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漫画电影史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12

漫画电影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漫画电影史精美图片
》漫画电影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漫画电影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36909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
  • 页数:204
  • 价格:5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8:12

内容简介:

《《观察家报》推荐

迷影人士必读漫画

图像小说版《认识电影》

继《非平面》之后又一部非典型漫画论文

妙趣横生的图像导览带您畅游影史百年长河

◎ 编辑推荐

☆ 图像小说版《认识电影》,迷影人士必读漫画

当作为“第八艺术”的电影碰撞“第九艺术”的漫画,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

如果说每一部电影是一场梦,那么这部漫画就是300多个梦的经典串烧:

从《火车进站》到《盗梦空间》,从《发条橙》到《闪灵》,海量经典场景、经典角色以漫画形象出现,目不暇接,让迷影读者有“看图猜电影”的乐趣。书末附有漫画中出现过的所有片目与引用著作,把所提及的影片都刷一遍——或者更简单粗暴地一书在手——您就是对电影史张口就来的资深影迷。

☆ 独到的视角,通俗易懂的形式

《发条橙》《趣味游戏》《为所应为》里的角色为何要直视镜头?

《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为什么只能发生在纽约大街上?

《闪灵》里的酒店到底有什么玄机?

关于时间与记忆蕞出色的影像,来自哪部影片?(答案均见本书)

每章以“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等主题切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赏析佳片,深入浅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阅读的愉悦。

看完这本书,你不会再带着同样的眼光去看电影啦!

☆ 一封以爱封缄,写给电影史的“漫画情书”

跟《理解漫画》一样,本书中的作者给自己赋予了一个亲切、富有人情味的漫画形象,就像《神曲》中的维吉尔之于但丁,带读者穿越电影的幕后、前台与历史。

这是一部只有爱电影的人,才能画出来的“懂电影”的漫画。

这是一封洋洋万言,以漫画形式写成的迷影情书。

◎ 内容简介

《漫画电影史》用漫画的形式,通过“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声音与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技术与技术恐惧”等七个章节来赏析电影。引用了丰富的电影例子与理论著作,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欣赏电影的视角。

◎ 媒体推荐

“罗斯真正了解他要说的,他在案例教学和细节分析上展现出良好的品位。”

——Total Film

“非常让人享受……阅读过程很轻松。”

— —《卫报》

“《漫画电影史》很有启发性,既容易接受又十分有趣。”

——《图书馆杂志》

“这就是放映员们所需要的。”

——《观察家报》月度图像小说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爱德华·罗斯(Edward Ross):英国漫画家、作家,他为大学、博物馆、慈善机构等创作过不少科普性质和理论性质的漫画,《漫画电影史》是他的代表作。目前他正着手一个叫《漫画游戏史》的计划。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漫画电影史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漫画电影史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漫画电影史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电影的主角们往往代表并确认主流意识形态,反派们则经常反映出主流对于局外人的焦虑。

从同性恋谋杀犯,好色的黑人到疯狂的职业妇、野蛮的印第安人,主流电影反复将边缘群体描绘成对社会与现状的一种威胁。

这是最简单的社会控制,一种具象化暴力的形式,它告诚边缘群体,他们因为不顺从而应受惩罚;它告诉主流群体应该恨谁。


《斯芬克斯之谜》故意避开大多数电影寻求的浸入感,提供了ー个使观者重新进入影片的角度,结果成为一部“需要去研究而非仅仅去体验的电影。P92,麦克唐纳( Mcdonald l

看不同的电影思维是不一样的,好莱坞的惯用手法摄影以及剪辑方式使得我们忘记了自己而跟随电影,是谓体验式的观影。但是同时也是放弃了思考,放弃了自我的立场。这可能也是戈达尔反叛与革命的原因吧。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当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值得去“研究”。


摄影机前方(演员)和摄影机背后(创作者)都由男人主导,其后果是,好莱坞电影对男性主人公的偏爱,导致摄影机的视角通常被男人的动作和目光挟制。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角色成了“奇观中的必需品”,她们在银幕上不是作为积极主动的人物出现,更多情况下,她们是被凝视的物体或被视作一种奖赏。

