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包拯传奇1:玉凤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59

包拯传奇1:玉凤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包拯传奇1:玉凤钗精美图片
》包拯传奇1:玉凤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包拯传奇1:玉凤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024512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2
  • 页数:152
  • 价格:29.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2:59

内容简介:

连环画风 创新分镜 / 法国编剧 生花妙笔

悬疑惊险 机关重重 / 中西合璧 风靡欧洲

...................

※编辑推荐※

仰赖法国编剧的生花妙笔,包拯故事得以全新演绎,有如影视大片般惊险刺激。

中国画家聂崇瑞匠心独运,赋予传统连环画新的生命,创新的分镜头深入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复杂悬疑的故事、精美隽永的画面,《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引起轰动,受到全世界漫画迷的狂热追捧,创下单日销售记录,掀起一股跨越国界的“青天热潮”。

法国影视剧导演悬疑妙笔: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在包拯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编。他不仅利用了悬疑、情感、侦探等影视剧热门元素,还利用欧美影视剧最常用的“交代背景、抖出包袱、节外生枝”的“三步走式”的编剧方法,使得故事更富吸引力。漫画版《包拯传奇》有点像公路电影、武侠片和侦探电影的综合,充满新鲜感。

中国连环画大师创新演绎:年届七旬的画家聂崇瑞开创了连环画的新形式:有分镜的连环画。他的画风综合了工笔、版画的画风,对比强烈、栩栩如生,既有中国古典风韵的精致典雅,又洋溢着西方审美的强烈、激情。

法国年销五万册的探案传奇:《包拯传奇》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横空出世,尽管未做任何的前期广告和宣传,它还是吸引了蜂拥而至的各国粉丝,并创下漫画节单日畅销记录。悬疑精彩的故事加上叹为观止的画面,《包拯传奇》的风潮迅速席卷欧洲,年销五万册,乃至法国路人皆知“包青天”。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次对包拯故事的全新演绎,法国影视导演帕特里克•马蒂在剧本中着力刻画了骇人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并插入精彩、复杂的悬疑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使读者身临其境,其间正邪势不两立,侍妾、医生、武林高手等各显神通。而画家聂崇瑞采用精彩的木刻风格,每一细节都能体现出绘者的独运匠心和严谨态度。《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一亮相即受狂热追捧,创下单本销售记录。而一年五万余册的销量也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包青天”的热潮。

...................

※媒体推荐

近年来最杰出的一部中国漫画作品莫过于《包拯传奇》,它叙述的故事引人致胜,仿佛带着读者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让-皮埃尔·迪荣内,法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影评家

《包拯传奇》系列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故事的完整和精彩,漫画中出现的所有饰物、工具、建筑等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为读者真实还原了十一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法国《漫画园地》

《包拯传奇》既是一部充满道德意味的图像小说,又是一则非凡的历险记,它歌颂了一个已经终结的英雄时代。

——法国Inrockuptibles 杂志

《包拯传奇》应该属于全世界人民,在外国读者看来,包拯是古代版的超级英雄,不过他从来不戴面具。

——《中国日报》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编者:

帕特里克·马蒂(Patrick Marty),法国波尔多美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史系教授、剧作家、导演。马蒂教授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以及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对包拯情有独钟,并萌生了将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改编成漫画的想法,为此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绘者:

聂崇瑞,1943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1946年回国并于1953年落户北京。早年学习机械专业。自1977年起一直从事连环画漫画创作,主要作品有:《回来吧,罗兰》《巴普洛夫》《世界十大之谜》《伦琴》《雾都孤儿》等。20世纪80年代就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之后,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作品。2000年后,成为最早与欧洲出版商合作的中国漫画家之一,并与法国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合作的《包拯传奇》系列丛书。

译者:

方尔平,198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译著主要包括《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符号学置疑》《欲望的眩晕》,2005年起涉足漫画作品译介,为法国FEI出版社的《包拯传奇》《丫丫历险记》、《海盗女王》等系列漫画作品提供翻译。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连环画风 创新分镜 / 法国编剧 生花妙笔

悬疑惊险 机关重重 / 中西合璧 风靡欧洲

...................

