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5)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三国志(1-5)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0年军阀混战始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止。但也有不少史学家以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算起。如果仔细考察三国的历史,还是以公元190年算起更为科学,因为在魏、蜀、吴三国形成之前,确有一段形成过程。
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宦官、外戚两个集团的交相干政和互相倾轧,更加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和朝廷腐败,再加上对羌族的连年用兵和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激起了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起义军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其规模声势严重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汉灵帝为之恐慌,先后派兵围剿黄巾军,首先以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率军屯驻洛阳近郊,派卢植赴河北讨伐张角,派皇甫嵩、朱携赴颍川(今河南禹县)讨伐以波才为领袖的另一支黄巾军。
在颍川战场上,波才领导的黄巾军英勇奋战,拼杀顽强,朱携和皇甫嵩屡遭失败。后来皇甫嵩利用火攻,借大风天气,搅乱了农民军的队伍,致使农民军几万人牺牲,波才后战死。
在河北战场上,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和卢植的军队战斗了相当一段时间,相持不下,汉灵帝以卢植无能,又唯恐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打洛阳,便先后派董卓、皇甫嵩替换卢植,大规模地向张角进行攻击。皇甫嵩用计麻痹农民军,在深夜进行突然袭击。由于农民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足够的防备,致使起义军一下子牺牲了八万余人。农民军无奈退至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继续与皇甫嵩作战,由于双方各方面条件的悬殊,农民军十多万人壮烈牺牲。张角、张梁和张宝先后阵亡、病死。
黄巾军的主力部队,经历了九个月的激烈战斗,虽然被朝廷军队剿灭了,主要领导人也牺牲了,但并没有彻底失败,不少黄巾军的余部仍在不同地区坚持战斗,一直到公元192年,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的黄巾军还有三十多万。公元205年,黄巾的友军黑山军尚有十余万人。总共四十多万农民军,后来还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黄巾军大起义失败了,但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使它陷入苟延残喘的境地,加速了它早日崩溃。
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立。当时因宦官的权势太大,大将军何进为控制宦官的权势发展,召引盘据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进京,加强外戚的权势。但事情泄露,何进反被宦官所害。袁绍带兵报复,宦官两千多人被杀。不久,董卓进入洛阳,废了少帝,令汉献帝即位。董卓对人民更为残暴,把汉朝群臣完全不放在眼里,大有取代汉朝之势。对此有不少政治野心家以讨董卓为名,纷纷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于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随时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汉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时期从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曹操急于早日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但袁绍在北方占据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北京市及辽宁大部)一带,势力强大,严重阻碍了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设想。公元200年,曹、袁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展开了战略性决战。后,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消除了一大障碍。在此后的二、三年中,曹操彻底肃清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实现了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统一。
在官渡之战前后,孙权在南方,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独霸了长江下游地区。自称汉家宗亲的刘备,这期间也没有等闲视之,而是积极策划,准备力量,待机行动。暂寄身于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部分及河南西南部)牧刘表。
公元208年,也就是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雄心勃勃,亲自率军南下,攻打荆州,追击刘备。并威胁孙权,开始实现他统一全国的计划。刘备和孙权采纳了鲁肃和诸葛亮的建议,联合作战,一致抗曹。担任吴军主将的周瑜,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境)长江南岸火烧曹军战船数十艘,孙、刘联军乘曹军混乱不堪之际,分头发动猛烈进攻,以总数不足五万人的兵力,战胜了拥有二十余万人的曹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致使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战后,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稳固,刘备也乘机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又往西取得了益州(今四川省等),到此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已定。
公元220年,曹操死,儿子曹丕继位,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也自称汉帝,建都成都,历史上称蜀国或蜀汉。公元222年,孙权也正式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正式建立之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各自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政治区域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削平本地区内零散的分裂割据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魏国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前,就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着手于农业,在许昌一带办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称霸一方战胜对手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曹丕称帝后,发挥曹操的兴农思想,扩大屯田的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了水稻田,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曹丕也吸收了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物,在三国人才云集的时代,曹家人才多。
孙权统治的吴国也在江淮一带大规模屯田,在今浙江省境内广泛兴修水利,还从北方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不仅如此,孙权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促使吴国的兴盛和发展。
刘备建立的蜀国,任诸葛亮为丞相,在四川积极发展生产,派得力人员管理都江堰,还新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他为了安定后方,努力改善了跟今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从而加强了汉族跟西南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魏、蜀、吴三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其文化、外交上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就其总体来说,魏强于蜀、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吴、蜀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到了后来,吴、蜀为了争夺荆州,发生了矛盾。公元220年,吴利用关羽对魏作战的机会,突然进行袭击,奇取了荆州,杀了关羽。为此,刘备于公元222年亲自率兵讨伐吴国。蜀吴两国军队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夷陵决战,以吴国胜,蜀军败而告终。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积劳成疾,生病而死。诸葛亮依照先主之命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即位,继续推行联吴抗魏的原则,一心想要北上奇取中原,重振汉家大业。但是他多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公元234年,蜀军又一次北伐,魏派大将司马懿前去应战,两军在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展开了智勇相兼的历史大战,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胜负难断之际,蜀军军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无力再战,无奈只好撤军。
从此,蜀国的势力日渐衰落,而魏国大权慢慢控制在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架空了皇帝。公元263年,蜀国终于被魏国所灭。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了晋朝,后称晋武帝,建都于洛阳。公元280年,司马炎调集重兵攻打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又灭了吴国。从此结束了东汉以来几十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西晋的建立,代替了三国鼎足的历史,出现了短期的中国统一。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不仅涌现了大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涌现出了大批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致使三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曹操可谓是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代表。在三国尚未形成之前,军阀混战之中就显露出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他利用各方面的条件,消除了不少军阀势力,改革东汉以来不适应自己政治需要的弊端,吸收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参加政权的谋划,网络人才,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坚持统一,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诸葛亮可谓是三国时代的典型,在蜀国形成前后,他是一位能够决定成败胜负的关键性的军事家。他在著名的隆中对策、联孙抗曹、帮助刘备雄霸一方、建立汉蜀、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七擒孟获”、“五出祁山”中,都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哲学上,以魏国为发展,开了清淡玄学的风气。《老子》、《庄子》和《周易》号称“三玄”,是当时玄
学家的经典。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是玄学的创始人。他在《老子注》、《周
易注》、《周易略例》等著作中,极力宣扬“贵无”的理论,以非物质性的“无”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客观唯心论者。从现实意义来说,主张任其“自然”的“无为”,把封建的道德规范压低到次要地位,这便为
