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梦的解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32

梦的解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梦的解析精美图片
》梦的解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梦的解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047167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6-1
  • 页数:333
  • 价格:35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32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又译《解梦》,不是周公解梦那种,它是“科学”解梦。人的意识只有不到1/3的部分可以被准确感知。读懂了梦,我们就读懂了自己另外的2/3。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创造性地发明了潜意识、前意识、超我、本我、自我、力比多等词,这些词从心理学蔓延出去,影响了包括社会学、管理学、法学、量子物理、宗教学等几乎所有文理科的科学领域,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下了痕迹。

文革期间心理学被当做唯心主义来压制,所以《梦的解析(最佳译本)》的经典译本及其他共17个前代版本均遭吐槽;本版由北京大学硕士、大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三月半老师历时7年呕心沥血之作,口语的句式、流水的风格,百万读者心动见证,《梦的解析》并不晦涩,它可以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梦的解析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梦的解析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梦的解析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1,《梦的解析》一书中有若干论点或命题是自相矛盾的(梦的意义有无、梦的机制是本能还是理性、梦可否解释)

2,该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研究的事实不慎相符,缺乏科学根据。研究方法片面(主要依据精神病人的梦情自述,忽略实验方法)


1,梦是可以解释的,每个梦都是有意义的

2,梦者必须将本身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说出,而不因为自己觉得那是不重要的、毫不相干的甚或愚蠢的,而不说出。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绝对保持公平。即尽量做到压制“自我观察者”(后来的“超我”)的作用。

3,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动机是某种愿望。


1,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往往是毫无掩饰极为明显的(如口渴,想方便)

2,小孩子的梦往往是很简单的愿望达成


1,一旦愿望的达成有所“伪装”或“难以认出”必表示梦者本身对此愿望有所顾忌,因此这种愿望只能以一种改装的形式出现。

2,假设每个人的心灵内都有两个心理步骤:第一个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扮演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可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由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成的产品。

3,一些梦的不愉快性质与梦的改装有关:这些梦中的愿望,平时招致严重的压抑,所以愿望的达成均被改装到乍看无法看出的地步。

4,公式: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而)达成。


甲: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

1,最近发生的印象(做梦当天则为特例)与很久很久以前所发生过的印象对梦所具有的影响是一样的

2,梦的内容是常用那较无关大局的经验

3,“梦只是白天生活的琐碎经验的重现”是站不住脚的

4,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那最初的具有较强的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取能量,而到某一强度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

5,梦之所以以芝麻小事作为内容,其实无非就是一种“梦之改装”的表现经过“转移作用”。而且梦之所以被改装是由两种心理步骤之间的检查制度所造成的。

6,梦的形式是受着一种强制规则,将所有足以引起梦的刺激来源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整体。

7,概括起来,梦的来源包括:a)一种最近发生的在精神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b)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c)一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d)一个对梦者本身有意义的经验,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乙: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

1,有些梦属于“经年复现”的梦——小孩时就做过的梦,在成年期仍一再的出现与梦境中

2,还有一系列的梦,其“愿望”及“愿望的达成”均来自于儿童时期

3,梦的记忆具有两个特点:a)梦内容多半以不重要的事为显意;b)梦内容多选用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

丙: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

1,梦的工作是基于一种前提,拟使同时感到的所有梦刺激综合成一整体性的产物

2,睡眠中的刺激必须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日间经验遗留下来的心灵剩余产物结合而成一种“愿望的达成”。梦的本质绝不因为肉体刺激加之于精神资料之上而有所改变,无论它是以何种真实的资料作为内容,均仍旧是代表着“愿望的达成”...


甲、凝缩作用

1,贫乏简陋的梦后面隐藏了冗长丰富的“梦的隐意”

2,自以为所梦的比所追忆的内容丰富的多,其实是一种错觉

3,梦中出现的东西往往代表许多梦思的交汇点,被当作许多经验的共同工具。就是说许多不同的“梦思”通过同一种事物来表现,同一个梦思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利用不同的事物表现。这可以称为基本原则

4,“集体”和“集锦”人物和事物是梦凝缩的一大方式

5,“凝缩作用”的特点及在梦内容中找出那些已在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集锦人物,混合影像)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

6,一般而言,梦中所出现的“字”往往被视为“某种东西”,这些东西混合凝缩,因此常常产生怪字(书中主要指英文单词的组装)

