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高中生古诗文推荐背诵95篇》收录《语文》教材所收古诗文,共95篇,在选收的诗文下面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解读三部分辅导学习的文字。作者简介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些相关背景介绍。注释部分主要是对某些难懂的字词、典故加以解释,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解读部分力求抓住文章妁主要内容和特色加以分析,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书籍目录:
目 次
导读
前言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吴建民,安徽亳州市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论、古代诗学、古代艺术理论的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诗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当代阐释与转化》等。 参加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撰写。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高中生古诗文推荐背诵95篇》收录《语文》教材所收古诗文,共95篇,在选收的诗文下面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解读三部分辅导学习的文字。作者简介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些相关背景介绍。注释部分主要是对某些难懂的字词、典故加以解释,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解读部分力求抓住文章妁主要内容和特色加以分析,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精彩短评:
作者:呼噜哇啦 发布时间:2023-11-17 00:56:11
挺好看的,情节想象力太丰富了,似幻似真。虽然地域化符号很强,里面也展示了社会背面的命题,人口买卖、临终关怀、巫术、环境保护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冲突等,但更多是每个鲜活人物的生命力,一种原始的自由主义,一种女性视角下的《老人与海》似的战斗。
作者:龙泉寺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0-06-11 15:42:09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0日捐赠
作者:南荼北鱼 发布时间:2023-12-30 19:31:12
非常好的游记,跟随笔者从埃及到沙特再回国,仿佛也走了一遭。文中很多东西当下看来都有参考意义。
作者:MemoryLee 发布时间:2022-04-14 00:38:13
很喜欢夏小鲟的画风,原来里面是短篇绘本故事,故事一般。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3-11-20 05:14:08
怀念。
作者:豆友3gUwhopXEM 发布时间:2024-01-04 22:53:25
垃圾
深度书评:
徐聖心:儒內儒外?莊子何歸?——《儒門內的莊子》述評
作者:理一分殊 发布时间:2020-08-08 22:06:56
庸詎知吾所謂儒非汝所謂儒者邪?
庸詎知汝所謂莊非吾所謂莊生邪?
─仿莊式語法戲作
緒 言
胡適曾主張:「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然而這如何能成為做學問的指引?在 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時,如何進行假設?在深入事象肌理之後,理解自有其左右逢 源之境,又何須假設?何況已大膽於前,又何須小心於後?即求小心於後,也未必 能達於是。是則前句可為入門者壯聲勢,後者則屢為乏根基或洞識者所樂棄。若仍 用小/大設對,吾人寧取〈寶鏡三昧〉中之「細入無間,大絕方所」一語為治學之 南針。兩句雖有不同語脈,尤貴寂歷同時。細入無間,乃言對文本之通透為無限逼 近之體認;而大絕方所又指向必不為任一模式、任一界域所拘之眼光與氣魄。恢宏 方能走雲連風,橫絕太空,而細密復為恢宏所涵蘊;細密則使想像與超拔皆紮根於 地,而恢宏正以細密為生機。 楊先生此書,既擇〈儒門內的莊子〉一篇為書名,與當代學術成見迥不相侔, 不僅為其學思之一里程碑,同時也是當代《莊子》研究之新局面。脫舊說之籠範, 籌新局之開創,卻不源於盲勇大膽的假設,正來自對《莊子》文本細入無間之貼 合,復來自對《莊子》旨歸大絕方所之恢宏。楊先生學術著作一入手即足名刻學林 者,為其碩士論文《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開展》。此書絕無少作之蹇澀,反之 汲取當代中西學術之資糧,而有著觀念的清晰與新穎,然莊子依舊列於道家門牆。 而博論《中國古代「天人交通」的四種類型及其意義》,則已以神話、離體遠遊等 主題,恢宏地開展古典詮釋,然莊子卻非此書之重心。至《儒門內的莊子》一書, 則既與首部著作見地有別,又不失其對經典精神一貫的關注。此書涵蓋宏闊,立論 層層開新,如莊子學術淵源及其思想性格、《莊子》中「主體」之特徵、《莊子》中 對語言之反省與創用,由是而涉及莊子學派歸屬、神話淵源與轉化、卮言與隱喻、 關於技術或技藝、體知與氣化⋯⋯等主題之開展。個人認為藉由傳統的繼承及與西 方思想的匯流,加上楊先生獨自的睿見,本書勝義紛呈,絕非老調重彈。其中, 神話與巫術的當代再生,雖是貫穿全書的基調,但一方面因個人知識不足,一方面 對其想像聯結的方式也很陌生,加上是書結構與理致,已有他文深入引介;是以兩 者均為下文所略。個人想單就最具爭議性的論題來談,即莊子的學派歸屬或思想性 格,逕論其成立之基石,如《莊子‧天下》等;另論及書中未涉及的討論側面,如 諸論說間,語詞意義相錯之可能⋯⋯等,以便能接續其書而重啟對話。以下論題均 就這兩點設定展開。
