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随身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随身听精美图片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随身听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随身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004193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6-1
  • 页数:616
  • 价格:33.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4:46

内容简介:

《2009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速记》每个词条都尽量给出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或与该词条义项有关的词,一方面增加词汇的重现率,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给考生提供一种拓展联想、发散记忆的思路。使考生建立词汇链的概念,不再是孤立地记一个词或词组,而是认一个词记一串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词汇量的效果。


书籍目录:

词汇正文

附录一 常用词组

附录二 常用前缀、后缀

附录三 常用词根

附录四

1.常用缩略语表

2.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其首都(首府)和主要城市名称英中文对照表

附录五 重要语法考点归纳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2009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词汇速记》每个词条都尽量给出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或与该词条义项有关的词,一方面增加词汇的重现率,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给考生提供一种拓展联想、发散记忆的思路。使考生建立词汇链的概念,不再是孤立地记一个词或词组,而是认一个词记一串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词汇量的效果。


精彩短评:

  • 作者:J_Drop 发布时间:2012-05-09 13:27:46

    得以縱觀大圖景,但依據事實其實就那些。。略少。

  • 作者:linyk 发布时间:2023-08-02 00:16:58

    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利用概率论进行理性思维,接受新的体验。

  • 作者:小鱼问题不大 发布时间:2017-08-02 22:43:19

    如果我早十年看到这本书,数学也不会学成这个屌样子了。

  • 作者:白马的表弟 发布时间:2007-11-30 22:13:02

    好看

  • 作者:冬至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6:24

    简明扼要,能迅速了解生涯咨询

  • 作者:Allemande 发布时间:2020-12-26 15:51:45

    纯粹因为难得一见 才打的四星


深度书评:

  • 自己抒个情

    作者:Found 发布时间:2012-09-26 10:41:09

    平行宇宙 和你相遇是在大二下学期期末无意中走到了天体物理的书架边,也许是由于对未知宇宙的好奇的天性,我驻足很久,翻看了很多书籍,讲宇宙空间的,讲地球星体的,然后我发现了你,你没有华丽的外表和彩色插图,我当然知道那都是虚有其表,看了推荐语说是可以和时间简史媲美的书,还有什么门外汉都能看得懂的书,我就借回来看了。 准备用一天的时间看完,但是到目前为止只看了一半,但是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读到现在我只想说这比时间简史好看多了,因为它的内容全面,如果你想了解当今物理和天文方面的顶尖研究方向,你可以看,你会看到人们对物理还有宇宙的认识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加深的,也可以看到那些科学巨匠的思维火花是如何绽放的。娓娓道来,环环相扣,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用这2个词描述这本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可以和情节惊险的小说相比,因为它的叙述方式是从一个一个问题入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又会发现问题…,这本身也是科学进步的方法,并且详细通俗的讲述问题的产生,猜测,然后解决的方法,还有错误,你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思考,当它抛出一个问题,你会发现,啊,原来有这样的问题,或者看着看着就会发现有问题,然后看着看着针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对策,看完了就会理解这个解决办法的巧妙,世界是简单的,所有复杂的理论都不可能是正确的。 随着一页一页的翻过,你会发现宇宙的面貌还有科学理论如何发展起来,许多以前不了解不理解的事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比如时间旅行,黑洞,宇宙起源,还有统一场论,弦理论,还有薛定谔的猫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爱因斯坦有一次说,一项理论所做的物理学描述如果不能做到连小孩子都能懂,那它可能就是个没有用的理论,这个和电磁学老师说的:如果一个理论定律不是简单的,那它一定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对于弦理论,其物理学基础是音乐。 我真的很庆幸能遇到你 !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必须找到我们自己存在的意义 。

    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们在创造自己的意义,我们的使命就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未来。

    今天将加来道雄的《平行世界》看完了,看到最后2页,我找到了共鸣,看了那么久,科学家们找到很多理论,方法来想如何延续我们的生命,让我我们的文明,智慧形态一直存在,却一直没有说我们为什么要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在本书的结尾最后两页阐述了以上一段话,当我一路读下来,对于他们担忧这个宇宙会灭亡费尽心机想延续生命而做出的举动,有一些反感了,由此有了对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没有想到正当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看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阐述,这本书就是这样会让人自己想到一些问题,然后在你隐约有些担忧又或者对某个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你继续看都会找到答案。

