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语言哲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简明语言哲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此外也介绍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两位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语言学家,探讨了语言哲学中的多种重要问题。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本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很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作者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哲学题解
第二节 古希腊哲人对语言的思考
第三节 罗马、中世纪对语言的思考
第四节 几位近代哲学家的语言观
第五节 语言转向
第六节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七节 语言哲学和语言学
第八节 语言哲学和逻辑学
第九节 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
一般参考书
第二章 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
第一节 词义与句义哪个在先
第二节 语句与命题
第三节 索引词
第四节 类语句与例语句
第五节 使用与提及
第六节 语义上行
第七节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
第八节 “是(存在)”是不是(逻辑)谓词
第九节 悖论
第十节 对象语言/元语言
第十一节 真值
第三章 意义理论
第一节 “意义”词群
第二节 意义的指称论
第三节 意义的观念论(意象论)和联想论
第四节 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第五节 意义的可证实理论
第六节 意义的成真条件论
第七节 意义的使用论
第四章 索绪尔
第一节 施指/所指
第二节 任意性原则
第三节 约定
第四节 语言/言语及共时性/历时性
第五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参考书
第五章 弗雷格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意义与指称
第三节 概念与函式
第四节 语句与命题
弗雷格参考书
第六章 罗素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与亲知
第三节 罗素的一般语言理论
第四节 描述语理论(摹状词理论)
第五节 关于描述语理论的争论
第六节 “缩略的描述语”与逻辑专名
罗素参考书
第七章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转变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事实与物
第三节 图像论
第四节 基本命题与充分分析
第五节 不可说
第六节 中期思想转变
早、中期维特根斯坦参考书
第八章 逻辑实证主义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第四节 卡尔纳普
第五节 人工语言、逻辑语言
逻辑实证主义参考书
第九章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
第一节 语言游戏
第二节 “意义即使用
第三节 家族相似
第四节 私有语言论题
第五节 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
后期维特根斯坦参考书
第十章 日常语言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莱尔
第三节 奥斯汀论日常语言
第四节 言语行为
日常语言学派参考书
第十一章 蒯因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对两个教条的批判
第三节 语言学习与观察句
第四节 不确定性论题
第五节 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相对性
蒯因参考书
第十二章 乔姆斯基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
第三节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第四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与语义问题
第五节 普遍语法与语言能力(语言官能)
第六节 关于“遵行规则”的争论
乔姆斯基参考书
第十三章 专名、可能世界、语词内容
第一节 专名之成为问题
第二节 指称性与描述性
第三节 “不定簇理论
第四节 固定指号和孪生地球
第五节 关于固定指号和孪生地球的评论
第六节 语词内容与概念一意义
第十四章 隐喻与隐含
第一节 塞尔与戴维森论隐喻
第二节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
第三节 字面意思与隐喻
第四节 语境与语义条件
第五节 蕴含与分析
第十五章 语言与现实
第一节 信号与字词语言
第二节 区分、对应、本体论
第三节 语言与思想
作者介绍: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学术成就有:专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等,译著《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在20世纪西方哲学家中,罗素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一位,也是中国学人最熟悉的一位。我个人也乐于建议初入哲学的学子多读罗素,他的文著中充满对各种常理的反思,但又不曾穷理而至乎深奥晦暗。何况,罗素写得一手好文章,是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常推荐初涉哲学的学子读罗素,他反思形形色色的问题,而这正是哲学的开端。不过,我认为罗素的反思一般而言并不够深入。
