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杂项沉香手串明清家具文房四宝文物收藏与鉴赏购买指南拍品收藏投资指导分级鉴定参考知识百科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18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杂项沉香手串明清家具文房四宝文物收藏与鉴赏购买指南拍品收藏投资指导分级鉴定参考知识百科书籍精美图片

2018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杂项沉香手串明清家具文房四宝文物收藏与鉴赏购买指南拍品收藏投资指导分级鉴定参考知识百科书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2018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杂项沉香手串明清家具文房四宝文物收藏与鉴赏购买指南拍品收藏投资指导分级鉴定参考知识百科书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8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文玩杂项沉香手串明清家具文房四宝文物收藏与鉴赏购买指南拍品收藏投资指导分级鉴定参考知识百科书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61495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3-1
  • 页数:608
  • 价格:91.09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9:5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小丁超可爱 发布时间:2022-06-26 16:52:16

    保护环境还是得靠全球共同的努力,从个人做起,以一及百!希望有天能到海底捡垃圾!

  • 作者:深情的艾老师 发布时间:2018-09-08 03:02:03

    这不都应该是常识吗?难道一般父母不知道吗?

  • 作者:超级好朋友 发布时间:2017-06-23 15:15:09

    淦,果然是纯日记。

  • 作者:田粒 发布时间:2020-12-29 17:32:17

    2019.10.26我不喜欢金融,因为太简单了

  • 作者:Michael 发布时间:2012-02-27 09:57:42

    新版

  • 作者:医遗以癔 发布时间:2014-01-21 09:17:20

    有了内科在前,外科不算太失落。。。


深度书评:

  • 【梗概 部分】

    作者:Roger 发布时间:2020-12-21 14:45:28

    定义——起源与历史——含义与解读——批判与讨论——意义与价值

    〈英〉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著,王修晓译,《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33-37结构/能动(structure/agency)

    ·一对二元对立的概念范畴,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一方面是个体的行动自由和对社会的形塑作用。

    ·在哲学界中人类自由的问题,放到社会学中表述为结构和能动的关系问题。涂尔干关于社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观点,开辟了近代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早期占社会学研究主流的是结构视角。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丹尼斯·朗等人开始转向能动导向的分析视角,如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和常人方法学。八十年代有人开始从理论层面整合结构和能动,如埃利亚斯、吉登斯和布迪厄。

    ·结构/能动可能是社会学历史最久的二分框架。阵营和立场看似清晰,但在微观层面也存在结构化的个体互动和人际关系,需要在个体行动层面加以研究;同样,一些集体性组织也具备“行动”的能力,并且在社会形塑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结构/能动和宏观/微观的区分并不完全重合。

    ·马克思向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这个悖论的分析框架: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主要观点部分来自马克思,他认为结构和能动是互相包含的关系。结构具有赋能性,有了结构个体的创造性行动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重复行动加在一起,可以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结构。其核心是“基于时空环境有序展开”社会实践,社会结构就是通过这些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结构是协助和推进社会实践的规则和资源。布迪厄借助“实践”来弥合结构/能动的鸿沟。惯习是人在社会世界的某个特定位置长期生活的产物,人是通过嵌入性的内在精神结构“惯习”来理解和应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的。布迪厄认为实践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场域”(生活各领域的竞技场,资源争夺),所以结构和能动被看作具有内在联系,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完美地化解结构/能动的悖论,使之符合每个人的要求,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多的研究案例会通过某个具体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社会情境或某个社会侧面的丰富材料,让结构和能动之间相对均衡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明晰。

    42-46定性研究/定量研究(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s)

    ·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定性方法旨在深入把握研究对象的理性思考和决策过程,定量方法则广泛运用测量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自学科发端之时,定量研究就是社会学的核心方法。从社会学的奠基者力图把社会学建设成为“研究社会的科学”可见一斑。定性方法最初是一种较为狭隘的研究方式,更多是给定量研究打下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定性方法逐渐发展为一种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认为定性要比定量方法更高级,更适合用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

