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绿卡图书 学霸同步笔记漫画图解: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通用版 全彩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17版 绿卡图书 学霸同步笔记漫画图解: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通用版 全彩版)精美图片
》2017版 绿卡图书 学霸同步笔记漫画图解: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通用版 全彩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7版 绿卡图书 学霸同步笔记漫画图解: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通用版 全彩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49160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5.3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38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小米辣蒜泥油碟 发布时间:2023-02-18 20:06:03

    通俗好懂

  • 作者:一直在摸鱼 发布时间:2018-07-17 18:04:03

    副标题说明一切: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作者从奢侈品集团化、全球化、利用名人效益、产品下沉、血汗工厂等多个方面来揭露品牌想让消费者认为的与实际上的有什么区别。比起设计师和工匠,那些市场营销天才才是重塑与主导这个行业的人。【非常轻松就翻完了】

  • 作者:陈钦鹏 发布时间:2019-04-11 00:06:03

    看完依旧无法厘清三个关键词:独处、孤独、孤单。首先跟译法有关系,然后是多遍文章多个视角,最后是理解问题,词难以达意。无法很好的理解这三个词并重述它们,但我大概可以理解三者间的核心区别。

    犹如书中提到的:独处和孤独是不同的,独处提供了一种存在性,因而是无情感的状态,是一种从痛苦之中获得疏解的孤单。

    所以独处大致是客观状态,而孤独、孤单有带有主观情感存在着的,但孤独可能是被迫也可能是自发,情绪状态与否不清楚,而孤单则是不愿一个人,更倾向负情绪。

    独处(客观)=孤独(主观)>孤单(负面情绪),

    独处是陈述一个人,孤独是自己感觉到一个人,孤单是觉得一个人挺难受,孤独可以演变成孤单,但不一定会变成,仅个人理解。

  • 作者:私享史 发布时间:2013-06-15 22:53:43

    虽然是被迫看掉的这本书,不过还不错哦,教你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意志力,鲍教授算是我们实验室的老朋友吧。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对书中提到的很多研究有兴趣的话,这本书提供给普通读者的助益其实一条微博就能说完,一篇不超过一万字的文章就可以讲清楚,写成一本书的篇幅有些休闲了。

  • 作者:叶酱 发布时间:2023-10-28 21:15:56

    没有看过原文,不知道是原文写得就一般,还是翻译的一般。故事读着不是很流畅。

  • 作者:aily-lv 发布时间:2021-02-19 18:53:58

    确实能了解许多古人的智慧,不过书的定位如果是低中年级则文字上有些困难。如果是高年级,又觉得浅显不够系统。其中水渠、耕具和纺织挺大开眼界的。另外两本就太浅了,特别是节气那本,诗词太占篇幅了。看有读者评价说按照书上的步骤做出了纺车,有空我也想试试。


深度书评:

  • 我保证不鄙视还在用 office 2003 的你

    作者:古稀Hyde 发布时间:2015-09-28 19:58:16

    本书的编辑很是奸诈,在试读部分放上了《光盘使用说明》,却把光盘下载链接放在了最后。我觉得全书最值钱的就是光盘下载链接了,不过作为一个尊重知识版权的人,我是不会将之透露的。要下载光盘,乖乖掏钱买书吧。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于书中详尽的内容我已经无力吐槽了,这简直是把要考试的人当小学生嘛。要这样详尽学习才能考上职称的人,我绝对不相信他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绝大部分考职称的人都是为了能够涨工资,重要的是职称证书,技能不是重点,所以考完试之后这些根本没怎么记住的知识点马上会被忘光。对这个不在工作中按能力付出给予回报,非要靠无用的职称决定工资待遇的社会(交织在体制内的人身上的好运和恶梦)我也是无语了。

    看到封面上大大的几个字『新大纲2013年考试专用』,我想2014年考试的人还得再买『新大纲2014年考试专用』。问题是如今2015年了,office 2016 都发布了,wps 都没有 2003 经典版的皮肤了,大家在工作中都用 2007 版了,你职称考试居然考 office 2003 ?我也是醉了。office 常用的三个软件中,我用得最顺的是 Word,水平最差的是 Excel(因为用得太少了)。原本想着弄这本书好好学学怎么用 Excel(没错,我并不是为了要考职称),但是 2003 真的没几个人在用了,我居然无处练习。