认识反映现实,语言描述现实,这类图像论毫不新鲜,倒是初级反思最容易达致的老生常谈。《逻辑哲学论》里的图像论虽然表面上与流俗图像论有大量重合,例如名称代表对象,句子描述事态等等,但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实际上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远为深刻的思路。它不是说,世界里有一些现成存在的物,这些物通过一些关系组成事实;我们用词来指称物,然后用句子来描述或指称事实(如果是这样,描述事实其实相当于指称事实)。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毋宁是说,世界是整体地给出的,这个总体的事实可以被分解为诸事实。与流俗图像论尤为不同的是,在维特根斯坦图像论里,我们不是从名称指称事物进到句子描述事态,而是从句子描述事态开始进到名称指称事物。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有所说的语句或命题,语词是用以说的手段。他从语句具有意义出发,逻辑地推演出基本命题、简单符号或名称,在那里,语言与现实接触,从而逻辑地推演出事实、对象。与其说世界上现成存在好了对象,从而语言产生出名称来指称它们,不如说语言的逻辑要求对象的存在。当然,如此推演而得的是世界的先天性质,而不是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
“适当的说,就是说出所说的,让蕴含保持其为蕴含,恰恰是如此这般的说,让不曾说的意蕴悠悠无尽。求真,当然是要去除遮蔽,但是五色令人目盲,把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因此,求真者必须把奥秘作为奥秘加以荫蔽。聪明人把世情人心的隐秘莫测都晒到打谷场上,世情人心的真相却被晒干了。在这个意义上‘对不可说之事应当保持沉默’应能得到理解。在这里,不可说与不应说合二为一。哪些明说,哪些以最丰富的形态蕴含在明言之中,这是说的艺术、说的力量。”
阿尔斯顿在他引论式的《语言哲学》里提到“对语言哲学有着特殊干系的转 变" : "传统上人们总是觉得,概念分析的工作尤论怎么重要,那毕竟是一项初步 的工作,哲学家的终极任务是获取对世界的基本结构的充分理解、获取关于人类 活动和社会组织的一套充分的标准。”但是在我们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相信这 些任务可以由哲学家坐在沙发上完成,也许还只有概念分析适合于哲学家去做, 而概念分析当然“总是牵涉到语言的 "CD 。我认为这是解释“语言转向“最重要 的角度。从前,哲学和科学是一回事。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定义为关于真的科学, 这是哲学家亦即科学家的事业,他们一方面扩展知识的领域,另一方面通过概念 思辨使得不断扩展的知识得到理解。然而,科学的发展使得古典的求真概念受到 挑战。求真这项伟大的事业似乎已经逐步由近代科学去独立承担了。然而,近代科学的求真活动主要是通过技术性概念推进的,基本脱离了自然概念的思辨。 (人们一般是反过来说的:科学活动把概念思辨驱逐了。)现在只剩下两件事情适 合千概念思辨:一是探索实证方式没太大作为的那些领域,如伦理、艺术等等; 一是沟通科学理解和自然理解,亦即努力使技术性概念获得非技术性的理解。认 知的进展割开了科学和哲学,割开了实证求真和概念思辨,割开了科学家和哲学 家。今天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已经不再是以往意义上的科学家 哲学家。这不是 因为哲学家转向了概念思辨的领域,而是现在有了一块和实证求真活动相分离的 概念思辨领域留给哲学家管理。概念思辨本来就主要是在语言分析层面上进行 的,当概念考察明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后,语言转向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一解释学两个传统在着眼点、概念框架、术语、论述风格等各个方面均相去甚远。而且一一细想起来这一点颇为奇怪一一两个传统之间的对话也不多。所以,很少有人把两个传统对语言的思考合在一起论述,多数题名为“语言哲学”的著作都采用较狭的指称,特指分析哲学传统下的语言哲学。眼下这本书也是这样。的确,把两个传统放在同一本书里来绍述,不仅需要极强的功力,而且需要不止两倍的篇幅。这些都不是本书作者能做到的。我希望哪位学人另写一部现象学一解释学传统的语言哲学,也希望有人来写一部更加包罗万象的语言哲学。③
③车铭洲主编的《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和徐友渔主编的《语言与哲学一一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6)可视作这一方面的初步尝试,当然,是非常初步的尝试。我自己也在这方面作过一点努力,例如在《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一一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思考》一文中曾表明这两个“流派”多有交叉重叠之处(参见陈嘉映:《从感觉开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涉及德里达、福柯等人,我想年轻人写来会更好,他们对这些哲学家更富感应。
中世纪语法学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学科紧密交织,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争论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介绍了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此外也介绍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两位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语言学家,探讨了语言哲学中的多种重要问题。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本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很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作者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精彩短评:
作者:田粒 发布时间:2015-11-23 14:39:14
中国人对到来的美国人很友好,可是美国人却不是。
作者:我期待的模样 发布时间:2019-03-21 18:01:21
看目录即可
作者:UU 发布时间:2008-04-11 00:48:42
2005-12-10长春人民大街衡学人书店
作者:朱雀 发布时间:2023-11-01 17:50:20
二读。重新熟悉一下思想坐标。上次除了Chomsky其他人多少给了点启发,这一轮觉得就Austin值得拓展一下,其他人都很无聊,老夫老妻的感觉了。想起那年把逻辑哲学论抄了一遍,那是真喜欢啊
家印宝宝加油出书不要停~ 给你一对蓝黄拮抗的爱心
作者:swtar 发布时间:2021-01-27 20:23:08
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总的来说,内容还是比较杂乱,想讲理论又讲不深入,想讲实操又一笔带过!