    整本书的内容很多,书封皮上说媲美《时间简史》,其实是自谦的说法…,书中虽然内容多但是井井有条,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有前因后果,所以你看到一个新理论或者新名词不会觉得很突兀,反而觉得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东西,还有期间夹杂着名人轶事,读了也让人不会那么累。

    我用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对宇宙的全景还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是这位作者带领我坐上时间机器从我们刚认识的宇宙推到现在的宇宙理论,为我描述在积累几个世纪的理论基础下我们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我非常感谢能幸运的让你带领我一起分享人类的成果。经过几个世纪的艰难探索被我用一天的时间了解了大概,值!

    你觉得用一天的时间能了解大师们前仆后继研究几个世纪的问题难道不值得吗 ?

    我现在想约一个人一起活到121岁,见证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一代是如何从0.7级文明过渡到 I 级文明,现在不需要见面,只要到那时候能见到你,我们肯定是知己

    ----大二时候写的真有点傻X

  • 威廉.布莱克诗画小传

    作者:牛肝菌杀手 发布时间:2019-11-12 22:58:43

    序诗

    我吹着牧笛从荒谷走下来

    吹着愉快欢欣的歌,

    我看见云端上有一个小孩。

    他乐呵呵地对我说。

    吹一支小羔羊的歌吧:

    我便吹得如痴如醉,

    吹笛人再吹一遍吧——

    我就吹了,他听着却掉了泪。

    放下你的风笛,你美好的风笛

    唱一些欢乐的曲调,

    我就又把它重新唱起,

    他听着、高兴得眼泪直掉。

    吹笛人你坐下来写点吧,

    写成一本书让大伙都读到——

    他说完就消失在我眼前,

    我就摘了一根空心的芦苇草。

    我做成一枝乡土味的笔,

    我把它往清清的水里一蘸,

    我写下我快乐的歌曲,

    孩子们个个都听得喜欢。

    诗画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伊始,作者与制版者威廉.布莱克就表示:这位吹笛人要“

    吹一支小羔羊的歌

    ”,还要写好些快乐的歌曲,而事实上,布莱克《天真之歌》的创作也的确和他收集的乡间童谣有着密切的关系——嬉戏或温柔呼唤母羊的小羊羔,欢唱的鸟群,欢跳的蚱蜢,漂亮的红襟鸟……大自然欢快雀跃的生物,在他的诗画中纷纷像苏醒幼童般伸展肢脚,而在他几年后完成的另一作品集《经验之歌》中,玫瑰病了,虻虫将死,炽烈发光的老虎暗示着不知何处的神秘力量的在场……世界变成了一个忧伤堕落的谜题,这两种状态被布莱克在副标题中归纳为“人类灵魂的两个对立状态”。

    《天真与经验之歌》扉页

    如同在此代表作里体现的那般,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关注和宗教情结是贯穿布莱克一生创作的主题,而他诗画并行的独特创作方式,则有意混淆着读者的感知——视觉(来自于图画的直观感知)和听觉(来自于诗句的节奏韵律);诗歌中的意象、代表项和解释项——无疑来自于其本人的神秘主义倾向。

    在《天真之歌》的扉页,两个孩子立在他们的母亲膝前,读着一本书。在他们的上边有一棵折断了的苹果树结了几只果子,弯弯地垂下,有一根藤蔓缠绕着树干——这是基督教拥抱着罪恶生命之树的一个丰富的象征。第一个字的字母绽开,成为生长着的植物。中间有小小的人形和鸟,这是欢乐的象征。斜靠着Inno

    布莱克原画经电镀制版的放大画面

    而在《经验之书》的扉页,(或许是出现在《天真之书》扉页的)两个年轻人,已达到“经验”的年龄,在已不再庇护他们的父母的遗体旁悲泣。

    即便是从有文字辅助材料(即诗歌)的《天真与经验之歌》入手,尝试去接近这位艺术家,我们仍然会感到艰难,甚至说,寸步难行。布莱克的晦涩被T.S艾略特在《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以“真诚”所解释——威廉.布莱克具有某种令人害怕的真诚——