一、學派歸屬或思想性格
先談立場與策略。在學派歸屬部分,個人完全同意楊先生的看法。若談學派 歸屬過於剛性,那麼亦可權且視為思想性格的傾向問題。雖然這說法在學界不止非 主流,更多時候就歸屬於錯讀《莊子》及儒家保守主義者的謬論而已 1 。然而果真是 這樣嗎?歷來積非成是的局面與定位如何扭轉?楊先生的論述策略非常高明:「以 莊解莊」。不是單純從《莊子》文本的再解析,而是以《莊子》中「篇」為基準, 這就是〈天下〉。這和一般的策略已有很大的不同。簡單地說,因《莊子》文本詮 釋空間大,我們對任一段文字的解讀都可以南轅北轍,像「成心」概念歷來三種讀 法,植入文脈中看似都合拍,誰也不能說服誰。但以整篇意向、旨趣為導向,而且 是較具公信力的篇目,那麼立論會穩妥得多。接下來的問題,就不是說服的問題, 而是論證的嚴密與議題連結性的深淺。而這點楊先生在導論確實分析得深入而允 切。(當然,議者若硬要說〈天下〉篇中儒家只占著末端「君子、百官」的位置, 也不是說不過,但就是心存成見的橫議而已。) 其次,當然就是主論部,本書第二篇〈儒門內的莊子〉。 個人認為「莊子儒門說」或「莊子尊孔論」最容易產生的誤解(而非挑戰), 正是莊子在〈齊物論〉所積極反省的語言問題。而其進一步的困難(仍非挑戰), 則同樣是〈齊物論〉積極自身反思的理解他者問題。簡單地說,當我們用了「莊 子」或「儒門」、「孔子」這幾個語詞或稱謂時,因符號一致故,皆誤以為所指稱 乃同一人、同一事,實則其指涉卻千差萬別,而這些先見又根源自非常複雜而各別 對其人其書的理解,或各有其接受史的脈絡。可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宋剛在〈莊子 之怒:試論古代中國一種權力批判〉稱許了司馬遷〈老莊申韓列傳〉的卓識:「綜 觀中國歷史,也只有像司馬遷那樣卓絕的膽識,才能夠明瞭個中的曲折,敢於指明 語言的抗爭。在他的長篇巨製《史記》當中,那段關於莊子生平的簡短傳述裏,史 遷對莊子給出的最後結論是:『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他的語言洸洋自恣, 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而動,『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沒有一個王公大人能把他 變成工具!」伯牙碎琴於子期既逝,以知音難再得故。今許司馬遷為莊子知音,正 見史遷知人之深。但同一篇他對孔子與儒者的評價如是: 儘管儒道兩家都強調「生命」高於「知識」,必須指出二者有大不同。孔子 所推崇的生命乃是切入社會的生命形式,其行為規則必以社會階序為準繩, 而莊子所說的生命卻首先就是要打破這一階序的鎖鍊。縱使孔子本人對這 一生命計畫的實踐,以其特有的敏感與正直保證了真實性,在其追隨者們身 上,秩序邏輯卻逐漸占據了上風,「知識」也逐步取代了「生命」。此外, 由於儒家教化訴諸於道德,但其目標卻不是朝向生命,而是朝一個「仕進」 生命做努力,所以其中的分裂或矛盾就難以規避。儒家所謂「生命」高於 「知識」,其實應該理解為,通過知識這一工具,對人的生命這一「社會性 存在」加以實現,這一計畫高於一切。至少,儒家這種「生命的優先性」在 實際上的發展確是如此。2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司馬遷固然稱許莊子,直顯其人真精神;但其心中最傾慕 的人物、歷史上無人可比擬的孔子,為何在異議者的眼中,此論述便全失價值了 呢?簡單地說,是司馬遷說的莊子與某評論者心中的莊子相合拍,但史遷所尊的孔 子卻與評論者心中的孔子不相侔,遂衍生為這種選擇性的去取或價值判斷。因此, 當我們要了解楊先生所謂「儒門內的莊子」時,絕不應視為非常簡單的學派勢力範 圍的無謂爭執與呼求分羹而已,同時應擱置先劃圈再使之對號入座的方式,並且 視為一種對不同思想家及不同學派性格重新認識的契機。若然,一如楊先生已提醒 讀者的:究竟儒分為八之後,我們如何想像「儒門」?甚至在此分裂前的儒,可以 如何理解與想像?那麼,進一步的對話才可能產生。而上引文中還有兩個慣用詞, 便是一般人通常理解儒學的套語。其一,「社會性」變成對儒家劣義的標示詞。楊 先生書中恰對「社會性」也有其界義,我們難以確定雙方所言的「社會(性)」是 否定然同一指涉,但至少在最後的判斷上明顯絕異。如果我們說「發言」本身也是 社會性,亦即離卻社會性的隱然基底,「否定『社會性』的發言」並無意義,因為 任何言說之發聲,以至著作之呈現,其自身都已宣告著社會性了。再者,所謂「孔 子⋯⋯其行為規則必以社會階序為準繩」一語,亦不知據於《論語》中何章何句而 得?反之,若中國思想有所謂獨立主體人格,則必從儒學始。此亦儒學史的大問 題,即儒學本質究是由《論語》認取,或由《禮記‧禮運》認取,其間也大有差 別;對此或應考慮梁漱溟先生的卓識,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復次,莊子是否可解 釋為其「所說的生命卻首先就是要打破這一階序的鎖鍊」,若衡諸〈人間世〉一篇 既不相合,而大有可商。那麼,楊先生書中極簡明的說法足以回應上述質疑「人不 可能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本來就是社會人的存在,『社會人』是論述不言自明的 前提」(頁 223)。此說既可說明「社會性」一詞隱性基底的意義,同時也可用以解 釋《莊子‧人間世》部分章旨。其二,除了社會性,另一個一般人慣用的道德意 識、藝術精神等對比詞語無效地分割儒、道。宋剛先生雖已觸及儒、道可能的共通 義蘊,卻尚未跳脫一般解釋架構賦予新詮。而楊先生在此走得更遠更深入,書中另 通過指向創造性源頭加以深化並證成儒家與莊子的共通性,此見地實更允切。這些 都與我們如何重新理解與界定「儒門/學」有極密切的關係。