作者:文孟先生 发布时间:2024-01-26 22:18:04
真乃吼啊!
深度书评:
哲学、语言与意义
作者:Wenqian Li 发布时间:2014-08-16 01:17:15
李文倩
二○○三年,陈嘉映出版哲学教材《语言哲学》,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十年之后,在二○○三年版的基础上,经过增删与改写,以《简明语言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一三年版)为名重出新版。作者承诺,相较于旧版而言,新版的字数和错误均有所减少,但内容却少有损失。有必要指明的是,此书虽说以教材的形式出版,但从学界的反响来看,大都将其视为学术专著。
从全书的总体架构看,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哲学是什么、语言是什么以及富有意义的言说和生活何以可能等问题的深切思索。而且,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性介绍的同时,作者时不时跳出此限,将具体分析接在更为一般的层次上,力求对所论诸问题有通贯的理解。
一、哲学
陈嘉映关于哲学是什么的理解,依托于两个大的思想史背景:一是近代科学的兴起,二是二十世纪哲学领域内的语言转向。而且在他看来,这两个大的思想史事件,有其内在的联系。具体说来,即近代科学的兴起和成熟,使得“今天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已经不再是以往意义上的科学家-哲学家。”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哲学与科学不再连为一体,而是彼此独立,相对分离了。如此,“当概念考察明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后,语言转向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哲学研究中的语言转向,其所带来的一项误解,是认为从此之后,哲学的大部分工作将由语言学家来承担。更肤浅的理解,认为概念考察就是查字典。针对此一趋向,陈嘉映明确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别:“语言学家旨在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部机制,直到掌握这一机制,哲学家关注的则是凝结在语言中的人类理解,他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理解世界。”更一般地看,陈嘉映对此差别的强调,标示出哲学与科学之间的根本不同。但哲学与科学彼此独立,却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沟通的可能。陈嘉映说:“哲学家可以从语言学汲取营养,就像从各种经验和各门学科汲取营养,不过,一,语言最系统地凝结着人类理解,哲学关注语言现象更甚于关注另一些现象,因此,无论有没有语言转向,哲学都始终会关注语言,而对(例如)地质的关注却是特殊的兴趣。二,哲学无法从高度形式化的科学汲取多少营养,语言学的一些分支如语义学,原则上不可能高度形式化,它们将始终与哲学反思密切联系。”
谈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张志林坚持认为,“对今日的哲学来说,为科学奠基乃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哲学家应怎样看科学?——兼评陈嘉映在<哲学 科学 常识>中的有关论述》,载《哲学分析》,二○一二年六月,第36页)而陈嘉映对此的理解,则要低调得多。他明确指出,“我一般地认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需要从外部为自己寻找‘元层次’的基础,不需要哲学或逻辑学来为自己奠基。元数学、元物理学,要么是哲学家的非分之想,要么是这门科学内部从未中断进行着的一项工作。”从这里我们亦可看出,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不同观点,其实意味着对哲学的不同理解。
早在二○○七年出版的《哲学 科学 常识》一书中,陈嘉映就明确提出,哲学的主要工作,当为概念考察。在二○一一年出版的《说理》一书中,陈嘉映进一步认为,哲学之为穷理,而概念考察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此专门性的工作之外,哲学当有经验反省的功能,这就意味着,它在许多情况下不同于常识,甚至是对常识的反对。在《简明语言哲学》一书中,作者写道:“在我看来,哲学是对自然理解的反思,以使自然理解融会贯通,因此哲学固然倚重凝结在自然语言中的自然理解,却不等同于自然理解,哲学结论不是民意调查,相反,哲学总是反某些常识而动的。”
二、语言