    “一种独特的真诚,在一个过分害怕真诚的世界中这便是使人特别惊骇的了。这是整个世界都暗暗反对的那种真诚,因为它使人不快。”

    或许,要理解这种“真诚”必须以走进其存在的“世界”为前提,一种不同于世界的“世界”,布莱克所搭筑的“天国原形”,亦是布莱克视域之中的“世界”……

    威廉.布莱克像

    1757年11月28日,针织品商人詹姆斯•布莱克(James Blake)和凯瑟琳•赫米蒂奇(Catherine Hermitage)的次子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出生在伦敦。布莱克在父母身边长大,受父母激进政见的影响。他的童年时光大多在布洛德和马歇尔街上度过。

    从幼年起,布莱克就声称能看见常人无法看见的圣景:在佩克汉姆雷伊(Peckham Rye)的一次摔倒后,他告诉母亲自己看到“天使羽翼缀满枝头,闪亮似繁星”。布莱克似乎不是家族中唯一能看见奇特场景的人,但父母仍然尝试并坚纠正他的“幻想”——这个倔强的小孩从未屈服,幻象组成了布莱克孤独的童年,此后他仍然坚持声称能看见常人所不能看见的事物“本质”,譬如太阳升起时天国主人们的合唱,屋子里旁人不可见的的圣徒,死去弟弟罗伯特的灵魂——布莱克这样的“观看之道”被他在晚年反复重申,亦成为他构筑自己想象世界和作品体系的出发点。

    威廉.布莱克画中的童年居所

    威廉.布莱克很早就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学会基础读写后,他在十岁那年被送到斯特兰德的亨利•帕尔斯 (Henry Pars of the Strand) ——伦敦最好的艺术学校之一的创办人——那里学习素描。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除了学习艺术史也保持阅读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阅读——他阅读圣经,希腊语古典作品,以及弥尔顿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囿于家庭经济原因,十四岁时布莱克不得不转而成为雕刻家詹姆斯•巴赛尔(James Basire)的学徒。在七年的学徒期结束后,布莱克已经熟练掌握雕版、蚀刻、点刻和临摹的所有技艺,拥有开始创作的坚实基础,但他并没有选择惯常成为职业雕刻家的道路,反而申请了皇家艺术学院,开始研习雕刻和水彩画。然而布莱克在皇家学院的学习并不如所想的顺利,他认识到整日的“模仿自然”(即临摹或是日常写生)只会让他的想象力窒息,而显然学院派也不打算给予这样一个异类任何赏识。

    1782年,布莱克迎娶了一位菜农的女儿,文盲的身份并不妨碍凯瑟琳(布莱克太太)成为一个毫无世俗观念艺术家的合格妻子,她甚至被艾略特归为使布莱克步入天真境地的得力条件——

    “没有什么能干扰他致力于他的兴趣,或者败坏这些兴趣:既没有父母妻室的野心勃勃,或是社会的规范,或是成功的诱惑;他也不是处于被迫模仿自己或模仿别人的境地。这就是说,这些境地——不是如人设想的为灵感所激,也不是无师自通——就是使他天真的境地。

    布莱克太太在其丈夫细心的指导下摆脱了文盲身份,学着绘画着色,甚至后期成为了他的得力帮手。

    布莱克夫妇像

    同一时期,布莱克的拥护者集资出版了其第一本诗集,而他也逐渐意识到:诗歌同构图是一物的两种形式,而他具有创作这两者的能力。因此,他不再满足于分裂的或有主次之分的诗与画,而是转而寻找最适宜的使二者组成艺术整体的方法。

