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46

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精美图片
》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50222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4.2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46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赛博朋克 发布时间:2023-02-12 22:37:34

    非常漂亮的哲学理论

  • 作者:9 发布时间:2013-01-13 20:15:17

    民国全民都是小清新吗

  • 作者:匆匆客 发布时间:2007-11-03 13:47:45

    很好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 作者:单字一兔 发布时间:2023-04-26 21:59:13

    04.26.23

    为论文而读,材料杂烩

  • 作者:BigFishPlus 发布时间:2019-05-14 18:14:40

    把在豆瓣上标记医学书培养成为恶趣味…

  • 作者:药山 发布时间:2015-05-04 05:58:53

    很入门的一本书


深度书评:

  • 学习做个绅士吧!

    作者:骑士 发布时间:2007-06-02 23:25:09

    这一本买回来快有一年多了,断断续续地读了两遍,然而感觉有些相异,分不清究竟该记述下来还是搁置一边的想法。但最终还要落笔写点东西,因为在有为自己建立个有关读书笔记的档案之后我就明白实际上读完了而没有留下资料的书籍要远远比写在纸上的多。关于《一生的忠告》,我有几点想法。

    先把令人心里不太舒服的地方说了吧,查斯特菲尔德爵士的生卒年月是1649—1773,官至英国国务大臣,可在书的后面一章里无论如何我想不出他会提到“电脑”这两个字,像这种信里流露出的一些语言标志与生活年代不符的地方还有几处,足以使读者怀疑译者或发行商人从中做了什么手脚。虽说一点错误终归是瑕不掩瑜,但当我瞠目结舌地看到此类明显失误时却又顿时产生了对全书真实性的疑心,现在的出版界很是重视包装,从最初的版面设计和花样,到今天的杜撰与实不符的内容,对书里面应有的精华部分也是种践踏。

    封底的介绍说爵士写给儿子的信里面的内容容易被人指责为“马屁经”,据我看来这个毛病确实有,但并不严重,可能是当时上流社会出身的孩子的命运途程使然,像现在的考大学天经地义一样。书中许多章节都论述到了怎样才能跻身到上层交际圈里面、得到良好贵族赏鉴等内容,拿今日的观点来看似乎有点太世俗和功利化了,不过总体看上去这些忠告中还是体现了很广泛的宽容、平等、博爱以及道德和修身等准则的,读一读会有好处,去粗取精吧。至少领悟了其精髓之后在待人接物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和学问一样,越向上修养所需的功力越大,越向下发掘就越艰深。此类书教会人们的东西最终还要看受者处于什么层面上,如同云母的片片相叠,吹尽黄沙始见金呵。

  • 比较文学教程笔记

    作者:天行 发布时间:2022-03-22 10:28:50

    绪论

    歌德最早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强调“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克罗齐认为比较是一种共通的方法,不足以成为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的基础,法国学派以此回击),注重实证性,但因此排除了文学研究的美学特质(非实证性层面),同时体现了一定的大国沙文主义。

    美国学派:平行研究--彼此之间没有事实影响关系,关注美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法国学派的大国文化沙文主义

    中国学派:跨文化/文明研究

    危机挑战(“泛文化”化,在学科范畴的无限扩大之中泯灭自身,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所覆盖,宣称“比较文学已死”)、机遇(新问题的诞生:“跨文化”、“跨文明”研究)

    1886年,波斯奈特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著《比较文学》

    中国第一部比较文学译著:傅东华翻译的《比较文学史》,原作者为法国的洛里哀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和胸怀开从事不同国家(跨国)、不同文明(跨文明)和不同学科(跨学科)之间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异质性和互补性,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总结文学规律与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个人语言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视野,研究不同国家、文明的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艺术题材之间关系的学问”)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比较视域展开的的文学研究

    ,在学科的成立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生立命的主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

    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研究的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可比性的内涵

    (1)同源性:可比性的基础;其理论支柱为

    “媒介学”、“流传学”(到达点)、“渊源学”(起点)

    ,可被归纳为“实证性影响研究”,寻求一种有事实联系的同源影响关系,而这种同源影响关系可以通过直接、具体的材料证实。是法国学派的研究核心

    (2)类同性:类同性指

    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契合之处

    ,是平行研究可比性的基础;平行研究起初就是比较文学的一种基本法则,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无直接关联和亲缘关系的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学,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契合之处,是美国文学的研究核心

    (3)变异性:这种变异首先指涉的是

    一种文学影响与文学交流之间的变异性,(平行研究的变异,是没有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及其文论在相互阐发中的变异

    )是可比性的核心;文学传播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翻译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发生的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学派的研究重点之一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是可比性的根本特征,异质性必须互补性相联系,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是对文明间异质的强调,体现在文明的原生性、独立性,是“互补”的前提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跨越研究

    (1)跨国研究:法国学派的亚基提出比较文学是一种“国际文学关系史”,强调在跨国文学关系史的研究中延伸国别文学史的研究范畴。

    (2)跨学科研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中提出,比较文学也是“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只有当文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性比较时,比较文学才能成立。典型的跨学科研究有诗与画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心理学的比较研究等,开拓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3)跨文明研究:文化间的差异主要源自于文明的异质,跨文明研究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是构建世界文学的基础,也是中国学派学科理论的立足点。

    比较文学研究的四大领域:

    (1)实证性影响研究:以实证性的方式研究文学关系,包括流传学(研究一个文学现象在另外的文学体系中获得的影响和传播状态)、渊源学(通过溯本求源来探讨一个文学现象的横向来源)、媒介学(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之间文学影响得以形成中介的方式)等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范畴,从实证性重新界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和原则