这就是劳拉・穆尔维称为“男性凝视”( Male Gaze)的极具影响力的电影理论,一系列电影惯用技法迫使观众老套的白人、男性、异性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这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摄影机基本上取代了观众的眼晴,强制眼“去看它所看”,而毫不在观众自己的观点。

正如女性主义电影评论家贝尔•胡克斯所说,“观看之中有权力”。这些电影赋予男性主人公,在现实与虚构世界中都加强了男性权力。


对暴力色情电影的“恐惧”,不仅限于英国。每当我们遇到意想不到的暴力事件如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 Bulger Killing,译者注:发生于1993年2月12日的英国利物浦默西塞德郡凶杀案,两名年仅10的男童诱一名2岁男童倉姆斯・巴尔杰( James Bulger),将其待致死,手段残忍]或近年在美国发生的许多大事件,媒体和公众总会想办法找到一种解释。而指责总是落在暴力电影、漫画、音乐或电脑游戏上,即使杀手与这些东联系根本不紧密。或许,发生了暴力事件就去责怪某种单一的文化产品,这要比讨论综合因素来得容易,也比讨论福利部门、刑事司法体系和社会中的失败之处要容易得多,而正是这些才会使人走向暴力。


很多电影理论批评家击那种对电影过于丰沛的解释是“过度解读”。但对我们当中那些乐于分析和探索影片的人来说,“作者已死”就是我们最强大的辩护之一。


《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1939)是被分析得最多的影片之一,而且被GBT理论家拿来当作电影中含有LCBT潜台词的主要范例,多萝西的旅程被广泛看作是她迅速生长的同性恋身份。就像批评家亚历山大・多提( Alexander Doty)所讨论的这些解释不应当被看作是假定的异性恋文化的“挪用”( appropriations),而是应当被看作对一个文本更具潜力的解释,能留向去解读。他说“仅因为异性恋的解释被允许公开地,并不代表它们就是最正的成真安的aming Classics eering the Film Canon,作者: Alexander Doty( Routledge, New York,0000第53页。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观察家报》推荐

迷影人士必读漫画

图像小说版《认识电影》

继《非平面》之后又一部非典型漫画论文

妙趣横生的图像导览带您畅游影史百年长河

◎ 编辑推荐

☆ 图像小说版《认识电影》,迷影人士必读漫画

当作为“第八艺术”的电影碰撞“第九艺术”的漫画,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

如果说每一部电影是一场梦,那么这部漫画就是300多个梦的经典串烧:

从《火车进站》到《盗梦空间》,从《发条橙》到《闪灵》,海量经典场景、经典角色以漫画形象出现,目不暇接,让迷影读者有“看图猜电影”的乐趣。书末附有漫画中出现过的所有片目与引用著作,把所提及的影片都刷一遍——或者更简单粗暴地一书在手——您就是对电影史张口就来的资深影迷。

☆ 独到的视角,通俗易懂的形式

《发条橙》《趣味游戏》《为所应为》里的角色为何要直视镜头?

《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为什么只能发生在纽约大街上?

《闪灵》里的酒店到底有什么玄机?

关于时间与记忆蕞出色的影像,来自哪部影片?(答案均见本书)

每章以“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等主题切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赏析佳片,深入浅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阅读的愉悦。

看完这本书,你不会再带着同样的眼光去看电影啦!

☆ 一封以爱封缄,写给电影史的“漫画情书”

跟《理解漫画》一样,本书中的作者给自己赋予了一个亲切、富有人情味的漫画形象,就像《神曲》中的维吉尔之于但丁,带读者穿越电影的幕后、前台与历史。

这是一部只有爱电影的人,才能画出来的“懂电影”的漫画。

这是一封洋洋万言,以漫画形式写成的迷影情书。

◎ 内容简介

《漫画电影史》用漫画的形式,通过“眼睛”“身体”“场景和建筑”“时间”“声音与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技术与技术恐惧”等七个章节来赏析电影。引用了丰富的电影例子与理论著作,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欣赏电影的视角。

◎ 媒体推荐

“罗斯真正了解他要说的,他在案例教学和细节分析上展现出良好的品位。”

