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43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精美图片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犯罪学通论(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5882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
  • 页数:630
  • 价格:87.34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43

内容简介:

目录 章绪论 节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犯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犯罪学的学科特征一、犯罪学对犯罪现象进行全过程的研究二、犯罪学对犯罪现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三、犯罪学是一门集基础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第三节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一、犯罪学研究方法二、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第二章犯罪本体论 节犯罪的概念一、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的特征一、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特征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特征第三节犯罪的类型一、犯罪分类的意义二、犯罪的类型划分第三章中国古代犯罪治理思想 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现象一、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盗贼”犯罪二、中国古代社会中“盗贼”的表现形式三、中国古代社会中“盗贼”的危害及影响第二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的原因一、无节制的欲望是“盗贼”发生的人性原因二、贫困是“盗贼”发生的经济原因三、不良官吏是犯罪发生的社会原因第三节中国古代社会犯罪对策一、从人性角度设计的犯罪对策二、足民弥盗的犯罪对策三、任贤使能的犯罪对策第四章西方犯罪学理论源流论 节古典主义犯罪学理论一、贝卡里亚的犯罪学理论二、边沁的犯罪学理论三、费尔巴哈的犯罪学理论四、古典主义犯罪学派理论之得失五、古典主义犯罪学的新发展第二节实证主义犯罪学理论一、犯罪学实证主义研究二、犯罪人类学理论三、犯罪社会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犯罪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失范理论二、社会控制理论三、差异交往理论四、标签理论五、文化冲突论六、利益冲突理论七、犯罪亚文化理论八、社会结构解体论第五章犯罪现象 节犯罪现象界说一、犯罪现象的概念诠释二、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第二节犯罪现象的内涵及特征一、犯罪现象的内涵二、犯罪现象的特征第三节犯罪现象的类型一、从犯罪人的角度来分二、从犯罪手段和性质来分三、从被害人情况来分四、从犯罪的复杂性来分第四节犯罪现象的分析路径一、犯罪现象的结构分析二、犯罪现象的过程分析第六章犯罪测量 节犯罪测量界说一、犯罪测量的诠释二、犯罪测量的意义第二节犯罪测量的对象一、犯罪状态二、犯罪结构第三节犯罪测量的方法一、犯罪调查二、犯罪统计第七章犯罪原因论 节犯罪的社会原因一、政治因素与犯罪二、经济因素与犯罪三、家庭环境与犯罪四、学校教育与犯罪第二节犯罪的文化原因一、文化冲突与犯罪二、工作环境与犯罪三、城市社区文化与犯罪第三节犯罪的个体原因一、生理因素与犯罪二、心理因素三、社会身份属性因素第八章治理犯罪的刑事政策 节刑事政策概念的演变一、中外学者关于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二、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三、刑事政策与犯罪对策第二节国外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一、理性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二、实证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三、人道主义时期的刑事政策四、当代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向第三节中国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刑事政策思想二、当代中国的基本刑事政策: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例第九章犯罪预防 节犯罪预防的内涵与分类一、犯罪预防的界定二、犯罪预防的类型第二节犯罪预防体系一、犯罪预防的构成要素二、犯罪预防体系第三节社会预防一、宏观的社会预防措施二、微观的社会预防措施第四节情境预防一、情境预防理论的依据二、情境预防的具体措施三、对情境预防理论的批评第十章犯罪的惩罚 节犯罪的侦查一、犯罪事件再现的概念和特点二、犯罪事件再现的过程三、信息的反馈和犯罪的再现四、犯罪侦查的基本途径第二节犯罪的讯问一、犯罪的讯问二、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第三节犯罪的惩罚一、惩罚的概念与种类二、惩罚与犯罪第十一章犯罪的矫正 节中国犯罪矫正概述一、犯罪改造在中国刑事司法中的地位二、犯罪改造在刑事司法制度上的作用三、中国监狱管理的沿革四、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工作理论与实践第二节国外犯罪矫正理论一、《联合国囚犯待遇 限度标准规则》中有关改造罪犯的条款二、《监外教养办法》中有关改造罪犯的条款第三节犯罪矫正一般规律一、犯罪矫正的四个过程和层次二、矫正过程中的逆向反应规律三、矫正效果的分类准则第四节犯罪矫正基本措施一、教育矫正的概念和意义二、劳动矫正三、中国的社区矫正四、中国出狱人的社会保护第十二章犯罪人论 节犯罪人概述一、犯罪人研究的源起与嬗变二、犯罪人概念的梳理与诠释三、犯罪人研究的意义第二节犯罪人的特征一、犯罪人的生理学特征二、犯罪人的心理学特征三、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第三节犯罪人的分类一、犯罪人分类的诠释与意义二、犯罪人分类的理论学说三、犯罪学范畴中的犯罪人分类第十三章犯罪被害人论 节被害人概述一、被害人的概念与内涵二、被害人的特征三、被害人的类型第二节被害人学的理论与实践一、国外被害人学理论发展二、中国被害人学理论发展三、被害人学研究成果的制度实践第三节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理论一、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模式二、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过程三、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相互转换第四节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一、被害人的权利体系二、被害人的损害赔偿体系三、被害人的救助制度第五节犯罪的被害预防一、被害原因概述二、被害预防的对象三、被害预防第十四章有组织犯罪 