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戏剧性(戏剧教育丛书) (美)罗伯特·J·斯特兰特 著,胡晓岚 译 商务印书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学校教育的戏剧性(戏剧教育丛书) (美)罗伯特·J·斯特兰特 著,胡晓岚 译 商务印书馆精美图片
》学校教育的戏剧性(戏剧教育丛书) (美)罗伯特·J·斯特兰特 著,胡晓岚 译 商务印书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学校教育的戏剧性(戏剧教育丛书) (美)罗伯特·J·斯特兰特 著,胡晓岚 译 商务印书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17662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
  • 页数:164
  • 价格:36.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6:53

内容简介:

学校教育的过程之所以可以被视为戏剧,不仅仅因为其中的表演者存在着变数,社会同样也存在变数。学校将孩子们带入正规的知识体系中,教会年轻人日常社会交往所要求的惯例。这些知识体系和惯例构成了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脚本,但人们对社会环境做出的回应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孩子们不仅学习某些特定场合所要求的习俗,也学习如何呈现那个我们想要成为的或自认为真实的人。同时,社会戏剧本身是人类构想的概念,其维护和更新需要人们真正地参与其中。

本书以条理清晰且合理的方式对学校教育中的各要素进行了阐释,将学校教育和对人类现实的基本理解联系在一起。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视为戏剧时,便产生一种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即人类戏剧——它不仅仅是个人形成自己身份的过程,也是社会群体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罗伯特•J.斯特兰特,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教育学教授。他曾在丹佛、康涅狄格和马萨诸塞州的多所学校担任校长和教师,后在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任教。他的著作关注教育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胡晓岚,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内部学术资料刊物《上戏•艺术教育研究》责任编辑,负责国际著名艺术院校的调研和资料翻译,对美国艺术教育的状况十分熟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学校教育的过程之所以可以被视为戏剧,不仅仅因为其中的表演者存在着变数,社会同样也存在变数。学校将孩子们带入正规的知识体系中,教会年轻人日常社会交往所要求的惯例。这些知识体系和惯例构成了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脚本,但人们对社会环境做出的回应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孩子们不仅学习某些特定场合所要求的习俗,也学习如何呈现那个我们想要成为的或自认为真实的人。同时,社会戏剧本身是人类构想的概念,其维护和更新需要人们真正地参与其中。

本书以条理清晰且合理的方式对学校教育中的各要素进行了阐释,将学校教育和对人类现实的基本理解联系在一起。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视为戏剧时,便产生一种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即人类戏剧——它不仅仅是个人形成自己身份的过程,也是社会群体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


精彩短评:

  • 作者:薏米仁 发布时间:2021-10-23 11:40:04

    学术性地用戏剧体系来研讨学校教育,从学校教育本身,联系上社会角度,个人角度。教育学的的论文。虽然中文刚刚出版?但是貌似是90年代写成的内容,依然适合阅读。

  • 作者:豆瓣造酱 发布时间:2023-05-25 23:50:45

    作为一个高中生,深感自己就在其中

  • 作者:关你咩事 发布时间:2023-08-17 14:08:08

    简直哲理书

  • 作者:teacat 发布时间:2015-07-22 17:25:05

    写给小学生看的,也许我不该这么苛刻……

  • 作者:允乔 发布时间:2012-01-29 21:03:40

    仅有白文

  • 作者:Aliceconan 发布时间:2022-08-23 13:09:00

    从戏剧的角度来理解教育


深度书评:

  • 不动声色与声色犬马——评韩东中短篇小说新作集《幽暗》、《狼踪》

    作者:赵志明 发布时间:2023-06-01 10:36:29

    文/高星

    (原文首发于

    西局书局

    作家韩东

    我还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读韩东的小说。就像韩东第一次如此努力地推介自己的这两本新书。

    许多写诗的写不下去了,就改写小说,有的小说也没写的怎么样,有的或许小说写成功了,但早年的诗并没有留下。韩东的诗早已功成名就,而且一直没有停止写诗。我一直只写诗,或者说只关心诗。因此,我对他的小说及小说家身份有点不以为然。

