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海战1904—1905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日俄海战1904—1905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日俄海战》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1915年。顾名思义,其主题是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那场列强战争——它彻底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由于最初只供英军高级军官传阅,该书很长时间都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随着解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书的参考资料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方提供给英国的机密版战史——《极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俄国陆军在战后编纂的官方战史、英国观战武官的报告,它们为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还融入了对战略和战术的冷静分析,让读者能更好地领悟那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科贝特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检视一下20世纪英国和美国的海上战略,就不难发现科贝特理论的充沛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海洋战略思想的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本书看点】
以全新的视角研究了日俄海战参战舰队及海上作战涉及的联合作战问题;补齐了本书再版时未能纳入的地图和态势图。
1、战略学家科贝特参考多方提供的丰富资料,对参战舰队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并着重研究了海上作战涉及的联合作战问题。
2、本书以时间为主轴,深刻分析了战争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内容翔实。
3、译者根据本书参考的主要原始资料《极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以及现代的俄方资料,补齐了本书再版时未能纳入的地图和态势图。
4、此书为《日俄海战1904—1905 : 侵占朝鲜和封锁旅顺 》第二卷。
【编辑推荐】
和他的美国同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不同,英国的海上战略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认为,战争的胜败并不单纯由制海权决定,而且在历史上,这种情况也从未出现。无论是对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敏锐分析,还是对“有限战争”利弊的讨论,科贝特的思想都对我们理解今天的局部战争意义深远。
作为一部官方研究作品,《日俄海战》编纂于一战爆发前几年,其中参考了日本政府的官方档案,并被皇家海军列为“机密”。在两卷的著作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战争留给后人的启示、海上战争和一般战争的本质区别,还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何一名海军历史学家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强烈推荐这部作品,尤其是那些海军历史学家、对海军或亚洲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或对前无畏舰的历史感兴趣的人。
科贝特起草了一份关于日俄战争的特别分析报告。他的风格引人入胜,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他对冲突的分析和捕捉能力使这本书成为各级指挥官的必读书籍,他们希望了解联合作战的复杂性。强烈推荐。——《加拿大海军评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创建
第二章 “斯摩棱斯克”号和“彼得堡”号的巡航
第三章 多格尔沙洲事件
第四章 首次总攻203高地(9月19日—23日)始末
第五章 封锁关东半岛
第六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最初影响,日军的两难处境
第七章 203高地之战
第八章 摧毁港内舰只,雷击“塞瓦斯托波尔”号
第九章 旅顺港陷落
第十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远航进展与新使命
第十一章 日军准备迎战
第十二章 三四月间的舰队行动
第十三章 波罗的海舰队向战场集结
第十四章 波罗的海舰队接近战场,接触日军
第十五章 日本海海战:第1阶段
第十六章 日本海海战:第2阶段
第十七章 日本海海战:第3阶段及巡洋舰作战
第十八章 日本海海战:第4阶段——追击
第十九章 日本海海战:轻型舰艇出击
第二十章 涅博加托夫将军投降
第二十一章 战后行动
第二十二章 库页岛远征:第1波登陆
第二十三章 库页岛远征:第2波登陆
第二十四章 总结
附录A 俄军的战略准备
附录B 日军的命令和指示
附录C 本书所在时期新入役的日本舰船
附录D 日军辅助舰船
附录E1 本卷所在时期俄军部署在远东海域的舰船