节有组织犯罪概述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二、有组织犯罪(广义)的类型三、有组织犯罪(狭义)的特征四、 化下有组织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第二节有组织犯罪的表现一、对中国当前有组织犯罪的定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二、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三、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有组织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一、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形成原因二、中国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第十五章流动人口犯罪 节流动人口犯罪概述一、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二、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与类型三、流动人口犯罪的产生第二节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原因一、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二、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第三节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治对策一、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方式三、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四、适度消除流动人口的消极心理五、坚决依法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第十六章人口走私犯罪 节人口走私犯罪的概念一、相关定义之辨析二、人口走私的目的第二节现状与成因辨析一、 层面二、 和地区层面第三节人口走私犯罪之打击对策第十七章女性犯罪 节我国女性犯罪现状一、女性犯罪的特点二、女性与 三、女性与暴力犯罪四、女性团伙犯罪五、女性与性犯罪第二节女性犯罪原因一、生物学角度的女性犯罪原因分析二、心理学视角对女性犯罪原因的分析三、社会科学视角对女性犯罪原因的分析第三节当代中国女性犯罪防治对策一、法律与政策制定二、司法制度与程序的完善三、公民法治和基础教育的持续实施四、政府机关与社会支持五、增加对犯罪女性个体经验的了解第十八章女性恐怖犯罪 节恐怖组织及恐怖活动中的女性身影第二节女性参与恐怖犯罪的原因第三节恐怖组织招募女性的途径第四节女性在恐怖组织中承担的角色第五节联合国和美国反恐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一、联合国反恐以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二、美国反恐以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不足第六节女性恐怖犯罪的应对之策第七节现有研究评价与展望第十九章 犯罪 节 犯罪概述一、 概述二、 犯罪的概念三、 犯罪的类型四、 犯罪的危害第二节我国 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原因一、我国 犯罪的现状二、我国 犯罪的现实特点三、我国 犯罪的原因分析第三节 犯罪的防治对策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二、加强禁吸戒毒管理三、强化禁毒执法职能第二十章经济犯罪 节经济犯罪的概念一、概述二、经济犯罪的概念第二节经济犯罪的特征一、主体特征二、主观特征三、客体特征四、客观特征第三节经济犯罪的走势一、中国经济犯罪 个发展阶段的形势与特点二、中国经济犯罪第二个阶段的形势与特点三、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第四节经济犯罪的成因一、市场经济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二、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三、法治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适应四、对经济犯罪打击不力第五节经济犯罪的预防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消除经济犯罪的土壤二、建立和完善立法体系,规范社会经济秩序三、加强司法建设,构建打击经济犯罪防控机制四、加强打击经济犯罪的队伍建设第二十一章职务犯罪 节职务犯罪概述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危害性二、职务犯罪的现状三、职务犯罪的特点第二节职务犯罪的原因一、个体因素二、权力监督因素三、经济体制转轨因素四、法治因素第三节职务犯罪的防治对策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二、健全刑事法律制度三、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四、加强 合作第二十二章食品安全犯罪 节食品安全犯罪概述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二、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三、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立案程序第二节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与原因一、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二、食品安全犯罪的原因第三节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治对策一、食品安全治理的改革现状二、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治对策第二十三章特殊人群犯罪 节特殊人群犯罪的界定第二节特殊人群犯罪提出的理论依据一、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二、刑罚预防功能的彰显三、回应型司法的体现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案件办理的法律依据一、刑法中特殊人群的规定梳理二、刑诉法中关于特殊人群刑事程序的规定梳理三、相关立法文件政策司法解释梳理第四节特殊人群犯罪案件集中办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特殊人群案件集中办理机制的必要性二、特殊人群案件集中办理的可行性第二十四章危害 安全犯罪 节危害 安全犯罪概述一、 安全的界定二、危害 安全犯罪的概念三、 安全观的变迁——传统 安全观与非传统 安全观第二节危害 安全犯罪的特征一、传统危害 安全犯罪的特征二、非传统危害 安全犯罪的特征第三节 安全犯罪的法律体系现状及司法实践一、传统 安全法律体系构建二、非传统 安全法律体系构建第四节 安全犯罪的预防一、生态环境犯罪的预防二、经济金融犯罪的预防三、社会文化犯罪的预防四、科技信息犯罪的预防第二十五章网络犯罪 节网络犯罪概述一、网络犯罪的演变二、网络犯罪的概念第二节网络犯罪的特点一、传统犯罪的网络化趋势二、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化三、犯罪产业链问题突出四、犯罪组织形式变化大第三节网络犯罪的治理一、网络犯罪治理主体二、网络犯罪治理规范三、网络犯罪治理实体四、防治措施


