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第二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53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第二版)精美图片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964058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9
  • 页数:587
  • 价格:128元(上下册)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7:5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传授涉及外汇市场的各种策略、技巧和观点,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在外汇交易中获利。在本书中你将看到非常多的行情图表、指标的特别用法、数据和新闻等基本面信息的用法,以及各种交易策略。书中呈现的部分交易策略为我们历经多年实践得以发掘,并最终付诸于亲身交易运用之中。而另外的一些交易策略则来自于我们认识的某位非常成功的外汇职业交易者。

如果你没有做过外汇交易,或者你仅仅是一个新手,那么你大可不必看这本书。原因很简单:第一,没有亲身经验,很多东西在你看来是无用的大白话,因为你是从字面上去解析,而不是从经验上去体悟;第二,新手要的主要是具体的技巧,追求的是完美的技术指标和价格形态,这个过程是每个交易者都要经历的,没有这个肯定的过程就不会有其后的进步性否定,妄想一来就明白对交易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不现实的,但本书不是教你怎么走完第一步,而是告诉你如何完成第二步和第三步,如何否定,如何否定之否定,当然不适合那些刚进入外汇市场的菜鸟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寒冷,就不知道温暖为何物;如果你没有沉迷于糟粕,就不知道精髓是什么。


书籍目录:

下 册

第十七课 寻找盲点套利策略:以1分钟交易策略为例289

寻找盲点,套取超额利润,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没有这种观念、态度、思维以及行动,外汇市场即日交易者永远不可能超越大众,没有遵循盲利公式的指引,凯利公式和复利公式的神奇只是“无米之炊”而已!

盲利公式要求我们想大众未想,试大众未试,盲点之所以称为盲点必然是与交易相关性大,而又没有被大众关注和重视的领域和内容,要找到盲点就要多观察和多提问,“异想天开”和“逆向思维”都很有价值!

第十八课 洞悉风险偏好的变化: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首要驱动因素295

风险偏好是不少外汇交易者在汇讯中听得较多的一个词,这确实也是导致外汇行情变动和波动率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地缘政治和经济增长是影响风险偏好的两个关键因素,而地缘政治和经济增长又是对汇率影响最大的两个驱动因素,所以风险偏好是外汇交易者应该随时关注的首要驱动因素,毕竟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外汇驱动因素的合力。

风险偏好的状态可以作为交易者甄别市场趋势特征和波动率特征的指标。当风险厌恶情绪上升时,市场的波动率更大,当风险偏好比较稳定时,市场的单边走势特别明显。外汇市场要么是倾向于套息交易主导,要么倾向于避险交易主导。

第十九课 市场联动中寻找机会:以“澳元和黄金关系套利”为例313

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外汇交易者,比较忽视美元指数、CRB指数、主要的股指、相关货币对的运动状况,他们认为高手就是什么都不看,只看交易对象变化的“专注者”,“价格包含和吸收了一切”是他们的信条,他们占了交易者中的绝大多数,而绝大多数往往是输家,所以如果你信奉被绝大多数交易者信奉的关于技术分析的三个前提,则你会因此得到与绝大多数交易者一样平庸的交易绩效。

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金融交易界常常淡忘的古老话题,这个话题与金融市场本身一样历久弥新。对于市场间的联动,只有少数的日内交易者会去密切关注,他们会关注联动关系的最新动态,并且利用这种相对恒定的关系谋求超额利润。

第二十课 从鲜为人知的形态中获利:以“N字顶底”为例347

光是提出一个形态,而不给出具体的止损策略是毫无用处的,目前的形态学者重于预测行情走势,而不是帮助交易者管理仓位,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我们应该如何去掌握形态呢?第一,应该找到那些有效但是还未被普遍觉察和广为传播的形态,这就是寻找“有效形态的大众盲区”。第二,对于已经广为人知的形态侧重从被人忽略的有效角度去重新认识它,本书前面的课程就作了这方面的努力。第一个角度是心理意义的角度,第二个角度是统计意义的角度,第三个角度是仓位管理的角度。

一个想要觉悟的交易者必须有能力从市场制造的幻境中独立出来,所以交易是最好的修炼,交易就是学习如何脱离幻境,最终觉悟!

第二十一课 善用符合市场根本结构的指标:以“布林带鞍马交易”为例359

K线能够在市场分析中发挥显著作用和日益繁荣的一个原因是它表征了宇宙的对立统一规律。而周规则能够如此有效就是因为它是基于行为因素的波动率特征。布林带是波动率分析的集大成者,是主流外汇技术分析指标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

市场行为总是表现为敛散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从市场最基本的运动结构中得到理解,这就是N字结构。市场主要的进场方式不过两种,这就是见位交易和破位交易,而这两种进场方式要求交易者必须能够确认关键水平的阻挡和支撑是否有效,敛散形态恰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和最简捷手段。

第二十二课 短线交易者不可忽视的大前提:外汇的日内周期性369

外汇的日内周期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这是一个日内交易者必须注意和必须利用起来的规律,但是不少交易者往往只停留在“亚澳时段交投清淡”这个简单认识上,对于外汇的日内周期性利用不足。有些交易高手的方法就是基于特定的日内波动轨迹,比如“英镑择时交易法”就是这类方法的典型代表,另外还有“时区交易法”等。

绝大多数交易者往往忽略了存在于金融产品走势上的周期性,大众往往将焦点放在价格运动的空间维度上,而价格运动的时间维度自然就成了大众的盲点,盲点即利润,大众的盲点就是我们专注的对象,外汇日内交易者对于日内时段模式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利用程度比起价格形态也相形见绌!

第二十三课 万法归宗之进场的四种方法:见位、破位、顶位和间位379

为什么外汇分析师的“嘴上功夫”经不起实践检验,并不是他们不厉害,而是因为他们努力的方向不是“进出加减”,而是市场涨跌的方向。看对市场方向与看错市场方向是分析师能力评价的标准,但是交易却与具体的进场和出场直接挂钩,不少交易者经年累月不得门径而入,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具体的进场和出场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向你描述大众这方面的盲点:大众关注的是市场的涨跌,而不是进出的位置,位置相对于方向就是盲点;大众关注的是进场的位置,而不是出场的位置,出场相对于进场就是盲点,而“盲点即利润!”

第二十四课 万法归宗之出场的四种方法:同位、后位、前位和进位423

你去问不少理论家和真正的高手什么是交易的最高原则,他们甩给你的都是四个字——“顺势而为”。前者给出这个回答完全是因为他们在故作高深,这明显是一个同义反复的回答,而后者给出这个回答往往是敷衍你而已。交易是有秘诀的,这个秘诀是公开的,但又是不被大众关注和认可的,赢家就是靠着这个秘诀吃饭的,别人辛苦得到的认识为什么要无偿地给一个不懂其价值的新手呢?

出场是最少被“交易大师”和“畅销交易书籍”提及的交易环节,这大概不是他们故意隐瞒,而是他们根本不懂“何为交易”,交易的结果锁定于“出场”,精彩的出场好比足球比赛的进球,“临门一脚太臭”,表明再好的进场也无济于事。

附录一 本书指标免费下载指南507

附录二 本书增值服务——MQL智能交易及指标编程授课活动509

附录三 时区突破交易法复盘材料——汉斯交易系统2007年全年交易记录513

附录四 部分精彩读后感和读书笔记575

一、四个方面看待外汇交易的压力(读者:杰克逊)575

二、人类行为学与交易——为什么恐惧会搞砸我们的交易

(读者:葫芦兄弟)577

三、《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 第十课笔记(读者:武当白无涯)578

四、大众的盲点是成功者的焦点(读者:静)579

五、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乱炖(读者:掐出新鲜)583

六、精彩,独到,国内首家深入分析交易精髓和心态心法的典范之作

(读者:明彰)584

最后的故事587


作者介绍:

魏强斌,长期从事股票、外汇、黄金、期货的一线交易,供职于Dina privately-owned investmentand speculation fund,任首席策略师,该离岸对冲基金管理的私人信托资金超过1亿美元。现为独立交易者和资深投资人、著名财经作家,本着教学相长的目的将1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和内训讲义出版成册。所著《外汇交易进阶》和《外汇交易圣经》长期位居中文外汇类书籍总销量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合著的《黄金高胜算交易》和《黄金短线交易的14堂精品课》是国内最早的黄金交易专著,专业人士广为推崇,获得广泛好评。曾受多家*外汇经纪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会和北京高校团委的邀请举办讲座,长期参与多家国际知名宏观对冲基金的交易员授课项目,在土耳其重要媒体《Zaman》和国内多家财经媒体发表过重要财经评论,与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开罗、法兰克福的交易界同行有深入的交流和往来。近年大手笔的预判和操作包括:2008~2011年率领旗下分析师和交易员成功捕捉到黄金的大牛市;2012年末到2014年末成功抓住安倍经济学推出前后的日元大熊市做多美元兑日元;2012年末到2015年,成功捕捉到黑色产业链品种和有色品种的期货大熊市;2013年4月成功预判并且抓住了澳元的大熊市做空机会;2014~2015年成功捕捉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大牛市。近年来积极转型为以低仓位减杠杆的方式捕捉外汇、股票和商品市场的重大行情。

