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望族旗袍宝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望族旗袍宝鉴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中国望族旗袍宝鉴》是继2015年1月出版的《上海名媛旗袍宝鉴》之后,第二部精心展示百年中国上层社会旗袍风采的著作。《中国望族旗袍宝鉴》其中展示了目前所能够收集到的富有声望的家族的女士们穿过的共90件老旗袍。中国望族的海派旗袍代表了上世纪海派旗袍的高水平,收集和集中展示这些旗袍,不仅是我们民族服饰文化的一项艺术工程,而且是一项稍纵即逝、很容易被错过、被遗忘的抢救工程。
书籍目录:
前言
徐景灿/蔡文青/宋路霞
第一章 宋庆龄家族旗袍
宋庆龄主席
宋美龄女士
张乐怡女士
温金美女士
谭宝瑾女士
牛恩德博士
第二章 荣宗敬家族旗袍
荣卓如女士
荣智珍女士
姚翠棣女士
吴盈钿女士
第三章 顾维钧家族旗袍
严幼韵女士
顾菊珍女士
杨蕾孟女士
杨雪兰女士
郑碧玉女士
第四章 盛宣怀家族旗袍
盛范颐女士
任芷芳女士
彭菊影女士
庄元贞女士
盛承慧女士
第五章 张静江家族旗袍
蒋汝芝女士
邢景陶女士
张乃庄女士
张乃怡女士
翁国华女士
第六章 名门闺秀旗袍
(按姓氏笔划排序)
韦健兰女士
江孙芸女士
刘莲华女士
刘荣曾女士
赵孙树莹女士
应惜芳女士
李丽华女士
李月娟女士
吴健雄女士
吴佩琅女士
张敬女士
张充和女士
张幼仪女士
张粹文女士
张传玲女士
杨雪馨女士
贺宝善女士
董胡修凤女士
施国芳女士
郭志恩女士
曹文琴女士
谭韵女士
蔡慕莲女士
薛佩敏女士
夏梦女士
后记
蔡文青/徐景灿/宋路霞
作者介绍:
宋路霞,女,1952年生於山东济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家族史、上海史、洋楼文化研究学者,会任华东师大校报编辑部主任,着有《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滩豪门望族》《上海滩名门闺秀》《上海望族》《百年儒商——南浔刘家》《百年收藏》等三十余部着作。
徐景灿,女,1940年生於上海,上海外语学院俄语系本科毕业。会担任中学外语外语教研组长及区外语教学研究员。1979年及1984年赴美国进修。1986年起任上海工业发展基金会海外合作部经理、上海亚特(中国)公司总经理,是上海市第六届政搞委员,长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着有《我与姨夫顾维钧》《我的姑妈徐亦蓁》等。
王逸,男,上海人,资深经济分析师,会任职於美国纽约摩根斯坦利公司,已退休,居住在纽约,现为自由撰稿人。
米凯利,男,旅居上海的美籍英文编辑。他来自美国纽约,毕业於美国的波士顿学院。他会任“波士顿名士榜”公司的财务总监。他还在业余时间拓展了他喜爱的演艺事业,已成为一名兼职的演员。
宋路平,男,1950年生於山东济南,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会员,其摄影作品多幅在全国和上海获奖,有的被上海市档案馆收藏。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望族旗袍宝鉴》是继2015年1月出版的《上海名媛旗袍宝鉴》之后,第二部精心展示百年中国上层社会旗袍风采的著作。《中国望族旗袍宝鉴》其中展示了目前所能够收集到的富有声望的家族的女士们穿过的共90件老旗袍。中国望族的海派旗袍代表了上世纪海派旗袍的高水平,收集和集中展示这些旗袍,不仅是我们民族服饰文化的一项艺术工程,而且是一项稍纵即逝、很容易被错过、被遗忘的抢救工程。
精彩短评:
作者:lulu 发布时间:2022-02-28 18:50:39
旗袍真美
作者:neocon 发布时间:2010-04-22 14:12:34
房子、教育..从那时起就是热点,从来没有改变.