二、申論與回應 I:《莊子》書中的孔子形象問題
關於莊子儒門說,個人已表贊成的立場,但也應考慮異議中很重要的聲音。其 中最須先注目的,即《莊子》書中的孔子形象問題。在楊先生書中以向、郭注的孔 子形象為儒門說的先聲,個人並不如此看,但這無關宏旨,可暫置勿論。然而問題 應進一步分兩層次討論:一是《莊子》書中的孔子究竟是否具「形象」問題,即是 否足為一議題可討論?二才是在其議題確立後,應如何解釋其形象? 不構成議題的原因,議者率簡單以為,孔子不過是莊子遊戲文字中操弄的人偶 而已,羌無實義。認真地將虛構按實,是誤將戲臺當人生,不明寓言手法之幻成遊 戲。但真是這樣嗎?若必作此說,反而是將莊子視為不入流的作家或導演,路邊隨 意撿來一個戲胞不具足的路人甲都能捧為珍寶充作主角了。然而,在寓言選角的可 能性方面,莊子可用的角色太豐富了,重言也可以交託給老子與黃帝,何必定由孔 子擔綱?那麼,試問:目前反對孔子的正面形象者,是否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 其頻繁地加碼演出又是何故?若以為孔子在一般人心目中分量重而勉予雇用,且問 今日的孔子在誰人的心中分量重?時移世異,莊子當時所起用的因素早已煙消雲 散,又將取信於何人?反之,我們若考慮藝術的精確性,那麼演員一樣有「非此人 不可」、「不作第二人想」的安排。即使在幻戲的寓言亦然。那麼為何非孔子出場 不可?看來總需有個令人信服的說法。若任意將孔子視為隨時可被替換的客串演員 或芻狗人偶,反而是輕率地擱置了解釋的難題。 《莊子》書中的孔子形象,若簡單加以分類,最少有三個分身應各別討論。一 是歷史上的孔子,如〈人間世〉末章,如〈山木〉厄於陳蔡等章;二是時儒或陋 儒的代罪羔羊,惟這類比例最低,主要見於〈盜跖〉;三是理想的孔子,如〈人間 世〉前半部的兩章及〈德充符〉與〈大宗師〉。一個孔子有三種分身,正是還其為 虛構的手法,且皆寓有莊子自身的詮釋,其高著眼處殆唯孟子足與相當,絕不與餘 諸子共。但此虛構中仍有其分際,也有其交錯,我們要看的正是這分際與交錯。就 歷史上的孔子而言,〈人間世〉末章如何解讀自是問題,如憨山即認為「終篇以楚 狂譏孔子」,這是憨山心中莊子眼中的歷史孔子。但個人就其語調而讀則不然,這 是莊子對孔子的慨嘆、惋惜,而非嘲諷。這仍與讀者心中的「個別孔子」或成心孔 子有關。但直白地讀,此章分明在探問與建議:孔子為何不選擇遠離人間世的這種 可能?至於理想性的孔子,又符應於歷史的孔子,正是對儒學開展的批判性繼承, 正如楊先生所謂「莊子之假托孔子立論,實乃現量直說,而不是文學技巧」(頁 139),確是細入無間地貼近詮釋。這種托孤的內在性與內部的批判可能,請見下 節。
三、申論與回應 II:批判與改革
異議除上述孔子形象問題須先釐清外,個人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須考慮賴 錫三先生關於道家型知識分子的主張。這裏並無意另闢戰場,相反地,個人絕大部 分同意並讚歎賴先生深弘的詮釋。問題只在:為何這樣的知識分子型態,只能屬於 道家?所謂道家型知識分子,莊子開創了統方內方外的圓教型態,故為第三路線: 既非純粹介入參與體制以喪己的技術官僚,亦非淡漠世情獨契世外的隱遁者,而是 能保有對世界的關注,並採取帶間距的遊牧姿態,以保有一切自由活力。而書名中 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也確實涵蓋了本節要討論的兩個子題。我們可以理解 賴先生據此開拓儒者型之外知識分子可能性的苦心。只是我們好奇的是:這樣的形 象和孔子相去只在毫釐間,那何以莊子不該或不可能歸屬儒門?《論語》一書,自 章組至篇序結構謹嚴,絜靜精微。而〈陽貨〉和〈微子〉兩篇前後相次,豈不早已 通過對比呈現批判性與慨嘆,清楚地說明儒學是更深刻徹底的第三路線了嗎?歷史 上孔子之去魯,及其返魯最後一次政治諍言,不都是對魯國執政者最深的反動嗎? 而〈人間世〉最後一則所惋惜的歷史孔子,不正是其與世俗「格格不入」嗎?孔子 苟欲媚俗取容,又豈會召來其從政屢屢敗績的喪家犬命數?這恐不是其人的手腕問 題,而在其姿態或路線上。 「批判性」,大概是吾人對莊子很深的寄盼。畢來德不許氣論作為解《莊》的 觀點,正因氣論解消了批判的可能。而論者或不許莊子入儒,不僅是系統認定上的 彼此各有立場(即「儒/道究竟各是何等型態」),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也是這 樣似將削弱其批判的力道,甚至可能性。因此,問題便在:儒家果不具批判能量與 力道?渾淪狀態下的差異與突破,或內部位置中的反思與批判⋯⋯等,是否全不 可能?批判必然來自於間距、居內而能外、游牧式⋯⋯等模式?楊先生也同意莊 子包含著對時局的批判,但他也說:「影響莊子思想的主軸可能不是政治局勢提供 的刺激,而是宋國繼承的殷商文化及春秋時期興起的孔老思想之問題意識。」(頁 450)個人認為這是從人文精神的高度來肯定莊子,只將批判性作為其整體思想的 一環。但這一環與其他談批判性的談法有何不同?既有其同其近,而最終學派歸屬 上的差異,究竟是怎樣的差異呢? 