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寻求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人的自我寻求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我们的困境
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第二章 混乱的根源
第二部分 重新发现自我
第三章 成为一个人的体验
第四章 存在之斗争
第三部分 整合的目标
第五章 自由与内在力量
第六章 创造性的良心
第七章 勇气,成熟的美德
第八章 人,时间的超越者
索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方向的习惯方式受到了威胁,而且当一个人周围没有其他人时,那他就会被掷回到内部资源的内在力量中,而这正式现代人已经忽略加以发展的东西。
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一个人被舒适的温暖所包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群体中。他再次被吸收了——用 极端的精神分析来说,他好像将要回到子宫中。他暂时摆脱了孤独;但这却是以放弃他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为代价的。而且他放弃了一种最终将使他建设性地战胜孤独的东西,即发展他自己的内在资源、力量和方向感,并以此作为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的基础。这些“被塞满了的人”注定会变得更加孤独,无论他们怎样“相互依靠在一起”;因为空洞的人不具备学会如何去爱的基础。
自由是人参与他自己的发展的能力。它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能力。自由是自我意识的另一面。......
自我意识给了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置身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刻板的链条之外,使我们可以再次与反应之间有所停顿,而且通过这种停顿,我们可以权衡一下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而决定将要作出的反应。
自我意识与自由的相配表现在下面的事实中,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弱,他就会越不自由。这就是说,他越多地受控于抑制作用、压抑以及那些他已经有意识地去“遗忘”但却仍然在潜意识中驱使他的儿童期条件作用,他就越会收到那些他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推动。......
随着这个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他的选择范围和自由也会成比例地增加。自由是逐渐增加的,带着自由的一种要素做出选择,就会使得更为自由地作出下一个选择成为可能。自由的每一次行使都会扩大自我这个圆圈。
我们并不是暗示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无数的决定论影响。......无论人们怎样为决定论的观点进行辩护,他还是必须承认存在有这样一个边缘地带,在其中,敏感的人能够意识到是什么在决定着他。而且即使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以一种非常微细的方式进行意识,但是对于将如何对那些决定着他的因素作出反应,他还是能够说上一些的。
因此,自由表现在我们如何与生活中的决定性现实发生联系的方式上。......
“自由对决定论”的争论是基于错误的基础的,就像认为自由是一种被称为“自由意志”的绝缘电按钮是错误的一样。自由表现在个人生活与现实的一致性上--现实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像是休息与进食的需要,或者最终的现实就是死亡。迈斯特.爱克哈特在一次敏锐的心理学忠告中表达了这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当你受到挫折时,发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态度“。当我们不是通过盲目的必要性,而是通过选择来接受现实时,这就涉及了自由。这就意味着,对于局限性的接受根本就没有必要成为一种”放弃“,相反可能而且也应该是自由的一种建设性行动;而且相...
一些读者可能会问,“但是,一个人在爱中不会丧失自我吗?”诚然,在爱中就像在创造性意识中一样,人确实会与对方融合在一起。但是这不应该被称为“丧失自我”,同样像创造性意识一样,这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例如,当性是爱的一种表达形式时,那么在性高潮时刻所体验到的情感就不是敌意或胜利,而是与对方的合而为一。当诗人们讴歌爱的狂喜时,那不是在骗我们。就像在创造性狂喜中样,正是在自我实现的那一刻,个人暂时地跨越了两个本体之间的障碍。这是一种个人自我的给予,同时也是一种个人自我的发现。这序一种狂喜代表了人类关系中最为完美的相互依赖:与创造性意识中同样的悖论在这里也适用—只会当一个人首先获得了独立、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他才能在狂喜中融合自己的自我。
耶稣全力对付之诱惑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对面包与权力的欲望中,而正如故事中魔鬼所说,在于让自己从山顶下跳下去以证明上帝在保护他的诱惑中:
上帝会让他的天使们看住你;
他们会用双手托住你,
免得你的脚碰到石头上。
当一个人能够对他被“支持”的需要说“不”时,换句话说,当他能够不需要被照顾时,当他有足够的勇气孤身独处时,那么他就能像一个拥有权威的人那样说话了。
当一个人无法在内心确切地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以及他感受到什么时;当他在经历创伤性变化期间开始意识到这一事实,即他被教授去遵循的传统欲望和目标已经不再给他带来任何安全感或方向感时,也就是说,当他置身于社会巨变的外在困惑之中而感到一种内在的空虚时,他感觉到了危险;而且他的自然反应是环顾四周寻找他人。他希望,他人将会给他某种方向感,或者至少由于认识到不是他一个人在恐惧而得到某种安慰。
