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英文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品中国(英文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赫恩曼尼 发布时间:2018-09-23 12:00:51
五官会随心情变化的夫妻,越长越像;想变成山芍药花的丈夫,最终真的成了一朵花;小镇里的人变成了流浪狗;一起生活的丈夫是秸秆做的。这么大的脑洞,似乎只有日本作家才能写得不动声色,又细思极恐。
作者:疯狂大帆船 发布时间:2019-09-30 15:24:43
什么是捧杀?请看评论。如今的乙一,江郎才尽啊。我本来以为他可以走向拉美文学的,或者安吉拉卡特,结果乙一掉在“叙诡”中出不来,终究冥然众人矣。(排名第一的评论没看明白,是“这一本我本来以为…”,结果40多了,出的书除了换笔名,套路在18岁这一本里原来就有…)
作者:JUNWK1334 发布时间:2010-02-27 23:46:00
田汉的散文太难看了= =
作者:贺新 发布时间:2021-05-05 21:34:30
分析方法简单实用,要点突出,这些都不必多说。最关键的是,举例全部是中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案例!具有极大的历史参考价值!
作者:Vamei 发布时间:2012-08-19 11:26:38
太有乐了,我能说是人间喜剧吗?
作者:cat wizard 发布时间:2022-07-29 23:17:53
《海派文化地图》奉贤篇,可读性强,有不少故事。
深度书评:
期望太高,科普而已
作者:指间砂 发布时间:2019-12-19 17:45:09
《让我们灵魂激荡身体欢愉》----一个男科医生的手记
任黎明著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 2019年12月2日看完
黑色的封皮包裹着神秘,让人产生探究其中的想法。书虽然比较厚,但看起来非常快,两天空余时间已看完。
作为一个专业泌尿科医生,科普文把知识点通过一个个案例放到读者眼前,文笔幽默有趣,充满四川话的韵味。但读完又觉得有卖弄文笔之嫌,会有不少诗词抒情桥段,其实与正文内容关系不大,大可全部删除。作者虽然是个医生,但也是个文人,沾沾自乐抒发自己追求女人,初恋牵手等等的情节其实全无必要。还是有选择的读吧,至少普及泌尿科知识这一点做到了。看完后丢给老公阅读,让他看完再选择必要内容转述给儿子。
老年人前列腺问题答疑解释的很清楚。
美国农业部2014年公布的研究结果证明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翻译错误太多,试用2万字证明
作者:nickname 发布时间:2023-04-08 04:15:14
《软件需求与可视化模型》的书评已经完成,按照惯例,中英文对照,本文继续对《软件需求》第三版进行评论,争取做到有理有据。
《软件需求与可视化模型》的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67829/
(精译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需求可视化:22个需求模型及其应用场景》, ISBN: 9787302643715 当当网链接:
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696619.html
, 京东链接:
https://item.jd.com/14024543.html
)
另外,2024年已完成《敏捷软件需求》的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57696/
重要说明:本书评主要针对翻译中信(正确)、达(通顺)、雅(优雅)中的“信”进行评论。说话的语气,是否通顺,是否存在翻译腔,一般都不会评论。除此之外,也不会对翻译人员本身做出任何评价。望周知。
“前言”的第一个列表,第二条,原文是:
The maturing of tools both for managing requirements in a database and for assisting with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activities such as prototyping,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原译:
基于数据的需求管理工具和需求开发辅助工具(如原型、建模和仿真)日趋成熟。
评论:“such as...”修饰的是“各种需求开发活动”。
改为:
现在有许多越来越成熟的工具,它们要么用数据库来管理需求,要么协助需求开发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原型设计(prototyping)、建模(modeling)和模拟(simulation)等。
还是前言,黑点列表之后的第二段,原文是:
The creative business analyst, product manager, or product owner will thoughtfully adapt and
scale
the practices to best meet the needs of a particular situation.
原译:
为了满足具体情况的需要,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这些实践进行精心调整和
测量
。
评论:scale不是“测量”。
改为:
有创造力的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负责人会深思熟虑地调整并
拓展
这些实践,以最好地满足具体情况的需要。
还是前言,黑点列表之后的第三段,原文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involves
at least as much
communication as it does computing, ...
原译:
在软件开发中,沟通总是重于计算机操作,....
改为:
软件开发所涉及的沟通量至少和计算量一样多,...
表1-1中对于“特性”的解释,原文是:
Feature: One or more logically related system
capabilities
that provide value to a user and are described by a set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原译:
特性:单个或者多个为用户提供价值的、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性能
,可以通过一个功能需求集合进行描述。
评论:capabilities不是性能。
图1-1后的第一段开头,原文是:
Business requirements
describe
why
the organization is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原译:
业务需求描述组织
为什么
要
执行
系统...
评论1:implementing不是执行,而是实现。
评论2:同一段将project charter翻译为“项目图表”,实为“项目章程”
图1-1后的第二段,原文是:Some people use the broader term “stakeholder requirements,” to acknowledge the reality that various stakeholders other than direct users will provide requirements.
原译:
有些人喜欢用“干系人的需求”这个更广义的术语来说明各类干系人比直接客户
更能提供需求
。
评论1:个人不喜欢将stakeholder翻译为“干系人”,因为stakeholder不一定指人,还可能是一个实体,一个部门等等。所有利益相关的,都是stakeholder。后文均改为“利益相关方”。
评论2:这句话存在翻译错误,并没有“更能提供需求”的意思。
改为:
有的人使用更宽泛的术语“利益相关方需求”(stakeholder requirements)来强调除了直接的用户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利益相关方都会提供需求。
第1章出现了“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台”的说法,可直接译为“收银台”?原文是“cashier’s workstation”。
第1章的这一段:
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台算是“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超市里有与称重设施相连的条形码扫描仪和手持式条形码扫描仪。收银员有键盘、显示器和现金抽屉。我们在超市里面还可以发现用于刷积分卡、信用卡或者借记卡的读卡器和PIN盒,甚至还有自动找零机。甚至还可以看到三台打印机分别打印购物小票、信用卡签单和优惠券,只不过这些对你来说无关紧要。这些硬件设备都在软件控制下互相关联。随后,业务分析师根据系统或者产品的整体需求提取具体功能,将其分配给这些组件系统子集中的某一个,同时了解它们之间的接口。
感觉不太对头,改成:
“系统”的一个例子是超市中的收银台。在收银台,会有一个与称重秤集成的条码扫描仪,还有一台手持条码扫描仪。收银员面前会有一个键盘、一台显示器以及一个现金抽屉。作为顾客,你面前有一个读卡器,还有一个用于输入会员卡、信用卡或借记卡密码的小键盘。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一个硬币找零器。你可能会看到最多三台打印机来分别打印小票、信用卡收据和优惠券(后面这个许多人都没啥兴趣)。这些硬件设备都是在软件控制下进行交互的。在这个例子中,将系统或产品作为一个整体,为了征询它的需求,业务分析师必须为其中每个组件子系统推导出具体的功能,而且还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接口。
原文:
A good example of a “system” is the cashier’s workstation in a supermarket. There’s a bar code scanner integrated with a scale, as well as a hand-held bar code scanner. The cashier has a keyboard, a display, and a cash drawer. You’ll see a card reader and PIN pad for your loyalty card and credit or debit card, and perhaps a change dispenser. You might see up to three printers for your purchase receipt, credit card receipt, and coupons you don’t care about. These hardware devices are all interacting under software control.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system or product as a whole, then, lead the business analyst to derive specific functionality that must be allocated to one or another of those component subsystems, as well as deman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m.