※编辑推荐※

仰赖法国编剧的生花妙笔,包拯故事得以全新演绎,有如影视大片般惊险刺激。

中国画家聂崇瑞匠心独运,赋予传统连环画新的生命,创新的分镜头深入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复杂悬疑的故事、精美隽永的画面,《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引起轰动,受到全世界漫画迷的狂热追捧,创下单日销售记录,掀起一股跨越国界的“青天热潮”。

法国影视剧导演悬疑妙笔: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在包拯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编。他不仅利用了悬疑、情感、侦探等影视剧热门元素,还利用欧美影视剧最常用的“交代背景、抖出包袱、节外生枝”的“三步走式”的编剧方法,使得故事更富吸引力。漫画版《包拯传奇》有点像公路电影、武侠片和侦探电影的综合,充满新鲜感。

中国连环画大师创新演绎:年届七旬的画家聂崇瑞开创了连环画的新形式:有分镜的连环画。他的画风综合了工笔、版画的画风,对比强烈、栩栩如生,既有中国古典风韵的精致典雅,又洋溢着西方审美的强烈、激情。

法国年销五万册的探案传奇:《包拯传奇》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横空出世,尽管未做任何的前期广告和宣传,它还是吸引了蜂拥而至的各国粉丝,并创下漫画节单日畅销记录。悬疑精彩的故事加上叹为观止的画面,《包拯传奇》的风潮迅速席卷欧洲,年销五万册,乃至法国路人皆知“包青天”。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次对包拯故事的全新演绎,法国影视导演帕特里克•马蒂在剧本中着力刻画了骇人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并插入精彩、复杂的悬疑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使读者身临其境,其间正邪势不两立,侍妾、医生、武林高手等各显神通。而画家聂崇瑞采用精彩的木刻风格,每一细节都能体现出绘者的独运匠心和严谨态度。《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一亮相即受狂热追捧,创下单本销售记录。而一年五万余册的销量也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包青天”的热潮。

...................

※媒体推荐

近年来最杰出的一部中国漫画作品莫过于《包拯传奇》,它叙述的故事引人致胜,仿佛带着读者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让-皮埃尔·迪荣内,法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影评家

《包拯传奇》系列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故事的完整和精彩,漫画中出现的所有饰物、工具、建筑等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为读者真实还原了十一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法国《漫画园地》

《包拯传奇》既是一部充满道德意味的图像小说,又是一则非凡的历险记,它歌颂了一个已经终结的英雄时代。

——法国Inrockuptibles 杂志

《包拯传奇》应该属于全世界人民,在外国读者看来,包拯是古代版的超级英雄,不过他从来不戴面具。

——《中国日报》


精彩短评:

  • 作者:懒得想名字了 发布时间:2019-10-30 01:38:08

    好看(。・ω・。)ノ♡

  • 作者:狄特里希 发布时间:2016-04-09 18:46:48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连环画家凋零了,他才显得鹤立鸡群吧,话说回来,画了几十年基本的人体比例都还成问题,线条运用的也很粗粝很无美感,至于编剧问题,what?买这种书还看故事?

  •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16-03-24 21:49:49

    真相稳准猜到,画风粗犷。丑女大波妹死掉好难过,而且法国人不觉得那是丑女吧。展昭与姑娘滚床单,正要入港,翻下一页准备看高潮,结果没了!转下个情节了嗡嗡。

  • 作者:ゴキミココココ 发布时间:2016-04-17 17:21:10

    画面比较缺乏想象力

  • 作者:魔云兽 发布时间:2016-01-26 16:52:17

    小时候我很想看连环画,但是我自己买不起,仅有一套《杨家将》存了好几年,后来上学就丢了。今天拿到这本书,翻开看了一下,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感觉,虽然开本比连环画大,但是气质非常连环画,所以读得特别开心。故事悬念设置很大片既视感,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你懂得。