批判作為不被任何權威與傳統立場收編的反思性格,自應得到絕對的讚揚。然 而,不論是政治性質或文化性質的事業,並非只有批判性的反思而已。從其實踐面 言,則還有更新或改革的問題。那麼問題便會是這樣:當我們必使莊子成為一獨立 思想家以保持批判的活力時,這樣的批判如何進入體制,為其所聽見、吸收與做出 成效?在此,所謂莊子統方內外的圓教姿態之內,是否只是「投注心力」之內,而 非「入室操戈」之內?若以為外部的批判更有效力,那我們可以說《莊子》中一樣 可以找到非常有力的反證,就在內篇。〈人間世〉第一則的顏回的一個側面,孔子 所憂心「若殆往而刑耳」的源頭,正是顏回採取一個外部批判的姿態而前進衛國, 似進非進;反之,「若能入遊其樊」一句所開啟的,才是真正進到內部的遊,而後 改革成為可能。而發此言正是理想化的孔子。視為別一型態的知識分子,可;視為 儒家又有何不可? 莊子並不盡主張逃遁避世,已是眾所周知,即不論「天下有大戒二」究竟是 正言或引入語,那麼,至少我們要認真考慮「絕迹易,無行地難」之義。是以相較 於獨立或居間的批判性而言,從內部進行批判以至改革更加艱難,亦非莊子之所斥 逐。因此,〈人間世〉等篇的理想化的孔子,個人都視為莊子在切其時(〈人間世〉 「方今之時」)的立場考量儒學的發展。托了孤,孤兒既有血緣的承繼,同時也是新 的獨立生命;這兩種身分融於一人。那麼,楊先生將莊子引入「儒門」,若先破除 語義的成心故義或自由聯想,不但不是無稽之談,也不是萎縮莊子於一家一派,豈 不反而更加保證莊子出入自在,而無盲點與規制的批判活力?而其對儒家或儒學之 批判,亦可作如是觀。那麼莊子也能是遊於方內的天之戮民,藉此徹底地展現其批 判性並進行實際改革,我想是儒門說更可取、更具前瞻性的部分。因此,入於儒門 完全無損其批判性,反而使批判性進行時更徹底,亦即由此方足以擴大曼衍至改革 的契機。
四、餘論與雜議
此節乃就幾點書中未盡之義提出淺見。 (一)孔子與莊子與巫:本書一方面強調莊、孔的殷商文化繼承者之性格,一 方面又將殷商文化定位為巫文化。那麼,本應在莊、孔同種同風的族群、文化雙重 疊合的情形下,衝出更高的可信度;但此書對孔子與巫的部分著墨甚希,雖有東夷 文化、空桑與曲阜、鳥圖騰(鷾鴯與鳳凰)⋯⋯等相似性,這些要素與莊子都有極 強的直接關連與證據,但在孔子都只是旁證與後世材料。這樣在建構雙方的關連性 時,反而出現外部連結之絕緣狀態:貌似同土同風,實則幾無交集。因此,其解決 方式有兩個可能,一是順其目前見解,深化孔子與殷商東夷文化的論述;二是別闢 途徑,除巫文化之外,在背景方面二人是否尚有其他連結點? (二)孔子、儒門、莊子:個人雖同意「莊子儒門說」,但是在楊先生此書的 結論中,個人並不覺得問題得到充分的解決。其問題即在論述性格與人物形象間的 差異。「《易》風《庸》魂」自是承方以智、王夫之說法而來,亦能得莊子之一面。 但《中庸》暫訂作於子思,時代稍近,與莊子或僅止於橫向關係;《易傳》後起, 與莊子只有型態的類似性。因此,兩者頗乏縱向的關係。更且莊子其人風神雋朗, 與儒門之關係,個人更傾向錢穆先生在《纂箋》序目中所標舉「學者由邵而阮而 王,循以登門,而窺堂奧,又復由莊而顏,亦庶幾乎尼山之一面」(頁 4),亦即別 有與聞一知十的顏回、仰之彌高的孔子相契的風標與形象。或許是楊先生力避走回 宋儒談孔、顏心性的老路,別借方以智、王夫之另闢新境,而心物兩全。但談孔、 顏也未必只能談心性。若能於此進言一、二,對莊子儒門說的確立與格局而言,或 許會更完整。 (三)意識/形氣:在主體的新型態方面,此書已呈現楊先生近幾年思行的結 論:氣化主體甚至形氣主體。此主體根源於巫文化,能昇天遠遊、不懼水火、變化 自在,並且在心知的型態方面,書中也以〈無知之知與體知〉專章討論。但正因如 此,這種主體內涵的說明或約定就得更清晰準確,才能與舊義、常識相區隔。最主 要的解釋為: 所以稱「氣化主體」,乃因此主體是心氣的連續體,主體乃意識的作用再 加上的氣的感通、流動、變化的作用,心氣融會而成。所以稱作「形氣主 體」,乃因「形」作為心氣作用的框架,「形」本身具足了心氣落實於個體 上的作用。(頁 178) 個人以為,這裏有兩個問題可以再考慮,就是「意識」與「形」。又可分兩個層面 切入:一是語詞運用。雖然在書中多處楊先生將意識與非意識之統合、意識之接物 與展技之須的面向,都闡發得非常詳盡,但個人認為,在遊的主體是不適合用「意 識」一詞的。一方面純是個人將意識一詞限縮到「身/心」相對或「心/物」相對 狀況下的覺知作用,對應於《莊子》最接近的是「成心」或「官知」。這樣的覺知 對氣化主體、心齋主體或坐忘主體而言,都不適切。若我們更考慮到西方在描述 老莊特性時慣用的 spontaneity,那麼就更不會是意識的作用。意識當然有某種程度 的自主能力,但並非自發性的身心一如的狀態。而這些在書中稍後,也都說明著 意識的種種不足與限制:「他強調的是一種跨出主體之外的一種超乎意識閥域的功 能⋯⋯莊子非常強調這種非意識所及的創造性力量⋯⋯。」(頁 183)又以季咸、 壺子鬥法一章顯示「凡意識所及、有意為之者,其所觸及的主體深度終有限制」 (頁 184);而魚樂一節更見吾人覺知作用可有不同層次:「早在觀者意識地領會魚 樂之前,他早已不自覺地體會到魚樂了。」(頁 366)此章專論「無知之知」,前 一「知」相對應的就是意識吧?若然,又何以能以意識稱此已賦新意的主體?簡言 之,意識應只有入手工夫論的位置,而不具主體的意涵,一如成心必得轉化為以 明。 二是為了強調「身體」又要避開現代漢語之弊,而改用了「形氣」,雖於古漢 語有據,但是這「形」之所指涉又是什麼?以氣之氤氳通流的情形,氣正是不限於 形的匡廓。形或許正是氣要超越的,而非其所奠基。 簡言之,由採用「意識/形」雖可看出楊先生強調莊子必然的下迴向與氣化主 體的即物性格(「物」用古義,即本書所取之義),但兩語詞都應同時隱含著邊界 與特定型態,這與氣化和本書所彰諸義恐相扞格。
