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21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精美图片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16774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
  • 页数:182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5:21

内容简介: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内容简介: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频出,这个阶段的亲子矛盾也总是不断升级。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双重压力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书籍目录:

前言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2. 父母在家里少谈学习

3. 买课外书得看孩子的需求

4. 请家教,适合就是最好

5. 文理分科,家长只做参谋和助手

6. 正确对待孩子的“偏科”

7. 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

8. 提前订计划,学习效率高

9. 英语学习,听力是关键

10. 认真对待每一套考卷

11.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

心理篇 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

1.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

2. 尊重,亲子和谐的前提

3. 爸妈的拥抱很受用

4. 妈妈更需要自信快乐

5.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6. 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笑一笑

7. 面对“叛逆”的女儿

8. 别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9. 管理情绪的最好办法是抓住症结

交往篇 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堂课

1. 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

2.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 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

4. 陪着女儿“找”朋友

5. 恋爱不是洪水猛兽

6. 送给女儿的成人礼物

7. 电影和戏剧——不错的审美教育

生活篇 做孩子走向独立的教练员

1. 我们全家爱运动

2. 旅游就是轻松的学习

3. 休闲也有“饕餮餐”

4.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5. 父爱参与,为成长注入活力

6. 家长示弱,给孩子强大的机会

7. 把亲子时间放在厨房

8. 缝缝补补中感知“慈母手中线”

9. 不要谈“网”色变

备考篇 和孩子一起进入冲刺阶段

1. 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是查漏补缺

2. 高校自主招生——诱人的鸡肋

3. 高招咨询也重要

4. 报志愿也有技巧

5. 从女儿参加“校长推荐计划”看港校

6. 复读不复读,需要细掂量

7. 留学,适合我们的孩子吗


作者介绍:

刘称莲,家庭教育指导师,从教十余年,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现致力于一对一的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工作,同时受邀给一些教育机构讲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如果我们把“家长”看做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家长”是一种职业,那么“父母”就是工作岗位。

由于工作之便,我接触到许多经典的教育论著。从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卡尔威特、蒙台梭利成了我的老师,卢梭更是我的偶像,还有那些苏联的教育家们,我如饥似渴地读各类教育书籍,并在实践中试。等到女儿大ー点,卢勤的书,孙云晓的书…只要是关于少年儿童教育的书籍,都是我阅读的对象。

阅读,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了迷茫,多了理智。我们领着女儿到处去玩,践行着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

而且,这样做的时侯,我很坦然,不像有些家长,表面上让孩子玩了,心里却十分忐忑,生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拉出差距。我之所以很“另类”地这么做,是考虑到孩子长远的发展。我很推崇孙云晓老师的那句话:“对人辈子负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我知道,正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我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特立独行,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女儿初三了,进入青春期,我突然发现,那些理论的东西已经难以应付她的状况了。

听课与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亲耳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并可以面对面地和老师探讨当下遇到的问题。

我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结果,就是明白了: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家长总是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把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当做题来处理,因此亲子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在遇到女儿看起来有些“偏差”的言行时,就会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然而然,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治,孩子和大人的情绪也常处于良性状态了。

我还用从萨提亚课程里学来的“冰山”理论为她解开了心里的一些结,使她在高考前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能...


每个孩子都在学习,效果有时却戒然不同,关键就在于孩子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的,孩子是不是自主学习和享受学习。高中阶段,家长依然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只不过家长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教导者、指引者变为服务者、助手。


作为家长,我知道功课学习的重要,毕竟我们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将来参加高考是不容我们回避的现实然而我更知道,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会视野狭、理解能力差,而且缺少课外阅读,不仅会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所谓“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孩子能读的书;所谓“读到书”,就是买回家的书要让孩子看得到,而不是整齐地码在书柜里。

女儿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她不仅知识面比班里大部分同学要广,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同龄人的羡慕和大人们的夸赞声中,读书这一爱好逐渐被固,成为伴随女儿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小时候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我们读书,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们就算挤时间也要读书。

我非常赞成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因为学识的限制,女儿从小到大,我和我先生总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她,但是,我们会给她买书或者借书,让她从书里找到答案。而且我发现,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女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她学习的后劲越来越足。读书,让孩子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很好地补充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读书,让孩子懂得了老师、父母所不能教到的做人的道理;读书,让孩子提高了情商,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

小学的时候,就听到过老师夸奖女儿,说女儿懂的东西多,而且看问题的观点很独特,我想这跟她看报纸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青年报》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日报,内容很广,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和知识性、文学性很强的副刊,对女儿的帮助很大。订阅全年的《北京青年报》还可以赠送《读者》杂志,多年来我们一直要这个赠品。...


