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弟子规》印谱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28

《弟子规》印谱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弟子规》印谱精美图片
》《弟子规》印谱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弟子规》印谱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043912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9.5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9:28

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读物。作者用中国传统书画的治印形式,以不同的布局格式,依《总序》开头,分别按“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7个版块,依三言四句为一条,计90条,共治朱白印章及边款376方。作品端肃庄正,变化多样,金石味浓厚,颇出新意。为方便读者学习,另附有《弟子规》原文及释译。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周光治,号东吴半人、半人,室名千石庐。1943年生,江苏镇江人,大学本科学历,主任药师。陕西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第七、八、九届省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出任陕西省药学会副会长、《西北药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杂志》编委、《陕西中药》杂志编委,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分科学会委员等职。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科技奖一次,创新、开发新药多个,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1985年后从事医药管理工作20余年,直至退休。热爱书画、篆刻、擅生物学绘图,作品在陕西日报、陕西科技报等报刊多有发表,在全国植物科学会展览(北京—悉尼)中获优秀奖。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植物科学会协会会员,陕西郑乃珖工笔画院副院长,陕西医药书画协会原副会长。

    赵长石,传统文化学者,自由撰稿人。1993年生于陕西西安,新加坡管理与发展学院毕业,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传播与媒体”专业本科学历。16岁起分别前往英国、新加坡留学,现于新加坡修读研究生课程。自幼酷爱阅读与文学创作,幼年作品曾被《随感》杂志、《中国少年报》选中发表。对文学作品有独到见解与体会,用90后的新新思维进行文学创新,作品中带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喜爱吉他弹唱、邮票收藏、影视兵人模型收藏。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Y-Selene 发布时间:2022-12-11 15:02:14

    2015.8(整理记录自己看过的书)

  • 作者:自娱者小五 发布时间:2016-01-26 11:24:42

    第一轮精读,done。

  • 作者:TMoWS 发布时间:2021-11-12 15:21:01

    211112。专业书籍,硬着头皮读完了。读后感见书评。

  • 作者:孟羊羊 发布时间:2020-06-25 11:04:35

    简单易懂,才知道只是针对社区大学…

  • 作者:MS陈二胖 发布时间:2014-09-14 22:59:24

    浪费生命

  • 作者:sonia 发布时间:2011-10-05 18:24:26

    百喻经最后的白话点评比较诡异,非要联想到世间法。有些牵强。也许是为了出版的权宜之计?


深度书评:

  •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儒林外史》

    作者:icancu 发布时间:2007-08-24 03:08:53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

    无论是松散和结构或是人物的摹写,只要把《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看清这部小说。倒没想讥讽吴敬梓画虎不成,就算只像条狗,这狗也很有点意思。 落魄文人好发劳骚以排谴寂寥,这部被冠以“讽刺小说巅峰”之称的小说不乏犀词利语,但很多时候我读到的是一个自嘲的作者,一个“半生落魄已成翁”的文人。《儒》写广博是为讥讽名士之风而使绝之,意图和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都是一致的。作者的嘲讽里有同情,讥笑中有辛酸,他似乎喜欢对庄重场面大加戏谑,如第十回里恶搞蘧公孙婚礼,鼠飞狗跳好不热闹,暴露出的是他对定名世界的不信任,搞笑打浑倒能暂时驱散无时不生的幻灭感。

    “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云,水流花谢知何处。”开篇词也就一般,老生常谈,但接下来一句话却一语道破作者的端底:“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这话一下子把作者从中国小说渔樵流派里纠了出来,不同于古代小说家惯用的置身事外的叙事角度,吴敬梓倒更像维摩,置身红尘示青白眼,烦恼即涅槃。

    中国古代的东西无论好坏,总可归于某个传统,不说源流正变,好歹是其来有自的。初起的萌动,鼎盛时的辉煌,式微后的落莫,拿捏得到位了都能成就伟大的作品。《世语》、《世说》和《儒林外史》正映合了“名士文学”传统中这三步变迁。

    《世说》体现时代风尚前人已多著述,无庸赘言。有趣的是这个大的“事态”中的特殊人性,使其整个文化传统中独树一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魏六朝的时代是不定的,动荡的,社会上充满了壮盛的气息,没有一定的类型,一定的标格。一切的人都是自由地发展。到处都是真性底流圳,所以在叙述方面,容易有较好的成就。朱东润先生就说,“唐宋以后的人物,见于传叙文学的,几乎都有一定的标格,但是汉魏六朝充满了这许多不入格的人物:帝王不像帝王,文臣不像文臣,乃至儿子不像儿子,女人不像女人。李德裕说过:‘好驴马不入行。’一切入格的人物,常常使人感觉到平凡和委琐。相反地每一个不入格的人物,都充满了一种独来独往的精神。” 这也便是为何后世笔记小说尽仿《世说》笔调而终不能至的原因,它是中古士族文学的产物。魏晋不住,《世说》不复。

