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20世纪美国文坛短篇小说巨匠 极尽丰富详实的传记
◆村上春树视若导师的作家
◆《纽约时报》2009年十大好书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之作
◆精研卡佛所有作品 走访数百名相关人物
◆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
雷蒙德·卡佛,20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他出身于蓝领家庭,大半生都在贫苦困顿中挣扎,在声名鹊起之际却因肺癌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传记作家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写成的这本里程碑式的卡佛传记,不仅呈现了卡佛短暂却丰富的一生,同时也解密并分析了大量卡佛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主要意旨——它将使你认识一个更加鲜活与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媒体及名人推荐:
◆
雷蒙德·卡佛只比我大十岁,我们实际见过面谈过话,结下了亲密交情。作品刚在杂志上发表,我就有缘拜读,并且亲手译成日文。那对我是极为珍贵的体验。“老师”或“伙伴”之类的表达我觉得存在隔膜,但对我而言雷蒙德·卡佛就是所谓“时代同路人”。
——村上春树
◆
卡佛可以令人把小说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这种混淆感是有魔力的……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而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读的是一代美国人的心情,可能也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中国人的心情。
——苏童
◆
“严谨细致,令人心碎。”
——《纽约时报》书评
◆
“广博、全面,动人心弦。”
——《时代》
◆
“一个男人在凌乱而成功的文学路上苦苦求索的真实写照。”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起步
第一章 小雷蒙德
第二章 亚基马谷
第三章 职业
第四章 香烟,啤酒,爵士乐
第五章 爱得疯狂
第六章 狂怒的季节
第七章 他和她的故事
第八章 中西部的雅典
第二部分 探索
第九章 磨砺
第十章 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
第十一章 运气
第十二章 在特拉维夫读马克·吐温
第十三章 六十年代末
第十四章 在纽约的一位朋友
第三部分 成功与不满
第十五章 发表在《先生》杂志上的一篇小说
第十六章 幻想的自由
第十七章 令人震惊和诧异的时期
第十八章 沉沦
第十九章 《请你安静些,好吗?》
第四部分 恢复健康
第二十章 成名与无家可归
第二十一章 清醒
第二十二章 分居
第二十三章 重新开始
第二十四章 《我们谈论爱情时所谈论的东西》
第二十五章 《激情》
第五部分 巨大成功
第二十六章 《大教堂》
第二十七章 《水流与水流交汇的地方》
第二十八章 《佛青色》
第二十九章 《我打电话的地方》
第三十章 《通往瀑布的新路》
尾声
致谢及资料来源
雷蒙德·卡佛的作品
索引
作者介绍: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
◆
美国传记作家。她用十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卡佛的所有著作,走访近百位相关人物,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Raymond Carver: A Writer’s Life)。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20世纪美国文坛短篇小说巨匠 极尽丰富详实的传记
◆村上春树视若导师的作家
◆《纽约时报》2009年十大好书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之作
◆精研卡佛所有作品 走访数百名相关人物
◆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
雷蒙德·卡佛,20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他出身于蓝领家庭,大半生都在贫苦困顿中挣扎,在声名鹊起之际却因肺癌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传记作家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写成的这本里程碑式的卡佛传记,不仅呈现了卡佛短暂却丰富的一生,同时也解密并分析了大量卡佛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主要意旨——它将使你认识一个更加鲜活与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媒体及名人推荐:
◆
雷蒙德·卡佛只比我大十岁,我们实际见过面谈过话,结下了亲密交情。作品刚在杂志上发表,我就有缘拜读,并且亲手译成日文。那对我是极为珍贵的体验。“老师”或“伙伴”之类的表达我觉得存在隔膜,但对我而言雷蒙德·卡佛就是所谓“时代同路人”。
——村上春树
◆
卡佛可以令人把小说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这种混淆感是有魔力的……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而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读的是一代美国人的心情,可能也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中国人的心情。
——苏童
◆
“严谨细致,令人心碎。”
——《纽约时报》书评
◆
“广博、全面,动人心弦。”
——《时代》
◆
“一个男人在凌乱而成功的文学路上苦苦求索的真实写照。”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精彩短评:
作者:芥末糖 发布时间:2019-07-16 22:48:52
《卡佛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
1.贼厚,写的又有点严肃,趣味性就差了点儿。
不打算深入了解卡佛的绕道。
2.我发现大凡牛人都有一种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
不管当时环境多么糟糕,就有那种自信:我可以!