附录E2 俄军辅助舰船
附录F1 开战至战争结束,日军击沉和俘获的商船
附录F2 开战至战争结束,俄军击沉和俘获的商船
附录G1 俄军战斗舰只损失情况
附录G2 日军战斗舰只损失情况
附录H 日军指挥机构的组织和运作
作者介绍:
朱利安·S.科贝特(Sir Julian Stafford Corbett,1854—1922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海军历史学家、战略学家,对西方军事战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深远贡献,开启了西方海洋战略理论研究的先河。其代表作有《德雷克与都铎海军》《德雷克的继承者》《七年战争中的英国》《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特拉法尔加战役》等。
译者邢天宁,男,1988年3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毕业于天津市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从事军事和历史类文字编纂工作八年有余。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日俄海战》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1915年。顾名思义,其主题是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那场列强战争——它彻底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由于最初只供英军高级军官传阅,该书很长时间都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随着解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书的参考资料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方提供给英国的机密版战史——《极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俄国陆军在战后编纂的官方战史、英国观战武官的报告,它们为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还融入了对战略和战术的冷静分析,让读者能更好地领悟那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科贝特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检视一下20世纪英国和美国的海上战略,就不难发现科贝特理论的充沛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海洋战略思想的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本书看点】
以全新的视角研究了日俄海战参战舰队及海上作战涉及的联合作战问题;补齐了本书再版时未能纳入的地图和态势图。
1、战略学家科贝特参考多方提供的丰富资料,对参战舰队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并着重研究了海上作战涉及的联合作战问题。
2、本书以时间为主轴,深刻分析了战争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内容翔实。
3、译者根据本书参考的主要原始资料《极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以及现代的俄方资料,补齐了本书再版时未能纳入的地图和态势图。
4、此书为《日俄海战1904—1905 : 侵占朝鲜和封锁旅顺 》第二卷。
【编辑推荐】
和他的美国同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不同,英国的海上战略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认为,战争的胜败并不单纯由制海权决定,而且在历史上,这种情况也从未出现。无论是对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敏锐分析,还是对“有限战争”利弊的讨论,科贝特的思想都对我们理解今天的局部战争意义深远。
作为一部官方研究作品,《日俄海战》编纂于一战爆发前几年,其中参考了日本政府的官方档案,并被皇家海军列为“机密”。在两卷的著作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战争留给后人的启示、海上战争和一般战争的本质区别,还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何一名海军历史学家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强烈推荐这部作品,尤其是那些海军历史学家、对海军或亚洲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或对前无畏舰的历史感兴趣的人。
科贝特起草了一份关于日俄战争的特别分析报告。他的风格引人入胜,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他对冲突的分析和捕捉能力使这本书成为各级指挥官的必读书籍,他们希望了解联合作战的复杂性。强烈推荐。——《加拿大海军评论》
精彩短评:
作者:柚妈充电屋 发布时间:2018-09-14 11:27:11
比较实用的一本书,特别是针对父母发脾气,作者提出“洁净生气”,让父母时刻自省,不因为自己的情绪不佳迁怒孩子。
作者:魏府牙军 发布时间:2023-06-10 09:44:10
“本日天気晴朗ナレドモ浪高シ,皇国ノ兴廃此ノ一戦ニ在リ、各员一层奋励努力セヨ”,对马海战成就了东乡平八郎的荣耀。
