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精神分析诊断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诊断》这三本南希·麦克威廉斯博士的经典著作,是本领域公认的、每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学习和执业者必备的参考书。
本书汇聚了各家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也汲取了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实验研究和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格诊断概述。主要介绍精神动力学人格诊断的特征、精神动力学框架内各学派对人格诊断的观点、人格的形成、防御与人格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为人格诊断各论。依次介绍了反社会、自恋、分裂、偏执、躁郁、自虐、强迫、癔症样、解离人格。对每种人格都从这一人格特征的驱力、情感、气质、防御形式、人际关系、自体状况、移情反移情、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维度进行分析。
书籍目录:
介 绍
关于术语(名称)
关于语言风格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诊断的意义
精神动力学诊断vs精神病疾病诊断
治疗计划
关于预后
保护来访者
共情的沟通
防止脱落
附加效益
诊断应用的局限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自我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
自体心理学
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精神分析对人格评估的其他贡献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三章 人格形成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观点
历史背景:人格异常的诊断
神经症性-边缘型-精神病的连续谱系
小结
进一步阅读建议
第四章 心理发育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神经症性来访者的心理治疗
对精神病性患者的治疗
对边缘患者的治疗
性格的成熟度和类型的相互作用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五章 初级防御过程
极端退缩
否认
全能控制
极端理想化和贬低
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
自我的分裂
躯体化
付诸行动(行动化)
性欲化(本能化)
极端解离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六章 次级防御过程
压抑
退行
情感隔离
理智化
合理化
道德化
间隔化
抵消
攻击自身
置换
反向形成
反转
认同
升华
幽默
总评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二部分 性格组织的类型
引言
章节组织的思路
性格病理和情境因素
人格改变的限制
第七章 精神变态(反社会性)人格
精神变态人格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精神变态患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精神变态个体的关系模式
精神变态的自体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对精神变态人格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八章 自恋型人格
自恋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自恋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自恋者的关系模式
自恋性自体
自恋型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自恋诊断的治疗应用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九章 分裂样人格
分裂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分裂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分裂者的关系模式
分裂样自体
分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章 偏执型人格
偏执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偏执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偏执者的关系模式
偏执型自体
偏执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一章 抑郁和躁狂型人格
抑郁型人格
抑郁者的驱力、情感及气质
抑郁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抑郁者的关系模式
抑郁者的自体
抑郁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轻躁狂(躁郁型)人格
躁狂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躁狂者的防御机制
躁狂者的关系模式
躁狂者的自体
躁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二章 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
自虐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自虐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自虐者的关系模式
自虐型自体
自虐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三章 强迫型人格
强迫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强迫者的防御机制和适应过程
强迫者的关系模式
强迫型自体
强迫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四章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
癔症人格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癔症人格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癔症心理的关系模式
癔症性自体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对癔症型人格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十五章 解离性心理
解离心理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解离病症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解离病症的关系模式
解离性自我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对解离性病症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别诊断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南希·麦克威廉斯(Nancy McWilliams),哲学博士,现在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应用与专业心理学研究生院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同时,在新泽西州弗莱明顿私人执业。曾任第39届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精神分析分会主席。她的三部著作《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疗》和《精神分析诊断》,已被翻译为15种语言,并获得Gradiva奖和Goethe奖等多项图书奖,不仅在美国成为最畅销的精神分析教材,同时在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瑞典、希腊、土耳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多国畅销。《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文简体版第一版于2004年出版后,获得了广大国内心理治疗学者的推崇,畅销十年,已成为精神分析学习的必备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Masterson(1972)曾生动地描述了边缘型来访者的两难窘境,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同:当试图亲近某人时,他们会望而却步,因为害怕被湮没被掌控;但若孤身独处,又难免饱尝辛酸,担心被抛弃。这种情感冲突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进退维谷,选近亲疏皆苦楚。
自我攻击(A。 Freud,1936; Laughlin,1967)是与内摄型抑郁密切相关的一种防御机制,也是个体在抑郁驱力影响下产生的差强人意的应对方式。内摄这一概念意味着客体丧失带来的自我不完整感,使个体通过吸纳丧失客体来填补自我,也包括同时吸纳对丧失客体排斥的部分(丧失客体造成的痛苦体验或恶劣心境)。攻击自我可以有效降低焦虑,尤其是与丧失客体的分离焦虑,将对丧失客体的排斥和愤怒转向自己,可以有效降低被丧失客体抛弃的可能。这样不仅安全,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力量感一一假使错在于我,那么我就能改变错误而扭转困境。
儿童需要依赖他人才能存活。如果他们必须依赖的客体并不可靠或不怀好意,儿童就必须在接受现实与否认现实间做出选择。若选择接受,可能会因此而觉得生活空虚而无意义,长期陷入缺憾、渴求、徒劳以及绝望的感觉,这便是情感依赖型抑郁。反之,若因为无法生活在恐惧之中而选择否认,就只能将抱怨指向自身,然后期待通过独善其身来改变命运。即认为:如果能够足够优秀、斩尽私念、克己奉公,生活就能柳暗花明。这便是内摄型抑郁。临床经验表明,人们大多倾向于选择毫无理由的自责(否认),而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接受)。
内摄型抑郁者情绪悲戚,但这种悲戚却饱含力量;而情感依附型抑郁者却凄凉被动,逆来顺受。
精神变态个体的诊断标准是:具有“战胜他人”或有意操纵他人的固有观念。这一定义准确抓住了精神变态心理的精髓。因此,精神变态人格的诊断与外显罪恶行为并无关联,而与内部动机密切相关。
精神变态性个体的主要防御机制是全能控制。他们也会使用投射性认同、解离和付诸行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抵御羞愧,特别是残暴型精神变态个体还会努力调虎离山,以此掩盖自己变态的恶念( Ressler和 Schactman1992)。众所周知,精神变态患者普遍缺乏良知( Cleckley,1941),这不仅体现在超我的缺陷( Johnson,1949),也体现在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依恋。对于重性反社会人格者而言,他人的存在无非是自己展示实力的舞台。
