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工作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麦肯锡工作法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进入麦肯锡3~5年,能掌握一生受用的工作技巧
秘密就在于麦肯锡独特的工作法
《麦肯锡工作法》展现精华的7堂课,让你的竞争力立马提升50%
“麦肯锡人”总带着闪耀的光环,但他们在这家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平均工作年限仅是3~5年。为何他们从麦肯锡毕业后,还能活跃于各个行业,取得非凡的成绩?
原因就在于麦肯锡独特的工作法,7堂课让员工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并且终生受用。
麦肯锡资深培训师大嶋祥誉在《麦肯锡工作法》中拆解了公司内部的秘密武器:麦肯锡的专业作风、解决问题的技巧、分析框架的养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自我的策略、展现成果的方法,还有麦肯锡式的思考方式。学会《麦肯锡工作法》,让你不进麦肯锡也能变成优秀的“麦肯锡人”,在团队中脱颖而出!
麦肯锡工作法这样教(Up or Out):
不允许员工穿戴或持有“随随便便的”衣服或物品,哪怕是在客户面前使用的一支笔;
与留意公司内部人事关系或同级竞争相比,应该更加重视“如何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寻找一位让自己觉得厉害的前辈,然后观察他平时是如何展开工作的,并努力学习其精华;
准确地理解自己被寄予什么样的期待,而后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并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之中;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向人询问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羞耻,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听之任之才是可耻。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生受用的麦肯锡工作法
第一课 麦肯锡的专业作风
顾客第一主义
任何时候都积极应对
专业人士应该“尽善尽美地工作”
修行僧与艺术家
何谓“麦肯锡人”?
重视外表
勿将“调查”当工作
成为独一无二的行家
不要只解决眼前的问题
第二课 麦肯锡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什么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解决问题时必须注意的要点
特别课程 麦肯锡式分析框架的入门工具包
脑中存在框架
希望把握整体流程中的重要因素时,采用“商务系统”
希望探讨市场战略的基本面时,采用“3C”
希望重新评估组织时,采用“7S”
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采用“位置矩阵”
希望寻求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时,采用“逻辑树”
第三课 麦肯锡式处理信息的技巧
调查要基于原始材料
性感地运用信息
风来时,做木桶的人将如何?
第四课 麦肯锡式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术
不要只从硬币的正反面考虑问题
决不放弃的“定力”
使五感更敏锐
边放松边集中
框架型的思考术
超越自己的框架
区分事实与意见
从“疑问”出发
疑问的核心是什么?
有助于抓住疑问核心的好问题
对是否真实发出疑问
勿忘全局
试试“电梯测试”
第五课 麦肯锡式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
发挥自己的存在价值
审视自己的外表与内在
携带简单的工具
拥有榜样
不作评判
每月与前辈吃一顿午餐,而非晚餐
第六课 麦肯锡式创造成果的能力
在限定时间内取得成果
即便无法喜欢他,也可以实现共鸣与共享
在领导询问之前汇报
彰显自己存在感的方法
摆脱“应当论”的束缚
不要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
设计工作
运用“原本模式”
设计会议
使用“我们”,而非“我”
提出有效的质疑
第七课 麦肯锡式演示的技巧
演示所需的三要素
不要一开始就使用幻灯片
巧用金字塔结构
传达空•雨•伞的逻辑
让信息结晶
一张图表,一条信息
结语
作者介绍:
大岛祥誉
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长。高管培训师、组织开发与人才培养咨询师。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MBA学位、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学位。在麦肯锡公司从事新事业开拓战略、公司战略以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咨询项目。之后供职于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William M. Mercer)、华信惠悦咨询公司(Watson Wyatt)、环球创投(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综合研究所等企业。2002年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组织变革咨询、队伍建构及领导力开发等咨询服务。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成事的思维
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呢?没错,是少数人。
原因是,少数人的思维跟多数人不一样,所以他们能把事情做对
最后把事情做成。
少数人的思维,就是成事的思维。
你可能会问,少数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呢?那多数人的思维呢?
我总结了一下,列出最重要的几点,你也可以把这些点摘录下来,
作为自我提高的要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少数人输出,多数人输入;
少数人计划,多数人迷茫;
少数人做事,多数人做梦
少数人坚信,多数人怀疑
少数人反思,多数人抱怨;
少数人任性,多数人认命。
少数人充满希望,多数人胆战心惊;
少数人帮助别人,多数人麻烦别人;
少数人无私分享,多数人肆意索取;
少数人保持前进,多数人半途而废;
少数人日事日毕,多数人推托延迟;
少数人总找方法,多数人老找借口;
少数人终身学习,多数人随机学习;
少数人严于律己,多数人自我放弃。
把上面的这些特点,再做一个高度总结,我们就能轻易获取“成事”
工作 的2倍
在你的生活中,要是再次遇上选择的困难,不妨先花一
好这件事的顶层设计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给自己做的人生顶层设
设计好了,标准就会有,标准有了,选择就会自然呈现。
我建议,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你也可以开始动笔写下你的顶层设计。
如果一下子没能写10条,没美系,能写几条写几条。
人的一生,个人部分最高的顶层设计,应该就是人生的顶层N
我这10条设计,现在算比较稳定,不再做修改了。你要知道,现在
人生的顶层设计,就是用一个极高的标准,来设立一个极高能
看到的这个版本,并不是
初的版本,面是经
简单说,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过不断...
对于前景未明的状况与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关键是确定“在了解了各种事实与信息之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即具体方案),仅仅收集信息是无济于事的。
在正式的交谈中,对方会感到不太自然,回答也偏于社交式。但是,在这种跟踪取材的环境下,对方会很自然地说出真心话。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依赖二手信息,自己应该亲临现场,亲自收集信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点十分重要。 使用不知出处的旧信息,即便向客户提出解决方案,客户也不会欣然听从。
在一般的工作场合,对细节的严谨把握有利于产生诸多好的结果,比如邮件主题、笔记或会议资料的标题等,必须让人一目了然。
即使资料内容丰富精彩,觉得对方读后定能有所了解,但是倘若客户日理万机,未必会仔细通读。 只需简略地浏览资料的标题或内容提要,便可以使对方了解希望传达的信息,并进一步引起对方关注重点,尽早培养这一能力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调查时不要询问“喜欢A还是B?”这类问题,因为这种问题无法为客户提供超出他们预期的价值。
制作问卷本身不是目的,必须考虑借助于问卷要达成什么目标,以及利用从中获得的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可以描绘出怎样的解决方案。
我们总是希望尽早解决眼前的问题,以致只专注于现象本身。 但是,这时如果进一步转变关注视角,脱离现象这个边框,就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许多情况下,表面看来的问题实际上并非实际的问题所在。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必须有自我判断力。 即便对方指出了问题所在,在聆听的同时,还是不要忘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真正的问题是否有可能不在此处?