乙、转移作用

1,在梦的选择中占有决定性作用的“多种意义”,可能并非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往往只是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但是就梦的每一个部分而言“多种意义”还是很重要的

2,可以假设:在梦的工作下,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将其所含较高精神价值的单元所含的精神强度予以卸除,而另一方面,利用“过度决定”的方法,在较低精神价值的单元中塑造出新的重要价值,并通过这种新的价值进入梦中(原文如此,看得不是很明白)

丙、梦的表现方法

1,梦的逻辑关系在梦中并没有任何独立的表示,梦首先把梦思连在一起,产生连续性(时间)的逻辑连接。

2,表现因果关系,梦有两种程序:一,“既然这是如此的,那么,那个等等必会发生”,最常见的是用附属字句作为起始的梦,而主句就是主要的梦;二,把梦中的影像(人或物)变成另一个。两种程序在本质上一致:因果关系通过前后关系来体现

3,如果在梦中出现“这不是…就是…”的情形,就是表示并列关系“和”

4,对梦来说,“不”(否定)似乎是不存在

5,梦最喜欢的逻辑关系是相似或恰似,...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又译《解梦》,不是周公解梦那种,它是“科学”解梦。人的意识只有不到1/3的部分可以被准确感知。读懂了梦,我们就读懂了自己另外的2/3。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创造性地发明了潜意识、前意识、超我、本我、自我、力比多等词,这些词从心理学蔓延出去,影响了包括社会学、管理学、法学、量子物理、宗教学等几乎所有文理科的科学领域,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下了痕迹。

文革期间心理学被当做唯心主义来压制,所以《梦的解析(最佳译本)》的经典译本及其他共17个前代版本均遭吐槽;本版由北京大学硕士、大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三月半老师历时7年呕心沥血之作,口语的句式、流水的风格,百万读者心动见证,《梦的解析》并不晦涩,它可以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精彩短评:

  • 作者:果然 发布时间:2018-01-15 15:58:13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半,前面解梦易读,后面梦的形成读起来非常吃力,而且困惑如何验证。总之是非常开眼界的书,目前较完整解了自己的四个梦,其他梦能解部分,解梦过程非常神奇,能够接触到无意识的自己。弗洛伊德的贡献很了不起,敢于公开解自己的梦需要极大勇气。为没能读完和嗤之以鼻的读者感到可惜。

  • 作者:百里红叶_ 发布时间:2017-12-07 01:23:29

    刚开始同学们一页都读不下去,我说还好吧,但读到最后简直晕过去,没见过他妈这么难懂的书。叙述有点杂乱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观点倒是在当时提得蛮惊世骇俗合情合理,字里行间给我弗洛伊德是个傲慢又假装谦逊的感觉。估计要读二次了,神啊,想死 。

  • 作者:决明 发布时间:2018-06-22 14:50:17

    这个翻译版本比较贴近中文语言

  • 作者:浅青 发布时间:2020-05-04 17:29:36

    禁欲创造了梦,梦揭示了我们与当下的关系。受到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变成了小说。生活中的一些无意识碎片记忆,容易形成梦。几乎每一个梦都试图在帮你解决问题。而梦的伪装性非常的强,梦中的事物充满着毫无逻辑的隐喻,解析的过程类似于心理疗愈。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这就是武志红为什么说,弗洛伊德的伟大,在于他发现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而我们都在极力否认它的存在。

  • 作者:jjxinxi 发布时间:2020-06-15 09:48:05

    很少有书是对我有直接影响的。而这本分享美容经验的宝典,一下子让我改变了很多习惯。不仅开始认真护肤,还报了化妆班,继续坚持练瑜伽。这一系列的改变注定会让自己更阳光和健康。

  • 作者:何许 发布时间:2018-06-28 22:28:31

    第一章总述了梦这个东西,之后几章几乎都是围绕第一章在举例。罗列几个看完后的总结:1.梦中的内容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2.梦中出现的都是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的,部分是在潜意识中的记忆;3.梦中思考能力的丧失,导致了梦的荒诞。


深度书评:

  • 《梦的解析》要点总结--大家来讨论一下啊

    作者:maomaofish 发布时间:2009-08-11 00:13:32

    晚饭前,在烦躁中把《梦的解析》翻完。确实是翻完,尽管我一开始看得尚算认真,但到后来越发地感到它的难读。翻译是一个问题(我读的是周艳红、胡慧君的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感觉翻得不好),作者的写作也是一个问题,长篇累牍地讲述关于自己的梦的联想,让人很难理解。这些联想相当的跳跃,而之间的连结又相当薄弱,在作者本人看来可能很合理,但就一个读者的角度,尤其是一个与作者有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读者的角度,是比较牵强的联系。我个人倾向看作者对别人的梦例进行解析,至少是较为客观的。另外,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也并不是很清晰,我觉得只能说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合理的解析体系,但能否说这个体系是科学的呢,却无从证明。(不过这也是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性所决定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套理论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不无极具说服力的地方,以及让人震撼的地方。读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兴趣,希望能从自己的稀奇古怪的梦中理出一点头绪。现在我仅凭自己的浅薄理解,总结一下这套理论的一些要点,某天你从梦中醒来被一些梦境缠绕时不妨想想它们,说不定有什么顿悟呀。

    1. 我们的夜里所做的梦,称为“显梦”。“显梦”多数是由梦者做梦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或脑里想到的事情的片段和碎片(而且多数是琐碎的几乎不在记忆中停留的事件)组成。倘若“显梦”涉及到年代久远的记忆,比如童年经历,也是由于做梦前一天有什么事情触发梦者回忆起这些经历。

    2. 与“显梦”相对的,叫“梦念”。“梦念”就是潜藏在“显梦”背后的做梦的动因,可以说是一种欲望。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梦是欲望的表达”。而一个梦背后可能有不止一个“梦念”。

    3. 如果能解开“显梦”与“梦念”的关系,即是找到解析梦的办法。因为这一办法,可让人们从梦者描述的“显梦”中解码出背后做梦的动因,从而得知潜藏在意识中的未满足的欲望。

    4. 为什么会有“显梦”和“梦念”之分?为什么人不直接把意识里的诉求在梦中直接表达?根据《梦的解析》,这是一种称为“稽查作用”的力量导致的。所谓“稽查作用”,就像我们清醒时候的道德观念一样,抑制着某些欲望的表达和满足,在梦中,则表现为阻止潜意识中的欲望直接表达,由此就有了“显梦”和“梦念”之分。(但是为什么即使在睡梦中,仍有类似人类社会独有的道德观念来约束思想呢?毕竟做梦是极其私人的事件,即使你通过做梦使自己不见的光的欲望畅快淋漓地满足,也不见得会损害任何人啊。难道说是一种惯性?这是我的一个疑问。)

    5. 那么“显梦”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弗洛伊德,大致可以这样描述:首先,有若干的“梦念”存在,这些梦念的内容必定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相联系,如果某些事物被梦者的各个梦念强调了好多次,那么它们就很可能进入梦。通常梦表达的欲望是梦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承认甚至刻意忽略的欲望,这种抑制的力量如此强烈,以致在睡梦中都有“稽查作用”阻止它们的表达。为了绕开“稽查”,梦的工作就是不断让与梦念有关的事物替代梦念原本关涉的事物。而且这种相关性,根据弗洛伊德,是不容易察觉的,当中的连接点可能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非常不显眼的事情,这就解析了为什么梦中常常关联到一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除了替代,梦还可能欲望倒转过来表达(比如你内心希望得到某样东西,但梦里你却厌恶那样东西),可能打乱人物角色(使我变成他人,他人变成我,以实现我的愿望;或把两个人的特征混合到一个人身上)等等。这些是梦的工作。

    6. 如果说“显梦”像个不断说谎的孩子,将真实的欲望婉转地有意歪曲地表达,那梦中的情感则比较“诚实”。所以很可能出现那种情感跟梦中的“情形”不符(即按道理说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不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的)的现象。比如你梦见亲人的死亡,但是你并不悲伤,相反,你感到很兴奋,这不一定表示你憎恨那个亲人以致希望他死亡,而很可能是这个梦背后的“梦念”,让你感到兴奋,而很明显,你的梦的焦点不在亲人的死亡,而在于那个“梦念”。

    7. 外界的刺激,以及身体的刺激,有时会进入梦境,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是刺激激发起梦的产生。但是,佛洛依德认为,进入梦中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必然是有助于表达“梦念”的刺激才能进入梦中,而且是以有助于表达“梦念”的方式进入。比如说,你在睡眠的时候双臂伸到被子外面,你可能感到冷,但你并不一定会做关于“冷”的梦。你有可能梦见自己在雪地里很冷,但前提是这个雪地的联想是有助于表达“梦念”的。