作者:宝藏女孩小婷子 发布时间:2020-08-16 16:22:13
文字没怎么看,图片看了好多遍。真的太美了叭
作者:烟斗客甲 发布时间:2018-08-23 13:36:54
分六章前五章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宋庆龄荣宗敬顾维钧盛宣怀张静江加一个名门闺秀;宋家有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夫人张乐怡宋庆龄表妹温金美外甥媳妇谭宝瑾表侄女牛恩德;荣家有荣宗敬小女儿荣卓如长孙女荣智珍女婿继室姚翠棣外孙媳妇吴盈钿;顾家有顾维钧夫人严幼韵女儿顾菊珍杨蕾孟杨雪籣长媳顾郑碧玉;盛家有盛宣怀侄女盛范颐孙媳妇任芷芳彭菊影外孙女庄元贞曾孙女盛承慧;张家有张静江嫂子蒋汝芝侄媳邢景陶侄女张乃庄张乃怡侄孙媳翁国华;名门有教育家韦健兰孙家七小姐江孙芸刘吉小女儿刘莲华刘秉璋曾孙女刘荣曾记者赵孙树莹外交官应惜芳影星李丽华夏梦古董商李月娟科学家吴健雄吴调卿孙女吴佩琅高工张敬才女张允和徐志摩夫人张幼仪服装设计师张粹文教师张传玲董寅初夫人杨雪馨齐如山外孙女贺宝善董春芳夫人董胡修凤潘公展儿媳施国芳……中英文对照。
作者:Shenpherd 发布时间:2022-05-26 11:45:30
又贵又美的物品
作者:云都知道 发布时间:2018-04-28 21:11:31
有对人物和旗袍来源的介绍,但缺乏对服装的解读,也没有服装细节照片
深度书评:
其中三件旗袍
作者:张志雄 发布时间:2022-08-22 09:45:27
李丽华女士(1924-2017)是我国著名的影坛巨星,祖籍河北,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我国著名的京剧演员。她16岁步入影坛,1940年因主演电影《三笑》一举成名,此后共主演了120余部影片,2015年获台湾第52届金马终身成就奖。她身材苗条,顾盼有仪,一生与旗袍结下不解之缘。她的这件淡黄色软缎旗袍,上有手工绘制的绿色修竹,色彩非常鲜艳,由其女儿提供,经香港吴顺升先生联络,由徐景灿、宋路霞从香港带回上海。
李丽华女士
张粹文女士(1918-2004)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张幼仪夫妇的儿媳妇,丈夫徐积锴长期在美国纽约金融界任职。张粹文的美丽、优雅、善良、体贴,富有魅力,一直博得人们的赞赏。她曾在萃法庚服装设计院学习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美学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她的设计作品曾展示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Saks服装店里面。她的设计和穿戴,显示了她对时装色彩、风格的搭配及理解上的天赋。后来她长期全职在家抚养四个孩子,是才德双馨的东方女性。这件浅绿色蕾丝嵌珠片短袖旗袍,长期由她的女儿徐稘保存,是唐小腴女士安排请宋路霞带到上海。
张粹文女士
张充和女士(1914—2015)出生在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是著名的江南才女,于诗词、书法、昆曲、绘画均有很深的造诣,是“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其曾祖父张树声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旅居美国六十多年间,她始终习惯于穿中国旗袍,衣柜中大多都是色彩缤纷的旗袍,直到90岁时还能身穿艳丽的旗袍登台亮嗓。这件黑底蓝花的毛料旗袍,是曹可凡先生通过朋友,经张充和女士的学生带到上海的。
张充和女士
【转】马琛:正名与重建——论李源澄《经学通论》对民国时期经学消亡之回应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2-01 12:47:21
原文载于:《巴蜀文献》第六辑
清以后,我国学术研究重心有一个从经学到史学的转变,即罗志田先生所谓的“经学边缘化与史学走向中心”。① 史学研究出现井喷式发展,1902年9月,马叙伦更在《史学总论》(《新世界学报》第一期)一文中提出史学为“一国文明之所寄”。与此同时,经学不仅伴随着孔子走下神坛而失去神圣性,还受到多方诘难,甚至连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成为问题。李澄源《经学通论》作于1942年,在此之前三十四年之间,有周予同《经今古文学》(1926)、《群经概论》(1931)、日本学者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1927)、钱穆《国学概论》(193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1936)等经学通论性著作,这些学者无不担忧着经学前途,但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学或被视作了解供批判的对象,或被“国学”“六艺”这样的名目所取代,或仅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新学科体系的概念中,经学确实已经消亡,但治经学者不亡,经学文本不亡,马宗霍《中国经学史》被《中国学术史著作提要》评为“经学消亡之后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第一部有影响的经学通史著作”。传承如斯,即有如李源澄者,继作《经学通论》,欲使经学再明于世,这是一本民国时期最后的经学的通史、通论,也是一本被遗忘的经学著作。