以前的目标、准则和原则都依然在我们的内心和习惯中,但它们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大多数人常常会为因为提出了永远都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而感到受挫。或者他们会迷失在种种答案相互矛盾这种混乱之中——当一个人去上课时所使用的是“理性”,去看自己的爱人时所使用的是“情感”,准备考试时所使用的是意志力,而在葬礼和复活节上所使用的是宗教责任。这种价值观和目标而划分很快就会导致人格统一体的破坏,而一个人的里里外外都成了碎片,不知道何去何从。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精彩短评:
作者:请把我包括在外 发布时间:2020-05-31 11:29:06
等我有空来给她隔空回封信。我气到没有完整读完,她有女性的细心但是也有女性的天真,而这天真放在殖民时代里让我心生恨意。她对一切感到新奇,她那么高兴,对中国人苦难的怜悯也刻意虚假,折腾了苦力去看清明扫墓麻风病院,回来感慨一句我对这一天旅行所见所识非常满意。
作者:金刚大笑 发布时间:2014-02-21 13:21:35
引用文学作品来证实哲学问题,这是我所喜欢的方式,读起来一下便有入木三分之感。懂得观察这颗心——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种素质!
作者:周游雪场 发布时间:2018-01-24 00:02:59
罗洛·梅在写论文的能力上远远不如弗洛姆,差太多了。但是他胜在东拉西扯,漫天撒花,引用大量文学作品,读起来也很有趣味。我觉得罗洛·梅的核心在于“勇气”,指形成自我,面对世界的勇气。在世界上,大部分人是被社会的喜好塑造的,因而他们的喜好也会容易被世界满足。但人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有勇气形成自我,他就会像歪脖子树一样,变得难以在树群里舒适地生存。罗洛·梅的观点形成了心理疗法中最常听到的核心—不要去抗拒自我,不要妄想能回归树群。对抗是没有用的。越是对抗,越是加重身上精神疾病的阴影。一旦走到这一步,只能进一步接受自我,并且积极地去面对世界,调整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么做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罗洛·梅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勇气既然是这么好的东西,由勇气而生的种种痛苦难道是必经的惩罚吗?这不公平
作者:万籁君 发布时间:2012-11-02 20:37:39
翻译太差,本五星,三星给翻译
作者:予渊 发布时间:2012-07-18 22:05:38
这个真的是很牛逼,对于人们困境以及对自由、勇气……的描述与比喻,精准得可怕,我五体投地。但各种希腊神话啊二十世纪西方社会背景啊,还真是有够隔膜啊哈哈……
作者:僵尸太疲惫 发布时间:2011-10-24 12:50:26
自由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这生命来自于一个真正完整成熟的人如何将自己与其同伴群体相联系的方式之中。自由和独立意味着内心深处没有任何恐惧,并不意味着没有爱,或要去伤害。
深度书评:
精神弑亲是人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3-03-28 23:11:49
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俄瑞斯特斯》讲述了一个弑母的故事,主人公俄瑞斯特斯的母亲专横残暴,出轨丈夫的弟弟,将自己的儿子流放,虐待自己的女儿。俄瑞斯特斯长大后回来杀死了母亲。女神雅典娜主持了一个审判庭审判他。雅典娜在法庭上说,人类要进步,就必须摆脱这些心存憎恨的父母,甚至是杀死他们。最终俄瑞斯特斯被判无罪。
这个故事有很多的解读,罗洛·梅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成长中的个体反对压制其成长与自由的权威力量的斗争”。这些力量有时指父亲,有时指母亲,看谁是家庭中占支配地位的人。
我常常为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丰富又复杂的人性感到震惊。俄瑞斯特斯要杀他的母亲,一开始母亲表现得很可怜,说自己都是被他的父亲逼迫的,但俄瑞斯特斯没有同情。后来她又表现得很愤怒,说她死后一定会找他复仇,俄瑞斯特斯也没有害怕。最后她说自己其实很爱他,俄瑞斯特斯忽然就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她趁机纠集自己的士兵想反击,俄瑞斯特斯才意识到,她说的爱也只是迷惑他的手段罢了,于是终于将她杀死。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人类一直都在被近亲的“爱”束缚,控制,古希腊时代的作家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
一个孩子在被父母照顾着长大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让他在人生中时不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去寻求父亲或者母亲的安慰。而来自父母的安慰常常伴随的就是控制。很多父母会把“爱”作为一种控制子女的工具:我这样做都是因为我爱你,而人很难摆脱对这种“爱”的渴望。所以所谓的精神弑亲,其实就是与自身依赖性的斗争。“一个人不是生而自由的,而是变得自由的,自由是一种思想力。”(阿尔弗雷德·富耶)在与自身依赖性的斗争中,这种自由的思想力能得到提升。
当你开始突破传统孝道的束缚,愿意为自己的自由付出代价,承担千夫所指的责任时,你的自我成长就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人的自我寻求》系统梳理与总结
作者:淡眼僧 发布时间:2019-07-28 14:13:52
作者介绍:
1900-1994年,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推动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他是把存在主义引入美国的第一人,作品《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新方向》:标志着美国存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完成。