    8. “再睡一下”的欲望是永恒的,梦常常帮助人们完成这个愿望,比如说把闹铃变成梦中的音乐声,比如梦见自己已经起床梳洗了,比如梦见自己生病了不能起床等等。所以佛洛依德的结论是梦是帮助了人们睡眠,而不是相反。倘若梦影响了人们睡眠,那么人的生理机制断不会花这样的精力去做一件让自己受苦的事情。由此,可以支持梦是有价值的观点。梦是人欲望的表达,是欲望的满足。

    以上是我的浅薄认识,大家有不同意的来讨论一下啊~~~

  • 梦,并不浪漫——对弗洛伊德梦理论的批判反思

    作者:Moon Sea 发布时间:2014-10-22 10:23:25

    在这本享誉世界的《梦的解析》的最后,弗洛伊德在面对前人多如牛毛的理论时说道:“我们反对其中的两个观点——所有梦都是一种无意义的过程,以及它属于肉体,除了两点之外,我都能在自己复杂论题中各自证实了这些互相矛盾的意见,并且指出它们照亮了部分真实。”我们能够知道,弗洛伊德在谈到自己关于梦的理论时,既充满了绝对的自信,又略带谦虚——“指出它们照亮了部分真实”。

    但他仍有坚决抵制的东西,那就是认为梦毫无意义只是纯粹肉体生理过程的观点。因为弗洛伊德深深知道,其他都可以同意,但惟有这一条,会毁了他所有关于梦理论的根基。

    首先,弗洛伊德在开篇《1900年以前》就与梦是无意义的观点决裂——“以下我将讨论有关应用心理技巧来解析梦的可能性,并由此显示所有梦均充满特别意义,而与梦者白天的精神活动有所联系,然后,我拟再就各梦所隐藏的奇异暧昧作一番演绎,以期由此看出梦的形成过程中所含之冲突或吻合之处”。而第二章开篇第一句又说道:“我主要想让人们理解梦是可以解释的”,“在梦是可以解释的这前提之下,我立即发现我完全不同于时下一般对梦的看法——,因为要解释梦即是要给予梦有个意义,用某些具有确实性的,有价值的内容来作梦的解释。”我们能够得到结论,弗洛伊德本身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由这个观点出发才开始建立梦的理论,他同样在第二章开篇谈到,“而已经讨论过的那些对梦的解释所作的贡献,其实不过是我这份工作的附加物”。在这里,我想说明,弗洛伊德可能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梦是可以解释的这个观念,才进行的研究。而且我们能够从他的这本作品中看到,在当时的学界主流观点中,梦是一种“肉体的运作”,而弗洛伊德是逆主流而上来解读梦的含义的。这一点,我们能够从当时科学的环境中看出来,1900时期,冯特已经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同时当时都在流行一种对知觉进行研究的“新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一派欣欣向荣的光景。但在这样氛围的背后,却是人们对于赫姆霍兹、冯特极其信徒采用的简陋研究手段和简单刺激反应的心理观念能否解释人类心理的担忧。而在这种担忧中,孕养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他那句著名的牢骚——“这还不是科学,而一门科学的希望”——可谓见解非凡,前瞻性十足。而另一位,就是有“心理深处的探索者”之称,精神分析派的领袖——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观点在本书中得到初步的体现,他认为心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而梦的实质就是潜意识的欲望渴望表达,而遭到前意识中的审核制度的阻拦,只能以变幻形状、扭曲认识的方式进入意识。他把前意识称为“筛子”,拦住企图进入意识的前意识欲望。不得不说,弗洛伊德这一时期的心灵地图观念与我们所熟知他的“超我”、“自我”、“本我”心灵层次观念存在差异,这是他思想的早期,仍未提出“超我”的观念,但性欲为核心的理论已经建构起来。他认为潜意识中最本真的冲动就是性,且梦中非常多的形象都是性的代名词,如蛇、棍子都是阴茎,花朵都是女性性器的象征。而在日常生活的白日里,潜意识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得不到表达,只能在夜间借着睡眠使得审查制度的力量衰弱的时候,通过附着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儿上进行变形,来得到一种“愿望的实现”。终其原因,弗洛伊德是一个叛逆分子,他一反当时热火朝天的冯特心理学,在通过对神经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抛却了对病患束手无策的科学思潮,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但现代主流心理学观点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观点有很大不同,比如,弗洛伊德认为,夜晚做梦的原因是潜意识的欲望在睡眠带来审核制度能力的减弱后的表达,他说:“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解释此事实: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因为精神内涵的审查制度减弱的结果。”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做梦与睡眠所经历的REM(快速眼动)阶段密切相关。REM睡眠是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于睡眠的一个划分阶段,因其在这一阶段眼球不自主的快速移动而得名。最早由尤金.阿瑟瑞斯基在1952年观察婴儿睡眠时发现,后来在通过对成人的研究,他发现在此阶段叫醒被试就会发现被试正在做梦,而在NREM(非快速眼动)阶段就没有这种状况。因此,REM睡眠又叫有梦睡眠。20世纪70年代,哈佛医学院的阿伦.霍布森和罗伯特.麦卡利在睡眠阶段的划分上,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激活整合假说(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极大的拓展了我们对梦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好像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弗洛伊德在那个时代极力反对并战胜的“梦是无意义”的,以及梦是一种纯粹的肉体过程的观点,被霍布森和麦卡利重新提上了台面。霍布森和麦卡利认为,梦不过是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脑干周期性释放的神经电冲动的解释。当这股被脑干释放的神经电能量扫过大脑皮层的时候,便激活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入睡者就会体验到感觉,回忆起某些事情,感觉到某些欲望、情绪和运动。但是由于这种对大脑皮层的激活是随机的,所以感觉到的景象没有逻辑关系,但大脑仍旧试图赋予这些图像意义,所以就整合这些图景,编程了故事的形式,也就产生了梦。

