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52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精美图片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3268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5
  • 页数:240
  • 价格:2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52

内容简介: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由古物研究会会员、《考古学》杂志(纽约)特约编辑保罗•巴恩撰写,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作序推荐。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趣味横生,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考古作为一种消遣、一份事业和一门学科而独具吸引力。它囊括了整个地球,求索二百五十万年的历史。从沙漠到丛林,从深穴到高峰,从石器到卫星照片,从现场挖掘到抽象理论,考古学与几乎所有的学科相互交叉,试图重建过去。


书籍目录:

1 考古学的起源与发展

2 确定年代

3 技术

4 人们怎样生活?

5 人们怎样思想?

6 居所与社会

7 事物如何与为何改变?

8 少数与女性

9 将过去呈现给公众

10 过去的未来

索 引

英文原文


作者介绍:

作者

保罗•巴恩 古物研究会会员,《考古学》杂志(纽约)的特约编辑。翻译和编著过多本考古学方面的著作,同时还担任电视台考古节目的主持人。

序言作者

梁白泉 南京博物院前院长,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江苏省及南京市文管会委员,南京古都学会顾问。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致力于文物、考古、保护方面的工作。主编出版有《国宝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博物馆》、《中国艺术博物馆》、《吴越文化》等十余部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大多数考古学家需要充分具备的品质之一,不论他们的专业领域是什么,就是乐观一一即,他们可以只依据过去的物质遗存说出关于过去的有意义命题的信念。他们所面对的基本问题,正如罗伯特・贝德纳里克( Robert Bednarik)新近所指出的,是“在考古学所研究的过去所发生的所有事物中有99.99%以上没有任何种类的证据幸存超过一秒钟。

在仍然不可计数的留存下来的事例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一百万分之一这样一个微小的比例有证据留存下来。其中,只有无穷小的一部分被考古学发掘了出来,而其中更小的一部分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但是,不要让这一点使你分心一一相反,大多数人将这种情境当作他们的优势:有些人把时间花在设计方案填补证据中存在的鸿沟上,以产生阶段或类型的连续性;其他人则简单明了地漠视资料是如何糟糕与不具代表性,而不顾一切地用它们来生产有关往日的故事。正如哈佛的生物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所写的,“如此之多的科学在通过讲故事而取得进展一一但在最好的意义上,故事仍然只是故事。考虑关于人类进化的传统图景——关于狩猎、营火、黑暗的洞穴、仪式、制造工具、老年的来临、争斗与死亡的故事。这里面有多少是基于遗骨与器物的,又有多少是基于文学的准则?”


你也许认为从事历史考古学会使你踏在坚实的基础上,但决非如此。自然我们对于这些文化的某些方面知道得更多,因为它们留下了文字记录,但是所有历史学家都知道你仍然不得不把偏见与不确带入自己的论述。例如,所有关于卡斯特( Custer)在小比格霍恩战役( the Battle of the Litte Bighorn)中的惨败的残存文件与目击者的描述都有着实质性的不同,不仅是在有关发生了什么与如何发生上不同,而且甚至在诸如每一方的人数这样的方面也不同,而这是发生在1876年的晚近事件。正如A・J・P・泰勒(A · J · P · Taylor)所说,历史不是事件的目录而是对事件的看法。


那时的“考古学家”并不总像今天的考古学家那样。实际上,在希腊,在公元后最初的几个世纪里,“考古学家”这个词指的是一类演员,他们用戏剧性的摹拟表演在舞台上再现古代的传奇!今天所理解的“考古学”这一词语是由17世纪时里昂的一位医生兼古物学者雅克・斯蓬( Jacques Spon)重新创造出来的。他也提出了“archaeograpy”这个词语,但这个词像掉在石头地面上的陶器一样摔得粉碎。


这种差别的另一必然结果就是,人类学家可以看到他们的研究对象如何行动,并且可以要求他们作出解释,而考古学家则不得不重建人们的行为。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作出大量假设,假设自从“解剖上的现代人类”可能在十万年之前出现以来,人类行为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可以预测的。对于人类所开发利用的动物和植物也必须作出完全相同类型的假设:即,它们的行为、口味、气候与环境的宽容度或土壤和湿度都总是保持不变的,从而在对过去进行重建时可以进行可靠的推测。这些都是需要作出的庞大假设,特别是因为我们永远不能确定这些假设是否正当,但是它们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是没有它们,考古学根本就不能发挥作用。如果我们不能以某种精确性猜出过去的人们在一组给定的环境下是如何动作的,那么,我们也许最好也放弃接受这一挑战,而去成为人类学家一一那就不会这么令人头痛了。


还有许多次要的确定日期的方法,要在此解释它们就太复杂与令人厌烦了。无论如何,考古学家都不真正需要对它们了解很多一一因为大多数考古学家在理解脚踏垃圾箱背后的科学原理方面都存在困难,他们对于科学技术人员的能力有着一种感人的、但常常文不对题的信任,科学技术人员,所谓的“硬科学家”,拿过他们提供的材料样本,然后产生出一组适当的日期。人们对实验室的信任不会受到下述事实的鼓舞:当考古学家送一份样本去进行放射性碳目期测定时,他常常会在预先被要求说出他期望什么样的数据!