    ·定量方法通常以量化的形式,来评估某个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或者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占多少比例。对于准确描绘社会的概况而言,描述性统计信息尤其有用。一般通过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统计推论被广泛运用于变量分析,即从具有相关关系的若干变量中寻找因果关系。例如SPSS可帮助研究者简化原始数据的处理,还具有各种自动计算功能。不过计算机辅助软件程序的发展伴随着另一个变化,即研究者的兴趣更多地转向定性方法。

    ·定性是焦点团体、民族志、半结构或无结构访谈、面对面访谈、参与观察、传记研究、口述史、叙事研究、扎根理论以及生活史研究等研究方法的统称。目的是挖掘人们独特生活的内涵(间接帮助边缘群体发声),而不是把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来测量其形状和规模。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够帮助研究者提升研究结论的效度。研究者可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访谈结束组织报告会排除错误理解的可能性,传统演绎法先建构研究假设再用经验加以检验的方式被完全颠倒过来。研究者先通过访谈来收集数据,再用整理、编码和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数据来建构概念和理论。

    ·近年来,年轻学生逐渐认为社会学更接近人文艺术,而不是社会科学。这种明显的代际态度变化可能会对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产生威胁。有些社会学家认为定性和定量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实操情况下更多是两者的综合运用。不过也有质疑认为混合方法实际上都是以实证主义取向为主,替代性方法只是起到点缀作用而已,这导致表面看上去属于“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实证主义植入的特洛伊木马,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应该批判不是混合方法,而是那些把实证主义实验设计鼓吹称最好的方法的蹩脚做法。

    46-50唯实论(realism)

    ·指的是社会研究的一种分析视角,强调存在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本质特征和起因。

    ·唯识论进入社会科学领域起源于16世纪和17世纪发生在唯实论和唯名论两大阵营之间关于认识问题的哲学争论。唯实论者认为,在认知主体之外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只有通过感官经验和观察,才能加以把握。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客观真实地描述、呈现和解释现实世界,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就能无限接近真相。唯名论者认为,知识起源于人类的心灵,不是所谓的外部客观世界,人的心智结构决定了人类认识周遭世界的范围和程度,不存在任何未经中介、可以直接把握的所谓外部客观世界。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批判唯实论,欲捍卫社会学的科学性,并摆脱实证主义的局限。其出发点: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两者应用相同的唯实论方法加以研究。其基本信条:同时在抽象和具体两个知识层次上展开研究。对具体历史情境或关键事件的研究,必须辅之以详尽的经验分析,以便厘清那些偶然因素是如何与一些基本变量互动,从而导致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同样,人类具有各种能力和潜能,但能否展现这些,却取决于历史的偶然机遇。

    ·批判唯实论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研究者一般都没有接受过自然科学的训练,无法参与自然科学层面的讨论。还有人认为社会结构和自然结构存在本质差异,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别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现实是,几乎所有社会学研究都采用了某种形式简易版的唯实论。是否存在一个客观的外部世界等待人们去加以分析和研究?社会建构论者否认自然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批判唯实论者则把社会学带离了这种极端立场。唯实论有助于研究者获得一种更为严谨的因果关系,不像主流方法将个体和结构因素融入一个所谓的更加综合的解释框架,它认为任何解释都无法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因此个体还是结构性因素起主要作用,取决于研究对象所述的不同社会群体,这意味着唯实论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机理。

    51-55反身性(reflexivity)

    ·存在于知识与社会之间,或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形式,强调社会行动者对自身及所处社会情境的持续反思。

    ·20世纪初,米德和库利对社会自我的讨论、托马斯社会建构论的视角。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主我”(I)与“客我”(me)在个体内部处于不断对话和交流的状态,个体反身性是社会互动得以可能的前提。20世纪晚期,贝克和吉登斯将反身性从个体扩展到了社会层面。