反过来,这种「固执」对他的家人,就是自私,伤害了,尤其是没有成名成腕之前。
比方说,卡佛早早结婚生子,按说是家里的顶梁柱。
不是,他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做满两年。辗转各个学校参加写作班。全家靠老婆玛丽打零工养活。
好不容易熬出头,有点名气,
开始出轨,最后跟老婆离婚。
哎!
3.不过,牛人们不能用常人的道德观审视,作家也不需要做圣人。
4.前段时间看他几篇小说有矛盾,网上没查到多少有用的信息。看完这本传记终于有答案了[允悲]
作者:igogoU 发布时间:2010-06-18 12:47:00
看的大呼过瘾
作者:Dzolan 发布时间:2018-12-23 20:10:22
他过早成家,常年和贫困作斗争,晚年迎来职业巅峰的同时也走向了生命终点。他把偶然中必然得到的一切视为奇迹,他满心欢喜地认为手术后会重新健康起来,甚至为此戒了烟酒,只是这一次奇迹未能延续下去。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18-12-12 09:17:16
卡佛18岁,玛丽安17岁,奉子成婚,很相爱。她放弃了上大学,他边打工边求学,为了养孩子竭尽全力。生活损耗了爱情,争吵、猜嫉、酗酒、出轨……卡佛打算放弃这段婚姻,这个念头让他感到痛苦,于是变本加厉。有一次在酒吧,因为一个男子冲着玛丽安微笑,卡佛怒气勃发,在街边,他抓住她的脑袋往台阶上磕,甩下她独自回家,玛丽安费力钻进车里。斩不断的依恋,爱恨交织,很多年。“他和她”,卡佛小说永远的主题。1982年,两人离婚。卡佛的名声在1980年代到达高峰,卡佛把晚期作品都题献给特丝,第二任妻子,因为她带给他“亲切与平静”。卡佛和玛丽安度过了他们情感的高峰与低谷,学会了以朋友的方式相处,两人仍然似有若无地相互怜惜,据友人描述,卡佛对玛丽安感到愧悔,他留下了“所有成功”,而她却不得不“站在雨中”。
作者:Hoja 发布时间:2019-12-31 11:32:50
卡佛那么迷人但又那么可恶,我不怀疑他深爱妻子玛丽安,但他从未爱过自己的家庭甚至那两个孩子。他像一个冲动又太真的孩子,盲目地憧憬着未来,不安、自卑、渴望肯定和成功。家庭的责任拽住他往泥潭里掉,这让他厌恶又痛苦,但他残忍地挖掘生活给他的痛苦,反复加工呈现在作品里,作家真的对自己太残忍了。婚姻和家庭是如何在他作品里一步步崩坏的,他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崩坏的。
作者:蘑菇 发布时间:2019-12-20 22:47:03
看不下去,书真是又重又厚,内容也真的是琐碎又聒噪
深度书评:
转:平静的绝望 (苗炜)
作者:绿毛水怪 发布时间:2012-06-16 01:00:46
平静的绝望
◎ 苗炜
每一个文学青年大概都背诵过卡夫卡的这句话——“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我背诵过这句话,并且有点儿偏执的认为,许多写作都出于某种“命运的绝望”,几年前我看到美剧《绝望的主妇》,开头第一句旁白——每一个男人都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描述卡佛的小说,平静的绝望。
阅读《卡佛传》,我的出发点就是想知道,卡佛那种绝望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那种绝望又怎样促成了他的写作。1954年1月25日,卡佛的家乡,亚基马的《每日共和报》发表文章,通栏标题是——海明威丛林归来,小说家结束环球之旅。报道说,海明威“像他笔下那些胸毛浓密的男主角一样充满危险的生活着。”卡佛说,读那篇报道,就让人陶醉、兴奋和刺激。他曾幻想,并且真的向妻子提出来,去西班牙住几年,找到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活并写作,“对于他这样背景的人来说,过一种海明威似的生活无疑是个幻想,他会牵挂自己的家庭,他的冒险应该在家里进行”。原谅我岔开话题,说到文学青年的一本“圣经”级读物——海明威的《流动的圣节》,他和他年轻的妻子住在巴黎,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写作,这是无数文学青年的白日梦。遗憾的是,卡佛只能呆在家乡,在工厂上班,星期天晚上,打了一天野鹅之后,卡佛坐下来写诗。这样两件事——在荒郊野外游荡,在内心世界巡游找到支撑自己的文字,同时发生在卡佛身上。