解决问题至关紧要,但是对于真正问题的把握能力也不容忽视。 在全力以赴地着手解决某个问题但效果不佳的时候,或许应该暂时放下问题,提出质疑:“是否混淆了问题本身?”
解决问题的原意并不是应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为...
下文讲述的是我离开麦肯锡之后,在咨询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案例。
某制造厂的生产流水线上,有一段台阶极易让工作人员跌倒,成为一大障碍。
拿着零件走动时跌倒的话,不仅好不容易生产的零件会受到 损坏,无法再使用,更严重的是还会发生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
现场的负责人采取了各种对策,如在台阶上巾上“以防跌倒”的标识语,或者粘贴防滑带,但还是未能完全阻止跌倒事故的发生。因为在流水线上,大家有意识地想要提高作业效率,结果会不知不觉地小跑过那段台阶。
这大概也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我带着这种想法,提出了疑问:“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也是返回问题解决技巧本质的一个环节。
首先,中跑过台阶的目的在于尽快将零件送达下一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改善流水线路本身,尽可能地减少零件的移动,使工作人员无须通过这段有问题的台阶。
我记得现场的负责人听到这个提案后,不由得点头认可。
许多情况下,表面看来的问题实际上并非实际的问题所在。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必须有自我判断力。
即使对方指出了问题所在,在聆听的同时,还是不要忘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真正的问题是否有可能不在此处?”
请大家牢记:解决问题至关紧要,但是对于真正问题的把握能力也不容忽视。
在全力以赴地着手解决某个问题但效果不佳的时候,或许应该暂时放下问题,提出质疑:“是否混淆问题本身?”
到此,我们已经领略了麦肯锡式问题解决技巧,以及必须具备的专业作风。
在对麦肯锡式问题解决技巧有所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麦肯锡员工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区分问题设定与解答区域->整理并将课题结构化->收集信息->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考虑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
1.不要打地鼠
2.解决问题的整体流程
1)把握问题的结构
2)分解问题构造的方法-逻辑树
3)提出假说,进行分析
4)验证假说的方法-要点树
5)推导解决方案——空*雨*伞
一般,提到数据或信息,大家都会联想到书籍、报纸、杂志或网络等媒体信息,但是这类信息老师经过某些人处理过的二手信息,所以其中可能含有遗漏或有意编辑的部分,因此仅供参考。
假若依据二手信息制定战略,那么如果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话,结果也不会可信。
所以,麦肯锡反复叮嘱员工,为了获取信息或数据,调查必须参昭原始文本,到现场充分确认。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进入麦肯锡3~5年,能掌握一生受用的工作技巧
秘密就在于麦肯锡独特的工作法
《麦肯锡工作法》展现精华的7堂课,让你的竞争力立马提升50%
“麦肯锡人”总带着闪耀的光环,但他们在这家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平均工作年限仅是3~5年。为何他们从麦肯锡毕业后,还能活跃于各个行业,取得非凡的成绩?
原因就在于麦肯锡独特的工作法,7堂课让员工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并且终生受用。
麦肯锡资深培训师大嶋祥誉在《麦肯锡工作法》中拆解了公司内部的秘密武器:麦肯锡的专业作风、解决问题的技巧、分析框架的养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自我的策略、展现成果的方法,还有麦肯锡式的思考方式。学会《麦肯锡工作法》,让你不进麦肯锡也能变成优秀的“麦肯锡人”,在团队中脱颖而出!
麦肯锡工作法这样教(Up or Out):
不允许员工穿戴或持有“随随便便的”衣服或物品,哪怕是在客户面前使用的一支笔;
与留意公司内部人事关系或同级竞争相比,应该更加重视“如何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寻找一位让自己觉得厉害的前辈,然后观察他平时是如何展开工作的,并努力学习其精华;
准确地理解自己被寄予什么样的期待,而后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并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之中;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向人询问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羞耻,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听之任之才是可耻。
精彩短评:
作者:空星 发布时间:2014-11-17 13:39:10
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借助工具对信息加以分类,不如全面地吸收所获取的有效信息。所以,留在笔记本上并不是目的,一边纪录一边自我吸收才是目的。 唤醒五感,有利于获得灵感。头脑清晰、五官敏锐,不要让自己身心疲惫。正因为繁忙,所以更要抽出厘清思路的时间—坐禅冥想、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经常锻炼。
作者:救荒本草 发布时间:2012-11-19 23:07:04
总觉得最后有些草草收尾呢,不过总体说比想象中的强多了,那些励志类的书比起来就是渣嘛....(只能证明畅销书是怎么来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给人印象深刻一些....综合研究说得比较靠谱,实践指导还只是大体方向......
对于国内的成人教育现状不了解,就不评论了....
作者:Wingsu 发布时间:2015-01-06 11:15:12
感觉看看目录就可以了……
作者:绿萝热 发布时间:2014-09-15 12:52:51
六年前居然读过这本书。可以看出这本书一定是日本人写的,这种对前辈的尊重,对集体文化的认同依存,对超出个人眼界的向往,对质量真伪提出五感这样神神叨叨的触类旁通。这些都跟麦肯锡没什么关系。如果需要通过这本书获得什么方法,真的很有限,也就逻辑树等等不过三页纸的内容。我觉得这本书更像一个前辈的谆谆教诲,他不会手把手教你什么,只是个启迪。不必写成书,一篇文章即可。
作者:Yeidb$/6R)) 发布时间:2015-08-30 10:43:51
翻译非常差。而且前大麦的人写了一本这么字体不一的书,真让人感到难受。
作者:鹿春 发布时间:2015-10-20 17:16:03
不知是原著还是翻译问题,感觉略凌乱。但是,关于工作的理念和态度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且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工作还适用于生活。思维方式和技巧不是非常系统,略感凌乱,随手翻一翻还是可以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内容应用。
深度书评:
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warfalcon 发布时间:2014-12-09 16:26:19
以前我写过一篇不读新闻的文章,当时反晌很激烈。实际上是否阅读新闻,取决于你是否在浪费时间,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阅读新闻不浪费时间。
大家可以尝试使用下面的思考方法来分析平时所看到的新闻和日常事务,最好把分析结果记录下来,坚持做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些方法能改变你的思维方法,能快速的解决问题,并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篇文章是从最近阅读的《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摘录的,这本书翻译的有些晦涩,但里面提供的思考方法,非常实用。
#不要只从硬币的正反面考虑问题#
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播放着各种各样的新闻。
也许大家很多时候会想,居然发生了这种事情,但是重要的事情还在后面。
试着形成以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条新闻对自己、自己的工作或者客户而言,意味着什么?”