Martin Taylor 芬兰奥兰府职业外汇交易员,主持Dinaprivately-owned investment and speculation fund 外汇分部在欧洲时区的总体交易,素有“瑞郎短线杀手”( CHF Killer)之称。

王浩 资深同声传译,尤其擅长金融会议的现场同传,Dina privately-owned investmentand speculation fund首席跨语种交流顾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主要传授涉及外汇市场的各种策略、技巧和观点,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在外汇交易中获利。在本书中你将看到非常多的行情图表、指标的特别用法、数据和新闻等基本面信息的用法,以及各种交易策略。书中呈现的部分交易策略为我们历经多年实践得以发掘,并最终付诸于亲身交易运用之中。而另外的一些交易策略则来自于我们认识的某位非常成功的外汇职业交易者。

如果你没有做过外汇交易,或者你仅仅是一个新手,那么你大可不必看这本书。原因很简单:第一,没有亲身经验,很多东西在你看来是无用的大白话,因为你是从字面上去解析,而不是从经验上去体悟;第二,新手要的主要是具体的技巧,追求的是完美的技术指标和价格形态,这个过程是每个交易者都要经历的,没有这个肯定的过程就不会有其后的进步性否定,妄想一来就明白对交易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不现实的,但本书不是教你怎么走完第一步,而是告诉你如何完成第二步和第三步,如何否定,如何否定之否定,当然不适合那些刚进入外汇市场的菜鸟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寒冷,就不知道温暖为何物;如果你没有沉迷于糟粕,就不知道精髓是什么。


精彩短评:

  • 作者:岑斌 发布时间:2019-10-26 11:56:42

    专业律师又一力作,从实战出发,实用易懂!

  • 作者:久道 发布时间:2015-10-31 23:51:09

    作者以三年丧制有真实的远古历史事实为基础,孟子不过是重建了这种古制。

  • 作者:linbycassie 发布时间:2021-02-19 17:21:08

    读了两遍

  • 作者:末叶 发布时间:2019-06-09 22:24:59

    朋友推荐的,很难得已经好几年不做短线交易的我看的津津有味,主要是书里的好多交易理念和我自己的认知太契合了,也不知道是书写的不好还是我进步比较大哈哈。三利(盲利,凯利,复利),三率(胜率,赔率,周转率),三要素(势,位,态)。见破咸用,前后结合,上下压缩,复合仓位,两率微调。交易是技能不是知识,交易功课是进步的法宝,可证伪性,仓位管理,关注行为而不是感受,效用论而不是结果论,认知并不能变现要靠实践变现,纪律,追求高胜率迷思,注意你的身体状态,随机强化,少关注概念多关注行为,明白亏损的意义,人是自己观念的囚徒,放松想象重复,基本面技术面驱动面心理面,微调分步金字塔,fuck pride,zero out,思考对手盘,热点焦点盲点,N,成交量,波动率,risk on/off,布林带,进出加减。

  • 作者:棋博士 发布时间:2020-03-31 00:25:05

    废话和凑字数部分挺多,作者说精华在最后两章~

  • 作者:心斋观化 发布时间:2018-09-08 20:35:29

    终于看完了《股票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还是颇有收获的。不过,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哪怕这个确实有道理,也得10000小时来消化。毕竟,即便像小徐这样自学成才的天才型选手,也是花了10000个小时的实操来获取经验的(p.468)!


深度书评:

  • 书评—FPA性格色彩之《色界》

    作者:笑然 发布时间:2014-09-20 14:57:13

        文/笑然

        

        乐嘉,FPA性格色彩创始人,性格色彩传道者;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语言娴熟的演说家......一个兼具多重身份剃着光头的有血有肉的人。

        认识乐嘉是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中,有一期他短短的几句话便一语中的,言语犀利,心怀怜悯。当时我其实并没有多么去注意这样一个感情的专家,只是由衷的钦佩此人的语言功底和见识广阔。真正认识并彻底关注乐嘉是在去年安徽卫视真人秀《超级演说家》。电视里的他,专业、幽默、直白、喜形于色,动不动则眼泪就“哗哗哗”往外涌,这样的乐嘉我是第一次见到。记忆尤为清晰的就是他演讲的“红黄蓝绿”四色性格的孩童,对待买玩具这同一件事情时不同的表现及处理方式。在台上的乐嘉手舞足蹈、讲的眉飞色舞,那叫一个生动具体、神情并茂啊!随即我便在网上、书店、电视、图书馆等一切可能找到他的地方,疯狂的搜寻着......

        收获颇丰的我,从他的《色眼识人》、《色眼再识人》、《人之初,性本色》、《让你的爱非诚勿扰》、《微勃症》、《性格色彩乐嘉说》培训教学DVD,再到今时今日的《色界》。由浅到深,《色眼识人》奠定了性格色彩分类的基本框架;《色眼再识人》完全集中于在深度探讨每种性格的局限性,是《色眼识人》的后传;《本色》和《让你的爱非诚勿扰》都是基于《色眼识人》的延伸,《微勃症》看似无色,其实处处流露着作者在传色道路上的心坎。而《色界》则因朋友愿意分享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分享酸甜苦辣的人生经验而应运而生。

        《色界》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每个作者性格色彩运用的心得和秘笈,取材自各地,这些人三教九流五湖四海,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上之花甲下至稚童,表面上毫无关联八竿子打不着边,却因大家都对探究自我和他人内心执着的走到一起,相互交流,众人皆因性格色彩而结缘。

        《色界》中的文风,有的直指人心;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理性思辨;有的温暖治愈;有的帮你赚钱;有的则帮你梳理情感......

         从行业篇的理财投资、电视传媒、文学创作、酒店管理......医疗卫生,到职场篇的斗智斗勇性格剖析,到情感篇的深沉细腻,到亲子篇、文艺篇、到色眼识人......比如写传记人物的选择,黄色性格的人目的性就排NO.1,他在乎谁能写好这本书,谁写能卖好这本书;蓝色性格则追求完美,先得双方了解透彻,“看对眼”,有默契的人才是最佳人选;绿色性格的人觉得什么都无所谓,能写出来就行;红色性格的人则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影响,爱创新,爱“奇异”的他与众不同,爱冒险。他用非常浅显易辨的案例让人明白性格的分类,通过不同颜色性格的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色界》绝不是听一家之言,而是集百家争鸣;不仅诉说术业有专攻,更分享各行各业之经验;他谈色,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深深浅浅,永远离不开性格色彩;《色界》本无界;士农工商、学子老者都能在此找到方寸之地。

        《色界》绝对是一部值得力荐的作品,乃至乐嘉的一系列书籍以及他的FPA性格色彩学。它平实的言语蕴藏着深厚的专业功底,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我也常用在我的小学教学中,我入行才一个月,面对不同颜色的小朋友,我采取不同的色彩工具进行分析,然后对症下药,说实在的还真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有几个问题儿童变得越来越阳光。虽然为数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懈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未来会越来越好。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运用。

  • 《政治学说史》笔记

    作者:我有一个小咪 发布时间:2018-11-21 09:14:32

    [美]萨拜因著. 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上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萨拜因著. 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民族国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第一版序言

    1. 假设:有关政治的理论本身也是政治的一个部分。P5

    2. 价值判断:不可避免且极为复杂

    第一编

    关于城邦的理论

    第一章

    政治理论的背景

    一、政治理论和人类的进化

    1.人类要直面如何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最重要的也许是对付人的内心世界(the inner man)

    2.而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也许是人类适应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最为重要的形式 P11

    3.政治理论

    (1)就是人类为了有意识地理解和解决其群体生活和组织中的各种问题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2)是一种“受过规训的”探究(the disciplined investigation)

    (3)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亦即我们今天称之为希腊的古希腊人居住地)并在一个较为具体的时间(即在公元前5世纪期间)被创建起来的 P12

    二、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

    1.这种“探究”基本上一直是哲学论者的领域,大多在哲学方面影响也较为广泛

    2.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P13

    3.政治理论家是一种超级政治家,以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去阐明某些勾连的性质和可欲性 desirability P16

    三、政治哲学的创立

    1.背景:政治开始从宗教中分化出来,而哲学和科学则开始从神话中分化出来

    2.对于太阳横跨天空,一种解释是燃烧着火的战车,一种解释是极其炽热的气体

    (1)第一种是神话,采取故事的形式

    (2)第二种是科学,采取的是抽象的原理,即精准且客观的描述 *P25

    第二章

    城邦

    一、社会阶级

    1.奴隶

    (1)是城邦经济特有的一种制度

    (2)一如工资制度是现代经济所特有的制度一般

    2.外邦居民

    3.公民

    (1)是一种因出生而获致的特权,是一种成员资格membership

    (2)与现代公民:

    ①情感成分要大很多,法律依据小得多

    ②现代公民是意指一个人的某些权利为法律所保障的观念

    ③希腊公民很像是一个家庭中的成员资格。对政治哲学影响:关键问题不在于为一个人争取到他的权利,而在于确保他占有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于的地位→去发现每一种人或每个阶级的人应当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P33

    二、政治制度

    1.公民大会 Ecclesia

    2.地方行政官 magistrates和公务员:代表制

    3.五百人议事会:真正的统治机构

    4.法院: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三、政治理想

    1.民主制:阵亡将士演说词

    (1)城邦本身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财富,是值得他们为之献身的最高利益

    (2)公民资格是雅典人的无上荣光

    (3)在一个自由国度中的自由公民身份

    2.自豪感:对“美好的多才多艺”happy versatility

    (1)自由取决于,自由的交往中,具有能够说服他人并接受他人说服的理性能力rational capacity

    (2)这种自由包含尊重法律的含义

    3.实现共同生活

    (1)城邦是一种共同生活,乃是一种“生活的模式”(a mode of life),而不是一种法律的结构

    (2)对个人来说乃是其天赋能力能够得到训练的最完善的学校,对共同体来说则是一种具有无比价值的文明生活。

    第三章

    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

    一、民众的政治辩论

    1.BC5C的雅典人热衷于政治辩论

    2.对其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所盛行的各种古怪的法律和制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3.认为:人性中隐含着一种遵循某种准则的虔诚

    二、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

    1.把正义描述为一个“square”数

    2.把范围或均衡视作一种道德品质:Nothing too much

    三、自然与约定

    1.把自然与神法等而视之并把约定与真正的正当the truly right 相对照的做法,注定会成为批判一切滥用人定法的程式。自然法以后也承担了这项批判的大任。

    2.自然正义是强人的权利,而法律正义也不过是大批弱者为了保护自己而设立的屏障。

    3.《理想国》卷二将自然与利己主义等而视之,发展成社会契约,即开明的自利 enlightened interest ;但这是与“共同体”精神相悖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反驳了这种观点。

    4.自然与约定的发展方向

    (1)认为自然是固有的一种正义和正当的法则。本质上是道德的,最终是宗教的。

    (2)认为自然和道德不涉,就是自我主张或利己主义,即对快乐和权力的欲求,可能发展为一种尼采式哲学的自我表现论,温和的形式可能为功利主义。 *P63

    四、苏格拉底

    1.他促使各种具有启发性的思想转变为明确的哲学

    2.与诡辩者不同,他在人本主义中引入了早期自然哲学中的理性传统

    3.相信美德即知识,因为美德是可学可教的。《理想国》中唯知识论的论断就是对知识这一信念的详尽诠释。

    第四章

    柏拉图:《理想国》

    一、政治科学的必要性

    1.相信美德即知识。

    (1)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来说,客观上都可能存在一种善的生活或一种美好的生活

    (2)这样一种善的生活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通过有条理的认知过程而得到定义,因为也可以运用智性的方法加以探究

    二、美德即知识

    (一)《理想国》内容

    1.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它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关注问题:

    (1)善人 the good man 和 善生活 the good life

    (2)在一个善国家 a good state 中的生活

    (3)如何知道善人和善生活的手段

    (4)如何达致善人和善生活的手段

    3.阅读困难的原因

    (1)对话式文字结构,可以做到一部专著无法容许的那种兼收并蓄和自由安排

    (2)各门科学尚不具备明确界限

    (3)城邦的生活并未分化如此之细

    4.特点:高度一致性的政治理论和颇为简洁的逻辑结构

    (二)基本理念:美德即知识

    1.意味着存在着一种应予了解的客观的善 an objective good

    2.人们之所应当实现这种善,不是因为人们需要它,而是因为它就是善,人的意志是第二位的

    3.那个知道善的人,应当在政府中拥有决定性的权力

    (三)理念的基础

    1.人与人结合成社会的举动取决于交互性需要reciprocal needs,以及由此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2.任何合作的事业都取决于每个人都能够做好其分内的工作

    (四)主要理论

    1.政府治理应当是一门依靠精准知识的艺术

    2.社会是由那些有能力彼此互补的人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相互需要和劳动分工

    1.社会应当被设想为一个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成员既为其他人提供服务,又接受其他人的服务

    2.国家所言关注的就是这种相互交换,而且国家所要努力安排的也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去满足需要和以最和谐的方式去互换服务

    3.服务交换的原则:劳动分工、工作专业化

    4.基础事实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在某些种类的工作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2)只有当人们持之以恒地专心于他们天生适合的工作的时候,他们才能获得技艺

    四、等级和心灵

    1.假设:个人的才能乃是这样一种才能,即在它们经过适当设计和控制的教育以后,它们就会产生一个和谐的社会群体

    2.专业化的原则要求把一些基本的服务工作加以区分为三个等级

    五、正义

    1.正义乃是维系并凝聚一个社会的纽带,亦即把个人和谐地联合在一起,而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根据其天赋的适应性和所接受的训练而找到了其毕生从事工作。

    2.正义既是一种公共美德也是一种私人美德

    3.定义:

    (1)正义即“公平对待每个人”giving to every man his due

    (2)评价:极其间接。国家为其公民所提供的与其说是自由和保护,不如说是一种生活。

    4.逻辑:

    (1)国家是由相互需要创生的,所以必须根据服务而非权力来展开。

    (2)哲人王面临的问题是以最有利的方式对这些事务作出安排。

    (3)但有关权威或最高权力是柏拉图理论所不涉,也为任何希腊哲学家所不涉。

    5.问题

    (1)政治家据以实现这种必要调适的手段问题: #方法

    (2)消除对善之公民身份其阻碍作用的那些特殊因素→共产主义

    (3)发展对善之公民身份其促进作用的那些积极条件→教育理论

    六、财产和家庭

    1.主张:废除家庭

    (1)禁止统治者阶层拥有私人财产

    (2)废除固定的一夫一妻制的性关系,对人类的婚姻的偶然性感到吃惊,进行有节制的交配

    2.问题

    (1)以上只适用于军人和统治者,工匠则被允许拥有他们个人的家庭

    (2)没有谈到奴隶问题,也许他只不过认为奴隶制无关紧要

    3.逻辑

    (1)财产问题对于统治有着致命的影响

    (2)消除财富不均,才能在国家内部实现最高程度的团结

    (3)指向特定个人的家庭钟爱之情是国家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七、教育

    1.是一种积极的手段。令人惊讶的是程度,他本人把教育称之为“惟一重大的事情”

    2.对当时通行的教育方式的一种改革

    3.组成:体育课训练身体,音乐课训练心智,后者不仅指歌唱和演奏七弦琴,还特别意指对诗的解释和研究

    4.对艺术却保有一种奇异的平庸观念,有着一种特定的清教徒的——几乎是禁欲主义的——倾向。

    八、略去法律

    (一)评价

    1.也许任何其他论著都不可能再含有如此大胆、如此具有原创性或如此具有刺激性的思想路线

    2.这部万世经典的最大的重要意义乃在于它流传的普遍和广泛

    3.《理想国》永远是学者的愿望,亦即知识分子的信念,他们认为知识和启蒙是社会进步必须依凭的力量

    4.但将问题简化到了人际关系领域所无法容忍的程度

    (1)把政治比作医术并将之推至极端的做法,可以说把政治简约得不成其为政治了。

    (2)把政治从属关系简约为一种形式:有知的人对无知的人的关系

    (3)略而不论法律问题和舆论影响

    (二)略去法律

    1.法律属于约定的范畴;它源出于习惯和惯例

    2.而一种经由理性方式洞见自然或本性而产生的智慧,不可能因为法律的主张而放弃己见

    第五章

    柏拉图:《政治家》和《法律篇》

    一、重新承认法律

    1.在《法律篇》中,可以发现他精力衰退的证据:颇为松散,文字冗长

    2.目的:建立一种次优的国家 a second-best state

    3.法律被排除在理想国之外的原因

    (1)治国之才被定义为一种以精确科学为依凭的艺术

    (2)这种科学是一种对典型的理性理解,事实性知识对这种理解并无任何助益

    二、金质的法律纽带

    1.《政治家》

    (1)理想国被明确地从有可能实现的那类国家中划分出来。被列为“惟有天上有的一种模式”

    (2)民主政体的地位比在《理想国》中的地位更高

    2.法律由此取代了理性

    三、混合式国家

    1.旨在通过各种力量的平衡来达致和谐:各种对立政治力量的存在,导致了稳定的局面

    2.若干年后孟德斯鸠重新发现的作为体现在英国宪法中的政治智慧之精髓的那项著名的权力分立 separation of powers

    四、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1.仍认为共产主义是最理想的安排,但这种安排太好了,因此很难为人性所接受。从而做了让步,让私有制和家庭继续存在下去。