    我想起学校的学习时光,学 C++ 必然用 VC 6.0,数据库还在用 SQL Server 2005 ,我们系很多老师教计算机专业,可对最新的科技反而持排斥态度。科技在发展,互联网企业进步那么快,各种软件几乎都是一年推出一个大的更新版本,考试机构还是要跟得上潮流,一个软件一套题型考多年,你们倒是轻松了,从学校请老师出题也方便,有没想想过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只是培养了一群无用之人。职称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对个人来说是涨工资的资本,但对于国家来说,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优秀人才。瞄准目标来做事,不是一定要考什么,也不一定要进行考试,重点是通过一种方法来提升人们的技能,筛选出更专业的人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

    当教材被电子化了,我有一种设想,是否可以一次付费终生免费升级。像本书这样具有时效性的教材,必然每年要出一个新版本,鉴于电子书升级仅需下载,而不需如纸质书般重新设计排版印刷发行出售,我认为长期有用的书,宁愿在初版的时候多花一点钱,今后免费升级,或者每次升级收取一些费用也行。当本书标题中的『2003』变成『2007』再变成『2016』,我只需要重新下载就成,那多好。

    当国家的各种考试机构有了电子版参考书升级的思想,我想每个职称考试,每种考试都能更好地为国家培训和筛选人才,而非变成一部分人的福利。当然,这本书大家都不要入手,好比前年昨天的天气预报,时效性已过。

  • 《简明逻辑》:让沟通更高效的方法,是有逻辑的语言

    作者:当归姑娘 发布时间:2019-09-19 20:29:12

    小孩子一般情况下2-3个月开始咿呀学语,6-7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词,一年能说简短的词语,一岁半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语句,2岁后能理解并说出很多话语了。小孩子的语言还未脱离稚嫩,说话常常会没有逻辑,颠三倒四,他们的“童言稚语”常常令大人捧腹不已。

    小孩子的“童言稚语”,囿于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不能完整表达,这是他们单纯童真的表现,可是常常造成了沟通的不顺畅,所以和他们沟通需要很多技巧,否则不能达到效果。

    但对于大人而言,高效的沟通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职场,都是非常必要。而又逻辑的思考和表达,对于高效的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讲师梁光耀先生的《简明逻辑》,用趣味的分析图,结合实用的知识讲解,系统地从语理、逻辑、方法、谬误与创意等方面分析了有效思考的重要性,以教会我们能够快速规避常识性认知所带来的错误。

    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中,理解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理解,则不能顺利地交流下去。如果双方不处在一个“频道”上,达不成预期的交流效果,那么这样的交流是失败的。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你不能有效地理解,则会增加你处理问题的时间,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01、思考和思考方法是什么?

    每一个正常人都有思考能力,也许你会问,思考也需要特意学习和训练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最重要的便是思考。《论语》言:“三思而后行”,“思”在行动之前,并不不止一次的思考,要经过再三的思考,才能做出行动。但是要提高思考能力,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思考原则和思考方法。

    大岛祥誉在《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中说到“好的提问”时,讲到了 两个销售业绩都不太好的人,他们分别对自己提问:

    A:为什么总是没有好业绩呢?是我的推销方式有问题吗?

    B:为什么总是没有好业绩呢?对方到底期望得到什么呢?