第1章的补充内容(原书是框起来的)“非功能需求到底是什么”。
第1段和第2段都是垃圾话,属于复制和粘贴错误。可以删除。
连续出现两个“易用性”。事实上,其中一个是可用性。原文是availability,usability。
接上一项,本来不想继续说这个补充内容“非功能需求到底是什么”了,但看到一整段话,都不太对头,只能重新说一下。原文是:
还有其他一些非功能需求,它们描述的是系统运行环境,例如平台、可移植性、兼容性和约束。很多产品还受
兼容性
、监管和
发行许可
的影响。我们甚至还要考虑到产品的
地域性需求
,例如用户的文化、语言、法律、货币、专有名词、拼写和其他特征。虽然此类需求被归入
功能需求
,但业务分析师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功能,确保系统的所有行为和属性符合用户的预期。
改为:
还有一些非功能需求涉及系统的运行环境,例如平台、可移植性、兼容性和约束等。许多产品还受
合规性
、监管和
认证
需求的影响。产品可能还有
本地化的需求
,必须考虑到文化、语言、法律、货币、用语、拼写以及其他用户特征。虽然这些需求戴了一个
“非功能”
的帽子,但业务分析师往往能从中推导出许多功能,以确保系统拥有所有期望的行为和属性。
原文:
Still other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ddres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system operates, such as platform, portability, compatibility, and constraints. Many products are also affected by compliance, regulatory,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There could be local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s that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es, languages, laws, currencies, terminology, spelling,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users. Though such requirements are specified in nonfunctional terms, the business analyst typically will derive numerous bits of functionality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possesses all the desired behaviors and properties.
评论:certification也有“资质”的意思,但这里的主语是“产品”,所以这个需求表明的是“一个产品要通过认证”。
第2章的表2-2的标题将“Requirements Bill of Responsibilities for Software Customers”翻译为“软件客户的需求责任”,这基本正确。但是,这一章有多处将responsibilities翻译为“义务”,这是错误的。
评论:配合你搞需求工程,这是我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是我的义务。作为BA,你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们配合你搞。但他们不搞,你也无法强求(义务)。
表2-2罗列了一堆利益相关方(干系人),其中几处翻译存疑。
1. 收单机构(acquirer),这个词是有收单机构的意思。但明显不符合这里的上下文。acquirer还有“需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收单机构”,支付宝、微信这些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都是收单机构。
后文有一句“If there is a serious disconnect between the
acquiring customers
who are paying for the project and the
end users
, major problems are guaranteed”,翻译为“如果为项目买单的人和最终用户之间有严重的脱节,肯定会出大问题”。
这里的
acquiring customers
就是需方客户。
另外,书中将
end users
一会翻译成终端用户,一会翻译成最终用户。建议统一成后者。
2. 公司业主(company owner),一个公司有业主吗?其实就是公司负责人的意思。后文都将product owner翻译成“产品负责人”了。
第2章将“If you don’t, be prepared to read reviews pointing out product shortcomings that adequate user input could have avoided”翻译为“如果不这么做,评审报告中就有可能出现那些原本可以通过用户充分参与来避免的缺陷”。
实际为:
“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只能通过用户评价才能知道产品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本来是可以通过充分的用户输入(user input)来避免的。”
评论:项目初期用户的输入不足,自然造成最终产品与用户期望的gap(差距)。而这个差距,如果只能靠用户使用了产品之后的体验报告才能得知,那么是不是很令人遗憾?
表2-1第3条:
希望业务分析师用了解合适的形式记录需求
表2-2第4条:
及时对需求的进行确认
评论:均为病句。
第2章的“权利2. 期望业务分析师了解自己的业务和目标”小节。最后一句话的引用:(参见权利1),实际为(参见责任1)。
第3章的“优秀实践:需求获取活动”,有一句话:建立用户角色——也就是一种虚拟人物——来代表特定用户类型。
其中用户角色的原文并不是user role,而是user personas,应翻译为“用户画像”。
另外再次注意,需求获取(
reuirements elicitation
)个人感觉有必要改进,应翻译为“需求征询”。
后一段是:
为每类用户选出用户代表
为每类用户找出一个能精确传达用户心声的个人——产品用户代表。
其中用户代表的原文是“
product champion
”,之前译者已经把它翻译为“产品代言人”了,不知道为何在这里又发生改动。
第4章在讲业务分析师的基本分析技巧(技能)时,关于“建模技巧”,出现了经典的错译:
“建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结构化分析模型(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和类似图表)所表达的流程图,统一建模语言(UML)的符号,这是每个分析师不可或缺的技能(Beatty and Chen 2012)。”
原文是:
Models ranging
from
the venerable flowchart
through
structured analysis models (data flow diagram, 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 and similar diagrams)
to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notations should be part of every analyst’s repertoire (Beatty and Chen 2012).
评论:from ... through... to是一个经典的结构,意思是从a到b,再到c。译文将through理解成了对flowchart的修饰。另外,这一章基本上都将分析师的skill翻译成“技巧”,感觉是不合适的。
修改后翻译为:
“从传统流程图到结构化分析模型(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和其他类似的图),再到统一建模语言(UML)符号,所有这些都是分析师不可或缺的技能(Beatty and Chen 2012)。”
接上一段,下一段是讲分析师的“人际技巧”。
首先,更合适的说法是“人际交往技巧”或者“人际交往能力”。其次,“An analyst should feel comfortable talking with individuals in diverse job functions and at all levels of the organization.“这段话被翻译为:
“分析师在与各种职能部门的个体和不同级别的组织交流的时候,要能收放自如。”
看原句,分析师交谈的对象不是“不同级别的组织”,而是“组织中所有层级的人”。
修改为:
“分析师要能自如地与不同职能和不同组织层级的人交谈。”
第4章在讲解业务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时(原译为“业务分析师的培养”),“前用户”一节讲到,有的分析师原先是用户。第一句话是:
“Corporate IT departments often have business analysts who migrated into that role after working on the business side as a use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被翻译为:
“企业IT部门,经常有这样的业务分析师:他们之前是信息系统的用户,
后来才转做业务方面的工作
,成为业务分析师。”
评论:译者可能对业务分析师的工作有一定的误解,分析师是负责分析业务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开始就懂要分析的业务。这正是为什么分析师需要通过“谈谈”、“观察用户工作”等“征询”活动来了解业务的原因。而本段所描述的BA,因为本来就在业务侧工作。熟知自己怎么做业务,所以转行做BA才有一定的优势。
改为:
“企业IT部门经常有一些业务分析师,他们之前作为信息系统的用户在业务侧工作,然后转型为BA。”
第4章在讲解业务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时(原译为“业务分析师的培养”),“主题专家”一节讲到,有的分析师原先是主题专家(SME)。第一段有一句话是:
“Some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hire expert users of their products who have extensive domain experience into their companies to serve either as analysts or as
user surrogates
.”
