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6:19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精美图片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02243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320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6:19

内容简介:

本书为湖北省黄梅戏代表人物杨俊的传记。杨俊曾凭着甜润的嗓音、细腻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被誉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 本书在中国黄梅戏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杨俊的人生经历与中国戏曲文化艺术史相融合,勾画了杨俊的戏曲人生。在璀璨的舞台和生活的浮沉之间,在艺术的探索和现实的纠葛之间,在义无反顾的前行和生命的磨砺之间,本书展示了一个视艺术为宿命的女性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量。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为湖北省黄梅戏代表人物杨俊的传记。杨俊曾凭着甜润的嗓音、细腻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被誉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 本书在中国黄梅戏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杨俊的人生经历与中国戏曲文化艺术史相融合,勾画了杨俊的戏曲人生。在璀璨的舞台和生活的浮沉之间,在艺术的探索和现实的纠葛之间,在义无反顾的前行和生命的磨砺之间,本书展示了一个视艺术为宿命的女性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量。


精彩短评:

  • 作者:伏维阁主 发布时间:2013-07-22 23:21:48

    居然漏掉了。。补刀

  • 作者:夏落 发布时间:2021-02-13 00:17:06

    这场真的是下了大笔墨,居然差不多占了一整本的篇幅。作为不二唯粉,看得心都揪起来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序章相当精彩的一场。白石极简毫不拖泥带水的球风和不二华丽而多变的球风,简直是两个极端。但放到比赛中,却又可以擦出如此激情四射的火花。一开始不二的求胜心不足,眼睁睁看着比分到了5:0的赛末点,随后用强烈的专注力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带着新三重回击和第五重回击卷土重来,一路追到6:5赛末点。但从XF的角度,不二这场是非输不可的,否则就无法完成终极蜕变(至于新网王里再度横跳官方ooc就不在考虑范围了)。虽然很不忍看,还是不影响我磕cp的hhhhhh喜来喜你这场话真的特别多。至于XF不喜欢不二的洗脑包,我是不太信的,能够花这么大篇幅刻画不二蜕变之战,怎么看也不像不喜欢角色吧,就看杀青战如何了。

  • 作者:阿辽沙 发布时间:2022-02-11 16:40:23

    主观硬掰,六经注我。

  •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0-07-10 13:39:42

    2020

  • 作者:kayoko 发布时间:2021-12-09 22:01:00

    引用其他人的注,自己也没多做解释

  • 作者:波莉 发布时间:2016-09-26 19:26:36

    写的挺可爱哒


深度书评:

  •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读后

    作者:清流 发布时间:2022-12-31 21:55:58

    第一次知晓“侯仁之”这个名字,是十多年前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的展板中,当时我还不知道侯仁之先生是历史地理学三大家之一,曾组织编绘过《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只是对介绍里侯先生的长寿印象深刻。到了去年,翻开侯先生的博士论文中译本《北平历史地理》,精装版附有一份侯仁之《狱中腹稿》的复印件,由此才初步领会了先生对北京的热爱,即使深陷囹圄也不能终止。这本书的排版非常好,对侯先生手绘的地图更是印象深刻。(今年春天又看到侯仁之主编的88年版《北京历史地图集》,更加精美)后来得知另一本著作《北京城的生命印记》,随即就被“生命印记”这四个字吸引了,恰好同时见到三联再版的消息,立刻入手,至本月末读毕。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是侯先生关于北京历史地理的文章合集。分为“城址起源与变迁”、“河湖水系”、“规划、设计与改造”、“景物溯源”、“地图与碑记”五个主题,收录的内容也较驳杂,既有学术论文,也有报纸文章、会议讲稿,且即便按照文章内容划分了不同主题,互相之间内容的同质性也非常强,因此耐读性和系统性实际要逊于《北平历史地理》。其中,《北京城的沿革》可以看成一部简明的北京史,不过个人最喜欢的是《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请雍正北京城图》三篇。侯先生所还原的不止是一部“北京史”,太行山麓的古代大道、元代浩淼的积水潭、清代汇集涓滴细流的引水石槽、海淀一带稻浪翻滚的浅湖,都融入了北京城的动态发展中。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莲花池、后门桥、什刹海等古城遗迹,也是在侯先生的努力下保存下来。北京城的生命也因之保留了文化的血脉,走向未来。