观察发现,许多精神变态个体在侥幸逃脱自我毁灭和牢狱之灾后,人到中年时会突然“金盆洗手”,出人意料地成为守法良民( Robins,Tipp和 Przybeck,199)他们或许会对心理治疗更有兴趣,从而比年轻的精神变态个体更可能获益。这种改变可能是因为生理改变、激素水平降低或体力不支,从而导致了冲动减少。只要这类个体的全能防御没有改观,个体就很难发展成熟的适应功能。所有人格类型的青年——成年交接期的健康个体,都或多或少具备典型的全能感:此阶段死亡遥不可及,成人的掌控感大权在握,婴儿期的自命不凡会再度显现。(我认为精神变态个体之所以男性多见,是女性在面临自身局限时,更多地从实际考虑:身体柔弱、易遭侵害、生理家务和养育之累)。但无论成年早期的全能感有多强烈,现实总会如期而至。人到中年,身体渐衰,反应迟缓,死日益逼近。这些生活的真相也可催人成长,有助于人们认识人生的局限性,寻找新的生活价值。
反社会性人格者的童年常常充斥着不安和混乱。教条式的严厉管教夹杂着过分的纵容和忽视,形成了令人迷惑不堪的生长经历( Abraham 1935: Aichhorn, 1936 Akhtar, 1992, Bird, 2001, Greenacre, 1958, Redl Fn Wineman,1951)。尤其在暴力型精神变态个体的童年经历中,很难发现恒定一致的爱怜和保护。他们经常有个软弱、忧郁的母亲和暴、残酷的父亲,或者家庭成员有酗酒或其他成瘾行为。这样的家庭中,充满动荡、分离和丧失。生活在这种风雨飘摇、胆战心惊环境下的个体,本该发育形成的早期自我全能感和后期相信全能他人会保护自己的那种自信,将难以形成。儿童若在这一发育阶段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将不遗余力地用尽余生去确认自己的全知全能。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诊断》这三本南希·麦克威廉斯博士的经典著作,是本领域公认的、每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学习和执业者必备的参考书。
本书汇聚了各家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也汲取了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实验研究和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格诊断概述。主要介绍精神动力学人格诊断的特征、精神动力学框架内各学派对人格诊断的观点、人格的形成、防御与人格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为人格诊断各论。依次介绍了反社会、自恋、分裂、偏执、躁郁、自虐、强迫、癔症样、解离人格。对每种人格都从这一人格特征的驱力、情感、气质、防御形式、人际关系、自体状况、移情反移情、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维度进行分析。
精彩短评:
作者:骄娇二气 发布时间:2020-03-09 23:31:52
人活着,没有疯与不疯,只有有多疯。
人格走向极端,在边缘地带就会成为异类、被整个人类群体边缘化。而人又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旦被群体边缘化,得到的必然不会是多么愉快的感受。
本书以几个经典人格为经,以人格的形成原因、抵御机制、人格表现、治疗途径等为纬,钩织了一副大体的人类精神谱系图。在每一类经典的人格里几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人,每一种人格中仿佛也多多少少藏着一些自己的影子。人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恐惧,认识周围人的需求和恐惧,处理好自己的内心冲突、自己与外界的冲突,让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最优化,是终生不渝的课题。
作者:左元 发布时间:2018-03-31 20:26:57
不存在真理。或者说不存在唯一的真理。不同的真理体系是平等的,如果只认为自己的真理是正确的,就会造成暴力和权力的压制。只有消解掉头脑中的所谓真理,或许才能有爱和自由出现。
作者:tiger 发布时间:2015-09-18 18:24:28
Nancy McWilliams系列的三本书读的好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10-21 11:22:07
超级棒的一本书,堪称精神分析界的易筋经,有打通如何看人之奇效。
作者:洒家乃李尔王 发布时间:2015-08-30 21:09:46
条理很清晰,边看边觉得自己什么精神问题都有。合上书回想觉得其实不是病多,是人复杂。就像作者开篇说的,对心理医生而言,人没有“疯没疯”之差,只有“疯多少”的区别。
作者:搭扣 发布时间:2021-09-20 21:08:02
无语,再也不读这些科幻小说了,怀疑人生
深度书评:
理解人格结构一|每个人都由自己独有的气质和人格构成
作者:瀚思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0-04-14 11:43:53
西方早期育儿观念认为每个小孩都差不多,所以小孩哭了就抱起来摇一摇啊采取一样的措施就行了,但是现在发现除了遗传基因,孩子从子宫里的环境就开始影响孩子的气质了,而这种气质会持续成为一个人的人格。
所谓气质就是婴儿对世界的体验有他与生俱来的一方面,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倾向性,婴儿与婴儿之间差别很大,有的有攻击性,有的比较安静,有的比较不容易被安抚,睡眠周期也不一样。
于此带来的一个观念上的转变是以前因为觉得孩子都一样,所以孩子没带好就是父母不好。但是现在认为父母的人格和孩子的人格是否匹配比较重要。有些孩子先天气质就容易情绪激烈比较难安抚,这对父母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而好的父母就是要对孩子保持好奇,了解孩子独特的气质类型,按照孩子本来的样子去抚养她。
南希老师举了自己女儿的例子,她说她的小女儿苏珊情绪比较强烈,跟她自己容易安静下来的个性不符,她要努力避免自己想要惩罚苏珊,幸亏她的先生比较有办法,当后来她可以不让受挫的心情付诸行动而想要惩罚女儿时,她跟女儿的关系开始友好起来,她也可以这样对女儿说:苏珊,我理解你对事物的情感就是这么强烈,我也很遗憾有的时候我对此蛮受挫折,我会理解当你难受时那段时光对你来说真的是很艰难,但当你长大后你会发现你对事情有热情你也有韧劲,并且你做事情非常投入,我认为这都是你气质中非常积极的部分,它也会对你有帮助的,但当你难过的时候也请你能够原谅我。
当父母和治疗师碰到问题时总倾向于做自我批评,对于治疗师来说病人如果没有感觉良好,治疗师也会倾向于自我批评,其实治疗师是需要学习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而另一方面是如果我们生活中和工作中受挫了,当我们被告知可以这样做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或者对前一个病人是有效的但是对于这个病人却没有效,我们会感觉受挫,然后会有种危险的倾向是开始指责孩子或指责病人,父母会指责孩子这不是个好孩子,治疗师会指责病人这真是个可怕的病人。
当你面对很容易就生气很容易就不安的病人,治疗师需要诚实的面对病人,可以这样来对病人说:对不起啊,我有的时候也会反应过度,但是我也是想尽量的帮助到你,你知道面对你的工作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很不容易,有的时候我也会犯错误,我想我们在一起努力工作还是可以找到帮助你的方式。
如果你假装说你能够理解到他,或者说这样的气质一点都不困扰到你的话,病人会知道你在撒谎。
所以你要承认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对你会有影响,但是尽管艰难,你依然想要找到帮助他的办法,这样对病人就会有帮助。
每个治疗师都要按照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的治疗风格,真诚地做真实的自己。
影响咨询真正有效的是两方面:
一是来访者的人格和你的人格,有些人你就是很容易理解他们,帮到他们,但也会有些人跟你的人格相去甚远,你想要帮到他们就比较难,你也很难喜欢他们。
二是你们是否形成了有效的治疗关系。
好的咨询师也应该像好父母一样,先去了解来访者的气质类型,努力去适应来访者的人格特点。
比如有的来访者就很难安静下来,而咨询师就需要学习怎么做才能帮到他。
老师从1970年开始教学,1972年开始治疗,到今天已经45年,但是她依然说自己并不是很懂技术而且直到现在她每天都是在学习的。
一个人的人格怎么会转变为人格障碍,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此人的人格特别僵化,比如像强迫症,他什么也感受不到;
二是原始性,此人有一些原始的特性,比如说无法控制情绪;
三是破坏性或者对他人的伤害,他总会引起麻烦却不自知。
心理咨询经证实是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减低抑郁以及提高自尊,但是气质是比较稳定且难以去改变的,而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去让病人了解自己独特的气质,并接受这一部分不能改变的事实,对这部分不能改变的事实有个比较好的感受和新的视角去看待。
笔记
作者:躺倒斋主人 发布时间:2023-03-10 13:37:15
介 绍
关于术语(名称)
关于语言风格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诊断的意义
精神动力学诊断vs精神病疾病诊断
治疗计划
关于预后
保护来访者
共情的沟通
防止脱落
附加效益
诊断应用的局限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流派:
① 本能冲动及压抑问题(驱力理论)
② 防御机制应用不当(自我心理学)
③ 管理理论学派:激活了分离不妥的内部客体(客体关系理论),自我与自尊(自体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与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阶段逐步形成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推论,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
出于生存需要
,
通过
母亲
喂养
和
关爱
或其他形式的
肢体接触
而
获得满足
,随后儿童通过
对生与死的幻想
,与父母建立
满足性本能欲望
的联系。
人格发育的3个阶段:
相对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
、
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
、
俄狄浦斯期(神经症性)
。
自我心理学
病理性人格的新解释;即人们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
自我防御
,但这些防御机制在面对成年人处境时,难免会捉襟见肘或适应不良。
Anna Freud
(1936)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一语中的地阐述了
自我(ego)
的
主要功能
:保护自身不受
过度焦虑(本我焦虑)
、
现实烦恼(自我,ego)
、
愧疚念头(超我)
的伤害。
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指出,焦虑是由防御(例如:压抑-潜意识地遗忘)所导致。持续压抑造成的紧张情绪始终寻求释放,这种寻求释放被个体体验为焦虑。之后。弗氏转向结构理论,修改了自己先前的假设,将