被翻译为:
“有些产品的开发,组织会聘请专家级的产品用户,这些用户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他们进入公司之后要么做分析师,要么做
用户代表
。”
评论:“开发”后的逗号不知道是怎么加上的,应删除。domain在书中一直翻译为领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要改成“专业”。最后,“user surrogates”在全书都和“user representatives”一样翻译为“用户代表”。实际上,两者存在重要区别。
user surrogates(用户代理)
是指那些脱离一线工作,(自以为能)代表用户说话的人。例如,他们可能是营销(市场)人员或产品经理。而
user representatives(用户代表)
才是真正熟知业务的一线用户,他们才能告诉你真正的业务需求。
改为:
“有些产品开发组织会聘请有丰富领域经验的产品专家用户进入公司,并担任分析师或用户代理(例如营销人员或产品经理)”
第4章,“敏捷项目中分析师的角色”一节,第一段中间有句话是:
“...prioritizing the product backlog of remaining work...”
被翻译为:
“...对余下工作的产品订单进行优先级排序...”
评论:backlog在这本书中一直没有怎么翻译正确和翻译统一。
改为:
“...对代表剩余工作的产品待办事项(backlog)进行优先级排序...”
第4章,最后一节“打造一个协作型的团队”,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For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ll parties work for the same company, so they all benefit from improvements to the
corporate bottom line
.”
被翻译为:
“...因此公司
经营底线
的改进对他们有利。”
评论:bottom line在这种上下文中翻译为“底线”是经典的错译,其实就是公司净利润的意思,来源于损益表最底部那一行。因此,上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为同一家公司做事的,所以利润增加了,大家都happy。
第二段最后两句:
“The analyst steers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 toward a requirements agreement that leads to a
win-win-win
outcome in the following ways”
其中win-win-win被翻译为双赢,实际是三赢。
全书多个赞助商、赞助方等,其实都是项目的“发起人”或“出资人”。
Project Sponsor:The authorization and funding source of the project. The person who defines the project goals and to whom the fin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ypically, a senior manager.
项目发起人:项目的授权者和资金提供者。他制定项目目标,项目的最终结果也要呈现给他看,通常为高级经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funding sponsor,可以翻译为“出资发起人”,或者“出资人”
图5-2,“零售商”部分,最后一条“增加利润额,因为维护成本低”。
评论:没有因果关系,原文是分成两条的:
Increase profit margins:提高利润率
Little kiosk maintenance required:售货机很少需要维护
所有这些都是对“零售商”的business interests。
另外,围绕这张图的短短两个段落,kiosk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翻译:贩卖机,贩卖亭,售货机。这是不应该的。
图5-2下方的一段:
“项目周期比较长的话,决策者通常会中途改弦易辙。”
原文:
“Long-duration projects often experience a change in decision makers partway through”
评论:这里改变的是决策者本身,而不是他的决策。所以不能用“改弦易辙”。
改成:
“耗时较长的项目经常在中途经历决策者的变化。”
图5-3下方的一段:
“
Major new projects
should have both a complete vision and scope document and an SRS.”
被翻译为:
“
大多数新项目
都有一个完整的愿景和范围文档以及一个SRS。”
评论:major new projects不是“大多数新项目”,而是“重大的新项目”或者“新的重大项目”。
图5-3下方的补充内容框“巧用模板”,第一段有一句话:
“They help me remember information that I might overlook if I started with a blank piece of paper.”
被翻译为:
“如果
从零启动某个项目
,模板还有助于我记住可能忽略掉的信息。”
评论:不是从零启动某个项目,而是从零开始写文档。如果不用模板,从一张白纸开始写愿景和范围,那么就容易遗漏某些东西。创建任何文档时,有一个文档模板是不是好得多?
改为:
“如果没有模板,在从零开始写文档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遗漏一些信息。”
表5-1右边一列有一条是:
“Be rated as the top product for reliability in published product reviews by a specified date”
被翻译为:
“在产品公测的具体日期截止日时,被大家认可为可靠性最高的产品”
评论:这个翻译给人带来了欢乐。看来,大家都忘了我们现在还都喜欢通过杂志、网站文章等看一些“新产品评测”,例如“GeFore 4040首发显卡评测”。
改为:
“在指定日期前,在(媒体)发表的产品评测中被评选为可靠性最高的产品。”
图5-5所谓“一年内跟踪95%的业务活动”是不对的,整句话应该翻译为:
“在一年内实现对95%商业化学品、90%容器以及90%专用化学品的跟踪”
原文是:
“Track 95% of commercial and 90% of containers and 90% of proprietary chemicals within one year”
评论:看完全书就知道,贯穿全书的“化学品跟踪系统”跟踪了三种化学品:
commercial chemicals:大规模商用的那种
chemicals containers:专门用来装化学原料的容器
proprietary chemicals:专用的、特制的化学品
图5-5下方的一段:
“业务目标有时在项目完成前无法衡量...”
原文是:
“Business objectives sometimes cannot be measured until well after a project is complete.”
意思完全反了,应译为:
“业务目标有时要在项目完成后很久才能度量。”
评论:well after是a long time after的意思。
《软件需求与可视化模型》
也有类似的错误。
第5章,“1.7 业务假设和依赖“这一节,第一段中的“可能不必须得变更范围....”是病句。
第5章,“1.7 业务假设和依赖”这一节,第三段第二句话:
“Record any major dependencies the project has on external factors. Examples are pending industry standards or government regulations,
deliverables from other projects,
third-party suppliers, or development partners.”
被翻译为:
“将项目对外部因素的所有重要依赖都记录下来。例如悬而未决的行业标准或政府法规、
其他项目、第三方供应商或开发合作伙伴的交付物
。”
评论:根据上下文,这里的“examples”是项目所依赖的“外部因素”。译者将“deliverables from”理解为来自后续所有项(其他项目、第三方供应商或开发合作伙伴)的交付物。这是非母语人士经常搞不清楚的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如果是译文中的意思,那么原文应该这样写:
“Examples are pending industry standards or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deliverables from other projects
,
third-party suppliers, or development partners.”