当时封建上层的贪欲制造了理论根据,也可以说是某利颓废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尽管如此,他的著作和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艺术领域,更应首推曹氏父子。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自明本志令》等,在中国诗史和散文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鲁迅曾评价曹操是一代文风改革的大师。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植的五言诗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曹氏父子的影响下,还有“建安七子”,他们也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另外在科学和医学上,也不乏人才,张仲景、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大师,还有机械制造家马钧等。他们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总之,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承。
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其时间来说,长短不一。孙权建立的吴国时间长,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至公元280年孙皓降西晋,共经历了五十九年。其次是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共计四十五年。蜀汉国生存时间短,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至公元263年刘禅亡于曹魏,共计四十三年。
魏、蜀、吴三国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为后来的史学家进行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之史学家的地位、立场、观点的不同,产生过谁是“正统”之说。有的扬魏抑蜀,以魏为正统;有的扬蜀抑魏,以蜀为正统。诚然,事实上魏、蜀之间确实有过彼此图谋吞并对方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经过几次战争,谁都未能吃掉对方。吴国在彼此吞并的过程中,表现得不那么突出,“正统”之说没有涉及它。其实,三国之间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夺得全国的统一领导权,不必要有什么“正统”之说。三国历史错综复杂,杰出人物风起云涌,事件众多。《三国志》便是记录三国历史全过程的一部史书。
《三国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三国志》继《史记》、《汉书》而作,成书则在《后汉书》以前。司马迁的《史记》是通史体,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体,《三国志》把三国分成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官职。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晋王沈著的《魏书》,魏鱼豢著的《魏略》;吴韦昭著的《吴书》。陈寿根据当时的历史典籍,撰《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由于他是蜀人,又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从小即注意研读史书,留心蜀国史实的搜集整理工作,后又写成《蜀书》十五卷。这六十五卷三国史,合为一书称为《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奉命修史,自然以魏为正统,称魏的君主为帝,叙人“纪”中,而对蜀、吴的君主,只是立为“传”,而且对晋的统治者难免有隐恶溢美之辞。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揭露的态度相比,显然略逊一筹。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处境不同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三国志》以文笔简洁著称,但因叙述过简,在史实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就比不上《史记》、《汉书》那样传神、形象、生动。因此,清人李慈铭在《越漫堂日记》云: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应该说李氏从史学比较研究的角度所作的评论是客观的。在陈寿死后一百三十余年,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裴松之生于公元372年,卒于公元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到刘宋时期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奉宋文帝的命令,为《三国志》作注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格局,不在训诂、制度及名物等方面作解释,而是重在纠正谬误,补缺史料。他前后引据了汉魏到刘宋的著作约一百四十余种,文字超过原书三倍,引书首尾完整。更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原著已亡佚,由于裴松之的博引,保存下来,使后人可以从中窥见原书的面貌。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就是综合了陈寿的《三国志》中各有关人物传记和裴注所引的史料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说陈寿的《三国志》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裴松之为其所作的注也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三国志 册
卷一 魏书一 武帝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丕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睿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卷五 魏书五 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卷六 魏书六 董卓
袁绍
袁术
刘表
卷七 魏书七 吕布
臧洪
卷八 魏书八 公孙瓒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张燕
张肃
张鲁
卷九 魏书九 夏侯恼
……
三国志 第二册
三国志 第三册
三国志 第四册
三国志 第五册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信鬼神,國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名之天君。又諸國各有別邑,名之爲蘇塗。立大木,縣鈴鼓,事鬼神。諸亡逃至其中,皆不還之,好作賊。其立蘇塗之義,有似浮屠,而所行善惡有異。
——卷三十
時毛玠、崔琰並以忠清幹事,其選用先尚儉節。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與人,不可以一節檢。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議,吏有著新衣、乘好車者,謂之不清;長吏過營,形容不飾,衣裘敝壞者,謂之廉潔。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餐以入官寺。夫立教觀俗,貴處中庸,爲可繼也。今崇一概難堪之行以檢殊塗,勉而爲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務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詭之行,則容隱僞矣。」
(建安九年九月)天子以公領冀州牧,公讓還兗州。(《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九年,太祖拔鄴,領冀州牧。或說太祖“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太祖將從之,彧言曰:“若是,則冀州當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所奪者衆。前日公破袁尚,禽審配,海內震駭,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衆也。今使分屬冀州,將皆動心。且人多說關右諸將以閉關之計,今聞此,以爲必以次見奪。一旦生變,雖有善守者,轉相脅爲非,則袁尚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間,天下未易圖也。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太祖遂寢九州議。(《三國志•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
(建安九年曹操定冀州後)是時荀攸常爲謀主。彧兄衍以監軍校尉守鄴,都督河北事。(《三國志•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一]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二]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三]征拜议郎。[四]
注[一] 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注[二] 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
续汉书曰: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
张璠汉纪曰: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光和中为太尉,以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卒,家贫乏产业,柩无所殡。当世以此称为名臣。
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志》的版本很多,常见的有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刻本,其中百衲本是影印的,其余三种是刻本。当今*为通行的是中华书局新式校点本,它是对以上四种版本作了校勘而成的,还容纳了自清代以来所有专家考证修订的各方面的成果,可以说是当今*完善的版本。
听刘心武解密“红楼”疑云;随“百家讲坛”破解“清十二帝疑案”;考古中国、解秘中国、探索发现……央视10套权威纪录片全收录,别错过!
书籍介绍
《三国志》的版本很多,常见的有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刻本,其中百衲本是影印的,其余三种是刻本。当今最为通行的是中华书局新式校点本,它是对以上四种版本作了校勘而成的,还容纳了自清代以来所有专家考证修订的各方面的成果,可以说是当今最完善的版本。
精彩短评:
作者:[装注销] 发布时间:2014-03-27 12:59:30
刚开始想严肃点看,但是底蕴不够看起来很累,横向纵向都不会分析……于是当做小说翻完了……等过十几年要是有契机再来一战!
作者:RIC 发布时间:2010-04-02 13:18:34
带注版本直接秒杀某演义
作者:铁甲依然在 发布时间:2012-12-10 16:04:18
我觉得这个分不是我能评价的
作者:摩摩诘 发布时间:2016-05-05 23:16:49
承祚话少,松之料多。
陈寿估计并不喜欢史记大开脑洞、推演故事那一套,所以少有扣人心弦的剧情,字字踏实,十分克制。然而依旧文采斐然,所谓秦汉文风骨。
作者:Blu 发布时间:2012-02-26 01:21:38
要比演义细微多了,那些小注万不可错过,不然会错失很多趣事,就像在看八卦一样惊喜连连
作者:真实的阿虚 发布时间:2010-12-31 18:52:51
很棒的书,用途很广哦!哈哈,秘密啦!
深度书评:
目前最好的三国志版本!确实配得上“天下孤本”四个字!
作者:愿得一人心 发布时间:2021-11-06 08:58:30
本书孔夫子网专卖店长转发杜老师公告:《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全书共6册,是当下唯一地毯式翻译《裴注三国志》的套书,所谓“地毯式翻译”,就是对应原文一字不漏地对应翻译。本书自2019年出版上市以来,已经历了4次修订,越来越精益求精,深受全天下读者的好评。99%的读者都客观公正地给予本书好评,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居心不良者恶意诽谤,但也属蚍蜉撼树,难以撼动天下人心,本书全体师生在此一并谢过天下贤君。本书原文是全录中华书局1999年印次点校本,研学之路是从“初译”到“精考”,所参考的书籍主要是胡三省的《通鉴注》、卢弼的《集解》、吴金华先生的《校诂》、赵幼文先生的《校笺》、杨耀坤先生的《今注本》、苏渊雷先生的《今注今译》、许嘉璐先生的《全译》、方北辰先生的《全本今译注》、浔阳咸鱼先生的《集解再注》,共九部书与本书并行。另有众多良师挚友如梁满仓、谭良啸、李纯蛟、朱兆虎、浔阳咸鱼、成长、文不醜、马儒君、瞿正瀛、池文汇、袁龙行、伍师益等与本书译者时常共研同索,破解众多疑难晦涩。因为认可本书质量,故出版社给予本书“通译裴注、完善本传、天下孤本”之誉。当然,学无止境,本书的研究宗旨是力求日臻完善、力求精益求精,故倘若训法有失,还望诸贤海涵,更盼实例指出并与作者诚心共同探讨,帮助本书更趋完善。切忌一言概之讥之,对这种泛言讥之而恶意诽谤者,本书译者的全体师生将全力反击而毫不退让,因为,维护正义也是本书的一大宗旨,故有来犯者,虽隐必诛!