    (2)变异研究: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a.语言层面

    的变异学研究:主要探

    究文学现象穿越语言的界限,通过翻译而在目的语环境中的接受过程,即“翻译学”或“译介学”研究,源于媒介学但超越了媒介学,将文学的变异作为首要的研究对象

    b.民族国家形象变异

    学研究(形象学):主要研究在一国

    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他国形象,他国形象只是主体国家文学的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想象使得变异成为必然。

    c.文本的变异学研究

    d.文

    化的变异学研究:

    文化模子的歧义

    会导致文学模子的

    歧义,导致接受过程中存在过滤和误解

    (3)平行研究:为美国学派所倡导,主张比较文学是一国与文学与另外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领域的比较,以发现彼此之间内在的共同无各自的独特,求同存异,这打破了对学科与不同文学类别的暴力分割(切割与划分会导致学科知识趋于单极化和零散化,有着显著的的局限性),丰富了研究方法与视角。

    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方法则有“类比”和“对比”两种

    (4)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是比较文学得以实现的前提,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元的总体文学与多元的世界文学并存。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切入总体文学的研究:

    a.跨文明异质性研究、b.跨文明阐发研究、c.跨文明对话研究、d.从比较诗学到一般诗学的研究、e.文学人类学的研究

    实证性影响研究

    流传学(Doxologie):又称“誉舆学”,指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思潮、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几乎可以等价为对文学接受的研究。)

    1931年,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流传学属于影响研究,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流派强调知识的“实证性”,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以及现象间的外部联系,试图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改造一切科学部门。而“影响研究”就是考察构成影响的放送者、接受者和传递者三者之间的传递与互动。

    因而,流传学的研究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同时应怀有强烈的历史意识,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以及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即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流传学的研究关系类型

    (1)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

    (2)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

    (4)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

    流传影响的方式和内容

    (概念+例子):

    (1)

    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

    。大多通过放送者的著作来表现:

    a.表现在整体上:如卢梭作品中的博爱与人权思想,拜伦诗歌的桀骜不驯、忧郁与孤独的气质,都影响着无数的读者和诗人。

    b.表现在个体上:如屠格涅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反农奴制倾向,与巴金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暗合,他们都善于描写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将热情转化为炽烈的抒情文字。

    (2)技巧的影响。指放

    送者在创作

    中所形成的问题,或艺术形式的技巧性因素对接受者造成的重要影响:

    a.从个体来看:如鲁迅受过许多俄国作家的影响,如果戈理、契诃夫、安德烈耶夫等,《狂人日记》在作品体裁(日记体小说)、人物设置(狂人形象)、表现手法(反语讽刺)、结局处理(“救救孩子”的呼声)与果戈里《狂人日记》酷似;平淡冷峻、于细微处展现深刻和凝重,则得益于契诃夫;现实与象征交融的手法、悲愤沉郁的基调,是安德烈耶夫的影响;又如茅盾得以于托尔斯泰等(鲁迅的例子必记)

    b.从文学史发展来看:如16世纪中期的“流浪汉小说”在人物性格刻画、情节结构规模为后来欧洲长篇小说奠基,例如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先驱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狄更斯早期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都受其影响明显

    (3)艺术形象的影响。指作品所塑造的形

    象的流传:

    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的青年贵族唐璜形象,具有否定宗教的禁欲道德的反叛形象,是浪荡不羁的花花公子,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拜伦的长诗《唐璜》、莫里哀等喜剧《唐璜》、普希金的长诗、莫扎特的歌剧等,都在对这种形象的流传中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异

    (4)主题或题材的影响。欧洲许多作家创

    作的原型和母题都

    源自于希腊神话,如希腊神话中的“主母反告”,拉辛的《费德尔》重写了这一故事。

    (5)框范的影响。所谓“框范”指作品中

    展示的某种

    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即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风物、背景、社会环境等形成的“框范”:

    如地狱与炼狱,在但丁的《神曲》中充满了神秘与罪恶,在弥尔顿的《失乐园》里变成了融社会反抗与宗教戒律、个人英雄主义、清教理念为一体的基督教世界,在夏多布里昂笔下呈现为“废墟”和“萧条”的异域;

    如“出逃囚徒”的主题,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里表现为刀光剑影和报恩复仇,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表现为弃恶从善、舍己为人者的悲歌,在马克•吐温笔下演变成弱者对传统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6)理论思潮的影响。这种“思潮”涉及

    哲学、政治、文

    学理论等多方面,如欧文、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等,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流传学研究的模式(概念+例子):

    (1)直线式影

    响:即“一对一”的单线式

    的直接影响

    ,指放送者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种文学思潮、一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两点一线,从一个起点指向一个终点,是流传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模式。

    如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而创作自由体小诗。

    (2)辐射式影响:即“一对多”式的影响

    ,从一点出

    发指向多个终点。可以是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种文学思潮、一国文学等对群体(多个或多国的接受者)产生的影响,以放送者在众多接受者中影响和接受情况为研究内容。

    a.个体对一国:如泰戈尔对五四作家群体的影响--郭沫若从其泛神论思想中吸取了追求自由反对封建压迫的力量,使其诗歌气势磅礴、热烈奔放;冰心从中提炼出了歌颂母爱、童真、自然的主题,风格恬静、柔和;王统照将它的“爱的哲学”融化于诗,追问人生,多了几分阴郁与晦涩;徐志摩把他的浪漫主义变为自己诗歌的清新明快、飘逸空灵、超凡脱俗

    b.个体对多国:阿拉伯民间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影响了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3)焦点式影响:即“多对一”式的影响,多个放送者对一

