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历史的温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00

历史的温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历史的温度精美图片
》历史的温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历史的温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67849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8-1
  • 页数:552
  • 价格:49.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00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严锋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003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017

爱迪生的侧面.027

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038

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051

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061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079

民国第一个享受国葬的人.098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111

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124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137

“戴老板”之死.147

“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165

“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177

五个小故事,重新认识这个“卖国贼”188

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201

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209

珍妃为什么必须死.222

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样一种体验?.236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45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259

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274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286

“世纪之骗”背后的兴奋剂黑历史.299

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奥运会.308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320

“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329

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339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349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363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378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393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407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419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431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444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459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471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483

血战台儿庄.499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515

后记.529

附录.读者评论.531


作者介绍: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现任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运营、技术中心总监。曾做过11年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和百余项世界顶级赛事。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总经理等。

业余时间打理微信公众号“馒头说”,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特色,每天推送一个历史小故事。

目前该微信公众号拥有近20万爱好历史的读者。获凤凰网和“一点资讯”颁发的2017年自媒体“年度内容突破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历史的温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1955年,爱因斯坦因病在美国逝世。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悼词中说:“他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于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气息,为此美国人民深以为傲。”

而在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档案中,爱因斯坦在1947年12月却做过如下声明:我来到美国是因为我听说在这个国家里有很大很大的自由,我犯了一个错误,把美国选作自由国家,这是我一生中无法挽回的错误。


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奇怪的期待: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登峰造极,于是我们就幻想他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但事实上呢,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毫无疑问是的。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完人?毫无疑问,没有必要。他的一生都反对人格化的神。跳出他的专业领域,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凡人。


伟大科学家的很多发明,如果没有商业力量的推动,很难普惠到平民百姓,乃至改变人类世界的。

我们都希望科学发明是神圣而纯洁的,但有时候,他也需要从高高的雪山顶上走向人间。能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其实同样非常可贵。


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女生,才是真正充满魅力,能让人们为之心动的女生。


“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人质情结”或者“人质综合症”,即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

“山鲁佐德情节”坚信自己会感化渣男,成为他最后一个女人,爱情的归宿。


而玛丽·居里因为长期在放射环境下工作,他的衣服、实验设备、各种笔记本都充满了放射性,人们只能穿上特殊的防护服才敢去接触他们。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精彩短评:

  • 作者:游伟 发布时间:2017-12-07 23:00:40

    正是这种写法让“历史”走向浅薄——然而我读完了全书,汗。

  • 作者:番茄_summer 发布时间:2017-10-05 15:27:34

    逛中信书店,看到排在畅销书首推位置,就果断买来读,结果发现笔力太弱,也不过是适合消磨地铁时间的文集

  • 作者:奇喀喀 发布时间:2017-09-06 15:17:41

    除了文末的馒头说结论稍显政治正确和欠缺深度之外,历史事件看得让人停不下来

  • 作者:目月 发布时间:2018-01-31 09:17:54

    读着挺有意思的,也补上了我近代史的一大块空缺,对许多人物有了深入发现的想法,毕竟历史教科书是有限的。

    作者张玮也是个很有温度的人,他当时在公众号搞了个活动,只要是语文或历史老师,都能免费领取这本书。过了几天我真的收到了它,会在晚自修时带去教室看,也给学生们看,也在课上讲讲故事。很有意义的举动,对我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阅读,再一次感谢作者。

  • 作者:小狼 发布时间:2017-11-06 13:01:14

    (201734)浅,只适合作为公众号阅读,不足以撑起一部书

  • 作者:Dr.小蝶 发布时间:2010-10-31 21:43:21

    入门级经典之一。


深度书评:

  • 在今天这日子,感受历史的温度

    作者:贝果在唱歌 发布时间:2017-09-18 15:16:02

    这就是民生公司第一艘轮船“民生”号

    关于《敦刻尔克》,我们已说过很多,那么不妨再多说几句。用我一位朋友的话说,这部电影简直不能叫做减法,应该叫做除法。诺兰删繁就简,把所有宏大叙事都舍弃了,只关注个体的命运。只不过宏大的背景就在那里,实在无法完全躲过去,影片的结尾,通过幸存士兵读报这个情节,我们还是听到了丘吉尔那段著名的演讲。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作者张玮谈到敦刻尔克奇迹的原因,比如希特勒的指挥失误,比如那几天老天意外地帮忙,比如德国人过分迷信空中力量等等。所有这些原因都是促成敦刻尔克奇迹的原因,但所有这些因素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坚持到底”的信念。

    谈起二战的起因,我们也能说出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有三个字始终是关键,那就是希特勒。同样,说到敦刻尔克大撤退,背后也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丘吉尔。那个“坚持到底”的信念,正是丘吉尔传递给英国人民的。说实话,丘吉尔真不是一个战略家,他对军事的很多看法幼稚可笑。但他自有其力量所在,书评人张明扬评价说:丘吉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一名无比坚韧且执拗的勇士,他或许并不知道东方的蒋百里,但蒋百里那句抗日箴言“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简直就是丘吉尔战时的不二写照。

    在《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那篇文章结尾,张玮来了一段抒情:这种信念,支撑着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又从诺曼底反攻回法国;支撑着苏联军人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最后再打到柏林;支撑着美军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再到硫磺岛和冲绳岛;支撑着中国军人从东北到上海,从南京到重庆,最后实现那句话:“中国总是有办法的”。这句话和那句抗日箴言一样,出自蒋百里之口。

    在关于敦刻尔克文章中,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蒋百里,这是个巧合,但也是个必然,丘吉尔的演讲和态度,太容易让人想起蒋百里。然而蒋百里又和丘吉尔全然不同,丘吉尔不知兵,而蒋百里是军事家,不知兵的丘吉尔领导了二战,而军事家蒋百里却从未打过一场仗。而就是这位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死后却被追封为陆军上将。

    蒋百里(1882-1938)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关于蒋百里,张玮评价说,在民国的历史上,他始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只做过一所陆军学校七个月的校长,但这所学校毕业的将官,都以是他的弟子自豪。他为中国击败日本的侵略殚精竭虑,但自己却娶了一个日本姑娘做妻子。他有个女婿,名叫钱学森,他还有一个侄子,名叫金庸。”

    一个从未带兵打仗的军人却获得如此盛名,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首先,蒋百里拥有过硬的军事素养,他毕业于日本著名的陆军士官学校。看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我们就能知道它在日本军方的地位: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山下奉文、阿南惟几、牛岛满……战后,这些人自杀的自杀,绞死的绞死,只有冈村宁次一人得以善终。顺便说一句,其中好几位都被供奉在靖国神社里。1906年,蒋百里又被公派到德国学习军事,在兴登堡元帅手下做一名连长。4年后,蒋百里学成归国,立刻成为京都禁卫军二品管带。这一年,蒋百里才28岁。

    蒋百里另一个特点,是他刚烈的性格,可谓铁血军魂。1912年底,29岁的蒋百里官拜少将,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走马上任之后,向全校学生承诺:一定会把他们训练成最优秀的军官,否则,就“自戕以谢天下”。蒋百里在任上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把他在日本和德国学来的本领悉数交给学生。但改革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的工作遇到了北洋政府的刁难。到后来连军费都不拨了。蒋百里为改进校务到北京陆军部有所请求,也被拒绝。这让蒋百里深感愧对学生。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蒋百里召集全校两千多名师生紧急训话。蒋百里当日全副武装,站在台阶上对全体师生说:“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记住,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正当师生纳闷校长为何要说这些话时,蒋百里掏出手枪,对着自己胸膛就是一枪。蒋百里这是在实践当初许下的诺言,幸好身旁的勤务兵及时拉了一下,子弹才没有打中心脏。经此一事,蒋百里的刚烈闻名天下。