这套书的作者杜小龙老师在孔夫子旧书网有专卖店销售这套书的新书,下面是购买链接。
(1)手机端链接:
https://m.kongfz.com/newshop/566260?t_sharer=wq%240
(2)PC端链接:
https://shop.kongfz.com/566260/
姜维:国士无双,顾此失彼
作者:深浅史地 发布时间:2015-10-26 12:00:13
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完《三国演义》(毛本)的原著,我迫不及待去查阅《三国志》,首先翻开的是《姜维传》。原因是《演义》中那句话:“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读到这个血腥的场景时,天水城下挺枪跃马的少年英雄仿佛还在眼前。我以为罗贯中设计这样一个被人剖腹分尸的惨烈结局,可能是为了加强悲剧的艺术效果,一查《三国志》,裴注里赫然写着“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原来,现实就是如此血淋淋,联系起姜维命运的起伏,生前身后的诸多非议与争议,更加凸显了他一生的悲剧色调。
【一】非议与争议
姜维的一生有两件事受到极大的非议。
第一件事是他投降蜀国,母亲和家人被魏国俘获,母亲招他返回魏国,他说了那番著名的话“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孙盛《杂记》),从此效忠蜀国,再也没有见到母亲。姜维幼年丧父,靠母亲养育成人,他又好注重孝道的郑氏学,结果面临母亲被执,他做出了与徐庶相反的选择。
第二件事是频频北伐,消耗蜀国的军力民力,有不少人认为蜀国的早亡姜维难辞其咎。姜维的十一次大大小小的北伐,虽有大胜更有大败,况且胜而不能守成,退则前功尽弃,综合起来其实乏善可陈,姜维后期的北伐几乎在朝堂找不到支持的声音,可以算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
姜维的一生也有一件事引发极大的争议,便是被壬午版《三国演义》概括为“一计害三贤“的无间道。
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奉旨停止抵抗,也“降“了魏国。紧接着,他策动魏将钟会反噬邓艾,又鼓动钟会讨伐司马昭,意图通过兵变让蜀国社稷“幽而复明“。这样一个亡国烈士的忠臣举动,放到姜维的身上,则引起了争议。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他穷途投蜀,魏国考虑他的处境,没有像一般做法那样诛杀他的家人,应当说是怀柔的,但姜维在蜀国却针对魏国屡屡兴兵,包括攻打他故乡所在的陇上地区。第二,作为曾经的魏将,姜维最后却为忠于蜀国而以身犯险,设计了一条惊天计策,按照计划,先让钟会圈禁并坑杀所有不同意参与谋反的魏将,然后再伺机刺杀钟会拥立刘禅。第三,本来蜀国的政权随着后主的投降”和平演变“,姜维失败的计谋触发了成都的一场动乱,在这场混杂着仇杀和清算的暴乱中,大量蜀国大臣遭到魏将的屠杀,关羽家被灭门,蜀中宿将张翼、蒋琬的儿子蒋斌等诸多重臣和他们的家属都因此遇害。在这场动乱中同时被杀的还有蜀国的太子刘璿,当然,姜维的家人更是不能幸免。这场灾难波及面之大,也许一生自信的姜维没有逆料到,也可能他想到了却不相信计谋会失败。最终,姜维计破,得知这个毒计的魏将非常愤怒,将姜维剖腹暴尸,发现他的胆如斗大。
姜维由魏投蜀,战胜国丞相诸葛亮称赞他是“凉州上士“,从此悉心栽培他。
姜维由蜀归魏,战胜国主将钟会对姜维一见倾心,托以心腹,“出则同轝,坐则同席”。
姜维有哪些过人之处,使得诸葛亮、钟会这样敌国精英中的佼佼者对他另眼相看?
姜维最后没有选择跟着刘禅安安静静作个降臣,却棋走险招意图为蜀国翻盘,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查阅史书。
《三国志-姜维传》十分简略,陈寿为这样一个敌国抵抗派将领作传似乎有些讳莫如深。我们只能通过各项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姜维的形象。
【二】天水夸英俊,术奉武侯来
应该说,诸葛亮的慧眼成就了姜维,姜维报答诸葛亮的心态,也最终引致他的悲惨结局。解读姜维,不得不首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缘分。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时为魏国天水郡中郎的姜维和几位同僚在外随太守马遵(和雍州刺史郭淮)巡查,蜀军骤至,天水太守急逃入上邽城,姜维没赶上自己长官回城的步伐,回到城下时太守怀疑姜维有投敌心,闭门不纳,姜维转投冀县,冀县也拒绝放他入城。姜维一众走投无路,投降了诸葛亮。
【原文:“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三国志-姜维传》)】
那一年,姜维二十六岁。诸葛亮的大军一路凯歌,连得陇上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结果姜维刚刚投蜀,马谡就失了街亭,诸葛亮只好匆忙撤退并迁徙西县的老百姓,姜维因此与母亲失散。【原文:“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三国志-姜维传》)】
作为一个初降的敌国将领,姜维行动能有多少自主?当时的心境,对比马超便知:陈寿在《三国志-彭羕传》中记载,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同理,“羁旅托国”的姜维当时在无路可走的窘境下投降,紧接着随着新的主国仓皇撤军,估计连自己是否能保全还惴惴不安,因此无法顾及撤退自己的母亲和家人。古代军人出征,一家老小留守后方,也是留给朝廷作为人质,一旦他投敌,朝廷便可以拿他的家人开刀,以儆效尤。降将姜维的心情,想必是诚惶诚恐、千头万绪。
这里解释一下,《三国志》之所以说马超是羁旅“归”国,而姜维是羁旅“托”国,是因为马氏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到马超的父亲马腾,都是汉臣,而蜀汉算是“汉”后续,所以马超投降刘备是“归”汉。姜维的母国是魏国,他投降蜀汉是依托于客国,因此是“托”国。虽然用词有差别,意思一样,都在说明他们不是刘备集团的“原始股股东“,而是后来者,在新主人手下没有根基,因此心里不踏实。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看姜维来到蜀国后的境遇,就能对姜维报答诸葛亮知遇之恩、不惜身死乃至一门宗灭的一生理解一二。
军队撤回大本营,正当姜维不知自己命运如何时,诸葛亮给姜维封官了:作管粮仓的文官,加了一个“奉义将军“的荣誉称号,封亭侯(东汉的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等,亭侯最低,但有食邑)。【原文:”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三国志-姜维传》)】
给降将一些好处,从而动摇敌方的战心,也是战争双方的常用手段。这本不足为奇。但诸葛亮之后的做法显示他是看中了姜维,有意栽培他。
诸葛亮写给属下(包括后来成为诸葛亮继承人的蒋琬)的信中说:“姜维这个人忠心勤力于时事,思维精细缜密,李绍和马良都比不上他,姜维其人是凉州上士。”【原文:“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三国志-姜维传》)】
诸葛亮认为姜维“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马上把姜维安排到军事岗位上锻炼,让他带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因为姜维是降将不被信任,诸葛亮专门给他的思想政治做了评价,说”此人心存汉室“;又夸赞说他“才兼於人”,等在军事上把他培养好了,就作为人才储备苗子直接推荐给皇帝。【原文:“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姜维传》)】诸葛亮去世前,姜维做到了中层干部:中监军征西将军,年纪三十三岁。
降蜀之前,姜维是地方官员的幕僚,本来是做会计的文官(“上计掾”),后来郡里考虑姜维的父亲作为郡将在平乱时战死沙场,“赐维官中郎”,从此姜维得以参议军事。降蜀的时候,姜维正是中郎。可以想象姜维在魏国地方为官是不得志的:姜维在魏国官居下寮,升为中郎是因为组织考虑他是烈士子女,给予照顾,之后姜维再无升迁,史书上也没有他作为中郎任何建树的记载,可见他虽然有擢升,却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干被领导欣赏,而是依靠父荫;虽然“参议军事“,却没有机会建功;蜀军来犯,姜维本来跟着领导出巡,领导一紧张急着跑回城躲避,居然把他一行人给抛弃了。
在这种困窘情况下投奔蜀军的姜维,劫后余生,惊魂甫定,居然被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相中,亲自指点栽培,把他当做蜀国未来股肱之臣来培养。姜维字伯约,可见是家中长子,他小小年纪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也许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姜维成为一个极其好学上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具体事例本文之后章节我会谈到。这样一个人,在他二十六岁那年,从怀才不遇,到被母国怀疑有家难回,到屈辱地成为降将,到扶摇直上成为敌对国丞相钦点的高级人才储备。诸葛亮对他有再生之德、知遇之恩,姜维当时的感激涕零可想而知。
【三】凉州上士
姜维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的人?