防御
视作是
对焦虑的回应
,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之一。
而
防御措施
如果
无法奏效
,就可能造成
精神病理状态
。无法奏效即指:尽管个体采取了常规防御措施,但焦虑依然存在;或个体用自毁性行为来掩盖焦虑所导致的窘境。
①“观察自我”(observing ego)
,是来
访者自我的一部分
。这部分是
意识的
、
理性的
,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并鉴此与治疗师结成同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如,对痛苦的强烈否认)至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作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
②“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ego)
,是治疗中
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
和
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
“自我强度”(ego strength)
:自我
对于感知外界与适应现实的能力
——个体在外界极度干扰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认清客观事实,而较少动用原始的防御方式。
① 原始的防御机制
:主要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
② 成熟的防御机制
:更多体现为处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性心理发育阶段学者
——用
发育阶段
来诠释个体目前的障碍一样
自体心理学者
——可根据
个体处理焦虑的特征性防御方式
诊断其人格类型
客体关系理论
① 英式学派
:
克莱因
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不同
举例来说,W.R.D.Fairbairn(如,1954)将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理论完全舍弃,提出
人们对关系的需求远甚于本能满足
。换言之,婴儿其实更加渴求母亲的抚育,及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非仅仅满足于获取乳汁。
②
受Sandor Ferenczi的影响,精神分析师们(如,Michael和Alice Balint,时常被称为精神分析的
匈牙利学派
)正继续对
婴儿的初始体验
进行研究,包括对爱、孤独、创造和自我认同这些无法纳入弗洛伊德结构理论的体验。
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们并不注重个体童年期驱力是否妥善发展,某个发育阶段是否被忽视,或哪种防御方式占主导地位。而
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
,
儿童如何与之交往
,
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
,以及
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
。
在传统客体关系理论中,
安全
与
执行力(agency)
、
分离与个体化
这些主题远比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更加重要。
③
到20世纪中期,出现了
美国治疗学派
(包括Harry Stack Sullivan、Erich Fromm、Karen Horney、Clara Thompson、Otto Will、Frieda Fromm-Reichmann和Harold Searles)。他们称自己为“人际精神分析治疗学派”(interpersonal psychoanalysts),并与欧洲同行一道,尝试对严重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
客体关系分析学派强调内化了的早期客体关系的性质,美派分析师则不同,他们较少拘泥于早年客体的刻板的潜意识成像。欧美学派都较少强调治疗师力图提高来访者内省的重要性,而将目光转向
建立安全的咨访关系
的要点。Fromm-Reichmann(1950)有句名言说得好:“
来访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
客体关系理论使治疗师更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成长需经历:
① 体验性共生阶段
(experiential symbiosis,婴儿早期)
② “我”与“你”辨别阶段
(me-versus-you,2岁左右)
③ 身份认同阶段
(identification,3岁以后)婴儿在这一时期终于战胜自我中心,开始意识到另外两个独立个体(即普遍意义上的双亲)之间的联结状态,与自已无关。
重性精神病患者,
缺乏自我整合和内省功能
,人格形态随境转移,
很难简单地用本我、自我、超我
概念去理解他们的人格结构——他们深陷其中,无法客观地审视自身的人和事;面临困境,他们仍然坚称,自己的行为理所当然。
如果临床治疗师不再简单地认定:上述来访者的自我状态是前后一致的,障碍只是来自于不恰当的防御机制;
而是治疗师意识到:这样的患者在一定情境下,
双亲中某位的内部成像或其他早年重要客体正支配着来访者的行为
,那么治疗将更加富有成效。
因此,客体关系理论为心理治疗拓展了视野(L.Stone,1954)。如今,治疗师可以寻找到自童年至成年一直影响来访者的
“内摄客体”(introjects)
,正是那些内部客体,使来访者至今仍无法释怀,
不能与之完成心理上的适当分离
。
性格
可被视作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
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
。
当身陷困境的来访者开始谩骂诋毁治疗师时,治疗师可以将这种状态理解为:这是他们对童年期遭受客体的无情谩骂的原景重现。
南美派分析师Heinrich Racker(1968)
协调型
(concordant)
反移情
:来访者当年对早期客体的情感使治疗师感同身受(共情)
互补型
(complementary)
反移情
:治疗师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早期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但来访者无法感受到治疗师的这种共情)
譬如我的一位来访者,几次治疗中,似乎毫无进展。我注意到他每次提及某人时,都会习惯性地加上“注解”。“Marge,就是三楼那个我每周二都和她一起吃饭的秘书”-尽管之前,Marge 已被数次提及。我向他指出了这点,并询问,是否家中曾有人总是对他所说的话不够注意。他对我反唇相讥,抱怨我没能记住他目前生活中的那些主要人物,于是怒气冲冲地坚称父母对自己十分在意-尤其是他的母亲,随后开始絮叨地替她辩解。此时,我甚至都没注意到,自己完全走神了,不但没在听他说话,而且陷入了胡思乱想,幻想自己正将这个案例展示给一些同僚,我的治疗技巧获得了他们的交口赞赏。当我从自恋幻想回到现实,开始倾听时,立刻被他正在叙述的故事深深吸引,他仍在争辩母亲的忽视,他说,上小学的时候,每当他要参加学校演出,母亲都会为他缝制全年级无人能及的精美戏服,还会与他一遍遍地排练台词,并在演出当天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眼神中洋溢着无比的骄傲。在我刚才的恍神中,自己竟与他童年时的母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注他的目的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他给我们带来的荣誉感
。
把反移情从干扰因素转变为理解来访者的宝贵资源
,是客体关系理论最为关键的贡献之一(参阅Ehrenberg,1992;Maroda,1991)。
自体心理学
20世纪中期,新的主流症状:
内在空虚
(
缺乏内部客体
)缺乏内心的方向和价值观的可靠指引,他们期望治疗能指明生活的意义。
他们外表踌躇满志,内心却空空如也。他们乐此不疲地寻求肯定、赞赏和确认。这类来访者的困扰集中于以下几点: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什么在维系着我的自尊?有时他们会不那么急切地想要得到肯定,直言不讳不知自己是谁,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他们
极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也无法真正体验自己的优势。
核心问题归为
自恋
——这类来访者很容易唤起治疗师的
厌烦
、
困倦
和隐晦的
愤怒
感。面对这类来访者,治疗师很容易觉得
被贬低
、
被忽视
,
被轻蔑
或
被抬举
。
工作重点:来访者的
自我
与
自尊
。
Heinz
Kohut
理论:涉及自体(self)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他强调
人对理想化的普遍需求
,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的涵义:若个体
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初客体
;或
没能逐渐地、无创伤性地对原初客体去理想化
,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治疗师们开始意识到,即使从自恋特征并不明显的来访者身上,也能够观察到他们为了
维护自尊
和
自身内在协调性
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防御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拓展
,它不再仅仅作为保护个体不受本我、自我、超我造成的焦虑所累,还在于能够维持连续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Goldberg,1990b)。
鉴于此,治疗师不但应询问传统的有关防御的问题[“这个人正在躲避什么?当感到恐惧时,他会怎么做?”(Waelder,1960)],还应进一步思考“这个人自尊有多脆弱?当自尊受到挑战时,他会怎么做?”
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人格:在不同人际环境中产生的,连续的自我状态
如果将人格视作固定、静止的现象,等于忽视生活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刻蚀,也忽视状态因素(相对于素质因素)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旧理论:治疗师在治疗中应保持客观、情感中立
新理论:任何一种资访关系都是共建的治疗师的角色,不应只是一个客观的知情者,而应是一个
同伴
,与来访者共同探索其心灵奥秘。
来访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将会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浮出水面
关系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
理解咨访双方的人格特征
,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治疗中的一举一动。
