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In two previous books, Janet Malcolm explored the hidden sides
of, respectively, institutional psychoanalysis and Freudian
biography. In this book, she examines the psychopathology of
journalism. Using a strange and unprecedented lawsuit as her
larger-than-life example -- the lawsuit of Jeffrey MacDonald, a
convicted murderer, against Joe McGinniss, the author of Fatal
Vision, a book about the crime -- she delves into the always
uneasy, sometimes tragic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journalist and subject. In Malcolm's view, neither journalist nor
subject can avoid the moral impasse that is built into the
journalistic situation. When the text first appeared, as a two-part
article in The New Yorker, its thesis seemed so radical and its
irony so pitiless that journalists across the country reacted as if
stung.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In two previous books, Janet Malcolm explored the hidden sides of, respectively, institutional psychoanalysis and Freudian biography. In this book, she examines the psychopathology of journalism. Using a strange and unprecedented lawsuit as her larger-than-life example -- the lawsuit of Jeffrey MacDonald, a convicted murderer, against Joe McGinniss, the author of Fatal Vision, a book about the crime -- she delves into the always uneasy, sometimes tragic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journalist and subject. In Malcolm's view, neither journalist nor subject can avoid the moral impasse that is built into the journalistic situation. When the text first appeared, as a two-part article in The New Yorker, its thesis seemed so radical and its irony so pitiless that journalists across the country reacted as if stung.
Her book is a work of journalism as well as an essay on journalism: it at once exemplifies and dissects its subject. In her interviews with the leading and subsidiary characters in the MacDonald-McGinniss case -- the principals, their lawyers, the members of the jury, and the various persons who testified as expert witnesses at the trial -- Malcolm is always aware of herself as a player in a game that, as she points out, she cannot lose. The journalist-subject encounter has always troubled journalists, but never before has it been looked at so unflinchingly and so ruefully. Hovering over the narrative -- and always on the edge of the reader's consciousness -- is the MacDonald murder case itself, which imparts to the book an atmosphere of anxiety and uncanniness. The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derives from and reflects many of the dominant intellectual concerns of our time, and it will have a particular appeal for those who cherish the odd, the off-center, and the unsolved.
精彩短评:
作者:Arrow Shaw 发布时间:2015-01-24 10:21:39
McGinniss is not the kind of journalist that stands anywhere close to my definition of "journalist".
作者:YuRAY 发布时间:2015-02-16 01:02:16
精華竟然全在epilogue裡頭, 關於journalist-subject relationship原罪的透析解讀.
作者:安之 发布时间:2016-11-09 06:08:28
在网上搜索“Best Journalism Book”的时候看到的。很短的故事,但是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经历了两个案子。作者作为一个记者,写了另一个记者和被定罪为杀人犯的人以及这场斗争中的所有的事情。我对journalism不了解,但是我觉得作者功底十分深厚,我也手不释卷。全书围绕Jeffrey MacDonald认为自己被Joe McGinnes背叛展开,而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想探讨的,是新闻和小说之间的模糊界限——一个记者是否能够因为想要搞个大新闻就欺骗自己的subject(被采访人)呢?而最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对那个人的人生的彻底的毁灭。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铅字即真相。我查了Jeffrey的新闻,书中就说他一路Ivy(母校普林斯顿),年轻时的照片果然符合我的想象。
作者:简不易 发布时间:2021-01-09 16:37:41
作者是达尔文的玄孙(很多介绍都说成曾孙),通过遗留下来的家庭书信,还原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重感情的达尔文形象。达尔文一面观察着自己的孩子,一面思考着人类的由来。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感受英国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氛,也可以理解达尔文的思想历程。
作者:monomania 发布时间:2015-07-02 23:38:13
"But the writer of nonfiction is only a renter, who must abide by the conditions of his lease, which stipulates that he leave the house--and its name is Actuality--as he found it."