这种对显然不重要的细节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在那些这学科的门外汉心中培育起这样的印象:考古学是一门寄生性的学科,是无用的奢侈品,在一个由市场力量所统治的世界上,考古学需要去证明它存在的价值;它需要为了它的晚餐而歌唱。在某些地区,它在旅游的极大重要性中找到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在其他地方,可以在各种实际应用中找到考古学的巨大优势:例如,“地震考古学”在中国被认为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的手稿与文献记录了过去的地震;而在近东,历史的、《圣经》的与考古学的古代地震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人类遗物可能在某些疾病和病理的历史方面产生有用的信息。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由古物研究会会员、《考古学》杂志(纽约)特约编辑保罗•巴恩撰写,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作序推荐。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趣味横生,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考古作为一种消遣、一份事业和一门学科而独具吸引力。它囊括了整个地球,求索二百五十万年的历史。从沙漠到丛林,从深穴到高峰,从石器到卫星照片,从现场挖掘到抽象理论,考古学与几乎所有的学科相互交叉,试图重建过去。


精彩短评:

  • 作者:西瓜吃西瓜 发布时间:2015-06-28 19:10:20

    略浅。

  • 作者:阿默森林 发布时间:2015-10-05 17:57:44

    在曾经打算报考考古专业的八年后,我终于。。。。。。。完整的读完了一本考古学的入门书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3-11-10 11:37:28

    戏谑的笔法,生动的说理,豁达的态度。考古学的乐趣都在这本书里了。

  • 作者:Echo 发布时间:2017-12-13 14:40:43

    读完就忘的书。

  • 作者:Kiyomi 发布时间:2009-05-15 16:01:10

    呵呵 这书和电视是一起的 算剧本吧

  • 作者:赖怀普 发布时间:2021-03-14 12:45:30

    不错的考古学普及读本,语言幽默风趣,讲解通俗易懂 ,较好的勾勒了考古学的发展史,并做出了一定展望。其中女性一章和关于公众考古的论述值得一读。


深度书评:

  • 考古也有趣

    作者:嘎嘣嘎嘣脆 发布时间:2012-02-02 10:26:32

    摘自《同程网》 作者:美鱼儿

        考古其实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从来没有起过兴趣。这两年对考古有了一丝丝感觉是因为身边同事家的儿子上了西大的考古专业,于是,“考古”这两个字经常飘进我耳中。想着他有可能就是未来的考古学家了,而且一不留神有了个发现,愣把人类的什么文化又提前了几万年,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只是,我一向把考古学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电影、小说中的,比如《夺宝奇兵》中的琼斯等,是文学创作出来的,当然又有趣又惊险又刺激;另一部分则是现实中的,他们整天工作在考古挖掘现场或研究室内,枯燥而无趣,顶多当个《鉴宝》栏目的专家为或真或假的古董估个价什么的,在我等不玩收藏的人看来,谈不上有趣。也许为收藏人鉴宝能挣点外块什么的。直到前两天读到一本书《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彻底纠正了我的自以为是,才发觉,原来考古不但有趣而且有魅力。忽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笑话,说妙龄女子竞相嫁给考古学者,因为他们会觉得妻子“越老越有魅力”。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Archaeolog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牛津通识读本,不过一本105页的小册子,应该是专门给那些很少接触考古学的人看的。后一半是原文,对E文好又对考古感一小点兴趣的人来说,读起来再好不过。作者保罗•巴恩(Paul Bahn)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翻译家和考古节目主持人,获得过剑桥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他善于把高深、艰涩的学术概念用通俗、活泼、幽默的文字表达出来。他说“如果考古学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它就一钱不值。”读了此书,果然快乐,当然要分享。

