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疗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沙盘游戏疗法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心灵花园·沙盘游戏与艺术心理治疗丛书:沙盘游戏疗法》整体介绍了沙盘游戏治疗方法的形成、理论基础、原则、基本设置、过程与分析、实践与体验,主要凸显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作者在北川中学等地设置的“心灵花园”工作站,即是以沙盘游戏治疗为主要工作方法。
书籍目录:
引论 沙盘中的世界
第一章 理解沙盘游戏疗法
一、沙盘游戏与治愈心灵
(一)沙盘游戏疗法的“定义”
(二)沙盘游戏疗法的内涵与理解
(三)理解与实践:包容与抱持、凝聚与体现
二、沙子、水、沙盘、沙具及其象征
(一)一沙一世界
(二)水中的文化蕴涵
(三)沙盘与沙具的构成
三、沙盘游戏疗法与中国文化
(一)沙盘游戏之中国文化基础
(二)沙盘游戏与箱庭疗法之比较
(三)沙盘游戏疗法在中国的发展
(四)沙盘游戏疗法与心灵花园
(五)洗心岛与中国沙盘游戏
第二章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
一、沙盘游戏的创意:威尔斯与《地板游戏》
(一)《地板游戏》
(二)《小小战争:男孩的游戏》
(三)威尔斯传奇
二、沙盘游戏的框架:洛温菲尔德与“游戏王国技术”
(一)发现童年的意义
(二)游戏中的沟通:《童年游戏》
(三)沟通中的治疗:《游戏王国技术》
三、沙盘游戏的内涵:多拉·卡尔夫与“沙盘游戏”
(一)卡尔夫与荣格
(二)梦中的启迪
(三)整合性的工作
第三章 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沙盘游戏与荣格思想
(一)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要点
(二)童年游戏与无意识体验
(三)积极想象与心灵自主性
二、沙盘游戏与中国文化
(一)卡尔夫与周敦颐
(二)周敦颐与太极图
(三)沙盘游戏与《易经》
三、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
(一)自性及其发展的意义
(二)自由与保护的作用
(三)自性化与整合性
第四章 沙盘游戏治疗的原则
一、无意识水平的工作
(一)无意识的概念及其理解
(二)无意识的方法论意义
(三)无意识与沙盘游戏
二、象征性的分析原理
(一)对于象征性的理解
(二)象征性的临床意义
(三)沙盘游戏中的象征
三、游戏的意义与治疗
(一)游戏的基本意义
(二)游戏的治疗作用
(三)沙盘游戏的特点
四、共情的作用与治愈
(一)对于共情的理解
(二)共情的方法内涵
(三)共情与沙盘游戏
五、感应的力量与转化
(一)感应的内涵与理解
(二)感应的意义和作用
(三)沙盘游戏中的感应
第五章 沙盘游戏的基本设置
一、沙盘游戏室的建立
(一)沙盘游戏室的基本布置
(二)主要的沙盘游戏室模式
(三)团体沙盘游戏室的考虑
二、沙盘游戏模型的收集
(一)沙盘游戏模型的基本分类
(二)沙盘游戏模型的基本象征
(三)沙盘游戏模型的专业内涵
三、沙盘游戏分析师的素质与培养
(一)沙盘游戏分析师的素质
(二)沙盘游戏分析师的培养
(三)中国的沙盘游戏培训与研究
第六章 沙盘游戏的过程与分析
一、沙盘游戏的开始
(一)如何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二)沙盘游戏中的守护与观察
(三)沙盘游戏的结束与拆除
二、初始沙盘及其意义
(一)面对与理解初始沙盘
(二)初始沙盘所反映的问题
(三)初始沙盘所包含的治愈线索
三、沙盘游戏的主题与分析
(一)受伤的主题及其表现
(二)治愈的主题及其表现
(三)转化的主题及其象征
第七章 沙盘游戏治疗的实践与体验
一、初始沙盘:求其放心
二、分析与治疗:脚踏实地
三、孕育与培养:内在感召
四、治愈与转化:心神感应
五、结束沙盘:明心与见性
后记
致谢
作者介绍:
申荷永,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专长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心理学。
1993年以来多次赴美国及欧洲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讲学以及心理分析的研习,数次受邀前往瑞上参加“Eranos东一西方文化圆桌会议”,1996年获富布莱特(Fulbright)学者奖,1997年与Murray Stein和David Roserl在芝加哥荣格研究院进行“荣格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对话;1998年组织与主持“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1999—2000年赴瑞上苏黎上菜格研究院进修与讲学,随后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者”继续在美国旧金山荣格研究院进行心理分析的研习。