    这部作品大概从虞博士出现劈作两半,前半部分讽刺,后半部分励志。

    前半部分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最黑,只有更黑。娄公子方杨执中,是“夜雪访戴”的翻版;扫眉“才子”鲁小姐非但毫无无林下之风,更不沾一分咏絮风调,倒是宝玉所讥的“禄蠹”;游莺脰湖大会欲附庸兰亭集会之风雅,倒更像电影《刘三姐》里一帮被地主老财请去刁难刘三姐的酸朽文人。“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这哪里是“一时胜名”,分明是群魔乱舞。最最可笑的是这些当时不知所以的聚会,却被后世尊拟为“七贤”,成为艳羡追慕的对象。为嵇阮一大哭!

    魏晋风流有其标志产物,琴、棋、书、画、诗、酒、药,到了《儒林》,赋诗靠抄袭,集会似狎妓,求仙成骗局,“雅得这样俗”。很多东西都会在流传中变味,就像水流一般,源头再清澈下流仍不免浑浊。第十八回众名士西湖宴集,学晋人阮修备“杖头资”,倒也颇有意趣,再一径读下来,先是园主识得胡三爷的悭吝不肯借园,再是购物三人厚颜还钱占人便宜,真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世说》所记多英雄名士,“是大英雄乃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然而《后汉书》里范晔已称时人“刻情修容”,骆玉明老师是这么解释的:“用心地有意识地雕塑、塑造自己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呈现出一种很特殊的风格。有时候名士的行为挺怪的,用古人的说法来说呢就是有点矫激,就是过激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样标榜自己跟别人完全不一样。”其实魏晋时代的名士风流也是从东汉人身上学来的,居丧不哭兄弟盗酒什么的都有前例可援。只是魏晋人有真气,学来就像,这叫“假都假得很真”;而明清以后就不大行了,因为没有了家族荫茵这等美事,文人大多出于寒门,只有一腔真气却处处为现实掣肘,“真都真得很假”,第十二回记娄公主等一撮文士为张铁臂所骗,自以为侠义,孰不知一颗猪头骗了一伙人头。千古文人侠客梦,南柯一梦!擅长“意淫”的文人,莫不喜欢想入非非,在想象世界中成为锄强扶弱的豪侠,仗义疏财,岂知实则却为奸人所用,家财一倾。当梦想照进现实,有多少人可以像杜少卿一样无怨无悔,最后往往像匤超人那样沦落为恶,理想主义与怀疑主义从来仅一纸之隔。孙登评价嵇康,“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对于这个世界,嵇康过于好了,清净人早谢于浊世,实乃上天眷顾。然而后世所谓名世,才识皆寡,不更难乎?

    魏晋时是出生士族者风流俶傥,出生寒门者清峻梗概;明清时则出生士族者痴顽枉废,出于寒门者疲软愚狂。

    后半部分气象大有改观,作者给读者希望实则是让自己心存念想。一路跌宕,悬着心看到后来,沈琼枝总算不负扫眉才子之名,使我稍感快意。第四十六回的集会虽嫌简促,但也总算用茶烟替去了脂香,有些风味了。书中虞博士算圣人的话,庄征君该算亚圣,前者“无学博气,无进士气”实在让人感佩,但我却更喜欢庄先生,不自诩隐士而澹定自适,携夫人稳居御赐玄武湖心小墅,优游度日,真个是活神仙!

    魏晋以后名士为何不再?第十三回马二先生倒算道出了其中原由:春秋以德行举业,战国以游说举业,汉人以孝贤举业,唐以诗赋宋以理学,其后用文章举世,本来也算是一种举业方式,何以荼毒人心一至于此?“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关键原因便在于孔之之道不行,孔乐不复久矣!

    如何复兴礼乐,振兴中华?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从古到今读书人百思无解却永不可忘的一个问题。现在的情况并不比明清乐观,举国齐呼全民娱乐快乐中国的时代,超女快男可算当今的举业,况且不提还有多少人讲“言寡尤,行寡悔”,叫嚣着复兴国学的人又有多少人懂得何谓国学?