    我开始读这韩东两本小说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了“不动声色”、“冷幽默”这两个词。可惜,这两个词被于奎潮和尹丽川对这两本书的评论中用过了。

    对韩东小说“不动声色”和“冷幽默”的印象,就像我对韩东本人相处的印象;对韩东诗歌的印象。我惊叹一个写作者可以把诗和小说写得如此珠联璧合,同样高级。诗歌与小说,对于韩东来说,就像一对同胞姐弟。当然,是各自独立的。

    也可以说,诗是魂灵,小说是骨肉。

    看韩东的小说,我总会想起他的诗。为此,我下面每篇小说的评论,都找了一首诗作为佐证。不会是牵强附会,应该是顺藤摸瓜;不是喜出望外,也会是正中下怀。诗歌应该是小说的言外之意。

    一、《我们见过面吗?》

    《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韩东这首名诗要见的是“大海”,当然属宏大叙事,还有什么比大海还大的意象。但小说《我们见过面吗?》,只是讲见过一个姓孙的,他是一个爱骂“傻×”的人,一个做杂志的人。

    “我”不胜酒力是出了名的,但在一次L市的酒桌上碰到一个要强行拼酒的人,上来要干一瓶。这种人作为出入北京酒局的我也见过无数,他们就是以灭天下名人为己任,其实是心虚、外强中干的表现。这个姓孙的陌生人口吐狂言,让“我”和余秋雨一样“忏悔”,并骂了一句“傻×”,结局自然是不欢而散。多年以后,“我”被L市得诗刊邀请为颁奖嘉宾,“我”上网查一下,那家诗刊主编正姓孙,非常像多年前见过的那人,现在混成主编了?邀请“我”是“炫耀”?“道歉”?还是“顺水推舟”?“我”“不得不来”了,想到的词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大点事呀”;“不打不相识”;“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想的见面结局是“一笑泯恩仇”。在欢迎酒会上,孙主编谈笑风生,问“我”:“我们见过吗?” “我”只好回到“你说呢?”接着孙主编骂了“我”的朋友是“傻×”,做实了就是以前的那个姓孙的,原来这是“下马威”。“我”回饭店后,给当地朋友打电话,汇报孙主编的操蛋,又“复盘”多年前的孙,在酒桌上的胡闹。朋友最后说,孙主编叫孙雪花,多年前的那个人叫孙鹏,一个是《L市诗刊》的,一个是《L市文艺》的。也就是说“我”认错人了。朋友说“不怪你”,因为两个姓孙的,都是“一个德性”。

    在悄无声息的结局中,默不作声的呈现“荒唐”与“虚无”。其实,姓不姓“孙”无所谓,是不是一个人无所谓,因为都是“一个德性”,我们都是“傻×”。

    顺其自然的通畅,合辙押韵的演绎,让阅读变得愉悦。我们信服的不是小说的故事性,而是我们共同的经验。

    二、《大卖》

    《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我那天和要去南京采访韩东的婷婷说,《有关大雁塔》是为口语诗正名的标志之作,韩东因此成为了口语诗的“大雁塔”。这首诗充满了揶揄和反讽的意味,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是一首表现了颠覆性创造力的立异标新之作。韩东就以冷漠平实的、带有嘲讽的口气,消解了大雁塔的文化意象,抒写了个人的生命体验。

    小说《大卖》同样几乎看不到一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韩东用平淡的语气叙述平淡的人生和平淡的生活。文学也如大雁塔一样,上去、下来,“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现在写书的都希望大卖,过去还只是为影响和出名,现在是迫于压力,不管如何,先把钱换回来再说。

    小林是第一次出书,照方抓药,在书店搞首发式,然后各路嘉宾聚餐。小林的前女友花姐曾折腾他半死,此时打电话来,说是要主动来当嘉宾,让小林心有余悸。在饭局上,出版社的社长非常牛逼,大夸海口,四处许愿,如文学霸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光头哥们给了社长一酒瓶子。见了血,小林的书果然大卖。小林前女友花姐又打了电话,说打人的光头是她派去的,是为了让小林大卖,为什么?因为“我爱你”。