既然作者没这样写,那么显然应该翻译成:
“记录项目对外部因素的任何重大依赖。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待定的行业标准或政府法规、其他项目的交付物、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开发伙伴等。”
第5章,“2. 范围和限制”一节,补充内容框中有一句话:
“This company had a solid product vision, but they
didn’t manage the scope by
planning a series of releases and deferring some suggested features to later (perhaps infinitely later) releases.”
被翻译为:
“这个公司有一个坚实的产品愿景,但是他们并未对范围进行管理,结果,虽然计划了一系列版本,但其中的一些建议特性被推后(可能无限期延后)。”
评论:同样是一个看似通顺,实则跟原文不符的翻译。
“didn’t manage the scope by”后面的所有内容,都是指应该怎样管理(范围)。
改成:
“这家公司本来有一个靠谱的产品愿景,但他们没有通过计划一系列发布,并将一些建议的功能推迟到后续发布(或许无限推迟),从而对范围进行管理。”
这正好呼应了后面一句话:“四年辛苦的开发之后,团队最终发布的却是一款无比臃肿的产品”。这和“虽然计划了一系列版本”不是冲突了吗?
第5章,“2.3 后续版本的范围”一节,倒数第2句:
“加之外的需求时需要考虑从一个迭代移一些功能到另一个迭代中。”
原文:
“
Expect
to
shift functionality from one planned release to another
and to
add unanticipated capabilities.”
评论:意思是,要预计到可能A,还要预计到可能B。而不是为了可能B,需要考虑可能A。除此之外,这里没是指“迭代”。万一是“分阶段”开发的情况呢?
改为:
“功能可能需要从一个计划好的发布转移到另一个发布,还可能需要添加意料之外的功能,我们对这些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5章,“关联图”一节,第2段,第1句:
“整个系统被描述为一个
单循环
,...”
原文:
“The entire system is depicted as
a single circle
;...”
评论:这个错误不应该。让我想起了Windows 7表示回收站操作的经典的“正在再循环...”。另外,context diagram要么使用“环境图”,要么使用“上下文图”,不要用什么“关联图”。关联图有其他意思,也有其他对应的英文。
改为:
“整个系统被描绘成一个
圆圈
;,,,”
图5-6:
将Buyer这个用户类别翻译为“买家”是不合适的。在这个上下文中,buyer应使用“采购(员)”之意。换言之,就是发现仓库缺货了,下单的那个人。后文也讲到,Buyer所在的部门是“采购部”(表6-1)。因为这个鲁莽的翻译,后文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影响。
图的右上方的“化学品制剂”也是不对的,应为“化学器容器”。
第5章,“聚焦于范围”一节,最后一段,倒数第2句:
“记录需求被拒绝的理由,重现机制。”
原文是:
" Keep a record of why requirements were rejected; they have a way of reappearing.”
评论:原文的意思是,把需求被拒的原因记录下来,免得以后有人重新提起。而不是“到时候重现这个需求”。
第5章,“敏捷项目的愿景与范围”一节,第一段,第3句:
“
Instead of trying to fight
scope creep, the team prioritizes new requirements against existing items in the backlog and allocates them to future iterations.”
被翻译为:
"
为了对抗
范围的蔓延,团队对新需求和已原有需求进行排序,然后分配到随后的迭代中。”
评论:意思反了,不是选择对抗。相反,敏捷开发选择“不对抗”。
改为:
“团队并不试图对抗范围蔓延;相反,他们根据待办事项清单(backlog)中现有的项,对新的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将其分配给未来的迭代。”
第6章,“产品代言人的期望”一节,第1段,第2句:
“这些记录下来的期望可以帮助你
建立一个具体实例
,帮助特定的个人充当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原文是:
“These written expectations can help you
build a case
for specific individuals to fill this critical role.”
评论:build(make) a case是提出一个理由的意思。换言之,to compil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an argument or charges against someone or something.例如,We will only publish a new edition if you can make a convincing case for it.
图6-4出现了“化学家”的说法,其实就是这个译文版一直在用的“药剂师”。建议统一,而且建议翻译为“研究员”。随便看看药业公司的招聘广告可知,招聘的职位都是“研究员”。
表6-3前的一段(103页最后一段):
“... 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又应当
通知谁
...”
原文是:
“...
who will make the call
if agreement is not reached ...”
评论:谁make the call是谁做决定的意思。
改为:
“... 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时候应该
听谁的
...”
第7章,“访谈”一节的“提出看法”小节(108页第1段,最后一句):
“业务分析师要摆脱思想的羁绊,以防一叶障目。”
原文是:
“BAs can think outside the mental box that limits people who are too close to the problem domain.”
评论:这个翻译虽然“通顺”,但过于“脑补”,已经脱离了原意。原文讲的是一线员工和BA看待问题的方式存在区别。BA可以做到“旁观者清”。
改成:
“那些过于接近问题领域的人(一线员工)往往会陷入思维的定势,而旁观者清,BA可以跳出这些条条框框进行思考。”
第7章,“工作坊”一节的“坚守范围”小节(109页),第2句话翻译成:
“让每次工作坊都能针对会议目标进行适当级别的总结。”
原文是:
“Keep each workshop focused on the
right level of abstraction
for that session’s objectives.”
评论:工作坊讨论的是一些较“高级”的东西,而不是“低级”的细节。level of abstraction是“抽象程度”或者“抽象等级”。
改为:
“确保每次工作坊都专注于进行了恰当程度抽象的会议目标。”
紧接上一条,下方的“将条目放入“停车场”供日后考虑”小节,最后一句:
““停车场”内的问题在
下次会议
中如何处理?要记下来。”
原文是:
“Describe what will happen with the parking lot issues
following the meeting
.”
评论:原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这次)会议后,将如何处理在“停车场”中记录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在下次会议中处理。
紧接上一条,下方的“时间盒式的讨论”小节,最后一句:
“在完成时间盒式的讨论时,要总结现在,展望未来,这个主题才算结束”
原文是:
“When closing a timeboxed discussion, summarize status and next steps before leaving the topic.”
评论:译文过于“发挥”,而且背离了原意。时间盒(timebox)的作用是是限定在一个主题上的讨论时间,不管是否讨论完毕,都要结束讨论,继续讨论下一个主题。上句话的意思是:
时间到了,当前讨论要暂时结束了,我们总结一下当前的状态。至于未尽事宜,我们以后再说。
而不是像译文所说的那样,一个时间盒结束,就结束了这个主题。相反,只是暂时“离开”。
第7章“观察”一节的补充内容“看我如何做蛋糕”(112页),出现了令人笑场的翻译:
“... 可以和一些朋友聊一聊如何
从和面开始
烘焙做蛋糕。.”