    这两个提问都暴露出了两者思考方式的不同,A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的推销方式,那么下次可能会尝试别的方法。而B则从消费者的立场,思考“别人期望得到什么?”,这更接近问题的本质,因为销售员的工作目的是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这是一个链接式的过程:有效的思考——接近本质的提问——更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计算、分析、推论称为思考,而做梦或胡思乱想,则不是思考。前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注意到思考的程序和方法。

    我们进行思考方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更加严谨、更合理、更清晰、更富有创意的思考。

    思考方法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包括批判思考和创意思考,而狭义的仅仅包括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和创意思考目的不同,前者旨在批判,后者旨在发明创新。创新没有具体方法可循,因为按照一定程序做出来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创新。批判的目的虽不在创新,但是批判思考依然可能产生创意,甚至在某些时候,批判就是渴望出新。

    批判思考,主要包括4种:

    语理分析:

    为了弄明白言论或问题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理解能力,包括阅读、聆听上的理解。

    逻辑方法:

    涉及演绎法,用来考证推论是否正确。

    科学方法:

    涉及归纳法,提供了一套论证程序,用来考察言论所宣称的知识是否可靠。

    谬误剖析:

    归类和分析言论中隐藏的谬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判断某一言论时,很多时候并不用上面四种批判标准,而是诉诸于价值判断。因为思考方法作为批判思考的基础是必要的,但批判思考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必须诉诸合理的价值观。

    如果上文所述的销售员A和B有一次参加员工培训的机会,但是要缴付一定量的培训费,但对于无力缴纳费用的的一方,将会错失机会。对他们而言,公司不限制他们参加培训的自由,但缴费的规定无疑造成了不平等。自由和平等之间出现了冲突,这时要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思考问题。

    02、语理分析:正确思考的第一步

    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语理分析,要弄清楚言语或问题中的意思,厘清关键词。

    语理分析对于高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头条官方培训营中,很多学员总是不停地提问重复说过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在关注管理员所发消息时,理解不到位,导致疑惑不断,造成了很多的麻烦。

    没有进行正确的语理分析,比如歧义、概念扭曲、含混的语言,会妨碍清晰的思考。

    《公孙龙子·白马论》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白马非马”的故事。战国时有一座城禁止马匹出城,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出城,守卫不让放行。于是公孙龙设计了一套说辞,说服了愚钝的守卫,成功出城去了。

    公孙龙道:"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他的意思是,马,是对事物“形”的规定,白,是对颜色的规定,白马自然也是颜色方面的定义,形与色不同,马与白马自然也不同,所以“白马非马”。公孙龙就是混淆了“非”的“不等于”和“不属于”两种概念。

    我们判断事物时,常常会犯“非黑即白”错误,认为世界之事,不是对的就是错的,却忘记了中间的可能性。这说明言辞的含混性,会让理解变得极端。

    当我们定义一个事物时,要追求言辞的清晰、浅显易懂,定义项不能比被定义项更复杂,否则定义就失去了意义。用一个更复杂的话术去定义一个复杂的概念,只会增加理解的难度,对交流沟通并无一点益处。

    在学术界,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是三座难以理解的大山,而后代很多学者,要么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思想,要么用更加复杂的概念(乃至他们自己的概念)去理解,造成了许多的误读。也是这样,后代学者之间就彼此对于前辈的研究也进行了互相的批判和探讨。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抬高了这三人,更加深了对其研究的难度。(虽然他们本身就很有深度和难度)

    在文学艺术研究中,常常出现“后现代”、“解构”等字眼,“后现代”是公认“解构意义”、“虚无”的。这些艰深的字眼,除了带来思考上的混乱,理解上的阻碍,亦掩饰了毫无意义的事实。

    我们在进行语理分析时,可以简单地对其进行是否有意义分析。例如说“这张桌子今天很悲伤”,这句话既不真也不假,因为它本身就没有意义,后现代主义的很多作品中,常常出现类似的话语,在孩童咿呀学语时,也会时常蹦出类似“门玩的很开心”、“椅子摔疼了”等无意义的话语。

    另外,有意义的语句组成一句话,也未必会是有意义的。譬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500克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1500克重,就是无意义的,不能如此简单地进行拼贴。

    一个句子是否有意义,需要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考察。语境才是决定意义的场域

    语理分析是正确思考的第一步,而语境是进行语理分析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说,“见人说人话,见过说鬼话”,虽话糙,理却不糙。

    03、两种方法,助你有效思考,有效沟通

    从语理分析出发,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在具体操作上,有逻辑与科学两种方法供你选择,这两种方法更加实用,更具有操作性。