姜维志趣高雅,不爱美女金钱。姜维死后,他的蜀国旧同僚郤正曾写文章评价他,说:“姜维作为国之上将,位极人臣,却住着很普通的房舍,没有多余的资财。家中没有纳妾,也没有歌舞升平。衣食住行既不奢侈,也不刻意节约,居官的花费随消随支。姜维这样做,并非为了反腐倡廉而故意做出节俭的一套,而是因为内心很知足,没有贪欲“。【原文:“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三国志-姜维传》)】
郤正接着说,世人喜欢褒奖成功者而批评失败者,所以很多人认为姜维投错了主国,最终身死宗灭,由是对他的行为加以挑剔指摘,这不符合《春秋》的褒贬大义。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堪为当时做出表率“。【原文:“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三国志-姜维传》)】
诸葛亮对姜维青眼有加,应该是在姜维身上看到了自己。
第一,姜维勤奋好学、在军事上有天赋,文武双全。
姜维的军事才华自不必说,同时又有文学素养,他传世的作品有一部小小说《蒲元(别)传》【在《艺文类聚》与《太平御览》中分别收录了《蒲元传》和《蒲元别传》,情节相似而文字有差别,应当是同一篇作品流传的不同版本。】音乐史把姜维与司马相如、诸葛亮并列为汉代蜀山派古琴的代表人物。姜维被诸葛亮收降那年二十六岁(虚岁二十七),诸葛亮大概想起了自己曾经意气风发的年纪,当年他随刘备出山,也是二十七岁。
第二,姜维生活作风上的务实朴素,也和诸葛亮很投契。
诸葛亮曾经给后主上表说,自己的子女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在外当官的开销没有额外的开支,死的时候会做到“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原文“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姜维则是“宅舍弊薄,资财无馀”,“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何其相似!
第三,诸葛亮从姜维身上看到了和自己一脉相承的执着,又看到了比自己更高的胆气机变。
诸葛亮一生谨慎,勤勤恳恳巨细无遗,对本可以臣属去做的事情也大包大揽,结果被司马懿料定他会过劳死。【原文:“亮使至,(司马懿)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对于用兵,司马懿更是直接了当地指出诸葛亮思虑过多,用兵一板一眼,不会灵活见机权变。【原文:“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宣帝纪》)】
姜维用兵的风格和诸葛亮有很大不同。诸葛亮按部就班,等到粮草充足、兵甲齐备的时候出兵,步步为营。姜维则是瞅准魏国内乱的时机出兵,趁机捞一把【原文:”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维欲乘虚向秦川”(《三国志-姜维传》)】。姜维这种机变的风格虽然让他获得过大败王经,“经众死者数万人”的大捷(诸葛亮也鲜有这样的歼敌战果),他的冒险速进主义却使得蜀国失去了汉中屏障。姜维认为驻守汉中“適可御敌,不获大利”,想拉长魏军补给线,然后伺机出手,因此他战略放弃了魏延据守几十年不失的阳平关。这使得后来伐蜀的钟会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汉中,蜀中防守门户大开。
姜维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执着劲儿惊人相似,诸葛亮在陇上屯田打持久战,姜维也在沓中屯田。诸葛亮五出祁山【不是《演义》中所说的六出】,姜维七次兴大兵北伐,十一次与魏军交手。【不是《演义》中所说的九伐】,姜维这种“雄心誓不回”的精神在他人生最后一搏中,更是集其大成。
诸葛亮之后另一个对姜维有殊遇的人是魏国镇西将军钟会,他攻取汉中与姜维在剑阁僵持,直到邓艾灭蜀国。
姜维以无名小臣的身份背魏投蜀,当他作为亡国臣子重新回归魏国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敌国国君都知道姜维是蜀国的柱国之臣,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评价蜀国军政形势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三国志-陈留王奂传》)
姜维降魏后,钟会给了姜维极高的礼遇,“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轝:车)。这样的待遇,曹操给过暂时投靠他的刘备【原文:(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先主传》)】;刘备给过关羽、张飞【原文: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
面对诸葛亮的提携培养,姜维的回报是,用人生的最后一口气为蜀国的翻盘孤注一掷。
面对钟会的信任和厚爱,姜维的反应是筹划着一场把钟会当作棋子之一的大变局。姜维策动钟会在西川拥兵自重,欲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国诸臣,然后再刺杀钟会复辟蜀汉政权。这场无间道,陈寿的《三国志》原文没有记载,裴松之引用《汉晋春秋》,才使得姜维作为社稷臣的良苦用心载于史册。
战胜国主将钟会与姜维接触不久。便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公休、太初是魏国名士诸葛诞和夏侯玄的字。要理解这句评价,首先要知道诸葛诞和夏侯玄是怎样的人物。
(1)诸葛诞(公休)
诸葛诞有人事权力,如果有人向诸葛诞嘱托任用某人,他就把“打招呼”的话公开出来,然后再任用被推荐人,之后公开让大家来评价这个人任上的得失,作出奖惩。【原文:“人有所属托,辄显其言而承用之,后有当否,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三国志-诸葛诞传》)】。
司马昭有取曹魏而代之的想法,因为诸葛诞在淮南握有重兵,便先派贾充以劳军为名,去探诸葛诞的口风,看看他支持哪一方。结果诸葛诞非常直白,厉声说:你贾充不是(魏国忠臣)贾逵的儿子吗,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么能有把社稷给予他人的想法!如果都城有难,我会为捍卫魏天子而死。【原文:”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资治通鉴-魏纪九-卷七十七》)】
后来诸葛诞果然在淮南拉起了反司马氏的大旗,史称淮南三叛,失败之后诸葛诞被夷三族。诸葛诞因为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导致组织内部矛盾不断,陆续有人叛变诸葛诞。兵败后,麾下依然有数百人被俘不肯投降,司马昭下令把这几百人一个一个处死,每斩一个人,都再问其余人一遍“降不降”,结果把这几百人行刑完毕,依然没有人投降。【原文:“诞麾下数百人,皆拱手为列,不降,每斩一人,辄降之,卒不变,以至于尽”。(《资治通鉴-魏纪九-卷七十七》)】
(2)夏侯玄(太初)
夏侯玄有一次靠着柱子写字,一道雷劈中了柱子,把夏侯玄的衣服都烧焦了,宾客和随从都跌跌撞撞东倒西歪,他却”神色不变,书亦如故“。(《世说新语-雅量》)
魏国司空赵俨亡故,家中举办葬礼,宾客有几百人,夏侯玄稍迟到了葬礼现场,宾客们纷纷跨过座位,离席去看夏侯玄。【原文:“司空赵俨薨,大将军兄弟会葬,宾客以百数,玄时后至,众宾客咸越席而迎”。(《三国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裴松之引用这个故事的同时指出,赵俨葬礼时夏侯玄应该不在洛阳,所以这则传闻有误,但无论是不是葬礼的主人张冠李戴了,夏侯玄的“偶像效应”可见一斑。)】
中书令裴凯评价夏侯玄:见到他人们就如同进入了朝廷,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又好像进入了宗庙,满眼皆是礼器、乐器。【原文:“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世说新语-赏誉》)】。