女儿偶尔也会放纵一下自己。

熬夜到凌晨4点,把《暮光之城》的第一册看完了。为了女儿的健康,为了女儿读书的快乐,我让女儿睡了个痛快!成天面对枯燥的课本,孩子渴望阅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小说,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支持。

女儿挤时间,愣是把《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英文原版读完了。2009年8月,女儿参加了托福考试,满分30分的阅读,她拿到了29分。后来我翻看女儿的英语周记,看到她的英语老师在批阅她的读后感时鼓励她坚持阅读原版小说,因为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

暂且不说阅读对于个孩子健康成长那么高远的好处,就说它对高考的好处。现在的高考跟现实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孩子,只读几本课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即便是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抽出时间阅读大量接触课外的东西,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女儿从小到大,我们都坚持让她在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就不再管“学习”。

等女儿上了高中,我们给她请了家教,也让她上课外辅导班,但总是尽量把课集中在周六或者周日,目的是让孩子一周有一天彻底放松的时间,为下一周的高强度学习做准备。

我认为“学习”在学校里或在老师的教导下完成,就已经足够。谁不明白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进一所好的大学?孩子们听完课以后,就反复做枯燥的习题,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趣味可言,而且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那个钮关掉,让他换一换脑筋。

女儿回到家,她爸爸会和她讨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他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我会和她探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大到最近老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哪个姐姐新谈了男朋友,小到我买了个新发卡,也会告诉她,拿给她欣赏。我们一家会为某个笑话起放声大笑,我们会一起看一篇好文章,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我发现,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会彻底放松,精神也会变得愉悦。

女儿在家里的时间,我们会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她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她帮我做做饭、洗洗衣服;也会鼓励她找朋友聊聊天,和同学一起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看电影等。

因为我们在家很少谈学习,不强迫女儿学习,她在学校里总是能集中精力,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也许跟你聊天只是想放松一下,说完这段他就又会去写作业,你不合时宜的打断,而且是用他“深恶痛绝”的事情来打断他,很容易造成他的抵触情绪,许多家长所说的“叛逆”便也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愿意跟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高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评头论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功课辅导方面,家长...


我先生认为女儿在学校学习之余,应该再补充些课外的东西。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他走入了一个误区。到了高三,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孩子其实每天都在大量地览和练习课外的东西。

高三年级的老师都具有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他们能很好地把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对每个孩子进行适度的照顾。就算在一个普通班,高三的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安排。更不用说女儿所在的班级是他们学校文科的第一实验班,教师队伍的配备非常棒。更何况,女儿每天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都会做到很晚。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她应该休息一下,或者看看轻松的休闲类书籍,而不应该再看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当然,她也根本没有心思再去看。

之所以情绪受到影响,是因为女儿已经长大懂事了,她明白爸爸的用心,知道爸爸都是为她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有意顺从爸爸,会翻看一些。可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种行为鼓励了她爸爸。看到女儿意看自己买的资料,我先生开始源源不断地往回找资料了。女儿因为内心里并不想看这些东西,但又觉得这都是爸爸辛辛苦苦找来的,不看对不起爸爸,心里产生了内疚感。而且,爸爸拿回来的那些资料她都没有时间看,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效率太低或者学习不努力。在种种矛盾心情交织的情况下,女儿一度感觉压力特别大,也出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

后来,我先生发现了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我也给女儿做了调整,她才重新回到积极乐观的状态。

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为孩子做许多孩子并不需要的工作。实际上,我们这么做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对孩子来说却并非定需要。就买教辅材料这件事,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官目地介入太多,就算为他买,也要考虑到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孩子在备考的高压下,心理已经非常脆弱,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家长要相信学校和老师,也要相信...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内容简介: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频出,这个阶段的亲子矛盾也总是不断升级。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双重压力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精彩短评:

  • 作者:沉醉梦境 发布时间:2022-01-02 07:10:51

    我们要求有多高,孩子便有多累,当孩子的翅膀缀满了父母的欲望,你叫他如何飞翔?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尝试做孩子的左手,尽管笨拙一点、懒散一点、无所作为一点,却是孩子一生不可缺少的部分。

  •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21 13:45:00

    法国由于历史政治原因成就了两套平行的教育系统,普通高等院校以及精英培育模式的高等专科学校。前者归属教育部后者归属各个政府部门。作者论述了精英培育的毕业学生具有优势资源,占据各个行业上层。后半部分通过采访22个中国留学生,表述留学生特征及探究融入问题等。总体而言该书更像一本博士毕业论文。