精神分析对人格评估的其他贡献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三章 人格形成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观点
历史背景:人格异常的诊断
① 克雷佩林 Kraepelin 神经症—精神病的区分
弗洛伊德根据克雷佩林的分类,仅对神经症与精神病进行区分——以是否具有现实检验能力为标准
神经症患者
:基本
具有现实检验能力
,而后者则缺乏与现实的基本联结。一个神经症患者能够认识到是自己的想法偏离轨道——神经症性痛苦是来自于患者的
防御
过于
僵化
,缺乏灵活性,以至于他们的本我的能量无法疏泄,更无法创造性地抒发
精神病患者
:
没有
基本
具有现实检验能力
,坚信完全是外界出了问题——精神病性痛苦则是因为
自我防御
过于
薄弱
,任强大的本我无情地肆虐
② 自我心理学:神经症性症状,神经症人格,精神病
③ 客体关系:对边缘型症状的界定
“
边缘
”作为心理功能的一种动态变化,常用于描述游离于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的
恒定的不稳定状态
。其特征包括:
缺乏认同的整合
;
在未完全丧失现实检验能力的前提下
,
过度应用原始防御机制
(Kernberg,1975)。
边缘型人格的形成与
婴幼儿发育
、
依恋
及
创伤
高度相关。依恋关系及重复的创伤体验,都可能是边缘状态的成因。甚至依恋、创伤问题的产生也可以出现在比以前所认为的更晚的发育阶段。
神经症性-边缘型-精神病的连续谱系
神经症性人格
:主要应用较为成熟的次级防御机制。尽管他们在应对特殊的应激情境时,也会使用原始防御,但这种原始防御对于维持个体的整体功能并不占有主要地位。因此个体是否应用原始防御,不能作为判别神经症型人格的标准,但若个体整体缺乏成熟的防御机制,则倾向于不诊断神经症型人格。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提示,相对健康的人群应善用压抑作为基础防御方式,较少应用非针对性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分裂、投射性认同等较原始的防御机制。
强迫性神经症来访者会主诉自己的重复性仪式化行为十分恼人,但对之置之不理会更加焦虑。而
边缘
或
精神病性
来访者则坚信这些重复行为是基本的自我保护,并随之精心编织一套合理的解释。
神经症性来访者会同意治疗师的观点,认为强迫行为大可不必。但
边缘性
或
精神病性
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观点则看作是恶意中伤,他们会指责治疗师要么缺乏常识,要么缺乏道德。
一位强迫清洗的神经症患者会羞于坦言洗涤床单的次数,但边缘性或精神病性来访者则坚称,清洗够多才能保持洁净。
神经症性来访者
基本顺利地度过了埃里克森提及的最初两个发育阶段,即建立了基本的
信任感
和
自主性
,认同和独立性方面的发展也相对顺利。他们前来寻求帮助,并非因为安全感或自主性受到困扰,而多半是陷入
冲突
:欲达目的却每每受阻,而自己正是制造障碍的罪魁祸首。
弗洛伊德认为此类治疗的目标应是:解除他们对爱和创造的抑制;部分神经症性来访者还需积极提升独处与休闲的能力。
精神病性人格结构
精神病性患者的内心体验相对极端。这些身陷困境的来访者在访谈中,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冷漠攻击。他们出现
幻觉
、
妄想
及
牵连观念
,
思维逻辑混乱
。然而,日常生活中具备精神病性状态的人,平时并不一定具有上述精神病性表现,只有身处某种刺激时,才会激发症状。
精神病性患者最主要的
原始冲突
基本都与
存在意识相关
:
生命与死亡
,
存在与湮没
,
安全与恐惧
。他们的梦境充斥着触目惊心的死亡与毁灭的景象。“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成为永恒的主题。Laing(1965)形象地称之为“本体危机”(ontological insecurity)。
边缘型人格结构
边缘型人格
过度依赖
那些
初级防御机制
(如否认,投射性认同和分裂),因此,很难与精神病患者区分开来。
两者的重要鉴别指标是:当治疗师指出来访者原始性防御体验时,边缘型来访者至少会暂时承认其不合理性,而精神病性来访者则可能会更加焦躁不安。
我们拿原始性贬低(primitive devaluation)来举例,每一个治疗师都曾经经历过被来访者贬低的沮丧感,这种潜意识策略常用于维护自尊,但常以放弃赢得自尊为代价。为了使来访者意识到这种防御的危害,可以试着说:“你抓住我的缺点不放,因为这样就不必承认需要我的帮助了,说不定你心里窃喜“又搞定一个”,或者搞不定时你很不好受,所以你会尽量抓住机会。”边缘型来访者可能会对这样的解释嗤之以鼻,有时也会勉强承认或默然接受,但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焦虑都会有所降低。
而精神病性来访者对这样的干预会更加焦虑。因为具有生存恐惧的个体,贬低治疗师或许是唯一幸免被湮没的手段,而治疗师攻击这种防御,会使他们因被解除武装而感到恐慌不已。
边缘型来访者的
自我认同
在两个方面有别于精神病性患者。
首先,前者所感受到的自我不协调性与认同间断性未达到精神分裂症那种生存恐惧的程度,他们或许会有认同混淆,但至少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
其次,遇到有关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时,边缘型来访者更容易产生激惹症状。他们较少担心自己的存在感,而在乎自我的认同是否协调,因此对治疗师询问认同问题十分敏感。
相同点
:边缘型与精神病性来访者都
极度依赖原始性防御机制
,也都缺失自我感受,而神经症性来访者则否。
区别
:边缘型与精神病性人群二者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现实检验能力
。前者无论症状如何丰富,经过缜密的访谈,仍能感受到患者的现实感。以往我们常用“对病情的自知力 (insight into illness)”这一精神病学判断方法,来鉴别来访者是否患有精神病,这似乎不妥,因为边缘型来访者可能会矢口否认自己的病理状态,但同时展现出对事物真相、常识的理解,从而与精神病患者区分开来。Kernberg 曾(1975)建议,用“现实检验的适度性”(adequacy of reality testing)替代自知力来作为精神检查的手段。
Masterson 认为
边缘型
来访者固着于
分离-个体化阶段
中的“
依附期
”(rapprochement subphase,Mahler,1972b),在这一亚阶段中,儿童已经获得部分自主性,但仍需确信拥有养护者强有力的保护。这种情形多见于2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时而断然拒绝母亲(“我自己来!”),时而与母亲如胶似漆。Masterson(1976)推断
边缘型个体的母亲可能在亲子分离的初始阶段挫败孩子的独立愿望
;
或是对获得自主性、想要退回母亲怀抱的儿童置若罔闻
。
边缘型来访者的移情常常汹涌澎湃、不加掩饰,令治疗师束手无措,治疗师也被他们解读为非好即坏。如果治疗师仅凭朴素的良好愿望,像对待神经症性来访者那样解释这种移情(如,“或许现在你对我的感受恰似你曾对父亲的感受”),会发现这种解释是如此苍白无力,根本无法唤起边缘型来访者心灵的回应和内省;实际上他们最多承认治疗师和自己的早年客体行为相仿。但更经常的是,把治疗师奉若神明,又德行兼备,旋即急转直下,斥责治疗师卑鄙无耻,又软弱无能。个手足无措的妈妈,面对一个2岁的孩子-既拒绝帮助,又因缺乏帮助而一败涂地。
小结
人格结构的不同理论观点:从Kraepelin 对精神异常的区分,到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关于神经症性症状和神经症性人格的差别,再到神经症性、边缘性和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的分类,最后根据依恋模式和创伤影响来形容来访者的特征,治疗师们一直致力于寻求来访者对治疗产生差异反应的人格因素。
我坚持认为,对个体
核心的固有观念(安全感、自主性或认同感)
、
焦虑体验的特点(毁灭焦虑、分离焦虑或针对惩罚、伤害及失控的具体焦虑)
、
发育阶段的基本冲突(共生时期、分离-个体化时期或俄狄浦斯期)
、
客体关系(单方、双方或多方)
及
自体感受(自我崩溃、四处树敌或自责)
进行综合评定,才能构成较有价值的精神分析诊断。
进一步阅读建议
第四章 心理发育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神经症性来访者的心理治疗
对精神病性患者的治疗
对边缘患者的治疗
性格的成熟度和类型的相互作用
小结
本章主要探讨来访者的神经症性、精神病性或边缘型性格对心理治疗产生的影响。
神经症性来访者无论对于精神分析治疗还是其他心理治疗,都是最佳人选;他们有足够的自我强度,能够适应治疗中的多种干预方法。共生期-精神病性来访者通常需要支持性治疗,治疗应更加强调安全、尊重、真诚、教导及关注他们特定的外部刺激因素。
边缘型来访者将会从清晰治疗边界、指明自我状态的两极分化及解释原始性防御的治疗模式中获益良多,应鼓励他们参与治疗问题的解决。应有效地抑制来访者退行并促进其个体化进程。治疗师应通过促进双方理解来建立治疗联盟,并重视自身反移情中的宝贵信息。
最后,以纵横坐标来图示性格结构,形象地说明了人格在发育和类别两个维度上的相互关联。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五章 初级防御过程
防御
概念是
精神分析人格诊断
的
核心要素
,
人格诊断名称
实际上是
个体惯用防御方式的简称
。
成人防御:
个体在体验周围环境时整体的、自然的、适应性的方式
。
原始性防御
具有与个体前语言发育阶段有关的两点特征:
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
缺乏对自身之外的事物的独立性和恒常性的鉴别
。
例如,否认被视作比压抑更加原始,因为但凡被压抑的事物,至少得先被个体意识到,然后才能被推入潜意识;而否认则是个即刻反应,缺乏思考过程。当自身之外的客观创伤突然降临时,自动把愿望认作事实-“这不可能”。而压抑则是“这是事实,但我得忘掉它,不然太痛苦”。
同样,人们运用“分裂”(splitting)的防御机制时,会将体验绝对地分为或好或坏两种,无法容忍困惑或矛盾。当儿童感到舒适满足时,会将母亲知觉为“好妈妈”,而感到挫折烦恼时,又会将母亲知觉为“坏妈妈”。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形成于儿童发展出多维统一的客体之前,因此我们将这样的防御称之为原始性防御机制。在婴儿认知发育到一定程度才能整合两种情境中的母亲的形象,在这之前,好和坏的认知有可能是统一的,也有可能是分离的。
相比之下,合理化防御就相对成熟,因为它需要成熟的言语和思维技能,即个体必须与现实更加协调,才能对自己的感受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部分防御机制有时会兼具原始或成熟的特性。例如,“理想化”可以使人虔诚地相信他人是完美的,也可以表现为一种隐忍而节制的态度,认为他人尽管有缺陷,但依然可爱且值得赞赏。“退缩”则既可指为符合心理需要而脱离现实,也能指应对巨大压力时的权宜之计。鉴于本章主要介绍原始性防御,我将涉及伴有成熟特性的原始防御机制时,用“极端”一词加以标明。
所谓
原始性防御
,即
婴儿本能地感知世界的方式
。其实无论有没有明显的病理特征,我们都会用这样的方式体验生活;我们会使用否认、分裂,也会力求全知全能。只有当我们缺乏更多成熟的心理技能,或只是僵化地依赖某种原始防御时,才会导致不良后果。即便成熟的防御有许多优点,但很多时候,我们仍然习惯于利用原始性防御来抵御痛苦,来躲避复杂而残酷的现实。
原始性防御并非洪水猛兽,缺乏成熟的防御机制才是真正导致边缘型或精神病性特征的元凶。
极端退缩
婴儿遭受极度刺激或痛苦时,只需进入
睡眠
便可解脱。
成年人的退缩常见于社会或人际情境,用
沉溺于内心的幻想
来替代与他人交往时的压力;习惯性
使用药物
来改变意识状态
分裂型人格
正是长期依赖退缩性防御而产生的恶果。
否认
拒绝承认负性体验的存在
。
否认是所有人面对灾难时的本能反应;个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啊,不可能吧!”