《人的自我寻求》完成与1950年代,标志着思想的全面展开,也是早期最畅销的一本书。
第一部分:我们的困境
第一章:现代人(20世纪中期)的孤独和焦虑
一.空虚
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指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
20世纪中期的美国人:雷达型人,从他人那里得到动机和指导,能够作出反应,但不能进行选择,没有自己有效的动机中心。例子:郊区市民的规律的日常生活,Bronx公交车司机的出逃及公众的喝彩。
顺从和彼此相处融洽的强烈欲望成为当代人的潜在指导原则。
空虚的心理根源是人们认为他所想和所感受的都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于是很快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空虚和无力情形,最终会导致个体心理上的萎缩与枯竭,要不然就会屈服于某种具有破坏性的权威主义。
二.孤独
现代人的另一个特征是孤独,被隔绝、被疏远的感觉。
孤独感和空虚感是分不开的,当人们空虚时的自然反应是环顾四周寻找他人,希望他人将会给他某种方向感。
孤独感产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需要与他人的关系以对自己进行定位。
孤独也源于我们的社会过于强调为社会所接受。
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方向的习惯方式受到威胁,而且当周围没有其他人时,那他会被掷回到内部资源和内部力量中,而这正是现代人缺乏的东西。
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但却是以放弃他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为代价的,放弃了发展他自己的内在资源、力量和方向感。空洞的人不具备学会如何去爱的基础。
三.焦虑
焦虑比空虚和孤独更为根本,会给我们带来特有的心理上的痛苦和混乱的折磨。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角色,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行为原则。它是一种基本的关于我们该何去何从的混乱和困惑。
大部分的焦虑通常是当我们所坚持的某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我们社会大多数人的主导价值观是被人喜欢、接受和赞同,我们时代的焦虑就来源于这种不被喜欢、被隔绝或抛弃的威胁。
正常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与危险情境的真实威胁时相称的。
神经症焦虑与真实的危险并不相称,来自于他自己内部的某种潜意识冲突。
焦虑摧毁人的自我意识,但自我意识也能摧毁焦虑。(后面会谈到自我意识)
第二章:混乱(空虚/孤独/焦虑)的根源
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丧失
1.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信念
- 对个人竞争的信念发展成“人人为自己,落后下地狱”的东西,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敌意与怨恨;
- 传统价值观的消失(尼采说“上帝已死”):与伦理人道主义相关联的希伯来-基督教传统的价值观,它包括爱你的邻居、服务于社会等箴言。
- 两套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人格统一体的破坏,而一个人里里外外都成了“碎片”,不知该何去何从。
2.自我感的丧失(加缪小说《局外人》)
-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过分简单化的理解
- 时代的洪流(如集权主义运动和大萧条)让人觉得越来越渺小
- 技术的技术让人对技术充满信心,而不是对人类充满信心
3.幽默感的丧失:
幽默感与自我感紧密联系,幽默是一种置身于问题之外并从某种视角去考虑问题的方式
4.与自然关联感的丧失
人们对自然的兴趣越来越技术性,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掌握和操纵自然。
要创造性的与自然相联系,需要一种强烈的自我感和极大的勇气。因为真正感觉到自然的沉寂和无活力,会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Eg.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中的客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5.悲剧感的丧失
悲剧表明了一种对人类存在的深刻尊重以及对个人权利和命运的信仰,悲剧的反面是对人类挣扎的无所谓。
现代悲剧相对罕见,主要的悲剧也是人类的生活如此空虚。
6.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选择和确证我们据之生活的价值观,重新发现自己内部力量和完整性的根源。这是我们能为同胞和社会所作的最大贡献,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人总能对周围人的恐慌起到巨大的镇定作用。
第二部分:重新发现自我
第三章:成为一个人的体验
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从外部视角看待自己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特征。
自我意识使人可以超越时间,能够从过去中学习,并为将来做出计划。
自我意识使我们能够像他人看待我们那样来看待自己,并能够对他人进行移情。
实现这些潜能就是成为一个人,但要付出极高的代价才能获得,即产生焦虑和内在危机的代价。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这种焦虑。
父母如果对自己缺乏信心,被自我怀疑困扰,会将焦虑转移到小孩子身上,让孩子觉得,生活在一个勇敢成为自我是很危险的这样一个世界里。
人类并不是像一棵树一样自动成长,而只有当他在自己的意识中做出计划和选择时,他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
当人无法实现作为一个人的潜能时,他会在某个程度上变的枯竭和生病。(卡夫卡,《变形记》)
2.自我意识不是什么?