    一般历史地理学著作的面貌多数是历代疆域、行政区划的变迁,但这本书的文章让我耳目一新,特别是关于水源、海淀聚落的部分,论点立足于作者的实地调查,又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勾勒出“海淀台地”、“巴沟低地”的轮廓。我的感觉,侯先生精通于文献、舆图的考证,但种种历史手段最终仍然要为诠释地理问题而服务。然而随着近年学科的分工,这研究方法日益受到沿革地理(现今历史地理学主流)、考古学(尤其是城市考古)、自然地理(在古代环境、水系的变迁方面)、城市规划的分割和挤压,学科分工固然有利于深入研究,却不利于建立综合性的事业和向大众普及。如何让城市地理的“生命印记”走向未来,有用于世,还尚待学人的不懈探索。

  • 课程作业

    作者:WhiskyPriest 发布时间:2022-06-15 17:24:46

    “家族相似”与美学问题

    ——浅析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考

    摘 要: 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对哲学史上的许多问题都做了清理,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旁及了重要的美学问题。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的“家族相似”概念,对于清理传统美学思路中的谬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维特根斯坦在对传统美学进行清理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学思考。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美学;分析美学;家族相似

    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语言哲学中宗师般的哲学家,对传统哲学史上的很多重大问题都做了梳理,以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的进路深刻地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其间,不可避免地旁及了美学问题。维特根斯坦并没有专门的美学论著,仅有一篇《关于美学的演讲》是系统谈论美学的,其他涉及美学的思考都散见于哲学著作或笔记、讲稿中。但也惟其稀少,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考才显得格外珍贵。除此之外,维特根斯坦的许多重要哲学贡献都极大地启发了美学领域的研究,例如本文讨论的重点,“家族相似”。中国学界多位学者对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亦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所做的,就是以阅读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简明扼要地阐明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考,特别是“家族相似”概念在美学领域的应用。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家族相似”概念,此一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勾连甚多,事实上它就是在对语言游戏说的论证基础之上提出的,但是这里由于主题和篇幅的限制,所以只能脱离其理论根基来谈论它。

    用最简略的话来阐述“家族相似”就是:概念的扩展可能不是因共同特性而成为一体,而是因为其成员之间重叠和交叉的相似性。维特根斯坦提出这一概念是为了对抗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维特根斯坦认为,被置于一个普遍词项下的各事物,并不像我们所固执地认为的那样,是由于都具有某一个共同特征。一般认为,这一倾向在柏拉图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柏拉图的理念论事实上就是最明显的本质主义思维。维特根斯坦十分犀利地指出,这样的一种本质主义观念和“与关于语言结构的另一个原始的、过于简单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它可以比作这样的观念:性质是具有该性质的事物的组成成分;例如,美是所有美的事物的成分,就像酒精是啤酒和葡萄酒的成分那样,于是我们可以有纯粹的美,不与任何美的事物掺杂的纯粹美。”[1]

    也就是说,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本质主义是一种谬误,而这种谬误正和人们对语言的错误认识有关,即在思考语言的逻辑结构时,采用了思考物质的方式(酒精是啤酒和葡萄酒的成分)。在这里,维特根斯坦很顺利地将这里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共相问题——转化为了语言问题。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根本上不承认这样一系列问题是关于“真命题”的问题,也就是科学问题,而是把哲学问题看作概念问题。这里很精准地打中了传统哲学进路地要害。

    “打中要害”是说,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真命题的总和是全部自然科学”,而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之一”[2]。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哲学是研究语言的逻辑问题。并且维特根斯坦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之处是“没弄清事实研究和概念研究的区别。形而上学总带有事实问题的外表,尽管那原本是概念问题”[3]。这里谈到的就是语言问题和事实问题的混淆。