      在“前言”中,作者说:“这本小书只想通过提供考古学领域的某些基础知识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希望他们会受到激励去更深入地钻研考古学中的那些丰富的文献,去进行某种研究或实地发掘”,“如果一个年轻人开始不是被这门学科那激动人心或与众不同的特质所吸引而投身其中,那才真叫奇怪呢。”“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里,如果你去问有教养的公众中的一员,让他说出一位活着的考古学家,我敢打赌,他们中极可能没有人能够举出一位来,除了那位虚构的人物印第安那•琼斯。这就是好莱坞的威力,这就是今天考古学默默无闻的现状。往昔的伟大人物都已逝去了——我们也许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同类了,但是一支由略微有些怪癖的、富有献身精神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组成的大军正在地球上勤奋地工作,试图去理解往昔的意义。你也可以加入他们的行列,这本书将帮助你判定你是否适合从事这项工作。”“你也许永远也成不了伟大的考古学家,但如果你不能做好某件事,那就学着从做坏某件事中获得享受吧。”“噢,而且别指望发财。”是蛮有趣的吧。那位同学正在学习之中,日后一定能从中得到享受。也许发不发财就在其次了。^^继续看“导言”。

      “导言”中引用了《泰晤士报》在1924年1月18日上的一句话,“很少有什么嗜好会像研究史前考古学那样使人变得如此健康而贤明。”这考古的好处还真蛮了不起的。“昨天你扔在垃圾箱里的东西,不论多么无用、可厌或是可能令人难堪,现在都已成为了新近考古学记录的一部分。”看看作者自己怎么说考古学,“考古学的乐趣之一就是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盘中餐,只要你能够筹集到资金开始工作。你可以选择任何地点、任何时期作为研究对象,……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事。”“如果你梦想着从事一种相当活跃或奇异的工作,而且又不愿意进行发掘或探测,那也还有充足的其他选择:例如,试验考古学或人种考古学或岩石艺术研究。你可以待在自己的扶手椅里,或者周游世界,……换言之,从事考古学就好像是同时在上整整一组夜校的课程。”“从更为个人的角度来看,考古学是一门让你能够尽情享受自己工作的学科”。“总而言之,考古学就像是一座最为宽敞的教堂,总能为每一个人提供某些东西,也总是欢迎每一个人”,“考古学是一种终生的探索,永远也不会真正有一个结果;它是一次无尽的旅行,没有真正的终点。”“让我们安下心来相信考古学仍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可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像冰人与兵马俑这样真正超越常规的发现可以吸引整个世界的目光。很少有其他学科能够这样夸口。”原来考古学也算是旅行啊。我热爱旅行,一种有终点的旅行。那么,估计我是热爱不上这种没有终点的旅行了。看着有趣也不错呢。

      书中的正文共分10个章节,读起来还有很有乐趣的。我们一向以为,考古是一项很严肃且严谨的事。可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宣扬考古学的伟大与高尚,反而时不时地强调考古学的虚无,比如“当考古学家想要通过放射性碳来确定一份样本的年代时,他常常会预先被要求说出他期望什么样的数据”。再比如,那些对岩洞壁画的解释,“只要一个人偶然发现了似乎是个好主意的论点(这通常是从其他人那里借来的,最好是借自另一门学科),那就会有无法抗拒的压力要将这一论点应用于视野之内的所有东西,并且要将一种非常不同的现象的每个侧面都硬塞进一个解释之中”,而“被选中的解释往往反映了当代的思想与偏见”。

      书中使用了很多双关语,所以,我觉得可能读原文会更加有趣。光读译文已经很有意思了。作者在第三章“技术”中说到,“一代又一代学者毕生都在对这些石头进行详细分析与归类,但它们对于其制造者来说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我们仍然一无所知。石器工具实际上是不会毁坏的,而有机体材料——骨头、鹿角、木头、皮革、肌肉、绳索、筐筐、羽毛制品等等,在最普通的环境下都会腐烂,所以我们已经永远丧失了旧石器时代的大多数成套工具。就连我们赋予这一时期的名字――‘旧石器时代’――也可能会让人误解,也许称这一时期为‘旧木器时代’要恰如其分得多。”最喜欢本章结尾的一句话,“换句话说,考古学可以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但是,天哪,正如古语所云,我们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太精辟了!