    “我爱你”这三个“令人动容”的字,就像大雁塔的“英雄”一样,好高骛远,只是一种虚幻。

    韩东的口语诗歌拒绝修辞,但不是“没有味道的饭菜”,因为暗含更高级的“语感”。韩东的小说也是如此,他没有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只是现实的碎片;没有挥舞锋利的板斧批判社会,只是在貌不惊人的表述中点到为止,短小精悍。

    作家韩东在朋友的画室。正面画像人物为啤酒主义者作家狗子

    三、《佛系》

    《甲乙》

    甲乙二人分别从床的两边下床

    甲在系鞋带。背对着他的乙也在系鞋带

    甲的前面是一扇窗户,因此他看见了街景

    和一根横过来的树枝。树身被墙挡住了

    因此他只好从刚要被挡住的地方往回看

    树枝,越来越细,直到末梢

    离另一边的墙,还有好大一截

    空着,什么也没有,没有树枝、街景

    也许仅仅是天空。甲再 (第二次) 往回看

    头向左移了五厘米,或向前

    也移了五厘米,或向左的同时也向前

    不止五厘米,总之是为了看得更多

    更多的树枝,更少的空白。左眼比右眼

    看得更多。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三厘米

    但多看见的树枝都不止三厘米

    他 (甲) 以这样的差距再看街景

    闭上左眼,然后闭上右眼睁开左眼

    然后再闭上左眼。到目前为止两只眼睛

    都已闭上。甲什么也不看。甲系鞋带的时候

    不用看,不用看自己的脚,先左后右

    两只都已系好了。四岁时就已学会

    五岁受到表扬,六岁已很熟练

    这是甲七岁以后的某一天,三十岁的某一天或

    六十岁的某一天,他仍能弯腰系自己的鞋带

    只是把乙忽略得太久了。这是我们

    (首先是作者)与甲一起犯下的错误

    她 (乙) 从另一边下床,面对一只碗柜

    隔着玻璃或纱窗看见了甲所没有看见的餐具

    为叙述的完整起见还必须指出

    当乙系好鞋带起立,流下了本属于甲的精液

    韩东在诗中通过描写夫妻事后穿鞋这一特殊的情景,在朴素生涩的语言中,木刻一般刻画了人性的冷漠、关系的变质与生活的麻木。

    佛系江月的闺蜜鲍家英因为怀孕,贪吃黑鱼,因此生出的孩子小名叫“小鱼儿”,孩子肤色也因黑鱼显黑;江月指导鲍家英夫妇放生,有人在他们后面钓鱼,鱼贩在后面收购鱼,然后在市场售鱼,鲍家英夫妇再在市场购鱼,然后来到河边放生;因为到山里放生,鲍家英夫妇被晒黑,孩子小鱼儿变白,变白可能因为是庆生的灯光照的也可能是因为父母黑皮肤反差的。

    韩东举重若轻,或煞有介事地拆解着环环相扣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其中一个细节是,当初鲍家英吃鱼时是用一个朔料袋装着黑鱼,放生时同样是用一个朔料袋装着黑鱼。小说最后一句话是“为孩子庆生,或者就是庆祝她变白了……这都是一回事”。暗合了“世事多变,一切无常”这个主题。

    韩东就如生活中的存在一样,深居简出,在酒局上话也少,有言也是言简意赅。韩东在小说中语言非常节制,冷静客观,“我”很少参与故事情节发展,在这篇小说中,“我”也是在最后才出现,以佛系江月的丈夫及作家的身份,表示对放生显灵的怀疑。