卡佛报名参加了好莱坞的帕尔默写作学院所开设的函授课程,支付了首期25美元的学费。卡佛作品的基本长处大多没有超出帕尔默教材第一册的范畴——把读者放在小说人物的位置上,描述简练。卡佛说,“作为小说家的素材,现在打动我的大部分的东西是在我20岁以后出现的,我确实不记得身为人父之前的许多事情。在我年满20岁以及结婚生子之前,我真没觉得我的生活中发生过什么。然后,事情开始发生了。”事情是什么呢?体力劳动,低收入,酗酒的父亲,要养育孩子,太年轻的妻子,卡佛自己也太年轻了,也喜欢喝酒。卡佛的一位学生这样回忆——如果说烈酒是汽油,他的两个孩子则是火柴,有好多年,他的生活都有焚烧一空的危险。雷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玛丽安·柏克在还不到20岁时,就生了两个孩子,他后来在随笔《火》(Fires)中,说两个孩子对他的写作影响最大,“是种沉重而有害的影响。”他用了那样的词。
家庭的负担让卡佛感到沉重,不过他坚信,只要做正确的事情,坚持不懈的做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好的结果”,从精神层面来说,是打造出完美小说的艺术,从物质层面来说,是把小说卖出去。不过他的第一位写作老师加德纳告诉他,凭借文学写作来赚钱几乎不可能。加德纳还说,宁可使用那些普通词汇也不要使用“貌似富有诗意的”词汇,要认识到言简意赅的重要性。他的第二位协作老师理查德·科尔特斯·戴,在卡佛身上看到了写作的才能,他认为,一个作家需要的是,叙述的意识,用细节建立某种存在的技巧,还有如何表达,“表达是一种真正的才能,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一名作家的可靠标志。”他告诉卡佛,为了得到小说素材,他应该更密切地关注家庭,于是卡佛开始描写工人,描写养育着孩子的夫妻。在卡佛的工厂里,有一个叫韦德尔的聋哑人,大家都叫他傻瓜,口袋里装着卫生纸,他的工作之一就是给厕所补充手纸,他经常受到大家的戏弄。他把大量时间消磨在工厂的池塘边上,一边喝啤酒一边钓鱼。卡佛根据韦德尔的遭遇写了短篇小说《傻瓜》。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这本卡佛传记厚达600余页,我疑心,这本书比卡佛所有的小说加起来还要长。在这本传记的头几个章节,作者详细的描述了卡佛所上的写作课,包括阅读书单,讨论和修改的细节,以至于读者像跟随卡佛一起上写作课似的。在卡佛之后,我曾经读过好几位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集,不客气的说,我几乎闻到了他们上课时教室里弥漫的那股狐臭味道,没错儿,写作可以讲授,写作也有技巧,但按照那种写作班套路写出来的小说,有一股做作的匠气。还要不客气的说,卡佛小说中有不少平庸之作,那是他的习作,他在写出完美作品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练习。这些习作的毛病在于,你看不到想象力,似乎写作只是寻找到生活中那些可以称为“素材”的东西,然后找一个场景,用上足够的细节,把现实生活提炼成一篇小说,你看不到那种穿透生活迷雾的想象力,也许卡佛那种绝望的生活扼杀想象力。卡萝尔这本传记,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她也在扼杀想象,她像大侦探波罗破解谜题一样把卡佛小说一一解释了一番。小说是一个迷人的呈现,好小说让人着迷,读者为作者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着迷,就像观看一个魔术师从魔桶里不断变出兔子、鸽子,我们读小说的时候也沉迷于这样的表演,而作家传记多多少少都是专门给人败兴的,把魔桶翻个底儿朝天,告诉你里面暗藏的机关。卡佛这本传记的作者在“败兴”上做得实在是太尽心尽力了,她访问当事人,运用资料,恨不得要告诉你,卡佛的每一个小说都是怎么来的,生活中的哪一段经历构成了他最初的“素材”,他又是怎样裁剪,把那些素材弄成了小说。
我说不出为什么会喜欢《大教堂》这篇小说,那个盲人在画大教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小说的伟大就在于这种开放和复杂。但是,这本传记会告诉你,有个叫加里格尔的家伙,曾经为一个叫卡里沃的家伙工作,那个叫卡里沃的家伙是个盲人,在西雅图警察局工作过,在纸上画过画儿什么的,然后卡佛结识了他们,写出了初稿,编出来看电视、讨论大教堂之类的情节。小说读者为什么要知道加里格尔和卡里沃是谁呢?为什么要知道《傻瓜》里的韦德尔是谁呢?小说创作是一种魔术,经不起传记作者这样的分析。