    “家族相似”这一概念就是用于澄清这一谬误的。也就是说,它的适用范围是形式概念或者说“哲学概念”,尤其是被误用物质思维思考的形式概念,而非是科学命题。换句话说,不是所有概念都是家族相似命题,例如现代科学中的诸命题就有确定的定义,而在其普遍词项下的各事物都能被这一普遍词项所定义。而经维特根斯坦考察后,传统哲学概念中很多并不是如此。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我们根本不因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点而用同一个词来称谓所有这些现象,——不过它们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具有亲缘关系”[4]。所谓亲缘关系,就是指的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以“游戏”概念举例,各类游戏虽然都拢在“游戏”(game)这一概念之下,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它们一定有共同的相似处,但若仔细考察,则会发现,在我们考察一类游戏(例如棋类游戏)时,一种相似性浮现出来,但当我们转而看另一类游戏时,例如球类游戏,先前的相似性消失了,但是另有一些相似性浮现了出来。你大可以说游戏的共同处是有输有赢,但是自娱自乐的游戏怎么算呢?所以维特根斯坦说:我们延展概念(原文中指的数的概念),“就像我们纺线时把纤维同纤维拧在一起。线的强度不在于任何一根纤维贯穿了整根线,而在于很多纤维互相交缠。”[5]也就是说,一个概念下的诸事物,并不是靠一个蕴含在各事物中的共相而集合在一起的,使他们被放到同一个普遍词项下的是相似之处盘根错节的复杂网络。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相似的网络形容为“家族”,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就是这样,我们把这一群人称作一家子,但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是盘根错节的,你跟你的父亲可能是鼻子和眼睛相似,而你的哥哥则是和你父亲的脸庞相似,这时,你、你的父亲、你的哥哥,并没有共同的相似处,但观者会说,长得像一家人。

    接下来谈“家族相似”在美学领域的应用。“家族相似”这一概念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用以指导我们对语言现象的观察,而不是形式概念或心理学概念”,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哲学中那些核心概念的用法,特别是像语言、命题、数等形式概念——如同《逻辑哲学论》中的逻辑、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概念一样”[6]前文已经谈到,“家族相似”概念,并不能用以描述所有概念,而仅限于考察形式概念或曰哲学概念,其中最典型的可能就是美这一概念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自己就说:“怎样一来,整个整个时代无法从某些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例如‘美’这个概念。”[7]

    首先,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美是一个被本质主义长久误解了的概念,美并不是一个存在于各个被称作美的事物中的部分,相反,美是用以形容一族具有家族相似的事物的形容词。维特根斯坦特别指出美是一个形容词,这使我们倾向于一种谬误,即认为这东西有某种性质,也就是“是美的”这种性质。例如,我们说一双眼睛很美,但我们同时又说一座建筑物很美,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维特根斯坦考察了这个给问题,然后他说是否可以说这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我都有将其用手画下来的冲动,他回答说,若可以的话,那也只是一种对美的很狭窄的定义[8]。这也就是在说,两种被我们都成作美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不一定存在于与第三个被称作美的事物之间,因而这种定义是狭窄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决定了美的定义是难的,哲学史上很多哲学美学家都致力于给美下一个普遍而准确的定义,但是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将各个美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是盘根错节的家族相似网络,而不是一个普遍的美的特征。像柏拉图那样,或者说苏格拉底式的对美的追问,如在《大西庇阿斯篇》中的论辩,最终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美是难的”。“美是难的”这样一个命题古往今来一直悬在哲学美学家的头上,归根结底在于对美的错误认识,也就是上文说的本质主义的谬误。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会是:一族家族相似的美的事物,是通过什么样的网络勾连在一起的,从而能被“美的”这样一个形容词所形容呢?这一问题留待第三部分详细探讨。我们不妨再从艺术这一概念入手,考察一下“家族相似”的进一步影响。

    和对“美”这一概念的情况相似,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也处于长久地迷茫,我们常常将艺术称作“fine art”,也就是用以指称那些表达美的制作技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的定义也几多变化,艺术学家们常发现,回答“什么是艺术”这一问题也日益变得困难。而“美是难的”这一命题也使得先定义美,然后定义艺术这条进路变得十分困难,只要看一看当今的现代艺术,就会发现,各种被称作艺术,或者艺术品的事物,已经和之前的“fine art”大相径庭了。在这一基础上,分析美学家在“家族相似”概念以及其背后的“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的影响下,提出了“开放性”定义的概念。