    个接受者的

    影响。如鲁迅在受到众多俄国作家影响之余,还受到日本小说、尼采哲学、达尔文进化论等的影响。

    (4)交叉式影响: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放送者的多质性

    ,两者的流

    传线路会出现交叉,“起点”与“终点”之间并不是单向流动,作为“起点”的放送者同时又可能是接受者,对终点的影响具有多质性。

    如蒙田散文在国内的接受过程,许多中国作家通过英国、日本作家的作品来认识蒙田,这样英、日作家既是受蒙田影响的终点,也成成为了传播蒙田作品的起点,出现了“间接接受”的状况。

    (5)循环式影响: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放送者的多质性

    ,这两者之

    间的流传路线也会形成一种循环,从起点出发达到终点,最后又回到起点。这种影响突出流动性、互动性。

    a.同质文化圈内:波德莱尔受爱伦•坡的影响,爱伦•坡受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影响,柯勒律治受诺瓦利斯的影响,而诺瓦利斯又影响了法国,构成了文化圈内的循环。

    b.异质文化圈内:如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影响,其经历了伏尔泰再创造的法译本《中国孤儿》又被译成中文在国内上演,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渊源学(Crenology):又称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探寻放送者的影响,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揭示某一国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外来因素,是一种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者可以从某些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写作技巧、艺术形式等出发来深入探索这些因素。

    渊源学把接受者作为研究起点,从此出发探寻它的异国文学源头(流传学则相反,以文学发送者为起点,考察文学跨越不同国界之后的具体传播和流变),也就是说,“起点”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影响的追溯研究就是典型的渊源学研究,其形象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耶那》中神猴“哈奴曼”的形象。

    渊源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

    (1)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追溯的研究

    (2)必须以实证性研究

    为根基,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论证

    梵•第根将渊源学具体的种类/研究对象/方式分为5类,即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渊源

    a.从影响方式来看:

    (1)“印象”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大致可以分为旅

    行、旅居、游学

    、留学等。异

    国见

    闻会对一个作家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国家的不同,使得作家身处的文化境遇也不同,如胡适留学美国和鲁迅留学日本而获得大相径庭的体验,前者接受美国的实用主义,而后者的重心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2)“口传”即口头传播,研究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

    文学

    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民间口头文学的因袭和承传。如英国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就源自于民间的口耳相传,其间的加工与改动值得被研究。

    (3)“笔述”的渊源研究是见著于文字的渊源研究,非常强调实证性,关注接受

    者作

    品与放送者作品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从回忆录、传记、感想、评论、序、跋等字里行间来梳理出作家之间的潜在关系。

    b.从影响发送者角度来看:

    (4)孤立的渊源:也被称为“直线式的渊源

    ”,其研究的目的“是

    在于从一件

    作品中找到

    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根源”,是主题、题材、情节、细节、思想的渊源等方面的实证关系的考证,是对接受者与放送者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直接比较研究。常见于两部作品之间的主题或题材等渊源进行实证性研究如浮士德在不同时期、地域、作品中形象渊源的考证研究。

    (5)集体的渊源:也被称为“圆形的渊源”,即研究一个作家是如何接受许多

    国家作品影

    响的,不仅仅局限于对他接受一部外国作品或者一国文学影响的研究上,涉及范围广,在广泛的资料占有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考证。

    媒介学(Mesology):与渊源学相对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国作品进去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

    “媒介”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传递等作用的东西,可以是作品、刊物、个人、组织(文学社团、宫廷沙龙等)、社会环境、活动等,是沟通“发送者”与“接受者”联系的事物。

    媒介的分类

    (1)

    个体媒介

    :个体媒介者,常常是以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起到媒介者的作用。如丁尼生对闻一多的影响,屠格涅夫对沈从文的影响,闻一多和沈从文都通过接受影响而起到媒介者的作用,并将外国文学的思想、艺术传播到了我国;又如《赵氏孤儿》作为媒介将中国文化、戏剧传播到启蒙时期的英国,是典型的个体对群体的媒介作用。

    (2)

    团体媒介

    :指外国文学研究者团体,如沙龙、杂志社等,社会环境也能形成团体媒介。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等,都是重要的团体媒介。鲁迅引介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是以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群体为媒介引介的。

    团体媒介很多时候也表现在流派的影响上,如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派是欧美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中国的诗人如艾青(比喻与象征)、戴望舒(音乐、色彩、形象)等均从这广泛而多变、但又属于同一思潮、流派、团体的外国作家那里吸取营养和技巧。

    (3)

    文字资料媒介

    :文字资料媒介是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如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及互联网、影视艺术、广播电视)等,能为文学研究提供大量直观的素材和资料。

    翻译是影响研究中传播媒介研究最重要的课题,翻译的完整意义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直译

    ”和“

    转译

    ”是翻译领域的两种常见现象。

    变异研究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法,是促成文学文本变异的关键。)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文化过滤的三重含义:

    (1)

    接受者的文化构成

    :接受者生长于特定的文化时空,受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民族心理等因素制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与欣赏习惯,这种独特的文化构成必定影响接受者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受。

    (2)

    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和选择性

    :文化过滤的前提是承认接受者的主体性,接受者在文化文学交流的过程中对交流信息存在着

    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叛逆、创新

    的可能。

    (3)

    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文化交流中存在着冲突与对抗,形成影响与接受者之间互损的局面。

    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1)