接着关于哲学的谈论,再来考察语言问题。陈嘉映关于语言的理解,连在其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生活、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逻辑语言的关系、语言分析、语言翻译等具体问题的考察之中,立体而丰富。
将语言视为工具,是一个常见的理解。但如何理解工具,则是一个问题。在革命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工具多被理解为具有改天换地的功能,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自然也不能例外。但工具有多种,亦各有其功能。陈嘉映说:“维特根斯坦曾特别提到尺子这类工具不同于钳子这类工具,后者改变事物的状态而前者不然。就此而言,语言更接近于尺子这类工具,语言主要不是因果地改变现实的工具,而是述说现实、理解现实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则可以说,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世界,或者不如说,世界在语言的层面上成像。
我们使用工具。但使用工具本身,却是一项活动,它连着实际的生活。陈嘉映说:“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会问:朋友有什么用,下棋有什么用,艺术品有什么用,哲学有什么用。但这些问题通常没什么意义,我们享用这些,而不是使用。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使用语词,但我们通常并不使用句子。我们用语词造句,而说出句子就是说话。说话这种活动编织在实际生活之中。”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说生活有什么用,因为生活以其自身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
“说话这种活动编织在实际生活之中。”照此理解,我们学习语词、理解语言,亦是生活中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关于理解,陈嘉映指出:“好在我们不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并不需要哪种逻辑分析能够从一上来就杜绝了每一种误解的可能性。理解的过程也不是无穷无尽地消除误解并在最后达到确定性,理解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自然而然学会和理解一些语词。”语言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于此得以显示。
我们感受生活和世界,思索其间的种种道理,并试图有所言说。这种言说就是思想。思想在语言中成形。陈嘉映指出:“思想确实不能与语言分离,但并非由于我们必须‘用语言思想’,因此语言决定了思想;而是由于语言是思想的归宿,唯能达乎语言者,才是思想。瞪羚和猎豹没有语言,它们不思想。”
陈嘉映在考察语言的过程中,对自然语言与逻辑语言的关系问题,着墨尤多。这是因为自莱布尼茨,尤其是弗雷格、罗素及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以来,创制人工语言以置换日常语言的呼声强劲。而且这一思路,在某些专门的领域比如计算机中取得了成功。但总体而言,陈嘉映承认逻辑语言有其优势,但全盘替换自然语言的思路,则过于激进,亦不可能成功。陈嘉映指出:“我们不妨把自然语言比作物品,把逻辑语言比作货币。物品都有或都可以有一个标价,在这个意义上,货币能够和任何物品对应,能够把物品‘翻译’成货币。经过翻译之后,统计、结算等等变得方便多了,同时,在折合成货币时,不仅物品的其他性质消失了,物品之间的其他‘价值关系’也消失了。因此,我们固然可以用逻辑语言来表征自然语言中的某些基本关系,但逻辑语言根本不可能取代自然语言。”
问题在于,如果不能替代,如何看待日常语言的诸多缺陷?陈嘉映提到,“日常语言哲学家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经常出现歧义、含混和混乱,但他们认为,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来解决,在日常语言本身的层面上解决,而不能通过设计一种更完善的语言来解决。他们更愿意把自然语言中的语词的多义看作一种丰富性而不仅仅看作是含混。”日常语言哲学家的思路,大致属于改良派。改良派反对激进革命,其实是反对完美主义。极权主义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完美主义。而这一反对的思路,在语言层面上因转换视角而形成,陈嘉映指出,“碰上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人一下子走得太远,希望全盘克服一切不便,发明出一种理想语言,把思考和说话变成一种全自动过程。其实,唯有不完美的世界才是有意思的世界,我们才有机会因改善因创新而感惊喜,因绕过陷阱、克服障碍而感庆幸。”于此可见,在改进日常语言的问题上,陈嘉映是个温和派。