卡佛小说的一个独特魅力是情感的浓度,他的学生记录下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个短篇小说、一部长篇或者一首诗应该产生一定次数的感情冲击,你可以从冲击的强度及次数上,来判断这部作品水平如何。”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卡佛传》的情感浓度小了点儿。当然,卡佛的故事并不那么简单,一个贫困的文学青年终于成功,获得教职,获得津贴,能够在一流杂志如《大西洋月刊》、《先生》上发表文章,文学是一个失败者的行业,一个成功的小说家最终不过是获得了他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的权利。在卡佛一本成功的小说集要面世的时候,他正因经济纠纷面临审判,他的妻子在法庭上这样辩护——“法官大人,总有那么极少数人,为了真实地切实体验我们大家的感受,他们不得不凝神专注于自己的阴暗面。我的丈夫,就是这些该死儿倒霉的人中的一位,拜这种责任所赐,他既要受苦受难,还得心高气傲。他嗜酒如命,大约一半时间生活在与小说相应的世界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现实世界中辨别是非并据此行事的能力衰退了。”这桩小小的经济纠纷可以看作是作家贫困生活的延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哈代说,在文学上,年轻人常常从当法官开始,只有当智慧和经验到来时,他们才终于获得了受审的资格和尊严。卡佛的《请你安静些,好吗?》出版,《纽约时报书评》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卡佛终于获得了“受审的资格”。
卡佛继续写他的小说,那种绝望的气氛并没有散去。这本传记堆砌了大量的事实(有点儿淤了的事实),无关紧要的细节,来讲述卡佛的创作生活。这让我想起另一本极其抽象的书,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病症》,哲学家讨论的也是“绝望”,他说,绝望是这样一种病症,得到它是一种上帝所赐之福,从未有过它是最大的不幸。绝望并不是寄希望于一种尘俗的困顿、一种现世的苦难是可能被消除的,绝望的自我是一个承受着的自我,持之以恒的建造空中楼阁,一个处于绝望中的人幻想,他的幻想又去和感情、认识、意志发生着关系。许多人都多少带着一点儿绝望生活,少数人才经由绝望达成精神上的自我。在我看来,《致死的病症》是一本更出色的作家传记,它从精神上阐述问题,你可以用它来解释卡佛。这远比在他的生活漩涡中找出他创作的证据更有意思。
来自这里:
http://frankmw.blog.163.com/blog/static/183607363201251242759169/
雷蒙德·卡佛:未竟的长篇
作者:Dzolan 发布时间:2019-01-24 09:46:41
卡佛去世后,他的妻子苔丝邀请前来吊唁的客人们参观了丈夫的书房。
在《巴黎评论》一九八三年的夏季号上,一篇关于卡佛的采访详细描述了这间书房:“长长的橡木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打字机放在L形书桌拐角一侧。桌子上没有任何小摆设、装饰品和玩具。他不是收藏家,对纪念品和怀旧物件不感兴趣。橡木书桌上有时放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里面夹着修改中的小说。”
卡佛在他的书房
没有账单,没有失业,不必再为面包和牛奶日夜奔波。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卡佛来说,这间书房所代表的生活异常遥远。作为八十年代美国最著名、影响力最广的短篇小说家,后来居上的卡佛恐怕比他的任何一位同行都清楚,一位自称为作家的人,在名声和作品到来之前需要与生活进行怎样的斗争,而这种与生活、与写作进行的斗争占据了卡佛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光。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雷蒙德·卡佛出生在俄勒冈州的克拉茨卡尼。他的父母是四处漂泊以寻求经济稳定的阿肯色人。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在这本近七十万字的《卡佛传》中写道,幼小的卡佛应该受到了过分的宠爱,父母“围绕他的愿望和需要而活着”。
但这并不意味着卡佛所拥有的是一段完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家庭经济状况的不稳定很快带来了其他问题,父亲酗酒,婚姻关系紧张,在卡佛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家庭问题在成为文字前,首先进入到这位肥胖且孤独的少年的生活中。在文集《需要时,就给我打电话》中,卡佛回忆了一段关于父亲酗酒的往事,他写道:“我父亲回来晚了,我母亲已把所有的门从里面锁上,不让他进屋。他喝醉了,不停地拽门,我们觉得整个房子都在抖。他最后终于打开一扇窗户,我母亲却用一只滤锅朝他眉心打去,把他打昏了。”