“... tell some friends the steps to bake a cake from a mix. ”
评论:from a mix中的mix是蛋糕粉的意思,或者说预拌粉。
“...准备
锅
,把面糊放入
锅
里...”
“... prepare the
pan
, put the batter in the
pan
, ...”
评论:pan不要总以为是平底锅,它还有烤盘的意思。
“...还记得说过如何敲开蛋壳,只放入鸡,把蛋壳扔掉吗?”
评论:这个不放原文了,已经笑场。
接上一条,第7章“问卷调查”一节的调查问卷设计技巧列表:
“如果你使用了比例,则在整个问卷调查中保持其一致性。”
“If you use
scales
, use them consistently throughout the questionnaire”
评论:scales是量表的意思,具体可参见设计调查问卷时著名的“李克特量表” 。
“对于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穷追不舍。”
“Don’t ask too many questions
or
people won’t respond”
评论:是不是对这个or有什么误解?
改为:“ 不要问太多问题,
否则
人们不会回答。”
第7章,“文档分析”一节,第2段(114页):
“最有用的文档包括需求规范说明、业务过程、
课程学习总结
以及现有或者类似程序的用户手册。”
原文:
“The most useful documentation includes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business processes,
lessons-learned collections
, and user manuals for existing or similar applications”
评论:这里的lessons是“经验教训”的意思,怎么能是“课程”呢?
第7章,“准备需求获取”一节,“准备问题”小节,第2段开头(116页最后一段):
“将问题
组织成短语
,以免误导客户...”
原文:
“
Phrase
your questions to avoid leading customers down an unintended path...”
评论:错误地理解了这里的“phrase”。
改为:
“好好
措辞
你的问题,避免将客户引向一个非预期的路径...”
第7章,“如何知道已经完成”小节标题上方的那段(123页第一段):
“要为信息
多留一些通道
,保证每个声明所展示的高质量需求特性都如第11章描述的那样。在处理笔记时,
将条目补充完整
,存储到正确位置。”
原文:
“Make
additional passes
through this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at each statement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requirements as described in Chapter 11. As you process your elicitation notes,
mark the items complete
as you store them in the right place.”
评论:
1. 这里的passes不是通道的意思。你整理好了需求,不得多过几遍进行craft?
2. mark xxx complete是把一样东西标记为“完成”的意思,而不是“补充完整”。征询会期间我做了一些笔记,然后把笔记中的内容提炼为需求,存储好,这时是不是应该把笔记中记录的项标记为“完成”?
改为:
“这些信息还要再多过几遍,以确保每个需求声明(陈述)都具有第11章所描述的高质量需求的特征。处理你做的征询笔记时,一旦某个条目存储到了恰当的地方,就把它标记为“完成”。
第7章,124页第3段:
“需求获取确实应当将重点放在要做什么上,但在分析和设计之间有一个灰色区域,不能简单用
细线
来划分(Wiegers 2006)。”
原文: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should indeed focus on the what, but there’s a gray area—not a
sharp line
—between analysis and design (Wiegers 2006).”
评论:“细线”是啥?a sharp line翻译成一条鲜明的界线,或者两者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不是挺好的吗?
125页第2段开头:
“Read between the lines to...”
被翻译为:
“要逐行逐句地斟酌...”
评论:Read between the lines是很简单的英语吧,“领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
第8章错误太多,例如,将火柴人翻译成“柱状图”。全章(甚至全书)actor和role不分,都翻译为“角色”。将“小数点右边的数”翻译为“右边的十进制数”(133页下)。将novel需求翻译为“神”一般的需求,其实就是全新的需求(136页下)
这一章略过。
图9-3中的“什么我们必须这么做”是病句,改成“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原文是“Why do we have to do it like that?”
第10章,164页,列表中的错误太多,不得不说一下,从第2条开始:
1. “节、小节和
个人需求要
的标记和风格要一致、连贯。”
原文:“Label and style sections, subsections, and individual requirements consistently.”
评论:“个人需求要”是“单独的需求”
改为:“为节、小节和单独的需求使用统一的标注和样式。”
2. “要坚持正确利用视觉强调方法(粗体、斜体、下划线、颜色和字体设定)。记住:
色盲无法识别对颜色的高亮处理或者灰度印刷的文字
。
原文:“Use visual emphasis (bold, underline, italics, color, and fonts) consistently and judiciously. Remember that color highlighting might not be visible to people with color blindness or when printed in grayscale.”
评论:色盲并非不能识别灰度。
改为:“一致并审慎地使用视觉强调(加黑、下划线、斜体、颜色和字体)。记住,对于色盲人士,或者在以灰度打印的时候,用颜色来区分可能意义不大。”
3. “创建一个
内容表格
,帮助读者找到其所需的信息。”
原文:“Create a table of contents to help readers find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评论:又把table of contents翻译成“内容表格”了。
改为:“创建一个目录,帮助读者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第10章,167页倒数第三段有一句话:
“如果软件需求规范说明指出要改进现有系统,
只有即将执行屏幕显示的时候才可以将其纳入进来
。”
原文:
“If the SRS is specifying an enhancement to an existing system, it often makes sense to include screen displays exactly as they are to be implemented.”
评论:病句。
改为:
“如果SRS指定的是对现有系统的改进,那么将屏幕显示完全按照它们要实现成的样子包括在内通常是合理的。”
第10章,168页,“软件需求规范说明模板”的第三段,
“有时,某一些信息片断会按逻辑记录在好几个模板部分中。选出其中一部分,然后在项目中前后一致地使用。”
原文:
“Sometimes a piece of information could logically be recorded in several template sections. Pick one section and use it consistently for that kind of information on your project.”
评论:翻译存在严重的误导。原文的意思很简单,一段信息在模板的好几个小节都能存储。但是,我们不要到处复制它。相反,存到其中一个小节中,其他小节引用它即可。
改为:
“有的时候,同样的信息在逻辑上可以记录到多个模板小节中。在这种情况下,请选择一个小节,并在项目中一直用这个小节记录这种信息。”
第10章,171页,“3.x 系统特性X”一节
“针对每种特性,都可以用3.x中的下一小节3.x.1和3.x.2来重述。”
原文:
“Repeat section 3.x with its subsections 3.x.1 and 3.x.2 for each system feature.”
评论:这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意思是不管你有多少个“系统特性”(后面改为系统功能),都按这里的模式重复。例如:
3.1 拼写检查
3.1.1 描述
3.1.2 功能需求
3.2 全文替换
3.2.1 描述
3.2.2 功能需求
...
看出规律了吗?什么叫“3.x中的下一小节”?