  • 作者:后浪 发布时间:2016-03-07 14:55:43

    本书是一次对包拯故事的全新演绎,法国影视导演帕特里克·马蒂在剧本中着力刻画了骇人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并插入精彩、复杂的悬疑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使读者身临其境,其间正邪势不两立,侍妾、医生、武林高手等各显神通。而画家聂崇瑞采用精彩的木刻风格,每一细节都能体现出绘者的独运匠心和严谨态度。


深度书评:

  • 老爷子和神创论者的辩论

    作者:超新星芋圆兔 发布时间:2013-12-17 00:05:07

    可能是阅读倾向的问题,对我来说这本书相比《自私的基因》可读性要高的多——虽然是接近30W字的长篇幅科普读物,读起来却非常顺畅,连作者的零星的幽默感我也很好的get√了。

    个人觉得良好的阅读感不光来自作者成熟的写作风格,更多是得益于作者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神创论者的驳斥中显得尤为精彩。

    老爷子从最早的《自私的基因》开始,就一直在和神创论者进行争论。从精力旺盛的大好青年一直到视力都不大好的老年,道金斯的科普著作出了一本又一本,但状况似乎并未好转。

    尽管美国的公立学校不允许教授神创论知识,但从本书附录来看,在欧洲的情况似乎没这么乐观。

    好多章作者都展示了和神创论者们的争论状况,有时候是斗志高昂的,有时候是无可奈何的(第七章里和温迪的对话),有时候是淘气的偷笑(P107 安德鲁索要细菌样本而不得时,几乎可以体会到作者淘气的笑容)。

    每次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作者也非常光明正大的拿出证据,并且详细的解释了其中容易造成读者困扰的地方。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让温迪等人的反驳更显得没有底气。

    但这也许是因为作者不得不这样。

    神创论者可以不讲推理、无视科学发现,但作者不能不讲道理。生物的进化在欧洲本来就不是被普遍接受的,要用一百多年的科学研究成果去抗衡上千年的宗教传统,没有可信的证据和严格的推理是不足以取信于人的。

    也由于是一本科普读物,作者对各个科学概念都做了详细的、深入浅出的阐释。如果你不知道板块漂移说,从书中你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果之前已经对其有所了解,在老爷子这本书里面你会有更进一步的收获——原来说“漂移”是不准确的,陆地只是板块“比较厚”的那部分。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这本书不光是对进化论小白“扫盲”;对于之前对相关概念有所了解的读者仍然会起到“解惑”的作用,尤其是经过高中生物学训练,但对生物的进化、相关科学研究的方法一知半解,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究竟的中国读者(板块漂移说就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大概就是一本真正好的科普读物的作用,让各个程度的普通读者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让我更进一步喜欢这本书的是,作者表示“进化”也许并不准确,因为“进”就很自然的标出了高低之分,而实际上物种并没有高低之分,适应环境的就获得更大的生存繁衍机会。而现在所有的物种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他们适应了环境;而去给这些动物划分等级是不正确的——所谓“高等”“低等”的评判标准也是荒谬的,所谓“聪明”“漂亮”也只是主观的非科学标准(P128~129)。

    而达尔文老年对自己提出的进化论的怀疑并不是说他觉得世界神创是对的,个人看来更可能是对“进化”一词的不确定,以及后续研究导致其认为应对先前理论进行更仔细的修正。

    ——————————————————————————————————

    尽管持有不可知论的观点,我但仍然认为科学技对世界面貌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我们为了抵抗时间带来的虚无感而创造了“意义”,如果我们不去探索,恐怕连“意义”这样含义丰富的人造物都要失去效果了。

    ——————————————————————————————————

    由于中国的科学教育基础——大家都信科学,于是这本书对大多数读者应该是没有“伤害”的。

    而无论有没有生物学基础,读者都能很好的从本书中得到阅读的乐趣。如果高中生物学的好,对部分章节的理解会更好,但也只要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就够了——即使没有也无所谓,作者的阐述足够详细,只要认真看也能看懂。