    吴敬梓也是思考这个问题的读书人,于是他请出了虞博士——揭开了第一回王冕所见“降下这一颗星君去维持文运”的谜底。读到三十七回,看到他花了整整一回把祭祀场景全程记录。初献,亚献,终献,“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古乐铿然,佾舞皇皇。仿佛作戏的场面,我读着却只觉得肃穆。那些陌生的乐器和程式,是一群读书人对古代礼乐的招魂,恍惚中我好像看到吴敬梓肃立起间。“君子以果行育德”,这是他为与自己同时代的文人开出的药方。篇末泰伯祠业已荒芜,现在轮到我们上场,能演哪一出?

    小说的结尾来有些突兀,第五十五回开首来句“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就切入尾声了,有点像电影打出的字幕,“XX年后”。接着讲了琴棋书画四位奇人,故事倒也稀松平常,但这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却值得注意,他们都有另有主业,讨饭(谁说这不是职业?)开茶馆卖火纸筒子作裁缝,无论作者自己是否有意识,他都为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名士的出处指了一条明路:经济自立,文化自娱,工作保障求知。

    接下来的最末一回所列“幽榜”是否好事者所添尚无定论,《沁园春》乃夫子自道,倒是原创的,作得也算漂亮: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徜洋。凤止高梧,虫呤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完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知己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我自己胡乱思量,倒觉得“幽榜”该是吴敬梓所作,原因很简单,榜上明示“合计九十二人”,实则只列了九十一人,分明作者是把自己算在列中的。这个世界上,吴先生还能允许第二个人假托他钻排行榜的空?

    后记:读这书的很大动力是因为喜欢南京。这个水光山色都有浓长历史印迹的城市有一种吸引我的东西,非常鬼魅的所在,它的经历诡异得不像人间,足迹所至都有古迹,皆可长篇的疏注,却无处不有鲜活的凡尘气自息,像南京人的口头禅“多大事儿啊”。总念着鸡鸣寺的素面和干丝,还想让人陪着把台城从头到尾走一通,最惦记的还是玄武湖,喜欢庄征君也多半因为这湖,我什么时候会再一个人荡舟湖心还愿去呢?

    2007、8、23凌晨

     

  • 《教学勇气》:真实的教师,真实的知识

    作者:朱siri 发布时间:2021-01-11 20:06:44

    我感到《教学勇气》的关键词是“真”:真实的教师,真实的知识。

    作者首先倡导教师要真实。

    这里的真实,不是指这个教师有职业证书,而是

    指这个教师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且这个人的教师角色与其本人的生命是一体而非割裂的。

    提出这一点,是因为作者看到很多教师生活在割裂的状态里:当他作为一名教师,表现得像是演员在扮演一个与他本人无关的角色,然后根据这个角色的外在要求、指标来进行模仿,而全无他本人的特质。例如,模仿若干个其他“好老师”的教学技巧,来让自己“像个”好老师。

    为什么角色扮演是不够的?按照作者的说法,

    这些“失去心灵的教师”在其执教生涯中难以得到内在心灵的能量,因此其教学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就算一时看起来枝繁叶茂,它也无从长久,因为得不到来自心灵的养料。因此,作者呼吁教师们花更多的时间探索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特质和风格来教学,而不是标准化地采用教师“应该用的方法”。当教师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他的整个生命能量都会供给给教学,为他的教学提供无穷无尽的动力和灵感,让他在学习者面前产生鲜活、热烈的感染力。

    习惯了实用主义的读者可能一时无法接受这样虚无缥缈的建议,但这种特点恰是作者在书中有意识地采用和保持的:

    “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本书之所以名为教学“勇气”而不是教学“方法”或“技术”,显然也和这一个基本观点有关。在前几章中,作者想要解决的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面临的无力感和恐惧感的问题。

    他对此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去做真实的你吧!”