作者:魔若子 发布时间:2022-02-20 09:18:32
2022年的第19本书。英军对日俄海战的内部资料。译者很用心,让一般爱好者也能看明白。
作者:嘟嘟嘟嘟~~ 发布时间:2023-10-25 00:18:35
按需,先收藏
作者:catse 发布时间:2020-12-22 14:14:35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在此战中日本海军马鹿远比陆军马鹿表现好
作者:仄平仄 发布时间:2021-11-06 19:42:47
甲午战争被俘的平远号,在日俄战争日军封锁旅顺港时触雷,五分钟后沉没,舰长及134名日军阵亡;被俘的济远舰,也在日军攻打203高地前往支援途中触雷,三分钟后沉没,舰长及37名日军阵亡。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战略上保持攻势、在战术上采取守势的一方将拥有最多的优势。
深度书评:
王方:基耶斯洛夫斯基&皮耶谢维奇电影剧本集 出版前言
作者:寻找哥本哈根 发布时间:2023-03-26 01:51:06
2018年12月的上海,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奇先生给我们看了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多的生活照,他指着其中一张瑞士小木屋前的留影和一张套着游泳救生圈的留影,平静甚至严肃地说“看,就是这个家伙”。《基耶斯洛夫斯基&皮耶谢维奇电影剧本集》的出版计划便是在那时进人了细节的讨论。
“1984年到1993年间,我们一起写了十七部电影”,皮耶谢维奇曾提起1982年他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相识于华沙一家灰冷的咖啡馆,之后才有了所有的合作,从首部《无休无止》到《十诚》《关于杀戮的短片》
《关于爱情的短片》《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和《三色》,以及日后未竟的计划。基耶斯洛夫斯基将两人的编剧工作和剪辑阶段的讨论描述为“难分彼此”。两位克日什托夫的作品向世人提出了恒在的疑恐——“我们为何活着”,当年的波兰、紧接着的欧洲和日后的世界消费主义,令每一个体都孤独地面临者“为何活着”的问题。
1966-1981年间,在《无休无止》之前,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经完成了十九部纪录片,包括纪录片处女作《办公室》(1966)和他决意不拍纪录片前的最后一部《车站》(1980);担任编导的剧情片十部,包括一纪录剧情片《初恋》(1966)和《履历》(1975);短片《电车》(1966)、《愿望音乐会》(1967) 和(人行地道》(1973);电视长片《人员》 (1975):以及长片《生命的烙印》(1976)、《宁静》(1976)、《影迷》(1979)和《机遇之歌》(1981)。
回看影片 《无休无止》及剧本,这一合作起点已可见对灵魂的探讨,他们在日常中观察着由机遇、决心和自由三者组合而成的个体命运。基耶斯洛夫斯基强调自己在每件事物上都追求一种抽象概念的 “超越”,最后,由每一个细察和悲悯镶嵌而成的微观“超越”成了他的作品总和;而皮耶谢维奇则在个体与世界、信仰与规训的命题上,带来了观念的深度和普适性,这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的电影从《无休无止》开始,亦即1984年之后,进入了另一阶段,发展并逐步完成了一种安杰伊·瓦伊达(Andrzej Wajda)所说的“悖论式创作”——通过心理学和精神层面的梭镜,观察者当代生活。
《十诫》的灵感起于1983年,律师皮耶谢维奇阅读了《轨迹》一书并在波兰国家博物馆反复观看了一幅匿名油画,画作里道德戒律被引人世俗社会。他向正处于《无休无止》剪辑工作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建议 “为什么不拍《十诫》”。1985年后的十个月,他们一起完成了十个电视电影剧本及两个衍生电影版,并在1987年3月开机,拍摄及后期制作共用廿一个月,也就是说,两年时间拍摄了十二部电影。
从1987年12月单片《关手杀戮的短片》的波兰试映,到戛纳电影节的多部放映,及至1989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的全系列电视电影首映,《十诫》和这位47岁才真正走向世界的电影作者带来的震动是多重的。最首要的是其创作的形式与方法,为当时正经历电影的过度商业化转向和意识形态新命题的欧洲带来了某种振奋。
其次,《十诫》在全新定义了电视电影的模式及可能性的同时,对艺术、法律、神学、民族和文化思想界,以及各大洲几十个国家(包括中国)的观众的影响延续至今,而就其中大部分而言,是十分深刻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华沙Dzika街公寓大楼若干个街口延伸出来的故事,由于其所表现的人性、光影和声音的力量,触动了观看者难以言说的经验或想象之地。电影让角色们所背负的道德伦理的无解难题,并未受地域和时间所限,成为每一位当下的观众走出影院时沉思的开端。每部影片由 《十诫》的一个句子而来,皮耶谢维奇的职业积累、博览群书和哲学关怀,转化为基耶斯洛夫折基对场景、摄影机、演员、道具和后期剪辑等等不计其数的确切选择,其中包括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如同复调注解一般现身于每一集,但唯独第十集不见踪迹。
1991年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也译作《两生花》)可以说是《十诫》与《三色》的间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由此开启了从波兰到法国的旅程。这部两国双城电影,先后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和法国的克莱蒙 •费朗(以及巴黎)拍摄,它可能暗示着信仰(波兰)和理性(法国)、围绕木偶师的诸多隐喻,以及相似与等同的问题。此外,片中预言般的心脏问题的情节,源自《第九诫》,也使两个维罗妮卡的神秘关联被悬置起来。然而,皮耶谢维奇认为,《双重生活》是一部很难用理性分析的电影。