一、正名:经学消亡背景下再谈经的本质问题
辛亥革命后,经学科废,西风东渐,经学地位岌岌可危。章太炎在《訄书》里说:“孔氏,古良史也。辅以丘明而次《春秋》,料比百家,若旋璣玉斗矣。谈、迁嗣之,后有《七略》。孔子死,名实足以伉者,汉之刘歆。”② 章太炎以六经皆史官之遗,即史书,以孔子为“古良史也”,从而将孔子拉下神坛,归到左丘明,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歆的史家脉络中。然后又说经其实就是用绳子穿起来的简牍,将经典作为“常”“法”的意义瓦解了。虽然章太炎的本意只是为了对抗今文经学,但后果却是直接导致了经学的溃亡,使经学地位沦落到与子学一样。
章门弟子发挥师说,继续瓦解经学。主政北大历史系朱希祖师承章太炎,其主张“我国史学界总应该虚怀善纳,无论哪一国的史学学说,都应当介绍进来”,③使瓦解后的经学接上了西方现代学术的思路。古文经学派采用训诂学的方法来解释“经”,如刘师培(1884-1919)根据古文学派许慎《说文》,说“盖经字之义,取象治丝,纵丝为经,衡丝为纬,引申之,则为组织之义……古人见经文多文言也,于是假治丝之义而锡以《六经》之名……即群书之用文言者,亦称之为经,以与鄙词示异……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之旧典也,乃训经为法。又以《六经》为尽人所共习也,乃训经为常……不明经字之本训,安知《六经》为古代文章之祖哉!”④认为“经”是用治丝来比喻语言组织,用文言文写成的书就叫做经,全面否定“经”中蕴含微言大义。疑古学派兴起后,孔子和经的神圣性被彻底打破,即使如周予同这样的经学大家,也在《经今古文学》(1926年2月作)中认为应“从历史入手,由了解经学而否定经学”。⑤ 1962年,顾颉刚仍说:“近人章炳麟早就解释过,‘经’乃是丝线的意思,竹木简必须用了丝线编起来捆起,才可以使它不散乱。可见这原是一种平常的工具,没有什么崇高的意义可言。”⑥
在这样一种经学地位极速下降的氛围下,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等为代表的蜀中学人却始终对经学持坚守态度。光绪元年(1875),张之洞在蜀中创办尊经书院,廖平(1852-1932)作为尊经书院早期学员,以《今古学考》奠定学术地位,引领蜀学复兴。《今古学考》以礼制分今古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经学体系,其后廖平学术经历“六变”,王汎森总结说:“廖平认为自己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建立在经学研究上,为了追赶时势,他不断地变造这个体系,所以出现了所谓的‘六变’,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这‘六变’大抵对应西方文化不同阶段的挑战,廖平每次调整他的体系几乎都是在回应他所认识到的危机,并以改造古代学术体系来维持孔子之学的相对优越性———不只优于中国各家各派,也优于全世界。”⑦廖平始终尊孔尊经,不断调整经学体系以维持经学发展,使得蜀学始终以维护经学为核心。蒙文通(1894-1968)作为廖平高足,其学问虽由经入史,但在维护经学核心地位上态度坚决,他说:“由秦汉至明清,经学为中国民族无上之法典,思想与行为、政治与风习,皆不能出其轨范。虽二千年学术屡有变化,派别因之亦多,然皆不过阐发之方面不同,而中心则莫之能异。其力量之宏伟,影响之深广,远非子、史、文艺可与抗衡。”⑧
李源澄于1928年考入“四川国学专门学校”,时蒙文通为该校教员,兼教务长,以《经学抉原》为教材教习经学,李源澄深得师传,后又经蒙文通引荐,于1929年前往井研廖平住处,得廖平答疑解惑,成为廖平关门弟子。1932年后,李源澄又去南京、苏州,从欧阳渐、章太炎学,李源澄耳濡目染章太炎学说,仍然信从廖平一脉的今文经学。李源澄游学后回蜀作《经学通论》,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经学之经,以常法为正解,不必求经字之本义。然经学虽汉人始有之,而经之得名,则在于战国之世。故常法为经学之本义,而非经之达诂。近世释经义者,皆释经字之义,而非经学之经之义也。”“经”字本义与“经学”之“经”是两回事,要解释“经学”之经,不必求诸“经”字之本义。“经学”就是不变之常法。
在为经学正名后,李源澄旋即论证经学的地位。从当时的学术氛围来看,中国传统四部中的史、子、集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去处,而位于四部之首的经学却漫无根柢,流落到史、子中,导致人们不知道如何定位经。李源澄说,四部内容可以简单划分成“理”与“事”,“于事则史,于理则子”,经虽非史非子,但却包含事与理,经学是事与理的合流,也是史与子的合流,但它高于史与子,因为它所推之理,是理的最高标准。《白虎通》说:“《乐》仁、《书》义、《礼》礼、《易》知、《诗》信”,仁义礼智信正是经学赋予的不变常法,这是汉代人及汉人以前人推崇经学的意义所在。此后,经学一直以这种不变常法陶铸人心,塑造中国人的良好品质,因此李源澄说“经学为陶铸吾国二千年历史之学问,吾国文化史之中心”,是一种高于史、子、集的存在。