主要代表论著有:《理解心理学》、《心理教育》、《心理场论》,以及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心理学与巾国文化”、“中国文化与心理学”、“《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和“Psycllology of Heart”等。
高岚,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聘专家,具有国际专业资质的心理分析师暨沙盘游戏治疗师,儿童教育与儿童心理辅导专家,“心灵花园”公益项目主要负责人;曾出版《心理教育》、《学前教育学》和《理解心理学》等专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1。来访者的自发兴趣
有些 然后,可以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这里是两个沙盘,一个是干的沙盘,一个是湿的沙盘。湿的沙盘可以水,这样容易在沙盘上做出城堡等造型。两个沙盘的底面都是天蓝
这时沙盘游戏师可以用手来扒开沙子,露出蓝色的沙盘底面。也可以色的。
意请来访者触摸一下沙子,若是他愿意的话,然后看他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
然后,沙盘游戏分析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沙盘游戏及其治疗的大概背景,然后告诉来访者,若是他愿意的话,也可以做一个沙盘,然后一起来讨论和分析。
沙盘来访者,在刚进入沙盘游戏室的时候,就会被诸多的沙盘游戏型吸引,情不自禁地询问这么多的“小玩具”是做什么用的。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很自然的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的机会。
作为沙盘游戏分析师,可以这样向来访者介绍沙盘:
这些“小玩具”都是用来做沙盘游戏的模型,你看,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民族、不同身份和不同动作的人物也有各种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模型;有各种交通工具,许多建筑材料和家庭用品等等。 2。初始访谈中的介绍
同样是在初次访谈中,或许来访者一开始就产生了对沙盘游戏的好奇,但是并没有像第一种情形的来访者那样直接就发出了有关的询间。在42这种情况下,沙盘游戏分析师可以在履行心理治疗初次访谈的过程中,向
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
目前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认可的许多沙盘游戏治疗师,本身都是荣格心理分析家,或具有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倾向。因而,在初次访谈游中,会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理论取向,包括自己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理解,以及所要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等,这样自然就会要提出和介绍沙盘法游戏。
比如,可以向来访者大致介绍沙盘游戏的背景,卡尔夫所提出的“自
由与保护”的特点,以及沙盘游戏之“非言语”和“非导向”的
情形一中所介绍的那样...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心灵花园·沙盘游戏与艺术心理治疗丛书:沙盘游戏疗法》整体介绍了沙盘游戏治疗方法的形成、理论基础、原则、基本设置、过程与分析、实践与体验,主要凸显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作者在北川中学等地设置的“心灵花园”工作站,即是以沙盘游戏治疗为主要工作方法。
精彩短评:
作者:药山 发布时间:2015-05-04 05:58:53
很入门的一本书
作者:炎翅膀 发布时间:2012-12-09 01:24:22
行文挺好的,理论偏少,有案例,历史发展部分说的比较多
作者:fffzfff 发布时间:2020-12-05 14:12:01
真挺烂的反正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15-08-07 18:54:34