通过自问自答的训练,在发生问题时,便可以不慌不忙,采取必要的行动。
思考的顺序是:首先,思考从这件事情中可以学到什么,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其次,改变视角,按照“空·雨·伞”的逻辑,落实自己应当采取的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从硬币的正反面进行思考。
比如,看到A商品的销售额降低时,仅想到销售额降低,只要增加促销活动就可以了,这便是从硬币的正反面思考。
这样一来,就无法思考事情本身的意义与影响。
深入思考,领会问题的核心,或许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商品在市场上的作用逐渐减弱,所以将投入A商品的经营资源完全转移至其他商品上,这样反而利于新的成长。
#解决问题时不能只关注眼前,应当考虑到未来的走向#
并不拘泥于A商品,而是关注今后市场的长远发展。这时,通过运用麦肯锡式的问题解决技巧与框架,便可以发现自己未能看到的选项。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价值。发掘可能性,是麦肯锡式问题解决技巧与框架的存在意义。
#决不放弃的定力#
从敏锐的切入口提出问题。顺乎逻辑的演示。
这貌似符合麦肯锡式的问题解决方法,但实际上,客户评价越高的工作,逻辑的重要性越靠后。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大吃一惊呢?
埋头解决问题时,思维高速运转,灵机一动加速问题解决的情况绝不少见。
分解与最初的闪念相关的步骤,逻辑必然成立,但是结果却未必可塑。
创建独立的假说,摆脱限制,采取零设想,发现可以将一般情况下认为毫无关系的信息串联起来的关键驱动,推导出答案,这才是麦肯锡式的问题解决方式。
问题解决的决定因素并非框架或逻辑(当然,这依然是必需的工具),而是竭尽全力、决不放弃的决心。
绝对不能满不在乎地使用逻辑推理,无意识地推导出答案。
#使五感更敏锐#
也许有人会想:虽然你这么说,但也许身处麦肯锡那样的特殊环境中,才会有那种灵机一动。但是我基本上可以肯定事实并非如此。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够产生自己独有的灵感。唤醒五感,也有利于获得灵感。
有些人每天工作繁重,疲惫不堪,无法清晰地思考。我劝他们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
你也许不以为然,但请先尝试一周,每天晚上10点就寝。如果可能的话,10点之前更为理想。坚持三天之后,你整个人就会变得神清气爽、头脑清晰。也许你会在其他时间醒过来,但这并无大碍。
在凌晨3~4点自然醒来的话,就将这段时间当作自己的工作、学习或思考时间。
我想,这样可以感受到平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到深夜,早晨身心疲惫地勉强起床的生活所感受不到的感觉。
这种感觉,便类似于头脑清晰、五感敏锐的感觉。归根结底,不要让自己身心疲惫,尽量早睡早起,这样五感才能更为敏锐,思维才能更为敏捷。
休息还是十分重要的。身心得不到休息,疲惫不堪,感觉会变得迟钝,这样即便吸收再多的信息,自己的头脑也不会有任何回应。
确实,如果思维变得迟钝,就会在无用的事情上苦思冥想,导致效率下降。
据说,史蒂夫·乔布斯生前,无论多么繁忙,都一定会在周六的早晨坐禅冥想。
正是因为繁忙,所以更要抽出厘清思路的时间。
#边放松边集中#
不疲于思考是提高思考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点。
疲于思考的人,再怎么转动脑筋,也得不到好的结果,只会渐渐地陷入深渊。
这样一来,不仅整个人一直满怀焦虑,而且工作也会变得一片混乱。
因为繁忙,所以无法顺利思考,但是正因为繁忙,所以更需要确保清晰的思考。反之,被繁忙所累,重要的事情与不重要的事情都会变得混杂凌乱。
在这种状态下,客户会不知其所以然,自己也会丧失信心,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
因此,放松并集中精力十分重要。实际上,不感到疲乏的时候,便能自然地集中精力,这正是大脑的特征。
换言之,要杜绝徒劳的思考。麦肯锡式的框架工具,对于避免徒劳思考,也卓有成效。
人们经常说“我太忙了,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这其实是不对的。思考达到极致的时候,即便繁忙,也能瞬间辨别对自己重要的事情。
如果忙碌时仍能保持放松的状态,那么便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有效思考。
在一边放松一边集中精力的状态下,可以接受新的信息,自身也会有所触动,也更容易闪现灵感。
麦肯锡人都认可,使思维更加清晰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这点特别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保持思维清晰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是任何人都可以采用的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是:首先要好好休息,排解身心的疲惫;然后是运动身体,单纯快乐地玩乐。
有些人跑步,有些人游泳、潜水或者坐禅。共同之处在于令自己愉悦,获得单纯的快乐。
毫无杂念地集中于某件事的时候,接近于一边放松一边集中精力的状态,这样便可以获得清晰的思维。
#框架型的思考方法#
杜绝徒劳的思考也是提升工作价值的关键。前文已经提及,麦肯锡的框架型思考方法便是一件有效的工具。
那么,为了杜绝徒劳的思考,如何使用框架呢?
首先,无论面对什么问题,在开始思考之前,首先制定目标。明确刻画出自己希望达到的状态以及发生的改变。
假设,开始思考为了准备跳槽,如何开展资格考试的学习一事。首先,自己最初的真正目的(希望达到的状态、希望发生的改变)不同,为资格考试所做的准备也应当有所不同。
如果希望迅速积累工作经验,首先可以想到的方式是主动进入该行业,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资格考试,也许这种方式还有助于获得切合实际工作的建议。
如果是为了增加未来的选项,也许应当探讨该资格证书能否为将来的人生计划或职业规划带来好处。
关键在于,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问题。比如上例中眼前的问题便是资格考试的准备方法。这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但是正如在第1课中提到的,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那
么花费时间所考虑的有可能并非真正希望做的事情。
比如,取得资格证书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希望获得提升自己的武器才是真正问题所在。
取得资格证书之后,希望做什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在最开始便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掌握真正的问题,杜绝徒劳的思考。
假设你能够把握自己真正的问题,那接下来要考虑有助于达到希望状态的方法,即如何才能拓展思维框架?
当思维变得如此具体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实在框架上了。
也可以套用“3C”分析框架:
“3C”取自于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or,公司company这三个要素的英文首字母,该框架是“通过分析自己公司现在所处的经营环境,灵活的开发经营课题、制定战略等”,并非单纯用于明确自己公司的情况
如果想跳槽的话,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希望就职的公司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是什么?
其他的跳槽者是如何成功跳槽到这家公司的?