故事要表现的是分处两地的一个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一明一暗的前、后景对峙有美学的考虑,也暗示者两位克日什托夫的“后《十诫》心态〞 和女性进入主视野后对 “实存〞 与生命意义的仔细掂量。剧本酝酿和动笔的1989一1990年,波兰面临改制,皮耶谢维奇则刚刚遭遇恐怖的家庭悲剧。最后,正如我们所见,电影在“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和“希望”之间寻找着平衡。基耶斯洛夫斯基曾就此说过,“很难分清剧本哪个地方究竟是谁的想法,…我们两人几乎讨论一切事物。
电影《双重生活》中,最直观体现剧本字里行间的灵性、预感和未知关联的,便是音乐一—由兹比格涅夫•普瑞斯纳 (Zbigniew Preisner)创作。在导演仅能提供一个剧本及大致设想的有限条件下,普瑞斯纳成为(可能是唯一的)阅读剧本文字进行创作的电影配曲师。普瑞斯纳与皮耶谢维奇同期加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故事片创作,一起完成了导演1984年之后的所有十七部电影;也就是说,《无休无止》一片,也启动了这个〝导演、律师、配乐师”三位一体的电影团队。
法国制片人马林 • 卡密兹( Marin Karmitz )怀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开启了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合作项目《三色》,他曾描述说,基耶斯洛夫斯基身上有一种不断折磨着他的自觉性。
《三色》包含着三组数字“3”。首先是片名所指的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其次是三个词:自由、平等和博爱;最后,是故事所发生的三个国家和城市:法国巴黎(《蓝》)、波兰华沙((白》)和瑞士日内瓦((红》)。《三色》延续着两位编剧的数字游戏,《十诫》的“10”、《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的“2”和《三色》的“3”,可能呼应着1981年《机遇之歌》最初的“3〞,以及因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而被搁置的剧本计划——源自但丁的三部曲:《天堂》(当时已完成)、《炼狱》和《地狱》。而《红》结尾处对获救人员的安排,让整个三部曲旋即成为一个电影中的电影。这种含游戏意味的超越,在音乐中也有迹可循—
《第九诫》中被虚构出来的荷兰古典音乐家范•登•布登梅尔( Van den Budenmayer),他的作品被《三色)使用,而《无休无止》的葬礼主题曲在《蓝》中重现。纪录片时代起就以聚焦人和个体现实而与众不同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其最为之努力的对真实的追求,在《三色》里仍显现在每幅面面的边缘、一场戏的背景或两组镜头的衔接处,甚至是一块糖没入咖啡的现实时间:这也被认为是“有着纪录片的精确性”。与此同时,另一重真实性来自于皮耶谢维奇,职业律师每日所面对的卷宗让他深感现实之喧嚣,十七部合作电影高度提炼了真实的人和事,而从《无休无止》的题材到最后一部《红》的男主角身份,我们都意识到了隐在深处的那个律师;然而,皮耶谢维奇每次向基耶斯洛夫斯基所建议的下一部电影,都几乎是抽象的概念或哲学命题,包括柏林墻倒塌后,他提出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沉思,并认为博爱这个美丽的事物,是真正不可或缺的。
1994年,《三色:红》人围戛纳金棕榈主竞赛,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基耶斯洛夫斯基表示将不再拍摄电影,随后开始在母校洛兹国立电影学院担任教师。1995年,《红》获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和最佳摄影指导的提名,他与皮耶谢维奇一起参加了学院奖典礼。同年夏季在波兰马苏里亚(Masuria)湖区度假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心脏不适,遂听从女儿开始戒烟。
1996年2月24日,他带病参加了波兹南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回顾展,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公众活动;3月9日,与两名波兰高中刊物的学生记者面谈,成为他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3月12日,手术前一天,他去挚友家道别并借书,离开时一同出门的挚友在其坚持下坐进他的爱车,他炫技般地踩足油门飞驰,而且看来心情极佳。3月13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华沙的医院完成心脏手术后,因又一次心脏病发去世。
波兰导演、他曾经的老师、同事和挚友一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Krzyszi of Zanussi)回忆最后的病中探访,“那是在他处于危险期的一次告别。⋯⋯他想知道,什么是他的命运?是什么对他施以的命运?”而此后留下的,他的全部作品及追随者,成了其种意义上的孤儿。