资料性大于学术性,耶路撒冷就像西方文明史的漩涡,谈论城市的历史就不得不谈论整个西方和中东文明、三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复杂变迁。作者搜罗和阅读的文献是海量的。作者精心剪裁,取舍得当,但并没有从文献材料里提升出何种学术性的观点,作者最终只是在呼吁和平共处,寄希望于未来,在我看来,诸如此类都犯了历史的幼稚病。正因为此,我读完这本书,感到历史浩瀚无涯,却无法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也没法与作者对话,这种感觉并不好。此频繁的互相杀戮,让那些和睦相处的时光和个人都显得脆弱而黯淡,我不知道该为谁哀悼。中国人最是这段宏大历史的局外人,我决定哀悼在这段历史中,彻底没有遗存的古罗马和古波斯。
作者:赫拉扎德 发布时间:2020-07-19 07:13:11
读着读着突然来一堆照片,精确到年月日的聚会,不知道的以为是推销沙盘课程的传销手册。
正文内容少也就罢了,写着写着突然来一堆国学科普,因为卡尔夫在沙盘中加入了周敦颐的哲学体系然后就很高兴地复制粘帖了一整篇爱莲说
作者:程子 发布时间:2013-09-26 16:13:02
荷永。。呵呵。。看完后发现怪不得是一个连最基本的setting都不遵守的所谓的“沙盘治疗师”。。
深度书评:
那些看不见的危险
作者:维舟 发布时间:2016-07-20 09:53:56
虽然那些狰狞丑恶的形象时常令人恐惧,但真要说起来,最使人害怕(有时是敬畏)的事物其实并不是这些具体的形象,而是那些看不见的存在——在古代是鬼神,而在驱散了鬼神的现代,则让位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病毒或辐射。如果说大众有时对这种看不见的危险所表现出的忧虑与恐慌显得有几分歇斯底里,那毕竟也情有可原,因为对这类致命但却无影无形的存在,普通人除了相信某个权威(然而有时权威也不可靠)之外,你唯一所能相信仅是自己的感觉而已。
在现代社会之前,是谈不上有什么大范围的食品恐慌的,因为正是现代食品工业和大规模物流体系才使之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人们都是分散地在当地就近获得食物的,即便偶尔食物中毒,那也是只是孤立的个别事件。正因此,哈维·列文斯坦在《让我们害怕的食物》中认为只是从19世纪晚期起,美国人才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食物空前丰富,但人们对该吃什么却越来越焦虑不安。如果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这不是偶然的变化。正是因为在“理性与进步”大获全胜的19世纪,“上帝死了”,现代文明自此步入一个由专家主宰的风险社会,而人们又被教导着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在此情况下,所有人都要训练出一双“发现之眼”,学会从食物中“看见”那些事实上不可见的细菌、益生菌、维生素、或任何其它据说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这样,判断食物好坏的标准就不再是它“好吃”与否,而在于它是否“有营养”及“健康”——糟糕的是,这两者经常相互冲突,“好吃”的甜品、炸鸡块及肥肉所含的成分可能都会破坏你保持形体的努力。原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的感官系统就能迅速判断某种食物能不能吃,然而,在病菌理论和新营养学建立之后,人们逐渐变得不再(也无法)相信自己的感觉,而把决策权让渡给了专家,因为只有专家才能分辨那些细菌和营养成分、告诉你应该各自摄入多少,而哪些食物里包含着有益或有害的成分。这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大异其趣:神农是亲口去测试自然界中未经加工的某一种食材是否能吃,但现代的专家则是辨析那些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成分是否有益于人体。
如今,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把“营养”一词挂在嘴边,很难意识到这本身便是一种现代性体验。现代汉语的“营养”一词本身是近代才直译自日语的“栄養”(eiyō),而日语又是用汉字意译英语nutrition的结果。“营养”与科学性话语紧密相连,一种食物的价值便自此以健康的价值作为基准。在传统社会,饮食往往是一种社交行为、一种享受,即便对食物本身,注重的也是“好吃”(美味)而非“有营养”——传统的山珍海味如鱼翅、鲍鱼、燕窝、海参,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都谈不上多有价值,只有在特殊的文化语境下才会特别推崇。当然,“营养”本身也基于西方文化的思想,这种特殊的观念认为人“吃”的过程是一个从宇宙中获取微量元素的过程,强调人体从环境中汲取物质来维持自身的运作。在现代人的潜意识里,身体逐渐被看作是一台需要管理的机器:要维护它的运行、健康、活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仔细“管理”它所摄入的能量,并随时发现隐藏在食物中的那些看不见的物质,以及不间断的数学计算,因为摄入的某种元素(例如脂肪)的量变可能产生质变。