    ————————————————————————————————————

    之前对碳十四年代检测法一直存疑,这本书的阐述多少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原来真的有个归零的步骤……

    只是还是有点小小的疑惑:按放射元素半衰期检测物质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这些元素在检测物中的分布必须的均匀的……

    个人的小小疑惑不影响这成为一本好书,即便以后不再和进化论有任何交集,我仍然高兴自己读过这本书。

    ——————————————————————————————————

    有好书读真的很重要,人生时间有限,实在不该在烂书上浪费时间;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的好书。

  • 市声如沸,而我在其中编织孤独——欢迎进入《编辑人的世界》

    作者:不更改一小片海 发布时间:2019-06-14 18:48:56

    严格来说,这不算是一篇常规意义上的书评。入职成为一名图书编辑已近一年,我才来读这本编辑入门指导书,着实也是拖延症反复发作的结果——但所谓“相聚离开,都有时候”,也许这正是我坦陈一年以来工作感想的最佳时机。

    文字之于我,是消遣,也是武器,或者说是一种集训练营与收容所于一体的复杂存在。我阅读它们,从中汲取知识、态度,尝试触摸种种隔阂背后的情绪与记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持续的,又有绝不可被替代的必要性。如同在旷野上漫游一般,我要努力让自己站在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中,才能唤醒身体知觉,切切实实感受到时间空间无限延展的平凡与伟大。写作的消遣成分则更大一点,或许是缺少些用来谋生的紧迫感,暂且还能以游戏手段取悦自我,获得少许敝帚自珍的精神安慰。这样看来,算是归顺于野心也好,填补欲望也罢,我仍习惯将文字置于野蛮生长的境地当中,在允许胡作非为的界线内找些乐子。

    文字从人脑中诞生,由唇舌送出,用双手记录,然后人们再将这些原材料返回到大脑中进行二次组织加工——让文字成为章句,成为篇目,成为著作。在我不成熟的想象中,书的诞生,就是管束散漫的过程,将庞大的文字架构拾掇出匀称模样,能顺理成章地奉送给更多人轻松享用。

    从这样的宏愿出发,我打定主意要在毕业后做一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并渴望能通过这个途径进入到一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神奇天地。

    《编辑人的世界》中,作者分门别类详细介绍了很多不同类型图书的编辑方法,如:窥探人性阴暗面——编辑真实犯罪故事、制造悬疑——编辑犯罪小说、关于“政治正确性”问题——编辑非虚构类图书、雕琢艺术品——编辑小说、人生的编辑者——编辑传记……看起来,编辑要面对的图书种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各自有各自的特质,各自亦有各自的奥秘与精彩,等待着踌躇满志的编辑们打开书稿拿起笔,在恢弘的文字王国中大展拳脚。

    万万没想到,我入职之后接手的第一份书稿,从开始一编到最终下厂,用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从零起步初学出版的我,在乌托邦式的“浪漫浅草”中,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小失前蹄”。

    一个图书编辑要完成多少项工作?从选题通过的那一刻起,编辑即与这本书签订了类似山盟海誓的契约——从此我们荣辱与共,不离不弃,直到永远。拿到书稿,三审三校的过程与恋爱并无二致:初识,一切都是那样新鲜,看着粗糙混乱的word文档也能生出几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动感,文章编排有问题还是逻辑结构有矛盾,没关系,来日方长,总有时间让我们慢慢磨合;相处之中,七零八碎的小问题便如同生活琐屑那样开始扰人心绪,为什么“的地得”频频混用,为什么双引号总是放不对地方,为什么单书名号和大于小于号这么容易混淆,这个阶段让编辑不得不谨小慎微诚惶诚恐起来,生怕日复一日对着“盘出包浆”的纸稿,彼此间两相生厌,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错漏;内文齐定清了,进入后期设计环节,整日周旋在设计部、制作部、印制部之间,期待尘埃落定的小小喜悦与掐算日期进度的焦虑隐忧,这两种情绪交替出现,往往令编辑时常露出笑中带泪的无奈表情……想要达成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契合,想要连结作者与读者的心有灵犀,更想要让这本书平平安安一路畅通地诞生出来——这就是编辑最大的幸福。