    ·个体的反身性是对科学实证主义的打击,意味着个体能够混淆视线,使得科学家关于人类如何行动的判断和预测基本失效,还意味着“社会”其实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建构过程,绝不是一个与个体全然无关、固定不变的客观实体。贝克和吉登斯认为“晚近现代性”是“去传统化”的社会环境,研究成果成为社会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同时内化到个体身上,影响人们的决策,这种循环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结果是产生了反身性现代化和高度个体化的理论体系。是否能够证明传统工业社会已经开始被全新的自反现代性所替代?工业资本主义仍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个体化和高度反身性可能被过度强调了。有观点认为把研究者自身经历引入研究过程的方法容易过于琐碎,不适于大规模的社会舆论调查;过度关注反身性容易钻进反思的不归路,脱离实际,与更好地解释社会生活无涉。

    ·更合理的是把反身性看作研究社会的分析视角的一种。

    59-64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

    ·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视角,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强调社会现实是在社会关系中建构出来的。

    ·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有人认为社会问题是利益相关方刻意建构的,目的是吸引公众眼球,争取政府支持。此外,它还受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采取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立场)的观点的影响。这两条历史脉络构成了社会建构论,它旨在质疑研究对象的“自然”或“客观”属性,与唯实论的立场相左。

    ·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及其制度安排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研究这个永恒的变化过程。其内部有“严格的建构主义”和“基于情境的建构主义”之分。前者属于少数派,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呈现于人面前,所有现象都只有通过主观概念和理论才能加以把握,而概念和理论可能会产生巨大变动。后者相对温和,承认有一个存在于社会学家话语体系之外的现实世界,问题在于研究者如何才能理解和把握它。

    ·社会建构论者善于“讲事物如何流变的故事”,但是它的不可知论会被批评为只是一系列话语分析,对触及某问题的实质无益,还有批评认为它更倾向于优先关注各种观点背后的政治过程,以至于对政治和社会运动更有帮助(通常与利益受损者站在一起),而对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无益。由于所有社会现象都是它潜在的分析对象,有人用社会建构论来解构其自身。

    ·社会建构论提示所有现象都是社会性的,这提升了社会学家的地位。它还揭示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细节,从而增加公众对重大公共议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65-69异化(alienation)

    ·指与人类自身天性的一些基本特征或所属社会的分离和疏远状态,个体通常有一种强烈无力和无助感。

    ·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的宗教观点,用其来分析世俗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工作和生活状况,鼓动工人阶级从统治阶级中夺回对社会的控制权。20世纪的社会心理学家使用异化概念来分析不同管理体制下工作场所权力关系。

    ·社会学中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相联系。马克思认为想要改变异化状况,关键不是改变思想和信念,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动权。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身工作的自主控制权越来越低,导致异化感越来越强。异化表现为四种:一是工人与自身劳动能力的分离;二是工人与他们生产产品的分离;三是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分离,由于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三种异化也就意味着人类和他们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工作被看作与休闲娱乐相对立的事情,或多或少被物化为赚钱生存的手段。

    ·20世纪的学者致力于将异化用于比较不同工作体制下异化水平的差异。布劳纳将工人主观经验引入异化理论,认为生产流水线自动化,工人因能更好控制劳动过程,异化程度反而降低,这挑战了马克思关于技术改进会降低工人技能水平从而取代工人的观点。这意味着无须消灭资本主义也可以缓解工人的异化感。

    ·史密斯和博姆认为异化比涂尔干的失范概念更能提供一个逻辑自洽且更有解释力的分析视角,因为后者的“无序”仅是异化五个维度之一,而无力感、无意义感、疏离感和自我疏远四个维度被忽视了。

    96-100科层制(bureaucracy)

    ·现代工业化社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类型,以成文规则、正式契约和职位等级为基础。