评价完夏侯玄,那位裴中书令紧接着评价了钟会其人,说:见到钟会“如观武库,但睹矛戟”。(《世说新语-赏誉》),这句话大概意指钟会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且为人处世锋芒毕露,不懂韬光养晦。
钟会接触过夏侯玄本人,因为魏帝诛杀司马氏党羽的密诏事件,忠于魏朝的夏侯玄被羁押问斩。审理夏侯玄案件的钟毓是钟会的哥哥,钟会当时也在现场。钟会曾经想结交夏侯玄被拒绝,这次在法庭前又表露出结交的意愿,态度轻狎,夏侯玄依然拒绝了。审问的过程中面对严刑拷打,夏侯玄一言不发,定罪后“临刑东市,颜色不异”。(《世说新语-方正》)
从诸葛诞和夏侯玄的以上二三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几个共性:方正直白,素有清名,粉丝极多,为魏王朝效忠导致自己家人被害,被诛灭三族。
(3)姜维
转过头来看姜维。钟会如此器重姜维,一方面,是因为钟会自己本身就有占领西蜀称霸一方的想法,因此需要倚重蜀国的要臣姜维;另一方面,姜维、钟会、夏侯玄、诸葛诞其实骨子里是一类人,姜维又比喜欢空谈的夏侯玄更务实,比诸葛诞性格更沉稳,比钟会更懂得迂回。
之前已经谈到姜维生活简朴,品性自成”一时之仪表“,而且郤正特别说姜维这样的做派不是做给人看,而是天性使然。夏侯玄虽然是名士,但同时期的傅嘏曾很尖锐地指出夏侯玄“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三国志-傅嘏传》)诸葛诞、钟会被陈寿共同评价为“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三国志-诸葛诞传》),意思是志大心高,想办大事却不仔细考虑后果,自己事败而使宗族受到连累遭殃。联想到姜维的结局,竟然也挺适用于这个评价,让人脊背隐隐发凉:莫非人的命运真的由性格决定?!
【四】后诸葛亮时代的姜维
诸葛亮慧眼识人,他的接班人蒋琬、费祎相继辞世之后,姜维成为蜀国仰赖的唯一有能力做出有意义抵抗的军事领袖,并且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姜维据守的剑阁关,自始至终没有被魏军攻破;蜀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投降,他还在作最后的抵抗,策划一场兵变,失败后被剖腹暴尸,家人也遭了秧。而蜀主刘禅却安安稳稳作着安乐公,长寿善终。
古今有关后主刘禅不傻的分析不绝于耳,这些分析都有道理,刘禅作为被权臣辅佐的弱主,成年后能够收回大权,他的权术机变绝对是有一套的。刘禅在尊重诸葛亮生前对继承人蒋琬、费祎安排的基础上,巧妙地分了两人的权力,让两人职权交叉,从而让皇权逐渐蚕食相权。费祎死后,刘禅又剥夺了大将军开府办公的资格,因此姜维接费祎的班后,权力又被皇帝削弱一些。
但刘禅能够收回皇权,并不代表他有乃父刘备那样让臣下誓死效忠的人格魅力。刘禅比刘备笼络人心的能力差得很远,对朝中的贤臣应该没有什么恩遇,因此诸葛亮说虽然蜀国弱小,但手下的“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都没有跳槽或撂挑子,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随着被刘备的个人魅力团结在一起的创业团队逐渐凋零,后期的蜀国朝廷多半是拿工资混日子的人,况且刘备入川,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被外来户挤压,本身就对刘备虚与委蛇,因此邓艾涉险偷渡阴平之后,以残兵一路挺进成都,几乎没有遭到正儿八经的抵抗,反而一路通过收缴蜀国降兵的兵马钱粮而壮大起来。换言之,蜀国上上下下对魏国早就人心思归。
谯周《仇国论》表达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益州本土人士的普遍心态,放到今天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仇国论举了“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民疲秦役,天下土崩”的例子,说明小国想要图霸业,要像周文王、勾践那样让养民,体恤老百姓的辛苦,而如果用兵役徭役让老百姓困苦,就算是强秦,也不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谯周被不少人诟病为“投降派”,蜀国出兵的时候他散布反战言论,邓艾入蜀的时候他劝刘禅投降。谯周看似软骨头,他前后行为的指导思想其实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让老百姓尽量不要因为军阀的吞并受到战乱,能和平演变就和平演变。谯周不看中个人名节,为民生代言,这样的文章发表并流传,说明这种投降论调在蜀国朝廷上下颇有市场,现代人跳出历史局限性,可以读出他“为生民立命”的情怀。 当然,这也侧面显示了姜维在朝中力量薄弱。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朝廷几乎没人敢说一个不字,谯周的论调似乎是少数派。诸葛死后,蜀汉反战派纷纷跳出来。
在这种大环境下,后诸葛亮时代的姜维坚持北伐,基本上是不得人心,孤掌难鸣。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姜维传》对几次北伐战役的寥寥数笔描述中,读出姜维的尴尬。
(延熙)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
(延熙)十六年春,维粮尽退还。
(延熙)十九年春……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
(延熙)二十年,……维数下挑战,(司马)望、(邓)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
这四次北伐时间点很近,多次无功而返。被邓艾破于段谷,“死者甚众“的那一场战役,更是因为同事约好了却不来助战,造成了这么大的伤亡,失约的胡济回朝没有被严惩,姜维则招致朝野的怨愤。没想到紧接着下一年,魏国诸葛诞内乱,姜维又要出兵,挑战不应,僵持阶段,听说诸葛诞败了,姜维又是无功班师。
北伐大量消耗蜀汉民财军力,老百姓有多苦,朝堂有多不耐烦,可想而知。
从姜维个人利害的角度说,姜维作为敌国降将本来就没有根基,加上与朝中鸽派的斗争愈发尖锐,他也许只是需要兵权来保护自己。如果不北伐,他这个和平时期的大将军就要被削权;如果北伐,他的军事才能无人可以替代,所以后期姜维一路升至大将军一职,操持蜀汉兵权,严格贯彻北伐的“国策“。
但如果说姜维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安全而频频北伐,又是误读了他。
假如姜维是个精明地会保全自己的人,就无法解释他在蜀国“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的后主掌权时期,冒着被后主厌恶的大不韪,也冒着得罪权臣的风险,奏请后主诛杀奸臣宦官黄皓。也更无法解释他在蜀汉灭亡、钟会对他十分器重的情况下,策动兵变做出放手一搏的举动,这绝对不是明哲保身人的行事风格,而是荆轲做派,国士无双。
【原文:“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华阳国志》)】
姜维作为大将军,想诛杀宦官黄皓而不可得,这次正面冲突,姜维完败,刘禅站在黄皓一边,姜维为了“避内逼”,要离开成都到沓中屯田以自保。可见刘禅不得不倚赖姜维的能力,但人心隔肚皮,对姜维并不信任也不重视。皇帝如此,臣下怎么还会积极进取?蜀国上下就是这么离心离德。
姜维在后诸葛亮时代的蜀国夹缝中的处境,和他希绪弗斯般近乎神经质的北伐,我的解释是,姜维对自身的定位和诸葛亮对姜维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诸葛亮指定死后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守成派,可见诸葛亮认为自己身后的蜀国应当采取守势,以“内修政理”为主。蒋、费二人对诸葛亮指定的内政萧规曹随,费祎更是刻意限制姜维对北方用兵,每次姜维打报告要军队,费祎给他不超过万人。似乎诸葛亮没有寄希望于让姜维继承他的北伐大业,只是作为蜀国新生代人才储备的将领而栽培他。姜维却因为诸葛亮的悉心培养而自认为是继承武侯北伐遗志的衣钵传人,要实现诸葛亮未竟的愿望,但姜维对蜀国朝廷和军队的掌控远逊于诸葛亮,外部局势对偏安一隅的蜀国也愈发不利。这样,姜维对自身定义的错位,最终导致他在蜀国朝野因为频频兴兵引起众口交毁,这种错位的思路也最终导致了他本人的悲剧。