    2.动产 personal property 可以允许不均等,但是数量却是受到限制

    3.更为广泛的劳动分工:农业由奴隶承担,贸易和工业由不是公民的自由人承担,政治职务则是公民的特权

    五、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

    1.着手规划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学校系统

    2.在阐释国家和宗教的关系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类似的制度化倾向

    3.《法律篇》以一篇短文结尾,把这个机构称之为“夜间活动政务会”the Nocturnal Council。必须首先建立起这个政务会,而后再把国家托付给它,它的地位就是哲人王的地位。

    六、《理想国》与《法律篇》

    1.《理想国》为城邦理论的贡献:

    (1)它对构成社会之基础的最一般性的原则进行了最完善的分析,他认为社会的本质在于相互交换劳务,而在这种交换过程中,人的才能得到了平等的发展,其目的不仅在于使个人得到了满足,而且也在于实现最高等级的社会生活类型。

    (2)美德是有关善的知识,而知识是根据精确的数学演绎程序而加以认知的。据此,统治者和臣民的关系乃是一种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者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必然会把法律从国家中排除出去。

    2.晚期哲学:半心半意而又缺乏说服力。提出了一项均衡的原则——亦即各种主张与利益之间的相互调适——建构一种立宪国家 a constitutional state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理想

    一、新政治科学

    1.就《政治学》文本的阅读而言,无论按照什么顺序,都存在着一些困难。所以读者不妨按照它所具有的传统顺序进行阅读就可以了。

    2.《政治学》代表了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阶段

    (1)最初,根据柏拉图的路线,保持一种伦理的关注,认为好人和好公民是一回事

    (2)这门新科学应当具有普遍性,应当关注现实的政体。一个政治家可能需要成为一个治理国家的专家,即使是治理一个恶的国家。

    3.全书结构

    (1)第一部分在卷二、卷三、卷七和卷八,是在他最初打算建构一门独立的哲学时写的

    (2)第二部分源于卷四、卷五和卷六,包含了他对各种政体的最终看法,他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变革背后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观念。

    二、统治的种类

    1.下述事实使人感到惊讶:他在阐释理想国的时候所讨论到的每一个议题几乎都是由《法律篇》提出的。

    2.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理想国实际上始终是柏拉图的次优国家:最高统治者必须是法律,而不是任何个人,更不论此人是谁。他并不是把这个观点当作对人类弱点的一个让步加以接受的,而是当作善政的一个固有部分。

    三、法治 the rule of law

    1.法律具有一种非人格的品质an impersonal quality,是“不受欲望影响的理性”

    2.宪政统治的要素

    (1)为了公众的利益或普遍的利益而实行的统治,区别于宗派统治 a factional rule

    (2)合法律的统治 lawful rule,凭借一般性法规而不是专断的命令

    (3)意味着对自愿臣民的统治,区别于仅仅凭靠武力支撑的专制统治

    3.国家观

    (1)国家应当是人们生活在一起以达致尽可能最美好生活的一个共同体,这就是国家的理念idea

    (2)城邦虽说在政治上失败了,仍没有失去作为一种理想的品格

    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1.柏拉图从未说过一种理想需要植根于实践之中或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才算有效或正确。

    2.但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常识和历代积累的智慧,所以他绝不可能如此激进。他可能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但绝不是革命者。

    五、彼此冲突的权力主张

    1.人们可能提出的每一项权力主张都有着种种反对意见,而所有一般性的权力主张也各有一定的理由。对民主和寡头的考察促使了亚里士多德在后来放弃了对理想国的探寻,并转而研究大多数国家有可能达致的最好的政体这个较为切实的问题。

    2.合法律性legality本身之于善只是一种相对的保障,虽说比强力或权力要好一些,但完全可能成为恶法。

    3.从理论上来讲,君主制就应当是最好的政体。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现实

    一、政治体制与道德体制

    1.将政治与伦理区别开来

    2.将法律同有组织统治的政治结构区别开来

    3.把政治结构同作为政治结构之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了区分

    4.极其敏锐的指出,政体是一回事,而政体实际运作方式则是另一回事

    二、民主制原则与寡头制原则

    1.民主制国家的问题在于如何把大众的权力同明智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而明智的行政管理对于庞大的公民大会来说却是不可能的

    2.寡头制国家的问题恰好相反,在于如何把权力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阶级手中,同时又不让这个阶级变得过于压制民众

    三、切实可行的最优国家

    1.混合政体:寡头和民主结合

    2.社会基础:庞大的中产阶级

    四、政治家的新艺术

    1.政治家治国的艺术——这种艺术能够以理想方式选择的手段来指导政治生活达致道德上有价值的目的

    五、作为发展的自然或本性 nature

    1.国家是自然的或本性的,因为它包含着一种充分发展文明生活的可能性。

    2.评价

    (1)在思辨的大胆和原创性方面,他绝不能与柏拉图相媲美。

    (2)然而在知识组织的能力方面,特别是在从浩瀚而繁复的大量细节中把握住某一典范或某一趋向能力方面,它不仅胜过柏拉图,而且还可以与此后学术史上任何一位思想家相媲美。P161

    第八章

    城邦的衰落

    一、(背景)

    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没有产生任何直接的影响。

    2.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论著只在适用于城邦才有价值,

    (1)柏拉图的假定:人际关系可以作为理性研究的对象并可以使之受制于明智的指导——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条件:确信国家应当是道德上平等的自由公民之间的一种

    关系

    ,国家是依法行事的,而且所依凭的是辩论和同意而非强力。

    3.但他们绝不怀疑

    (1)城邦在根本上是健全的

    (2)城邦是实现更高级文明形式的在道德上唯一健全的基础

    4.P A共同的国家理论伦理假定:善的生活意指参与国家的生活→

    (1)柏拉图: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的分工

    (2)亚里士多德:把参与国家生活视作是一个在道德上比义务和权利都更重要的观念。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位于人类价值的顶点。

    5.反对者:善是一种退隐和隐私的善 a good of privacy and withdrawal ,标志着城邦的衰落

    (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了“猪国”对犬儒式的生活方式所做的一番嘲弄

    (2)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脱离国家而能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

    二、城邦的失败

    1.城邦无力解决希腊世界的种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2.一个被PA所忽略的事实:

    (1)城邦太小又太好争斗

    (2)希腊人对蛮族人具有政治优势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三、隐退抑或抗议

    (一)否定

    1.城邦的衰落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一种幻灭的情绪、一种退隐去建立一种私隐生活的意愿,公共利益只占有一种很低的甚或是消极的地位。即伊壁鸠鲁论者Epicureans或怀疑论者 Skeptics

    2.退隐的时候还会发出某种抗议的声音,或者强调指出现行社会秩序的阴暗面,发展到极端幻想的甚或极端不适当的地步。即犬儒学派 the Cynic School

    (二)建立

    1.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没有一个具有柏拉图那种超凡的才智,也没有一个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无伦比精通城邦的政体和历史

    2.但他们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质疑。

    3.苏格拉底成了一位神话式的人物,每个学派都把他树为其学说的鼻祖。哲学问题回到了它在柏拉图之前所处的状态,那边是对这样一个古老问题重新探究,即关于自然的意义以及自然与习惯性的和约定性的一般道德规则间关系的问题

    四、伊壁鸠鲁学派

    (一)伦理观

    1.使信徒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

    2.善的生活在于享乐

    (1)却是以一种否定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一点的

    (2)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

    3.明智的人不会与政治打交道

    4.自然或本性nature意味着自我利益,即每个人主张自己个人幸福的欲求。

    5.调整人的行为的所有其他规章都属于约定conventions的范畴毫无意义可言

    (二)国家观

    1.国家的形成完全是为了获得安全,特别是为了防止其他人的劫掠

    2.由于大家都做不公正的事所造成的事态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人们便把一套尊重他人权利以使自己的权利同样免遭他人侵害的方案当作一种有效的妥协接受了下来。

    3.道德morality与是否有利expedience是完全一致的

    4.看中了君主制,因为其最强有力因而最可靠

    (三)评价

    1.逃避现实的哲学

    2.倾向于发展一种缺乏生气的唯美主义,也没有能力去影响或希望去影响人类事务的进程

    五、犬儒学派

    1.更为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反对城邦以及城邦赖以建立的社会等级划分的观点

    2.无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早典范

    3.主张平等,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平等 the equality of nihilism ,倾向于禁欲和苦行

    4.都是一种放弃renunciation的哲学,但这种放弃是禁欲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而不是唯美主义的

    5.结果:成为乌托邦理论。据说安提西尼和第欧根尼都写过政治学的论著,概述过理想化的共产主义

    6.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是斯多葛得以产生的母体结构

    第二编

    关于世界社会的理论

    第九章

    自然法

    一、个人和人类

    1.背景:

    (1)城邦的失败乃是政治思想史上的一条十分明确的分界线,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就没断过,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说政治哲学的连续性在什么时候中断过的话,那就是在亚里士多德去世的时候。