如果说儿时经历为卡佛日后的小说创作留下过某种积极、坚固的影响,那大概是家庭之外关于亚基马谷的记忆。“那里的生活和我非常熟识的那些人给我的情感生活留了下广泛而深刻的印象,因此,无论我的境况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我总是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一段时光。”在这块被哥伦比亚河所环绕的土地上,卡佛短暂地享有过一段较为稳定的家庭生活,他迷上了户外活动,每周都跟随父亲的一位朋友——名叫桑德迈耶的男人外出打猎钓鱼。打猎也逐渐启发了卡佛想要“写点儿什么”的冲动,他开始学户外杂志上的那些文章,把自己的打猎经验记录下来。
涉及野鸭、鲈鱼的经历演变成卡佛小说中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场景。收录于短篇集《请你安静些,好吗?》中的《六十英亩》讲述了一个印第安人如何将两个打猎的青年从自己的土地上驱逐出去。在卡佛的早期小说《狂怒的季节》里,他塑造了一个接近于桑德迈耶的主角。这些角色和场景都在小说中得到了鲜活地保留,可亚基马这块土地几乎从未以具体的面貌出现在卡佛笔下。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没有地域感,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个动荡与理想冲撞的年代,卡佛的主角们目所能及的只有房子、车子、工作和家人。
也许,在卡佛的童年时期,这场斗争就已经悄悄开始了。但一直要等到一九五七年,卡佛真正决定把写作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斗争才变得清晰。一九五七年,卡佛与玛丽安·伯克结婚,同年年底,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一九五八年,这对年轻夫妻搬往加州。在面对《巴黎评论》的采访时,卡佛说:“我想我走过和住过的地方太多了,现在失去了方向感和地域感,对任何地方都没有’根’的感觉。”就这样,年仅二十岁的卡佛和十九岁的玛丽安开始了更甚于父辈的漂泊之路。
卡佛的诗全集《我们所有人》中收录了一首题为《婚姻》的诗:
那是清晨,鸟儿们都出去了。
后来,他用一把椅子
把门撑开,好让春天的空气和光线进来。
父母的婚姻生活对年幼的卡佛造成的是情感上的颤栗,瞬间的恐惧,长久的哀伤和孤独。等到他亲历自己和玛丽安的婚姻时,他开始察觉到,彼此选择互相伤害的目的是为了逃脱。“把门撑开,好让春天的空气和光线进来。”陷入婚姻的叙述者在孤身一人的清晨渴望从门的另一侧获取暂时的解脱。
这并不意味着在卡佛的眼里,他的父母,包括他与玛丽安不够恩爱。在《火》一文中,卡佛写道:“有很多很多年,我和妻子搬来搬去,就为了头上能有片屋顶,桌上能放上面包和牛奶。”只是当爱情和窘迫的生计捆绑在一起时,谁会去为前者辩护?这种对婚姻的认知顺理成章地成为卡佛小说中的主角们始终要面临的困境,他们不得已消耗彼此间的信任为各自的窘境买单,还要依靠它维持岌岌可危的现状。
但卡佛已经足够幸运。在搬家已成常态,贷款上学、养孩子、换工作接踵而至的生活里,看不到出路的写作过程让卡佛变得好像一个敏感脆弱的大男孩,玛丽安担任起那个给予卡佛认可和支持的角色。她放弃了进修的机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寻找“牛奶和面包”。回忆录里,玛丽安把自己看作是在“雷的写作活动与我们的家庭之间走钢丝。”
这种生活状态一直从五十年代末持续到七十年代初。一九六七年,卡佛的短篇小说《请你安静些,好吗?》首次被选入《一九六七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卡佛庆祝这件事的方式是带着书睡了一晚。次月,卡佛独自一人前往法院,接受自己的破产判决。
随着第一篇小说取得“成功”,卡佛又有《六十英亩》、《肥胖》、《邻居》等寥寥几篇小说在杂志和选集上发表。这些成果并没有帮他积累多大的声誉,也未能有效地解决他和玛丽安的生活状况。对于卡佛来说,这十多年来的创作历程属于习惯和风格的养成期。杂务缠身,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构思长篇小说,卡佛养成了随时写一些短诗,两三天完成一篇短篇的创作习惯,然后在一次次的修改中让作品成型。至于这种日后被无数作家模仿的风格,与两个人密切相关。