後記:此文初撰之際,時限迫促,故於緒言述楊先生書意處甚疏,寫作格式 也較簡略。稿成之後仍不得閒,今但疏通一二字句。楊先生書之精采處,幸 有賴錫三、吳冠宏兩先生極扼要的綜述與導讀,對楊先生的思路與鴻猷,闡 發甚精。是以本文緒言僅略更動,同時保留當初估量現場討論重點所採的書 寫策略,一仍發言稿式,敬祈楊先生與讀者諒察。
1 在此須回應審查者之建議:「其中但只見認對於楊氏,而於汗毛之諸多《莊子》注解評釋傳統, 一概黜落,當作為無物。⋯⋯楊氏據船山、密之之說而極論之,當亦可作一『黜落一切議論而限 歸於船山、密之為一系』之認同,惟其所必需者,吾其待之者,實為說服之議論,而非騈驪之頌 文也。以是審查者之私意以為,作者之欲為楊氏張目,作贊作注,除翔實評述楊氏論旨之外,當 亦應有更為積極之證成之論,以為之展開而羽翼之。」對此可有四說:(1) 文中所言:「於汗毛之 諸多《莊子》注解評釋傳統,一概黜落,當作為無物。」筆者讀來茫然不知所謂。不知筆者何時 只「認對於楊氏」?又何時對評釋傳統一概黜落?筆者撰有〈「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 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 17 期〔2002 年 12 月〕),乃將莊學史上主「莊子 尊孔」說者列出詳譜,對此注釋傳統正尊之極矣。並由此以見前有破而後有承者凡五十餘家,非 船山、密之一系之僻說而已。本文謂楊先生書乃「脫舊說之籠範」云云,特指常識言,非指此尊 孔論之大隊言。(2) 是以楊先生乃自此尊孔論系譜提煉船山、密之系,亦非可謂「黜落一切議論 而限歸於船山、密之為一系」。(3)「積極之證成」之提點甚是,唯此點於「尊孔論」拙文及此篇 拙稿之補述,均已盡力而為,或不當審查者雅意,來日當再戮力以就正。且此當同時責成楊先生 與後來者。(4) 至若「說服之議論」之具不具、成不成,恐非「說服」之務即可為功,《莊子》「既 使我與若辯矣」一節論之甚詳。且讓彼此忘年忘義,萬世俟解。
2 宋剛:〈莊子之怒:試論古代中國一種權力批判〉,何乏筆主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即將出版)。
原载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一期
陈兼:中美其实是一对“连体婴儿”
作者:琥珀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1-01-29 13:42:26
著名国际关系学家、历史学家陈兼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
拜登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这对于美国本身发展来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对中美关系也极为重要。我是做历史的,我不搞前瞻,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可以让我们看到历史向前发展的一些必要的线索。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发生之后,到今年疫情发生之后,你会发现美国对中国的定位越来越走偏锋,直到特朗普在白宫的最后一次告别演说当中,他竟然还把新冠疫情称之为“中国病毒”,而特朗普当局对于中国的整个定位,就是把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敌人,这个敌人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敌人,他把美国从帝国主义时代就已经产生的一系列的关于世界的想象,以及他自己在冷战时代制订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存在的目标,到后面一个时代又屡次试图适用的政策目标,企图用在中国身上,叫做以政权转换为目标。
在这一点上你会发现,拜登对中国的定义是不同的,这一点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曾经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对中国怎么看?美国的最大敌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特朗普的回答是中国,而拜登的回答是美国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俄罗斯,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一个对中国基本定位的改变。
拜登的就职演讲,图源CNN
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非常严重的挑战。读过王元崇的《中美相遇》会发现,在美国同中国两百多年的交往史中,什么东西是他们对华的想象、看法、政策和行为的重点?
实际上就是两样东西,
第一是关于中国市场的想象。
《中美相遇》中有一个情节,当美国烟草公司想向世界推广美国香烟的时候,在地图上看到中国有四万万人口,于是大呼“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就是关于中国市场的想象。
中国太大了,中国的市场也太大了。
第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也就是美国立国之本。
第一代移民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国的时候就自称是“山巅之城”。这种价值观在特朗普时代似乎是很模糊的,而在拜登时代会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