改为:
“为每个系统功都重复这一节及其小节3.x.1和3.x.2。”
第10章,172页,“4. 数据需求”一节
“使用模板中的这一部分来描述各方面的数据,系统会将其作为输入来消耗,将其以某种形式来加工,或者将其作为
输入
来创建。”
评论:最后的输入应为输出。
原文:
“Use this section of the template to describ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data that the system will consume as inputs, process in some fashion, or create as
outputs
.”
第10章,“4.4 数据获取、整合、保存和处理”一节,172页最后一行:
“... 可能首先需要将所有库存数据“导入”接收系统之中,后面
无须填入
有变化的数据”
原文:
“... you might need to do an initial dump of all the inventory data to the receiving system and then have subsequent feeds that consist only of changes.”
评论:翻译跟原文完全相反。原文的意思是:你不是要接收我的数据嘛,我最开始把全套数据都dump给你。以后,就只将发生变化的数据feed给你。
改为:
“... 可能需要先将全部数据转储(dump)到接收系统。然后,在后续馈送中,只包含发生变更的内容。”
第10章,“5.2 软件接口”一节,174页,第一段,第3行开始:
“陈述目的、格式和信息内容、数据和控件值,这些都要在软件组件之间进行交换;指定系统与任何转换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地图,使数据从一个系统转到其他系统;”
原文:
“State the
purpose, formats, and contents
of the
messages, data, and control values
exchanged between the software components. Specify the mappings of input and output data between the systems
and
any translations that need to be made for the data to get from one system to the other.”
评论:经典的句式理解错误。
改为:
“说明在软件组件之间交换的
消息、数据和控制值
的
目的、格式和内容
。说明系统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映射,
以及
数据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时需要进行的任何转换。”
第10章,174页,“6. 质量属性”一节的第1行:
“本节主要规定非功能需求而非约束(参见2.4节)和外部界面需求(参见第5节)”
原文:
“This section specifies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ther than
constraints, which are recorded in section 2.4, and external interface requirements, which appear in section 5.”
评论:other than是"除了...之外”的意思。这是很简单的英语好吧。而且,都翻译到这里了,为什么还不晓得约束和外部界面(其实是接口)需求都属于“非功能需求”呢?
改为:
“本节指定了除约束(在2.4节记录)和外部接口需求(在第5节记录)之外的其他非功能需求。”
第10章,175页,“8. [其他需求]”一节:
“... 用于
登陆
、监测和审计跟踪的需求。不能简单地把上述这些都划归到“其他”名下,
任何与你项目有关的新内容都要添加到模板之中
。如果这一节的需求已经出现在其他小节,就将其省略。”
原文:
“and
logging
, monitoring, and audit trail requirements. Instead of just combining these all under “Other,” add any new sections to the template that are pertinent to your project. Omit this section if all your requirements are accommodated in other sections. Transition requirement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migrating from a previous system to a new one could be included here if they involve software being written (as for data conversion programs), or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if they do not (as for training development or delivery).”
评论:logging是日志记录,而不是登陆。后一句翻译的翻译也有问题。最后,还漏译了不少内容。
改为:
“...以及日志、监控和审计跟踪(audit trail)需求。不要无脑地将所有这些需求都合并到“其他需求”小节。相反,在模板的其他地方根据需要添加任何与你的项目有关的新小节。如果所有需求都在其他小节得到了反映,这个“其他需求”小节就可以省略了。对于从老系统迁移到新系统所需的过渡需求,如果它们涉及当前开发的软件(例如数据转换程序),那么可以包括在这里。但是,如果不涉及当前开发的软件(例如用于培训开发或交付的那些),则应包括到项目管理计划中。”
第12章,198页第3段,倒数2行开始。
“相比开发系统前查找需求错误的时间,应该在需求分析模型上多花一些时间。模型或者部分模型有时项目,或者说至少可以作为一个起点为后续项目的需求获取活动提供服务。”
原文:
“Any extra time spent using 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s should be more than
made up for
by catching requirements errors prior to building the system. Models, or portions of models, can sometimes be reused from one project to another, or at least serve as a straw-man starting point for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on a subsequent project.”
评论:中文貌似流畅,实则跟原文不符。原因是对“made up for”这种说法不熟悉。中文有个成语叫“取长补短”,对应的英文是make up for each other's deficiencies。知道了这个,上面那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还有,“模型或者部分模型有时项目”是什么鬼?
改为:
“使用需求分析模型所花费的任何额外时间都能通过在构建系统之前发现需求错误而
获得补偿
。模型——或模型的一部分——有时能在不同的项目之间重用,或者至少能作为后续项目的需求征询工作的一个稻草人(草案)起点(straw-man starting point)。”
第12章,“对话图”一节,210页,倒数第2段,倒数第3行:
“与起始圆圈相比,不同之处是在结束的实心
黑眼圈
外还有一层圆圈”
评论:好吧,虽然很好笑,但我也知道这是黑圆圈的笔误。但是,不能把“实心
黑眼圈
外还有一层圆圈”换个更好的说法吗?比如“空心圆包实心圆◉”。
第13章,“数据字典”小节标题上方的一段,最后一行(221页):
“借助于数据模图来分析项目需求时,说不定还可以
在讨论中发现
没有任何用处的不需要的数据。”
原文:
“As you analyze your project requireme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data models, you might even discover unneeded data that came up in the discussion but that isn’t used anywhere.”
评论:“数据模图”是“数据模型”,这个不说了。但是,后面一句虽然通顺,却违背了愿意。讨论(需求)时觉得应该用到的数据,实际根本没有用到。而不是“在讨论时发现了不需要的数据”。
第13章,紧接上一条,后一段(221页倒数第2段)的第2句:
“数据的构成、数据类型、允许的取值等信息收集成一个公共资源,
相比
确定数据验证标准,这有助于开发人员正确写程序并使集成中出现的问题最小化。”
原文: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about composition, data types, allowed values, and the like into a shared resource identifies the data validation criteria, helps developers write programs correctly, and minimizes integration problems.”