分析以上问题,便能明确地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优势成为就职成功的关键。
#超越自己的框架#
有时,即便找到自身的关键优势,也尚不足以令你豁然开朗。
这种时候,由于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成功的关键,可以尝试扩大可能性,换言之,看看是否可以用于其他途径。
此时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目的、希望做什么等问题,灵活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曾经从事营销工作,鉴于自己的营销经验与业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能准确发现客户的问题,那么也许你并非只能从事营销工作。你有可能会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擅长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受到挫折的地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也是运用准确发现客户的问题这一能力的一种途径。
上述便是超越自己已有的职业框架,发散思维、挖掘新的可能性的过程。
但是此时,很多人只关心眼前的问题,无法拓展思维,尽管自己拥有独特的优势,却不能灵活运用,陷入懵懂迷茫的状态。
拓展思维的框架,的确有助于发现更好的可能性,这就是麦肯锡式的思考方法。
希望拓宽思维框架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框架是什么。
在拓展、突破框架的时候,如果压根儿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框架是什么,那么这件事情会变得尤其困难。
假设某人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他利用逻辑树框架整理思路之后,发现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准确地向对方传达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集中精力、深入思考自己无法准确向对方传达信息的原因,然后发现根源在于自己内心“不希望引发不和谐”的想法十分强烈。
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想引发不和谐,坚信沉默是金,所以才无法准确地向对方传达信息。
这种情况下的框架就是不希望引发不和谐的想法。只有自己意识到这个框架的存在,才有可能突破它。
但是,如果无法意识到观念或想法的框架,就无法突破或拓宽框架。
虽然嘴上说着想要获得成功、想要变得更优秀,但自己的内心却不由自主地认为也许自己没有那种本领,一旦有这种想法,那么在任何场合都无法达成心愿。原因在于,也许自己没有那种本领的框架,已经成了思维的障碍,阻挡了成功与进步。
认识到这种思维障碍并努力突破,便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看不见的框架也会对新的可能性的发现构成障碍。
因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框架,才有可能突破框架,继而挖掘新的可能性。
至于如何突破自己的框架,我推荐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比如,平常不怎么吃日式点心的人,一定要试着购买一家老字号的日式点心。如果能够发现日式点心包装袋里的勺子不是常见的金属制勺子,而是木制勺子的话,就可以继续思考为什么日式点心需要使用木制勺子。
如此一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突破自己的框架,便可以启发新的思维。
#区分事实与意见#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在有效拓展思维的时候,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聆听别人的话虽然很重要,但在聆听的过程中容易被对方的话所牵引,导致自己的思路变得不清晰。
面对这种情况,麦肯锡教给大家一个分解思考的技巧。
这并非很困难,只需做到一边倾听对方,一边将对方的话分解为意见与事实。
比如,对方告诉你:“我们公司开会很无聊,时间也很长。”你在与其交流的同时,在脑海中将其分类:这只是他个人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询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事实上,会议的内容几乎“全浪费在议题的陈述上,没有创新性的意见或提案”。你发现这才是事实,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如此一来,你便可以清晰地明白:时间的长短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会议中没有涌现出创新性的讨论。
反之,如果你断定“时间过长”才是问题所在,朝着缩短时间的方向考虑,那么你距离发现真正的问题会更加遥远。
或许,最初你感觉这完全像是在做思考的同声传译,颇费精力,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听取对方谈话的同时便能自觉完成大致的分类。
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倾听各式各样的人的谈话,然后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区分意见与事实的习惯。
一开始的时候,即便无法区分意见与事实,感觉不到明显的区别,也没有关系。一旦播下了分解思考的种子,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灌溉。也许你会因为质疑为什么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停止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也许你希望尝试这样那样不同的方法,但是一旦中途放弃,试图养成区分意见与事实习惯的幼芽也许再无破土之日。
发芽的时间因人而异,也因外部的刺激而异。从这层意义上讲,进入公司3~5年的人理应专注于不断完成眼前的工作,不断吐故纳新。
基于脑科学进行感性分析研究的黑川伊保子曾如此描述人类的思考与大脑的成长:
“人类的大脑在50岁中后期才成长为成熟的,也就是能够认识本质的大脑。为此,人们在30岁以前经历各种各样的选择,其中也包括痛苦的体验,并逐渐在大脑回路中构建优先顺序。”
正是得益于年轻时积攒的失败、辛苦、逆耳的忠告等林林总总的体验,在50岁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出探究本质的思考与判断,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
#从疑问出发#
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应该如何做?
请时时刻刻带着这些问题观察事物、展开思考!麦肯锡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灌输这种思想。
大家是不是没有这么做呢?
假设,有一天你下定决心要购买一台平板电脑。于是,乘电车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到平板电脑的广告,上网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点击有关平板电脑的消息或网页上的横幅广告。
通过分析自己关注的重点,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激发思维活动。
不过,我们不能直接以愿望为基准展开思考。请注意这一点。因为如果想要一台平板电脑仅仅是愿望,那么思维将无法正常运转,不能确定是否真正需要。
因此,需要将愿望转化为疑问。
想要一台平板电脑转化为是否应该购买一台平板电脑,从这个疑问开始展开思考与验证,便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判断。
以上过程被称为问题驱动,说成从疑问出发也许更便于理解,而且更接近实际。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之中,如果培养了一切思考都从疑问出发的习惯,那么即便是自身的问题,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出客观的思考与判断。
原因在于提出的疑问中包含“是”与“否”的情况,在当时当地才能够进行不失偏颇的、公正的思考。比如,在考虑开拓印度市场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应从“希望开拓”的想法出发,而应从“是否应该开拓”的疑问出发,展开思考。
只有采用从疑问出发的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种框架的作用。换言之,心中没有疑问,即便运用分析框架,也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演示亦是如此。虽然逻辑严谨,也经过了框架式的分析,但是听众仍感觉不知所云,就是因为演示者忘了从疑问出发。
#疑问的核心是什么?#
提出疑问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使疑问做到“一言以蔽之”。
平板电脑貌似很流行,但是更方便做什么事情呢?我比较关心液晶屏幕的大小,但是自己能不能运用自如呢?而且,我也不知道应该选哪一个型号,是购买朋友推荐的那一种,还是等待新款上市呢?
在上述疑问之中,我们无法分辨此人最在意的是什么。
从不能一言以蔽之的疑问出发开始的焦思苦虑,其思维较为分散,也无法依据最终得出的结论采取行动。
疑问复杂或不得要领,意味着该疑问尚未切中问题的实质。
如果思维本身很清晰,那么疑问本身也会简洁有力。
如果无法做到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现在抱有的疑问,那么请继续详细地审视疑问,考虑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为了抓住疑问的核心,应当如何做?#
方法有许多种,其中较为简便的是,一定要有条不紊地思考疑问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比如,坐在前往拜访客户的电车上的时候,通过思考“对于接下来要拜访的A公司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清晰地把握疑问的核心。
我推荐这个方法是因为它无须任何工具,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抓住了疑问的核心,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才可以把握关键的问题,以便达成拜访的目的。
除此之外,为了抓住疑问的核心,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尝试提问:“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所读书籍的内容?”
抓住疑问的核心,还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息息相关。在工作中,向客户提出的问题决定了能否掌握客户真正的问题。
有助于抓住疑问核心的好问题
为了抓住疑问的核心,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至关重要。看到这句话,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问题呢?”