      在第四章“人们怎么生活”中,作者写道,“如果某一植物或者动物出现在人类的胃或粪化石之中,那它就确实是被吃掉了,这是不容争辩的。但由于这类发现十分罕见,所以不得不做出它们被吃掉的假设”,“例如,一个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到处是驯鹿的骸骨,而它的原始居民都是素食者”,考古学家的解释就是“他们只不过碰巧十分痛恨驯鹿!或者他们需要许多骨头、鹿角和皮革,却厌恶肉。”这样的假设还真是有趣哦。

      在第五章“人们怎样思想”中,作者幽默地说,“如果你在结婚许多年之后,甚至还不能读懂你的伴侣的思想,那么想象一下去重建――用可怕的行话来说――所谓‘史前的思维方式’该是何等的挑战啊!”说到史前艺术,作者认为“一定也是多重目的的――包括了游戏、神话、叙事、涂鸦、讯息、创世神话和宗教。它的一切并不一定是庄重而认真的,并不一定展示着超自然的恐怖;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活的狂欢,反映着嬉戏和轻浮。”其实也许我们不能确定任何东西。“在一次著名的实验中,一位澳大利亚学者让某些土著人区分一组岩石艺术上的一些动物――他们的区分与由西方动物学家的推理所获得的结果大大不同:在总共22个形象中,西方动物学家认错了15个,而只从表面上认对了另外7个!”

      但这不是说,考古学只能在漫长的历史迷宫里乱撞乱猜,他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简化和使得大量庞杂的信息更有条理。”在第六章“居所与社会”中,作者说,考古学家把古人类分为四个非常宽泛的类型:群落、部族、酋长领地和国家。“与考古学的年表区分类似,这些类型纯粹是在一个连续体上任意选定分界点,所以,常常非常难以断定一个文化是属于这一类型,还是那一类型,因为有些特征似乎显得比其他特征更重要。正如在冰河时代没有人会说,‘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活得不耐烦了,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开始旧石器时代晚期了?’”但是,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器物、工具制造的废料、动物骨骼等等”进行定位。

      在第七章“事物如何与为何改变”中,作者认为,“考古学一直受到理论的重大影响”,比如进化论,比如社会学。从而又影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著述,还对人类学家产生了影响。当然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对考古学也有重大贡献。考古学“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浸泡在由各个学科组成的整个海洋中,不断吸收并整合着理论观念与技术的碎片”。“迄今还没有人在论述有关过去的任何侧面时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如此,我们究竟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是对还是错?知识不过是一种猜测,不断经受着各种检验。证明、真理和客观性这些词汇并不适用于一个由猜测构成的世界。我们只能努力工作以增加我们对这些猜测的信任程度。考古学涉及的是概率,显然,基于可靠资料的明智假设可能比那些凭空想象出来的,毫无论据支持的东西要更贴切一些。”

      第八章“少数与女性”中谈到,“考古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责任,考古学家不应当粗暴地对待其他少数群体。考古学家的基本困境是,如何一面表示对过去人的尊敬,一面有意打扰他们的遗骸、毁坏他们的陵墓并移出他们的尸体与墓葬品”,“但是,总体来说,考古学已经有了进步――在这一问题上,它不再那样大嚷‘无心的过失’,而是更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罪孽。如果说坏医生埋葬了他们的错误,那么好的考古学家就应当重新埋葬他们的错误。”想起刚刚看到蓝小艾写的辛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对2100多年前保存下来的完好遗体进行研究,也是考古学家的责任吧,除非她没有被发现。

      既然谈到了女性,想起那位同学说他们班上女生占一半呢。未来的女考古学家的力量可不敢小觑哟。但是,在考古学中,“学者们常常将某些活动视为完全由男性从事(例如狩猎、石器工具制造与岩石艺术),然而人种论研究表明女性也经常从事这些活动。男性学者们要么忽略这一事实,要么准备忽略这一事实,结果产生了一幅有关过去的扭曲图像”。作者希望“真正向前的道路是和谐的、没有性别歧视的考古学”。可以想见,情况也许正在改善,但道路仍会很漫长。

      第九章“将过去呈献给公众”,作者强调,“考古学的终极目标”,“必定是将它的发现不仅传递给学生与同事,而首要的是传递给公众,那些最终为考古学工作签字付支票、为考古学家发薪水的人”。除了博物馆、普及读物、文物杂志、电视和影像制品外,考古发掘者还“通过激发公众的兴趣可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收益与其他额外收益。所以他们组织开放日、发放宣传单、进行媒体报道”,“有时甚至组织付费旅行”。这可是一个好办法,即可普及公众对考古的兴趣,又能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在第十章“过去的未来”中,作者焦虑地说,“许多最著名的遗址已经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狮身人面像受到极端气候与附近贫民窟的污水渗漏的影响;图坦卡蒙陵墓已遭到地层断裂的威胁与1994年洪水造成的毁坏;巴基斯坦的莫亨朱达罗遭到了侵蚀与盐碱腐蚀;雅典的卫城受到了污染与天气变化的影响……”“然而,对考古遗址与素材的主要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自然环境或人为疏忽,而是人类以各种方式造成的损坏”。包括大众到遗址旅游,战争或军事演习,对古墓的盗窃和对文物的劫掠。“其实,现代收藏家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作者希望随着现代新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可以使得“大量的考古旅游将在家里进行,人们坐在扶手椅中,这将减轻对遗址的压力”。这才想起来,原来我们的很多旅游就是考古旅游呀!为了我们的敦煌可以更长久的存在下去,我决定还是不去为好,就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或碟片上的介绍会更好。^^同时也在这里小声呼吁一下,还没去过敦煌的就不要去了;去过的就万万不要再去了。当然,考古学家或古代壁画艺术研究者除外。