所以,从历史中我们更能看清楚美国的行为逻辑。在《中美相遇》里,王元崇把历史中精细的地方、充满悖论的地方,以及历史当中活生生的个人经历写了出来。
如果说中美关系发展是一片汪洋大海,《中美相遇》把当中的一座座小岛、一片片浪花突出出来,写成这么一本很好读的书。
这本书是接地气的,而今天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书帮助我们认识历史。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要理解中国,一定要了解世界
《中美相遇》尽管在很多地方可以说是从小处着手,但是却从大处着眼。我建议大家特别注意下这本书的导言,他从什么地方开始写起?从中国和欧洲的两次三十年战争写起,这非常重要。
中国的三十年战争就是晚明的三十年,既要对付内部的起义,又要对付边患,尽管最后一位皇帝兢兢业业,却未能够挽救明王朝这个庞然大物。这场三十年战争产生了清朝这么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现象。如果是大顺王朝出现,或者是晚明进一步发展,又或是郑氏集团反攻清朝成功,那中国历史就不一样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不管当时如何转变,这场中国的三十年战争也改变不了世界大局。而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它产生了到今天为止仍然在起作用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随后在欧洲出现现代民族国家,接下来又把所有这一切推而广之,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可见,前现代的中国是有变化的,存在过很多历史的岔路口,但是在每个历史的岔路口如何选择,又受到历史惯性的巨大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一点。
所以,怎么样抓住历史转折关头的挑战和机遇就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断重新审视。
另一方面,在初期全球化阶段之后,也就是两次三十年战争之后,要理解中国,一定要了解世界。
而《中美相遇》一书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工具,它涵盖的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中国皇后”号开始,讲到慈禧的时代,但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中美相遇之前的时代背景,也就是漫长的十八世纪。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长期和平,同时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首先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完全突破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上限,从明末清初的一亿多人口增加到十九世纪初的四亿。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新大陆引进的一系列新的农作物,如马铃薯、红薯、玉米、烟草等等,中国农业开始从有着高度灌溉需求的地区转向边缘地区、山坡地等等,所以产生了一场农业革命。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出现新的城市化潮流,因为不管在农业结构改变的过程中如何精耕细作,都不可能同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同步,所以肯定有过剩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新的工作,这些工作是服务行业、商业、手工业,都是为别人工作,是需要得到工资的。因此中国总体货币需求量大大上升。那时候不像今天可以印钞票,当时的主要货币是贵金属,黄金的数量有限,因此主要是银两和铜。这个过程当中,中美贸易也好、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也好,都呈现出中国的巨大顺差,表现出银、铜的大量汇入。
而中美相遇的时代就以此为背景拉开序幕。
第一艘抵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
这段故事说明,教科书中强调的鸦片战争,的确非常重要,由它产生的条约体系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但是它并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唯一起点,它只是中国近代史发展当中一个重要节点。中国走向近代和现代、融入世界的过程,是同中外贸易格局的改变,以及它引起的中国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的改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凡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发生积极的变化的时候,一定是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例如,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没有“开放”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如果读《中美相遇》就会发现,漫长的十八世纪带来的开放的可能性居然被浪费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没有改革。