——Total Film

“非常让人享受……阅读过程很轻松。”

— —《卫报》

“《漫画电影史》很有启发性,既容易接受又十分有趣。”

——《图书馆杂志》

“这就是放映员们所需要的。”

——《观察家报》月度图像小说


精彩短评:

  • 作者:风蚀蘑菇 发布时间:2019-10-12 19:44:35

    跟想象的挺不一样的,不是电影史通史,而是有配图的学术论文!真的非常学术,感觉回到了大学时上美学和西方文学理论的时候

  • 作者:大眼狗 发布时间:2019-09-26 21:42:21

    对于电影小白来说,电影理论艰深了些,对于电影骨灰而言,又太浅显了,本书的目标阅读人群是那些刚入门又想看点门道的影友。

  • 作者:张小北 发布时间:2019-11-22 10:33:46

    电影史一般都是那种厚重的大部头,对于大多数普通影迷来说都是望而生畏的。但是,如果你想从一部电影中看到更多,电影史是必须要跨越的台阶。这本《漫画电影史》并不能替代那种大部头的影史专著,但它是一个不错的辅助台阶,能够帮助你更快地 进入到电影史的大门。漫画的方式可以让你更轻松地入门,但如果真的想要知道更多,最后还是得经历那个痛苦的阅读和学习阶段,千万不要迷失在金句大全之中。

  • 作者:喜读奇书 发布时间:2018-02-07 05:56:06

    读而不觉其长,真好书

  • 作者:木卫二 发布时间:2019-09-21 00:46:24

    调查一下,多少人以为是「漫画电影」史

  • 作者:后浪 发布时间:2019-09-16 11:31:23

    迷影人士必读漫画,图像小说版《认识电影》,继《非平面》之后又一部非典型漫画论文,妙趣横生的图像导览带您畅游影史百年长河。


深度书评:

  • 一些小结

    作者:Xenonhead 发布时间:2020-01-21 22:19:59

    一、眼睛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在他三十多年后,为了探讨“动物的四条腿是否可以同时离地”,迈布里奇与普林斯拍摄了一连串连续的影像,也成为了最早的动画。

    运动的马

    随后爱迪生发明了西洋镜式的电影方式,但每次只允许一个人观看。相比之下,卢米埃尔兄弟改变了这种“各自观看”的电影方式,于是有了今天的放映术。

    在电影发明之初,就有两股截然不同的观点: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前者如卢米埃尔兄弟认为摄像机是客观的,能不带偏见地记录一切;后者如乔治·梅里爱则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把戏”,并挖掘了其展现非真实事物的能力。

    电影发展到今天,人们已认识到电影创作者对一部电影的决定性作用。创作者通过镜头替观众决定了“看什么”和“怎么看”,而身临其境的观众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这便是一种主流的拍摄认知——“隐匿的风格”,即极力弱化摄像机的存在,让观众更具代入感。

    但这种以导演视角出发的“隐匿的风格”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直以来电影以男性的视角展现这个世界,并趋向于把女性物化——这种现象被称为“男性凝视”(male gaze)。为了反抗这种现象,许多导演做出了革新,努力让叙事回归客观,把观看的决定权交还给观众。劳拉·穆尔维在《斯芬克斯之谜》中使摄像机始终处于摇摆状态以使观众了解全貌;黑泽明在《罗生门》中采用不可靠叙事,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展现同一桩杀人案;电影如《发条橙》《火车大劫案》都有角色凝视摄像机的镜头,让观众意识到存在于电影与现实之间的那“第四堵墙”(fourth wall)。

    二、身体

    “角色的身体”一直是眼睛关注的焦点。默片时代的“表现癖式电影”强调肢体语言的叙事;而随着声音的出现,人们开始注重表演的真实性,出现了如“方法派演技”(method acting)的表演风格。

    为了拍片疯狂改变体型的克里斯蒂安·贝尔

    观众与电影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体上的。通过代入角色,“我们可以走进或走出银幕的身体,以重新想象我们自己。”