创制人工语言以取代日常语言的思路,完美但幼稚,并可能因其对人类经验的极端蔑视而带来严重后果。在“奥斯汀论日常语言”一节中,有如是反省:“要用我们一下午躺在摇篮里想出来的东西取代万千年千万人经验的结晶,不亦妄诞乎?”而这样一种关于语言的看法,大致亦符合晚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冯克利指出,维特根斯坦“常把语言比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认为理解这个有机体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它自由地游荡,观察它的习性。因而他也强烈反对‘私人语言’的说法,认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创造’出一种语言。虽然我们不好把这些反映着后期维特根斯坦观点的话硬往别的领域上扯,但是假如把这里的‘语言’一词换成哈耶克那个著名的概念‘自发秩序’(也可以换成门格尔的‘价格’),它们在认知形式上的同构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维也纳人》,载《读书》,二○○○年第四期,第69页)由此可见,有关语言的种种思考,在一个意义上,有其深刻的政治意涵。
分析哲学的基本主张,认为哲学就是语言分析,而且主要是语言的逻辑分析。在陈嘉映看来,逻辑分析有其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需要分析。换句话说,一些现有的东西,即使不经分析,也可能是清楚的。陈嘉映指出:“我们是在没说清楚的时候,才需要再说些什么,再提供某种解释、分析,以期事情更加清楚,并不是说得越细、分析得越多,事情就更清楚。仿佛从来没有一句话本身就是足够清楚的,仿佛‘经过分析的句子’天然具有更清楚、更合乎逻辑的意思,仿佛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在说什么,要等哲学来帮我们分析出句子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这就是说,分析有其条件和限度,而一种不由分说的彻底分析,其实并无意义。分析为理解服务,而我们的自然理解,总是在某一特定情景中,连在特定的层次上。脱离周边环境的彻底分析,反有可能使本已清楚的理解,变得怪异或不可解。
有关语言分析,陈嘉映进而指出:“把蕴含的东西展开、摆到明面上说出来,就是所谓分析。被分析出来的东西,在一个基本意义上当然是在那里的,像康德所说的,它已经‘隐藏在里面’(versteckt)。但它不是以分析好的形态停在那里的,分析有所取舍和重新安排。所以,分析的结果既可以说是发现,也可以说是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当前的局势以便制定出我们这个组织的行动方案。在理论工作中,分析是为支持或否定某种理论服务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角度、社会学角度或心理学角度对一篇古文进行分析。”如果说上一段的内容,是对彻底分析有所不满的话,那么本段的要点,则在于指明本无纯粹的分析。也就是说,分析依赖于理论,为特定的目的而服务。
二十世纪后期的西方哲学,对语言翻译的问题多有探讨。陈嘉映的观点,大致在一个弱的意义上,认为翻译是可能的。但这里的翻译,却不是平素意义上的一一对应,而是意味着某种新的理解,甚至就是创造。但无论如何创造,都有一个背景,一种先在的理解。陈嘉映在此书第十一章介绍“蒯因”时说:“我们从来不是悬在空中来选择并排排在地面上的各种体系,我们一开始就生在一个体系之中,我们从一个特定的体系出发来理解和‘翻译’其他体系。我们的确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跳出’自己身在其中的体系,理解甚至选择异质的体系,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我们如何‘跳出’,而不是从无牵无挂的境界进入哪个体系。”从这个角度看,陈嘉映认为彻底翻译不可能。
三、意义
有了如上对哲学和语言的若干理解,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而只不过是暂时的停顿。最要紧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恰当地理解“说”?哪些可说,哪些不可说,并非一目了然。可说的是否意味着全然说出,也是一个问题。或者还可问,“说”有其限度吗?我们如何富有意义地言说和生活?