    ·社会学对科层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斯·韦伯的思想,他创造了科层制“理想类型”。与过去把科层制看成效率低下的组织形式不同,韦伯认为,科层制在现代社会普遍的原因在于其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科层制是理性化的一个重要动力。他承认其可能会阻碍创新、产生大量非理性后果、与民主体制不相符。总体上韦伯把科层制描绘成一种消极的社会力量。

    ·批评者认为,韦伯的视角忽视了组织赖以实际运作的非正式关系和小群体互动。鲍曼对于大屠杀的研究认为韦伯对科层制的反思不够彻底,科层制的非人格性,才能使执行屠杀的官员可以逃避和推卸个人的道德责任,这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偶然失灵所能解释的。还有人认为韦伯过于悲观了,许多加诸科层制上的问题和缺陷,实际上都是人们忽视和破坏科层制的正式规则和组织纲领导致的。杜盖伊认为真正导致大屠杀的是种族主义以及对权力的滥用。科层制的基本精神是组织面前人人平等,是阻止政治领袖滥用权力的防火墙。

    ·社会学家至今还在不断地与韦伯进行辩论,说明韦伯至少成功触及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有人指出松散关系网络有逐渐取代严格科层制的趋势,科层制已经开始在工作场所引进一些新颖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公司允许和鼓励员工在工作期间从事灵性修行活动。还有研究表明科层组织有利于女性的职业晋升,因为提拔能力本位,而非个人关系和社会网络,后者往往是男性用来维护其特权的主要手段。女性员工更强调科层制的效率、合法性和公平性,而男性更多地关注所谓的过度控制和规则。这挑战了一些认为男性从科层制受益更多的女权主义理论。

    133-136社会性别(gender)

    ·某个社会对其成员的各种期待,用以判断其社会、文化和心理的特征及行为是否合适或恰当。

    ·功能主义把性别差异的根源解释为社会的功能需求,女性在家务中承担“表现型”角色,男性在正式经济活动中扮演“工具型”角色。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主导与阶级区隔没有差别。很多学者指出社会性别是一个高度不稳定、时刻变化的概念。

    ·社会学一直区分生物性别(sex,生理差异)和社会性别(gender,行为层面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学者认为没有充分证据说明前者与人类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机制性联系,这就意味着社会性别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等社会中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晚近研究指出性别社会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过程,个人可以能动地应对各种“预期”,这使得社会化过程具有开放性。

    ·有学者认为两种性别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意识和身体都是社会力量形塑和改造的对象,无法将两者彻底区分。康奈尔的社会性别理论将男权制和男性气概纳入,认为劳动、权力和情感投入(人际或性关系)等变量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小部分男性获得顶级霸权,男性气概较弱的男同被归为秩序分层最低端。而女性气质皆依据男性霸权来安排,尽管时以抗争界定独立标识,但大都没能记入史册。

    ·批评者认为康奈尔的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反霸权”现象,即近来许多男性开始承担原先女性养育子女的角色的现象,属于霸权的延续还是背离?还有男性内部如何界定男性气质是否达标,否则对何为抵抗行为无法做出界定。

    ·巴特勒认为社会性别是“表演性的”,即社会性别并非是内在于身体的固定事物,而是未完待续的表演过程,这表明社会性别会发生许多变化。

    人们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性别,取决于人们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表演其社会性别。

    ·光有政策改善客观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是不够的,需要改变的还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137-140叠变(intersectionality)

    ·各种社会不平等(阶级、种族/族群、性别、失能和性存在)的交织重叠状态。与单一维度相比,这种状态所导致的歧视模式更加错综复杂。

    ·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来源变得越来越多元了,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发生转移,不再只关注阶级这一单一变量,因为没法把阶级理论分析框架无缝衔接到其他形式的不平等研究上。克伦肖关于美国种族和性别交叉不平等的论文被认为是叠变概念的首次亮相。叠变概念发源于美国,由美国学者主导。