  • 作者:乡愁 发布时间:2016-05-03 11:42:59

    天下只有不去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成功的前提是他要有机会去做事。孩子还未成年,这些机会需要父母提供,教他们争取。小到家里的家务,大到外面的与人交往,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父母帮他完成所无法比拟的。

  • 作者:蓝蓝和月月 发布时间:2018-04-02 21:00:16

    很一般,浮皮潦草,没写到我心里去

  • 作者:午谷各 发布时间:2019-01-22 22:02:47

    为了体会众生皆苦读的。试图控制孩子(高中还能叫孩子吗)的母亲们,祝你们好运吧

  • 作者:白疆行 发布时间:2013-04-05 22:47:24

    很受益


深度书评:

  • 诗人是活在缓慢里的敏感动物

    作者:种子 发布时间:2017-09-11 00:20:25

    在一个傻瓜的国度写诗。

    膝盖上抱着孩子写。

    写着写着到天黑

    千万个魔鬼轰然降临。

    魔鬼必将把我带下地狱。

    但还在写。

    1 永远年轻的逃亡者

    波拉尼奥长得太像朋克乐队主唱了,很帅,很年轻。

    他一生永远年轻,不够勇敢。他并不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诗人,相反,我觉得他总是透露出一点温柔的可爱。所以才会写下这样的句子:坏事不会找上我;躺在床上,幸福。外边正在下雨;现在你颤抖,但也许 明天一切重新开始;我很好。我 很能写。我很 爱你……

    15岁的时候波拉尼奥全家搬到墨西哥生活;1973年,波拉尼奥20岁整,重返智利。他在智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结交革命者。1973年智利政变,立场偏社会主义左翼政党的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遇害。此事牵连到智利诗人聂鲁达,他的两处住所被洗劫,面对要在聂鲁达家寻找武器的士兵,聂鲁达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你们在此地能找到的唯一武器,就是诗。

    最早的报道称,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因心脏衰竭去世。而波拉尼奥对聂鲁达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如《邀舞卡》里所言,20岁的波拉尼奥认为聂鲁达是智利最好的诗人,就在11月,波拉尼奥从洛斯安赫莱斯到贡赛普西翁的旅途中被当作墨西哥恐怖分子逮捕入狱。但狱中生活也许不如波拉尼奥自己所写的那样危险,8天后他就被救出来。

    1974年波拉尼奥又返回墨西哥,1975年他与马里奥·圣地亚哥、布鲁诺·蒙塔内创立了现实以下主义Infrarrealismo。在《荒野侦探》里有提到“本能现实主义”,

    “本能现实主义诗歌的一项基本教条就是顷刻间从某种现实游离出来”。

    波拉尼奥在墨西哥

    《未知大学》几近涵盖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1978—1994年间创作的全部诗歌。中文版波拉尼奥诗集包含主诗集《未知大学》,及另三部诗集《安特卫普》《浪漫主义狗》《三》。

    浪漫主义狗

    那时我二十岁

    是个疯子。

    我失去了一个祖国

    却赢得了一个梦。

    只要有那个梦,

    其他无关紧要。

    不工作,不祈祷

    也不在凌晨学习

    和浪漫主义狗一起。

    那个梦话在我灵魂的空洞里。

    一个木头房间,

    在阴影中,

    在热带之肺的一叶。

    我偶尔也回到自己里面

    看望那个梦:雕像凝固

    在流动的思想中,

    一条白虫子

    在爱里扭动。

    一种涌出的爱。

    而噩梦对我说:你将成长。

    你将把痛苦和迷宫的形象抛下

    你将遗忘。

    但那时候成长可能是一桩罪行。

    我在这儿,我说,和浪漫主义狗一起

    我要留在这儿。

    《浪漫主义狗》对波拉尼奥而说意义非凡,这部诗集1994年获伊伦市文学家奖,2006年被翻译成英语。这首诗或多或少让波拉尼奥感受到自己诗人的身份被认可。

    I'm here, I said, with the romantic dogs

    and here I'm going to stay

    2 诗人是高度敏感的动物

    波拉尼奥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有一篇小说叫《邀舞卡》,用数字片段的方式展现了他个人经历的一次大型漫游,在与左杜洛夫斯基讨论谁是智利最好诗人的时候,波拉尼奥觉得是聂鲁达。两人争论不休,他感觉对辩手身上