    在成为了真实的教师以后,本书接着开始探讨什么是真实的教学。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作者首先讨论了

    真理

    是什么样子的,因为真理既是老师要教授的东西,也是学生要学习的东西。

    他驳斥了客观主义者对真理的幻想。在客观主义者眼中,老师拥有所教授内容的

    正确

    知识,而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让学生取得

    “同样正确”

    的认识。既然知识是完全确定的,那么最好的教学方式也就不言而喻,那就是让老师填鸭一般给学生的脑子里灌满这些正确答案,而学生的相互讨论、自学、探索都被视作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会降低获取“正确知识”的

    效率

    ,甚至可能让学生接触到“不那么正确”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在今日是何其熟悉。

    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首先意识到真理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因此老师们不能用几个标准答案来囊括

    ,说“我教的就是对的,无需再了解更多”。例如,如果要对一种艺术风格进行评价,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但今日我们熟知的艺术课或历史课中却常常试图用一套标准的答案来解答这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这些标准答案完成考试。

    这种做法的危害在于它抹去了真理的复杂性,将其简化为若干教条。

    然而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学生只拥有几个教条的话,该怎么对哪些复杂问题做出解释、怎么找到解决方案。一个医学生或许能背下五十种疾病的药方,可如果遇到介于两三种病之间的中间病情,或者新的疾病,他便很难用原有的知识来进行处置。如果要解决新的难题,他或许要试着探索这些病情之间的关联和异同,并通过实验来找到新的方法。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便承认了真理的复杂性,

    这与“再多背五十个药方以解决更多问题”的学习模式有根本性的不同。

    这种复杂性,迫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对于真理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即使是贵为“权威人士”的老师也不例外。每个人在面对课题时都使用了自己的方式来采集信息、梳理结论,其中可能有他的独到见解,但往往也有疏漏、错误之处。

    这成为了“学习”发生的契机。

    《教学勇气》描绘道:

    ①当学习者们利用自己的基础知识、经验和学习方式各自探索所学课题后,便会形成

    自己的见解

    ②接着,他们相互之间充分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与其他的学习者讨论、辩论,最终看到

    这个问题的全貌

    ③在有了足够多的理论认识后,学习者们还可以与课题进行互动,将自己的认知投入实践,根据反馈结果来进一步

    完善自己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

    支持

    学习者们进行这些互动,鼓励和引导他们探索、讨论,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实践和反思。

    我以前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充满了质疑,曾思考若有一本书将老师知道的东西、在课上讲的东西完完整整地写下来来让学生读,是否就不再需要老师了?

    《教学勇气》的观点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它明确了学习者不是要成为装满指定知识的容器,而是要变得有能力去形成认知;好教师不是好在讲得多,而是好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

    这种课堂模式还有其他的好处: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实践(这里的“实践”,除了用自己的认知和课题互动的实践,还包括学习者用相应的方式思考、推演这些问题从而发展出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中掌握过程性知识,也训练了学习者的通用技能(沟通与协作),还可以培养批判性精神。

    一些教育者会担心:如果学习者在这种开放的空间里产生了

    “错误的”

    认知怎么办?本书似乎没有对这种可能做出直接回应,

    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所提及的“教学”都是发生在有一定开放性的课题下

    (从他在书中举的案例中推测),如果教师需要普及事实性的知识,如某个字怎么写、某种化学物质能不能食用,应有其他的方式来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被探讨、需要被探讨的开放性问题,取决于这一门课程的目的,例如“某个字怎么写”的问题在一般写作课里无需讨论,但在语言学、文字研究的课程里就有探讨空间。教师需要保持灵活。

    在我看来,作者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要旨在于,提醒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

    “得到(get)”

    指定的知识点,而在于支持他们主动

    “建构(construct)”

    一套全面的认知。

    本书还介绍了一些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用技巧,但显然这并非本书是最重要的东西。今日的许多教师掌握了不少教学技巧,本来有潜力去支持学生进行探讨和实践,但当他们认定知识不过是他们所教的样子、学生无需在此以外提出不同可能性,他们便没有动力去这么做,而会满足于成为一个只传递指定信息的“喇叭”。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374+)
  • 字体合适(390+)
  • 无水印(649+)
  • 排版满分(535+)
  • 体验满分(204+)
  • 无漏页(675+)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13 15:35:2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孔***旋: ( 2024-12-23 11:27:5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孙***美: ( 2024-12-16 19:10:46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仰***兰: ( 2024-12-23 19:27:1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后***之: ( 2024-12-14 07:31:4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师***怀: ( 2025-01-02 17:03:5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18 15:29:4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步***青: ( 2024-12-30 14:04:50 )

    。。。。。好

  • 网友 温***欣: ( 2024-12-18 04:24:5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4-12-27 19:07:1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郗***兰: ( 2025-01-04 14:35:0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焦***山: ( 2024-12-29 09:48:11 )

    不错。。。。。

  • 网友 辛***玮: ( 2024-12-17 19:03:0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通***蕊: ( 2024-12-20 20:36:4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扈***洁: ( 2024-12-22 05:53:59 )

    还不错啊,挺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