    逻辑方法:用逻辑的语言,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滥觞的传统逻辑又名三段论逻辑,顾名思义就是“定言”、“假言”、“选言”三段论。而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产生了极大的裂变,主要分为“命题逻辑”和“量化逻辑”,又名为符号逻辑,主要是通过各类符号来进行论证。

    逻辑论证,亦是一种演绎论证。演绎论证具有必然性,结论往往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其正确的推论叫“对确”,错误的推论叫“不对确”。

    例如:

    前提:1.甲的年龄比乙大;2.乙的年龄比丙大。

    结论:甲的年龄比丙大。

    如果两个前提都为真,结论必然为真,这就是对确论证,结论的真,已经隐藏在前提之中了。

    又如:

    前提:甲是乙的父亲。

    结论:乙是甲的儿子。

    这就是不对确论证。如果乙是女性,那么乙就是甲的女儿,结论就有可能是假的。

    证明一个论证的对确性,有两种方式,即范式图解法和真值表。

    不管是“图解”还是“表析”,都是通过符号来辅助思考,是手段,而非内容。范式图和真值表都没有统一画法,是根据具体内容来进行构建,这也是其灵活性表现之一。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用到这两种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无论是做选择还是交流,仅凭直觉,就是可以对大部分事物作出判断。但是直觉并非本能,而是人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经过经验和阅历所锤炼过的,有时候依赖直觉做出的选择反而是正确的。

    但是,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在职场上,要完成高效率的工作,离不开有条理的团队部署,离不开有秩序的配合,而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率的沟通。

    在辩论赛中,厉害的选手,在论述自己的观点过程中,总是条理清晰,逻辑自洽的。他们的思考借助逻辑语言的组织,更加有深度,并且更有说服力。

    一个学习能力强大的人,他不一定就是熬夜刻苦或者先天记忆超群。而是他们懂得用逻辑的方法,来记录自己所学所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科学方法:学会归纳,是做总结最有效的方式

    梁光耀所说的科学方法实质就是归纳法,这是普遍用在获取知识时所使用的的方法。

    德国哲学家莱辛巴哈认为归纳法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方法:

    人类要生存,便需自觉或不自觉地预测将来。预测需要定律,我们要获取定律,便需要归纳法,找出某一系列类似事件可能出现的概率。

    归纳法有五种:枚举归纳法、统计归纳法、因果归纳法、类比归纳法和假设演绎法。

    枚举法很容易理解,就是归类相似属性的事物,比如桃子、苹果、葡萄、西瓜是水果,猴子、熊、老虎、豹子是动物。

    统计归纳法会涉及到样本问题,样本如果不足或者选择错误,就会容易造成结论的谬误。比如要统计一所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不能抽取10人或100人基数较小作为样本,也不能抽取某一个学院如文学院或理学院为样本,这样都是有失偏颇的。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提出了“穆勒方法”,将归纳法分为五类:取同法、差异法、差异关联法、共变法和剩余法。他认为归纳法就是找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因而他的归纳法又被称为因果归纳法。这种归纳法,就是从普遍现象中找到那个最有可能的共性因素,常常被运用在实验中。

    类比推论很容易理解,就是在互相对比中,找到那个最可能因素。我们在发明用于人类的药物时,常常先用于动物身上实验,通过动物的反映来推断对人的作用。

    假设演绎法虽说带有“演绎法”,但却是一种归纳法。

    假设演绎法有两步,一步为归纳论证,一步为演绎论证。例如:

    第一步:

    前提:甲乙丙丁……都会死。

    归纳结论:所有人都会死。

    第二步:

    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张三是人。

    演绎结论:张三会死。

    由上可以看出,第一步的结论成了第二步演绎的前提。

    与演绎法的必然性相对应的是,归纳法具有盖然性。这就是说归纳论证,并不是绝对性的,而是可能性的,是有概率的。

    无论是逻辑方法,还是科学方法,都只是思考的一种手段。梁光耀告诉我们,通过逻辑的思考,这些方式能让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以可能高的效率,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推及至我们的日常沟通中,如果有这些方式的加持,那么高效的沟通是可以达到的。在你给对方传达信息时,是简洁的、有条理性的、重点突出的,乃至是有视觉上冲击的,都能让对方更快速地重点地找到你想表达的内容。

