未 275

    天玺(1) 丙申七 276

    引文:《三国志·三嗣主传》“天玺元年,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余,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年,大赦。……。秋八月,京下督孙楷降晋。”《通鉴·晋纪二》“秋,七月,吴人或言于吴主曰:……。吴主大赦,改元天玺。”《晋书·武帝纪》“秋七月,……。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自开。父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墳按:此表记天册二年改元天玺的时间是七月,见于《通鉴》。《晋书》在记录《三国志》“临平湖自开”事件时,也是附在当年七月。《朔闰表》未标月份,《纪年表》同《通鉴》。《三国志》没有记载具体月份,只是附于八月之前。综合来看,七月当是史实,《三国志》记载简略导致失载。

    原文:【西晋】惠帝 永康(2) 庚申 300

    永宁(2) 辛酉四 301

    引文:《晋书·惠帝纪》“永宁元年春正月乙丑,赵王伦篡帝位。丙寅,迁帝于金墉城,号曰太上皇。……。夏四月,……。逐伦归第,即日乘舆反正。……。癸亥,诏……,于是大赦,改元,孤寡赐谷五斛,大酺五日。诛赵王伦、义阳王威、九门侯质等及伦之党与。”《晋书·赵王伦传》“伦从兵五千人,入自端门,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进玺绶于伦,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通鉴·晋纪六》“乙丑,伦备法驾入宫,即帝位,赦天下,改元建始。帝自华林西门出居金墉城。……。癸亥,赦天下,改元。”

    墳按:从《晋书》和《通鉴》都可以看到,永康与永宁这两个年号之间,实际上还有一个建始。不过,此表所记,均是晋惠帝年号,这个建始是“八王之乱”之一的赵王伦篡位所改,严格上说,不算是晋惠帝的年号。但从情理上来说,如果不是赵王伦篡位改了年号,晋惠帝在四月可能并不会改永康为永宁。建始可以说是引出了永宁,所以不忽略为好。

    原文:【东晋】元帝 建武(2) 丁丑三 317

    大兴(4) 戊寅三 318

    引文:《晋书·元帝纪》“太兴元年三月癸丑,愍帝崩问至,帝斩缞居庐。丙辰,百僚上尊号。……。是日,即皇帝位。……。于是大赦,改元。”《通鉴·晋纪十二》“太兴元年。”《朔闰表》“三月丙辰改元大兴。”《纪年表》“大(太)兴。”

    墳按:建武二年三月丙辰,司马睿由晋王进位登基为帝,改元。新改年号此表单作大兴,《朔闰表》同。而《晋书》《通鉴》均是太兴,《纪年表》则两者皆取,以大兴为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epub(105+)
  • 内容齐全(497+)
  • mobi(619+)
  • 二星好评(338+)
  • 一星好评(618+)
  • 速度慢(346+)
  • 无颠倒(267+)
  • 差评(534+)
  • 差评少(658+)
  • 赚了(141+)
  • 种类多(516+)
  • 无多页(516+)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5-01-09 02:35:1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通***蕊: ( 2024-12-10 16:22:3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汪***豪: ( 2024-12-28 06:49:0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訾***晴: ( 2024-12-19 11:48:12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菱***兰: ( 2024-12-24 11:19:5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权***波: ( 2024-12-27 07:45:0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芮***枫: ( 2024-12-10 23:10:5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谢***灵: ( 2025-01-01 16:08:41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石***烟: ( 2024-12-28 15:47:2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24 18:03:28 )

    好6666666

  • 网友 田***珊: ( 2024-12-28 05:30:1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游***钰: ( 2025-01-02 05:50:4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苍***如: ( 2024-12-13 23:25:4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相***儿: ( 2024-12-16 15:52:3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