评论:这个“相比”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个简单的排比句,意思是:搞个数据字典,我们可以有三个好处:确定数据校验标准,正确写程序,最小化集成问题。
改成:
“在一个共享资源中收集与构成、数据类型、允许值等有关的信息,有助于确定数据校验标准,帮助开发人员正确编写程序,并尽可能减少集成问题。”
第13章,227页,“预期的扩大”那一段,第4行:
“... 有关部门信息的
柱状图
在页面上的布局可能很合理。”
原文:
“...
columnar
layout for a certain number of company divisions would fit nicely on one page”
评论:又见到了“柱状图”。后面才说要把报告的布局“from columnar layout to rows”。
改为:
“在公司部门数量较少的时候,采用列式布局(columnar layout),一页就能很好地显示。”
第14章,238页中上位置,“步骤5”标题前的倒数第2段:
“这个方法对安全第一的不可以强制使系统,这样做就说明应用特别有价值。”
评论:不予评论。
改为:
“如果系统对于安全性(safety)的要求特别高,那么这种方法特别有价值。”
注意,书已过半。后续只会挑一些典型的来说,其他大量令人一言难尽的,就不说了。
第14章,“外部质量属性”一节的第一小节“易用性”,实际为“可用性”(Availability)。
239页~241页,将所有availability都翻译成了“易用性”。
第14章,251页中间的易用性需求:
“USE-2. 文件菜单中的功能要定义快捷键,即Ctrl键和其他键同时按下。Microsoft Word中出现的菜单命令应该与Word中的命令使用相同的默认快捷键。”
原文:
“USE-2. All functions on the File menu shall have shortcut keys defined that use the Control key pressed simultaneously with one other key. Menu commands
that also
appear in Microsoft Word shall use the same default shortcut keys that Word uses”
评论:光看译文就不通顺,Word中出现的菜单命令还要使用和Word中的命令一样的快捷键?
改为:
“...如果系统使用了和Microsoft Word相同的菜单命令,那么也应使用和Word一样的默认快捷键。”
第14章
254页顶部的一条可移植性需求:
“POR-1. 为了使iOS版本的应用运行在Android设备上,要求对源代码的修改量超过10%。”
评论:“超过10%”应为“不超过10%”。
254页下方的一条可重用性需求:
“REU-1. 化学结构式输入功能应该在其他应用中在对象代码级别上的重用。”
评论:“对象代码”原文是object code。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目标码”。“输入功能”也不是功能,而是函数。
紧接着的一条可重用性需求:
“REU-3. 定价算法应该在将来重用到库房管理应用中。”
评论:库房(store)实际应为“商店”。
第15章,270页下方的补充内容“留一步,看看魔术表演”:
“如此一个简单有趣的原型有时也称“奇幻之旅”(Wizard of Oz)。”
原文是:
“A simple, fun prototype like this—sometimes called a Wizard of Oz prototype”
评论:“Wizard of Oz”都不知道是什么吗?这句话正好和本补充内容的标题“Off to see the wizard”对应。因此,标题所翻译的“留一步,看看魔术表演”也是不合适的。
第15章,276页下方的补充内容“婴儿和洗澡水”。
评论:这个翻译很突兀。事实上,它来自英语俚语: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形容“因噎废食”。
图17-2右下角的框翻译为“符合最低标准的工作产物”。原文为“Baslined Work Product”。看过第2章就知道,所谓“需求基线”,是指在某个时间点,通过评审并达成一致的需求的一个快照 。所以,这里的“符合最低标准”是不恰当的。
第17章,图17-2下方的一段,第299页:
“如图17-3所示,慢慢审查需求文档时,暴露的缺陷最多。(对这种经常被提到的关系,换一种表述方式是,
如果想找到更多缺陷,就要慢一些审查
。目前尚不清楚缺陷数和速度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原文:“As Figure 17-3 shows, proceeding through a requirements document slowly reveals the most defects.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frequently reported relationship is that the inspection slows down if you encounter a lot of defects. It’s not totally clear which is cause and which is effect.)”
评论:括号中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和前面的表述方式没有区别。这是一个翻译错误。
改为:
“如图17-3所示,慢慢审查需求文档能发现最多的缺陷。(对于这个经常被提及的关系,另一个解释是,
如果缺陷数量太多,审查就会变慢
。至于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我们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第17章,306页,图17-5上方的列表,其中的所有“单据”都应改为“订单”。
第17章,307页,图17-6上方的一段:
“... 对于项目人员来说,要想标识出特定的屏幕、菜单、对话框和其他对话元素以便能够对这些元素进行命名并想出一个可能的UI架构,
这个对话图是远远不够的
。”
原文:
“... This dialog map was created far enough along in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that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 were beginning to identify specific screens, menus, dialog boxes, and other dialog elements so they could give them names and contemplate a possible user interface architecture.”
评论:不仅漏译第一句话,而且整个意思翻译反了。真正的意思是,由于对话图在需求开发比较靠后的阶段才创建,所以项目的参与人员才可以开始确定屏幕、菜单等,从而进行命名等操作。
改为:
“这个对话图是在需求开发比较靠后的阶段创建的。在这个阶段,项目参与者可以开始确定具体的屏幕、菜单、对话框和其他对话元素,这样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命名并考虑可能的用户界面架构。”
第18章“需求重用”开头的小故事,出现了“固态/电子管...”的说法,原文是“solid state/tube...”。solid state不能翻译为固态硬盘的固态,其实就是“晶体管”。
第18章,314页,“重用范围”第一段:
“第一个维度与重用所需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原文:
“The first dimension has to do with the quantity of material that you are reusing.”
评论:脑补型翻译,原文这么简单。还有,为什么经常都把quantity翻译成“质量”呢?
改为:
“第一个维度与你重用的材料数量有关。”
第18章,321页,倒数第2段,最后一句话:
“通过建立更高级别的抽象,使得需求不再依赖于各种未来可能的重用,最后简化设计和构建。”
原文:
“Independent from future reuse possibilities, building the higher-level abstractions contributed to easie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评论:不是说建立更高级别的抽象,需求就可以不依赖于未来的重用了。这句话本来也不通顺,什么叫“依赖于未来的重用”?典型的脑补型翻译。原文其实很简单。就是逗号之后描述的做法,跟“future reuse possibilities”无关,不会影响“future reuse possibilities”。
改为:
“不管是否有利于未来的可重用性,构建更高级别的抽象,我们都能更容易地设计和构建。”
再评:这段话要结合之前的例子(图18-2)来理解。需求初始的抽象级别过于具体,是“支持信用卡付款”,那么我们何不提高一下抽象级别,变成“支持所有付款方式”呢?
第19章,最开头的小故事,第三段:
“请记住,杰哈德,我们
不会让最终产品等上一年的
,”项目经理说到...
原文:
“Please keep in mind, Gerhard, we
won’t have the final product for about a year
,” the project manager explained
评论:意思明显翻译反了。
改为:
"请记住,Gerhard,我们预计
大约一年后才能完成最终产品
。”项目经理解释道。
第19章,326页,表19-1,行列标题反了。较快的项目在需求上的投入反而比较慢的项目少,没人察觉有问题吗?