    1787年,布莱克最疼爱的弟弟罗伯特因病去世,一两年后,布莱克称弟弟的亡灵突然出现,提示他用铜板先蚀刻诗句与画的插图,再用翎羽笔或绘画毛笔着色,他受此启发,发明了“凸版蚀刻”(relief etching)技术——把文本直接写到铜板上,同时配上设计或图画。他用耐酸液体在铜板上直接镜像书写,然后用酸剂浸泡铜板,把未被耐酸液覆盖的部分腐蚀掉,使文字和设计图案凸起,涂上墨水就可以直接上滚筒。这种方法一是可免除昂贵的雕版工序,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块雕版上同时编辑文字和图像——这项技术使布莱克的两大创作天赋象征性地合二为一,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书被他称为

    “诗画本”(illuminated books)

    。他在法国大革命那一年进行了第一次较成熟的“可视诗歌”尝试——《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野玫瑰》:这首诗通常被解释为对尘世之爱的种种烦恼的描绘。一朵红玫瑰象征着肉体之爱,肉虫(或是肉)象征着病痛的根源。左方有一只毛毛虫正在啮食着一片叶子,这个生物对于布莱克,是“掠夺者”或抢劫者的象征。在另外一处,布莱克把“毛毛虫”影射为玫瑰的主要敌人,与教士等同起来,因为他们对最

    在布莱克之前,插图本中的图画仅仅是发挥美化或对文本阐释补充的作用,而布莱克则希望用二者合一的方式,借图像的抽象性打破读者以图释文的怪圈。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诗如画(Ut pictura poesis),以“诗歌描绘事物”的艺术思想,推动绘画作为一门叙事艺术开始了发展进程。而布莱克在诗画集的尝试里所做的,正是结合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到的——时间艺术(诗歌)和空间艺术(绘画)的结合。语言文字无法充分阐释视觉经验,而图像在表达时则更能充当视觉引导的角色,直观地表达主题,留出更多意境或韵味。在诗歌与图画形成的表征系统中,文字不再是诗歌的全部,意象分别通过文字符号和具象绘画得到表达,图中的意象既是文字描绘的对象,也是文字的解释项。布莱克往往先写成诗歌,再完成图画,这样的创作过程形成了“字母文字”-“象形图画”-“象形文字”的有趣回环,文字与符号融为一体,转换为可见的形象,相互加强。

    《虎》:图中的老虎,站在一棵树下,有些版本中这只野兽被用火红的颜色绘成一个狰狞的食肉兽。在另一些版本中却又使它现出笑容仿佛一只驯顺的猫。也许布莱克不打算以画一只具有一致的或明显的性格的兽来消除他这首诗的神秘性吧。

    《牛虻》:在图中,诗歌的主角虻虫位于图画的左下角,被一个孩子追赶。而画面的大部分则被悉心照顾孩子的母亲所占据,一种可能的解读是,虻虫也像任何其他生物一样,既无足轻重,也有它的意义,布莱克描绘了一只快活的虻虫的价值观——不论它死了还是活着。图案描绘出人的一生欢乐无常,这以孩子们在游

    除了诗画并行的独特创作方式,威廉.布莱克的另一创作特点则归功于他天真又自由的视角——倒不如说是后者的影响,把布莱克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从社会潮流和大众艺术中解放出来。

    上文提到布莱克独特的观看之道,即自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布莱克在晚年的作品序言中也重申:

    “我在受命于圣灵的时候创作,我默写天国的讯息,不论白昼与黑夜。”

    虽然不能确定这是一种吹嘘或谬传,但布莱克的确在当时提出并忠实拥护着与时代和社会潮流相悖的艺术理念。

    威廉.布莱克生活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是一个人人追求理性巅峰的年代,而他不认为理性或实在的经验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他称人的一生以“天真”开始,然后接触广阔的生活,进入“经验”,而经验可能使人们变得堕落,“通往天国的路并非通过纯粹理性,而是靠想象”。一则有趣的轶事是,那时万有引力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冲撞,与朋友讨论到“天空的界限“时,布莱克却公然反驳称:“我走到天的尽头,伸手就能够到它。”

    在《牛顿》这副图中,布莱克给牛顿安排了一个蜷缩的姿势,且不与身边丰富的自然环境产生任何互动。一种解释是,此图表达了布莱克对自然科学主导地位的不满——换言之,他更看重纸页以外的广阔世界。