书籍目录:

应培礼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本书在主编的统筹下由华东政法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科领域中的相关专家学者在长期研习基础上编撰成书,既有对成熟犯罪学研究范式的承继,也有对当前犯罪学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的融汇。本书致力于向犯罪学研习者提供犯罪学成型的理论框架知识,既便利犯罪学相关理论学习者,也为犯罪治理领域的实务专家进行的实务探索提供相关基础性理论积淀。

    本书强调在接受西方现代犯罪学的科学逻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视中国犯罪治理的传统,以理解和回应中国现代治理的现实需求,致力于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学。在延续犯罪学教科书的基本范式和核心逻辑架构的基础上,本书做出了一些新的努力和尝试:一方面,本书进一步挖掘中国犯罪治理中的法律文化内容,增加了古代中国犯罪治理思想,在犯罪学研究中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本书强烈关注犯罪治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强调了对 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犯罪的探讨,并积极探讨其中的犯罪治理。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在主编的统筹下由华东政法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科领域中的相关专家学者在长期研习基础上编撰成书,既有对成熟犯罪学研究范式的承继,也有对当前犯罪学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的融汇。本书致力于向犯罪学研习者提供犯罪学成型的理论框架知识,既便利犯罪学相关理论学习者,也为犯罪治理领域的实务专家进行的实务探索提供相关基础性理论积淀。 本书强调在接受西方现代犯罪学的科学逻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视中国犯罪治理的传统,以理解和回应中国现代治理的现实需求,致力于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学。在延续犯罪学教科书的基本范式和核心逻辑架构的基础上,本书做出了一些新的努力和尝试:一方面,本书进一步挖掘中国犯罪治理中的法律文化内容,增加了古代中国犯罪治理思想,在犯罪学研究中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本书强烈关注犯罪治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强调了对国内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犯罪的探讨,并积极探讨其中的犯罪治理。


精彩短评:

  • 作者:Vesper 发布时间:2023-08-22 12:44:25

    低低低配费兰特,越往后越感觉作者已经黔驴技穷写不下去了,要说这没抄那不勒斯四部曲我是不信的…

  • 作者: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16-05-19 17:34:09

    有交易,就有税收,就要筹划;有利益,就有灰色,就要适度

  • 作者:Anne 发布时间:2015-08-04 16:36:25

    不错的启蒙书,上下页“匹配”的形式,分颜色、形状、数字、单词,单词实用性低一些,小朋友最喜欢颜色(其中红色上下有偏差,小朋友觉得不一样,让我讲时很尴尬)。

  • 作者:太阳的倒影 发布时间:2014-04-12 16:09:22

    克鲁伯使这本书看上去更像漫画,而不是像该系列的其他书那样是插画加文字,所以内容上也显得更加连贯。这本书也许是华语地区唯一一本正式出版的克鲁伯作品。

  • 作者:阮郎归 发布时间:2020-07-05 15:35:05

    可操作性行还挺强的一本小书,家里烤箱就可以。里面的一些小技巧也非常实用,像是使用丝袜帮助脱模之类。没想到“长大”这么多年后又玩起了“泥巴”

  • 作者:yan 发布时间:2021-08-02 14:30:38

    虽然不是学术著作,却比很多“学术”作品更接近知识生产。对京剧(戏曲)有贴近并诚实的认知、解读和见解。不追求严谨,但很有启发。


深度书评:

  • 提升目标达成率,用好这3招足以

    作者:积极的麦子 发布时间:2020-01-29 10:29:51

    阅读前帮忙点下“关注”!具备目标思维的人,总能够走得比别人更快更久一点。

    作者:积极的麦子

    大家好,我是积极的麦子。跟麦子一起,高效锁定属于你最宝贵的睡前时间!今天是2020年1月29日,我们继续给大家分享一本有关达成目标的书《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斯坦福大学设计院联合创始人伯纳德·罗斯所写。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呢?作者认为可以依靠设计思考的力量,以此来挖掘内在潜能来实现人生目标。这本书的大多数内容均来自作者十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应用设计思考的方式,改写人生目标。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享书中的3个重要内容,它们分别是:

    一、重构思维,突破障碍

    二、掌握语境,改变影响

    三、建立原型,达成目标

    01

    重构思维,突破障碍

    执行目标时,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阻碍。不少情况下,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只因我们没有能力看透问题的本质。

    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次创业设计课上,学生们被安排去缅甸执行一项灌溉项目任务。当他们抵达目的地时,发现当地的村子里根本没有电,村民在浇灌庄稼时也是通过蜡烛和煤油进行照明,这对于他们所执行的灌溉项目来说,可谓是致命问题。

    此外他们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年收入的25%都用于购买蜡烛和煤油。经过分析之后,他们发现导致当地居民贫穷的并非灌溉问题,而是照明问题。随后他们回到学校 ,通过说服教学团队从灌溉问题转向照明问题上。

    最后学生们开发了一款价格超低的太阳能LED照明灯。与普通照明灯相比,太阳能LED灯充电更加切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居民们在照明方面的开支。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临困难时,不要急着下决定。不妨尝试转变个人观察视角,通过重构思维的方式,审视一下目标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就好像表面上学生们的问题是灌溉问题,实际上却是照明问题。

    02

    掌握语境,改变影响

    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运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沟通、及自我暗示。同理,当我们在执行目标时,语言同样能够影响到我们。

    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你的新年目标是计划掌握英语,为了能够尽快驾驭读写能力,于是你给自己制定每天掌握30个英语单词。不过遗憾的是,经历一周之后,你开始动摇了。

    原因是,先前记住的单词,现在竟然忘掉一干二净了。你内心很自责,于是你开始用肯定的语气认定自己根本不适合学习英语。

    掌握语境,能够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与思考。

    比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记住单词”,但如果将这句话转换为陈述句会怎么样呢?

    “更好地记住单词”——这样是不是更加清晰了!通过语句的转换,我们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当下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还需再高一层的思考,比如询问自己:更好的掌握单词,是为了什么呢?

    增加词汇量,提高语句组织能力,进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这样自我询问下来,核心需求就出来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力,才是我们要解决的最终问题。

    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有效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力呢?当然有了,最有效地方式就是,阅读英文原版书,从浅到深,从易到难。这要比单纯的记单词高效的多。

    通过语言的转换,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问题的本质,以此加强思考能力和行动的正确性。

    03

    建立原型,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需要建立原型吗?需要!