放眼全国,在经历“打到孔家店”运动后,孔子、经书几乎为全国学者唾弃,李源澄写于1942年的《经学通论》,可谓惊涛骇浪中一座宁静的孤岛,《经学通论》所泽育的蜀中学人,也成为传统经学的一方守卫者。
二、重建:李源澄在经学自我重建问题上的思考
清末民初,史学、经学其实都经历了一个自我批判的过程。传统史学所遭受的诘难并不少于经学,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猛烈批判,归纳传统史学有“四弊二病”,并由此产生“三恶果”。⑨ 然而,在彻底批判传统史学后,梁启超即对史学做了重新界定,并指出建设新史学之路径及现实意义。相比经学,史学迅速找到其存在的位置,很好地完成了现代化转变,如舆地学转化成历史地理学,研究蒙元史维护本国拓展疆域之伟建……无论在自我批判、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还是研究价值上,史学都重新找到了定位。然而,经学却始终停留在自我批判上,越演越过,呈现消亡之势。
今天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或许正是当年李源澄苦苦思索的。李澄源《经学通论》曾多次提到目录学家不立经学之名。1925年12月,陆懋德在《清华学报》第2卷第2期发表《中国经书之分析》,认为经书都是周代人纂述之书,将诸经分为三类,《易经》《论语》《孝经》《孟子》《礼记》列入哲学类,《书经》《春秋三传》《周礼》《仪礼》列入史学类,《诗经》《尔雅》列入文学类。经学已被明确肢解为哲学、史学、文学三类。姚名达(1905-1942)的《中国目录学史》(1938),其仅在专科目录篇列了一个“经解目录”,只是共二三十目中的其中一目。在现代学科体系下,确实很难有经学一目的立足之地。正是基于对经学前途的深刻担忧,以及实际教学需要,李源澄在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后,写下这本为经学正名并思考出路的著作,这本著作,也成为民国最后一本经学史著作。
经学走到这一时期,辨学术史是非、申说经义等已不是首要问题,维护其存在合理性、寻找经学存在的意义才是学者思考的重点。为何传统史学能够在自我批判后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完成了现代化转化,成为新史学,经学就不可以?经学之所以在受到批判后迷失方向,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经学为中国所独有,从来没有一套可供借鉴的外来理论。史学理论在西方各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梁启超、马叙伦等鼓吹史学者,都是从西方史学理论中寻找方法,为中国史学确立新的标准和范式。经学若想获得与史学一样的地位,必须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1902年7月11日,邓实(1877-1951)在《政艺通报》第2期刊载《论经学有关于国政》,说明经学对政治的重要性。同年9月2日,陈黻宸在《新世界学报》第1期发表《经术大同说》,论述经学在新时代的转化复兴路径。可见,在史学、经学受批判的同时期,仍有不少学者在挽留经学地位,并为经学寻找出路,然而,在李源澄成长的阶段,经学始终没能找到出路,反而走向消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在于经学没有一套外来的标准范式。当时学者已经习惯向西方学习,借鉴外来理论,凡中国的学术都被打上外来烙印,向外寻找理论的学者根本无法为经学找到出路,就走上了绝路。
二是经学本身存在今古文之争,内部分化致使论争不休。今古文问题是从汉代以来一直延续的学术问题,今、古两派此消彼长,在经学文本、治学方法、学术追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民国时期古文派恪守传统,被当时认为老古董;今文派又在经典诠释上过于求新,以向西学靠近,失去经典本意。两派在诸多问题上互相攻击,导致经学越辨越乱,最后成为说不清的东西,而被肢解。
在上述两个问题上,李源澄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成为当时学术主流中一支细微的逆流。
其一,反向外之主流而向内。在学术主流西化的背景下,李源澄向内回归,从中国的历史中寻找经学。《经学通论》完全是一部传统的学术专著,从经学历史到专经介绍,均是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之类的传统路数。但比起之前的著作,多了一些对经学地位的强调。从历史来看,经学是“统一吾国思想之学问”,经学如“日月经天”,“评论政治得失,衡量人物优劣,皆以经学为权衡”。在李源澄看来,经学不必向外寻找与哲学、社会科学、法学等西方学科的关联,这些新兴学科仅仅新在名词,在本国固有的历史中,均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而经学则是这一切的统帅。经学在汉代强调外王之学,在宋代强调内圣之学,而在当代,正需要重新认识经学内圣外王的功效,将它重新塑造成关系本国政治发展的学问。