这源自
儿童自我中心式的原始反应
,这些前逻辑信念令儿童掌握了这样一个经验:“如果我不承认,这事就没有发生”。
将否认作为基础防御的人坚信
所有事物都会朝向好的方面发展
。
若某人伤感而又不被允许哭泣,那么最好否认自己的悲痛。
在危急关头否认自己身处绝境,有时可以救人于危难之中:否认可以激发个体的现实效能,甚至英雄举动。战场上常有这样的传奇-英雄临危不惧,从而虎口脱险。
其实在许多成熟的防御机制的应用中也可以看到否认的影子。例如,我们在劝慰别人的时候常说:拒绝你的人其实是喜欢你的,只是可能还没做好承诺的准备。这种劝解中便包含了否认,我们实际在将他人的拒绝和托辞进行合理化。
反向形成机制也与否认有关,在这一防御过程中,情绪颠倒反转(如,由恨转爱),构成了一种更特别、更复杂的否认,人们不再简单地拒绝感受某种情感,而是与之针锋相对。
否认防御机制的典型病理例证便是
躁狂
现象。个体在躁狂状态下会用匪夷所思的方式否认自己的躯体限制、睡眠需求、财政危机、个人弱点,甚至即将来到的死亡威胁。
若说
抑郁
是
将痛苦无限放大
,那么
躁狂便
是
将事实看得无足轻重
。
分析师会将主要应用否认作为防御的人群归为“轻躁狂”(hypomanic,用以区别重度躁狂)。
全能控制
在新生儿的眼中,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认为
外部环境
与
自己的内心世界
是
相同
的。
尚没有发育出完善的
现实检验能力
的新生儿认为,
外界事物源于自己的内在
,即:如果他们感到寒冷,而养育者也恰好读懂了他们的意思,并及时给予温暖,那么前语言阶段的婴儿便会认为自己具备控制外界的力量,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温暖。
相信自己能够影响周围环境、具有自主能力
,是
个体自尊
的关键。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婴儿期的不切实际,但又是发育必然的全能幻想。
Sandor Ferenczi(1913):
①
婴儿在原始性全能感时期,通常都会觉得
自己具有掌控外界的幻想
;
②
当婴儿逐渐发育成熟,这一幻想会降低级别或转变为
相信自己的养育者无所不能
;
③
而发育成熟的儿童终将无奈地接受现实:
全知全能的人
实际是
不存在的
。
长大成人的前提是意识到人的局限性,颠覆婴儿期的体验。
极端理想化和贬低
Sandor Ferenczi:婴儿早期对自我的全能幻想会逐渐被养育者是全知全能的信念所替代,这一观点如今依然很有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婴儿确实强烈需要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保护他们远离生活中的所有危险。
这样,成年后,我们就很难回忆起当年的惊恐、疾病和伤害袭来时的脆弱,甚至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恐惧(C.Brenner,1982)。帮助我们抵挡这些难以忍受的恐惧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当时即
相信
那些
无比仁慈且能力超群的权威正在掌控全局
。(实际上,我们大都希望相信:掌控国家的人比普通平民更加睿智而强大,这种信念在我们身陷囹圄时尤其强烈,虽然事实一再证明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理想化倾向,我们习惯将
儿童期全能感的残余赋予
我们
情感依赖的对象
。
正常的理想化是成熟爱恋的必要条件(Bergmann,1987)。然而随着个体逐渐发育长大,将童年时的依恋对象逐渐去理想化,也是分离一个体化的必要程序。
有些人似乎不愿改变自婴儿期沿袭的理想化倾向,这说明个体用原始的心理结构孤注一掷地
对抗内在的恐惧
,
不断确认自己的依恋客体是全知全能的
,并
通过自己与理性客体的心灵合一来确保安全无虞
。
理想化还能有助于摆脱羞耻,使自我的缺陷通过与理想客体的融合,可以得到很好的补救。
理想化破灭,带来
失望感
,
原始性贬低
自恋型来访者起初会对治疗师抬举奉承,认为治疗师是神奇的高人,等到幻想破灭,即贬低治疗师为平庸之辈。这种落差使自恋型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岌岌可危,无论先前的咨访关系多么融洽,瞬间会变得危机四伏。
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
投射、内摄——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共同点
:区分
内心主观
与
外界客观
之间的
模糊不清
。如前文所述,发育正常的婴儿在能够辨别体验来自内部还是外界之前,曾经有过“我”与“世界”等同的心理感受。生了疝气的婴儿很可能只体验到“我痛!”而非“我肚子里很痛。”他们尚不能区分来自体内的疼痛(疝气)和外界刺激(尿布裹得太紧)导致不适的不同。这种难以鉴别的状况会逐渐衍生出婴儿的防御功能,我们称之为投射和内摄。
投射性认同
:
投射+内摄
投射
:
内部心理过程
被个体
误认为来自外部
。【想害人的时候,觉得身边的人都想害自己】
——好处:良性的、成熟的投射都可构成共情的基础。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完全了解他人时,我们都倾向通过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人们的直觉(即非语言同步性跳跃(leaps of nonverbal synchronicity)、与他人心灵相通时的高峰体验,都包含将自我投射至他人的过程,这种投射也会引起双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陷入爱河的人都十分善于用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方式洞察伴侣的内心。
——坏处:投射的负面效应是导致可怕的误解和人际冲突。若投射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或被投射的内容是自我的消极和不能接受的部分,那么人际适应困难便会接踵而至。被投射对象会因为被误解而恼怒不已,感觉受到批判、嫉妒或虐待(这些态度多半是由于与投射者的自我相左,因此归咎于被投射者)。个体如果惯用投射来应对环境,并惯于失口否认并抵赖,那么多半具有偏执型性格。
内摄
:将
外部信息
归为
内部心理
的过程。【父母认为子女行为要完美,子女自己也认为自己要完美】
——好处:通过内摄可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幼儿会惟妙惟肖地仿效生活中重要客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许多学者对这一微妙而神秘的过程用镜像神经元和其他大脑机制进行解释。远在婴儿能够有意识地模仿双亲之前,他们似乎已经用某种原始的方式“融合”了父母。
——坏处:会像投射一样产生高度的破坏性。病理性内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与“攻击者认同”(A.Freud,1936)。在恐惧或受虐的情境下,人们会通过努力接纳施虐者的特性,来控制自己的恐惧和痛苦。“我不是无助的受害者,我才是施暴的强者”这种潜意识的愿望是形成这种防御机制的基础。这种病理性内摄可见于多种疾病状态,但是在施虐、暴虐及冲动控制障碍者中更为常见。
内摄与某些抑郁心理存在关联(Blatt,1974,2004)。当我们与人
深度依恋
时,便会
产生内摄
,在内心
将依恋对象的表征融入自我身份
(“我是TOM的儿子,Mary的丈夫,Sue的父亲,Dan的朋友”等)。如果我们因为死亡、分离或拒绝而
丧失心中依恋的对象
,那么生活会变得黯淡无光,
自我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生活仿佛毫无意义。当然我们可以故作坚强,反复质问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才会让亲爱的人离我而去。这种
自我谴责
和
自我拷问
能
使我们心中的依恋对象显得栩栩如生
。如果缺乏
哀伤过程
,
潜意识的自责
会始终
萦绕心头
。
弗洛伊德(1917a)精辟地将哀伤看作是个体用一段时间来接受丧失的过程,是与“匍匐在自我身上的客体的灵魂逐渐分离”(p.249)。如果一个人在丧失所爱对象之后,不能随时间的流逝逐渐与其内摄映象成功分离,又因为悲痛而无法自拔,那么将持续感觉到被贬低、无价值、遭遗弃和被剥夺。
投射性认同
Ogden(1982):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不仅
来访者会根据既往的客体关系而扭曲地看待治疗师,后者因受到压力,也会不由自主地应用与来访者的幻想相契合的方式来体验自我
。换言之,来访者在投射的同时,也会驱使被投射者的言行与之相似,仿佛被投射者也使用了内摄。
自我的分裂
自我的分裂(spliting of the ego)是形成于前语言时期的重要的人际过程,此时婴儿经历着与养育者之间“好”和“坏”的互动关系,但
尚不能理解养育者同时具备好与坏的特征
。
我们可以从2岁左右的幼儿身上观察到,他们通过
把事物评价为“好”或“坏”
来
厘清自己的认知
。这一倾向连同对大与小的辨别(如,区分成人与儿童),都是人类形成认知的基础。