      一不小心,这读书笔记写得长了点,有些些像小学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摘录好词好句。不喜欢的XDJM可以略过。其实呢,就一句话,读了以后,真正认识到“这本趣味横生的读本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书有趣,考古也很有趣哦!

  • 11月6日-星期三-天气阴:我在土耳其咖啡馆里考古

    作者:您老朋友王狗熊 发布时间:2013-11-06 13:42:30

    11月6日-星期三-天气阴:我在土耳其咖啡馆里考古

    (本文作为《牛津通识读本: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PaulBahn:Archaeolog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的读书笔记,时间地点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自己认栽吧)

       “很少有什么是好会像研究事前考古学那样使人变得如此健康而贤明”——《泰晤士报》,1924年1月18日(P1)

       维也纳天气是如此之晴朗,我要感谢连续很多天下雨之后突如其来的阴天,和很多雨天一样我只能走进中央市场的土耳其咖啡馆,好确保在日复一日的生命里继续恰当地消耗掉丰富灿烂的一天。

               咖啡就像生活里从天而降的一张支票让人感到惊喜,而蛋糕是支票上的数字使得生命在阴天的下午感到饱满,摆在我面前的书叫做《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这名字一如几十年来的大会结束时的伟光正。“考古学(archaeology)这个词来自希腊文(arkhaiologia‘论述古代的事物’,但在今天,它已经转变成意指通过遗存下来的人类过去的物质遗迹而对人类过去进行的研究”(P2)。

              作者原题叫做“Archaeolog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到了全书的最后一章才向考古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层面上展开,联想到译者费尽周折地把有他国特色的继往开来贯穿在这本书的题目里,怎么看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呢。

       咖啡的热量逐渐散开,把精力继续投入到文字里,考古学研究“人类过去”,也就是意味着史前的生物和周围的岩石属于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研究的范畴。当然考古学也并不只瞄准那些未进化完全的骨骼和已经腐朽的僵尸,因为“人类过去”既涵盖了所有过去人类生存的痕迹,又包括人类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规律。所以考古学既是“一种了解过去的欲望”,又是一种通过”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而认识自己的方式”,所以”考古学是一种终生的探索,是一次无尽的旅行“(P3)

       我喜欢旅行,因为可以用自由的奔跑证明自己青春绽放,再怎么说人生也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私奔或远行吧。好像眼前的蛋糕一样,如果不是千里迢迢跑到欧洲来,怎么会知道蛋糕上的巧克力粉和宜家餐厅里的吃起来是那么的不同呢。

               如果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看,在我面前的咖啡和巧克力蛋糕则是另一回事了,一个是原产于非洲后来被阿拉伯人广泛饮用的饮料,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带着精良的武器和咖啡豆进攻维也纳,随后咖啡开始传入欧洲,几乎与此同时的,西班牙航海家把从美洲发现的可可豆带回欧洲。现在户籍美洲的巧克力和出身非洲大陆的咖啡,还有一个亚洲流水线生产的我,共同坐在维也纳市中心里一家属于奥斯曼帝国后裔的咖啡馆里。

             这么一说,研究人类生活轨迹的考古学还真是一门趣味盎然的科学。你看街对面是一位埃及伙计,他一直在向路过的人品尝和兜售来自沙漠边缘的甜品。如果亲爱的你说他祖先是像拉美西斯二世一样伟大的法老,或是为拉美西斯二世法老修筑陵墓的人,我个人觉得那都不为过。但或许上述的猜想都不正确,他的祖先和现在大部分埃及人一样,都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移民,这一切都需要考古学或者人类学的证明。

       