    (2)人们不得不学会单独的生活,一些宗教形式如基督教开始出现

    2.理念:有关个人individual;有关普遍性universality

    (1)有关个人可以根据这一假设获致伦理意义:这样的个人有着一种其他的个人必须予以尊重的价值

    (2)有关普遍性的伦理意义:归属相似性、思想的相似性,也就是把人类结合成一个共同的大家庭或兄弟般关系的心心相映。

    3.普遍观念

    (1)亚里士多德时代严格的公民身份难以获得。新的观念却主张所有的人,甚至是奴隶和外邦人都应当是平等的,因此不得不淡化个人人格的内涵,主张一种多少有些神秘的上帝面前人人灵魂平等,或者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2)所以必须为整个文明世界构想出一种法律,亦即一种包容性的法律

    (3)所以,有关人权和有关普世有效的正义和人性的规则这两个孪生的观念,被深深植入了欧洲各民族的道德意识之中,无从摧毁。

    二、世界之城

    1.斯多葛为世界国家的理念和普世法律的理念提供了积极的道德意义

    2.基本观念

    (1)每个人的职责就是演好指派给他的角色

    (2)对自然(或本性)的同一与完美或对一种真正的道德秩序保有一种宗教上的信奉。将正义视为一种批判原则

    (3)人是理性的而且上帝也是理性的

    (4)减少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区别,倾向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3.世界国家

    (1)神和人都是这种国家的公民

    (2)宪法:正当理性 right reason 即自然法,是有关何谓正义政党的普适性标准,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第十章

    西塞罗和罗马法律人

    一、西塞罗

    1.他的论著实际上是编著作品,缺乏原创,但优点是:所有人都读它们

    2.自然法

    (1)陈述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学说,成了尽人皆知的常识

    (2)朴实自然法的渊源:上帝的神旨统治着世界;人类所具有的理性和社会的本性

    3.国家观

    (1)国家是一个道德共同体,亦即由那些共同拥有该国家及其法律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Commomwealth

    (2)国家乃是一个法人团体 a corporate body,这个团体的成员身份乃是其全体公民的共同财富;可以把相互帮助的好处和正义之治的好处提供给成员

    4.治理原则

    (1)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只应当通过法律的保证来实施,也只有根据道德的基础才能被证明是正当的

    (2)成为了政治哲学上的常识,成了政治思想共同遗产的一部分

    (3)但人民这一点本身并不意味着产生任何民主的后果,“人民”究竟是谁?

    (4)运用“政治权力源自人民”这样古老的原则来为现代各种类型的代议制政府辩护的做法,只是用一种古老的思想去适应一种新的情况而已。

    二、罗马法律人

    1.罗马法

    (1)欧洲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只是力量之一

    (2)为人们提供了他们据以思考各种论题的原则和范畴

    (3)论证方式:法律主义,后来成了政治研究中普遍认可的方法

    2.自然法:

    (1)与万民法:区别在于奴隶制度

    (2)核心理念:“一项与作为理性的和社会的存在的

    人之本性极其相符的终极原则

    ,而这项原则是或者应当是审查各种形式的实在法是否正当的标准。” P216

    (3)与完美的正义和正当是相当接近的

    第十一章

    塞涅卡和教父们

    一、塞涅卡

    1.罗马已步入老年,严重的悲观和沮丧情绪

    2.意识到人性中固有的恶,伦理学又表现出一种趋向于人道主义的倾向

    二、基督教的服从

    1.基督教教会是一种能够独立于国家而管理人类精神事务的独立制度或机构。

    2.西欧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

    三、一仆二主

    1.基督教观点设想人具有一种双重本性,并认为应当按照人生的双重命运对之实行一种双重的控制

    四、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格雷戈里

    1.圣安布罗斯极力主张教会在精神事务方面自主性的观点,勇敢坚持这一原则

    2.圣奥古斯丁的哲学没什么体系,但是他的思想却涵括了几乎所有的古代学识

    3.格雷戈里着重强调了臣民必须服从,而且还着重主张臣民不得对其统治者的生活进行评论或批评的义务

    五、双剑论

    1.两种管辖权都不应当受到侵犯:任何一种管辖权都要尊重上帝授给另一种管辖权的各种权利

    2.如果没有这种影响,那么现代有关个人隐私和自由的思想也就不太可能为人们所理解了

    第十二章

    民族及其法律

    一、无所不在的法律

    1.日耳曼各个民族认为法律是属于民族folk的、或族群的、或部落的

    2.认为法律是属人的→法律是依凭领土或属地的,后者对有序且统一的行政管理

    3.在中世纪人们的心目中,法律绝不只存在于天上。它更像是一种无边缭绕的大气,从天上一直笼罩到大地,深深嵌入在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都相信自然法是确实存在的。P251

    二、发现和宣告法律

    1.法律只能被发现

    2.法律通常以整个民族的名义发布。隐含着某些宪政观念的萌芽。

    三、法律下的国王

    1.意味着国王只是制定或宣告法律方面的一个因素而已

    2.国王和他的臣民一样服从法律

    3.国王大于个人,而小于集体

    政治学说史:民族国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

    第三编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

    第十八章

    马基雅维利

    一、现代专制制度

    (一)背景

    1.到16世纪初,君主专制制度absolute monarchy在西欧成为甚为普遍的政体

    2.推翻了中世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赖以为凭的封建立宪制度和自由城市制度

    3.教会作为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也成为了牺牲品

    (二)马基雅维利

    1.如此激烈的变化集中在一位令人难以捉摸、甚至是充满矛盾的人的身上

    2.在他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像他那样清楚地洞见到欧洲政治演化的方向,没有任何人能够比他更了解那些正在被淘汰的制度的过时性质,也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承认赤裸裸的强力naked force在这一进程中所具有的作用。

    3.意识到因长期习以为常的忠诚和虔诚的削弱而导致的道德腐败和政治腐败,或许也没有任何人比他更强烈地怀念一种更为健康的社会生活。 P9

    二、马基雅维利关注的问题

    1.君主论和李维十论论述的是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前者套路的事君主制或专制政府,后者讨论罗马共和国的扩张问题

    2.与其说他不道德immoral,不如说它是非道德的non-moral

    3.把政治从其他考虑因素中(esp道德)剥离出来,并把政治写成似乎它就是目的本身似的。

    三、道德上的冷漠

    1.溯源:可以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找到: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国家维持的时候是不考虑这些国家善恶的

    2.方法:“历史的”方法,就是用普通人都懂得的话来解释政治

    3.特点:政治理论不是按照一种系统的方式加以阐发的,而是表现为某些特定情势所作的评论

    四、普世的利己主义

    1.有效动机是利己主义

    2.人的欲求都是没有任何止境的,但权力和财物要受到自然稀缺的限制,所以人始终处于竞争和斗争的状况之中,需要法律背后的强力予以约束

    3.意大利乃是腐败社会的典型。腐败一般是指私德private virtue 的败坏以及公民诚实和献身精神的缺失,使得民众之治popular government 成为不可能

    五、万能的立法者

    1.重要性

    (1)法律制定者lawgiver在社会中具有至上的重要性

    (2)不仅是国家的建筑师也是社会的建筑师

    2.原因

    (1)重述西塞罗、波利比厄斯的古老神话

    (2)反映了一个统治者在16世纪意大利腐败环境的看法

    (3)他自己的政治哲学的逻辑,即道德义务最终也必须由法律和政府来规定

    3.内容:双重行为标准

    (1)政治家和私性公民the private citizen

    (2)作为国家创建者统治者,不仅位于法律之外,也不受道德的约束

    (3)唯一的标准:他所采取的各种政治手段是否成功地扩大和保持了其国家的力量

    (4)为达到目的使用残酷手段、背信弃义、谋杀或者任何其他的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被用得足够智慧和隐蔽

    (5)“因为受到谴责的应当是为了破坏的目的而使用暴力的人,而不是为了造福于他人的目的而使用暴力的人。” “一个君主如果想要维护自己的地位,那么它就必须学会使自己并不总是善良为怀,而是按照必要情势可能提出的要求时善时恶。”

    4.缺陷:

    (1)没有把万能的立法者的信念上升到政治专制主义的一般理论

    (2)受到了对足智多谋的暴君和自由自治的人们的崇拜

    六、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

    (一)共和主义

    1.施行仁政

    2.在统治者众多的情况下统治将更稳定

    3.主张以选举而非集成的方式来挑选统治者

    4.极端鄙视贵族制“所有公民之治的敌人”

    5.憎恨雇佣军人,主张装备公民军

    (二)民族主义

    1.一个人对国家的义务压倒了所有其他的义务和各种考虑因素

    七、洞见与缺陷

    1.马基雅维利的性格以及他哲学的真实含义一直是现代史上的大谜之一

    2.他被视作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一个政治阴谋家,一个坚定不移的民主主义者和一个竭力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