    无疑的,与弗洛伊德所阐述的光怪陆离、潜意识与审核制度的博弈,压抑与欲望表达相比起来,霍布森和麦卡利的理论显得冷冰冰的,没什么生气。但却很好的解释了让我们疑惑不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人们记不起梦中的场景?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对于梦的遗忘是压抑,因为梦中的场景是对人思想的冲击,是潜意识不受欢迎的冲动的表达,这会让意识感觉不舒服,于是压抑它。但霍布斯和麦克利通过研究,认为这不过是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了抑制 。并且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在要醒时审核制度的作用最弱,产生梦境的力量最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自己做梦都是要醒时的原因,一个夜晚也许会做几个梦,但那需要几次清醒为前提。但我们经过对睡眠的研究发现,只要在REM睡眠阶段,人无疑就会做梦,而人每天要经历3 — 6个REM阶段,那么就至少存在3个梦,即便是不清醒,也在REM阶段做着梦。而弗洛伊德认为的人只有在清醒时才会做梦,不过是我们经历了几个睡眠周期后在要清醒时,REM睡眠阶段延长,脑干放电时间加长的缘故。另一方面,做梦为什么呈现这种非常稳固的周期性?倘若如同弗洛伊德所说,潜意识的欲望无时无刻不想法设法的进入意识的,怎么会呈现如此规律的状况?这么规律简直是生物上的设计。而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也的确发现在拥有脑干这一古老脑结构的动物,如老鼠、大象等等身上存在REM与NREM睡眠阶段。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我们在做梦时,往往感觉身体禁锢着不能动弹,只有猛然醒来时才能感觉冲破了“阻碍”。这可能拥有着严格的生存意义,因为在睡眠做梦时,为了避免被脑干的放电带来的虚拟图景变化所干扰,产生危险,所以通过禁锢来使得人们得以避开危险。而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发现,越是体型小的动物,如老鼠,其进行一次睡眠周期的时间越短,体型越大,如大象,睡眠周期时间越长,这可能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证据【1】。另外,通过对禁锢人们行动的部位的研究,霍布森和麦卡利报告说,这种麻痹状态出现在脊髓,而不是大脑中。这也解释了为何会出现快速眼动(眼睛的肌肉不受脊髓控制),也可以解释做梦时出现的视觉映像的原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本身在建构其梦理论的时候,将他的性欲核心凸显出来。他认为我们做梦时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被意识放弃的“边角料”,但实质上却都是向小时候的性的经历隐射。但是我们知道,所谓做梦时所不断出现的生活中琐碎场景,很可能是脑干随机放电对仍旧留存在记忆中的昨天的概念的激活。事实上有人认为REM阶段存在的意义是帮助人们整合记忆,甚至有可能成为人格变化的生物基础(Rossi,1973),而后续所做的研究证实REM睡眠有助于人们在学习任务中的表现(Stickgold et al.,2000)。另外,弗洛伊德将这种琐碎归结为映射小时候童年的经历,特别是性经历,他说:“至于梦具有“过强的记忆”以及和幼童时期的材料有关的事实,早就成为我们梦的定理的基石———在我们梦的理论中,源于幼童时期的愿望是梦的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动力”。这明显更像是生搬硬套的把戏!从某种方面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更像是他对于自己理论的宣扬,而不是对事实的研究。在弗洛伊德从事治疗神经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被他应用到正常人的身上,而梦的解析,更像是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就像他在开始时,先入为主的说到“我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的”,现在他依然这样说,我认为,正常人与神经症都是一种潜意识的性欲问题。荒谬如斯!再回过头来,看到他说:“我们没有理由舍弃梦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反而应在一个新的立场上建立一个更巩固的连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靠自己的摸索来发展我们的心理学,”“正常的人如此,病态的人也是如此”。也许,弗洛伊德本身就在完全放弃当时的科学思想之后,建立自己的理论之后,也离真正的事实观测越来越远了。