    “一种幼稚的自负,从那以后我不断地在大部分作家身上都能感到这种毛病。”

    他自己也有这种幼稚的毛病,他读到巴塔耶说“眼泪是交际的最后手段”,于是放声大哭,不是正常的哭泣,

    而是粗野的哭叫,泪如雨下,这就是诗人的敏感与神经质。

    波拉尼奥在诗歌里是可以在梦里来回穿梭折变的,像磕了药一样。但在Sarah Kerr在2009年《纽约时报书评》就他之前一篇文章The Triumph of Roberto Bolaño进行勘误,澄清波拉尼奥没有任何药物成瘾。

    在里面折射

    从入射光

    到人射角,

    从折射

    正弦角

    到所谓的折射率

    常量。

    他的诗歌句子都很短,意象不繁密,总是出现墨西哥红发女人、驼背小人、各种各样的侦探、巴塞罗那、作家书房、很多很多梦、很多很多与作家做爱的梦、还有屎㞎㞎和阴茎。

    诗人总是用语言和幻想构建一个时空,或者抓住了瞬间,也有一撮人把诗歌当做极致的语言游戏。但波拉尼奥的诗语言都特别简单,他常常用名词-空格-名词就结束了。就像这样:

    在自己房间写作的女权主义者。

    绝望。狂怒。

    黄昏。

    诗歌里很少有比喻或者象征。所有的字词都那么实,但却无法模拟一个画面,只有一种感觉。在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里,他有一条关于诗歌的观点

    “不过诗歌(真正的诗歌)恰恰就像这样:你能感觉到它,你能感觉到它就在空气中,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有,某些高度敏感的动物(如蛇、蠕虫、耗子和个别鸟儿)能察觉到地震的兆头。”

    波拉尼奥散发出的诗歌文字的颜色是梦的颜色,里面还有孤独的质量。

    站台 全部恶灵激发

    我的阴影 你的阴影 加斯帕

    在注射间隙,我几乎不笑

    (我十九岁,请尊重我) 我们将抹掉

    智利人在其中迷失的黄昏

    在纯粹的巴塞罗那 雪

    马群 孤独

    没什么比这更温柔和更孤独

    雪落在赫罗纳。

    汗水,寒冷,

    游走的侦探,

    都像个梦。

    别灰心。

    现在你颤抖,但也许

    明天一切重新开始。

    ※献给恋人的文学

    我沉默了好一会儿后,问他是否真的相信罗贝托·波拉尼奥帮助驼背只是因为多年前曾经爱上一个墨西哥姑娘,而驼背也是墨西哥人。

    ※远走的人:驼背是为你引路的星星。

    波拉尼奥诗中的驼背小人不知道是不是来自于本雅明在《柏林童年》里提到的地下小精灵:

    当我有一天在《德国儿歌集》中读到下面的诗句时,我很清楚自己所处的情形:“我走下我家地窖,想开桶把酒倒;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竟把我的酒罐抢跑。”

    3 祖国、故乡与家园

    波拉尼奥在诗歌里多次都提到故乡,有时候以祖国、家园出现。智利、墨西哥、西班牙是波拉尼奥诗中最常出现的是三个地点,墨西哥城的红发姑娘,巴塞罗那的一切的一切。这三个地方也是他一生中主要停留的地方。

    《安特卫普》里有一首《红发女孩》,波拉尼奥回忆起一位十八岁的女孩,里面交织着性与毒品交易,但读起来并不刺激,我觉得非常悲伤。

    “那个冬天,她穿着一件羊毛大衣,红色的,长至膝盖。我的生意消散了,支离破碎。我想她是一个悲惨的姑娘,现在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她走到镜子前,问道:“你今天遇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吗?”缉毒警从一条两边种着落叶松的林阴道走远了。她的眼睛冰冷冷的,有时会出现在我的噩梦中,坐在长途汽车的候车室里。孤独是人类自私天性的一个侧面。你深爱的人有一天会对你说不再爱你了,而你却无法理解。……她对着蒙蒙迷雾说:“一切都挺好,我留下来和你在一起……””

    波拉尼奥的作品《牙科医生》里这样说艺术:

    “艺术是私事的一部分。这是唯一可能的私事。是私事,同时又是私人史的母体。我问:什么是私人史的母体呢?立刻,我想到:他会说,就是艺术本身。我还想,这是一种亲切的想法;我还想,我两醉了,该回家了。可是我朋友说:私人史的母体就是秘史。