    四、《素素和李芸》

    《旧爱》

    她从来没有爱过他

    这是一个秘密。后来

    她不再需要保守这个秘密

    但也没有必要宣布

    留下一些衣物和一本日记就离开了。

    她答应回来取这些东西

    终究没有来取。

    不是欺骗,更不是故意的

    只是解除了警惕,秘密

    像一个结在时间中松开。

    当他翻看日记,就像古墓中溢出刺鼻的气味

    他也没有受到伤害。

    只是稍有遗憾。

    他把旧爱理解成某种深情

    她从来没有爱过

    但他们之间确有情义

    因缺爱更令人难以忘怀。

    那些他们一起走过的路

    更具有抵达的目的

    相拥和眼泪,是未曾抵达。

    某种深情或者爱的愿望

    宽阔犹如虚无。

    其实,素素、李芸和“我”是三角关系,而已婚(无孩子)的李芸和已婚(有孩子)王总是情人关系,再加上“我”及王总的新情人,应该是六角关系,相互“替补”、“换马”,贵圈真乱。捋到头还是素素是真素,单身,只有一个亲弟弟。“我”碍于素素的“铁手”,又暧昧于素素的“白足”。在一个烛光雨夜,“我”理直气壮地没有送素素回家,后来才知道素素就在那天晚上回家后遭到了入室流氓的轮奸;而王总在李芸一气之下远走美国后一命呜呼,后来才知道王总最爱的还是李芸。但最后,只有素素的结局被“我”和李芸忽视。“自始至终,李芸都没有提到素素,我也没有问,就像这个人压根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存在过。我在想,这可能是我和李芸之间仅有的默契了。”

    “不绝情,不会死”,如同“不作死,不会死”。爱情的悲剧,就如同“我”的包和李芸的包,在床上“躺在了一起”,太简单,太平常。而泡茶姑娘为爱情感动留下的眼泪,被老童戏称:“据说用没结过婚的小姑娘的眼泪泡茶是最牛逼的。”一切都是虚无。

    先锋书店《狼踪》《幽暗》发布会。 从左至右嘉宾分别是:小说家、诗人李黎;作家韩东;作家鲁敏

    五、《兔死狐悲》

    《时空》

    四十岁到六十岁

    这中间有二十年不知去向。

    无法回想我五十岁的时候

    在干什么,是何模样

    甚至没有呼啦一下掠过去的声音。

    一觉醒来已经抵达

    华灯初上,主客俱老。那一年

    我的一个朋友在外地车站给我打电话

    他被抛下那列开往北方的火车。

    我问他在哪里?地名或者标志

    他说不知道。看着四下里陌生的荒野

    男人和女人,或许还有一头乡下骡子

    他又说,只知道在中间……

    电话里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朔风哨音

    和朋友绝望的哭泣。我说

    回家吧,你们已经结束。

    甚至这件事也发生在我四十岁

    他三十多岁那年。

    人生的每一个时间都是记忆,每一个场景都是舞台。不管如何,走过来就是一生,就是故事,就是剧本。

    小说中的张殿早年办民刊,后到深圳打工、卖光盘,回来后办书店,和深圳认识的小娟搞在一起,张殿夫人何嫂煤气自杀被救,两人生了女儿张画画,“我”做了他们女儿的义父,张殿死后,谈波要画其体不果。

    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就是一辈子,我们都是普通人。不然,怎会兔死狐悲,“那滴本该由张画画流出的泪水,从我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作家韩东和诗人高星

    在网上我找到一段草树评论韩东诗歌的话,放在小说评论里也算是异曲同工:

    韩东从不在诗中炫耀哲学观念,不对“存在”或“虚无”做论述性的建构,也从不以哲人面孔唬人,为文作诗,都源于感悟,因而通透,明澈,“不隔”,其诗情感真挚,用笔素淡,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他也不炫耀想象力,或者说,他的想象力致力于声音的挖掘,而不是意义的转换。透过韩东的诗行,我们会看到视野开阔、态度包容、独立而不偏执、明澈又不失锐利的写作人格。他依然在有限的场域发出声音,相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写作,他的写作更加沉潜、收敛,散发出更为深邃的光芒。

    韩东在小说里说自己“好为人师”,尹丽川说韩东小说“虽然老练,然而天真。”韩东有着天然大师范儿,教父劲儿。他一直践行“不看自荐和别人推荐的小说”,要自己亲自发现。果不其然,眼光老道。早年他说过“南顾北狗”,后来他在《今天》上推出了曹寇、赵志明、魏思孝、孙智正、张羞、郑在欢等所谓“南京帮”新生小说家。为此,狗子还和北岛说过:“你要像相信高星的人品一样相信韩东的眼光”。前几天,狗子在北京大兴过生日,酒桌上他还要和“南京那帮”通个话,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

  • 科学?科幻?