    ·迄今叠变理论被认为是反映社会和文化多元化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分析视角。这意味着过往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的社会学研究和理论分析,都存在过度概括的可能。只有系统的经验研究能够告诉我们,哪些身份特征更为重要。叠变研究还努力去理解权力关系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导致了怎样的不平等和歧视。各种不平等形式相互叠合所产生的社会位置,无法被平摊到每一个单一维度上。一般采用定性方法和传记法,前者能够触及人们的真实生活经验,后者可以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来考察不平等的影响和冲击。与之相对比的传统阶级分析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定量方法。

    ·叠变理论的研究存在问题:一、可供分析的不平等类别和身份特征有多少?这被称为“等等”问题。研究者无法保证其将所有的变量都考虑在内,如果无法确定,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何在?二、不同变量的相对权重。

    ·对于日渐分化的个体经验,叠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工具。社会生活的形式和特征也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微妙。有学者指出一项旨在促进平等的法律如果想要成功,相关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就必须充分考虑叠变问题。

    155-159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个体或某个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过程。在现代发达社会,社会流动指的是在社会阶级体系内部的流动。

    ·社会流动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初期。社会学家试图评估社会不平等是否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降低,通常以阶级为代表。垂直流动意味着在社会经济地位标尺上向上或向下流动;水平流动意味着为了找工作而改变居住地。两种流动类型通常会并存。代内流动研究关注一个个体在其一生中能够向上或向下流动多远。代际流动探讨后代与前代相比能够在社会阶梯上向上或向下流动多远。焦点集中在阶级结构究竟是更固化还是更具流动性。

    ·对社会流动研究的重要批评,是这类研究只关心男性的工作状况。必须把女性的生活经历纳入分析范围。

    ·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和市场的去管制化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阶级不平等越来越固化,结果是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要注意的一是个体活动从来不是由阶级分化决定的,二是大部分人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流动。这个领域的研究多基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旨在测量社会流动的程度和范围,然而,也有一些通过定性方法,详细挖掘人们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体验到的各种机遇和流动机会,试图重新定义社会流动研究。

    160-164地位/身份(stasus)

    ·人们在一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这种位置主要基于该社会赋予某个个体或全体的荣誉或声望。

    ·在传统社会,地位通常是由在不同情境下长时间面对面互动所积累的第一手知识决定的。韦伯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位逐渐通过生活方式来加以表达,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符号。具有相同地位的人,就会形成一个小的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共享同一身份意识。

    ·马克思认为阶级是导致冲突的原因之一,现代社会是多维的,不能简单化约为阶级问题,还应该考虑社会地位和党派。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会因其所处社会情境的差异而各有不同,这些社会地位的集合就是“地位丛”。先赋地位指那些被给予的地位,通常是基于生理特征,自致地位是个体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各种职业。即使是先赋地位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变迁的影响。

    ·有批评认为韦伯对阶级位置在生活机遇的形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消费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购买和消费某些特定商品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来建构自身的独特地位。这使得个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自己所属的社会阶级和传统身份的认同程度不断降低。Eg.“互补性交往”。

    ·社会地位差异的产生相对容易,这种地位差异也是强大的不平等再生产机制。

    177-180 (社会)网络(network)

    ·社会学把(社会)网络看作由相对松散的社会纽带或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群人。

    ·齐美尔在20世纪初关于诸如两人组和三人组等基本社会关系模式之动力机制差异的理论思考,是研究更大规模社会网络的先驱。尽管社会网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组织方式,早已出现在对亲属关系与家族网络的研究中,但在一部分社会学家看来,基于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许多全新网络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组织结构,并以其内在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适配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企业。

    ·理解社会网络的最佳方式,是将其看做一张网,纵向和横向线条相交的点,叫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人、群体或组织。一旦获准进入某个网络,就意味着可以与网内的任何一个节点建立关系,取得某种优势。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全方位排斥在重要社会网络之外。计算机和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比科层制更加高效,曾经在特定物理空间发挥巨大影响力的科层制正受到网络和技术带来的各种尝试跨越、消弭边界的挑战。