    在此种思潮的背景下,布莱克和他所称的“假艺术家、伪造者和冒牌博士们“——即当时的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及其推崇学院艺术的同僚——划清界限,拒绝大工业时代新兴批量生产靠小点和菱形组成图案的印刷方式,弃用传统的油彩这样当时盛行的制作方式,选择以流畅的线条表达,独特的铜板蚀刻配以手工上色。

    布莱克称:

    “线就是线本身最细微的划分:无论直线还是曲线,线就是线,不能用任何其他东西来衡量”“界定线越清晰,锐利,确定,艺术作品就越完美,这也适用于生命……”“删掉这条线,你就删去了生命本身……”

    ,在其眼中,“线”(相对应当时印刷出的点或小菱形,对图形的分割)可能象征着是艺术工业无法生产的异质产物,是区分真实艺术和虚假艺术的一条标准,是不妥协于商业机器的艺术家的武器。——而这正是德勒兹的“逃逸线”,反“模范”,反“系统”的逃逸者,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样反叛的先知——逃向“解域”。

    布莱克学者玛格丽特·舍伍德(Margaret Sherwood)在《布莱克和凯瑟琳》(William Blake and Catherine)中写道:

    “布莱克的狂热给了你羽翼,释放你的精神。召唤他的到来就是聆听钥匙的转动,打开任何类型的精神监狱,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萦绕着解放,自由和逃逸的氛围。在像《天堂与地狱的联姻》这样的插画版书本里,那些在蓝色的天际飞掠穿梭(flight),从各种线(lines)中飞出的鸟儿的翅膀;那些在天尽头的云端上啸叫驰骋的骏马,都不会显得更为自由。”

    ——逃逸,从某个辖域离开或者逃脱的运动,用梦幻中勃勃生气破除时代的惰性和阻力的逃逸。

    《天堂和地狱的联姻》扉页

    艾略特认为,威廉.布莱克所拥有的使人不快的真诚和自由,正来自于对一切病态的或反常的或荒谬的东西的反抗。

    “只有经过一些去繁就简的、不平凡的劳动而产生的那类作品,才能展示人类灵魂的主要病患或力量。”

    他认为布莱克“正统”专业教育的缺乏(即做学徒而未前往画室学习)正好免去了画家本人去接受他不需要的那种教育之苦,相反,一般人的教育可能是一种束缚,不帮助人们获得自己的观念,反而

    “掩盖了我们到底是什么、感觉什么、真正需求什么,以及究竟是什么真正激发了我们的兴趣等问题”

    布莱克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和事物的“实质”,强调私人想象的重要性,认为工业时代将人当做某种机械的科学对象,是一种可耻的简化论。在布莱克的眼里,人的理智来源于大脑,但是“能量(Energy)”来自于内心,这个能量包括了“恶(Evil)”的东西;善恶有特殊的含义,不完全局限于道德层面。在他的作品《跳蚤的鬼魂》中,一个半人半兽的生物拿着盯着一个空碗,在类似舞台的布景中踱步。

    《跳蚤的鬼魂》

    据布莱克的一位密友解释:布莱克曾看到一个被困在跳蚤体内的灵魂,当他画跳蚤时,发现跳蚤被嗜血人的灵魂所困住,这些人被困在昆虫的身体里,是因为如果它们太大,就会喝不少血,以至于让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丧失生命——此谓跳蚤嗜血的天性。空碗暗示着此灵魂生为人时的放纵和不节制——其笨拙的动作,舞台上的窘境,荒诞的相貌让观者重新审视人的形象。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称:

    “观看先于言语,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每一张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式。然而,影像作为艺术品展出的时候,人们观赏的方式会受一整套艺术旧有的关系影响,比如,美,真理,天才,文明,形式,地位,品位等等。”

    如果想进入威廉.布莱克的创作中,就必须先抛却部分旧的固有观念,深入他构建的神话和象征体系中。

    除了《天真与经验之歌》,布莱克迫于生活所需,接下了部分插图的工作委托,这些委托作品一部分是雕版的书籍插画,另一部分则是为经典文本绘制插图,如《圣经》,《神曲》,莎士比亚作品等。