    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

    a.传统文化

    :如中国

    五四时期对象征主义热情而对未来主义冷淡,象征主义被有意识无意识的接受,是因为其“应合”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比兴”与“象征”,是潜在的中国审美意识(如“大象无形”、“以类相动”、“象外之象”)的表现。

    b.现实语境:西方浪

    漫主义传

    入后成为了中国古典主义文学观念的掘墓人,其作为既定文学秩序的破坏者和叛逆者,适应了中国五四新文学反抗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思想诉求。不同的是,国人并未将个体置于集体之上,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强调担负社会责任,适应了特定的现实语境下对现实理性的要求。

    (2)语言差异的过滤作

    “一种文化之所

    以独立,就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和本质规定,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语言”,文学翻译过程就是文化过滤的过程。过滤意味着损耗、变异、转化,语言本身根植于各民族的心灵中。如老子所说的“道”,与西方的“是/存在(on/street/seen/be)”与“逻各斯”(logos)在意思上有相同之处,但如果翻译上对应也会产生偏差。

    翻译的本质就是译者在两种语言范围内的文化对话与交流,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异质语言的比较,而且也通过语言进行异质文化的比较。

    (3)接受者文化心理的过滤作

    接受者独特的心理结构

    会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性接受。如浪漫主义思潮,鲁迅、郭沫若吸取了尼采、雪莱等人叛逆的激情,而郁达夫则接受了浪漫主义传统中的感伤主义情调,表现出孤冷、寂寞、悲凉、忧郁的风格特征

    一般来说,以语言为中介的文学交流主要是精神文化交流,它将首先在接受者主体的心理结构中被内化,首先作用于主体的心理文化和意识。然后才表现为所处现实语境下的文化行为。

    文学误读:“误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提出。文化过滤必然导致文学误读,文学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

    所谓文化误读,就是研究主体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文化系统的文学现象,从而产生理解上的错位,按我所需地加以切割、加工,读出研究对象所没有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或误读可以成为一种积极因素,因为它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是解释者对身处其中的世界意义的一种选择。误读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创新,完全忠实与原文本则是对翻译的放弃。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现象,并探讨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译介学的研究本质上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不关心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而关心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

    (许多传统的比较文学教材将译介学归纳于媒介学,但由于翻译本身的自主性,以及追求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而非“信、达、雅”,使得译介学渐渐从媒介学中分化、独立)

    译介学的研究项目:

    (1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本身

    长期受到轻视

    ,翻译被视作原文的附庸,构建了原文/译文间绝对的二元对立观念,即原文中心主义,而翻译的研究则必须重估翻译的价值。

    雅各布森认为翻译有三种:语言内翻译(如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跨语际翻译研究(如英语译为法语)、符号间翻译(一切定义和诠释都属于翻译,符号也是翻译)研究,可见,翻译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

    本雅明认为翻译与原文具有一样的生命价值,由翻译产生的变异与创新使得原文的生命得到延续。

    解构主义的代表罗兰•巴特、雅克•德里达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在“作者已死”的语境下,翻译被彻底从原文中解放出来。

    (2)翻译文本研究、(3)翻译

    文学史研究

    形象

    学(imago

    logie):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这种形象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于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成为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总的来说,“形象”是作家及集体对作为他者的异国和异民族的想象物,正因为是一种想象,变异成为必然。

    a.变异性层面:在渊源学的研究中,一

    些看法和观

    点总是与作家所在国的集体想象物密切相关。巴柔指出:“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写、重组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于形象而存在”。因此,变异研究中的形象往往被视为“再现式想象”、“创造性想象”。

    b.综合性层面:形象在文学化的同时,也是社会

    化过程中得

    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要被放置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背景下考察

    形象学的研究内容:

    a.注视者范畴

    (1

    )注视者:当代形

    象学研究

    的重心,对

    他者具有主体性,是研究与其他形象关系的基础。

    (2)先见:传统与历史是先于注视者的前提性存在,注视者既不可能超脱于传统,同样也不存在与传统无涉的他者。这种先见可以被理解为在文化传播中逐渐普遍化、自然化、被定型的“常识”,甚至是一种偏见和刻板印象。比如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东方主义凝视,某些凭空捏造的形象

    (3)身份:身份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而存在的,注视者在注视和构建他者形象时,总是会以一定的身份出现。身份分为:(1)天赋身份,如血缘、种族、性别等(2)后天获得身份,如职业、社团等

    (4)时间:时间会影响各种形象的表层形态

    b.他者范畴

    (5)他者:被注视的客体,不仅

    指人物形

    象,也存在于游记、回忆录等文字材料中,异国肖像、地理环境、人都可被纳入比较文学他者形象的研究范围。

    (6)异国肖像:如异国的绘画、瓷器、挂毯、园林等文化物件,往往比口语和文字能承担更多表情达意的功能。西方人就以中国的地毯、挂毯、绘画等肖像为依托,建构了“温文尔雅”的中国人的形象?

    (7)异国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生产生活,间接影响到性格与文化。

    (8)异国人:人种差异是多元文化的基石,人的气质与生理—遗传基础有关,但并不具备唯一性

    c.注视者与他者关系范畴

    (9)注视者与他者

    的关系:他者是由注视

    者构建起来的,而这种构建往往不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再现,而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背后表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话语。他者的形象伴随着注视者以我形象的构建,旨在改造他者、否定他者、同化他者,进而强化并肯定自我。

    (10)狂热:作家或团体把异国现实看作绝对优于本土文化的存在,提高异国身份甚至对其报以乌托邦式的幻想(典型如歌德幻想的中国),贬抑、否定本土文化。这种形象折射出对本国社会现实的不满。

    (11)憎恶:视本土文化为优越的存在,异国现实被视为落后。注视者会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在这种优越的情绪中表达鄙视和厌恶

    (12)亲善:本土文化、异国文化(他者与接受者双方)都被视为正面,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对应而不对立。应当积极寻求这种平等对话,进而达到相互补充的目的。