    建立原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有效的意见反馈。

    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过建立原型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建立原型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建立原型的过程,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当你在处理一件事情时,首先你得需要有一个想法,然后逐渐将想法形成陆续要执行的步骤,最后通过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当然,这个环节你也可以通过请教他人得到。——这便是建立原型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原型建立在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阶段,原型建立可激发更好的想法;(概念原型)

    二阶段,解决方案演化成形;(可行性原型)

    三阶段,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成预期。(功能原型)

    某种角度理解,建立原型与之前我文章中提到的目标客观化概念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当你目标设定好之后,你还需要能清晰的描述出如何实现目标,及如何执行才能达成目标的问题。

    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达成目标绝非易事,需要我们懂得审视问题的本质。当我们在执行时遇到难以逾越的阻碍时,尝试着停下来转换下视角,通过重构思维找到当下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语言的力量很强大,为自己塑造有利的语境,将影响执行目标的效果。

    实现目标除了懂得设计合理的目标计划,还要善于创建个人目标原型。只有清楚的了解如何执行,才能得当预期的结果。

    麦子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帮助!

    我是积极的麦子,目标思维实践者,创立【跟积极的麦子一起学目标管理】帮你搞定所有有关目标问题!擅长目标管理,职场文案写作,构建个人目标体系。

  • 也许不是唯一答案,但是答案之一

    作者:迢递 发布时间:2022-11-25 00:39:00

    这是一本从题目到简介都令人感兴趣的书。

    尽管我对它抱有莫大的好奇,但仍然在阅读之前不禁质疑:为什么强调女性的自恋而非男性或是人的自恋?自恋相较于自卑对女性而言是有害的吗?

    受到社会建构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长期的影响,我阅读的方式从始至终是带有批判意图的,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成见。直到阅读过后,我对它的态度仍然是矛盾而复杂的。因此我愿意将评价分为两个组成部分。

    获益和启发

    首先,我必须承认,尽管我感到有些被冒犯,但仍同意书中的部分观点。

    作为一本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学图书,作者认为存在一种自恋人格的女性,拥有如下的画像:她们看上去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具有强烈的自卑感,时常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饮食失调,容易暴食或者厌食;强烈地希望得到认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抑郁;情绪夸张极其敏感;依赖网络上的数字化自我展示;对自己女性的身份不确定,等等。

    镜子与投射

    作者认为,女性自恋的原因是没有稳定的自我价值观。在儿童时期,孩子们在因为某事而感到某种情绪时,被告知不可表达这种情绪,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经历自我混乱形成虚假的自我,成长后,也更容易在情感上感到孤独。到成长后,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建构文化影响,自恋体现在女性上往往表现为自卑,而体现在男性上则是自傲居多。

    自恋的背后是价值的缺失和真实情感的隔阂。作者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是直面自己的形象,重新建立起与内心深处的联系;勇于对抗恐惧和不确定性,克服对分离的焦虑;破除虚假的诱惑,获得真实的满足感和获得感;通过拥有独立的需求(不管是否能够得到满足),重新获得活力;最后拥有自主性,自尊,自爱,与自我和解。

    即使我对作者所述的“自恋”机制和形成原因无法完全苟同,书中所讲述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困扰女性已久的;所讲述的治疗方式也是可以实践的。我建议“活得太辛苦”或是自我怀疑的朋友阅读第四部分,寻求一些可适用的方式自我疗愈。

    格林童话《圣母与孩子》让人们诚实面对自我

    批判与反思

    但我仍然存在质疑和困惑,它也许来自我对心理学治疗的一无所知,或是自我意识过剩的狂妄。但为了诚实记录,我依然把它们写下来:

    第一,出于不明原因,也许是因为作者希望本书具备的通俗和普及性质,书中常常会出现一种“两头堵死”的效果。例如在“我是女孩还是男孩”(P104)一章中,作者认为有些自恋人格女性会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有障碍,为了不受到男性过多的注意;而有些自恋人格女性试图通过化妆、服饰和身材来吸引人,渴望有吸引力和女性魅力。

    这里潜藏着一种表达上的归谬逻辑,作者希望表达的似乎是自恋人格的女性会更注重用外表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但由于表达上的线性结构,越过了这一层最重要的环节,而是似乎在讲述“不展现女性特征”与“重视女性特征”都是自恋人格的体现,而这一论述所基于的潜在逻辑,才是“女性用改变外表的方式来获得想要的他人的态度”。由于不能明确作者真正的意图,也许看到这里的读者会自我怀疑:我的打扮/不打扮,真的是由于我具有自恋人格吗?