虽然人人都有享受美味的口腹之欲,但一旦涉及关键的健康和形体问题,那就都得让位。在大部分传统社会,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乃至寿命,常常都抱有一种宿命论的达观态度,而肥胖甚至还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具有正面意义。但现代的丰裕社会则把这些价值观都倒了过来,美国人尤其如此,这可能是因为美国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雅典娜一样,一开始就是一种全副武装地跳出来降生的现代文明。美国人比谁都更害怕生病和衰老,而期望通过某种合理的(请注意,不是“享受的”)饮食方式获得精力充沛的健康生活,无怪曾有英国人挖苦说:“美国人,都以为死亡是有得选的。”既然生老病死都不是必须坦然面对的“自然规律”,而是有办法避免或改变的,那焦虑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你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而导致不够健康、不够苗条或不够长寿。
最能折射这种焦虑感的,或许是那些都市传说,诸如碳酸饮料其实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这样的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流传。这其中有一个微妙的循环:人们信以为真的故事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但又正是这种世界观催生出了这些故事。正如美国民俗学家布鲁范德在《消失的搭车客》中所说的,“尽管他们对随处可见的细菌或害虫颇为厌恶,但是一些民间传说却偏偏要讲述这些讨厌之物对经过消毒的中心领域的入侵”,因为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人们担忧恐惧这样的可能,才造成了“越恶心惊恐的故事流传越广”的局势。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是出于对食品污染的恐慌,不同国家的都市传说所针对的批评对象不同:在德国故事中往往强调提防外国工人,而美国的传说则抨击大企业惟利是图。
这也是顺理成章的:现代食品工业之所以会引发消费者的恐慌,是因为一种食品在送到人们手里之前的种植、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都变成了陌生的代理人企业在介入了,而这其中很可能由于工人的不负责任、或企业利益的目的而被人动了什么手脚。想想现在一旦出现食品恐慌时使用的“召回”一词——那一般都是对工业制成品才使用的术语,谁曾见过卖菜的农民会说自己“召回”自家种的蔬菜?由于人们的肉眼无法察觉问题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又不可能看到食品生产的全过程,那么很自然地,他们所能相信的就只能是不同食品的品牌了。与此同时,由于“工业生产”在食品加工中似乎总不免让人产生不舒服的联想,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竭力撇清,转而宣称自己所推出的是“无防腐剂无添加剂”、“纯天然食品”等等,就像农夫山泉的那句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一看似谦卑的宣示的背后,暗示着自己是把纯天然的水饮料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倒似它根本就没有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自然你也不必担心在其中会有什么问题了。
在谈到如何免于被食物恐慌的风潮裹挟时,哈维·列文斯坦在书末建议,“我会说第一条策略是观察一下提出这些恐慌的人,然后自问:‘他们在这事里面有利益吗?’”这也算得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思维,即认为许多人是出于私利的动机在推动话题的发酵。在很多时候,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看看“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益生菌,清理肠道”、“莫斯利安,长寿村的秘密”这些近年来随处可见的广告词,都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健康建议(它们也都源于几十年前的美国),背后是食品厂商的利益。不过平心而论,有时(甚至往往)这些流行观念的提出者自身是真诚地相信这些建议的,也正因为它们不全然是出于私利,所以才能如此盛行;而那些大企业,只是在这些盛行的观念中发现了商机,并由此推波助澜,因为顺应消费者的偏见要比纠正它有利得多。