    作者:菡萏女人 发布时间:2018-05-11 11:23:24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刚看完《三体》的时候……

    2010年4月25日,霍金说:外星生命几乎可以确定存在,人类不要主动和它们打招呼。

    翻开书看到这一句的时候,那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我感到一阵恍惚。接下去看到霍金的各种言论,更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科幻小说中的,不知道这是一本科普书籍,还是人物传记,还是科幻小说?

    霍金在近些年的主要观点可概况为如下4项:外星人、宇宙移民、时光穿梭、上帝在创世纪中的不必要性。这些观点每一个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用作者的话,

    在信息组成的汪洋大海里,霍金教授的话语如投入海中的鱼雷。一开始掀起阵阵巨浪,随后整个海洋慢慢恢复,依旧潮起潮落。

    回首全书,便可以理解作者所说的“信息组成的汪洋大海”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思想实验、泡利原理、特斯拉预言、稳态宇宙模型、宇宙恒稳态理论、大爆炸理论……听过的、没听过的,汇集在一起,让你领略信息的海洋。

    你以为生命的起源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那就让你看看“

    进化论的三大证据相继破灭

    ”;

    你以为神话故事就是故事?那就让你看看“

    苏美尔的创世故事:太阳系的生成

    ”;

    你以为地球就是地球?那就让你看看“

    地母盖娅:大地之母与宇宙之母

    ”;

    你以为人类和文明是一步一步慢慢进化来的?那就让你看看“

    突如其来的文明

    ”;

    你以为“蓝血人”只是倪匡卫斯理系列的科幻小说?那就让你看看“

    蓝色的血,真是的血

    ”;

    ……

    各种新奇的理论和研究过程,各种猜想及论证,让人目不暇接。一边是完全看不懂,一边还是一页一页很吸引我看下去。宇宙、太阳系、地球生命,源头,末日,DNA,基因整合,地外生物……哦,简直完全无法接受。

    政府、军方、财团、UFO、外星人、K集团、蒙淘克工程、共济会……各种只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词汇,一个一个蹦出来,名称后面的事件,一个一个冲击着人的神经,这还是那个被人们熟悉的世界吗?

    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地球上?每天蝇营狗苟的屁民是幸福还是不幸?最终是会在这个越来越恶劣的地球环境中,仍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还是会成为金字塔底层的牺牲品?

    同样出生于70年代的人,自己会不会也是深蓝儿童?亦或者是流浪者?只是在琐碎生活中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无论科学如何发展,人类的劣根性是无法被完全革除。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才会有外星生物来跟地球人进行基因混合?《三体》中的三体人不就是因为不会说谎,迫不得已依赖地球的三体组织来对付地球人嘛。或许外星人都是“天使”,需要地球人的“智慧”也不一定……

    这本书总体来说给一般人打开了一个或许科幻或许科学的新领域,看看也是挺好玩的。不过这本书看来编撰比较匆忙,毕竟是要赶霍金去世这班车,通过书中的很多措辞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并且直接使用都未进行必要的修订。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作者早先作品的合集,如果这样看,就轻松一些。

    开卷有益!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251+)
  • 速度快(638+)
  • 下载速度快(205+)
  • 速度慢(123+)
  • 章节完整(259+)
  • 不亏(366+)
  • 藏书馆(72+)
  • azw3(566+)
  • 字体合适(617+)
  • 还行吧(279+)
  • txt(278+)
  • 少量广告(216+)
  • 方便(647+)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2-18 05:55:4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訾***雰: ( 2024-12-17 06:58:1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习***蓉: ( 2024-12-28 12:39:17 )

    品相完美

  • 网友 权***波: ( 2025-01-07 19:47:3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师***怡: ( 2024-12-16 12:58:24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养***秋: ( 2025-01-04 07:22:5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印***文: ( 2024-12-21 22:45:1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薛***玉: ( 2025-01-08 10:25:4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孔***旋: ( 2024-12-28 03:20:1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