    ·对于人类能否逃脱科层制的牢笼,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固然科层制正在受到其他更加扁平(等差色彩淡)的组织的挑战,但它不可能完全消失,甚至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科层化的结构。

    185-189社会化(socialization)

    ·新成员认识和学习社会规范、社会价值的社会过程,在这持续一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我认知。

    ·社会化是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帕森斯、米德和库利都曾用社会化概念解决问题。对社会再生产和保持社会连续性来说,社会化至关重要。一般将其分为初级和次级。前者相对集中,发生在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后者则贯穿整个生命历程。

    ·社会化主要通过不同的中介来完成,如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以及媒体。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社会位置通常不是在出生时就决定的,但族群、性别和家庭的社会阶级背景,以及出生地,都会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社会化无法成为一个完全受调控或由单一因素控制的过程。人具有自我意识,对接收到的各种信息都有各自独特的解读方式。

    ·有批评认为社会化倾向于过分夸大社会化的影响,尤其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丹尼斯·朗认为人不能被当作一个只能根据主流社会规范设定好的剧本来演绎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的演员。相反,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和身份认同的理论,就将个体视作一个积极自主的行动者,而非被动消极的容器。社会化几乎总是一个充满冲突、满带情感的过程,完全不像一些社会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流畅顺利。如今社会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已将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冲突纳入考虑范围,如布迪厄等人的研究。

    ·在解释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再生产时,社会化是一个必需的概念。

    195-199身份认同(identity)

    ·个人或群体的某种独特品性特征,与自我认知密切相关。

    ·身份认同是后天塑造的,并非先天获得,它是个体与他人的持续社会互动的产物,具有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身份认同理论的开拓者是库利和米德。身份认同最基础的区分,是初级身份认同(生命早期,性别与族群区分)与次级身份认同(社会角色、职业、社会地位等)。这种区分意味着身份认同是复杂与多变的,随着人们获得新社会角色或遗弃旧角色而不断变化。这使得身份认同同时具有一致性(集体)和差异性(个体),可能给人们带来自豪感、归属感,也可能带来羞耻感。

    ·个体与社会身份认同总是与个体实践紧密相连的。绝佳案例是戈夫曼关于“污名”(stigma)的研究和把社会互动比作生活剧场的比喻。这提供了一种观察社会的视角,即认识到社会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每个角色背后都隐含着各种社会期待,人们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受这些期待的影响。

    ·以往人们视身份认同是相对固定的或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取或被赋予的,但受到福柯的影响,批评者认为这些认同只是被权力者建构出来的特殊话语体系,而非对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这启示我们应该把身份认同看作是多元、经常变化且必定会受生活剧烈变迁影响的一个过程。

    232社会自我(social self)

    ·在处理他人对自己的各种回应的过程中,一个人形成的自我意识。

    ·通常认为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于世界且未来将会死亡的生物。米德关于自我如何形成的思想是自我形成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后来成为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的基本主张,虽然自我基本等同于“思考的能力”,但它是人类个体从内部生发出来的一个自我,与“灵魂”或“精神”不一样。

    ·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部分是米德理论的基础。主我对应的是人类有机体,那个没有社会化的自我;客我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自我,大概从八九岁开始萌芽,在此过程中孩子开始学会从外部来看自己,不只是扮演一个简单的独立角色,而是一个“概化他人”。这样,个体就能够在相对独立的有机体“主我”和社会化的“客我”之间进行“内部对话”,才能发展出自我意识即“思考”。

    ·有人认为米德将自我形成的过程描述得过于一帆风顺,大部分人的成长都充满了矛盾与情感波折。弗洛伊德认为对自我形成和性别身份的认知而言,无意识和感觉发挥的作用要大很多。自我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需要对抗无意识层面的各种欲望,米德的理论没有考虑这些内容。