直到中国幼童被送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也还是非得配上一个老夫子做辅导员不可,这实际上是为改革画地为牢。所以,单有开放,没有改革也是不行的,而且这是一个同步过程,是持续的。从《中美相遇》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这点,在中国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看到的仍然是这一点。
当今的中国又处在巨大的历史变革关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只有持续的开放,在开放的同时不断深化改革,这就是历史可以告诉我们的一个经验。
中美都是别人打不倒,只能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国家
中美今天的关系,有人说是相互依存,我说它其实是连体婴儿,各自有自己的大脑,各自有自己的心脏,各自有自己的血管,但是它的血液相互之间一直在交流。
所以,有人问中美能不能脱钩?能,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把连体婴儿分割开来的手术,但为什么更多情况下不去做这种手术?
因为如果真的去做,可能把双方都杀死。
中美都是别人打不倒,只能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国家。对于中美两国,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对方,都是来自内部,来自自身。中国今天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美国,所谓“亚洲沙皇”坎贝尔,最近在被提名后的一次讲话中,反复讲的也是“美国今天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事”。但我们看到,拜登在讲话当中呼吁团结,结果反而骂声超过赞同声,说明解决好内部问题并不容易。
今天美国的乱象,以前有过。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越战时期,美国比今天乱多了。我夫人有一位堂叔,当时是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他在1972年从康奈尔大学辞职到美国劳工部当首席经济学家。我曾经问他为什么离开康奈尔大学,他说:“因为校园已经容不下我的一张书桌。学校里面学生背着枪在巡逻。”
1970年5月4日,国民警卫队居然被派到肯特州立大学校园,开枪把四个学生打死了,这是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时候,觉得美国怎么乱到这种地步,简直不可思议,但其实美国历史上比这更乱的时间还有。
至于今天的中国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样很难。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文明的轴心时代有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大时代,面对中美关系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扬起解放思想的风帆。而这就需要研究历史的人在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我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抱谨慎的乐观。中美两国都太大了,只要自己不犯大的错误、不出大的问题,一些大的基本面就不会改变。
中美关系可以向前走,而且必须双方共同走下去。现在双方已经有一些重大的共同关切,例如气候变化问题,背后是人和自然、人和地球母亲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中美是世界两个最大的国家,在这方面不合作能行吗?
疫情的控制、美国的债务和货币超发等问题,也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解决的。
但这些是连接在一起的。世界金融体系需要信用和信誉、信心支撑,如果中美关系像特朗普后期那样断崖式衰退,在某一个点可能会触发很可怕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同时也要防止犯大错,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反思多元且不断变化的中美关系
在冷战高潮、中美高度敌对的时候,毛主席讲过一句话:美国政府是反对我们的,美国人民是对我们友好的。这个判断今天仍然基本适用,但是前一段也值得商榷,那就是今天美国政府是不是真的反对我们?