    当然,蒋百里最了不起的地方,还是他的军事素养,他对战局的判断,可以说,整个抗日战争,都是在他的估计下进行的。蒋百里在很早的时候,就判断中日必有一战。张玮把蒋百里的对日战略总结为三点:

    第一,对日本不能节节败退,要主动施行全面抗战,让日军不能存在后方,无暇消化占领区。这一点,后来共产党的部队做到了。第二,主动出击在上海的日军,迫使日军不再从北往南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常出现的灭亡一个朝代的打法),而是从上海开始,沿着长江溯江而上,从西往东打,从而利用沿江的山地和湖沼,消解日军在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这一点,蒋介石在1937年真的发动了惨烈的“淞沪会战”,结果日军的进攻路线真的因此改变了。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的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时间拖得越久,离胜利越近。这一点,国军后来真的也是这样做了。

    七七事变之后,蒋百里曾这样讲:“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五年、八年、十年总坚持打下去;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他妥协,最后胜利定规是我们的。你不相信,你可以睁眼看着;我们都会看得见的,除非你是个短命鬼。”这番言论,和丘吉尔在敦刻尔克之后的著名演讲极为相像 ,这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样的性格和态度。

    然而很遗憾,蒋百里给自己立了个flag,他就是自己口中的“短命鬼”。1938年的11月,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年仅五十七岁。学者余世存评价说:“他(蒋百里)先知般的能力可能得益于他治学治世的纯粹,更得益于他不依附于任何集团或体制的超然、独立人格。他一生无用武之地的悲剧因此在绝对全面的意义上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在那样的社会里生活,像蒋百里那样的人注定冒犯了社会,他们直面而非依附于社会文化制度而生活。他们多是清醒的,又是痛苦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敦刻尔克,联想到蒋百里,这是出于我个人的偏爱。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更容易想到的,是另一个中国人。一个商人。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18个月,这位商人,调动他手下全部的资源,上演了其实更加波澜壮阔的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人叫卢作孚。学者余世存在著作《中国男》里写了一篇文章点评卢作孚,题目叫做“大富无私”。

    卢作孚(1893-1952)著名爱国实业家,一代船王

    卢作孚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在他的内心中,始终希望为国家做点什么,只是还没有找到路径。卢作孚把他的轮船公司命名为“民生”,其志愿在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卢作孚靠着朋友、乡亲和地方绅士的支持,用八千元的资本买了第一条船,开始经营航运。短短几年之后,就一统川江航线,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到了抗战时期,民生公司的船只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七只,三万六千余吨,拥有职工七千余人,成为战时最大的航运企业。而就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卢作孚找到了他的报国之门。

    余世存评价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有一种当代中国人呼唤多年而不得的公民精神。而卢作孚本人,也是以政治家的理想和人格来办企业。卢作孚的企业文化很有渗透性,据说都印在了职工宿舍的床单上,是一副对联: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他还要求民生的每一名职工都做民族的精英,他常常跟职工们说:“我们应一致反对的是空谈,应一直努力的是实践,天下事都艰难,我们若能战胜艰难,天下便无艰难事。”抗战爆发后,有人为民生公司的前途担忧,而卢作孚却不这么认为:“国家的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的事业也就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所以尽管中国版的敦刻尔克来得突然,但卢作孚早已做好了准备。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国民政府即将放弃武汉,涌向宜昌的难民潮达到了高峰。单单国民政府自己,就有三万以上的后撤人员,还有超过九万吨的军工物资。而这些人员物资将要前往的,是号称蜀道难的四川。当时能够入川的公路不多,而铁路更是没有。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当年清政府曾组织四川当地民众修建川汉铁路,后期因资金问题无以为继,政府要收归国有,这便引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弹压,武汉空虚,于是爆发了武昌起义。作为四川人的卢作孚,当年也投身保路运动。而这条铁路,直到新中国才修建起来。