             寒风里走过一个戴毛线帽的黑人兄弟,他推着独轮车载满鲜花优哉游哉地穿过市场。在这个画面里其实存在着考古学和人类学之间的微妙联系,一方面黑人兄弟的祖先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而另一方面车轮被考古发现证明最早出现于距今六千年以前,“在英国,人类学被分成社会(或文化)人类学与体质(或生态)人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人类文化与社会,而后者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以及他们是如何进化的。然而在美国,人么也认为考古学很大程度上师人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学院派的考古学家可以从‘人类学系’中找到,考古学被当成人类学的一个子学科而不像在旧大陆那样,考古学自身就是一个学术领域。”(P15)。

             

             除了某种奇妙的联系,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区别在于:“人类学史发生在现在的,考古学的情报提供者已经死去了,考古的证据更是沉默不语。考古学的答案则需要耐心的工作才能获得,这种差别几乎就是是与一位开朗敏锐的青年交谈,还是与一具僵尸交谈的区别。”(P15)

            于是乎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之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条学术道路,“人类学家可以看到他们的研究对象如何行动,并且可以要求他们做出解释,而考古学家则不得不重建人们的行为。”(P16)这样一来就似乎不必在博物馆区对着维也纳古老的皇宫感到迷惑了,因为在眼前的画面里,无论是作为人类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可供研究的题材在日常的生活里几乎比比皆是。

       天空里的阴云似乎散去了一点,整条街上开始弥漫起土耳其烤肉的味道,当我们坐在餐桌前大快朵颐的时候,考古学家的脑海里正在构建一幅画卷,从尼安德特人单调的食谱,到罗马人琳琅满目的餐桌,从欧洲普鲁士民族大啖猪肘,到东方佛教徒如何从植物中获取人体必需的营养,从考古遗址和保存完好的尸体里,考古学可以从中了解到吃的历史,饲养家畜的历史,筛选、种植收割粮食的历史,乃至于不同区域发现的骨骸里因为摄入营养成分的差异而造成骨质中元素的不同,饮食的种类和营养含量对人类牙齿磨损的程度也不同。

              考古发现研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获得可靠的年表,考古学家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勘测,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定年发可以确定在某一地层中的骸骨是否属于相同的年代”,和“另一种确定相对年代的主要考古学方法是‘类型学’,即将器物按照材料、形状和/或纹饰样的特点进行分类。”(P18),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放射性碳确定年代的方法引起了考古学的革命,…这种方法测量的是在有机组织中残留的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碳14(C14)——有机体组织在活着的时候吸收碳14,但在死后则逐步地丧失它。”(P21)

       在咖啡厅的吸烟区里,白人男孩美目如斯凝望着对面的黑人女孩,(这是社会学范畴),男孩在桌上慢慢伸出多毛的手,(哦这是体质人类学范畴),他的手慢慢经过一杯红酒,(考古学家曾经从伊朗夏季花斯泰普新石器遗址中的陶罐里发现黄色残余物,那是仅存葡萄中的一种酒酸),男孩轻轻握住黑人女孩的手慢慢搓摩,此时二人体内的化学物质一定发生着激烈的变化,(打住!那是生化学家的专业),他们俩俯身从侧面越过餐桌,深深接吻!

              美丽的笑容绽放在咖啡馆里每个人的脸上。安格斯·特鲁贝尔是耶鲁英国艺术中心油画和雕刻艺术馆的馆长,他曾写过一本书从历史上大量艺术作品里研究笑的历史,从笑容在人类面孔上如何诞生的话题拓展开来,可以从历史遗迹和考古发现里研究男女交往的历史,女人化妆的历史,(克莱奥佩特拉一定深谙此道),还有人们约会的历史,(应该采访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形成家庭发展成家族和群落的历史,(或许奥地利的特蕾莎女皇了解得更详细)。

                 在考古发现中这些过去人类的生活模式都可以得到证实,比如“群落指的是由猎人、采集者与渔夫组成的小型社会,通常人数不超过一百人。”,“所以他们的遗址通常是季节性的居留营地,以及小型的更为专门化的活动区域,如屠宰场所或者制造工具的工作场所”,群落发展为部落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部落比群落要大,其人数可达上千人,他们可能是定居的农夫,虽然有些人是从事流动性经济活动的牧人,…这些家宅和村庄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占地均等,平均分布的居所模式——换句话说,并没有哪个居所看起来占有统治地位。”,“正是在酋长的领地里——酋长领地的人口通常在五千人到两万人之间——标志不同社会地位的最早的真正表征变得显著起来…这个等级体系依据某个人与酋长的关系远近来决定其地位,所以还没有真正的阶级结构”(P59)。