    而关于梦本身,我们还要说的,现在对于梦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间的梦存在不同的差异,小孩子更长梦到巨大、危险和狂野的动物,大学生则更多梦见小动物,宠物。这说明经验的确改变了我们的梦境。事实上男女差异在也体现在梦上,男性更多梦到攻击行为、武器和工具,而女性更容易梦到孩子。跨文化研究上,梦境也显然受到文化不同的影响,西非的加纳人梦到牛的攻击;美国人梦到赤身裸体在公众面前的尴尬,但不穿衣服的的文化中,却没有这种梦。另外,我们要最后谈一个问题,梦是否真的存在意义呢?“整合—激活”假说的提出者霍布斯的话也许值得我们思考:也许对于梦的场景是随机刺激的结果,但是它可能具有一些心理上的含义,因为他往往具有一些心理上的含义,因为梦中的场景和故事往往受到个人文化、性别、人格因素和近期经历的影响。

    而弗洛伊德先生,也许是一位略带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他企图凭空创造一套区别于当时简陋的生理和科学理论的方法来,动机也许是为了他在本书中所自述的“狂野的成就一番事业的欲望”,也许是面对当时医疗手段对神经症治疗束手无策的愤怒,他可能是圣人,也可能是某些人口中的欺世盗名之徒,但岁月终究遮盖了一切。

    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他所谓童年性经历被意识遗忘的说法,显然不符合目前对记忆的研究【2】;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曾经有一个人,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影响了心理学几十年,并将继续在心理治疗领域发挥作用的流派;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曾经有过一个犹太人,写了一本叫做《梦的解析》的书。

    【1】老鼠一次睡眠周期只需6分钟,大象为两个半小时,人类睡眠周期一般是90分钟。 往往体型越小的动物,面对天敌和自然灾害越无力

    【2】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对于伴随巨大情绪的经历记忆很深刻,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在面对儿时的性虐待问题产生意识的遗忘。这也导致了人们对于被咨询师唤起的儿时经历的真实状况的激烈争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223+)
  • 藏书馆(402+)
  • 格式多(247+)
  • 引人入胜(97+)
  • 无广告(562+)
  • 一星好评(122+)
  • 二星好评(590+)
  • 体验差(107+)
  • 章节完整(650+)
  • pdf(126+)
  • 图书多(299+)
  • 一般般(95+)
  • 四星好评(181+)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 2024-12-14 02:11:46 )

    好用,支持

  • 网友 印***文: ( 2024-12-25 03:14:3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冷***洁: ( 2024-12-30 04:11:30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郗***兰: ( 2025-01-08 20:06:0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4-12-11 03:00:3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菱***兰: ( 2024-12-25 03:44:31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訾***晴: ( 2024-12-18 02:45:44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晏***媛: ( 2024-12-30 03:17:40 )

    够人性化!

  • 网友 师***怡: ( 2024-12-18 00:03:4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潘***丽: ( 2025-01-06 11:40:4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