    形象学的研究方法:

    (1)文本外部研究:

    a.社会集体想

    象物:指涉

    的是作家创作

    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代表了形象学的历史层面。这种集体想象有着“程式化”、“稳定化”的特征

    b.作家:作家的体验、情感、精神状态影响着他者形象的塑造与存在方式、性质。如徐志摩《沙扬娜拉》中的日本女子要比郁达夫的《沉沦》中的日本女子更可亲可近

    c.异国形象与真实的异国的关系:他者形象的真实性程度并不决定形象的审美价值,其背后反映着一种现实需要。

    (2)文本内部研究:

    a.词汇:词汇是构成他者形象的最基本单位,由词汇

    组建的词汇场

    共同生成的概念的、情感的词库构建了他者的形象。我们将那些具有文化隐喻意味的、约定俗成的词汇称为“套话”,构建“套话”的方式有(1)表语与主要部分的混淆:表语超越主语而成为主体,如“乾隆很开明”,意思是指中国的皇帝很开明;(2)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的混淆:用他者的自然属性去揭示他者的文化。如国人“老夫子”、“大鼻子”来描述西方人

    b.等级关系:注视者与他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等级关系,比如象征着文明的西方—白种人(注视者)对象征着野蛮落后的东方—黄种人(他者)的等级压制—对立关系

    c.故事情节:研究重点在文本是如何通过程式化、模式化系列叙事序列建构异国形象的。

    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和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过去的影响研究(流传学)只关注A如何研究B,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如过去只探讨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而忽视了鲁迅作为接受主体对果戈理有意无意的过滤、修正),文学变异学下的接受研究更重视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指向文学的社会学、心理学范畴。

    (1)

    接受学与接受理论

    :接受学与接受理论不乏共性,前者也从后者当中汲取养分,但二者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接受理论”重视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其研究对象往往不受限;而“接受学”必须被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来讨论,要求覆盖两种及以上的文明,只能研究异国/域外、异质文化的作家、作品的接受及其反应。

    (2)

    接受学与影响研究

    :接受与影响密不可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影响研究”是“信息→接受者”,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关注文本的外部因素,借助考据、统计等科学的方法,探求、论证的重点不是美学问题,它的核心是文本即文本的外在因素;“接受学”是“影响着→信息”,以接受理论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关注域外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阐释,是文学变异的研究;

    接受学的研究对象

    (1)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

    ,其折射出不同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如五四时期对俄苏文学的译介,反映了国人渴望改变苦难的社会现实的诉求。

    (2)

    不同作家对异域作家作品思潮的接受

    ,以此体认不同作家的审美情趣、美学追求。如路遥的《人生》是对司汤达的《红与黑》的借鉴,高加林的形象与于连格外类似

    (3)

    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发生变异

    。如五四作家对泰戈尔的接受,不再多谈论

    接受学的研究方法以“审美方法”为主,以“实证方法”为辅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形成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学的他国化”

    平行研究

    类型学(typology):在世界文学的发展进城中,一些产生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却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归纳类型。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像一致,可以用历史比较的观点如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学发现过程中的相同、相近的东西。

    类型学的研究范畴

    (1)

    内容题材相似

    :世界各民族没有直接历史接触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内容乃至题材的相似雷同。如在《圣经•旧约•列王纪》、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古兰经》中都讲述了“二母争一子”的故事,三个故事之间并不存在渊源影响,因而反应了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结构。

    (2)

    人物形象相似

    :世界文学范围内人物性格、行为、生平遭际的相似是普遍存在的。如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和莱蒙托夫《恶魔》中塑造的恶魔,都是作为强有力的精灵反抗宇宙秩序失败的形象而存在。不同的是,雪莱满心欢喜渴望创作出摆脱上帝的新人类,而莱蒙托夫却认为用激烈的手段改变宇宙间权力结构的企图并不可取,在必然失败的同时将导致人的异化,这反映了具有类型学相似的人物形象“和而不同”的深层文化意蕴。

    (3)

    表现手法的相似

    :世界各民族的作品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有着丰富的构成。如卡夫卡笔下的布拉格与索尔•贝娄笔下的芝加哥,是西方文学中典型的都市背景;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虎和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豹子,是典型的神秘性象征;《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莫比•迪克》(《白鲸》)中的大海、《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都提供了一个外界开放世界的相对的封闭世界”,主人公(贾宝玉、亚博船长、芬恩)都选择了封闭的世界而背离了开放的世界,以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钱鍾书也总结了东西方文学都存的“通感”(synaesthesia)的手法

    这种打通式的研究为体现了类型学的优势:突破时空、语言、文化的界限,寻觅并揭示各民族文学内在共通的诗学特征。

    (4)

    思潮流派的相似

    :如17世纪出现的西班牙贡戈拉风格、英国的夸饰风格、法国的典雅文学、德国的夸张风格等,都存在着共同的“巴洛克”式的类型学相似(即追求华而不实、诡奇雕琢、注重形象和隐喻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堆砌),但是每一个流派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单独出现;再比如浪漫主义思潮在各国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如德国激进,英国均衡,意大利和西班牙鼓吹爱国、政治化,入世意味浓厚。

    补充:在相似之外,不同其实更多,因而“异质性”是类型学考察的重点。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异质,会使得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变成一种“X+Y式”的浅度比附(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只是简单的相似点罗列),同时存在西方特定文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在阐发中国文学里。中国的山水诗中,因为道家哲学的影响,总是表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纯粹超脱之境,而西方的山水诗人则常常怀有形而上的焦虑和不安,认为单纯感受外物是不够的,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入事物本体的世界思索。