至于那些事后看来可笑的科学建议(“我很强壮,我爱吃菠菜”),固然有时也与利益纠缠不清,但多数情况下倒不如说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科学本身就是一些有待证实的假设,内行人往往有着互相冲突的观点(所谓“每个博士似乎都有一个观点完全相反的博士”),甚至一个观点自身也包含着内在矛盾或复杂的因果解释,但在观念传播的过程中,“假设”往往就被当作了明确而不容置疑的“结论”,即便是深刻的见地也被略去了复杂的论证过程。
这些简化版本之所以胜出,往往只是因为这样传播起来更容易。正如谣言传播中经常看到的那样,一则谣言到最后往往简化到只剩下核心的几点信息。在向公众诉求时,完整地交代科学论证过程只会把许多人绕晕,因而最终便归结到某些简单易记的单一因素和结论性短语,比如“科学证明:维生素有益健康”,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些观念,群体性的信奉与恐慌,都是由此而来。很多情况下,人们是在很久之后,才逐步意识到,这种伪装成“常识”的简化结论,其实是有问题的。话说回来,这又岂止是在食品恐慌的问题上如此?在社会政治观念的流传上,这样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至少每个中国人都记得一点“革命就是好”之类简短有力、却让人回顾起来五味杂陈的标语口号吧。
已刊2016-07-19《三联生活周刊》
勘误:
p.1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FSCO:应是UNESCO
虚无之下的告诫,一场时代的清算
作者:伲凹 发布时间:2024-03-12 00:31:42
1951年至1954年间,沃尔夫冈·克彭出版了三本尖刻、幻想破灭的小说——被誉为“战后三部曲”的《草中鸽》《温室》《死于罗马》,以此嘲笑西德的新开始和那所谓的干净的生活。
或许它们的统一之处只是在于揭露纳粹主义和战争对德国社会的残余影响,但都能各自标志着这位作家文学创作的高峰。
作为序曲的《草中鸽》,超过30个人在105个单独的故事序列中相遇或擦身而过。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观点,来自不同社会和社会阶层的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典型情况。可交错之下他们各自的命运却也渐渐交织在一起。
表面上许多人物及其关系的特点是无法相互交流,即便在尝试交谈时也常常失败——这一切意味着所涉及的人通常不可能形成或维持人际关系。
因为战后时期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自己的国家社会主义过去。虽然许多人物只是在国家社会主义中幸存下来,但仍坚持纳粹时代的理想。与“新时代”相悖的他们难免开始试图压抑自己的过去,逃避现实。
他们所遭受的国家社会主义统治的创伤,让其陷入了迷失与绝望,人们已经失去了任何公开交流的感觉,相反更喜欢匿名避难。对周围人的疏远、绝望、不信任和仇恨影响着人物的行为。你会发现这样的《草中鸽》总时不时流淌着悲观的情绪。一种无根和幻灭感。他们都像极了被判死刑的人一样行走在一个毫无意义、荒凉的世界里,他们似乎都在逃避某种无法具体把握的事物。
那时我仿佛明白了“草中鸽”之意,它们聚集在草丛中,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或自觉的意图,飞走,然后又回到草丛中,就象征着偶然相遇的人,命运也由偶然决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偶然发生的——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走过而外人无法看到他们行为的更深层次意义的人也是如此。
从多重叙事向独角戏的转变,接下来我又在《温室》中遇到一种更极致的绝望。进入民主选举产生的西德联邦议院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基特纽夫,他是一位不妥协的左翼自由知识分子和忧郁的梦想家,他对一切都想得太多,看透了很多事情,却又几乎无法采取行动。他是一个反对重整军备计划、反对新民族主义、反对恢复旧状况的悲剧人物。甚至没有在自己的政党社会民主党中找到支持的他最终只能在爱情诗中寻求庇护。
在辩论期间,他会阅读藏在他的一份官方文件夹中的诗歌。却又在一切都融入了梦想和记忆的混乱之中,在偶尔出现的幻觉中,步入了只有罪孽,没有爱的一座坟墓,那紧张的思想、观察、记忆和幻想,其中充满了古典神话和德国民间传说、诗歌片段和历史参考。
清醒和理想主义使其陷入孤立,越来越多的东西让他感到厌恶,让他怀疑自己的使命,他被政治的非人格化所压倒,以致于只剩下唯一的自由出路——从桥上一跃而下,那结局像极了阿多诺言下对文化重建的完全否定,徒留下一曲“反对世界的独白”。
若说草中鸽在虚空中自由地飞翔,毫无意义,温室下的自由属于痛苦的了结,那么一切真的无法救赎吗?