    我编的第一份书稿是一部颇有几分书卷气的散文集,作者旁征博引只当小菜一碟,时不时插几句古诗、俗语、历史典故,还喜欢字里行间带点属于自己的乡音腔调,这就令校对工作进展得缓慢至极。一句无名氏的诗,网上便有排列组合而来的各种版本,究竟哪一种是确切表述——百度百科不可轻信,社交平台记录凌乱,非得钻进知网读秀里大海捞针一番,才敢白纸红字地改动起来。而我曾经以为,在硕士答辩之后就可以彻底离开这些“故纸堆”了。

    最开始编校的时候,我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咬文嚼字”上面,反而忽略了一些对于事实核定和逻辑梳理的工作。如果早一点注意到《编辑人的世界》中的提醒就好了:“

    评估一本书的内容还有两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准确和平衡。编辑必须不断审视并质疑他所读到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没有跟上最新的发展?是否正确?有没有意义?

    文稿编辑必须以正在编辑的图书类型——教科书、小说、传记、园艺手册或科学调查为基础来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充足的知识来编辑这类主题的图书……细节繁多的推理小说的编辑会在手边放一本城市地图集,以确定小说中的侦探可以从一条街跑入另一条街而不会陷入单行车道。”如此看来,

    《编辑人的世界》的确为刚入门的新手编辑提供的解说确实是基础而易于理解的,且富有现实的可行性。

    文稿总算处理完毕,设计和制作又是道阻且长的旅程。书中插图是作者友人手绘而成,扫描成电子版,受纸张纹路和笔触痕迹影响,色彩显得格外暗沉。为了印刷出还原画作美感的效果,一趟趟地跑去设计部工位旁观摩修图过程,以至于和第一次合作的美编迅速混熟:“麻烦你看看这片阴影能修得再干净一点吗?这个绿色的叶子可以调得再青翠一点吗?”美编发来无数张花样流泪的表情包,试图让我们之间对话的气氛不要那么悲伤。我想了想调整了十二个版本的封面,默默回复了一个拥抱的gif。

    书下厂了,编辑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准备长长短短供应给不同平台的宣传文案,撰写能吸引路人眼光的个性推文,策划线上线下各种活动……有时下班关电脑前才发现,一天下来竟然同时开了十几个聊天窗口,卡在退出页面无法动弹的时候只好一键停止进程。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性格太内向,甚至有轻微社恐倾向,这也是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最担忧的事情。但从初稿到成书再到上架贩售,编辑不可能跳过任何一个环节就实现“大跃进”的突破,和同事随时随地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倒是最真实的常态。这对我来说大概也算一种幸运吧,强迫自己做好“打开通道”的准备,接纳不同立场态度下狂涌而来的信息,再将其合理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现实指导。

    其实做书的过程就好比打理一片公共绿地,我既无法将任何一棵草私有化,又不可在任何一日随意怠慢它们。我要尽自己全部的努力去浇灌、除虫、施肥,我还要欢迎小鸟和蝴蝶来做客,要把欣欣向荣的生长态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净化空间——人们来此地造访,可以大大方方吸入新鲜空气,也可以凭自己喜好带走几缕芳馨。在我看来,书籍之于生活就如同绿地之于城市,它不可能完全不受束缚地自由生长,只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才能最大化实现自身价值。

    同时,书,永远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一片园地,一个小型但却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的思想、观念、或仅仅是一个瞬间的心情,统统可以在其中长久存活。