作为《基耶斯洛夫妍基&皮耶谢维奇电影剧本集》中国大陆授权版的首次引进,从酝酿到最终成书,历经多年。期间与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奇先生在上海、华沙和巴塞罗那的多次见面交流,不仅让本书系的出版事宜日渐成型,更让有机会聆听他睿智之言的我着实受益匪浅。我们也有幸得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孀及女儿在版权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波兰文化中心为译校工作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我在此尤其要感谢Julia Frgckowska女士和DamianJaskowski先生,他们细致而无私的工作贯穿着本书系从最初意向至片目校译的整个过程;还需要特别感谢
Magdalena Czechonska女士,我们所有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皮耶谢维奇的电影项目都得力于她最初的支持和长期的帮助。
我还要感谢的有:Jan Jerzy Malicki先生、ZofiaGulezynska女士、黄琳女士、Paula Gumienna 女士和商原女士,他们为本书系的译校和联络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协助;更有王晔女士,正因她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同对《十诫》展映项目的决策支持,让我们之后的诸多计划(包括本书系)成为可能;还需感谢为本书系的湖译工作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沈河西先生、杨懿晶女士、黄珊女士、刘安娜(Anna Liu)女士和刘倩茜女士等。
本书系的视觉与装帧设计在审美和深度上准确传达了出版初衷和作品的力量,深深感谢朱云雁女士。
倏忽已多年,最关键也最繁杂的出版工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张翔先生和胡远行先生之专业且敬业的辛勤之下,得以圆满。
王方
2022年10月17日
食色性也
作者:blue 发布时间:2013-02-10 22:47:01
AV篇
原文:性爱观虽年龄不一样,日式纯爱。 这里顺便说一下日本的lovehotel。日本的lovehotel基本都是整条街整条街的。名字取得都很有意思,绝不露骨。
原文:有自动贩卖机本身也很说明问题,他们是很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有这一恶癖的。(这一点大家可能觉得和他们大无畏地拍av有矛盾,其实就像吃饭一样,他们研究美食的同时又羞耻自己是大胃王) 广大强悍的读者看客同学们一定知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被称为性都,作一下比较就知道即使同样性文化发达的地方,性观念也是不一样的。 在那里性文化做的像是艺术节,各个服务场所居然都有橱窗真人秀。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叫《人皮客栈》,里面有一小段镜头,顿时惊呼!我靠!神马是男人的天堂!而日本的服务场都隐藏在深巷小道里,甚至可以说比中国的红色小暖房还要不起眼。 至少红色小暖房里的姑娘都是看得见的,也算是劣质橱窗展示啦,而在日本,能看得到的只有看板和明码标价。 可以说欧洲人经历了性压抑到性解放,中国人现在被压抑了,我想可能也是要解放的。而日本人没有压抑也没有解放,坚持着自己独特的性观念自古不变。
原文:其实日本av里所有的花样口味,不论多么稀奇古怪,都不是日本人的专有癖好。好多人看了av说日本人果然变态,都爱×××,其实我想不论哪国都有人有类似癖好的,只不过日本人执著了,研究了,拍摄了,把它公布于众了。每个国家都会对世界文明、人类研究做出独特的贡献,日本人只是很杯具地在这方面贡献尤其卓著了而已。 所以,广大读者看客同学们,在理解了日本人的av动机后,在不被毒害的前提下,带着感恩的心去享受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yy吧。
原文:日本人把对这种肉体享受的深度追求用在了对av的执著上,他们不顾全世界人民的惊异眼神也要通过av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本能做着不懈的解剖挖掘,他们正视自己很赤裸裸。(这里插叙一下,日本人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但很少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 很多人都说日本人是很极致的,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研究得极细极深,对肉体享受更是如此了。
原文:我要说中国人可能是日本av的第一受益者,不仅看,还不花钱,完了还能占领道德制高点。就好比美女免费吃烤肉,吃完烤肉还不沾油烟,那叫一个爽啊。 所以广大读者看客们还是要正确看待日本av的,日本人牺牲自己的男人女人来娱乐大家,大家也就偷着乐吧,总不能自己只求不供还得了便宜卖乖,好歹人家背了黑锅还在造福邻里呢。
原文:对av的介绍意在点到为止,主要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不要拍我~囧~其实我觉得对av的需要,那是世界大同的。食色性也,吃和性都是人的本能,能压抑本能的那叫圣人。
饮食篇
原文:日本人的笑点真的很诡异,他们好像特别喜欢玩这样的文字组合。曾经朋友圈里有一个姓尹的朋友,一个姓朴的朋友,还有一个姓陶的朋友。这三个字在日语发音里分别是yin,paku,tou。一个日本朋友把它们连在一起读成inpakuto~(在日语里是冲击的意思)接着一个人傻笑不止,从此每次见到我就问我的“冲击”在哪里,然后就笑……如果有人问我一个人怎么样才算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我一定会说,听懂他们的笑话。