场合不同,对高质量的问题的定义也不同,但是我认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暂且将评价搁置一边,尝试以学习的态度与对方交流。
一开始便认定事情肯定是这样子的,继而遵循自己希望得到的回答提出问题的话,将无法接近疑问的核心。
拒绝断言,带着从对方身上学习的态度提出疑问,那么之前遗漏的事项或者与新的可能性相关的关键词可能会浮现出来。
人们如果凭借对方的询问,才重新认识到某件事情的重要性,会对询问自己的人产生亲密感与信赖感,进而将其视为工作或解决问题的伙伴,希望更积极地与此人交流信息。最后,不仅能抓住疑问的核心,也能够得到高价值的信息。
◎ 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基本态度:
● 注意对方的反应
● 带着单纯的好奇心倾听(暂且将自己的想法与考虑搁置一边)
● 不要评价对方的言论与想法
● 重视简单的疑问并展开询问
● 深入地思考与观察
◎改变视角的问题,比如:
● 如果你是顾客,希望怎么做?
● 如果你现在正在工作,你认为自己会在做什么?
●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看,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有多大?
◎探索原因的问题,比如:
● 在整个过程当中,哪个环节让你感受到了压力?
● 在如今所处的环境中,哪些方面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
● 尽管想做却并未实际去做的是什么事情?
◎认识对方价值的问题,比如:
● 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满足?
● 对你而言,至关重要且无可取代的事物是什么?
● 你如何在一天之内花掉100万日元?
#对是否真实发出疑问#
提出疑问时另一件关键的事情便是,该疑问是否真实?
也许有人怀疑疑问是否存在真实与虚假之分,答案是肯定的。
所谓虚假的疑问,指的是原本无须在此时探讨,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答案的疑问。
而且,比较棘手的是,有些疑问看上去很真实,其实是虚假的,所以需要格外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许会碰到朋友前来商量下述问题的情况。
“我最近很在意自己的体重,所以要去健身房减肥,你觉得A或B哪家健身房比较好?”
这种场合下,“应该去A或B当中的哪家健身房”便是希望商量的疑问。但是,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在意自己的体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的问题也许在于饮食的不均衡,也许在于生活的不规律,而并非仅仅缺乏运动。
也就是说,在着手解决“应该去A或B当中的哪家健身房”的疑问之前,有必要调查更为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最近开始在意体重了,具体的体重变化是多少,是否还有其他在意的事情?
如果在身体健康方面还有其他令人在意的变化,那么就需要将“应该去A或B当中的哪家健身房”的虚假疑问,转变为“是否应当接受全面体检”的真实疑问。
在工作场合中,有必要培养在面临疑问时甄别该疑问是否真实的习惯,不要草率行事,盲目思考。
如果最初设定的疑问存在偏差,那么推导出的解决方案也会产生谬误。正因此,明确真正的疑问十分重要。
#试试“电梯测试”#
能否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抓住疑问的核心?
仅凭自己头脑中的思索尚不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时候,试试把自己认为的疑问核心向其他人描述一番吧。
要点在于能否在30秒内完成描述。前文也曾提到,真正的问题都很简洁。如果不得不对问题加以冗长拖沓的解释,就说明你还没有抓住疑问的核心。
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大家尝试一下被称为“电梯测试”的即时演示。
如字面所示,在电梯升降的极短时间内(30秒左右),用一句话向对方传达疑问的核心。
也许大家会觉得不可能。不过,请大家回想一下,与陌生人同乘一部电梯时,会感觉那段时间十分漫长。因此,30秒其实并非大家所想的那般短暂。30秒可以播放两则时长为15秒的商业广告,所以如果确实抓住了疑问的核心,理应可以做到在30秒内向对方有效地传达信息。
无论对方的负责人或上司多么繁忙,也不可能连30秒钟都没有吧。
如果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传达关键的信息,对双方而言都有利。
“关于A公司的新商品提案,结算价格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想就10%的价格调整展开讨论,可否在部门之间进行调整?”
就像这样,简洁有力地展示包含问题点、解决方案和实施办法在内的疑问的核心,对方便可以立即做出判断。
如果可以顺利地得到对方的回复,就证明切实抓住了疑问的核心。
也可以将其运用在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可以根据议题或主题,事先将包含问题点、解决方案和实施办法在内的疑问核心写在便笺纸上,以此为中心展开议论。
在厘清思绪的前提下采取行动是决定成果的关键。
仅仅通过培养抓住疑问的核心之后再采取行动的习惯,便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 --------
我是warfalcon ,微信(read01)的目标是让你成为行动者而不是阅读者,不定期分享一些五花八门的读书笔记和书评,每天更新。
正发100天行动,通过100天来帮你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欢迎订阅微信跟几十万人一起成长,帮你改变自己。
一些个人记录和整理。
作者:北南溟海 发布时间:2015-10-08 18:04:20
《麦肯锡工作法》阅读笔记
从今往后,是大脑的时代,也就是知识与想法创造价值的时代。——大前研一
尽量多地观察美好的事物,触摸好的事物,坚持锤炼感知的五感,促进五感的敏锐以增进思维的清晰。——大岛祥誉
读书容易陷入知见障,仅仅关注自己熟知或熟悉的内容,而错过本应掌握和记住的“新知识”,我们读书时应时刻谨记并防止此种问题的产生。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同样如此。——我
初步感受
主要写了几点内容:
第一,
要解决问题需要明确真正的问题,明确真正问题的本质,然后再从逻辑的角度对问题本质进行解答,寻求解决方案;
第二,
工作中需要建立框架性思维,时时刻刻保持警觉,对任何事物或任务以建立分析框架,并逐步分析;
第三,
处理信息,尤其是获取一手信息时(客户访谈)要注意区分“意见与事实”,试图将庞杂的信息首要以此维度进行拆分,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
第四,
解读信息要遵循“空-雨-伞”的逻辑思路,即“具体事实-解读事实-解决方案”。针对事实的解读,分析现象的原因和本质,提出的解决方案即是最优的方案。(原文:空指事实,即现状如何;雨指的是意义,即这种现状意味着什么;伞指的则是解决方案与对策,即从该意义中推导出要做什么。以现状、意义、对策为基础进行思考,至关重要)
第五,
其他比较核心的,如流程化思维、结论放作标题、金字塔结构思考、传播演示的技巧,很多与熊的教导接近。
拆分整理
从作风和心态入手,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流程,以“建立分析框架-信息处理-思考解决方案-演示传播解决方案”的逻辑布局,最终提出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以及创造成果的能力。
全书可划分为两个维度,即职业人士内在要求维度、解决工作中所遇问题的维度。第一个维度包括第1、5、6课,从上到下可以由工作理念、工作细节、工作方法三个板块进行描述,从中可以提炼出职场中具有共性的建议;第二个维度包括第2、特别、3、7课,其从解决问题的视角出发进行内容的安排,将其流程化为基本步骤的总论、框架、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传达解决方案的几个板块。
第一部分:职场人士的内在要求
麦肯锡的培训方法是让新人在业务一线,通过磨练打造而成,形成一套包括技术、能力、知识、态度及价值观的工作法。并将这些将这些技巧当做自己的武器,将未来的商业环境当做战场,冲锋杀敌,在所不惜。咨询公司遵循分析、加工信息并从中创造新的价值这一业务逻辑,要求随时完成逻辑思考或本质分析,继而推导解决方案的工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全面的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
一、
工作理念
大岛祥誉将麦肯锡工作训练中理念的东西归结为如下几点:客户第一主义、积极应对、出色的完成工作、创造自己的价值。
客户第一主义:舍身处地的感受客户的困境,以第一手资料来了解客户的真实现状,以亲临现场的态度来解决客户的问题。提出真正解决客户困境的建议。