- 自我意识不是自负,自我膨胀通常是内在空虚和自我怀疑的外部迹象,骄傲的表现则是最常见的掩饰焦虑的方法。
- 谴责自我是获得一个自我价值替代物最为快速的方式,但却加速了人的尊严的最后崩溃。
- 一个内心感觉自己无价值的人必须通过扩张自私来增强自我,而一个对自己的价值有合理体验的人,即一个爱自己的人,就具有了慷慨对待其邻居的基础。
- 自我意识不等同于病态的内省、害羞、尴尬和犹豫(如考虑先出哪只脚的蜈蚣)。自我意识实际上扩展了我们对生活的控制,让我们更有自发性和创造力的生活。
3.如何获得自我意识?
1.重新发现对身体的感受
- 婴儿是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觉知而获得一部分早期的个人同一性的。
- 大多数成年人丧失了对身体的觉知:把身体当作工作工具来使用;放弃对身体的主权,把自己完全教到医生和药物手中;在追求快乐时,把身体与自我分开,如性与爱的分离。
2.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很少有人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小孩经常会直接诚实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和欲求,并不是要不分地点、不分区别的将其表达出来。判断和决定是所有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除非一个人知道他想要什么,不然无法判断该不该做某事
3.恢复与我们潜意识的联系
避免自我意识的两个错误:
(1)被动性:让自己体验中的决定论力量(本能、潜意识等)取代自我意识,弗洛伊德探究潜意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将其带进意识中。
(2)能动性:即认为一个人行动越多,他就越有活力。实际上,很多人终日忙碌,是掩饰焦虑和逃避自我的一种方式。
第四章:存在之斗争
成长意味着冲突和斗争
这种冲突是离开一个受到保护的、熟悉的地方而走向独立,是离开支持走向暂时的孤独,而与此同时,他又感觉到自己的焦虑与无力感所产生的冲突。
基本的冲突是个体寻求成长、发展、健康的部分与那个渴望停留于一个不成熟的水平、仍然依赖于心理脐带并以失去独立性来换取父母的假性保护和纵容的部分之间的冲突。
第三部分:整合的目标
第五章:自由与存在的力量
1.关在笼子里的人
一个故事:被关在笼子里的人,从仇恨反抗,到主动论证被照顾的生活有多好,到对国王的谄媚和讨好,到无意识的接受命运,到无表情,只有空洞的笑和迷茫的目光。
-当被剥夺自由时,人们需要仇恨来填补。所以极权主义政府要为人民制造仇恨对象。
-被压抑的仇恨,会转化为对仇恨之人表面上的礼貌、劝服自己去爱所恨之人、将仇恨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或转化为自怜。
-仇恨从长远看摧毁的都是自己,要学会将其转化为建设性的力量。
-仇恨应该被用作重新建立自己真正自由的动机,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所恨得是谁或是什么。
工作与自由?