原文:其中芋烧酒的山芋味道基本可以秒杀我,但就是有很多人爱这种臭味~囧。烧酒的喝法就比日本酒多多了,除了加冰喝、加水喝、加热水喝以外还能用绿茶调、乌龙茶调,甚至有人拿碳酸去调~还有些人喜欢在烧酒里放梅子,更有些特殊癖好的人会放黄瓜,说是清香宜人。 日本就是这样,他们享受一样东西的时候通常都比较讲究开发附加值。虽然烧酒在日本很红,但我觉得真不大好喝,基本没什么味道,像白水一样。就算这样,还兑水喝~不愧是日本人喜欢的酒,淡之又淡,还掺和别的,但不管怎么掺和,淡淡的独特臭味却怎么也去不掉。
原文:像居酒屋最早就是中国的酒馆类型,喝酒为主吃饭为辅。很多人都听过日本清酒,觉得那个最有日本味道。日本清酒说通俗点就是米酒,味道甜甜的,度数不高但挺有后劲。如果是喝冷藏的就用漂亮的酒杯来装,酒杯下面通常有个托盘。因为倒日本酒有点讲究,一定要倒到和酒杯口平齐,甚至洒出一点到托盘上。这样客人就要不自主地把嘴凑过去贴酒杯口,生怕洒出来。这样就显得客人很迫不及待,酒很好喝的样子了。
原文:像最有日本特色的饭团就是冷的,还有便当,也是冷的。周作人先生在他的旅日心得里就写过关于这一点。他把这样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归纳为日本人的自我修炼,通过吃冷食来磨炼自己,不要过多地去享受。 我不知道周作人先生说的有没有道理,有多少道理,不过我想应该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以前加热实在很麻烦吧。在现在大多数日本人在便利店买了冷便当还是要加热一下的,只不过冷的他们也不拒绝而已。
原文:据说当年织田信长天下布武、基本一统江山的时候,早就听说近畿(近畿就是京畿的周近,当时日本的天皇住在京都,所以近畿地区就是京都大阪一带)的料理非常好吃,于是就请了一个近畿地区名满天下的大厨师傅去名古屋给他做饭(织田的本城是岐阜城,距离名古屋很近,属关东地区)。这个大厨师傅第一天给织田做饭,织田吃了一口就吐出来,说一点味道也没有,推出去砍了!这个师傅就求再给他一次机会保证让织田满意。 师傅捡回一条小命后,第二天又做了饭给织田吃,织田吃了之后居然觉得大大地好吃!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就不解地去问大厨师傅。大厨师傅告诉他,我做的是清淡高雅的京畿料理,织田这个土包子懂什么,当然觉得淡,第二次我只不过给他倒了一瓶酱油而已。 原来所有的秘密就是—织田信长是战国第一酱油党! 不过后来织田听说了大厨师傅的这番话也不生气,说土不土不要紧,只要我吃了好吃就行。不过我觉得他的话挺有道理的,合自己胃口的料理才是好料理,吃得开心最重要。
大学院篇
原文:这样看来,日本历史上那么多以下克上的事情就好理解得多了。在一个日本式的等级社会里,除了年龄、辈分这些死硬条件之外,唯一可能获得高段位的可能就是职务了。既然是职务,就得各尽所职,要尽职就得有能力,没能力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我的那位老师在学生们看来就很便秘,当然在日本人看来麻生先生也很便秘。
原文:回过头来想想,就算当时的严厉也多半是考虑到学生的益处,打压是情感上的,在工作中却充满爱护。而在他们离职之后,也还是会常来看我们,大到下一任助手们搞不定的,比如剧场的档期谈判、校外公演计划制订,小到个人学业困难、情感问题,他们都会不计酬劳,随叫随到,热心地帮你摆平,至于态度嘛~还是得哄着供着的。这时候我们都已经弄明白了,对先辈充满尊重,那就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
原文:说到这儿想到中国很多专家先生们又是电击又是吃药的要给上网的孩子们治病,这分明是种社会病,却被专家们当成人的病,真是脑子有病,得治。社会的观念、家庭的问题、教育的体制合起伙来扼杀了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太多精彩,把孩子们推上了网络悬崖。如果说上网成瘾是个癌,那癌细胞绝不在孩子们身上,只治孩子们真的很不负责任。
原文: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日本学生大多是不大上网的,至少没有中国学生上网这么勤快。即时的聊天工具也很少用,本国自主研发的聊天工具都没有,有也没普及,反正我不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充实了,一天就那么二十四小时,要上学,要打工,还那么热心社团活动,分给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多少,更别说去网上泡着了。 上学可以长知识,打工可以鼓钱包,搞社团可以交朋友,他们实在想不出上网能获得些什么。网络对于大多数日本学生来说,可能还不是一个世界,只是一种工具,查查资料、购购物。而且网络还得扮演工具这个它的原始角色很长时间,现实世界太精彩了,实在没有让它膨胀成魔的空间。
原文:我想日本大学之所以小的原因并不是土地不够用。像我的大学就在深山里,霸占了整座大山,甚至还有野猪出没~囧。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学校只是教学,并不是学生的生活社区,校区里大多是没有学生宿舍的。这一点让我很郁闷,我是始终相信生活友谊是要大过战斗友谊的。以前住惯了学校的宿舍,和同学们的感情那叫一个火热;现在倒好,上完课各回各家,没有了共同生活的那份经历和回忆了。
原文:如果他们坚强,他们可以得到很好的磨炼,就像炼狱之后是天堂一样,会有美好的未来。但为此错过了很多年轻人该享受的生活,学习的乐趣。虽然大多数人都能大学毕业,但是现在的用人单位却越来越理性,国外不是很好的大学就业也很困难。他们在这里用青春换来了一个实际上已经派不上多大用途的文凭和可能的一笔存款,却荒废了在国内建立人际关系、逐级发展的机会。