    3.他的思想是一个真正的经验主义者的思想,是从广泛的政治观察中和对政治史更加广泛的阅读中得出的结果

    4.他对“国家”这个现代政治术语所作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其他政治思想家的努力

    5.狭隘的地方性,短暂的时间性

    第十九章

    早期的新教改革者

    一、消极服从与抵抗之权

    1.政治哲学上最具争议的乃是这样一个问题:臣民是否有权反抗他们的统治者?或者他们是否有一种消极服从的义务。后者成了现代的君权神授理论,反抗的最好假说乃是君权民授。

    二、马丁·路德

    1.强调内在

    (1)宗教的实质在于内在的经验,基本上是神秘而不可言传的

    (2)宗教的外在形式的宗教仪式只不过是达致内在经验的一种帮助或一种障碍而已

    2.世俗地位

    (1)异端邪说必须镇压,宣传异教必须禁止

    (2)帮助建立了一种国教,一种肯定会被他视作宗教怪物的东西

    (3)由于改革的成功与否有赖于王公,所以他坚持认为臣民对统治者负有消极服从的义务

    三、加尔文教和教会的权力

    1.一个法律主义者和威权主义者

    2.教义

    (1)人们得救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德性而是因为上帝自愿的恩赐的信念

    (2)作用:这种彻底的信念(即全心全意地笃信人是上帝根据其意志而选择的工具)锻炼意志并在必要的时候变成铁石心肠

    3.希尔德布兰德原则 Hildebrandine :精神(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四、加尔文与消极服从

    1.坏的有统治者应当像好的统治者一样得到其臣民的无条件服从,因为服从并不是指向某个个人的,而是指向该职务的

    2.政治反抗:地级行政长官负有反抗国家元首推行暴政并保护人民免受暴政之难的义务

    第二十章

    保王派的理论与反保王派的理论

    一、 新教徒对专制主义的抨击

    1.胡格诺派论者提出两种主要论证进路

    (1)一历史事实为根据的宪政论辩

    (2)诉诸政治权利的哲学基础,并且努力证明君主专制与普遍政党原则是大相径庭的

    二、 《为反对暴君的自由而辩护》

    1.契约理论的实质是,人民可以要求统治者对其统治的正义性和合法律性负责。所以一个变成了暴君的国王便丧失了他拥有权力的资格

    三、 国王的神授权利

    1.神授权利理论和其反对的人民权利理论一样,都是对一个古老的观念的修正,即任何权威或权力都有一种宗教的起源与认可

    2.逻辑难点:赋予王权的那种特有合法性是无法进行分析或无法进行理性辩护的。国王职位是一种“神秘之物”(詹姆斯一世)

    3.就王权的合法性是经由自然过程展现出来的而言,意味着国王的权力是世袭的。这种论辩一般会变成一种详尽的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类比方法,即在政治权力与父亲的“自然”权威之间的进行类比。

    四、 詹姆斯一世

    1.“自由君主制”:独立与外国君主和王国内部的宗教派别或封建领主强制的国王统治

    2.国王是“上帝在人间的活形象”

    3.国王的特性乃是超自然的、不容解释,也不容辩论

    第二十一章

    让·博丹

    一、 宗教宽容

    1.他的思想是迷信、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功利主义和嗜古主义的一种大杂烩

    2.方法:哲学和历史相结合,在一种一般性原则框架内的经验性命题

    (1)批评马基雅维利忽略了哲学,认为其论著中的不道德倾向就是这一点导致的

    (2)不能容忍莫尔的乌托邦。

    3.批评

    (1)他的成就和他的设想不相称,缺少一个构思明确的体系以安排他的历史材料

    (2)《国家论六卷》重复且不连贯,缺乏章法和冗长乏味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P100

    二、 国家和家庭

    1.《国家论六卷》一书的结构安排那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用来的,尽管整个轮廓被无穷无尽的直接文字所遮蔽了

    2.把国家的目的定义为“用主权对若干家族及其共同财产进行合法的统治”

    3.把财产视为家庭的一个特征:家庭是私域,国家是公域,两者应该截然分开

    4.赞同父权的论点主要是威权主义的

    三、 主权

    1.主权的作用

    (1)区分国家与其他所有群体

    (2)公民身份为对主权者的服从

    (3)城市并不是国家,国家只有在公民服从一个共同主权者的统治的情况下才会存在

    (4)为君主的各种权利建构起一个立足点,以反对封建时代遗留下的所有残存物

    2.主权的特点

    (1)不受法律约束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supreme power

    (2)永恒的,不被授予的,不能转让或取消,不受法律约束的无条件权利

    (3)立法可以改变习惯,而习惯不能改变立法

    四、 对主权的各种限制(模糊不堪)

    1.不怀疑主权者受上帝之法和自然法约束的,要求遵守协议并尊重知识产权

    2.信奉法国宪法。称之为“主权法”,当这些法律被违反的时候,主权就会随之消失。

    3.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4.评价:

    (1)两项绝对主张:家庭拥有不可取消的权利;主权者拥有无限立法权力

    (2)这些限制使得主权理论模糊不堪。博丹必须在这两者中认定何者是根本的。

    (3)他的思想在家庭理论与国家理论应当结合的地方却分道扬镳了

    5.混乱的原因:

    (1)即时性的目的:革命斗争

    (2)哲学方法:历史与哲学结合,即把事实上的演化进程与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

    五、 秩序良好的国家

    1.详尽探讨了革命的原因和防止办法,这是拾亚里士多德的牙慧。一次运行占星学的奇特旅行

    2.开发出了自然环境与民族特性的关系:北方体型高大,南方瘦小,中部更优越。

    3.考虑主权者信守条约与忠实结盟的义务问题。国际交往中有必要对专职主权者进行约束。

    4.他的含混不清引发了两个问题,占据了博丹之后一百年间政治哲学的注意力。

    (1)权力的主权理论。它把国家定义为政治上级与政治下级之间的关系,把法律定义为一种命令。霍布斯系统阐发了这一观念。

    (2)古代自然法理论的现代化与世俗化的问题,为政治权力发现一种伦理的而不只是一种威权主义的基础,寻求政府的世俗和人性起源。主要是由格老秀斯和洛克成就的。

    第二十二章

    现代化的自然法理论

    一、 阿尔色秀斯

    1.继承阐释了法国加尔文教派的反保王派理论。

    二、 格老秀斯:自然法

    1.法律是调整主权国家间的关系

    2.自然法乃是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是人之本性和事物本性所意指的必然之物。意志作为一个因素可以渗入这种情势,但上帝或人的独断专行却无法创造出自然法的强制性。

    三、 道德原理与论证

    (一) 方法论

    1.理性:

    (1)格老秀斯为达致一整套构成政治安排和实在法条款之基础的命题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方法,这在17世纪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们构成了人们以理性方式洞见现实之基本性质的要素

    (2)理性本身提供了一种不可动摇的由自明的原则和必要的演绎构成的框架

    2.格老秀斯经常论及数学,它旨在为法律做的事情正是数学家在其领域中成功做的事情,或伽利略为物理学所做的事情。

    3.17世纪变成了法学和政治学体系的“论证”时代,尽可能地变成一种被人们认为能够表现几何学之确定性的形态,提供了一种有效且科学的进路

    4.成功的原因:人们认为它与自然科学在从伽利略到牛顿的辉煌进步所运用的方法是相类似的。笛卡尔《论方法》的经典论述:把每一个问题都分解成最简单的若干要素;只以最小的步伐向前推进,以使每一点进步都成为明显且无可非议的。

    (二) 自然法的实际效用

    1.它把一种规范性的要素,将如正义诚信引入了法学和政治学,唯有根据这些价值,人们才能对实在法的实施进行判断。

    2.自然法乃是一种“理念”,亦即像完美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样板或模式,存在物与之近似,但这种理念的有效性并不是源自于它与事实的的相符合

    四、 契约与个人同意

    1. 政治义务与契约论

    (1)背景 赋予政治学中自然法体系以统一性的并不是其原则的不证自明性,而是这样一种情势:人们暂时地再坚持何者重要的问题上达致了普遍的共识。

    (2)即义务不能是由武力强设的,而始终是自我设定的。这一信念使得一切义务都假借诺言或允诺的名义出现。 P137

    (3)正如康德所说,无论这样一种契约是一种历史拟制还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拟制,都是无关紧要的。 (但必须要有)