2.自由不是什么
自由不是反抗,反抗是走向自由的正常的间歇性行动。
自由不是责任的对立面:反抗常常是摧毁现有秩序,却不负责建立自己的准则。
自由不是无计划性的放任。
3.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人参与他自己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能力。
自由是自我意识的另一面,一个人自我意识越弱,就会越不自由,就会受到潜意识的束缚和驱使。
自由表现在我们如何与生活中的决定性现实发生联系的方式上,致力于自由的人不会浪费时间来反抗现实。
(Eg.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李开复)
总之,自由不仅仅是一个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决定说“是”或“否”的问题,它是我们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能力。尼采:自由是成为真正的我们的能力。
4.自由与结构(理解为内在价值观)
自由的人应有意识的问问自己,你所采用什么的结构。
现代大多数人潜意识中采用的结构是“顺从”和“权威主义”。
没有结构的人,常常凭一时兴致行事,而且优柔寡断。
接受对自己的生命承担的责任,认为那不是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而是一种自己选择的东西。自由和责任不可分割。
来自外部的纪律会变成自律,外部的纪律也是自己的选择,为了实现他所希望的价值,纪律是必要的,而不是命令。
第六章:创造性的良心
1.价值观与时代:
一个人内在力量和完整性的程度将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相信他所信仰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生活的时代。剧变的时代会带来无根的痛苦,人们倾向于依赖权威和既定的制度,把它们当做暴风雨中的安全之所。
人要获得道德意识并非易事,只有以内心冲突和焦虑为代价才能获得。
2.宗教:力量还是懦弱的源泉?
宗教可以是建设性的,强化人的尊严感和价值观,帮助他树立他能够确立生活价值的信心,并帮助他使用和发展他自己的道德意识、自由和个人责任心。
如果逃避恐怖与孤独感的需求是人求助于上帝的主要动机的话,那么宗教将不会帮助他走向成熟、获得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它将也不能给予他安全感。
斯宾诺莎:真正爱上帝的人不会期待上帝也爱他作为回报。他知道对上帝的爱本身就是报偿,人们爱美与真理,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善。
3.人的价值评判能力
在个人自身之外发现价值观的努力通常会使个体不知不觉陷入“群体对他的期待是什么”这个问题中。
一个道德的行动必须是此人做选择与确定的,是他内在动机与态度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个道德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而做出行动;否则,他将永远无法行动。他会一直面对斗争、怀疑和冲突。
它仅仅是指,一个人已经努力尽可能地从自我价值评判出发做行动,而且他承认并意识到这一事实:他的动机不是完全明确的,他有责任在以后通过学习使其变得更为明确。
第七章:勇气,成熟的美德
1.成为自我的勇气
勇气是一种人们在面对获得自由时所产生的焦虑的能力,是一种分化的意愿。
勇气应看作是人坚持自己信念的能力,而非对抗性的坚持、也不是一种报复打击的态势。
Eg. 伽利略向宗教法庭做了表面妥协,但内心仍是自由的。与坚持内心的自由相比,成为殉道者反而更容易些。
个人勇气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不得不接受一种并非根植于他自己的力量的生活方式。
比如某人一直实践着父母眼中的某个角色,从而不知道自己信奉什么,勇气 也只会是一片空白。
虚荣与自恋是勇气的敌人,因为这时候他是凭着他人的信念,而不是他自己的信念来进行斗争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其内在虚弱感和无价值感的提醒。
获得勇气最难的一步,否认那些曾经在其期望之下生活的人立法的权利。(Eg.三纲五常是典型的反面)
这也意味着人要为自己的标准和判断承担责任,即便知道这些标准有多么有限和不完善,也仍然要去行动,去爱,去思考,去创造。
2.爱的勇气:
(1).爱的定义
爱的定义:包含2个要素
- 对另一个人的美德与价值的肯定
- 自己在与他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欢乐与幸福
(2).爱的条件
- 以自我意识为先决条件,因为爱需要对另一个人产生共情的能力,需要有赏识和肯定他的潜能的能力。
- 以自由为先决条件。不自由的爱中,爱被用于排遣孤独,其目的的达成只能以双方空虚的增加为代价。
(3).