             社会在向前发展阶级和职业纷纷出现,“很难把早起的国家和酋长领地区分开来,但是这一阶段的统治者有权力立法并以军队来保障法律的实施。社会分化成不同的阶级,农业劳动者与贫穷的城市居民出于社会的底层,专门的工匠处于中层某个位置,而祭司与统治者的亲属出于顶层。”(P60)

             也由此诞生了赋税、官僚体制、城市管理和宗教与艺术。跟着考古学家的发现,我们可以从更多事实里窥探民族的历史,“中央集权社会的明显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贫富之间的悬殊差别,这不仅是简单的基本财富之间的差别,而且包括在通向资源、便利和地位的渠道方面的差别,换言之,就是在社会品级上的差别”(P66)国家的历史,以及国家内幕书写文字的历史,民族语言的形成和转变。在市场上确实能看到售卖的茶叶外包装上写着“CHAI”,这与我浅薄英语词汇量里源自于广东话的“tea”的说法相去甚远,倒是和满语里的发音跟拉丁转写非常接近。

       像那些人类生活中的不断变化的事物一样,此时世界上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们此时在同一个咖啡馆里,把片刻的宁静作为各自生活的一个可贵片段,他们在各异的遗传体征上,延续着祖先复杂的经历,语言和头脑里延续着祖先的价值判断和信仰。

              “是什么带来了那些在古代社会中,在考古发现中清晰可见的变化?多重性、今日考古学的广泛研究范围、研究人类过去的不同方法,全都反应在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多样性之中,这是只能被视为一种优势的多样性,是会激发新的洞见的多样性。”,“考古学试图解释过去,特别是解释在过去所发生的变化,考古学总是随着考古学家的偏好、政治倾向和社会背景,随着强调重点的不同而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中甸包括环境、气候变化或者技术、人口压力、侵略、灾祸等等”(P67)

             根据考古学发现而产生对人类过去的多样性认识,在近代产生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人们不再使用早起考古学的简单概念(影响、迁移等等),而是将文化作为系统与子系统来分析。人们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升级和经济的关系,对于不同社会单位之间的互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的不同侧面如何发挥作用,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促进了长期以来的发展,并由此促进了考古学材料中的一般实用性‘规范’的建立。”

       

            普通人对古代人类的生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维也纳的市中心有一片博物馆区,相当于天朝京都的故宫博物院,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器,配有日语韩语越南语却没有汉语,中国的游客对博物馆这种提升逼格的道具还没有充分认识,我只看到一个中国妹子身穿着红色的上海某大校服,果真世界尽头别有一逼,在没有中文讲解器的地方装逼给谁看。

             不过据我的观察,在中国人们未必对考古发掘的纪录片有多大兴趣,倒是全民疯狂地收看鉴宝和砸瓶子之类的节目,既符合了对知识的期待又富有娱乐和刺激,这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开始以复杂的心态审视过去。不光中国,全世界的博物馆和考古学都要面对:”需要在教育与娱乐之间达到精妙的平衡:以前的那种布满灰尘死气沉沉的博物馆展出继续更换,但也要避免另一极端——那种过于简单、删除不宜公开的内容、按主题罗列的展出方式,……但是人们对曾经被称为‘高级普及读物’或信息量充足的普及读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读物也就是浅显易懂、可读性强的综合性读物,它们能够吸引外行或者初学者,又不至于内容空洞或缺乏准确性。“似乎我正在翻的这本小册子就是像作者描述的书籍中的一本。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谈到了过去的未来(The Future of the Past),因为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一门科学,所以Past作为双关语也指考古学的未来。

               维也纳的咖啡馆已经不足以说清楚和未来的关系,奥地利的世遗小镇哈尔斯塔特足以对考古学的未来做一个很好的诠释。哈尔斯塔特发迹于小镇背后山顶的盐矿,迄今为止那些工作和生活的遗迹都被完整地保护起来,人们除了能饱览湖畔小镇的美丽风光之外还可以乘坐缆车考察当年盐矿的遗迹,考古依托旅游观光业成为小镇居民生活兴旺发达的主要来源。

             但是也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像哈尔斯塔特镇一样幸运,中国在十年动乱里全民对文物古迹不遗余力的破坏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过去几年刚刚发生中东动荡里,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拜占庭时代的文物受到洗劫,甚至埃及国家博物馆的文物被盗。

             “在劫掠中最悲惨的一面是信息的丧失,发现物与他们的原始情境被相互割裂开来”(P101),于是在未来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里,“考古学流行的较为光明而民主的一面是:全世界遗产中心与博物馆蓬勃发展,彼此之间有计算机终端互联;非常现代化的展览令人震惊,富于教益充满趣味;人们有地方可以动手进行某种实验考古学研究;‘发现传承中心’甚至还提供‘回见考古学家的机会’(不要一下子都挤上去)。全息图已经出现在较为有钱的博物馆中,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得到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去参观早已不复存在的遗址。”(P103)