积极应对:有些类似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里的“Proactive”,即积极主动。意味着不能存在畏难情绪,为了向客户提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需要跨越目标之前的种种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每个咨询课题都相当困难,正因如此,客户支付专门的咨询费用以期回收更高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绝不逃避、绝不退缩”,无论身处何种情况也没有放弃的选项,只会迎难而上。“PMA是最重要的,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出色的完成工作:不论是在交付给客户的文书性文件或是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麦肯锡力求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和呈现解决方案的形式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这种理念蕴含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如一个简单会议的召开。即使一个进入公司仅一年的人难以分辨何种程度才是尽善尽美的,也要抱着豁出去的态度埋头苦干,凭借自己特有的洞察力拿出成果。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创造自己的价值:“要么继续创造价值,要么离开”。只有始终在公司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在为客户服务中创造能够令客户满意的价值,才不会被迫退出竞争。在一些小的地方也要勇于体现自己的价值,如会议中要求新人发言,而引人入胜的言语就是自己的价值;在制作演示资料时更是需要创造价值。
麦肯锡的人有一种特征:所有人都干净利落,绝不做无用功,不依赖他人,行动完美,冷静从容,就像黑客帝国里的特工一样。其实不尽然,这个特征的出发点是,员工希望进入公司三五年后能够独立自主的工作,因此大多数人一直有意识思考并且发挥自己的价值。世界变化的速度很快,难以知道未来将身处何种境况、何种组织,要求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状态如何都可以确立自身的地位、发挥自己的存在价值。在职场中,需要我们在任何环节、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如被问到资料或者事件或者任务中哪些最重要的,可以不假思索的答出问题的核心;在讨论中,善于将事实与意见的分离,并锁定疑问的核心,明确每参与者的职责,组建能够解决问题的团队)。
创造自己的价值,需要从自己固有的优点和长处(我的优势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怎样去增强?)出发,准确把握自己的个性、特质和擅长的事情。反复思考自己怎样发挥这种优势。“不要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别人。不断提高原本的自己,才能赢到最后,获得最大的回报。”
保持镇定自若、强大而达观的精神力量:“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都不会恐慌。”这应是所有职场人的最高追求。通过建立核心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掌握的技巧游刃有余的处理并挑战新事物。不断练习并掌握核心技巧将能在不知不觉间具有这种精神李强,使自己强大到不会恐慌。
成为行家:展现给他人的成果要经过自己的认可,决定自己工作质量的是自己,这就是“行家气质”。所谓行家,指的是与之交谈的时候,对方能够从不同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愈多妙趣横生的想法。(我要成为行家!)面对工作时,严于律己、坚持信念、竭尽全力、努力高质量完成工作。他们不喜欢自我标榜,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工作结果。倘若大家现在苦恼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应摒弃此想法,专注于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创造价值。
决不放弃。面对难题要能够从敏锐的切入口提出问题,并进行顺乎逻辑的演绎。同时更重要的是永不放弃、竭尽全力的决心。
二、
工作细节
目的性、问题驱动、追寻本质、结果导向、重视细节(包括外表、携带的工具、传达的信息、交付给客户的资料等)。
目的性:不论在开展何种工作或任务时,都要考虑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背景是什么。从哪些角度出发。
问题驱动:通过分析案例来展开讨论,并练习逻辑思考、框架分析、资料制作和图表的绘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不是指对眼前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而是将事物的核心和本质找到、抓住,提供给客户最想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质疑和多问自己的为什么的方法来实现,例如提出疑问:我们到底要做什么?真正的问题是否有可能不在此处?是否混淆了问题本身?
追求问题或事物的本质:不论是调查工作或是问题的解决,都要以问题的核心为基础,探究问题的本质。“不要只解决眼前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要从现象的解读出发,到问题的核心。要能够转变关注的视角,脱离现象的边框,发现真正问题所在。注意进行批判性思考,真正的问题是否可能不在此处?
重视细节:麦肯锡的重视细节不仅体现在具体工作、工作成果以及麦肯锡人上,还会在麦肯锡人携带的东西上面。
演示资料上也体现麦肯锡的风格。图表旨在促进资料信息的理解,数据需表明因果关系,图表等需标注出处,图表的核心内容辅以简单的口头解释。在输出的文案中,需要尽可能关注细节。关键不是制作自己想制作的图表,而是制作对方能够理解的图表。邮件的主题、笔记、会议资料的标题等,必须让人一目了然。
在对公司上级的报告,不允许出现内容的不明确、不完善的情况。在所有步骤中,逐渐积累、完善内容,才能够创造价值。
麦肯锡的品牌凝聚着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品性等因素。麦肯锡员工很注重自己随身物品的质量和品位。公司的氛围要求他们不能够随意穿戴,包括在客户面前使用的笔、笔记本。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突出自己的简单性,以携带的东西来突出思维的清晰。考虑的信息或事情过多,思绪也会随之变得繁杂。需要将物品和信息最大限度的简化,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自我提升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从优质物品中汲取优质能量,提升自己的认知。
重视外表。指重视将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麦肯锡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干练充满活力,实际上是从内而发的。保持内在能量的充足,使自己内在保持清醒,思维也就能够变得清晰明朗。感受能够活跃自己生命力的气息,让内心更加坚强有力的自然气息。如果自己内在充满了能量,只需放手工作,自己的存在感自然就能够散发出来,如离弦之箭。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客观的审视自己。
结果导向:
三、
工作方法
逻辑性。麦肯锡要求工作的流程,工作的输出都要能够存在无可颠覆的逻辑性。
框架性。框架是有利于深入思考的工具,如果脱离目的,将毫无意义。
时间纪律性。要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取得成果。不论何种的工作环境或何种的工作团队,总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成果交出。
不要因为个人而影响工作。撇清个人的清晰,将工作作为第一位。
拥有榜样。寻找一位工作中的前辈作为榜样。以开放的心态请教该请教的人。富兰克林效应,对某人施以恩惠的人,会希望给予对方更多的恩惠。定期同前辈、教练、导师见面,征求他们的建议。
不要刚开始就评判。自己身边的人、物、信息等都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持有这种观点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设想。不要在接触的最开始或任务的初始时刻就开始进行评价和评判。面临棘手的问题或人物,尝试问自己个问题,从这个机会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
在领导询问之前回报。工作中,在分配任务后不要等待领导来询问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中的困难,需要在其之前将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最重要的是,提前、主动去完成任务。并仔细分析领导的特定,以对待客户的心理来处理与领导的沟通。
团队存在感不一定要由引领团队而产生。还有另一种存在感,即只要他在团队里,成员就感到安心或者工作的进展会更加顺利(这种存在感怎样凸显出来?)。如果自己不属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一类人,但依然可以为大家所需要,那么我们需要保持本我,不强迫自己,同时出色完成需要自己完成的工作。(不做出头鸟,做定海针!)即便不宣扬自己的存在感,也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提高存在感的一种方法。