    所以只能靠水路了。和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相同的地方是时间紧迫,后有日军追击,前有三峡天堑,尤其是再过40天,长江就会进入冬季枯水期,轮船就无法通行。不同的地方则在于,丘吉尔只需要把士兵运回英国,什么枪支弹药,坦克汽车,统统不要了,作为工业强国,英国人扔得起。但中国扔不起,所以要运到后方的,不仅有人还有物资。

    抗战时期,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工业能力和日本相比极差,以空军 为例,1937年,日本拥有各类作战飞机2100架左右,而中国一共只有300架左右,日本的作战飞机是中国的七倍。这就意味着,任何战略物资对中国抗战都至关重要,丢不起。网友Dan总结说:有13万吨战略器材是整个中华民族工业的精华,如果不能及时入川,不仅会影响大后方军事工业重建,而且如果被日本人掠走,后果不堪设想。而以当时民生公司的运力,要想把这些物资全部运往重庆,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不困难也就不配称之为奇迹了。卢作孚亲自赶赴宜昌,指挥奋战了40天,终于在长江水枯断航和宜昌失守之前,将全部人员和物资抢运入川。最终的数字是150万人和100万吨货物。这其中包括数十家兵工厂和数十所大学,可以说,卢作孚拯救的不仅仅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精华,抗战的最后一点元气,还有这个国家的未来。而对于卢作孚来说,“最好的报酬就是求仁得仁”。

    和1940年的欧洲战场一样,1938年的中国也面临着节节败退,但这其中,也有像丘吉尔一样绝不妥协的意志,也有像敦刻尔克一样最后一分钟的拯救。说起来,蒋百里和卢作孚都没有走上真正的战场,但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是一个历史类公众号,人称“馒头大师”的作者张玮,按照“历史上的今天”的路子,在每个有故事的日子里,去寻找当年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张玮的故事有点报告文学的风格,走煽情的路子,但往往因为历史本身太过震撼,所以总能让读者潸然泪下。

    上个月,张玮的文字集结成册,出版了实体书,书名是网友票选出来的,叫做《历史的温度》。蒋百里的故事就收录在内。张玮的历史故事并没有固定的范围,天南海北的瞎聊,里面既有刘翔,也有《龙珠》,但整本看下来,我们还是能发现他的偏好或者说情怀所在。厚达500多页的一本书里,有将近一半的内容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是作者自选出来的文集,自然表明作者的态度。那段历史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极为短暂,但对中国人来说却过于漫长,它所释放出来的余温穿越时空,至今仍然灼烧着国人的心灵。

    在这本书的结尾,张玮选择了一段著名的问答。抗战时期,一位中国士兵对一位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今天,是9月18日。

  • 读后感――《历史的温度》。

    作者:乐宝贱WTML 发布时间:2019-02-28 08:30:58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体验差(585+)
  • 购买多(657+)
  • 内涵好书(292+)
  • 盗版少(393+)
  • 内容齐全(193+)
  • 全格式(113+)
  • 书籍完整(502+)
  • 小说多(218+)
  • 已买(592+)
  • 二星好评(71+)

下载评价

  • 网友 晏***媛: ( 2024-12-13 09:07:42 )

    够人性化!

  • 网友 龚***湄: ( 2025-01-01 20:03:1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康***溪: ( 2024-12-28 05:50:28 )

    强烈推荐!!!

  • 网友 冯***丽: ( 2024-12-27 03:21:3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通***蕊: ( 2024-12-18 22:58:2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寿***芳: ( 2025-01-09 07:17:5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隗***杉: ( 2024-12-20 17:17:51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焦***山: ( 2024-12-21 12:23:21 )

    不错。。。。。

  • 网友 詹***萍: ( 2025-01-02 18:43:5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訾***晴: ( 2024-12-18 02:48:0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曹***雯: ( 2024-12-17 11:38:5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