    1800年左右,布莱克携太太在英格兰南部苏塞克斯海滨小镇度长假,并暴力驱逐了一个喝醉的士兵,因为驱逐过程中布莱克发表了一些激进政见,不久之后他就被起诉有煽动性的言论,尽管他最终被无罪释放,但身体和创作都每况愈下。

    《弥尔顿》插图

    在晚年,威廉.布莱克致力于创作他的长诗《弥尔顿》,这部作品既是受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启发也是以之为基础的。作为一个雕刻艺术家与作家,布莱克愈发感到他负有帮助英国建立以爱为基础的新社会秩序的使命,他感到他一定要揭露社会的错误,如童工、贫穷,工人只得到贫乏的工资。

    《伦敦》:这是一首政治诗,修饰街道与泰晤士河的“特辖的”一词暗示了商业世界中的种种契约和公司对于个人所施加的限制。图中一个孩子领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过街道。这有胡子的人也许是造物主Urizen,他被他自己创造的状态弄跛了。右下方又有一个流浪儿在火堆前取暖。

    “唯一的方法是令人知晓灵性的价值,而不再只想着物质的利益……我有一种正法去宣扬。”他如此说道,“我不会放下我的伟大工作,去打开人们不死不灭的眼睛,向内探索永恒的工作。”

    在《弥尔顿》一诗的卷首,布莱克慷慨激昂地号召道:

    醒来吧,哦,新世纪的年轻人!扬起你们的额头,去顶撞那些愚昧的佣工们吧!在

    教会,宫廷和大学里都有这些佣工:他们竭力延续世俗的论战,试图永远压制精神的世

    界。画家们!雕塑家们!建筑师们!我召唤你们!那些随大流的蠢货企图利诱你们去做

    可鄙的工作,吹嘘这些工作可以赚取多少钱财,他们不过是在压制你们的天赋,别再忍

    受他们了!要相信基督和他的信徒们,要相信,有一群人他们的欢悦在于破坏。我们不

    需要用希腊罗马做样本,只要我们忠于自己的想象,就能在永恒的世界里永生!

    《弥尔顿》插图

    最终,1827年8月,威廉布莱克,这位诗人,画家,孤独的先知,对身边的人说:

    “去买只炭笔来。”

    他拿出最后的几先令,画完了最后一张画,说:

    “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凯瑟琳不得不借钱为他举行了葬礼,而在他临终时一个身旁的朋友如此写道:

    “他死于星期日晚上六时正,神态极其庄严。他说他会到他一生所求的国度。就在他死前的一刻,他的面色美好,眼睛发出光芒,高歌他在天国中所看见的一切。”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布鲁姆《威廉.布莱克小传》选自《Bloom's Major Poets》,王立秋译

    [2] T·S·艾略特:《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李赋宁 王恩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3] 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杨苡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

    [4] 威廉布莱克的笔记本-大英图书馆专题网站:

    https://www.britishlibrary.cn/zh-cn/works/notebook-of-william-blake/

    其他参考文章及相关豆列: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0084029/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370+)
  • 书籍多(367+)
  • 下载快(160+)
  • 已买(379+)
  • 快捷(530+)
  • 无漏页(524+)
  • 愉快的找书体验(332+)
  • 好评(527+)
  • 字体合适(559+)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16 09:05:4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濮***彤: ( 2024-12-14 12:27:2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孙***夏: ( 2024-12-16 13:40:3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詹***萍: ( 2025-01-07 15:59:15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辛***玮: ( 2024-12-18 17:03:5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师***怀: ( 2024-12-18 14:31:3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方***旋: ( 2025-01-06 18:01:0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沈***松: ( 2024-12-15 06:00:2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孔***旋: ( 2024-12-20 21:31:1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颜: ( 2024-12-17 06:40:20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宫***玉: ( 2024-12-30 18:59:11 )

    我说完了。

  • 网友 步***青: ( 2024-12-25 18:41:10 )

    。。。。。好

  • 网友 瞿***香: ( 2025-01-07 14:43:0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冯***卉: ( 2025-01-03 01:54:55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26 05:37:5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龚***湄: ( 2024-12-16 14:17:0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