不要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有疑问随时向需要的人去询问,包括客户。注意听取周围人的见解,激发自己的新想法。
设计自己的工作。在被交于任务时,与上司确认自己的任务及截止日期,并将何时完成何事的计划整理在一张甘特图上,用以完成任务的分解与拆分。工作分解的四要素:4P原则,purpose目的、position问题定位、perspective视角、period完成时间。
设计召开的会议。明确一个会议即是一个目标,任何会议的召开都是为了针对项目的某个目标。参加会议的人群会设想,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希望明确何种问题、为此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在说话中,使用“我们”而不是“我”。在会议上提出观点或质疑,并不在于推行自己的主张,而是如何以自己的观点或质疑为契机,激发大家的想法或意见,以便创造更大的价值。即使细微的用词也会对最终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
提出有效质疑。
第二部分:职场中如何解决问题
在我们周围,每天都会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从个人到团队再到国家层面,我们总是不断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究竟指的是什么?“想方设法应对发生的问题,不就是解决问题么”。其实不然,解决问题的原意并不是应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应当如何做才能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继而解决问题。即,确定真正问题的所在,然后明确解决该真正问题的具体策略,并付诸实施。
一、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区分问题设定与解答区域(明确目的)——整理并将课题结构化(结构化)——收集信息——建立假说(分析信息)——验证假说——考虑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
第一步:知晓背景,明确目的。问题是针对什么,应该怎么做,是谁,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应回答多个问题,明确希望达到的状态和问题的背景。
第二步:建立结构,分解问题。从现状开始分析真正的问题,并把握问题的结构。首先根据眼前发生的事情,定义问题,锁定问题所在,并将问题的构造可视化(明确与该问题相关的主要因素,逻辑树)。此时主要区分事件与原因(鱼骨图)。所谓逻辑树,指一种思考框架,将包含前提事件在内的问题(大问题),按照与该问题相关的数种要因进行细致的拆分,以实现分解、缩小问题而便于思考,同时能够俯瞰问题的整体构造,知晓重要程度的高低。应注意:不重不漏;根据事实基础进行拆分;不深究不太重要的事情。
第三步:分析信息,建立并验证假说。在不断收集信息的过程通过以上两步进行分析,建立以最关键问题为核心要点的假设性结论(建立假说),并建立针对要点假说的要点树形式。针对各个分要点,以多种假设性问题进行验证。
第四步:推导解决方案。建立“空-雨-伞”的思考框架,空指事实,即现状如何;雨指的是意义,即这种现状意味着什么;伞指的则是解决方案与对策,即从该意义中推导出要做什么。以现状、意义、对策为基础进行思考,至关重要。
注意要点:
第一,不要过分局限于现在的状况或制约条件。解决真正的问题意味着实现应有状态或希望达到状态,即填补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所以现在的状况或制约条件,或与目标关联不大,或正在改变。解决问题时应站在应有状态或希望达成状态的这一更高角度来思考。
第二,时刻保持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思维的本意是明辨原因与结果,找到合乎道理的思考方法或判断方法,将含混不清的问题理顺。运用逻辑思维将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要素或自己设定的假说梳理清楚,辨清原因和结果。确保不会重复或遗漏,不会循环往复。通过令所有人看过后能够理解并接受该逻辑的原因和结果,可以设定假说,制定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也便于向周围的人展示。
第三,反复重复“为什么”。必须使任何人从任何角度都能感受到演进的逻辑,因此要彻底验证逻辑的严谨性。
第四,必须考虑“针对谁、做什么、如何做”。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
信息的处理技巧
获取信息。追求获取一手信息,即现场调查。对于资料中的二手信息,麦肯锡若要利用,会直接采访资料来源的责任人。在现场调查中,可以通过接待顾客、与顾客交谈、观察顾客的行为举止来亲身感受现场;以类似警察监视和审讯的态度来观察现场。同时,遵循建立假说、验证假说的模式来进行调查。
信息分析和运用。对于信息的运用,要追求信息的“性感”,指拥有引人注目的能力。原封不动地仅仅分析眼前已有的信息或数据,是不“性感”的,不会产生新的价值,因此,不仅需要分析更要从中创造。经常讲信息放到位置矩阵上可以体现信息的重要性。按照不同维度划分信息,并将其展示。“其实就是按照什么样的切入点划分人类的欲望”。(想想研报中划分的四象限多维度图)
信息解读和预测。风来时,做木桶的人将如何?(刮大风,扬灰尘;灰尘入眼,增加盲人,盲人弹三弦琴,制作三弦琴的猫皮需求提高,猫减少,老鼠增多,老鼠咬桶,生意兴隆。比喻一件事情发生可能对其他事情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通过现在的某种信息,可以解读对未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关键因素,要求具有“零设想视角”和“思考意义”,前者指放弃已有想法,尝试崭新想法,即在不持有偏见的角度下进行多视角的转化与思考;后者指思考传递信息能够为客户带来何种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下考虑信息的使用。从零设想的视角出发提出新的视角,从新视角出发提出合适的意见。依照希望未来怎样来进行信息的处理,能够使对方为了希望达成的事情来考虑如何使用现在的信息。关键不在于“会怎样”,而是“希望怎样”。(本节内容的核心在,一是以不持有偏见的多视角转化来获取崭新的观点;二是以现在的信息来思考未来,以此用来信息的传递。)
三、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新闻、现象、事件的思考。询问自己如下问题,这件事情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或客户而言,意味着什么。思考从这件事中能够学到什么,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其次,按照空雨伞的逻辑进行思考。
保持能量的充足,促进五感的敏锐。早睡早起,保证休息,增加身体的能量,有助于厘清思路。使思维更清晰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建立张弛有度的工作生活习惯。
框架性思考。为了杜绝徒劳的思考,利用框架式的思考。首先制定目标,刻画出自己希望达到的状态以及发生的改变。关键在于,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问题。并在思考过程
突破自身框架的束缚,发散思维、拓展思维、发现新的可能性。认识到自己存在某种框架性的限制,如思维障碍,并努力突破。同时要发现自己和对方的框架,试图突破。如超越自己已有的职业框架,向新的职业延伸。一种简单做法来突破自己的框架: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与人交谈,区分事实和意见。为避免聆听对方谈话而导致自己思路的不清晰,可一遍倾听,一边将对方的话划分为“事实”、“意见”。如果是意见,则需追问原因。建立探究本质的思考与判断,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
从疑问出发,抓住核心,质疑真实。在思考的过程中,首要的是从疑问出发,即时时刻刻带着问题观察事物、展开思考。例如,将希望的状态说想法转化为疑问,“想要一台平板电脑”转化为“是否应该购买一台平板电脑”,“希望开拓印度市场”转化为“是否应该开拓”。心中没有疑问,即便运用分析框架,也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演示传递信息也是如此。其次,在提出疑问时,要求抓住疑问的核心。即,能够使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现在抱有的疑问,如果不是,需要继续详细审视疑问,考虑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应该做到时刻思考,疑问之中最关键的因素时什么。如同看书时,在自己头脑中提问,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所读书籍的内容。建立的疑问要求是真实的、有答案的。