    ·米德提示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必须从人类互动的社会过程开始。我们的个体体验都在掩盖一个事实,即自我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自我,它一定会受到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社会学家讨论了许多社会重大变迁的话题,全球化、信息科技传播、大规模移民、旅行、时空压缩、性别关系重构等。有人认为随着阶级认同的淡化,个体自我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减弱,导致人在面对不确定性和社会失范时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也有人认为这有助于个体从多样性中发展出更多可能。

    235污名(stigma)

    ·一些身体或者社会特质,被认为不体面,遭到社会排斥,使得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名誉受损,与社会产生距离感,并被歧视。

    ·社会学对污名化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的符号互动论开始。戈夫曼认为不同类型的污名具有不同的重要特征,这决定了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处理好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如何保护自我意识。污名理念另一重要来源是亨特的研究,他聚焦于失能人群,认为其被污名化不是由于自身的残障,而是由于与身心健全者的互动。

    ·戈夫曼指出个人经历、性格和人际关系都可能成为污名的借口。除了常见的身体污名(physical stigma),事实污名(discredited stigma)是在人际互动中才能确认的污名,个人经历污名(biographical stigma)如早期犯罪记录相对容易隐瞒。品行污名(character stigma)如与名声不佳的人混在一起,潜在污名很可能变为“事实”。污名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社会控制,使某一群体“失语”,医疗疾病、同性恋等普遍存在污名化的情况。

    ·传统的研究没有对反污名化的行为予以足够关注。孤立的抵制污名化的行为势单力薄,集体反抗才会产生实质性挑战。

    ·对自残行为的研究表明人们会极力隐藏反常行为,不愿承担被社会污名化的风险。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可能产生污名,人们即使未被污名化,也会因对被污名化的可能性而心存恐惧。

    240失范(anomie)

    ·由社会规范导致的一种严重的焦虑和恐惧感,常见于社会急剧变迁时期。

    ·涂尔干提出失范概念,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使得传统生活方式、道德和宗教信仰、日常行为模式都会受到较大干扰,相应的替代物若未及时填补空缺,会使人失去目标、恐惧乃至绝望。默顿将失范用于犯罪与越轨行为的经验研究,认为失范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社会的文化目标与个人实现目标能力之间产生了冲突。梅斯纳和罗森菲尔德修正了失范理论,提出市场伦理被过度强调而个人调节受到威胁的制度性失范。

    ·默顿认为“美国梦”成为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掩盖了成功的合法机会并非对所有人开放的残酷事实。人们未能意识到这一点,且把自身未能成功的原因归咎于努力程度不足。无奈、两边受窘的境遇使得其采取非法手段以实现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成功”。因此,并非个人品性的缺陷,而是长期持续的深层次社会不平等导致的张力将一部分人推向犯罪。

    ·批评者认为默顿未能认识到某一群体的亚文化对越轨行为的影响,无法解释为何大部分底层群体遭遇了失范却未走向财产获得型犯罪。此外,默顿的分析框架无法解释为何物质上获得成功的白领为何还要从事财产获得性犯罪。

    ·默顿的核心问题是,为何经济和财富同时增长,犯罪率还在不断攀升?一是处于中下层的群体感受到的相对剥削越来越强,二是社会结构的张力越来越大。这提醒人们将注意力转到社会阶级持续分化的问题上。有观点认为默顿的分析框架稍加扩展,依然适用于中产阶级群体,白领罪犯接受物质成功的文化目标,但在达成目标的犯罪手段上进行了创新,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张力依然存在,张力源于阶级、性别、家庭等方面的歧视导致的晋升机会障碍。

    244越轨(deviance)

    ·与社会的主流价值和规范相违背的行为。

    ·社会学对越轨的关注始于19世纪晚期的涂尔干。20世纪60年代,激进的符号互动论认为越轨只是社会强势阶层强加给弱势群体的标签,任何行为都有可能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标签理论在此道路上走得更远。