    主题学(thematologic):研究不同国家、文明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既属于实证性影响研究范畴,也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的比较研究(即平行研究,教材为了方便论述,将其归纳为平行研究范畴)。强调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典型的不同处理。

    主题学因其具有多重的、相交叉的学科特点,方法上兼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双重特点,因而受到争议与质疑。

    主题学的研究范畴

    (1)

    母题研究

    :母题(motive)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的较小的单位(经典的母题有“生、死、爱、恨、时间、空间、永恒、离别、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若干个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文学作品的主题,主题是有母题概括、归纳所成的(如“家族”母题,在巴金的《家》中被赋予了批判封建主义的主题,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表现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主题)。母题具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是基本叙事句;主题具有主观性,是抽象的,是复杂句式。如电影《红日》和《珍珠港》,二者具有的共同母题是“战争”,而前者的主题是“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后者的主题是“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

    (2)

    情境研究

    :情境(situation)有时译作形式、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指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典型格局。例如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常出现“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男女都只爱革命而不爱异性”、“青年男女相爱,却发现父辈是仇敌(阶级、党派不同等)”等,情境能反映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个人风格。母题是从情境中产生的,是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3)

    意象研究

    :主题学的意象指某一民族、国家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在历代文学中都有深层意蕴。

    主题学意象可以是自然现象、动植物、想象中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如“山”中国人的心中有“崇高”的含义,而在爱尔兰人心目中则是威胁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高贵、神圣,而西方文化中的龙多半是凶残可怕的怪物(如史诗《贝奥武甫》);狗在中国的语境下多有贬义,在西方则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幸运(youarealuckydog)

    这些意象内涵的差异,反映了各个国家民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差异,是值得研究的。

    主题学研

    究的分类(源自于

    罗马尼亚比较文学家亚历山大•迪马):

    (1)典型场面

    的题材:天职、

    不忠、复仇、嫉妒而死等,典型的复仇形象有美狄亚等,被欧里庇得斯、奥维德、塞内加、高乃依等塑造

    (2)地理题材

    :世界文

    学中常见的城市题材有罗马、威尼斯(托马斯•曼《魂断威尼斯》)、意大利、巴黎等

    (3)描写对象

    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等所组成的题材。如“玫

    瑰花”题材多次出现于诗歌中

    (4)世界文学

    中常见的各类人物的题材,有民族

    形象(土耳其人、犹太人、匈牙利人、德国人、英国人…);职业形象(士兵、军官、仆人、妓女…);社会阶层形象(农民、贵族、无产者…)

    (5)传说中的

    典型构成的题材,如撒旦

    、犹太人、浮士德、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唐璜等

    文类学/文体学: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用“文类(genre)学”来指代文体研究,与中国的文体研究相比各有侧重,而中国的文体学比西方的文类学更加细致、庞杂。文体学既属于影响研究也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比较文学应在多元化的语境中,研究文学体裁的划分、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体划分

    研究:东西方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文学作品的划分方法各异,大类下仍可以细分一成不变的问题划分并不存在。西方的文体研究一般分成:叙事类(史诗类)、抒情类(诗歌类)、戏剧类;中国通常分为四个基础文体:诗歌、散文、小说、诗歌。详见课本的第p184-186

    缺类现象

    研究:缺类现

    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其核心在于“差异性”研究而非“同一性”研究。

    如西方为什么没有出现中国的赋文学?中国为什么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悲剧?其中,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命题一直被人们所探讨(在中国,悲剧的概念直到近代才被探讨,中国人被认为缺乏悲剧精神,而有人认为在老庄哲学中存在生命的悲剧意识,西方悲剧重崇高感,故悲剧惨烈,而中国悲而旷达,深沉且飘逸,像《桃花扇》这样的作品被认为是悲剧)。

    缺类的问题关系到中国文学背后的特殊因素如社会意识、道德结构、哲学思维、美感经验、个人期望等

    文体的平

    行研究

    (即东

    西方相同文体的比较研究):

    (1)诗歌文体

    比较:亚里士

    多德将文体划分为“史诗”和“戏剧”,西方古代诗歌有着叙事的传统,通常以史诗的面貌叙说人间、天上的英雄,讲述冒险故事,往往与叙事类、戏剧等文体混杂;中国诗歌有着抒情的传统,有着表情达意、言志载道的任务,古代通过文章是否有韵来划分文体,诗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

    中西方诗歌在情趣上有差异,西方诗歌涉及人伦、人情的诗歌多半是以恋爱为中心的,而中国诗歌在言情之余,很多则关注朋友之情、君臣之义,而这是在西方诗歌里没有的,这体现了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的差异。

    西诗在乎刚性美,直率,深刻,铺陈

    中诗在乎柔性美,委婉,微妙,简隽

    同一类型的诗歌在不同国家的流传中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艾青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继承。

    (2)戏剧文体

    比较:在西方

    ,戏剧因为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推崇而被重视,而在以诗文为正宗的中国,戏剧、小说被视为“小道”而遭到压抑。

    西方戏剧有强大的叙事传统,以对白为主。结构上遵循“模仿说”,内在特征是写实,戏剧舞台上的表演应该表现真实生活,同一舞台不能出现多个场景,17世纪的法国理论家提出了戏剧中的“三一律”概念,对时间、空间进行了限定

    中国戏曲则保持抒情传统,以歌唱为主。追求“空虚”和“意境”,内在特征是写意,因而超脱时空的局限,地点可以流动,长短凭借故事需要没有限度(杨绛认为中国的戏曲更接近西方的史诗)