个体在发展出
客体统一性
之前,
很难容忍客体的矛盾性
。因为矛盾性意味着对同一客体的互相对立的感受。因此,幼儿会顺遂自己单向的观念,对某一客体要么保持友好、要么保持敌意。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陷入困惑或受到威胁时,也会不自觉地求助于分裂方式来理解自己的复杂体验。政治学家宣称,所有处于逆境的团体都会奋力营造出一个形象鲜明的假想敌,从而迫使对方不得不应战。
在临床上,当来访者表现出绝对的态度,且认为其对立面(多数人所认可的矛盾对立面)根本不存在时,我们称之为分裂状态。
例如,一位边缘型女性来访者认为自己的治疗师是无懈可击的好人,与她的工作单位中的冷漠、敌对、愚蠢的领导截然相反。再或者治疗师会突然成为发泄愤怒的靶子,只因来访者将他们视作邪恶、怠慢或无能的化身,而一周前,来访者还视治疗师为完美无缺。
此时,即便指出这种前后表现的矛盾性,他们仍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不改初衷。
躯体化
若儿童未能在养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习用语言
表达感受
,他们便可能倾向于用
躯体形式(生病)
或
行动
来
替代语言
。
分析师们认为,躯体化是情绪转变为躯体形式的过程。
幼年时我们遇到外界刺激会引起自然的躯体反应,这种自然反应多半仍会保留在我们的体内。如,羞愧即脸红、战斗一逃跑反应等。创伤袭来,激素分泌,引起一系列反应。
消化、循环、免疫、内分泌、皮肤、呼吸和心脏
-在情绪压力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
而个体的成熟,即体现于个体能使用语言描述体验,而逐渐取代躯体自然反应。
付诸行动(行动化)
付诸行动(acting out):个体
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通过不自觉的行为来演示的过程
一位有着严苛母亲的女教师,因母女关系紧张和对亲密关系既惧怕又渴望而前来就诊。治疗几周后,她便与一个名为Nancy的女同事发生了性关系。我猜她可能是在治疗中渐渐产生了亲近我的愿望,潜意识中认为我会(像她母亲一样)蔑视她的渴望,因此选择了一个与我同名的人,
通过将内心的渴望和恐惧付诸行动,来抵制自己潜意识中向亲近者攻击的冲动
。
“付诸行动”或“行动化”可见于任何反映来访者移情态度的行为。这些移情可能来自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无法用语言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这种付诸行动也可指治疗内外借助行为表达的、抵制潜意识冲动的任何情感态度。
性欲化(本能化)
性欲化(sexualization)通常以付诸行动的方式表现,但有时并不伴有付诸行动
性欲望和性幻想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防御方式:用于
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回避死亡恐惧
。人们可能会经由潜意识,将
恐惧
、
痛苦
或其他
难以接受的感受
随时
转换为性兴奋
,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性欲化。
性冲动是感受自身存在的可靠依据。儿童从被抛弃、虐待或其他灾难中体会到死亡的恐惧,而将创伤体验转化为充满力量的感受,可使儿童
获得心理上的掌控感
;因此,许多儿童会用手淫来降低自己的焦虑。通过对性取向异常的个体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通常在婴儿期有过严重创伤,并最终形成了将这种创伤自发地性欲化。
例如,Stoller(如,1975)曾治疗过
性受虐者
,对于他们,
痛苦是满足性欲的条件之一
,他们多数在儿童期遭受过侵害性伤害或有过痛苦的医疗体验。施/受虐倾向的另一个极端,是暴力的性欲化-强奸。
性欲化也常作为应对方式来调节生活的烦恼,但在性欲化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如
女性
更多倾向于
性依赖
,
男性
则偏向
性攻击
。有人将
金钱性欲化
,有人将
脏话性欲化
,还有人将
权利性欲化
,不一而足。我们很多时候还会将
学习知识性欲化
;至少从苏格拉底时代起,人们便发现才华横溢的教师容易激起人们的性欲。这种对
权威
产生
性欲望
的现象或许能够解释为何政要名人拥有大量的性崇拜者,以及为何性腐败和性丑闻在权贵人士中如影随形。
相对弱势的群体出于敏感,容易将自己的嫉妒、敌意和担心遭受不公的
恐惧
,表达为带有性的色彩。他们会借助自己性欲化的幻想,以弥补自己相对比较缺乏的权势力量,这也是我们需要法律和法规来保护那些依赖他人的弱势方的原因(如雇员之于雇主、学生之于教师、士兵之于军营、来访者之于治疗师等)。生活中不仅他人的权势可能会使我们气馁,我们自己性欲化的防御也可能使这种气馁雪上加霜。
如果有人抚摸我的头发能够唤起我的性欲(即便我产生性欲的原因是童年期对母亲撕扯我的头发而产生的性欲化防御),且我的性伴侣也正好喜欢用手在我的发间摩挲,那我就无须接受心理治疗。但如果我是因害怕遭受异性的虐待而产生性欲化防御,反复与暴力男性发生情感纠葛,那么最好尽快寻求治疗师的帮助。正如其他防御一样,只有了解性欲化的内容和后果,我们才能判断这种防御(对于该个体或他人)是否是合理适应、属于日常小节还是病态反应。
极端解离
灵魂出窍——面对创伤的“正常”反应
当面对超乎能力范围的
重大灾难、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恐惧
时,人们可能都会以解离的方式应对。
我们常常听说,在危急的战场、命悬一线的灾难以及生死攸关的抢救中,英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那些童年时期曾反复遭受虐待的个体,更是会习惯性地以解离来应对刺激。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六章 次级防御过程
压抑
压抑(repression):本质是
潜意识地遗忘或忽略
。
根据早期驱力理论的观点,即本能冲动和情感会渴求释放,但同时被某种力量所抑制。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本质上不过是回避,可使人从意识上远离烦恼”。
如果内在心理或外部刺激令人烦恼或无所适从,那么就会被压抑进入潜意识。
这一过程适用于所有心理成分,包括
情绪体验
及相关的
幻想
和
愿望
。
退行
退行(regression):孩子因疲劳或饥饿而退至早年的幼稚行为习惯。
比如哀怨是所有人遭受挫折后的正常反应。
Mahler 将分离一个体化进程中的“和解阶段”视作儿童2岁末时的普遍特征,蹒跚学步的孩童一会儿逃离母亲,一会儿又跑回母亲,躲在裙后。
人类能力无论如何发展壮大,仍会时常退守回心中熟悉的领域。
有些
疑病症患者
会不顾治疗师的劝阻,
反复唠叨与治疗无关的身体疾病
。他们正是以这种退行至病人角色的原始方式来应对来自生活的不快。他们前来寻求治疗师的帮助,但同时会自动筑起一道坚固的心墙作为防御,以保持他们一直以来
被当作受宠小孩的习惯身份
。他们会担心治疗师怀疑他们诈病而不厌其烦地证实自己的病痛。
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将
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
,应对焦虑和痛苦——伴随体验或观念的情感部分可从认知整体中游离出来。
外科医生如果时刻挂念患者的痛苦,或在手术中产生厌恶、怜悯的情绪,就无法有效医治病患;将军如果瞻前顾后,就难以制定决胜的策略;警察如果不能杜绝情绪化,也很难将暴徒绳之以法。
许多当代分析师将隔离视作解离的一种亚型,但坚守传统自我心理学的分析师将它作为原始的“
理性防御
”,作为诸如理智化、合理化、道德化等防御机制的基本单元。
这些防御机制的共同特征是:将由情境、观念或事件引发的个人情愫压抑进入潜意识。
若个体把隔离作为基本防御,生活中注重思维而忽视感受,那么很可能具有
强迫型人格结构
。
理智化
理智化防御所需要的强大的自我力量,有助于个体在消极情绪中保持理性,并能在确认情感获得妥善处理之前,保证思维持续有效地运行。
如果个体不能脱离防御的桎梏,对情绪持排斥态度,那么即便他表现得富有情感,人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作态。习惯以理智化应对生活的个体,对性、幽默、娱乐等情趣类事物毫无兴趣。
合理化
无意识地寻找意识层面可接受的理由——认为欲念合情合理——认为失败只是增长了经验
道德化
无意识地寻找意识层面与责任有关的理由——把欲念看作符合道德和责任——认为失败能够塑造品格
间隔化
间隔化(compartmentalization):与情感隔离有些类似,但比后者更加原始;它的功能在于能够
允许两种相互冲突的情感同时存在
,并能避免个体在意识层面感到困惑、内疚、羞愧或焦虑。【
双标
】
隔离是将认知和情感互相割裂,而间隔化是将互不相容的认知成分间隔开来。间隔化的个体会同时拥有两种以上的观点、态度或行为,尽管这些态度和观点无论本质还是现象都相互冲突,但个体却浑然不晓。在旁观者看来,间隔化和伪装几乎难分仲伯。