    ”所以波拉尼奥在自己的艺术作品里不断提及与自己私人相关的地点,非常符合他对于艺术的认知。

    献给情人埃德娜·利伯曼的诗歌中,

    我记得你爱过我也恨过我

    然后我发现自己一个人在荒漠。

    杂耍艺人说:这里是荒漠。

    诗写成的地方。

    我的祖国。

    相信故乡或者家园对于波拉尼奥来说是心灵上最重要的可以躲藏的安全地带。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在诗歌里提到祖国。

    1976年,波拉尼奥去往欧洲,1985年与卡洛琳娜·洛佩斯结婚。他们在靠近巴塞罗那的地中海沿岸结婚、定居。他本来是一位诗人,决定写小说是儿子劳塔罗出生之后。激发出他责任心的一面,他知道自己写诗挣不了钱,就开始写小说。那一年是1990年,波拉尼奥47岁。

    卡洛琳娜·洛佩斯与波拉尼奥

    2001年女儿亚历山德拉出生,波拉尼奥说妻子卡洛琳娜·洛佩斯和两个孩子是他“唯一的故乡”。所以《未知大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劳罗塔·波拉尼奥。

    波拉尼奥的虔信

    1992年底他病得很厉害

    已经和妻子分开。

    这就是他妈的现实:

    没人理 衰到底

    总想着自己没几天可活。

    但是梦,远离疾病,

    每晚到来

    令他惊奇地守信。

    梦把他带到那个神奇的国度

    只有他称之为墨西哥城

    还有丽萨和马里奥·圣地亚的声音

    读一首诗

    还有太多其他美好的东西

    值得最热烈的歌颂。

    生病又孤独,他做梦

    并面对无情的日子走向

    又一年终了。

    从中获得一点点力量和勇气。

    墨西哥,黑夜磷光闪闪的脚步,

    音乐在那些街角响起

    以前妓女们在那里挨冻

    (格雷罗区的冰心脏)

    这一切都给他所需的营养

    好咬紧牙关

    不会害怕到哭出来。

    《汽笛》(节选)

    在晚上这个时候?

    但你还在写!

    无关紧要的东西。

    死后留下纸片,就能保证被爱?

    够了。

    我爱现在。

    我张开腿藏起我的鸟。

    你嘶哑的鸟在雾里。

    想跟谁交流?

    免费。

    是歌。

    多年以后我将被渴望

    就像一个冰的圆圈。

    圆圈

    对于波拉尼奥,我写得很虚,不知道有没有走进他的世界。

  • 法证行业教科书

    作者:蒙克的房子 发布时间:2017-01-04 08:52:39

    看完了3本,一起写个书评吧。

    专业人员写的法证行业教科书,有趣版本。书中包含了大量可以让外行人大开眼界的法证知识,这构成了本书最大的看点。试想作者在警校面对着厚厚的正经教科书来死记硬背这么多繁杂的知识的时候的心情,想必是不会太愉快的;但作为外行人来看小说的我们,却可以不必管我们的知识有没有成体系,有没有遗漏和不足,而只沉浸在大开眼界的惊讶中,心情就要愉快得多。通过一个小小的脚印,一片不起眼的血迹,一个残缺的指纹,就可以推断出嫌疑人和死者的诸多信息,简直就如变戏法一般。

    但除此之外,本书也有过于写实的毛病,作为一本冠以小说名头的书籍,里面却只是作者所在部门的日常,在破案的过程中多是逻辑严密的推演和不厌其烦的佐证,而缺乏电影和电视中那些“灵光一现”的瞬间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神转折”,也确实有一点点失望。因为缺乏案情之外的人物描写,导致看完了3本书对人物还是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但作为小说和科普书籍的混合体,它做得倒是不错。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391+)
  • 小说多(243+)
  • 五星好评(138+)
  • 体验差(128+)
  • 内涵好书(527+)
  • 服务好(570+)
  • 经典(280+)
  • 速度慢(468+)
  • 好评多(139+)
  • epub(136+)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2-22 11:34:5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焦***山: ( 2025-01-08 11:48:27 )

    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4-12-25 11:35:03 )

    特别棒

  • 网友 晏***媛: ( 2025-01-01 07:50:59 )

    够人性化!

  • 网友 康***溪: ( 2024-12-17 07:14:57 )

    强烈推荐!!!

  • 网友 堵***洁: ( 2025-01-07 05:57:46 )

    好用,支持

  • 网友 堵***格: ( 2024-12-11 03:34:20 )

    OK,还可以

  • 网友 权***波: ( 2025-01-08 16:04:4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29 05:22:2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