    (3)小说文体

    比较:西方强

    大的叙事传统决定了小说从16世纪起逐渐成为西方的中心文体,西方的小说(早期的romance中古传奇)可以被视为是对是对史诗的继承,长篇小说被称为“novel”。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小说开始以描写一个人物为中心,描绘其心路历程,注重人物的独一无二性,,强调构想完整统一的生活印象,同时不愿意直接说教或说闲话。

    中国小说也有叙事的基础,但其不追求风格内容上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常常出现严肃与滑稽、崇高与幽默、文言与白话、雅与俗的混杂,这在西方无法被接受。

    (4)散文文体

    比较:西方散

    文注重幽默谐趣,贯穿着心理学、哲学、医学、历史学、地理、考古等丰富的知识,表现丰富的智慧、渊博的学问、独特的经验,重知性与理性,思辨色彩浓烈,大发宏论,以启人心智,哲理意味足。

    中国的随笔、小品文重写人情人性,前者散漫且理性,后者短小精悍而简洁清丽,讲求平淡、闲静,融生活的琐屑于其中,富有禅味

    文体的影

    响研究:

    交流

    和对话是促进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原因,文学的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促成了各自的繁荣,推动了文体的发展。

    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印度的佛教(内在思想,包括俗讲变文的文学体例),对汉族文学影响巨大。此外,在西欧风行的十四行诗源于近东的东罗马和大食。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艺术门类、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与异质,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人类的各学科大都对应于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需要,包括审美的、情感的、思想的、伦理的、认识的、交际的等等,区别在于把握对象的方式、媒介、侧重点的不同,构成了跨学科研究的学理依据

    (1)文学与艺

    术比较:各种艺

    术是与文学最接近的学科门类,文学本身也是艺术的一部分。东西方自古以来诗、舞、乐同源,都来自于原始的宗教仪式,西方戏剧后来分化出了话剧(诗)、歌剧(乐)、舞剧(舞)等,中国戏曲则一直保留了诗歌舞蹈混融的特点。

    审美将各种艺术维系在了一起,审美构成了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也使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人类其他意识形态区别开来,这种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在:

    a.从活动目的来看,审美具有无功利性

    b.从掌握世界的方式来看,审美具有直觉特征

    c.从把握世纪的态度来看,审美是一种情感评价

    (形象、情感、审美,构成了艺术之为艺术的表征)

    文学与其他艺术都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只是运用的媒介不同(如人们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莱辛《拉奥孔》里讨论了诗与画的界限)。绘图、雕塑借助颜色、姿态,音乐用音响,舞蹈用动作、形态,文学用语言。审美与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两个基本维度。

    (2)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文学和社会科

    学都是通过语言来面

    对、把握、呈现世界。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社会、客观现实世界,也反映作家内心主观世界(政治学、历史学);文学是人学,致力于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文学以哲学思考获得意义,文学也是哲学的表达方式,如存在主义小说、先秦诸子哲学散文等(哲学);文学艺术不满足于现世生活,而是引导人追求人生意义、终极价值,与宗教精神有了内在联系(宗教学)

    (3)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关注人本身,

    自然科学多以原

    理、定理、定律、公式等形式揭示自然的某些本质规律,强调认知理性、规律性,但同时,自然科学也需要想象、幻想及对事物的知觉能力,一些公式、定理也被认为符合美的规律,体现了和谐之美,而科学成果的传播也往往借助于文本。

    科学也影响着文学,如科学带来的社会观念的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主义文学强调科学实证,以及后来科幻小说、现代影视的兴起,信息时代的来临让网络文学兴盛。自然科学的方法也影响了文学批评,如20世纪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模糊数学等。

    总体文学研究

    “总体文学”的概念来自于

    “世界文学”(wertliteratur)

    的概念。1827年,歌德在与秘书艾克曼谈话中首次谈到了“世界文学”的概念:“民族文学在现代已经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他早日来临。”,强调文学史是一种世界现象而非民族现象。对世界文学概念的理解有如下三种:

    (1)指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

    (2)指那些超越民族、时代,广为流传的世界经典作品

    (3)指代以世界性眼光、胸怀对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民族文学”又称“国别文学”,以民族或国家为界限,考察特定文学的存在与发展。“比较文学”倾向于关注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总体文学”则注重阐释各国文学的共同发展问题。梵•第根认为总体文学有三大长处:

    (1)可以消除比较文学研究的缺陷与重复

    (2)可以揭示普遍的文学现象及其规律

    (3)可以培养一种整体的、超越国家、民族的理论视野

    总体的科学定义

    :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文明、文学的平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国家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明之间的全面、深入的对话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所就在于“跨越”和“沟通”,为了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垄断,必须加强异质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的理解与沟通。

    异质性: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话语等层面表现出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认识异质性有助于我们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互补(差异越明显,互补价值越大),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

    跨文明研究的方法途径

    (1)

    归类法

    :站在总体文学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加以分类,并归结为若干理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如《中西比较诗学》一书中,论者将研究对象归纳为“艺术本质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思维论”、“艺术风格论”、“艺术鉴赏论”

    (2)

    附录法

    :以“附录”的形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中可以与此类文体相类比的对应文学观念列出,以进行对比辨析。如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

    (3)

    引证法

    :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融异质文明中的文论于一体。如钱鍾书的《谈艺录》、《管锥编》

    (4)

    混用法

    :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汇于一处,熔铸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如朱光潜的《诗论》,把从王国维到克罗齐的中外诗学理论结合,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理论阐释方略。

    (5)

    融合法

    :比“混用法”的范围更大,强调跨学科的融汇、整合。如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将诗、画、书法、音乐、建筑等艺术门类融为一体,杂糅中西的同时以中国诗学的精神为主进行剖析。