    所谓开放性,实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谓的盘根错节的网络。分析美学家们认为艺术这个概念就好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游戏”。各类游戏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相似部分可供把握,但是它们通过盘根错节的相似联系在一起,被我们统称为游戏。艺术的概念就恰似这样一个宽泛的“游戏”概念,“游戏”这个概念下面有我们一说即知的各类被熟知为游戏的事物,但它们实在没必要有一个必须被人类理性认识到的共同本质。这样一种定义保持了一概念定义的开放性而又不至于陷于混乱,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们的认识是,我们称为‘句子’‘语言’的东西不具有我前面想象的形式上的统一,而是或多或少具有亲缘的家族。——但现在逻辑成了怎样的?它的严格性在这里好像脱胶了。——但这样一来逻辑不就完全消失了吗?——因为逻辑怎么可以失去严格性?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严格性打了折扣,逻辑就会完全消失。——只有把我们的整个考察扭转过来才能消除这晶体般纯粹的先入之见。”[9]这样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直面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在这里,西布利归纳了三点艺术开放性的论据,分别是:第一,新的作品不断涌现,没有任何固定的格式。由于不同的艺术性还将出现,我们无法为艺术下一个定义。第二,艺术的不断创新使动态雕塑和拼贴一类的新形式脱颖而出。第三,艺术的分类概念,如小说,是开放的。……人们由此得出结论:艺术的一般概念与此类似,也必须是开放的。[10]

    通过运用“家族相似”这样一个描述性概念考察美学领域的诸命题,我们可以看到,被传统哲学美学家误当作事实问题去思考的很多命题,事实上只能通过概念研究去解答,这也正符合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活动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与“生活形式”等说法。这种语言观要求我们在生活形式、交往活动的背景下,描述语言丰富多彩的使用方式,把语词从形而上学的使用带回到日常的使用当中去。维特根斯坦用这样一种语言观广泛地批判了存在于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奥古斯丁式图像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或概念或命题并不必然有一个所谓的实指意义,也就是说语词或概念与对象的指称关系至多是某类语言游戏的一种用法而已,绝不是语言的本质图像。我们没必要在本篇文章中详细地阐明这里的思想,笔者也绝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我想借此阐述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观清理了美学问题中的本质主义,同时也为我们开放了一种新的,更通透的理解方法,那就是和他的语言观一致的,把语词从形而上学带回到日常使用中。下文我将从这个意义上谈论维特根斯坦美学的建设性意义,这也是本文的题中应有之义。

    前文谈到,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可以帮我们描绘“美”这个形容词所形容的是一族家族相似的事物,那么问题似乎是如何认识这一族事物。想要在我们纷繁复杂的日常语言丛林中发现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但维特根斯坦凭着他惊人的洞见,还是为我们指出了非常富有建设性的要点。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理论也就是语言游戏说将关注点从发现日常语言的本质,也就是将日常语言形式逻辑化或者说将日常语言分解为原子命题的进路,转向了不寻求发现日常语言的本质——因为这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是去追问这些日常语言最初是怎么被学会的,从而发现日常语言的用法不过是一种游戏。从这个角度看美学问题,维特根斯坦说到,在美学和伦理学领域(维特根斯坦常常把美学和伦理学连起来谈,因为在他看来,“好”和“美”是一类词),“我们不是从某些词句开始,而是从某些场景和活动开始”[11]。