    04、规避谬误,谨防沟通陷阱

    梁光耀先生认为逻辑学上对“谬误”的定义太窄,认为错误的论证就是谬误。而普通人认为“错误就是谬误”的定义又太宽,最恰当的定义则是:思维方式的错误。

    很明显,他是从一个方法论的层面上对“谬误”进行定义,但是这个定义是否真的就没有问题呢?其实并不是,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框定,也同样是一种窄的定义方式。

    哲学家李天命先生曾将谬误分门别类,提出了“四不架构”:不一致、不相干、不充分和不当预设。李先生将其运用到了人生哲学中去,认为“不一致”就是做人要跟自己的目标保持一致;“不相干”就是不要为那些和我们人生价值不相干的事物烦恼;“不充分”就是看事物的方式不全面而导致了偏见;“不当预设”就是谨防那些不妥当的社会预设和认识预设带来痛苦。

    “不一致”

    其实就是自相矛盾、双重标准。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的盾,哪个更好?其实就是一种“谬误”,自己给自己设的逻辑陷阱。双标现场也是如此,对于同一件错误,不同的责任人受到不同的处罚,却没有得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根据个人情感来对一件需讲理讲法的事件进行审判时,常常会出现双重标准。

    “不相干”

    是离题,是诉诸人身,诉诸群众,是进行错误的类比。比如《礼记》有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以此来证明一个国家没有两个皇帝,这就是不相干的类比。古代有很多类似的比喻,看似增添了不少文采,但是从逻辑上而言,这些比喻都是不相干的。

    “不充分”

    会让我们思考问题时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非黑即白。在考虑问题,归纳事物是,会忽略特殊的情况。前文所提“白马非马”故事,公孙龙就是故意扭曲概念,混淆“偏”与“全”的概念。

    “不当预设”

    中把一个结论预设为真,这是不恰当的,结论是有待论证的。如果预设结论为真,能够反推结论的正误,那是可以接受的。就像神学哲学家论证“上帝是否存在”,但却以“上帝是完美的,上帝的话是真的”为前提,这本身就已经预设了“上帝是存在的”,那么这个论证过程并没有什么意义。

    在人际沟通中,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话语,从“四不”中甄别是否有谬误,因为言语是灵活的,稍有不慎就落入对方的“陷阱”中去。同时,也要谨防自己在交流中不小心“挖坑”。

    生活处处充满思考,也充满逻辑推理,也同时充满着谬误。比如你认为一个爱干净的人,肯定特别讨厌邋遢的人,因为我们常常看不惯与我们不一致的人,但是事实上他也可能会尊重别人邋遢的生活方式,并不总是讨厌。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地决定别人的喜好、习惯等等。

    “思方学,有四要。意为首,重厘清,善分析,曰语理。二逻辑,谈推论,说必然,名演绎。三科学,求知识,有方法,号归纳。四剖析,错思维,乱思考,乃谬误。”

    这是梁光耀先生在后记中所作的思考方法“三字经”,短短57字,极简地概括了思考的方法过程及其重要性。有效的思考方式,是获取知识,合理沟通,实现自我成长的不二法宝。

    文/当归姑娘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98+)
  • 差评(646+)
  • 无广告(547+)
  • 好评(334+)
  • 超值(551+)
  • 一般般(200+)
  • 在线转格式(335+)
  • 图书多(591+)
  • 赚了(676+)
  • 差评少(228+)
  • 中评多(357+)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4-12-27 13:13:26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谢***灵: ( 2024-12-23 14:12:3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02:02:5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沈***松: ( 2024-12-23 04:12:0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13:14:2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邱***洋: ( 2024-12-30 19:07:0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宓***莉: ( 2024-12-31 14:07:4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寇***音: ( 2024-12-25 19:06:1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24 06:48:16 )

    好6666666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