作者:Jun 发布时间:2012-05-13 12:31:19
从杀人犯诉为他写传记的作家这一奇案入手,在心理、哲学层面分析记者与受访者的“如情人般亦敌亦友”的关系,并呈现记者几乎天天面对的道德两难。
深度书评:
记者如何处理与受访者的关系
作者:陈亦然 发布时间:2021-01-02 23:40:13
读完此书,感觉记者和写作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个无解题,有太多道德上的灰色区域,稍不留神就会“触礁”。
虽然这事儿没有标准解法,只能靠记者的反复实践,小心翼翼地拿捏分寸和尺度,但本书作者还是提供了一些观点和建议,我整理如下:
1、采访对象可能因为需要作者关注他们,担心别人认为他无趣,而对作者讲一些奇怪的站不住脚的事情。
2、记者应该让写作对象授权他们,根据记者所看到的情况进行解释、描写和塑造人物,并相信记者会忠于他们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写作对象看到的事实。
3、记者无法给写作对象一个保证。写作对象也没有修改的特权,直到书出版之后,对方才能看到。
4、“别怪我,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这样的辩解永远是无效的。
当作者说“欺骗写作对象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他们打破了不能公然违反的社会契约。当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变通的时候,你就应该绝口不提,并且祈祷你不被抓住,因为一旦你被抓住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站出来说,他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5、记者会面对的烦恼是,当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任何不能完全站在有利于他的角度看问题的人,在他看来都是充满敌意、冷酷无情的当。一个人陷入痛苦的时候,需要同情和安慰,而不是抽象的辩论。
否则的话,写作对象就会逃避会那个并不认为他的立场是正确的作者。
6、写作对象往往希望记者能够有个公正的态度,为他这一方进行公正的报道,但是公正是理想化的,并不是记者一个人的意愿可以实现的,而且公正并不是记者着重培养的素质。(有点毒鸡汤= =)
7、小说家寻找男女主角的时候,可以从各种人物中进行选择,而记者只能从一个小群体中选择主角,从特定的罕见的有表现欲的自我欺骗的性格中选择,他们已经替记者做了想象的工作——这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现场的文学角色。
8、在非虚构类作品中,有一个把生活转变为文学的关键因素。这个关键因素就是作者对写作对象的认识和热情,如果没有这些,就很难把生活转变为文学。
正如《冷血》当中的佩里史密斯在作者的帮助下,才实现了成为有价值的文学人物的愿望(你的写作对象会有这样的愿望吗?)。
9、在小说作品当中,有些作者会认为:一本小说是有生命的。作者在道义上有义务去保护这个生命,而不是让他在孕育的过程中死去。假如他们必须说假话,去保护这个有生命之物,并让他成活,那么这就是作者的道德责任之所在。
但要注意的是,那是小说。对于非虚构作品而言,角色不必自己具备“生命力”;现实中,他们就是有生命的人。
10、蒙受冤屈和羞辱的人,都会幻想着有一个记者,骑着白色骏马,来到他们身旁,为自己伸张正义。这个时候出现的记者往往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完全吸收了写作对象的素材而出版作品的人,不是记者,而是从事宣传工作的人。
11、与非虚构作者相比,小说作家被赋予了更多的特权。他是房屋的主人,可以在里面随心所欲。如果他非常想拆掉这个房子,那他就拆掉这个房子。
但是非虚构作者如同一个租户,必须遵守租赁合同中的条款。他可以带自己的家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也可以安静的听广播,但是他不能改变房子的基本结构,也不能改动任何建筑风格。如果他找到了事实,就必须离开房屋。
非虚构作者和读者的契约中,限制了作者只能写发生了的事情,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人物,不能够对这些事情和人物加以修饰。
12、读者对非虚构作者有一种信任感,出于这个原因,非虚构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创作出不辜负读者信任的作品。
当然,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也没有绝对的虚构。如同每一部小说都源自生活,每一部非虚构作品也都源自艺术。
13、文字笔录不是最终版本,而是一种文字表达的草稿。只有最不称职的记者,才会把采访对象的话一字不动的写出来,而不进行任何的编辑和加工。实际上,当我们耳朵听到的时候,就立刻自动进行修改了。
相较之下,录音带中的对话和独白,会缺少作者通过自己的耳朵捕捉采访对象思想的真实感。
14、忠于采访对象的想法,并且用他的方式进行表述,是处理新闻引语的必要条件,所有的修饰性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个必要条件。
15、把录音带的语言转换文字和引用可信的引语,这两者绝不是相互抵触的。实际上,两者在本质上有着重要的互补性。
16、人们创造了“参与观察者”一词来描述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实践,这个词也用于描述记者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记者更加深度和频繁地参与到了写作对象的生活中,那么他比任何人都容易受到口是心非的指控。
17、新闻领域道德上的模糊地带,不仅存在于文字上,也存在于文字引起的关系上,因为文字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一方。新闻作品中一个人是正面还是负面角色,取决于记者如何取材。
18、写作对象试图操控记者的事实,也不能抵消记者肆意而为犯下的错误。
《记者与凶手》
作者:iommi/佛界易入,魔界难进 发布时间:2024-03-19 08:21:08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581+)
- 无颠倒(174+)
- 盗版少(674+)
- 目录完整(76+)
- 章节完整(223+)
- mobi(600+)
- 值得下载(433+)
- 排版满分(532+)
- 全格式(475+)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26 18:36:0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03 06:42:0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冯***丽: ( 2024-12-15 05:56:0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宫***玉: ( 2024-12-22 20:38:35 )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13 22:02:27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汪***豪: ( 2024-12-18 12:07:5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常***翠: ( 2024-12-18 00:17:54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仰***兰: ( 2025-01-09 20:04:4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寿***芳: ( 2025-01-06 05:37:0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陈***秋: ( 2024-12-26 07:31:3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石***烟: ( 2025-01-05 03:21:4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13 15:08:3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通***蕊: ( 2025-01-08 07:41:2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喜欢"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T(ISBN=9780679731832) 英文原版"的人也看了
- 铁路信号抗干扰技术(修订本) 杨世武 编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正名中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玻璃瓶裏的妖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会计专业英语(简明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希格登半程马拉松训练教程( 货号:711549688)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自我导向行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犹太人凭什么赢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ZJ-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第十一辑 水产分册9787109212145农业标准编辑部中国农业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水浒传原著正版初中学生七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书籍有声读物名著高中生世界文学名著短篇小说集外国名著书籍畅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548220213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