    进一步说,维特根斯坦谈到如果你问孩子是怎么学会“美的”、“挺好的”等等,你会发现他差不多是把它们当作感叹词学会的。紧接着,维特根斯坦在后面补充了一句:“谈论‘美的’这个词够古怪的,因为它几乎从来不被使用”[12]。这句话的意思,维特根斯坦在别处做了发挥,我相信这句话对于理解美学诸问题是相当重要的。维特根斯坦说:“引人注目的是,人们实际生活中做出美学判断时,几乎根本不用‘美的’之类的形容词。……在诗歌批评中,你会说‘这个意象用得非常准确’之类。你使用的语词更近于‘对’、‘正确’而不是‘美的’、‘真漂亮’”[13]。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在进行美学思考时,更关注的是在日常语言中,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我们是怎样言说的。维特根斯坦在考察小孩子是怎么学会“美的”“好的”这类词的时候发现,在教给小孩子这类词的时候,一般要配以夸张的姿态和面目表情,也就是说,这样的词差不多是当作这种表情和姿态的替代者被学会的,这也直观验证了“美”这类词是被当做感叹词而接受下来的。在这里,维特根斯坦展现了不同于人的洞见,他的着眼点并不在“美的”这个词本身,因为它已被“家族相似”描绘成了一个形容词,从而不再具有奥古斯丁式图像论上的意义,维特根斯坦的着眼点在说出这些词语时的境况。他自己说到:“美学表达式在其中的境况是极其复杂的,在那里,表达式本身可以忽略不计。”[14]

    维特根斯坦始终要做的,就是把语言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拉回到日常使用的层面,这对我们思考美学问题大有裨益。前文已经谈到,维特根斯坦认为,这样做并不会击毁逻辑的严格性,其实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除我们思想的负担,而且可以以一种治疗哲学错误执念的方法,从根基上消除问题的存在从而解决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这方面相关的判断还非常多,其中的一段如是说:“我们对某一事物做出美学判断,我们并非只是瞪着它说:‘啊,多出色!’我们区分一个知道他在说什么的人和一个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人。前面那一个,他必须在一个长时段里有一致的反应。他必须知道很多东西。……一个人听到某个曲子说‘啊真棒’,我们并不就说他真懂音乐。”[15]这也正是在说,在不同的情境下,问题将会变得非常不同。维特根斯坦十分强调这种情境甚至可以说是氛围的重要性——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专门谈论过语言的氛围问题。在谈论语言游戏时,维特根斯坦就想到:“有人对我说:‘教这些孩子玩这种游戏。’我教他们掷骰子赌博,那人就说:‘我指的不是这种游戏。’他给我下命令的时候,一定事先排除了掷骰子的游戏吗?”[16]维特根斯坦这一段看似平常的思考,虽然语焉不详,但其实隐藏着不少洞见,不过其中很多笔者都仍未了悟,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出日常语言和语境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维特根斯坦一再强调,恰当和美的关系,但这并不同于古希腊时期的美即恰当,而是站在日常语言的角度上提出的思考,这和上文中提到的情境说高度连贯。维特根斯坦说:“就我所看到的,要治疗我这里谈到的那类困惑,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种类的比较,例如,调整某些音型,比较它们对我们产生的效果。‘我们放进这个和弦它就不产生这种效果,放进那个和弦它就产生。’你读到一个句子,说‘这个句子有点别扭’。你可以指出是什么别扭。我们有什么标准来判定你指出的东西对不对?假设一首诗听起来挺老式的,我们有什么标准来判定你发现的老旧之处对不对?一个标准会是指出来后你感到满意。另一个标准:‘今天没谁再会用那个词了’,这时你可能参照一本词典,问问别的人,等等。”[17]维特根斯坦在这里的思考是很平实的,甚至说我们会感到相当的写实,因为我们平时差不多就是这么使用语言的。这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正确的认识语言,进而认识哲学问题,或者说我们这里谈论的美学问题,我想维特根斯坦在这里带给我们的巨大启示是,我们在思考美学问题时,一定程度上需要抛开德国观念论式的玄思,或者心理学式的乃至脑科学式的研究,而是要切实地深究美学领域的诸命题在我们日常语言的使用中,究竟是怎样运作的。一旦我们把握到了这里的关口,至少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就被我们探究的差不多了。