【五】姜维的家人
裴松之引述《魏略》中的记载,姜维投降后,他的母亲和妻儿都落入魏军手中,魏国考虑姜维是被太守挡在外迫不得已投降,对他滞留魏国的亲人没有诛杀,而是收官下狱。【原文: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三国志-姜维传》裴注)】
魏国对降将家人的处理,应当是很严厉的,陈仓之战的郝昭在诸葛亮四面围城的情况下对劝降者的说辞中,我们可以对这样的制度探之一二。他说 “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三国志-郝昭传》裴注引《魏略》)意思是说:魏国对降将的法令你是清楚的,我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你不用劝了,我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郝昭的话里,“门户重”这三个字是关键,郝昭说自己宗族人口多,即“门户重”,宁愿自己城破被杀,不愿意自己的宗族被魏国惩罚降将家人的法律所累。
姜维的母亲和第一次婚姻的妻儿最终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史书上没有记载。既然他在魏国的家人身陷囹圄,姜维成为蜀臣后,应当是另有婚配,姜维策反钟会的计策失败后,在成都那场动乱中被诛杀的妻子和子女,应当是他第二次婚姻的家人。我们只能怀着侥幸去想象,姜维在魏国的家庭免于刑杀之后,有朝一日得到大赦出狱,得以归隐林泉,从此安安稳稳过一辈子老百姓的安生日子,没有因为姜维假降钟会策动的谋反大计而受到二次牵连。而陈寿《三国志》没有记载姜维两度家庭任何成员的姓名,这一现象在显赫大臣的传记中极为反常,仿佛为了掩护姜维亲人的隐姓埋名,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六】对姜维的评价
罗贯中应该十分喜爱姜维这个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了诸葛亮先获得姜维老母,再让姜母召唤姜维降蜀的情节,掩盖了姜维被批评为“不孝”的重大事件。姜维对母国魏国,包括自己的故乡陇西地带频频用兵,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性,弱化了姜维被诟病的“不忠”。
姜维毕生顶着“不忠”“不孝”的评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所承受的压力无法想象。加上他最终死亡的惨状,亲人被害的结局,姜维在成就“小我”的层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古今对姜维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一边搜集与姜维有关的资料,一边心情愈发复杂起来。应该说,姜维是一个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的人,姜维执着而近乎偏执的个性,使得他为了对得起诸葛亮一人,没有成功兼顾其他各面。因此诸葛亮的美名流传千古,而姜维的生前身后却被不计其数的褒贬指摘所笼罩。
首先,对姜维的评价不能超越他的历史局限。古人的价值观不能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比如说,古代悠久的殉葬习俗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人身忠诚“从死“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数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屡禁不止,数次死灰复燃,直到清朝早起才彻底废止。在当时的价值体系下,姜维要做死社稷的臣子,没有像北地王刘谌那样自杀成仁,而是选择了赌上一把,力图拼死扳回一局,使离间计策动谋反,这种不惜代价的死节精神值得钦佩。
作卧底,这是一条比自杀更为艰难的道路,对作为两度降将的姜维本人尤为如此。从古到今,因为卧底的身份不为人所周知,所以这样的人即使牺牲了,也可能在世人的误会中留下骂名。姜维的假降计谋在《三国志》中未被记载就是明证。(陈寿是姜维同时期的人,曾在蜀国为官,师从谯周。)如果不是因为东晋永和年间孙盛入四川(这时已经是约公元345年,距姜维死难的264年过去了80多年),见到蜀中的“故老“,又亲眼见到姜维给刘禅阐述自己计策的密疏,并且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姜维的赤胆忠心、临死一搏就真的湮没于漫漫历史长河了。【原文“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孙盛《晋阳秋》)】
第二,对姜维的评价要考虑他所处的地位:蜀汉大将军,全国兵权在握。既然居其位,便要谋其政。姜维(至少是自认为)被诸葛亮培养来继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既然受人之托,便要忠人之事。然而,姜维作为一个国家的顶梁柱,缺乏民生意识,不顾千夫所指,出师北伐,劳民伤财,让蜀国民生更加凋敝。但蜀国的灭亡不能归罪姜维,而是蜀国上上下下的昏庸与消极所致。
吴国使臣薛诩出访蜀国的时候,见证了蜀国末期朝野上下的亡国之象。他回到吴国的时候向吴主汇报说:在蜀国,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臣子只求自保免罪,在朝堂上听不到有价值的言论,到了民间老百姓都饿着肚子。而蜀国的君臣依然悠然自得,就像栖息在将被焚烧的大厦房梁上的燕雀,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原文:”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三国志-薛综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第三,姜维对魏国和对蜀国不同的尽忠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春秋时期刺客豫让的故事来理解。
豫让的故事要从三家分晋说起,豫让初是范氏家臣,后事中行氏,都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才受到重用,智伯对他很尊重。豫让如鱼得水之时,赵襄子灭了智伯,和韩、魏瓜分了智伯在晋的土地,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盖骨漆成饮酒器具,以示侮辱。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定刺杀赵襄子。为了隐藏身份,豫让以漆涂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炭弄哑了自己的声音,又乔装打扮,沿街乞讨,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豫让行动失败,被赵襄子抓住,赵襄子责问他: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灭了他们,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服侍智伯。智伯已死,你为什么急于为他报仇呢?”豫让说:“范、中行氏把我当普通人,我就以普通人的方法报答他们。智伯把我当成国士来对待,我便用国士的做派报答智伯”。【原文:“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
第四,姜维铤而走险,不仅仅是报知遇之恩,也是出于深切的责任心。姜维处于大将军之位,总督全国兵马,在他的任期内国家败亡。此时的姜维想必陷入了震惊和深深自责当中,汉中失守、阴平被破,姜维却在成都门户剑阁被钟会大军绊住。蜀国边境防线全面崩溃,直至成都陷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都没有了,还守剑阁何用?关于后主何去何从的谣言满天飞,传到剑阁前线,姜维连忙指挥蜀国最后的五万生力军回撤,走到一半,后主敕令姜维投降钟会。