其中一位是卡佛1958年小说创作课的教员约翰·加德纳——成名于七十年代的小说家。加德纳教给卡佛的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别写得跟烟灰色的玻璃似的。”他的《狂怒的季节》就是在加德纳的指导下完成的。可以说,卡佛日后形成的那种以凝练简洁的文风、叙事上的空缺和情绪的收敛、塑造现实感和隐喻叠加的创作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加德纳的启发。在《约翰·加德纳:作为老师的作家》中,卡佛觉得自己亏欠加德纳太多:“但我把自己看作得到过他的批评和他慷慨鼓励的最幸运的人。”
另一位则是彼时卡佛的小说编辑戈登·利什。与利什的合作经历可能是卡佛创作生涯中最受争议的部分。当时声望不高的卡佛并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作品发表渠道,就任于《先生》杂志的利什是为数不多赏识卡佛的人,但利什对稿件的处理似乎超出了编辑的范畴,他未经卡佛同意就对稿件中的字句段落进行删改。这种做法让卡佛在急需认可和自我怀疑间来回摇摆。结果是,卡佛在恳求利什还原稿件无望的情况下默许了这一切。
一九七六年,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些,好吗?》在利什的“帮助”下出版。这是卡佛的第一部小说集,书的献辞页写着:“谨以此书献给玛丽安。”书中的《学生的妻子》、《请你安静些,好吗?》和《他们不是你丈夫》等短篇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利什修改过。
卡佛的笔记本上写着契诃夫的一句话:“没有必要描写很多人物,重心应放在两个人身上:他和她。”卡佛表示契诃夫是自己最钦佩的作家,他抄写的这句话也概况了他小说中的某些的特质。比如那些走向不明的开放式结局;比如服务生、职员、丈夫和妻子是他作品中永远的主角;还有他在婚姻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于男女关系的思考。在后期出版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里,他可以通过极为平常的,没有恶意的对话展现男女之间微妙紧张的关系,被省略的叙事段落形成加德纳所说的:“烟灰色的玻璃。”那是对婚姻和家庭不动声色的隐喻,文字背后可能潜藏着冷漠、背叛、甚至暴力。
收录在《大教堂》中的《小心》讲述了妻子去找与自己分居的丈夫进行一场谈话,丈夫因为耳朵被堵住没法将对话进行下去。小说大部分篇幅描述了妻子如何帮助丈夫掏耳朵,结尾以妻子离开告终。卡佛没有在小说中提及这场谈话的目的,而借妻子之口说出的:“劳埃德,我们得谈谈。不过,事儿只能是一样一样地干了,谁着急都是瞎掰。”暗示了他们似乎面临着离婚或者别的问题。丈夫耳朵被堵可以理解为他在逃避这场谈话,也可以当作卡佛对婚姻问题做出的隐喻: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在这种状况下都可能成为事情向前发展的阻碍,如同这场谈话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斯克莱尼卡在《卡佛传》中写下:“由于《请你安静些,好吗?》的出版,一九七六年似乎成为美国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开始复苏的一年。”对卡佛来说,这是斗争即将告终的一年。一九七七年,卡佛完全戒掉了酒;一九八三年,卡佛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一万五千册精装本已经售出而且开始加印。
四十五岁了,卡佛迎来了自己的职业巅峰,未来第一次变得清晰可见。这些偶然中必然得到的一切让卡佛觉得自己如此幸运,他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九八二年,卡佛与玛丽安离婚,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同为作家的苔丝。他不再接触烟酒,变得自信了一些,写作状态愈渐平稳,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最满意的短篇集《大教堂》。卡佛表示《大教堂》“和我早期的小说不同,写它时我有种开窍的感觉。”