       哈尔斯塔特的小镇上可以遇到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们,于是乎考古学在未来的意义里,除了可以让全球人类都认识和触摸不同文明不同时间的积累,还可以让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人类相互熟识相互认知。

               拿哈尔斯塔从山区小镇发展到旅游景点的过程来说,起先这些矿工的后代们要接待那些衣着夸张身材肥胖的美国人,后来是个子矮小面容拘谨的日本人韩国人也来到这里,再之后是面容姣好喜欢把国旗披在身上的台湾人,最近几年小镇的主人们见识到了那些拎着专业摄影器材成群结队吵杂纷扰的中国人。

               放下这本考古学的书籍,我时常猜想那些家庭客栈的老板,最初门对大量来自亚洲语言怪异,却逼格迥异人群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这些矮小猥琐的亚洲人曾经相互仇视,曾经相互谋杀,足以在世界仇恨史屠杀史里占有大量篇幅,他们的大陆和岛屿里平坦肥沃的土地下面本身就是这种仇恨史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学而已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但是天哪,正如古语所云,我们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P31)

       坐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我试图着幻想,如果有一天世界可以写一部人类相互凝望的历史,一部人类相互原谅的历史,一部人类文明彼此弥合的历史。——”只有考古学能够告诉我们有关过去的真正具有根本意义的时间——人类首先是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出现的,艺术、技术、文字的发展,农业、复杂社会、城市化的起源与传播。…而每个领域都有大量工作任然有待去做,要将更多的随开拼入有关人类过去的巨大‘拼图玩具’之中。由于具有独一无二的长期视野,考古学是五名观看这张‘大图’的唯一手段。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去往何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方。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如此重要的原因。“(P105)

       在本文中我无法充分客观地全面认识整本书,其中关于考古、收藏的道德问题,以及考古学中的女性主义主张,殖民主义倾向反思,未有涉及。如想更多详细了解请参考原书。

          

               同样,在本书基础上可以阐述的关于考古学的历史,和书写历史的历史,因本人知识所限未能做进一步畅想。在奥地利和德国的博物馆见闻,因本人的粗陋寡闻而不能做更多叙述了。

       最后摘录一段很有趣的情节以表达我的逼格“然而,政治在考古学中偶尔也会表现出温情的一面。例如在剑桥大学教授旧石器时代历史的查尔斯·麦克伯尼总是回忆起一战时在北非的情景,他当时是一名军官,他曾经命令手下挨着一条干涸的河道扎起营帐——他选择这条河道是因为他那更新世时期的斜坡,当士兵工作的时候,他自己动身沿着这些坡地去寻找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抬起头来看看,突然注意到,在河道的另一侧斜坡上,有一个德国军官也在干着同样的事!‘于是我们彼此招招手,手里还握着麦芒!’。”(P94)

       

       PS.吐个小槽,本书原作出版于1996年,现在能找到的版本是12年之后的2008年中国才引进翻译,12年时间啊世界、社会、考古学本身发生了多少变化啊,这种通识类小册子还要在图书出版之后等待考古发掘吗?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509+)
  • 博大精深(673+)
  • 五星好评(526+)
  • 无缺页(389+)
  • txt(491+)
  • 方便(484+)
  • 实惠(337+)
  • 愉快的找书体验(219+)
  • 无水印(374+)
  • 已买(644+)
  • 种类多(652+)
  • 四星好评(281+)
  • 一般般(286+)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28 19:40:4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相***儿: ( 2025-01-06 18:01:2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戈***玉: ( 2025-01-03 02:46:42 )

    特别棒

  • 网友 石***致: ( 2024-12-13 18:18:36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玉: ( 2024-12-13 18:20:2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林***艳: ( 2024-12-11 11:06:3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温***欣: ( 2024-12-22 11:07:4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方***旋: ( 2025-01-08 20:45:0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孙***美: ( 2024-12-25 12:23:4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詹***萍: ( 2024-12-20 11:49:0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田***珊: ( 2025-01-06 07:38:37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国***芳: ( 2025-01-04 09:41:30 )

    五星好评

  • 网友 邱***洋: ( 2025-01-02 19:04:00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步***青: ( 2024-12-18 05:11:58 )

    。。。。。好

  • 网友 融***华: ( 2024-12-16 12:18:3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