陈嘉映说:“人生的意义可说吗?我们当然不可能像说清楚力学公式那样单用语句就能说清楚人生的意义。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在书本里给出人生意义的清楚答案,这也许让学生失望,但稍作思忖,却实在是件幸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弄清楚了人生的意义,那么我们走出课堂后还做些什么呢?生活的意义是活出来的。只不过,人生不是无言的,言说不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是在语言层次上生存。”哦,“生活的意义是活出来的”,这是否是在说,问“人生的意义可说吗?”本来就是个错误?是不是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
如此一来,好像有时候不说什么,反而更有意义。但这又将真理置于何地?不说就是遮遮掩掩,但真理是赤裸裸的啊。是不是有时为了富有意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要牺牲真理?求真还是一桩有价值的事业吗?针对此类困惑,陈嘉映分析道:“求真,当然是要去除掩蔽,但五色令人目盲,把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因此,求真者必须把奥秘作为奥秘加以荫蔽。聪明人把世情人心的隐秘莫测都晾到打谷场上,世情人心的真相却被晒干了。在这个意义上,‘对不可说之事应当保持沉默’应能得到理解。在这里,不可说与不应说合二而一。哪些明说,哪些以最丰富的形态蕴含在明言之中,这是说的艺术、说的力量。”
这样看来,认为真理是赤裸裸的反倒是个错误,因为赤裸裸的真理没有意义。故而,事实只有当以富有意义的方式说出,才呈现出真相。有关意义与真理,陈嘉映进而分析:“真理不止于事实,真理是通过事实展现意义。把注意力自限于‘陈述的真值’时,我们就已经错失了言说的本来面貌。真理不是一个现成句子或一个现成的可能事态和事实相符,真理总是具有揭示性的。有所言说的话语揭示出某种一向尚未得到揭示的东西,使这种东西得到呈现或曰‘反映’。托尔斯泰在这个意义上是‘俄罗斯的一面镜子’。”
富有意义的生活,大致与游戏相似。陈嘉映说:“游戏不是一些遵行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它们与规则相辅相成——一方面,游戏自由自在不受功利计较的约束,另一方面,游戏一般都有规则,而恰恰由于有了这些规则约束,才有好玩的游戏。”将此对游戏的理解,与生活做一类比,我们大致可以说:过分懒散而不成形的生活,不成其为生活,或至少不能算优质生活。生活有其内在的规矩。但如果谁的生活严格遵循某一铁律,严整是严整,但却不免过分刻板,而失掉了生活本来的意义。
一种充盈而丰满的心智生活,大概是生活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心智生活的魅力,在于其深度;没有深度的心智生活,可能色彩斑斓但绝不能算丰厚。心智有秘密才有趣。平铺开来的心智,只见其松弛,而失掉了张力。陈嘉映说:“心智若不能隐藏秘密就无所谓心智了。如果老大哥到2084年变得更加能干,不仅能监视你的一举一动,而且发明了测梦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可以测知你的一思一念,那么,心智生活很快就会消失。”但如此说来,并不是说心就是“机器中的幽灵”,充满神秘色彩。陈嘉映指出:“我们固然不能把心智理解为与行为举止相隔离的幽灵,但心智的确具有在行为举止中隐藏自己的能力,甚至,我们也许应该把这种能力的发展作为理解心智的主线。”可以看出,陈嘉映这一对赖尔行为主义的批评,其着眼点仍在于,如何使心智生活富有意义。
富有意义的生活,是充满可能性的生活。如果哪个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可能性了,说明这个人的生活已经死亡。个体性的生活是如此,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亦应当如此。没有“如果”的历史及现实,根本不值得留恋。陈嘉映指出:“人们说:历史没有如果。这话自有它的意思,这意思却不是说历史学家不谈‘如果’——那既不合事实又不合道理。已经不可改变的事情之所以还值得研究,历史研究之所以还有意义,全在于历史事件像别的事件一样从来都被理解为由各种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各种可能结局之中的一个结局。我们人类从可能性来理解现实性。现实世界只有作为诸种可能世界之一才能得到理解,才有意义。事情必须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人才不仅对事情作出反应,而且能够对它有所了解,有所言说;换言之,事物才能呈现其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纯粹的历史事实,我们就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尽管这样说,并不是想对实证研究有什么非议。
总的来看,陈嘉映关于哲学、语言及意义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中的是不走极端的中道精神。而这样一种精神,来源于其对理论及生活之复杂性的深刻体认,而这一体认正所谓生活的智慧。
刊于《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8下半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再读陈嘉映《简明语言哲学》
作者:我们是清白的 发布时间:2018-04-07 08:41:57
再读陈嘉映《简明语言哲学》
前几个月看了一遍陈嘉映教授的《简明语言哲学》,没看太懂。就去看了王路教授的类似的语言哲学的两本书,又慢慢读陆钟万教授的《数理逻辑基础》,返回来看这本书,忽然感觉有点简单
说简单也没错,这本书就是定位为语言哲学的入门书,作为入门教材来说,是很不错的。说不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用符号逻辑(与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等一个意思)讲解和证明,实在要用到符号逻辑的时候,也是用日常语言表达,而不是符号化,这很方便入门者,尤其是只想了解一下语言哲学而不想深入学习的读者。二是面面俱到,还加量不加价的添加了几个语言学家涉及哲学的部分。下点功夫把这本书读通,不懂的术语认真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尤其是把相关英文术语查一遍哲学词典(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英)布宁 著),也就达到入门水平了。三是陈嘉映教授在一些重要章节后列的书单,非常实在。尤其是点评,是一个聪明的读书者掏心掏肺的实用推荐。如果想深入学习,跟着这些点评指出的道路学习就成了。