爱不是什么
- 爱不等依赖,实际上只有与独立的能力成正比时,你才具有爱的能力。爱意味着给予,而给予需要一种自我情感的成熟。
- 社会的不幸在于,将爱等同于软弱,以至于形成偏见,即人越软弱,他们爱的就越多;而强者是不需要去爱的。人们常忘记,温柔和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强者更有能力去爱,弱者更多是去索取。
3.认识真理的勇气
对于生活中困扰自己的问题,人们只能冒险。而个人能否找到最佳的答案,几乎完全取决于他的成熟程度和勇气。
这些问题比如做什么工作,是否坠入情网,自己想要什么等等
寻求真理总要冒着发现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的危险。它要求人与自我之间有健全的关系,要对终极的价值观有信心,这样他才敢于冒自己的生活信念和日常价值观有可能被连根拔起的危险。
第八章:人,时间的超越者
1.人并非紧靠时钟生活
人的独特特征之一,是他能够超脱于当下的时间,往前想象将来的自己,往后想象过去的自己。
心理时间并不是纯粹的所流逝的时间本身,而是体验的意义,也就是对个人希望、成长而言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越有自我意识的指导生活,他越能建设性的使用时间;一个人越顺从,越不自由,时间就越能成为他的主人。
2.非建设性使用时间的方式:
- 人是唯一会感到厌烦的动物,所以人会害怕时间,时间让我们体会到空虚和孤独。当人厌烦时,会倾向于昏昏欲睡/醉酒/药物成瘾,以抹掉时间、抹掉自我意识。
- 另一种非建设性使用时间的方式是推迟生活,把心思从当前转开,转向未来。比如说“当我结婚后就好了”“考上大学后就好了“,或者类似宗教将希望推迟到来世。
- 回首往事也是一种逃避当下的非建设性处理时间的方法。比如对远古黄金时代和伊甸园的想象。
3.怎样建设性的使用时间?
超越时间的建设性方法:高度的专注于当前而没有意识到时间,在“飞逝的瞬间”体会到非常多的欢乐和幸福。
4.怎样进入“飞逝的瞬间”?——活在当下
建设性的处理时间,必须要做的是学会生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
对当前现实的体验是可以培养的,可以经常问自己:“当下我体验到什么”“当下我在想什么”等。
面对当前现实,通常会引起焦虑,因为它引出了关于决定和责任心的问题。对于过去,人们所能做的不多;对于未来,人们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在人类意识之中所做出的创造性行动,其一个根本特征是它不会受到量的时间的限制,不以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决定。Eg.敦煌的壁画。
5.无关乎时代和年龄
- 任何一个时代,人要找到并选择成为自我,都不容易
没有一个完美整合的社会或时代,能够替我们完成自我意识以及负责任的作出自我选择。
-人是否成熟重要的不是生理年龄,而在于他在某个年龄水平上是否实现了他的自我意识能力。在50岁时发出哀叹和在20岁推迟生活的往往是同一个人。
- 人的目标在于自由、诚实、负有责任心的生活在每一个时刻中,这样人就能体验到伴随着实现他自己的本性而产生的欢乐与满足。Eg.王阳明遗言,“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
当苏格拉底描述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理想社会时,格劳孔反驳说:“我不相信地球上任何地方有这样一座上帝之城”。苏格拉底回答:“无论这样一座城市是存在于天堂,还是将来会存在于地球上,智者都将会遵循那座城市的方式而生活,与其他东西都没有关系,而且在这么看待它的时候,他就将会井然有序地布置自己的家”。
总结:
1.现代人的空虚、孤独、焦虑是因为内在价值观的缺失与混乱。顺从成为潜在的行为指导原则。
2.克服那些问题,需要我们恢复自我意识、确立内在价值观。
3. 这需要我们主动的、自由的作出选择,并直面与此相关的焦虑、痛苦,并承担与此相关的责任。
4.没有最好的选择,没有一开始就完整的自我,重要的是主动、自由的去行动、去前进。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393+)
- 一星好评(234+)
- 无漏页(59+)
- 体验满分(372+)
- 实惠(438+)
- 收费(170+)
- 强烈推荐(523+)
- 少量广告(324+)
- 书籍完整(246+)
- 种类多(244+)
- 藏书馆(383+)
- 超值(541+)
- 无颠倒(356+)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5-01-09 17:13:1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菱***兰: ( 2024-12-23 03:02:25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师***怀: ( 2025-01-04 09:22:56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后***之: ( 2024-12-16 22:50:5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温***欣: ( 2024-12-20 09:59:5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融***华: ( 2024-12-24 02:29:22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索***宸: ( 2024-12-14 15:07:4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冯***卉: ( 2024-12-20 23:27:1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隗***杉: ( 2024-12-21 12:28:3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田***珊: ( 2024-12-22 04:38:4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印***文: ( 2024-12-12 14:13:5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同步辅导(第三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材第三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校学术文库体育研究论著丛刊— 跆拳道运动文化与技能教学研究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陈尚君自选集 陈尚君【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建筑工程法规原理与实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稀缺策略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标准本)(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视觉与设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