    而许多恐怖片也针对这种身体上的代入感来制造“身体厌恶”,以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其中大卫·柯南 伯格走的最远:通过身体恐怖片,他深入探讨了“身体无止境的变形”——包括身体的衰朽和被他者寄生的可能。

    影片中的身体也在无意中塑造了我们对身体标准(bodily norm)的认知。长久以来,种族中的“他者”是不被认可的,通常在影片中饰演反派,而白人的英雄主义大行其道。除此之外,身体上的“不同”,如畸形,也都被作为视觉上可辨识的元素贴在反派的身上。

    除了女性身体被物化,男性身体也不得不接受观众的“检视”。观众期待在男性的身体上看到象征男性气概的肌肉与伤疤,并渴望他们接受考验。

    三、场景与建筑

    “不同的地点承载着不同的意义”——有时背景的布局本身就是电影主题或人物内心的一种外化。首当其冲的例子当属德国表现主义对场景的隐喻。在《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院长内的疯癫,被直接表现在电影压抑而混乱的布局上。

    电影中的场景也总是和现实息息相关的。有时我们从电影取景中看到了认识的地点,或是走在街上时感觉自己身处电影布景之中。电影正在微妙地重塑我们对自己所处空间的认知。

    看到香港的九龙寨城,我们会想起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城市。

    四、时间

    塔科夫斯基最早将电影的创作称为“雕刻一块时间”;他认为时间是电影的“决定性因素”和“基础材料”。

    大多数电影中,为保证叙事的完整,时间是被压缩的。有时为了交代大背景,几十年的时间就在几句旁白中一笔带过。少数先锋电影,如《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采用了戏里戏外时间等同的形式。一些导演玩弄非线性时间的叙事,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敦刻尔克》中,他用三条交织并进的叙述线分别讲述了三位军官一小时、一天和一周的故事。截取不同的时间长度或许一部分是考虑到人内心的主观时间:在越紧张的战场上,时间流逝的感觉越慢。这或许也反映了电影的特质:在电影中时间可以被人为地加快或是减慢,而这取决于导演的主观考量。

    五、声音与语言

    电影中的声音可以包括很多层面:演员的声音、音效、背景音乐等等。这里主要针对演员的声音,即语音语调和台词本身。语音语调主要靠演员把控。比较成功的例子有希斯·莱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对小丑的诠释。语言可以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甚至让观众对其性格与为人有潜意识的了解。例如《猜火车》中主角使用了苏格兰工人阶级的方言,并有动不动爆粗口的说话习惯——这些都能帮助观众深入了解角色的身份背景。

    另一个有趣的视角是,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导演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来传达一组讯息。将这种理念发扬光大的是苏联电影人,如库里肖夫和爱斯坦森。他们相信电影的意义是由并列的镜头造成的;只要导演有意组合,便可以产生情感上的意义。

    苏联蒙太奇

    六、权力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被定义为“反映社会需要的个人、团体、阶级或文化向往的一组意念”。并非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电影才含有意识形态,其实每部电影都自带行为模式和道德立场。有些电影则天生带有含目的性的意识形态,如希特勒为强化政权而委托里芬斯塔尔拍摄的《意志的胜利》。再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西部片,大多都含有歌颂白人贬低印第安人的倾向——这背后有对当时历史局势的考量,即通过美国拓荒者们英雄主义的历史,使人们潜意识中认同美国,支持冷战时期的美国。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展现,如80年代的电影中,独立女性往往以反派的面貌出现;迪士尼动画中的女性也往往需要男性的拯救。

    但我们也需要看到,无论处于什么年代,在常态化的电影蓝图背后,总有一小部分电影在挣脱传统的意识形态,丰富着主流电影。《异性》中的“女强人”雷普莉就是一个例子。

    七、技术与技术恐惧

    《摩登时代》

    电影诞生于技术,却表达了对技术反噬的恐惧。早在默片年代,卓别林就在《摩登年代》中表达出对工业化人性异变的恐惧。进入21世纪后,对于机器人毁灭人类的电影层出不穷,如《我,机器人》《终结者》。而与此同时,诸如《人工智能》《她》这样温情满满的电影向我们书写了人与机器之间截然不同的故事。技术与电影,或者说技术与人,不过是一体两面。就如作者在最后所言:

    “这是电影的终极矛盾。这是一种在技术中诞生,又在技术中恐惧的媒介。而它又因技术而面向未来不断进化。”

  • “原来那部电影,你还没有看懂!”|从电影的关键要素切入,理解影片深层含义

    作者:半夏微晴 发布时间:2019-10-25 13:06:36

    因为喜欢看电影,我在选择研究生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了影视文化研究方向。印象很深的一次专业课上,导师说了这样一句话:“看电影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习得。”

    当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后来的学习才知道,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电影与电视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的镜头、构图、场景、声音具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体系。

    换句话说,电影的表达不只通过故事情节或演员的表演进行,而是导演对镜头、场景、剪辑、意识形态等一系列的处理,影片表达的东西远比它的表面情节多得多,功能也远不止娱乐功能这么简单。想要真正理解一部影片的内涵,其实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当我们观看某些影片的时候,常常会在似懂非懂之间感叹:“这电影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而同样一部影片,不同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些情况在我们观看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时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那要如何才能掌握看电影的能力、看懂电影的深意呢?首先要了解电影的发展历史,其次是学习电影发展中形成的“共识”(电影语言),再次就是多看优秀影片。做到这三点,你就会从“看电影”中享受更多的乐趣、获得精神上更大的满足。

    今天我推荐给大家的《漫画电影史》,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电影史和电影语言的“入门教材”。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爱德华?罗斯,他从7岁开始看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影痴”,在大学对电影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形成了全面又独特的个人见解。

    在《漫画电影史》这本书里,罗斯通过漫画的形式,将自己多年以来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其中,根据眼睛、身体、场景、时间、声音及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技术与技术恐惧等7个部分进行分析,辅以丰富的影片例子和电影论著,向读者传递了“看懂电影”的角度和方法。

    1.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决定了它的独特性

    想象一下,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人们目睹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影片只有短短1分钟,内容是火车进站时站台上的各种情景。

    如果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难免会发出“这也太无聊了”的感叹,但当时的观众却是极其震撼的。那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照片”里的人和物自己活动了起来,意味着人类从此可以看见“另一个世界”。

    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弗朗西斯科?卡塞蒂说过:“电影解放了我们的视野,并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潜力重现它。”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中呈现出的最典型的独特性——解放人类的视野。

    这种解放不同于一幅画、一张照片带给我们的感觉,因为电影的画面最开始呈现的是人们真实的生活,摄影机就好像一双人的眼睛,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这种感觉有别于其他的一切形式。

    就像罗斯在《漫画电影史》中指出的那样,电影这双眼睛,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揭示世界,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欺骗工具。在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代表作品《后窗》中,

    这种“眼睛”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模拟各种偷窥和凝视,导演选择精准地引导着观众去看什么和不看什么。

    电影这双眼睛,带着观众去探索生活、探索人类的身体、探索世界、也探索未来。人们在越来越丰富的影片中,真切感受到了现实世界所不能感受的情感和事物,不管是最匪夷所思的恐怖片,诸如《闪灵》《午夜凶铃》《异形》等,还是天马行空的科幻片,诸如《阿凡达》《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只有电影能带给我们这种神奇的体验。

    2.电影的意义在于拥有多种解读的创造性

    2019年的国庆档,我们有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非常受欢迎。影片内容是由7位导演+7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争议最大。那些不喜欢这个故事的观众拼命吐槽,将其评为7个故事中最差,而那些喜欢这个故事的观众则拼命点赞,将其评为格局最大的好故事。

    那到底《白昼流星》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不管是影片的场景、语言、人物、情节,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不同的人在观看后,会形成不同的感受。而“没有标准解读”和“没有标准评分”正是电影不同于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在于导演在拍摄时候有自己的创造,但解读却是观众基于个人理解的另一种“创造”。

    这种创造性也是电影自诞生以来,之所以广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它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影片导演的解读也并不能作为标准答案。

    就像著名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说的那样,当一部电影在世界上发行了,“它就与其作者分离了,开始有了自己的生命,在形式与意义上经受着种种变化。”