看过一个治学的段子:弟子读《通鉴》,师问:如何?弟子曰:谬误较多,如鲠在喉。师棒喝:汝不学好,偏偏学坏乎?但人总是忍不住背后说坏话、讲八卦,大概是讲完马上显得自己比别人高大上一点,有即时的多巴胺奖励,所以我也要按照人性难以克服的弱点,讲一下这本书不好(不适合我)的感觉:一是刻意照顾读者的阅读水平,不用符号逻辑讲解,很多用符号逻辑非常清晰明白的术语,只能迁就读者而啰嗦很多。比如关于内涵的定义,符号逻辑直接举例“小于”的内涵是:m<n 当x≠0 m+x=n。这个证明如果用日常语言来说,则要一大段,并且说得越多歧义越多。实际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没有不掌握工具就能登堂入室的好事。既然要学分析哲学(等同于语言哲学),就要掌握现代逻辑(等同于符号逻辑、数理逻辑),就像农民离不开工具一样。这本书就是要挑战不用现代逻辑来讲明白分析哲学,陈嘉映教授学力深厚,确实做到了一部分,代价是也丧失了一部分清晰和流畅。二是个人评价稍多,作为一个通论类教材,谈一些尖端的争鸣类观点,又把读者的理解能力提高到不恰当的水平,个人色彩稍浓了一些。三是有一些例子举的并不好,大概陈嘉映教授习惯于分析英语,对中文的分析并没有认真研究。比如234页谈到隐喻难以改述的时候“在太阳播撒阳光这个说法中,------然而除了播撒,我们没有一个更字面的说法来描述太阳和阳光的关系”,其实有很多改述播撒这个词的方式,比如射出、落下等词,当然改述都会失去一部分,因为即使两个字母x,也是不一样的(会有前后之分、会有赋意不同)。这样的语义丢失,是可以容忍的,否则翻译就完全失去意义,人类的交流也无法继续了。四是这本书,可以这样分解:部分斯坦福哲学百科词条+陈嘉映教授点评+陈嘉映教授推荐书目。
这本书作为通论类教材,我给四星,欠缺的一星是应该更大胆的使用现代逻辑。作为分析哲学专著,我给二星,欠缺三星的原因是没有展开说清楚争论点,面面俱到所以面面失之浅陋。
读罢掩卷收获良多,主要是依照陈嘉映教授指引,开始读《蒯因著作集第四卷》。能深入一门学问,为思想争取更多的自由,乐甚。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345+)
- 超值(148+)
- 品质不错(641+)
- 内容完整(58+)
- 无广告(453+)
- 内涵好书(107+)
- 情节曲折(305+)
- 已买(571+)
- 排版满分(449+)
- 少量广告(580+)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4-12-14 08:28:5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14 05:18:3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敖***菡: ( 2024-12-23 18:46:4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马***偲: ( 2024-12-18 07:35:0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16 23:36:0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康***溪: ( 2025-01-05 23:10:06 )
强烈推荐!!!
- 网友 瞿***香: ( 2024-12-19 09:53:5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詹***萍: ( 2024-12-13 05:57:3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仰***兰: ( 2025-01-08 02:47:5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冯***卉: ( 2025-01-04 00:58:2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孙***夏: ( 2024-12-15 13:53:4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国***芳: ( 2024-12-16 15:50:50 )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文: ( 2024-12-24 01:00:28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陈***秋: ( 2025-01-07 23:32:4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堵***格: ( 2024-12-26 19:15:10 )
OK,还可以
- 网友 温***欣: ( 2024-12-16 10:05:36 )
可以可以可以
- 日俄海战1904—1905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整合心理学-人类意识进化全景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东方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堪舆精论 胡一鸣 著 华龄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英汉·汉英测绘学词汇手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我妈妈的手提包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考研王者·方剂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地图简史 世界地图史知识的普及读物,一本书说透地图的历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Agatha Christie's Secret Notebooks: Fifty Years of Mysteries In the Making-Includes Two Unpublished Poirot Stories (Hard Cover)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秘密日记(精装)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