    ·越轨不等同于犯罪,尽管两者确有重合之处。前者范围远大于后者。越轨提醒人们关注权力问题,即分析越轨行为时要清楚破坏的究竟是谁的规则。涂尔干认为越轨的积极价值一是能带来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二是能反面提醒人们现存的主流规则与价值体系为何。

    ·影响最广泛的越轨理论是标签理论。莱默特(Lemert)认为越轨行为十分常见,不为人多注意,尤其是初级越轨,以至于形成常态。若“常态化”失败,外界标签引发更多犯罪与越轨行为时,就会导致次级越轨。因为人的意识具有反身性,当其接受外界赋予的标签,可能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批评认为标签理论过度关注少数群体,倾向于把“越轨行为人道化”,对绝大多数人遵纪守法的问题视而不见。其隐含的建构主义也遭到批评。并非所有对越轨的定义都是主流社会强权者单方面制定的,而是整个社会长期普遍禁止的。其相对主义的倾向也使其对政策制定者帮助不大。

    ·越轨使人意识到“坏”行为与社会情境紧密相连,从不同视角看待人们惯以为常的标准。

    249贴标签(labelling)

    ·一部分人或某些社会群体,被权势群体认为具有某些独特特征的过程。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学家,尤其用于犯罪与越轨行为。莱默特区分了初级越轨与次级越轨,标签理论见于后者。贝克尔把越轨看作一个过程,探究这个过程对越轨者身份认同的影响。

    ·标签理论的起点是,越轨行为是两个群体互动的结果。贴标签过程反映了一个社会权力分配结构,涉及到复杂因素,犯罪学对常态和越轨的二元区分过于简单。贝克尔认为行为本身不是影响人们越轨的决定因素,反而是一些与个体行为无关的社会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标签理论揭示了刑事司法制度的“社会控制悖论”,如警察局、法院和监狱越加强控制,越轨现象就越有可能不断强化与扩大。应把越轨和犯罪看作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社会建构。

    ·标签理论过于关注了次级越轨,而忽略了初级越轨。标签是否具有强化和增加越轨行为的效果,依然是未知,比如共谋和新的犯罪机会就会增长人犯罪的可能性,而不一定是身份。对结构性权力关系也未作出很好的解释。

    ·标签理论对研究受歧视群体十分有用,与“污名化”联系在一起。人们常常会把线下的习惯和规则带到线上。越轨的概念是否适用于还未常态化的线上空间,有待考察。

  • 从回忆录能感受到徐向前的为人

    作者:zhundian 发布时间:2018-02-02 15:15:34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533+)
  • 简单(570+)
  • 三星好评(265+)
  • 赚了(228+)
  • 经典(665+)
  • 体验差(390+)
  • epub(71+)
  • 中评多(552+)
  • 体验还行(656+)
  • mobi(196+)
  • 排版满分(252+)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24 10:30:22 )

    强烈推荐!!!

  • 网友 曾***文: ( 2024-12-21 15:26:3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30 02:49:1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家***丝: ( 2024-12-27 04:41:57 )

    好6666666

  • 网友 堵***格: ( 2025-01-03 17:50:07 )

    OK,还可以

  • 网友 晏***媛: ( 2024-12-12 17:45:43 )

    够人性化!

  • 网友 车***波: ( 2024-12-11 15:23:3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国***舒: ( 2024-12-24 22:55:15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屠***好: ( 2024-12-11 01:00:06 )

    还行吧。

  • 网友 汪***豪: ( 2025-01-04 15:33:3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仰***兰: ( 2024-12-14 18:47:59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常***翠: ( 2025-01-06 14:50:24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方***旋: ( 2024-12-30 07:30:1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詹***萍: ( 2024-12-29 01:17:5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21:00:1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石***烟: ( 2024-12-30 11:14:0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