    跨文明阐发研究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类型、方法系统,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创造,其意义有:

    (1)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一种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可以笔记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委顿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而达到繁荣。

    (2)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

    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定义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一堆废话………)

    阐发的类型

    (1)

    作品阐发

    :指运用生成于一文明中的文学理论模式去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可以是东西方的双向阐发,但目前用西方文论来处理中国的文学作品的例子较多。

    如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来阐释《红楼梦》,其中刘姥姥进大观园,就以乡村老太的视角描写西洋挂钟,将其描述为“匣子”、“秤砣”、“打箩筛面”、“金钟铜磬”等,使得“陌生化”的叙述耐人寻味,增强了表现力。此外还有提出《红楼梦》中“共时性双层结构”和“历时性双层结构”。

    务必注意西方文论不能生搬硬套、算盘接受,必须有所修正、丰富,维护中国文论的主体地位。

    (2)

    理论阐发

    :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借鉴、阐发。

    (3)

    科际阐发

    :指跨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如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父子之争起源于对于女人的性嫉妒,这种原始意识被人的理性所压抑)理论阐释莎剧《哈姆莱特》、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有人用这一心理学理论阐发我国民间作品《薛仁贵西征》。

    (4)

    综合阐发

    :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体现了一种阐释的“自由性”。

    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原则

    (1)

    跨文明原则

    :强调两点

    a.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

    b.必须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揭示中国作品,就属于缺乏跨文明、差异意识)

    (2)对等互动原则(双

    向阐发原则):要求坚持文明之

    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理论的垄断与独白,保证阐发的对等性(双向性)和互为主体性

    (3)有效性原则:针对

    阐发研究过

    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要对阐发的具体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有效。

    跨文明对话研究的

    主要方式:

    (1)共同话

    题的对话

    (2)共同语境的对话

    (3)话语互译的对话

    (4)杂语共生的对话

    (5)激发的对话

    比较诗学:

    诗学(poetics):词源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论著作《诗学》,厄尔•迈纳:“诗学可以定义为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或系统”,其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诗歌的狭小范围,还涉及小说、戏剧等,甚至包括音乐、舞蹈、电影。诗学的研究对象是广义上的诗。

    比较诗学:通过对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般诗学”,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文学艺术的全球化,全球各民族的文学必然是殊途同归。因此,比较诗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握住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规律。

    要搭建一个跨文化、跨文明的各种文学理论交流平台,各种诗学相互认识、理解、对话、沟通,找出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在寻求共同中保持各民族的特色和个性,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比较诗学与诗学有联系又有区别: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总结文学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作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比较诗学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如中西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

    (1)诗学术语、概念、

    范畴的比较研究:比如“逻各斯”

    与“道”的辨析(都是“永恒”的,都有“言谈”、“言说”的含义,都与规律或理性有关,区别则在于“有与无”、“可言与不可言”、“分析与体悟”等方面);中国“诗言志”论与西方“诗言回忆”论;中国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

    (2)诗学著作的比较研

    究:宏观来说,人类

    具有大体相同的生命形式(如人与人,男与女,老与幼,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个人与集体等)、体验形式(如欢乐与痛苦,喜庆与忧伤,分离与团聚,希望与绝望,爱与恨,生与死等),以至于文学必然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而经典的诗学著作都是围绕此展开的。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中把刘勰的“比兴”理论与西方的“image”进行了比较,让《文心雕龙》里的思想与黑格尔可以相互阐释。外国的例子则有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

    (3)诗学文类比较研究

    :针对“种类”、

    “类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以戏剧为诗学的基础,形成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模仿说”,即“模仿—情感”类型;东方的诗学则建立在抒情诗的基础上,中国的《毛诗大序》和日本的第一部诗集《古今和歌集》的前言都是以抒情诗的概念来定义文学,即“情感—表现”类。应注意,文类不是比较诗学的唯一基石。

    (4)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无论一个理论家

    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独特的话语系统,其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派、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键最具标志的特征。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诗性话语,西方诗学是理性话语;西方诗学一般采用实证法和分条缕析的归纳演绎法,在表述上有意识地以系统的文章结构来表达思想,中国古代诗学形式零散,但有着完整的思想体系,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5)诗学文化与文明研

    究:略,都是废话。

    文学人类学:文学与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交叉与组合,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与模式,对各时代、地区、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并总结人类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类学家

    泰勒

    对其定义为“(从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包括人类全部的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开启了将文学

    艺术置于“文化”的范畴里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重要内容、人物有有弗雷泽(代表作《金枝》),列维-斯特劳斯(代表作《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荣格与原型批评、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口头理论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539+)
  • 值得下载(434+)
  • 可以购买(444+)
  • 强烈推荐(479+)
  • 体验好(269+)
  • 字体合适(602+)
  • 无盗版(675+)
  • 种类多(181+)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28 07:22:0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常***翠: ( 2024-12-16 22:56:0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谭***然: ( 2024-12-24 07:18:2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4-12-29 21:47:2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宫***凡: ( 2024-12-27 18:30:3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孔***旋: ( 2024-12-29 12:05:56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苍***如: ( 2024-12-27 22:54:44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田***珊: ( 2024-12-16 14:06:4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权***颜: ( 2024-12-21 17:00:5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30 18:07:3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堵***格: ( 2025-01-09 14:49:50 )

    OK,还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5-01-03 15:29:3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戈***玉: ( 2024-12-21 18:20:34 )

    特别棒

  • 网友 冯***卉: ( 2024-12-28 14:33:03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14 13:11:1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孙***夏: ( 2024-12-20 00:55:3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