第19章,328页,补充内容,标题是“Betty的让步”,原文是“Betty's in a corner”。在英语中,put someone in a corner是指使其陷于困境。由于没有理解这个,所以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生面甚至出现了“Betty回到角落里”的说法。
在这个补充内容中,第三段还有一句话:“
这个故事中的种种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促使Seilevel开发了本章所述的估算工具”
原文是
“
Variations on this story
are a big part of why Seilevel developed the estimation tool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它的意思显然是,
正是因为经常遇到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情况
,所以Seilevel才开发了本章描述的估计工具。
第20章,346页,“期待变更”第一段:
在敏捷项目中,需求发生变化时,业务分析师要做的最大调整是学会拒绝:“等等,这不在范围之内”或者“我们需要走正式流程来加入这个变更”,而不是说“好吧,我们来谈一谈这个变更”。
评论:意思完全翻译反了啊。to say not怎么是“学会拒绝”的意思呢?要拒绝也是say no啊。
原文:
The biggest adaptation that BAs need to make when a requirement change arises on an agile project is to
say not
, “Wait, that’s out of scope” or “We need to go through a formal process to incorporate that change,”
but rather
, “Okay, let’s talk about the change.”
改为:
当敏捷项目中出现需求变更时,BA需要做的最大调整不是说:“等等,这超出了范围”或者“我们需要通过一个正式的过程来纳入这个变更”,而是说:“好的,让我们来讨论这个变更”。
第22章,363页,下方的补充内容“多轮评估” ,第2段
“...最近选出
排名靠前
的5个工具,...”
原文:
“... resulted in a list of five
closely ranked
tools, ...”
评论:closely ranked明显是“得分相近”,“排名相近“的意思。
第23章,369页,倒数第二段:
“... 在这样的文化中,需求作者在评审其工作时,只会
采纳个人
的评审意见(Van Veenendaal 1999)。”
原文:
“... Authors in such a culture whose work is being reviewed could
take
review comments
personally
(Van Veenendaal 1999).”
评论:因为不理解 “take xxx personally”的意思,造成了错译。举个例子,你能翻译这句话吗:He says unkind things to everyone. Try not to take it personally.
改为:
“... 进行评审的过程中,来自这种文化背景的作者可能会将评审意见当作是在“针对”自己(Van Veenendaal 1999)。”
第23章最后一段话,371页:
“在交付候选发布版之后,
如果在中途发现了需求错误和歧义
,并且需要花更多成本来修复这些问题,供应方就不会主动加以纠正。”
原文:
“Suppliers might not be motivated to correct any requirement errors or ambiguities discovered along the way
if they will be paid more to fix the problem
s following delivery of a release candidate.”
评论:不是译者理解的意思。
改为:
“如果供应商在交付候选版本后
能通过修正问题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那么他们可能没有动力去纠正任何需求错误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第24章,374页倒数第2段。步骤8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步骤不仅有助于干系人了解接下来会怎样,还有助于干系人了解人工工作和自动化系统之间还有哪些地方
没有衔接上
。”
原文:
“This step helps stakeholders to understand not only what is coming, but what manual activities and automated systems
need to be unplugged.
”
评论:脑补型翻译,貌似通顺,实则。。。新系统上线后,自然会有一些手动活动和自动系统不再适用,它们需要unplugged。“它们之间....哪些地方没有衔接上”是怎么来的?
第27章,“需求管理流程”一节的第1段,403页底部。
“需求管理包括项目过程中所有保持需求协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
流通性
的活动。”
评论:这里的流通性原文是currency,明显是
时效性
的意思。
第28章,“管理范围蔓延”一节,416页最后一段:
需求增长包括新功能和重大修改(参见第2章)在确定基线它们是需求集合之后提出的。
评论:不通顺
原文:
Requirements growth includes new functionality and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s that are presented after a set of requirements has been baselined. (see Chapter 2, “Requirements from the customer’s perspective”).
434页,图29-2
评论:中部的两个标注“源于或受……约束”和“源于”标注均翻译反了
原文:
is origin of or constrains,应翻译为“是……的起源或者对……进行约束“”
is origin of,应翻译为“是……的起源”
简单地说,省略号的位置用箭头指向的内容填充。例如,系统需求是功能需求的起源,而功能需求又由系统测试等进行验证。
回头看本书的图1-1,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31章,456页,图31-1
右上角箭头线上的标注是“范围内的变更请求”,实际为“请求范围变更”
第31章,463页,图31-5下方的第二段:
“可以花
几天
时间评估当前的需求过程。”
原文:
“You can evaluate your current requirements processes in several ways.”
改为:
“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评估当前的需求过程。”
第31章,图31-6右上角,464页:
“陈述
目标的业务价值
,而非陈述过程变化。”
原文:
“State the goals in terms of business value, not process changes.”
评论:in terms of XX是指“依据XX”,“用XX”,“就XX而言”。译者提供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翻译。这里的意思是,在为该行动计划陈述目标时,用想要实现的业务价值来说明这个目标,而不要把需求过程的一些具体的变更描述为目标。
改为:
“从业务价值的角度陈述目标,不要从过程变更的角度。”
第31章,图31-7,学习曲线最下方的标注:
“在这里放弃!”是一个严重的翻译错误,实则为“别在这里放弃!”
第31章,460页,“调侃过程改进”补充内容,第三条:
轻轻按,不要停。(通过保持变革举措可见和不断渗透,引导团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原文:
Use gentle pressure, relentlessly applied. (Steer the team toward a better future by keeping the change initiative visible and continually chipping away at it.)
评论:首先,标题不是“调侃过程改进”,而是“过程改进一句话总结”。其次,那个“轻轻按,不要停”的翻译也太放飞自我了吧。pressure是“按”的意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600+)
- mobi(220+)
- 服务好(264+)
- 书籍多(651+)
- 快捷(153+)
- 可以购买(407+)
- 推荐购买(601+)
- 愉快的找书体验(448+)
- 五星好评(355+)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5-01-06 21:17:1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25 10:59:4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堵***洁: ( 2024-12-15 18:05:48 )
好用,支持
- 网友 濮***彤: ( 2024-12-17 18:04:0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辛***玮: ( 2024-12-22 03:38:5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谭***然: ( 2024-12-29 15:42:41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12 05:40:43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方***旋: ( 2024-12-25 15:28:2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戈***玉: ( 2024-12-12 08:44:37 )
特别棒
- 网友 龚***湄: ( 2024-12-14 07:42:3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索***宸: ( 2024-12-14 11:20:4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寇***音: ( 2024-12-21 09:38:1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林***艳: ( 2024-12-15 03:08:44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芮***枫: ( 2024-12-21 21:57:25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留住童年 自然光儿童轻摄影宝典沐沐打晕的狼电子工业出版社9787121384196蔚蓝书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居家智慧生活风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1 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田然逻辑真题分类精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历年真题·押题模拟试卷/2018 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业辅导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正版】新东方格莱姆森林英语语法历险记1 儿童英语语法 启蒙英语绘本单词语法小学生英语语法6-12岁儿童英语语法书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惊爆校园5 L.M 编绘 新世纪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抱朴子外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保姆狗的阴谋/笑猫日记 杨红樱 明天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犯罪概念和可罚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