    比如,今年年初的贺岁档电影,周星驰导演的《新喜剧之王》,有人认为小梦最后实现了自己做明星的愿望,有人却认为小梦已经死了,后面的情节都是梦境。当周星驰接受采访的时候,有记者提问想知道“正确答案”,但周星驰并没有直接说哪种看法是对或是错,但他认为都有可能。

    “只有当超越了其创造者的理解,电影才会处于其最激动人心的状态,为观众提供机会去拒绝一部电影表面的、被认定的信息,并于其中发现他们自己的故事”——《漫画电影史》中的这段话非常完美地阐释了电影的这种创造性,也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3.根本没有单纯只为了娱乐的电影

    有些小伙伴会说:“想这么多干嘛呢?看电影不就是为了放松和开心吗?难道那些搞笑片还有什么教育意义?”

    罗斯在《漫画电影史》中这样回答:“即便是最无伤大雅的合家欢电影也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他在书中举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许多例子。

    比如,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美女与野兽》中,女性的角色总是被刻画成需要被男人拯救的形象,她们追求的目标都是“幸福的婚姻”。

    比如,在安徒生童话名篇《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变成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王子和爱情,而是拥有不灭的永生灵魂,但是在迪士尼电影《小美人鱼》中,却将小美人鱼塑造成了为王子和爱情必须作出牺牲、舍弃自我的女性角色。

    由于迪士尼电影深受孩子和年轻观众的喜爱,所以这些深深植根于影片中的“意识”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

    所有电影,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隐藏或宣扬各自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美国好莱坞打造的影片中,阿拉伯人的形象几乎从来都是“反派”角色,有色人种和印第安人也常常被如此安排,比如《夺宝奇兵》《阿拉丁》等;他们即使作为主角出现,也难以摆脱身上不符合主流文化的缺陷,比如《绿皮书》中的黑人钢琴家,就是一个有“洁癖”、有点“娘”的“同性恋”。

    因为电影自诞生以来,总是以“呈现真相”的特征面世,所以观众在观影时会不自觉被影片潜藏的意识形态影响。

    换句话说,电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某种文化、某种价值观的代言人和宣传工具。

    就比如好莱坞大片这么多年来的广泛传播,实际上就是把美国文化和美国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正如《漫画电影史》所指出的“电影在书写我们的道德观、强化社会规范与期待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正因为电影永远不可能“毫无意味”,所以我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要学会辨识和区分,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影片。此外,更重要的是,当越多体现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电影出现,我们就越应该将关注放在主流之外,去思考那些被歧视、被压抑、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人和事,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开阔,心智也会更成熟。

    总的来说,《漫画电影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级教材,而且是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读起来十分轻松。最难得可贵的是,

    作者罗斯没有站在美国或主流文化的立场上来讲述电影的发展和特点,而是站在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立场上。

    尤其在分析影片的时候,考虑到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比如,在看到影片的文化宣传功能时,也看到了审查机构对这种功能的限制和利用;在看到技术对电影的促进时,也看到了电影对技术发展的恐惧;在看到影片所表现的主流价值观时,也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和边缘文化。

    光凭这几点,已经决定了这是一本好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518+)
  • 一般般(228+)
  • 情节曲折(112+)
  • 三星好评(74+)
  • 品质不错(57+)
  • 值得下载(130+)
  • 目录完整(227+)
  • 博大精深(298+)
  • 已买(391+)
  • 章节完整(572+)
  • azw3(239+)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5-01-01 12:35:5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邱***洋: ( 2024-12-26 08:12:2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瞿***香: ( 2024-12-19 06:32:0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冉***兮: ( 2024-12-16 09:17:0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敖***菡: ( 2024-12-31 16:53:0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常***翠: ( 2024-12-27 04:42:3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宫***玉: ( 2024-12-15 05:54:35 )

    我说完了。

  • 网友 相***儿: ( 2024-12-17 17:21:0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詹***萍: ( 2025-01-03 12:59:18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师***怡: ( 2025-01-03 05:30:5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薛***玉: ( 2025-01-08 03:51:4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石***致: ( 2024-12-11 20:41:4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