也许卡佛可以做到更多。他拥有了稳定的创作空间,不必去担心面包和牛奶的问题,也许,他还能在那间敞亮的书房里完成自己一直以来想写的长篇小说。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日,卡佛因癌症去世。斯克莱尼卡在传记中写道:“第二天凌晨,雷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埃斯蒂斯叫醒了苔丝。她手抚着雷轻声与他说话,但是,卡佛没有回答或睁开眼睛。”
卡佛的长篇小说《奥古斯丁笔记本》的片段收录在《需要时,就给我打电话》,他答应写给出版商希尔斯的另一部长篇也未能完成。
美国后现代作家E·L·多克托罗把写长篇小说比喻为在雾夜里开车长途旅行:“尽管你只能看到前方碑车灯照亮的那一段道路,但是只要你有一张地图,那就可以走完全程。”卡佛如同那个雾夜中的旅人,他的写作和生活长久以来只属于那块被车灯照亮的一段道路。他没有地图,他无法得知道路的更前方处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但他确实耗尽了自己走完了全程。而这里,这里不再有一个卡佛式的开放结局,事实确凿无比:雷蒙德·卡佛死了,一切结束了。
首发澎湃新闻,略有删减。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强烈推荐(251+)
- 藏书馆(415+)
- 傻瓜式服务(456+)
- 目录完整(425+)
- 全格式(274+)
- 情节曲折(584+)
- 购买多(557+)
- 图文清晰(279+)
下载评价
- 网友 索***宸: ( 2024-12-30 16:16:4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印***文: ( 2024-12-16 04:04:44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丁***菱: ( 2025-01-05 16:00:0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宫***玉: ( 2024-12-22 03:17:45 )
我说完了。
- 网友 寿***芳: ( 2024-12-24 03:43:01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瞿***香: ( 2024-12-21 16:40:4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龚***湄: ( 2024-12-11 06:14:4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陈***秋: ( 2024-12-16 07:20:1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訾***晴: ( 2024-12-31 20:57:1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堵***格: ( 2025-01-08 10:06:02 )
OK,还可以
- 网友 蓬***之: ( 2024-12-15 19:31:54 )
好棒good
- 网友 国***芳: ( 2024-12-13 11:13:44 )
五星好评
- 潍坊风筝 文化艺术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孩子读得懂的人类简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家族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电子商务原理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经典题解(第三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亮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电视灯光技术与应用(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胡耀邦文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卢梭:幻想旅行家 米里耶勒·内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9787559644879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合同法分则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