美国政府是复杂的,美国本身更是多元的、复杂的。
2020年,美国政府不知道给中国留学生造成了多少困难,但同时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这些美国最有名的大学,都对中国学生伸出保护之手,明确反对特朗普当局对中国学生所采取的非理性措施,这就是一个例子。
请大家不要忘记刚刚过世的傅高义先生,在2019年底我同他有过一次深谈。他心中对美国的热爱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他写过《日本第一》《邓小平时代》。他想做什么事情?那就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对方。傅高义在美国不是孤掌难鸣的,在贸易战达到高潮的时候,由他牵头,一大批著名学者发表了公开信,对特朗普政府政策提出质疑。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内部不是铁板一块的。
在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以后的一百二十年时间里,中美之间存在的是一段漫长的和平。其中六分之一的时间是敌国关系,但真正打仗的只有朝鲜战争那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国都是战时盟国;在冷战最后二十年,基辛格称之为“心照不宣的同盟关系”;其余时间是伙伴关系,或者可以称之为“利益相关者”。中美之间形成的历史积淀不会因特朗普执政的四年被扫荡一空。
只不过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似乎中国块头太大、发展太迅速。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你发现一个邻居昨天还是一个小人,今天变成巨人,你会怎么想?更何况是两个大国的关系?因此,中美双方需要一个继续了解对方的过程。
在《中美相遇》中讲到了很多故事。为什么相遇的过程中会发生那么多故事?就是因为双方都在不断变化,而双方看待对方的时候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眼光。同时也都要不断反过来看自己。
正因为中美都是多元且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交流。留学生也好,记者也好,双方都要保持开放与交流的心态,这样才能避免犯大的错误,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
历史学需要建立在深厚学养基础上的现实关怀
但凡做历史做得好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知识关怀和现实关怀。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所谓知识人,如果他真正在智慧层面,有雄心,有想象,就一定会有自己的知识关怀和现实关怀。
比如《中美相遇》中就有非常明确的现实关怀,这种关怀是扎扎实实的从原始资料的发掘开始的。这和今天很多人信口开河、把历史当成可以任人打扮的大姑娘,从当中支离破碎地挑出一些东西来论证非常浅薄甚至错误的“现实关怀”是不一样的。
不过,欺世盗名的人在学术圈里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商业化倾向,把专业当成赚钱的一种途径,逾越了专业的边界。另一个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极化。这在美国大选中也显示了出来,它滥用政治正确性的倾向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们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后真相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在自媒体的领域里重要的是粉丝数量,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专业知识的审阅程序是很难起作用的。
中国人太喜欢历史了,但关键是要做好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有批判性的历史,同时也是能够同人交流的历史。
整理自2021年1月21日,陈兼老师于《中美相遇》新书发布会的讲话内容。
简介:陈兼,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冷战国际史、中美关系史、中国对外关系史学者。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暨美国纽约大学全球体系杰出历史学讲座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胡适荣誉讲座教授,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学者。曾任康奈尔大学中美关系讲座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历史和国际关系讲座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美关系史讲座教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杰出访问教授、香港大学杰出研究访问教授。著有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等名作,并将哈佛大学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翻译引入中国学界。目前,正以中英文完成《周恩来和他的时代》。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89+)
- 体验满分(391+)
- 无水印(494+)
- 推荐购买(80+)
- 书籍多(635+)
- 经典(100+)
- 内涵好书(641+)
- 好评多(387+)
- 简单(222+)
- 下载速度快(587+)
- 体验还行(461+)
- 在线转格式(521+)
- 藏书馆(214+)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4-12-22 08:35:4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后***之: ( 2024-12-11 19:18:3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孙***美: ( 2024-12-11 09:51:5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益***琴: ( 2024-12-13 08:22:07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濮***彤: ( 2024-12-29 23:28:2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堵***格: ( 2024-12-22 00:04:31 )
OK,还可以
- 网友 康***溪: ( 2025-01-03 12:50:18 )
强烈推荐!!!
- 网友 利***巧: ( 2024-12-31 18:09:4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曾***文: ( 2024-12-15 10:18:0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习***蓉: ( 2024-12-31 11:39:27 )
品相完美
- 网友 屠***好: ( 2025-01-03 14:26:28 )
还行吧。
- 网友 宓***莉: ( 2024-12-15 16:04:2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喜欢"高中生古诗文背诵95篇(《语文》阅读丛书)高一课外书籍人民文学"的人也看了
考研数学二2015考研数学命题人复习全书(数学二)(考研数学命题人土豪金系列丛书)(分类归纳+紧贴大纲+考点全覆盖+真题精析+习题精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游泳技巧训练完全图解:让你游得更快更好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脚手架工程施工与验收实战应用图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2019年试卷(2册套装)真题汇编与上机题库 新大纲版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考前刷题教材搭配练习题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进击的局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创业札记(金牌外贸业务员到CEO的华丽转身)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男性身体自检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8考研西医临床医学综合指导讲义(套装上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减掉内脏脂肪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河南古代建筑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优雅女人枕边书(套装全6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全新正版图书 名伶歌影录翁偶虹北京出版社9787200133998 中国戏剧戏剧艺术文集蔚蓝书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重新定义产品 [韩] 金根培,苏西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清代后妃宫廷生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