    第二,书中似乎将家庭教育视为自恋人格的起因,但在家庭的论述中,出现一种鲜明的父母权责不平等的现象。在“家庭模式”(P115)一章中,作者认为自恋者的母亲会很好地直到自恋者需要什么,反过来又让自恋者觉察到她的愿望,包括在前一章中,如题目“母亲是女性的榜样吗”所展示的,认为母亲与她的身体的相处方式会成为女儿的模板;而在“理想的转让”(P119)一章中,作者又引用“有关文献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父亲的缺失是女孩形成自恋人格的主要因素”;“与父母的关系”(P123)一章中,“受自恋影响的女性,与母亲的关系往往比父亲更密切,这也是因为父亲经常缺席”。

    为何在自恋形成影响上,母亲的管束与父亲的缺席同时成为了“主要因素”,这是否是相互矛盾的?母亲的职责是否被扩大了,需要同时承担模范、洞察、影响情绪、放手、鼓励、退让、精准平衡,而父亲只需要承担“在场”的职责?这是否是一种偏见和歧视?

    第三,书中对女性的成就抱有暧昧不明的态度。作者认为,自恋者有“假性独立”的特征,渴望绝对自主性,不依赖别人,表现得不需要他人也可以做成某件事,实际上脆弱无助;或者渴望拥有“成就和坚强,这是男性品质的代表”,想成为最好的。

    我不认为作者是认为女性不该保持有所作为的愿望,但无疑,她认为这种愿望本身是病态的,而非愿望在达成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是病态的,作者似乎搜罗了所有不完善的品质用以形容女性自恋带来的后果,包括作者

    自认为不完善

    的,女性具有“男性的品格”这一点。这的确令人怀疑与自恋处在对面的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如何的。

    实际上,阅读这本书时,我时刻想到福山的那本《身份政治》带给我的感受,正如福山将所有当代世界面临的问题都归结于“尊严的斗争”那样,作者贝贝尔·瓦德茨基似乎也在将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困境归因于“自恋人格”,这是一种可自恰的论述,也是一种容易带给人们启发的思维方式,但它也许不是唯一的答案。

    《不稳定的自尊》采用了质量比较好的轻型纸,32开本,裸脊软精装,因此300多页也同样可以平坦翻开阅读。这本书早期的版本,有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女人自恋渴望承认》,2005年商周出版社的《女性自戀》,在很长时间内都已成为绝版,且时至今日仍有大量读者希望阅读。此次再次出版发行,是2005年作者在出版14年后的修订版本。在如此高企的需求衬托下,蓝狮子此次的重译出版倒稍显低调了。感谢出品方的努力。

    (2022.11.25)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498+)
  • 无广告(608+)
  • 下载快(258+)
  • 可以购买(329+)
  • 体验还行(650+)
  • 服务好(570+)
  • 不亏(62+)
  • 无盗版(282+)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4-12-17 00:53:46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居***南: ( 2024-12-18 11:28:4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孙***夏: ( 2024-12-28 19:46:34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谭***然: ( 2025-01-05 21:40:2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屠***好: ( 2024-12-10 05:59:07 )

    还行吧。

  • 网友 堵***洁: ( 2025-01-04 01:02:47 )

    好用,支持

  • 网友 养***秋: ( 2024-12-16 07:40:2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苍***如: ( 2024-12-10 08:08:1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潘***丽: ( 2024-12-31 11:11:5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詹***萍: ( 2025-01-09 04:02:2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步***青: ( 2024-12-19 04:11:56 )

    。。。。。好

  • 网友 马***偲: ( 2024-12-29 22:55:1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