其二,反分古今之主流而主和。李源澄对今古文的认识十分深刻,观察李源澄的学习历程,可略知一二,李源澄先从今文学派蒙文通、廖平学,时“四川国学专门学校”中还有龚道耕、吴之英、刘师培这样的经学大家,各派相与切磋,李源澄择善而从。1935年9月,章太炎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李源澄应章太炎之邀,入讲习会,从章太炎学,时章太炎68岁,李源澄27岁。李源澄守廖平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派章太炎不仅“不以为忤”,反而给予先生极高的评价。李源澄兼闻今古文学之精髓,又形成了自己的今古学观。本书在通经论述时,皆采用廖平、龚道耕、蒙文通之说,读此书者,能对经学诸多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具体介绍经文时,本书又采用古文经学排序方式,且经文具体解说上多采用章太炎之说。其在《经学通论》中总结说:“通经致用,今学为优;释文正读,古学为最。”这是李源澄在向今古两派大家学习后得出的深刻认识。古文经学侧重治学,今文经学侧重致用,在李源澄心中,今文经学的地位要高于古文经学。他还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今古文盖经之文本,起先只是今古文本的不同。今古学则经之解说,今古学不同发生在今古文不同之后。今学“通经致用”,这是基本价值观问题,古学“释文正读”,这是治学路径问题,也即廖平先生所说的“今学为哲学,古学为史学”。
学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发先声、发不同声。李源澄《经学通论》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发不同声。李源澄师蒙文通曾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即研究历史应该抓住大事件研究,然而李源澄更多了一层思考,即研究那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以发现经学对大事件发生的影响。故而李源澄治学经历了由经到子,由子到史,又回到以史证经的路上。对经学根基的留恋,使得其在史学道路上数次深情的回望,最终坚持了以史证经的路数。在总体思想上,李源澄可谓一位伟大的时代逆行者。
在经学教学的具体问题上,李源澄也做出了一些思考。大抵受中国传统教育者,均知经学之重要性,如国粹派,邓实《论经学有关于国政》,认为“六经者,人才之根本也,人才者,国家之命脉也,是故以经学成人才,以人才维国运,古今兴亡,罔不由此。”但在如何维持经学教育的问题上,只能空喊口号,无所建树。奇怪的是,当世无人质疑读史之必要性,读不读经却成了问题。以至于“读经”发展成一场运动,需要诸学者出来倡议。⑩
李源澄提出:学习经学,“则有三事:一曰治经,二曰治经说,三曰考经学对中国文化各部分之关系。”第一,治经是治经之本文,有释文、释义两条途径。“治经者以文字始,以义理终”,这也是一条从宋代魏了翁以来确立的蜀学治学路径,清末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为指引学生读书门径而编撰成《书目答问》,书中说道:“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11] 这也是一条传统学者最为认可的治学路径。第二,治经说则“治理先儒说经之书也,先儒说经之书虽为经而作,其学术思想亦见焉”,“于其说经之文予以疏通证明,于其学术思想亦予以发挥介绍,并与他家较量以明其学术史上之地位”。李源澄十分强调发挥学术思想,这也是治学经世致用的应有之义。第三,强调研究经学对中国文化各部分的关系则是李源澄先生的新论。当世诸多学者,如钱穆等人均肯定研究史学对建设本国政治,重塑国人思想的意义,而李源澄指出,经学才是影响历史的主因。经学影响国家建国的方针,影响国家法律实施,影响国民思维方式。与本国政治建设、思想法律、人生规律等密切相关。无论从哪种意义说,经学都十分重要,李源澄倡议说:“经学对吾国政治、社会、人心、风俗关系之大,人皆知之,而无人能剖析具陈者,此非经学历史者一大事乎?”沿着这一思路,治经学者应当从各方面发掘经学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李源澄《经学通论》几乎为历史埋没,李源澄本人也被称作“消失的学者”,近年来伴随《李源澄全集》面世,相信这位融通今古的蜀学大家能够重新走回大家的学术视野。本人不揣谫陋,就先生《经学通论》一书妄提拙见,以期以李源澄先生为例,还愿传统学者维护经学的努力,也为今日儒学学科重建提供一点启示。
注释:
①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载《汉学研究》第15卷2期,1997年12月。
②章炳麟:《訄书》,朱维铮编校本,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116页。
③朱希祖:《新史学·序》,载何炳松著《新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④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5-6页。
⑤周予同:《群经通论》,朱维铮编校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6页。
⑥顾颉刚:《中国史料的范围和已有的整理成绩》,载《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七,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54页。