保持全局的视角,善于可改变或反转视角。麦肯锡强调,从全局出发观察事物,提高立足点,开阔视野。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见观点。如将一个区域扩大到一个国家,扩大到全球等。同时,可以反转视角,如考虑地缘背景下,关西在日本的地位,反转过后就是日本的关系在地缘背景下的地位,即从中国与亚洲其他各国的角度看日本,距离这些国家最近的就是关西。
在30S内传达问题、事件的核心。简洁有力地展示包含问题点、解决方法和实施办法在内的疑问的信息,并展开讨论。
四、
传达解决方案
演示的本质在于将最初看似一切已经圆满决定但又尚未完全确定,或者看似全然未定但实际已经做出决定的各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由进行演示和听取演示的双方合作完成。促使听取演示的一方萌发思想的幼芽,感觉得到启发的演示才是好的演示,即能产生共鸣与实现共享的演示。好的演示资料,要尽量避免可能造成对方混乱的成分。
演示三要素:制作演示资料、演示资料可用于展示、实际进行演示
演示之初要能够清晰的回答,我希望和对方共享什么,产生什么样的共鸣。
第一步,将事情的真相、原因以及从中推导出的方案串联为一条逻辑链条,并能够明确疑问的核心,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链条试图传达的信息。其次,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对方明白,为什么这句话才是关键所在。针对逻辑链条的梳理和思想主题的概括,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来进行。在具体操作中,要避免陷入过分追求演示的逻辑性而使结果变得更加复杂,最终不知所云的境地。
在演示中不断试图传递“空-雨-伞”的逻辑,以鲜明的结论性话语作为标题。避免添加任何不得要领的说明或不合逻辑的话语。
在资料的展示中,要让信息结晶。指的是,对希望传达的信息进行了反复锤炼,找到真正的疑问和问题的本质,避免信息模糊不清的结果。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加深思考。不论是向客户传达信息或是在工作中传达信息,都牢记要使用结晶(提炼)过的信息。
“一张图表,一条信息”原则。一条经过细致过滤、锁定关键的结晶后的信息,一张简明扼要、介绍相关问题的图表。正是信息简洁有力,才拥有打动客户的力量。麦肯锡有个要求,无论资料出自谁手,如果不能做到一目了然,反映出该资料希望表达的是什么,就绝对不能展现在客户面前。
五、
问题分析的框架
商业体系,把握整体流程。商业体系,指在开展商业时,按照性能区分各类必须的要素,并将其整理成连续的流程。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与技术等,制造出成型的产品,脚踏实地按照流程进行。并分析每个步骤中的实际行动,探讨如何改善、重组、再设计。例如:上者为饮食行业普遍的体系;下者为A饮料公司的体系。其创新在于引入巡回销售的方式,削减物流成本、规范服务水平、掌握市场信息。
(类似熊的价值链构造,在行业自己流程的过程中加入商业的因素)
3C架构,讨论市场战略的基本情况。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or、公司company,即“你、我、他”的框架思维。
7S架构,评估组织。组织结构structure、战略strategy、公司体系system、组织具备的优势skill、人才staff、组织文化style、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其中,战略、组织结构、公司体系为硬件,其余为软件。
位置矩阵,即四象限。明确重要与紧急的事件。
逻辑树,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工作建议-Tips
1、
PMA.积极主动、绝不逃避、绝不退缩、决不放弃
2、
出色完成每一件任务
3、
在领导询问之前完成任务或与领导沟通
4、
试图创造自己的价值
5、
建立自己的行家气质
6、
设计自己的工作
7、
不要质疑他人,不要带有观点或偏见来听他人的谈话。
8、
时刻保持思维的框架感和逻辑性
9、
重视细节,外观、工作、工具等
10、
建立问题驱动的模式,并时刻探究真正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
11、
建立“空-雨-伞”的思考框架,加深对现象的解读和分析。
12、
对新闻或事件,思考以下问题,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对客户而言,意味着什么。建立信息的解读能力。
13、
与人交谈中,区分事实与意见,并适当追问,探究问题的核心。
14、
不要快速评判,拒绝断言,以零设想的心态来看待每个人、每个信息。
15、
抓住问题的核心,并试图在30S内表达,传达出来。
16、
寻找榜样,找到前辈和导师,并定期与其交流。
17、
尽可能多地观察好的事物,触摸好的事物。以五感来接近饱经历史考验的真迹,逐渐培养善辩真伪的本领。
18、
坚持锤炼感知某物的五感,使五感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清晰。
19、
主动发现有价值的对象,磨练感觉,赢得更精彩的人生。
针对本书中提出的内容,下一步还要做什么:
1、
思考自己的固有的优点和优势,核心竞争力,怎样使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团队或这会中实现价值。
2、
内化、消化、使用分析框架,建立自己的分析和工作方法。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赞(130+)
- 简单(465+)
- 下载快(58+)
- 无颠倒(356+)
- 愉快的找书体验(173+)
- 无盗版(665+)
- 推荐购买(523+)
- 五星好评(562+)
- 小说多(92+)
- 收费(508+)
- 无漏页(420+)
- 强烈推荐(88+)
- 博大精深(384+)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4-12-31 06:36:52 )
。。。。。好
- 网友 曾***文: ( 2024-12-25 19:31:0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孙***夏: ( 2024-12-12 19:06:4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芮***枫: ( 2024-12-10 14:56:2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方***旋: ( 2024-12-12 16:55:2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苍***如: ( 2024-12-30 06:32:5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益***琴: ( 2025-01-05 12:02:2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戈***玉: ( 2024-12-30 11:39:52 )
特别棒
- 网友 焦***山: ( 2024-12-21 01:34:17 )
不错。。。。。
- 网友 融***华: ( 2025-01-04 21:26:32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师***怀: ( 2025-01-03 08:07:0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4-12-30 03:12:4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相***儿: ( 2024-12-29 22:07:2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仰***兰: ( 2024-12-28 11:44:0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心理治疗中的首次访谈 (美)卢卡斯(Lukas, S) ,邵啸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疑问解答·专题聚焦(第10版 套装上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惊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正版】万千心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主体间心理治疗--当代精神分析的新成就.9787501996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八卦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消费心理与行为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古学经子 专著 十一朝学术史述林 王锦民著 gu xue jing zi 王锦民 著 华夏出版社,【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学习力-小学生心理学漫画II-3( 货号:75594509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版2015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