原文:中国的留学生,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世界各个教育发达国家争取创汇的首选目标了。日本已经完成了十年前制订的十万留学生计划,开始打出了新的三十万留学生计划。是因为中国学生的素质优秀,还是想吸收中国的人才劳力?你要说是,那我就要喷饭了。 三十万留学生的背后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政收入啊,稍微粗略地计算一下,平均一个留学生在日本上学五年,一年语言学校四年大学,每年学费统算在八十万日元,生活费算在一百万日元,一个学生五年在日本的消费就是九百万日元(当然会有奖学金补助,但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还有实际净花销没有这么大,因为很多人都打零工)。三十万留学生就是两千七百亿日元!相当于一百九十亿人民币!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计算,仅供参考。 这只是日本一个国家,还不包括英、美、澳、新、法、德这些其他的留学热门国家。对于这些教育先进国,它们当然开心,因为它们看到的不是漂洋过海来寻找未来的年轻人,而是一个个黄光灿灿的中国金元宝。 那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喜是忧? 喜忧参半吧。喜的是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可以到世界各地看看其他地区的情况,开阔了思维方式,增长了知识。忧的是他们到底开阔了怎么样的思维方式,增长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呢?这个一会儿再来讨论。我想先从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说起(虽然这个问题大概已经被无数人开过无数会探讨过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474+)
- 一星好评(606+)
- 实惠(88+)
- 无多页(475+)
- 微信读书(117+)
- 书籍多(174+)
- 无漏页(670+)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4-12-25 18:42:20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11 20:37:4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温***欣: ( 2024-12-18 04:32:3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游***钰: ( 2024-12-27 09:17:1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饶***丽: ( 2025-01-08 17:00:1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濮***彤: ( 2024-12-20 22:07:2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师***怀: ( 2025-01-06 16:40:26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 2024-12-17 05:42:18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利***巧: ( 2024-12-18 10:08:14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23:42:1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宓***莉: ( 2024-12-21 19:44:1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訾***雰: ( 2024-12-22 13:55:25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陈***秋: ( 2024-12-17 09:52:37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苍***如: ( 2025-01-02 23:56:1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孔***旋: ( 2024-12-14 12:32:46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4-12-17 15:15:27 )
够人性化!
- 齐白石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汉魂与和魂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档案保护技术 中国文史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升职加薪的秘密 余亚杰 中国三峡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犯罪心理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物业经营管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海外直订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闪烁,闪烁,小星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名师联盟系列(汪学能、汪海洋、潘杰、赵小林)数学分册(MBA/MPA/MPAc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高效能阅读:聪明人有效阅读二十五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公2024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核心考点药学专业知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