⑦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⑧蒙文通:《经学抉原》,载《蒙文通文集》卷三,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49页。
⑨中国传统史学的“四弊二病”:1、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2、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3、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4、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5、能铺叙而不能别裁;6、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恶果:一曰难读,难别择,无感触。
⑩如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熊十力《经为常道不可不读》等。
[11](清)张之洞:《书目答问》附二《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224页。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全格式(79+)
- mobi(154+)
- 赚了(580+)
- 无颠倒(415+)
- 藏书馆(126+)
- 盗版少(274+)
- 超值(471+)
- 排版满分(498+)
- 差评少(130+)
- 字体合适(221+)
- 章节完整(530+)
- 无漏页(639+)
- 已买(126+)
下载评价
- 网友 寿***芳: ( 2025-01-02 18:26:5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汪***豪: ( 2024-12-30 05:35:55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家***丝: ( 2024-12-30 05:16:46 )
好6666666
- 网友 芮***枫: ( 2024-12-15 20:55:0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印***文: ( 2024-12-27 11:34:3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冯***丽: ( 2024-12-28 00:55:5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曹***雯: ( 2024-12-21 21:59:4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仰***兰: ( 2024-12-26 23:29:2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石***烟: ( 2025-01-01 12:13:4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孔***旋: ( 2025-01-02 23:48:0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师***怡: ( 2024-12-16 03:22:5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海外直订Dot To Dot For Kids: Ages 4-8 儿童:4-8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MBA面试指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八大古都之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版·2017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海外直订Emily's Secret Slippers 艾米丽的秘密拖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房地产法理论与实务/中国社科大学经典文库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数风流人物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诸神的面具:金钱、性爱与权力的空洞承诺,以及脱离它们的盼望 (美)凯乐 著,吕允智 译 新世界出版社【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文明的互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退魔录2-肖像画在召唤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