本来,他已经是蜀国后降的臣子。【原文“会谓维曰;‘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三国志-姜维传》裴注引干宝《晋纪》)】
作为忠臣,抵抗到最后一刻,已经尽职了。但是,他又朝前迈了一步。这一步,一往无前,万丈深渊。
【七】司马昭的预言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姜维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棋走险招,应该说,这场计策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众所周知,姜维和钟会死于魏军的哗变,也就是说司马昭还没有出招,姜、钟的谋划就已经败了,司马到成都的时候只是去恩威并施、收拾残局而已。
(1)姜维不知己(成都)
蜀汉覆灭,成都人心浮动。到兵变的当日,推断姜维这时连刘禅的面都没有见到,他之前在沓中(甘肃)屯田、后移师退保剑阁(四川)抵御钟会,听说成都有失,他回师途中被敕令投降。也就是说姜维远离成都已经很长时间了。试想,曹爽和魏帝前脚离开洛阳,司马懿后脚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就能把曹爽十几年的势力一锅端了,姜维长期不在成都,他对成都人心、势力的把握能有多少?
也就是说,就算他一计成功,尽杀魏将、除掉钟会,下一步又怎么走?成都的局势、朝廷的人心向背,姜维当大将军的时候尚且控制不住,何况现在刘禅已降、臣下均有保全自己小九九。
(2)姜维不知彼(魏军)
头年冬天刘禅刚刚降魏,姜维策动的这场“成都事变”发生在次年元宵节,间隔时间才不到两个月,对钟会麾下的派系背景应该说是了解很少,对钟会对魏军的掌控能力也不甚清楚。其实,钟会是控制不住手下魏军的。原因有四:
第一,钟会这次领兵之前,一直在司马昭跟前参议军政,虽然屡屡献策,但出征西蜀实际上是他首次将兵,没有军功给他既定的号召力。
第二,在征讨过程中,因为妄杀许仪(许褚之子)、收押诸葛绪两件事,他手下将官已经颇有微词、人心惶惶,也就是说,钟会在军队里立威不立信,这就很危险了。
第三,钟会是“镇西将军”,总督的是“青、徐、兗、豫、荆、扬诸州”军马。这些军马平时是受“镇东将军”、和“镇南将军”节制的。镇西将军统领“镇东””镇南“将军的兵马【注】,玄机就太大了,说明司马昭意在把这些军队暂时移交钟会统领,平蜀任务完成之后,这些外地兵马只剩静待回归本位。
第四,手下将士军旅疲乏,等待朝廷封赏,家眷还在司马氏控制的大后方,心心念念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在这种情况下,钟会要拉他们造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赔本买卖,不会有人支持的。
(3)姜维与钟会
姜维要复蜀汉,钟会想当刘备。在这种不知己、不知彼的背景下,想要实现二人同床异梦的主张,姜维和钟会可以说是光杆司令。果然,被钟会圈禁的将领中有一位护军胡烈,之前攻打西蜀的多次行动中都有他的身影;钟会信任的部下丘建却是胡烈最先推荐给司马昭的,心里感激的是胡烈,而钟会却信任丘建。【原文:“会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烈荐之文王,会请以自随,任爱之”。(《三国志-钟会传》)】
果不其然,钟会的计谋就毁在胡烈、丘建手里。钟会把囚禁魏军将领的任务交给丘建,丘建和受囚者、自己的恩人胡烈,取得联系,之后,丘建散布了钟会要用大棒打死并在殿后坑杀被囚将官的消息,消息一夜之间就在这些被钟会绑架的人质当中穿得人尽皆知(“一夜传相告,皆遍”)。这下子,被囚禁的魏军将领知道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是集体哗变。自此,钟会对属下失去控制。
这个引起军队立迅速哗变的消息,是否是胡烈或丘建为了激发大家反抗意识,故意编造的?很有可能。因为哗变已经发生之后,手下有人(没有记载是姜维)建议钟会屠杀高级将官,钟会很明显还在犹豫。【原文:“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三国志-钟会传》)】
接下来,姜维再次出场了,也是在此时,我们看清了钟会对姜维到底是信任更多,还是利用更多。
从正月十五元宵节起事,到一夜之间屠杀魏将的流言满天飞,到部下瞬间集体反水,局面急转直下,钟会到这时还在犹豫是不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官。一直到正月十八中午,情势万分危急,钟会才给了姜维裁制自己军队的权力(“时方给与姜维铠杖”)。
这个“方”字信息量很大,“方”是“方才”的意思。可以想见钟会虽然和姜维关系好,也同意姜维收监邓艾、反叛司马的计策,还让姜维依然统领原蜀国军马,但钟会这么聪明的人,他明白自己既要防范被囚的魏将,也要防范姜维。尽除了魏将,钟会就失去左右手,一旦姜维要独大,钟会就危险了。所以,钟会犹豫了两天两夜,直到手下即将攻进城的生死存亡之际,不得不依靠姜维,他才把天平倾向了姜维一端,也是势穷的无奈之举。
这时,我们看到了姜维的沉着勇敢,从陈寿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无奈和绝望。
由于丘建散布的消息里表示钟会要下杀手,反水的军士人人为生存而战斗,根本不需要有人指挥监督,争先恐后地攻城(“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钟会害怕了,觉得部下应该是要杀自己,问姜维怎么办(“会大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姜维说:那就还击反抗。(“但当击之耳”),一个“耳”字,显示姜维也知道大事不妙,途穷之际,只能硬拼以求生路。
当时的情景还原:姜维首当其冲,姜维率钟会和亲兵左冲右突,年已六旬姜维仍身手了得,杀死了近身的五六人,最后不敌众人的围剿,倒地而亡,死在钟会之先。众将都知道诛杀钟会能记大功,姜维死后,这群人调转矛头,争先恐后地攻击钟会,钟会被一拥而上的乱军杀死。【原文:“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三国志-钟会传》)】而基于丘建散布的消息,大家推测钟会要集体诛杀魏将是听信了姜维的计谋,所以在愤怒之下,残忍地剖开姜维的尸体解气。
因为《三国志》言简意赅,也因为当时局势瞬息万变,参与者或死、或事后噤若寒蝉,这件事情的始末,姜维参与度的深浅,到底多少在他谋划之内、多少是途中发生的意外,甚至姜维的动机到底是复国勤王,还是想和钟会在西蜀当山大王,都扑朔迷离。
从史载的姜维事迹和诸葛亮对姜维政治操守的评价,也从裴松之引述孙盛、习凿齿的记录来看,我愿意相信姜维作为忠臣为蜀国翻盘的心居多。能想到这样的计谋,也真可谓奋不顾身、亲蹈虎狼之穴了。言至结局,也许姜维的心态与诸葛亮《后出师表》阐述的北伐心态相似,“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当然,众所周知,《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所作也是一直有争议的。)
(4)司马昭的预言
姜维、钟会各自打算,但是都没有算过看得更为透彻的司马昭。闪回一下,我们看看司马昭是怎样看待钟会反情的。
钟会大军还没出征,就有人提醒司马昭,钟会很有野心,一旦给他兵权,再加上平定西蜀的灭国之功,钟会恐怕会尾大不掉。(补充一下,在魏朝,钟会的父亲钟繇和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是同辈人、同事,钟繇一度比司马懿的官阶高,而且钟家是中原世家大族,所以钟会不会甘心居司马昭之下,但眼光和韬晦上,他和司马昭就差远了。)面对亲信关于钟会反心的提醒,司马昭这样分析时局:
“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三国志-钟会传》)
司马昭的意思是说,蜀国的败军之将、亡国之臣,心胆皆破,想和这一帮人谋划图存称霸的事,队伍根本就带不动。而南下破敌的魏军都急切要回家(受封赏、与家人团聚),是不会支持钟会的。如果钟会一厢情愿想造反,那就是自取灭亡。
这番话可谓是直指人心肺腑。而事态的发展,也没有出司马昭的预料,司马氏还没有采取行动,钟会和姜维便已经事败,死于自己属下的围剿。【原文:“军至长安,会果已死,咸如所策”。(《三国志-钟会传》)】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读这部分《三国志》的过程中我一直困惑,对于这场孤注一掷的冒险,姜维究竟有怎样的预期?