日常生活中也有间隔化,比如我们偶尔会因为自己两种相对立的态度而自责:既声称自己信奉“乐善好施”,但又争抢出人头地;或一边赞同畅所欲言,一边自己又守口如瓶;再或反对歧视但同时大讲种族笑话。
抵消
正如道德化被视作比分裂更为高级的防御形式,抵消(undoing)也可被看做为
全能控制防御
的必然结果。
“抵消”:通过个体的行为与内心体验达到平衡,即:
个体潜意识中指望通过某些态度或行为恰好消除某些情感(通常是内疚或羞愧),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
。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丈夫或妻子买礼物给对方,试图补偿昨夜脾气暴戾带来的内疚。如果行为的动机存在于意识层面,理论上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抵消,而如果个体
未能意识到自己的内疚情感
,自然也
未能意识到想要补偿的愿望
,那么此时可称作抵消。
抵消也出现在许多
宗教行为
之中。以行动和理念来努力赎罪,是人类普遍的愿望。当儿童逐渐对死亡有所理解,就会自然出现大量含有抵消理念的奇特仪式行为。比如小孩子会避免踩到人行道板块的缝隙,以避免踩伤妈妈的后背(一首德国儿歌,大意是“踩啊踩,踩到妈妈的背上去”),从精神分析角度理解,这其实是儿童对潜意识中希望母亲死去的愿望的抵消,随着对死亡理解的逐渐成熟,这些恐惧才会逐渐消退。
抵消行为的背后也隐含着
全能幻想
,即
自身的敌意感受十分危险
,
只要心有所想便事有所成
。
攻击自身
Anna Freud(1936)提出“攻击自 身”(turning against the self):个体
把对外部客体的负性情感或态度转而施加到自己身上
。
如果某人对领导不满,而领导又很难开门纳谏,那么他会将批评转向自己,以化解焦虑。对于儿童来说,生长环境造成他们对养育者的绝对依赖,如果养育者十分苛刻、严厉,为避免来自无法依赖的养育者的惩罚,他们会采用攻击自身这种防御机制(Fairbair,1954)。
自我攻击固然令人难受,但
把无力回天的事实认作为自己的过失
,能有助于个体在情感危机中的幸存。【
获得一种掌控感
】
我有一位来访者,在她的成长经历中,母亲时常要自杀,父亲反复无常且自我中心。整个家庭摇摇欲坠,难以维续:在她的记忆中,父母曾因付不起房租而被扫地出门。因此她常想,如果自己能表现得更好些,或许父母会给她更多的关爱和保护。这种在童年期形成的坚定信念,令她每当置身于困境时,都会不断自责,而不去设法改善自己的处境。经过数年的治疗,她才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早已不再是不良家庭中的柔弱女孩,不再用攻击自身来处理所面临的困境。
置换
“置换”:
将驱力、情感、关注或行为从初始目标客体转向其他客体
,因为若将其施加于前者,将引发焦虑。
关于置换的经典的画面:男主角在受到上司的训斥后,回家对妻子发脾气,接着,妻子斥责孩子,而孩子气愤地一脚踢向宠物狗。
Murray Bowen(如,1993)等家庭治疗师所强调的“三角关系”(triangulation)正是一种置换现象。我注意到夫妻之间如有一方不忠,另一方通常不是将怒火直接指向伴侣,而是转移到“第三者”身上。那些对“破坏家庭者”的口诛笔伐,其实暗示出轨的伴侣是被勾引的受害者,如果矛头直指不忠的伴侣,将使本来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更加危在旦夕。
性欲同样可被置换;恋物癖就可被理解为将性欲从性器官转移到潜意识的相关领域,比如双足甚至鞋子。如果既往经历让人感到阴道是危险的,他便会用与女性相关的物品来加以替代。
焦虑本身也可置换,弗洛伊德那位著名的来访者“狼人”因担心鼻子疾患而接受了Ruth Mack Brunswick的治疗,才发现他担心鼻子其实是担心阴茎遭到阉割而进行的置换(Gardiner,1971)。当人们
置换焦虑
时,把紧张刺激源转移至象征着恐怖的特定物体时,便可称作
恐怖症
(Nemiah,1973)。例如,害怕蜘蛛,是人们潜意识地对母性的恐惧;或者害怕刀具,是潜意识的阉割恐惧。
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正/负性情绪的相互转换
——否认情感的矛盾性——例如,由恨转爱、崇拜变蔑视或妒忌变吸引
一个三四岁的幼儿,如果有弟/妹出生,他们便已拥有足够的自我力量将愤怒与嫉羡转化为有意识的爱,并将这种爱投注在新生儿身上。反向形成中常常会夹杂着内心隐情的“渗漏”,令旁人能够觉察到个体的意识行为似乎有些虚假或过分。比如家人对小女孩的宠爱被刚出生的弟弟所取代,她会很有意思地表现得“爱死了宝宝”:她时常过分用力地拥抱弟弟,危险地摇晃,吵闹地歌唱,等等。
许多兄长也曾对年幼的手足狠搂猛掐,直至听到尖叫才罢手;或者送他们整蛊玩具-冠以爱的名义。
反转
自编自演
心理剧本
,并
将主角与配角颠倒逆转
。
例如,个体羞于接受或不能承受他人对自己的照顾,便会去悉心照料他人来间接证明自己的独立,并在潜意识层面认同被照料者的感激之情。
一旦儿童发育至能够利用玩偶或影视人物玩耍时,便已具备反转的能力。
反转的优势之一在于个体能够随意调动互动中的力量,从而使自己成为主动发起而非被动接受的角色。控制-支配理论学派的学者将之称为“反客为主的转换”(Slberschatz,2005)。
这种反转防御具有积极意义的时候,会得到颇具建设性的结果;当具有消极意义时,则会起到破坏性作用。例如,兄弟会成员入会时曾遭受捉弄或虐待,他们会
将自己当时的羞辱体验转化为对新人入会时的主动出击
,从而由受害者反转为加害者。
【让他人体验自己的痛苦?】
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对他人或他人的某些方面进行认同,是一种有益无害、且与防御无关的能力。
如今已经证实,有些认同的确极少包含防御成分(例如,被社会学习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称为“
模仿
”的那一类认同,或是如今被我们归因于镜像神经元作用的认同),但精神分析派别的学者们一直坚持认为,多数认同的动机仍在于规避焦虑、忧伤、羞耻或其他痛苦的情感;或是修复岌岌可危的自我统一性和自尊感。
弗洛伊德(1923)在对自己提出的
“依附性”认同
与“
攻击者认同
”进行区分时,首次发现了
非防御性认同
与
防御性认同
之间的差异。
“依附性”认同
:单纯地想成为和被仿效者一样的人(“妈妈既慷慨又慈祥,我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攻击者认同
:同样出于自然,但却是受被仿效者的权势威胁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我害怕妈妈因为我不乖而惩罚我;如果我成为她,就可以拥有她的力量,不用怕她”)。
弗洛伊德认为,不少认同行为其实同时包含了两种成分:
直接吸纳爱的客体
,同时
以防御为目的而模仿恐惧的客体
。
分析师使用“认同”一词时,意在形容一种成熟、刻意,但多少带有潜意识的希望成为某人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发育包含一系列由婴儿期的
内摄
(或“吸纳”,成为他人)至更为隐晦、精确、主观地吸收他人性格特征的过程。
弗洛伊德最广为人知的防御性认同范例当属
恋母情结
。幼儿达到一定年龄(通常是3岁左右),内心想要独占母亲的愿望被父亲拥有母亲的全部这一残酷的现实所摧毁。他担心,强大的父亲会因为他有攻击父亲的愿望而寻求报复,从而伤害自己。因此,儿童会用认同父亲来缓解这种幻想所带来的焦虑(“也许我除不掉爸爸,反正我也挺爱他,并非真想害他,再说,我也不一定能完全得到妈妈,但我可以
成为像爸爸那样的男人
,这样
长大后就能够找到像妈妈一样的女人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幻想司空见惯,是攻击者认同的原型-是与想象的攻击者认同。
升华
升华(sublimation):当原始欲望和道德约束之间产生冲突时,升华可催生富有创造性、健康的、易于被社会接受的良好防御行为。
弗洛伊德起初认定升华为:有社会价值地释放生物冲动(包括吮吸、撕咬、排便、打斗、性交、窥探和被窥视、忍受疼痛、护犊等欲望)。
比如将施虐欲望升华为疗伤的医生;将表演欲望升华为剧作的艺术家;将攻击冲动升华为辩护的律师。依据弗氏的理论,本能驱力在个体早年经历的影响下不断改变;有些驱力或冲突会推动个体朝向卓越,创造性地参与有益的活动。
它既能释放相关的冲动,又无须过度耗费能量用于改变冲动的形式(如反向形成),或调动力量与之对抗(如否认,压抑)。
通过升华释放能量是对个体有益的:它有助于人类保持机能的稳定状态。
幽默
升华的亚型
总评
小结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第二部分 性格组织的类型
引言
介绍人格类型时,大体从与客体相关度较低的人格开始,直到对治疗师产生强烈依恋(这种强烈依恋造成许多问题)的人格。
在描述每种人格时,我会涉及如下内容:(1)驱力、情感和气质;(2)适应性和防御性自我功能;(3)早期关系的内化过程对人格发育的影响,及其目前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4)自我体验,包括个体有意和无意识的自我体验,及其自尊的基础;(5)对自我、他人及与他人互动模式的内部表征,以及这些内部表征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影响;(6)治疗;(7)鉴别诊断。
章节组织的思路