    2. 自然法与契约论

    (4)基于自然法的政治理论有两个必要要素

    ①社会或政府据以形成的契约

    ②契约之外的自然状态

    (5)后者适用于私性个人与主权国家之间,分别产生国内法和国际法 P138

    (6)契约理论变成了一种涵括所有义务形式和所有社会群体形式的普世理论。

    (7)意识形态:强调法律和政府都属于一般的道德范畴;它们不仅是强力的表示,而且要恰当地受制于伦理的批判。总体上倾向于自由主义。 P140

    3.前提

    (1)17世纪很多人认为这一理论是不证自明的

    (2)现代哲学深信前提必须从不证自明之物开始,而能找到的最扎实最可靠的东西便是个人的人性了。其核心为

    ①使人在社会群体中可能形成稳定结合所必需的某些最低限度的条件

    ②某些关于善行为和善治的基本法 P141

    (3)这一假定的个人优先性成了自然法理论中所具有的最显著且最持久的品格。直至法国大革命之后还历久不衰。 P140

    第二十三章

    英国:准备内战

    一、 莫尔的《乌托邦》

    1.虽然《乌托邦》在外表上是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模仿,但是它真正表达的却是该书作者对贪得无厌的社会的厌恶。

    2.真正的动机是对往昔的怀念,回到那种理想的但却很难完全实现的合作共和国。

    3.在当时的政治哲学中依旧是一首不甚重要的孤曲。它所表达的与其说是行将诞生的新时代的真正声音,而不如说是一种古老理想的垂死呻吟。 P147

    二、 胡克:英国的国教

    1.胡克《教会政制的法律》

    2.提供了一种手段,人们可以凭借这一手段把这种中世纪的传统在经过某些必要的修正以后纳入进内战以后那个时代的现代政治哲学中去。

    3.观点:人必定会组成社会,因为他们生来具有社会性。所以人们据以决定生活在一起的规则等不是由同意产生的。

    三、 宪政理论:史密斯和培根

    1.史密斯:宪政主要是由法院构成的

    2.培根:趋向于强调国外的权力

    四、 爱德华·柯克爵士

    1.整个政治理想的根基都在于他对普通法的推崇。

    (1)普通法是王国的基本法也是理性的化身

    (2)是一种“秘诀或者手艺”mystery,颇为得意地自称是它的首席技师

    2.限制国王特权的判决

    3.一个极端保守分子,所代表的是一种法律观念,一种法律和政府之关系的观念,不仅比国王的专制主义哲学更为古老,比议会党人所追求的专制主义哲学更为古老。

    4.评述:在各种情势的压力下,人们才渐渐否弃了他们所熟知的权力和谐观并采纳了至上权这个新的观点。人们反对查理一世乃是憎恶君主专制主义,但是这在当时却根本不意味着要主张一种与之相反的议会主权理论。 P169

    第二十四章

    托马斯·霍布斯

    一、 概述

    1.欧洲思想中的所有上述倾向都交相融汇在了托马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之中。

    2.支持专制政府,依附于保王党。真诚地相信君主制是最稳定且最有秩序的统治形式。

    3.国王的亲信们可能完全感到了霍布斯的好意与克伦威尔的敌意一样危险的。

    4.其思想是为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目的服务的。

    二、 科学唯物主义

    1.第一个试图把政治理论同一种完全现代的思想体系密切勾连起来的伟大的现代哲学家;他还努力使这一体系广袤到足以依照科学原理来说明自然界的所有事实——包括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人之行为在内。

    2.霍布斯很可能是英语世界培育出来的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 P175

    3.哲学体系

    (1)第一部分涉及物体并包括了现在所谓的几何学和力学

    (2)第二部分包括了个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

    (3)第三部分包括了所有物体中最复杂的物体,被称为社会或国家的“人造”体

    4.目的

    (1)把心理学和政治学比作精密自然科学的计划

    (2)旨在证明的并不是实然的统治,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必然统治

    三、 自我保护的本能

    1.对安全的适当欲求便等于是对各种权力/力量(无论是财富、地位、名望还是荣誉)的无止境的需求。

    2.每个人都只会为涉及其自身的安全或权力的种种考虑因素所驱使。由于个人在体力和智力上大致相等,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说是安全的。

    3.便是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接近野蛮人的生活

    四、 理性的自我保护

    1.人性有两项原则,即欲望和理性。

    (1)第一项促使人们急着为自己攫取其他人所需要的东西

    (2)第二项教导他们去构想一种反自然的解决办法

    2.一个社会由以建立的人性原材料包括了两种对立的因素,由自然法则促成

    (1)引起一切冲动和情感的原始欲望和反感

    (2)能够以理智的方式引导行为达致自我保护这个目的的理性

    (3)评价:将动机视作完全非理性的,与此同时他又要依凭理性来调节唯一使社会成为可能的那些动机。这样的界分当然是拟制的,因为人性既没有他想象的那般理性,也没有他想象的那般不理性 P185

    3.功利国家观

    (1)霍布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

    (2)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权威之所以被证明是正当的,只是因为它们有助益于个人的安全

    (3)社会福利本身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不同私利的总和。社会只是一个“人为”的实体,亦即指称这样一个事实的集合名词:人们发现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对个人是有益的。 P188

    4.君主制

    (1)他为君主制所作的辩护只是表面文章而已,他的辩护对君主制赖以为凭的一切忠诚的、敬仰和情感来说实是一副彻底的溶解剂。

    (2)传统的力量第一次被一种明智无情的理性主义打得粉碎了。国家是一个利维坦,但是任何人都不热爱或尊敬它,只是私人安全的奴仆而已。

    (3)他对两个世纪以来的人性观作了总结,还把握了那个激励社会思潮至少又达二百年之久的精神,即自由放任的精神。Laissez faire

    五、 主权与拟制的法人

    (一) 主权理论

    1.回答Q 社会的存在取决于相互信任,在理性上是如何可能的?

    2.问题:因为人具有反社会的倾向,所以期待他们按自发的方式去同意尊重彼此的权利是无甚指望的,而且除非所有的人都同意彼此尊重,否则任何一个人放弃自力救济就是不合理性的。

    3.对策:强力

    (1)“没有强力支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们根本就没有力量确保一个人的安全。”P189

    (2)人们得以社会化的有效动因乃是害怕惩罚

    (3)理性为人们达成彼此间的共识提供了一种充分的根据,但是它的力量太弱,无法在总体上消除人们的贪婪之心。

    (4)本质:将政府与强力force等同了起来。至少可以说,这种强力必须始终在幕后,而不论它是否被适用。

    (二) 法人理论

    1.Q 强力如何是正当的?

    2.A1 保留古老的契约论,视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议,每个人都放弃自力救济。将道德义务的概念引入各种社会关系中,大大增强了其论辩的表面合理性。P190

    3.A2 代理人。

    (1)《论国民》认为单是一群人是不能拥有权利也不能行动的,只有个体的人才能做到。除非存在一个代理人,否则群体无法以集体的方式存在。 P191

    (2)形成法人的并不是同意而是联合,意味着使所有人的意志都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一个法人实际上不是一个集合体,而是一个人。所以社会也不过是一种拟制而已。 P192

    六、 从拟制的法人做出的若干推论

    (一) 专制主义

    1.反抗权威绝对不可能证明是正当的,因为正当性证明要得到权威本身的批准。

    2.如果反抗成功了而且主权者丧失了他的权力,那么臣民就不再是臣民了,又回到原初的状态。

    3.从功利主义来看,政府(任何政府)都要优于无政府状态。

    (二) 主权理论

    1.政府的实质在于主权的存在,不同政体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主权归属于何者的问题

    2.对暴力的讨厌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这种运用权力的方式 P194所有能维持秩序的政府最终都是无甚差异的。

    3.这说明,一个天生的功利主义者是无力体悟或理解革命时代之精神的。欲求更多的正义和正当,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种思想混乱而已。

    (三) 国家法理论

    1.法律乃是意指“这样一个人发出的命令。。。其律令中内在地含有服从的理由”

    2.这个定义把自然法与国家法严格区分开来,前者是强制批准,后者是理性命令

    七、 国家与教会

    1.就客观后果而言,信仰自由根本就是无效的。

    2.对信仰自由的诉求,与对政治自由的诉求一样,在他心目中似乎都只是思想混乱的一个证明。

    八、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

    1.与其说它是对人之本来面目的一种描述,倒不如说它是对人按照一般性原则必须所是的样子的一种论证。

    2.对于这样一个时代来说,产生霍布斯这样的理论乃是很自然的。这些倾向(即增加各种法律权力和承认自私)始终是现代各种倾向中最具普遍影响力的倾向。 P200

    第二十五章

    激进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第二十六章

    共和派:哈林顿、密尔顿和西德尼

    第二十七章

    哈利法克斯和洛克

    一、 哈利法克斯

    1.哈利法克斯和洛克都属于18世纪而不是17世纪:他们用一种最致命的武器去对付神学争端,那就是漠然处之。

    二、 洛克:个人与社会

    1.其政治哲学表面上是以一种偶然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三、 自然的财产权利

    (一) 自然状态

    1.批判霍布斯的自然状态

    2.依据:自然法规定了一整套人的权利和义务。

    3.自然状态的缺陷在于它没有组织手段使正当规则生效。所以一切是非和对错都是永恒的,实在法只是为有效实施提供了一种手段而已。 P270

    (二) 财产权

    1.基础:劳动价值论

    (1)人对其身体劳动“嵌入”的东西具有一种自然的权利

    (2)这些物品的功利大小取决于耗费在它们上面的劳动多寡

    (3)导向了后来的古典经济学中的各种劳动价值论 P272

    2.财产权的内涵

    (1)他常常用“财产”来意指各种权利

    (2)将之视作个人生而有之的属性

    (3)社会和政府可以调整这些权利主张,但是必须以能够为它们提供有效保护为限。 P273

    四、 哲学上的含混之处

    1.与霍布斯的理论一样都是利己主义的

    2.哲学前提含混

    (1)所谓造物主赋予权利的观点,肯定不是任何经验所能证明的一个命题

    (2)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必定是不言自明的 P275

    3.哲学整体

    (1)呈现出心智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反常结合

    (2)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

    (3)奇特的结果:捍卫宗教自由的时候强调宽容和批判,在捍卫财产权的方面却变得极其教条

    (4)从洛克到密尔的整个社会理论的个人主义,更多是依凭它与主要产生它的阶级的利益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依凭逻辑。