    而书中容纳的东西越多,就越要承受来自各方的不断评判。到底什么是好书?在编辑和读者眼中,这个问题大概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相信能促成彼此间的共识:现在这个时代,好书越来越少了。《编辑人的世界》里的解释足以令编辑感到委屈不已:“为什么我们再也看不到好书了?有人说,是电视腐蚀了人们的创造力;也有人说,青春的火花早就被战争、毒品和无所事事的生活消磨殆尽了,还有人归因于广告业吸纳了大量的创作人才,更有人归咎于学校老师教导无方。以上说法全都不对。答案很简单:现在的编辑不再为本职工作花心思了。”

    我认为好书减少的原因,着实应当归结到全社会的浮躁之上,但我同样拿不准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对书的内容、形式、宣传各个环节的焦虑,填充在每一日的生活当中。每个编辑都希望自己能接手到本身就足够有趣的稿子,潜在的“爆相”能给编辑以超强的信心。但现实往往没这么简单,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稿子,编辑又该怎样细加甄选、用心制作,才能做到不辜负任何一位作者,又不敷衍任何一位读者呢。

    霍华德在《典范在夙昔——珀金斯精神死了吗?》一文中大叹:“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德高望重的珀金斯假如生在今天的出版界,还会不会快乐,甚或成功,因为他的价值观——忠诚、品位、均衡、高标准——并非都适合今天的潮流……今天出版界黑暗的核心并不是一片芜杂的丛林,而是一个浮华绚丽、让人目眩神迷的场所,是无数镜子、音乐录像带、商品交易所、鸡尾酒会、肥皂剧、马戏团、游乐场和纸牌赌博的综合体。很多人见证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珀金斯精神已死’。”珀金斯精神死了吗?如果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拉德纳等名家编书的珀金斯能于当代成为一名编辑,也许关于“品位和标准”的论辩,也会根据现实形势进行对应的调整吧——我始终相信编辑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它带来的快乐不一定非要建立在飞黄腾达之上,而细微情味仍有给人慰藉的价值。珀金斯精神理应成为远方的路标,而非横在眼前的路障。

    想起最近新学了一个词,叫“消波块”,指的是海边人工放置的大片水泥块,用来防止海浪对沙滩及附近堤坝产生冲击损伤。思忖再三,深感图书编辑的身份与这消波块是何其相似。在广阔中固守静谧,在碰撞中化解压力,在朴素中贡献奇趣。声音从东西南北四方传来,新鲜的陈旧的、活泼的严肃的、积极的消极的,如同潮汐涨落一样,永远被时光这个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着。编辑置身其中,感受着这无与伦比的热闹,同时又要让自己向那些坚实的混凝土立方体看齐,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笃定信念。在孤独中学习专注更是编辑的必修课,但孤独,未必不会成为一道吸引他人驻足流连的风景。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图书编辑,我大概还是会顺着初心回答一句:“因为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剩下的,来日方长,等我去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了。

    现在,我只能向各位诚挚推荐这本《编辑人的世界》,从理论到实务,从树立信念到寻找定位,从宏观理想到微观作业,诚实而全面地告诉你关于编辑的一切——这是一份“编辑世界”的邀请函,更是一张编辑进阶的通行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569+)
  • 内容完整(76+)
  • 购买多(567+)
  • 四星好评(318+)
  • 好评(636+)
  • 服务好(655+)
  • 图文清晰(300+)
  • 体验还行(300+)
  • 体验差(549+)
  • 强烈推荐(593+)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4-12-29 17:55:5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马***偲: ( 2024-12-19 19:40:08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龚***湄: ( 2025-01-08 00:06:5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国***芳: ( 2025-01-01 10:46:45 )

    五星好评

  • 网友 沈***松: ( 2024-12-18 17:15:0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堵***洁: ( 2024-12-28 12:09:30 )

    好用,支持

  • 网友 陈***秋: ( 2024-12-18 12:38:0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屠***好: ( 2024-12-21 11:55:46 )

    还行吧。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02:21:29 )

    够人性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