从社会影响及其延续性,到特定政治环境的剖析,再到《死于罗马》里关于家庭及其原始社会体系的研究,我们看看战后在罗马再次相遇的两个德国家庭在纳粹时期的情感和智力遗产又将呈何模样。
五十年代初期的罗马。第一批游客在城市中漫步,波西米亚人在咖啡馆和餐馆里享受乐趣,异装癖和同性恋场景出现在夜间酒吧。
一个早已分裂的德国家庭在这里相遇:一名躲藏在非洲沙漠国家的党卫军将军、顽固不化的纳粹分子犹太杨以及他那反叛转而接受神职培训的儿子阿道夫,一个逃脱清洗仍然拥有政治权力的市长普法拉特以及他那试图用音乐拯救灵魂的作曲家儿子齐格弗里德。他们四个代表了德国成就的四个主要领域,或者说德国灵魂四分五裂的四个部分:谋杀、神学、官僚主义和音乐。
难忘的家庭旅行是为了失散家庭的两个成年儿子举办特别活动。可一个把自己锁在十字架上,一个只为寻求艺术的庇护。又能在罗马构成的行动舞台上抵御多久?
父辈仍实践着对法西斯的可怕描述,这里却正在演奏齐格弗里德的交响曲……或许尝试过世界的所有荣耀和污垢,屈辱和伟大后,你会发现新的声音,但新一代仍然背负着纳粹过去的沉重负担,好在我相信新生,正如罗马是西方伟大运动的历史十字路口,最终是新事物从旧事物的废墟中诞生的巨大隐喻一般。死于罗马的是过去还是未来,没有定论。
就文学史而言,可以说沃尔夫冈·克彭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德国战后文学,他的隐喻太模糊,背后的寓言太痛苦,他其实拒绝清晰的解释,而是在孤独的告诫,而那反思和分析创伤的侵蚀,又有着令人震惊的准确性。
当然仅靠内容,不足以奠定克彭的文学史地位。三部曲在风格上,都存在文本在描述、内心独白、意识流之间摇摆,有发散的、有时难以追踪的过渡,小说的独特结构、非凡的叙事技巧和实验性的语言,过去和现在聚集在一起,使其成为一种美学和形式至少与内容同等重要的小说,三部曲没有共同的角色,没有内部参考,没有类似的东西,但它们的出现就像是对战后世界状况最早、最宏伟、最富有诗意的一次清算。理智的。深刻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103+)
- 字体合适(235+)
- 差评(289+)
- 体验差(128+)
- 强烈推荐(590+)
- 速度慢(114+)
- 小说多(184+)
- 在线转格式(468+)
- 体验满分(575+)
- epub(526+)
- 内容完整(197+)
- 引人入胜(638+)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5-01-03 05:51:2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孔***旋: ( 2024-12-26 12:05:0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谢***灵: ( 2024-12-11 00:44:2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晏***媛: ( 2024-12-15 03:49:59 )
够人性化!
- 网友 索***宸: ( 2024-12-13 20:47:2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13:27:16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2-24 11:16:04 )
不错。。。。。
- 网友 宓***莉: ( 2025-01-01 04:03:5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后***之: ( 2025-01-02 03:22:4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车***波: ( 2025-01-03 04:21:2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马***偲: ( 2024-12-10 23:15:1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24 19:14:3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方***旋: ( 2024-12-11 07:38:0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康***溪: ( 2024-12-14 17:24:46 )
强烈推荐!!!
- 网友 家***丝: ( 2024-12-27 12:29:42 )
好6666666
- 网友 权***颜: ( 2024-12-11 14:17:21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分心的优势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内蒙古寻宝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名誉侵权责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第15版) 第十五版 高等学校招生音乐专业考试大纲 院校 歌曲修订 自学基础入门培训班经典教材书书籍2019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535398284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14年物业管理是考试教材:物业经营管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你也可以做老板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军队文职考试用书中公2021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教育学+考前押题试卷(套装2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招生办主任教你申请美国本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