性格病理和情境因素
人格改变的限制
第七章 精神变态(反社会性)人格
精神变态人格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具有
攻击性
大脑回路中管理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存在明显异常,这表明极端反社会性群体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实际关系来习得各种体验,他们的
情感表达并非出自内心
,而是作为“第二语言”用来操纵他人。
精神变态个体
管理情感的能力普遍较差
,其
感受愉悦的阈限值也高于平均水平
(Kernberg,2005)。多数人都能从美妙的乐曲、缠绵的性爱、自然的美景、机智的玩笑或是工作的胜任来获得情感的满足,但他们
需要更加激烈而震撼的体验
,才能感受自身的存在。
精神变态患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主要防御机制
① 全能控制:深思熟虑且自我协调地操纵他人,满足自恋
② 投射性认同:不能或者不情愿用语言表达情感,因此获得别人理解的唯一方式,便是激起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情感
③ 解离:忘记自己的恶行,逃避责任,很少自责
④ 付诸行动:反社会人格患者,一方面生性冲动,另一方面难以体会控制冲动后的自尊感受
精神变态个体的关系模式
反社会性人格者的童年常常充斥着不安和混乱。
教条式的严厉管教夹杂着过分的纵容和忽视,形成了令人迷惑不堪的生长经历。尤其在暴力型精神变态个体的童年经历中,很难发现恒定一致的爱怜和保护。他们经常有个
软弱、抑郁的母亲和暴躁、残酷的父亲
,或者家庭成员有酗酒或其他成瘾行为。这样的家庭中,充满动荡、分离和丧失。生活在这种风雨飘摇、胆战心惊环境下的个体,本该发育形成的
早期自我全能感
和
后期相信全能他人会保护自己的那种自信
,将
难以形成
。儿童若在这一发育阶段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将不遗余力地用尽余生去确认自己的全知全能。
精神变态个体即使意识到情绪的流露,也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们将情绪视作软弱无力的象征。或许童年经历中无人鼓励他们将情绪外化。
因此他们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在体验的动机,也缺乏通过对话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
言语在他们家庭中常被用于控制他人。养育者对儿童的情绪缺乏回应也会加剧情感表达的受阻:精神变态个体的
童年通常不乏物质的满足,但多有情感的剥夺
。
我的一位反社会性来访者,每当她烦躁不安时,父母都会赠予她贵重的礼物(如立体音响或小轿车),却从未理会过她的情绪,或是倾听她的感受。父母这种“慷慨”极具破坏性。就拿我的这位来访者来说,她从来都无法清楚地阐述什么是怅然若失的内在感觉。
依恋&内化的失败
反社会性个体似乎很少产生心理上的依恋,也
很少合并好的客体或是认同养育者
。他们很难体会爱与被爱,相反,他们会
认同自己内部原始的“自体客体”
("stranger selfobject",Grotstein,1982)。Meloy(1988)将这种情况描述为“天生缺乏对原始父母形象的深层潜意识认同,最终难以对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人类形成意象和指导性的认同”。
领养了孤儿的父母都会知道,孩子若来自穷困潦倒或充斥忽视/虐待的环境,通常会具有依恋障碍,无论之后对他们照料得多么尽心,他们仍表现出缺乏爱的能力。这类儿童常呈现混乱型依恋,明显
缺乏内化的、条理分明的依恋策略
,这种情况下,儿童依恋的客体变成恐惧或愤怒的来源,孩子会出现依恋一攻击的矛盾行为,如
笑着咬妈妈
。
精神变态的自体
从小就被视作问题儿童的潜在精神变态患者,很难通过养育者的常规渠道的爱和赞赏而获得自尊。当外部客体难以作为产生自尊的来源,那么,
内部自我
便成为
唯一能够投注感情的对象
。
而个体的自我表征常常会在
全能控制
和
极度恐惧
状态之间
不断切换
。
因而精神变态个体常会以
攻击行为
和
施虐行为
来
维持自我感受
或
减少痛苦
和
恢复自信
。
连环杀手David Berkowitz(“山姆之子”)正是在知晓生母原来是个妓女之后,开始了杀戮之旅(Abrahamsen,1985)。一位被领养的孤儿将其自尊与幻想维系于身份高贵的“亲生”母亲,因此在幻想破灭之后顿生攻击恶意。
任何脱离现实的自命不凡者,都可能试图通过暴力来维持自尊。
原始性嫉妒
(envy):
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欲望
(Klein,1957)——如果我们不能接受现实世界是不公允的,便无法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在生活中追逐目标失败后转为对目标的诋毁,是所有反社会性个体的共同特征;其中处于谱系一端的精神变态状态的个体甚至会摧毁吸引到他的事物。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精神变态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基调是他们人格中
掠夺倾向
的一种
投射
,即他们会
假设治疗师试图利用患者来满足私欲
。
反社会性来访者由于极少具有关爱和同情的体验,因此非但无法理解治疗师热忱、善意的一面,反而会疑惑地搜寻治疗师行为背后“阴谋诡计”的蛛丝马迹。
而如果他们认为可以利用治疗师来达成某种目的(比如向法官或假释官递交有利的报告),便会竭力展现魅力,以至于很容易使缺乏经验的治疗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468+)
- 书籍完整(229+)
- 全格式(397+)
- 在线转格式(178+)
- 还行吧(303+)
- 超值(634+)
- 可以购买(194+)
- 无水印(258+)
- 无多页(167+)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 2025-01-08 08:36:51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隗***杉: ( 2024-12-31 02:08:3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寿***芳: ( 2024-12-17 02:04:58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宓***莉: ( 2024-12-27 18:23:3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蓬***之: ( 2024-12-29 07:55:57 )
好棒good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16:50:2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谭***然: ( 2024-12-28 14:16:2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孙***美: ( 2025-01-05 05:55:2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游***钰: ( 2024-12-11 17:09:5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西藏脸书2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第二次世界大战秘密武器 陈渠兰 编著 9787307128880 武汉大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大学高尔夫教程(第3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跟着薛涌留学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精品教材 童声(少儿声乐)(一级~四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国际课程及择校升学指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杭州方言词语释义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年修订)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8岁开始聊聊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哈姆莱特 高中推荐延伸阅读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智慧熊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