    五、 契约

    1.市民社会乃是经由其成员的同意而产生的,这种同意可以用默示的方式来表示。

    2.他之所以是正当的,是因为它比每个人生而拥有的自力救济方法更好的方法。

    3.但并没有明确阐明“原始契约”究竟产生了什么,是社会本身还是政府?

    六、 社会和政府

    1.总体上讲,洛克认为政府建立远不如创建市民社会的原始契约重要。

    2.只是秉持一个旧观点:只要政府忠于它的职责,社会的授权便使人民丧失了权力。

    (1)卢梭视之为一种对永久性权力的限制

    (2)洛克是一个审慎而头脑清醒的人;民主政府是一个学术问题 P282

    3.道德秩序是恒久的自我永恒存在的,而政府则不过是道德秩序中的要素。

    4.政府有别于社会,既可因立法权的易手而解体,也可因它背离人民寄予它的信任而被撤换。 P284

    七、 洛克理论的复杂性

    (一) 评价

    1.在逻辑上存在着各种矛盾,尽管他简单明了的性质使其成了最受欢迎的政治哲学

    2.他的政治哲学乃是一种试图把过去和现在结合起来的努力,试图为各个派别中的理性人士找到达成共识之基础的努力。 P285

    3.对于任何关注政治哲学的人来说,洛克实是人所共知的。他对自由、人权和人性之尊严所抱有的诚挚态度、深刻的道德信念以及真正的信奉,与他的温良和良知结合在一起,使他成了中产阶级革命的理想的代言人。 P288

    (二) 层次的谬误

    1.缺陷根源:他在什么是根本和什么是派生的问题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2.对市民社会的层次区分

    (1)个人及其

    权利

    ,尤其是财产权

    (2)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

    社会

    依赖于默示同意产生,是一个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权利的受托者

    (3)社会之外还存在着

    政府

    ,它是社会的受托者

    (4)政府内部

    的区分,立法比行政重要

    3.后三个层次显然是从第一个层次派生出来的,但是只要方便,洛克就会毫不迟疑地把这四个层次的任何一个层次都说成是绝对的。

    4.只有极罕见的情况下,社会本身才会解体。这种情况中,捍卫自由的任务又重新交由个人自力救济来承担。 P286

    第二十八章

    法国:自然法的衰落

    一、 政治哲学在法国的复兴

    1.背景:1688年的革命和洛克论著的出版,使得伴随英国内战而产生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极富创见的政治哲学时期走向了终结。继之而来的乃是一个思想沉寂甚或停滞的时期。

    2.18世纪的政治理论的中心便转移到了法国。此前法国哲学在政治或社会问题上却一直无甚建树。

    3.在各种思想浪潮中,各种思想因交叉运用而不断被重复。这样的讨论与其说是创新,毋宁说是普及:就原创性而言,18世纪的哲学也大大逊色于17世纪的哲学。 P294

    二、 环境的改变

    1.主体原因:法国的独裁非常彻底。法国人的权利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必然也变得更加抽象,与习俗惯例更无关联,更少有实际运用的可能。

    2.政治原因:独裁政体使得政府治理活动变成了一种秘密操作的神秘之事。使得批判具有先验性。教条性以及因此而来的激进性。我们需要即刻说一句公道话,时至今日,我们也同18世纪的论者一样,不知道对当时的法国政府究竟提出什么样的批评才是真正具有建设意义的。

    3.社会原因:由特权组成的社会,更清楚意识到阶级裂痕的存在。

    4.时间范畴:洛克在17世纪,诉诸理性一种极大的学术冒险,而到了18世纪法国,诉诸理性则要冒陈腐之险。 P301

    三、 孟德斯鸠:社会学与自由

    1.他是当时唯一试图对社会和政制进行大规模经验研究的人。这种研究要求对各种制度进行广泛的比较,但他既缺乏知识的准确性,又缺乏实现其计划所必需的超脱态度。

    2.我们不能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书有什么结构安排;这本论著之所以能够免遭博丹所著《共和国》一书所遭遇的厄运,主要是因为其高出一筹的文体。

    3.主要论点

    (1)政制和法律的结构及其功能取决于一国人民生活的环境。

    (2)自由赖以为凭的宪政条件。 P304

    4.《论法的精神》一书的写作,前后至少达17年之久,因此人人都可以看出它的各个部分是互不连贯的。 P305

    四、 法的环境

    1.以自然法为出发点。第一句话就是法所意指的是“由事物本性产生的各种必然关系”,这一笼而统之的论式涵括了他一直未能澄清的含糊不清之点。

    2.其材料来源:亚里士多德、博丹、17世纪大量游记

    3.我们无法弄清孟德斯鸠的分类法究竟遵循的是什么原则,所依凭的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主观好恶。

    4.要对孟德斯鸠所得出的那些结论予以概括,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结论基本是插曲式的。

    5.观点:法律必须与一个国家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实际是对政治正义的纯抽象解释或先验解释作出了某种纠正。

    6.孟德斯鸠之所以从未被人指责为貌似满腹经纶实则才疏学浅,并不是因为他取得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对自由怀有的满腔热忱。 P312

    五、 权力分立

    1.他在英国居留的经历使他摆脱了那种认为政治自由取决于一种只有古罗马人才知晓并且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实现的高尚美德的成见。

    2.三权分立的影响之广之深是不容置疑的。 P313

    六、 伏尔泰和公民自由

    1.现代思想的两大胜利——牛顿的物理学和洛克的心理学

    2.牛顿成功证明自然的机械定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观点

    3.洛克根据牛顿物理学进路基本相同的思想路线而提出的关于精神的普遍自然历史观,包含了一种对社会进程的心理学解释——它不受历史或制度演进的限制。 P316

    七、 霍尔巴赫

    1.用一种彻底的据称以物理科学为依凭的无神论或唯物主义取代了伏尔泰的含混不清的自然神论。

    2.抨击宗教也抨击政府。

    3.让“普遍意志”得到自由发挥,意味着自我利益和自然之善的和谐。

    八、 杜尔哥和孔尔塞的进步观念

    1.18世纪的政治哲学基本上仍然是自然权利的哲学。

    2.变化:社会哲学渐渐变成了一种经验哲学

    3.培育了这样一种希望,即知识有可能使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自己社会命运和政治命运的主人。但它在学术上确实肤浅的,成了由卢梭肇始的诉诸情感的牺牲品。 P333

    第二十九章

    对社会的再发现:卢梭

    一、 评价

    1.法国启蒙时代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论者与让·雅克·卢梭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狄德罗把这一鸿沟说成是“天堂和地狱的巨大区分”,只要一想到卢梭,他的工作就会受到干扰,“就像有个该死的家伙纠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下载快(180+)
  • 微信读书(172+)
  • epub(511+)
  • 排版满分(114+)
  • 中评(288+)
  • 好评多(219+)
  • 无广告(404+)
  • mobi(524+)
  • 内涵好书(648+)
  • 体验差(635+)
  • 已买(661+)
  • 引人入胜(420+)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 2024-12-11 11:39:5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饶***丽: ( 2025-01-06 21:10:10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车***波: ( 2024-12-17 02:16:4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仰***兰: ( 2025-01-07 15:21:5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权***颜: ( 2025-01-01 02:16:1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利***巧: ( 2025-01-08 22:00:50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10 01:57:2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汪***豪: ( 2024-12-20 10:09:25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康***溪: ( 2024-12-22 19:49:0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晏***媛: ( 2025-01-03 05:28:00 )

    够人性化!

  • 网友 詹***萍: ( 2025-01-03 23:45:15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郗***兰: ( 2024-12-11 17:06:16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孙***美: ( 2024-12-19 01:26:5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堵***格: ( 2024-12-22 22:55:17 )

    OK,还可以

  • 网友 权***波: ( 2025-01-03 00:49:32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龚***湄: ( 2025-01-01 23:41:0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