从姜维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的机会主义和敢当大任的做派,可以说促成了他的一系列作为。姜维用兵喜欢伺机出动,趁魏国内乱而北伐,弃阳平关而“图大利”,能策划奇谋,但有赌徒心态:有一分胜算,就要付出一百分的代价和努力。同时,姜维作为统帅,每次带兵亲冒矢石,常常为大军断后,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蜀国在自己身为三军总司令之际覆亡,姜维一定心有不甘。
从结果来看,姜维成功地成为一颗自杀式人肉炸弹,毁灭自己以致臣节,顺便把邓艾、钟会这两个魏国的军事人才一起陪绑送葬。
从最终的成败来看,姜维策动钟会反噬邓艾,又利用钟会意图复国,他的做法客观上却帮助司马昭铲除了功高盖主的两大潜在威胁,整个事件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司马氏黄雀在后”。
这场发生在公元264年元宵佳节的变故,读罢掩卷,五味杂陈。
【尾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景耀六年冬(公元263年),蜀主刘禅降魏;紧接着,公元264年正月元宵节,姜维策划的兵变在成都爆发,计谋败露,姜维死于乱军之中,死后被剖,尸骨无存。姜维的故乡甘肃天水甘谷县(古冀县)有一座姜维墓,是衣冠冢,据说埋有抢救出来的一只姜维当时穿着的战靴,当时现场的血腥暴力可以想象。
姜维终年62岁。他矛盾的一生、对蜀国尽心尽力流完最后一滴血的行为,是豫让精神:彼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至于他大大小小的疏失过错,只能说明姜维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经历过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进退维谷、顾此失彼,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故事才会纵贯1800年,扣动着历代读者的心弦,萦回不去,让人心有戚戚。
据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记载,钟会死于乱军中后,他的功曹给钟会收了尸(“钟会功曹向雄之收葬会”),而司马昭也鉴于钟家祖上的功勋,而只处死了与钟会合谋的钟邑和钟毅,没有牵连钟氏一门。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司马氏立足未稳,钟家在洛阳门多故吏,一旦叫起真儿来,拔出萝卜带出泥,到时候不好收场。
姜维则没这么幸运,他在蜀国这几十年本身已经是没有背景的孤臣,在魏朝作为降臣,还是力图谋反的降臣,更是为统治者所不容。既然铲除钟氏投鼠忌器,姜维则成了司马氏警示后人的绝好材料。除了天水甘谷的衣冠冢,四川芦山还有姜维的“胆墓”,传说朝廷禁止任何人收葬姜维,他的部将冒死偷走了他的胆,葬于芦山。姜维暴尸于市,遗体不知所终。
伯约,最终是死无葬身之地。
溯流而上,觅渡,觅渡,渡何处?
远志当归,式微,式微,胡不归?
【注】关于镇西、镇东、镇南将军统领的辖区,可以参照以下依据。如有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邓艾被封镇西将军时,统领的是陇右兵马,这是正儿八经应该归镇西将军管辖的。
--“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三国志-邓艾传》)
曹操年轻时,担任镇东将军,手下有兖州、青州(均在今山东)军马。
--“收(黄巾)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夏六月,迁镇东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魏国后期新生代名将毌丘俭、诸葛诞分别任镇东、镇南将军时,统领的有杨(扬)洲、豫州兵马。(这里扬州是指安徽淮南一代,不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今天的扬州是当时徐州境内。)
--“(毌丘俭)领豫州刺史,转为镇南将军”。(《三国志-毌丘俭传》)
--“诸葛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诞为镇南,都督豫州。俭为镇东,都督杨(扬)州”。(《三国志-毌丘俭传》)
--“以诞久在淮南,乃复以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三国志-诸葛诞传》)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473+)
- 推荐购买(155+)
- 体验满分(562+)
- 无缺页(351+)
- 四星好评(132+)
- 微信读书(168+)
- 值得购买(77+)
- 经典(519+)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4-12-29 05:12:1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益***琴: ( 2024-12-29 20:43:4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后***之: ( 2024-12-27 20:22:5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石***致: ( 2024-12-10 05:21:38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国***芳: ( 2024-12-14 07:56:14 )
五星好评
- 网友 饶***丽: ( 2024-12-29 23:51:13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 2024-12-24 00:56:0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堵***格: ( 2024-12-14 01:04:18 )
OK,还可以
- 网友 蓬***之: ( 2024-12-29 22:33:42 )
好棒good
- 大滞胀——下一步:通缩?通胀?或者滞涨?(警告:通胀并未远去,滞胀也许回来。本书解读人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展望精英与百姓共同关注的财富趋势!帮助个人和企业在两难困境与糟糕年代中作出明智抉择!)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考精选1000题真题分类道德与法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金融守护人 监管机构如何捍卫公众利益【正版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正版 正版图书 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有声伴读】中国传统故事 注音版儿童读物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一二三年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儿童故事书大全睡前故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I Wish I'd Been There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56处精美经典建筑,立体展现上海建筑历史渊源与城市品格)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狄公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怎样和领导相处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