    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涉及到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在于使用”一说。维特根斯坦的这一论断包含很多洞见,包括“符号的生命在于使用”、“意义与语法规则之间的关系”、“语言是工具”等等。但这些并不都是本文可以容纳得了的,简而言之,这还是在提醒我们去关心语词在语言结构中所在的位置,以及语法规则和语词的使用,这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批判思路。我们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那就是:哲学之为治疗。维特根斯坦一直以来把哲学当作一种治疗,他用很多比喻的句子连描绘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此随机摘录几句:“哲学家诊治一个问题:就像诊治一种疾病”(《哲学研究》,255节)、“我们的考察是从哪里获得重要性的?——因为它似乎只是在摧毁所有有趣的东西,即所有伟大而重要的东西。(就像摧毁了所有建筑,只留下一堆瓦砾。)我们摧毁的只是搭建在语言地基上的纸房子,从而让语言的地基干净敞亮。”(《哲学研究》,118节)、“你的哲学目标是什么?——给苍蝇指出飞出捕蝇瓶的出路。”(《哲学研究》,309节)、“哲学是一种工具,只用于对付哲学家和我们身上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德文电子版全集手稿第219号,11页,转引自《维特根斯坦读本》{1})

    维特根斯坦的这样一种哲学治疗,在本文所述及的“家族相似”与美学问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就是在美学领域摧毁了纸房子,使其露出了澄明的语言地基,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美学才能有新的发展思路。

    维特根斯坦在美学领域的贡献远不止“家族相似”,本文为了挂一漏万,只能浅尝辄止地谈一点“家族相似”概念,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对美学的贡献还有“生活形式”与文化语境、“日常美学”、“看见”和“看似”的区分等。{2}

    很多时候,一种哲学理论的意义或影响往往会超出哲学家本人的本意,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而且在艺术领域尤甚。维特根斯坦这里亦然,维氏真正的哲学贡献多是在逻辑学和语言哲学内部做出的,但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这一部分。本文所谈到的“家族相似”概念,本是为了处理命题和语言的普遍形式的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和后来的分析美学家们将其应用到美学命题的领域,产生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序言部分谈到:“凡是可说的都可以说清楚,不能说的则要付诸沉默。”(《逻辑哲学论》,自序部分,转引自《维特根斯坦读本》)在美学领域这里,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这一描述性的概念,清理了美学的谬误,但这完全不等于说,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所做的工作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类似,通过为思想划界,维特根斯坦是对语言划界,通过清楚的说明白可以说的部分,来传达那些不可说的部分。维特根斯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曾说他的《逻辑哲学论》分为说出了的和没有说出的那部分{3}。也就是说,哲学将通过清楚地表达可以说的东西来指谓那不可说的东西。在美学这里亦然,破除了对“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执迷,我们才有机会回到日常语言的环境,去更好的实践美。

    注释:{1}本篇论文的索引多参考了陈嘉映老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读本》一书,没有这本书,我不可能搜索到这么多可靠的资料,也因此本文中所引用的维特根斯坦文献,在翻译上可能和通行本有所差异(因为是陈嘉映老师重新翻译过的),但我相信这里的译文更加可靠。特此说明。

    {2}这部分内容可参看刘悦笛的相关论著。

    {3}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掌故,大意是罗素曾问他,你在思考什么,逻辑,抑或是人类的罪(sin)?维特根斯坦回答说:“Both.”

    维特根斯坦还另有一个比方,是说有时只能在心灵的耳朵里唤起一个曲子,不能吹口哨,因为轻轻的口哨声就已经盖住了心里的声音,同样,一个哲学思想的声音有时那么轻,若被人提问而谈吐,出声音词的噪音会盖住它,就不再听得到它。

    参考文献:[1]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六卷:蓝皮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4页

    [2]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逻辑哲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11—4.111

    [3]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九卷:《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949节

    [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5节

    [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7节

    [6]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学研究,2004(03):38-42.

    [7]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一卷:文化与价值[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08页

    [8]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一卷:文化与价值[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33页

    [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8节

    [10]SIBLEY. Is Art an Open Concept ? : an Unsettled Question[M]//Lipman.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Boston: Allyn and Bacon,1973//转引自:刘悦笛.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概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49-55.

    [11]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6节

    [12]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节

    [13]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8节

    [14]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节

    [15]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一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7节

    [1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9节后插语

    [17]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二卷:《关于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课程和谈话》中关于美学的谈话第三部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9节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436+)
  • 值得下载(447+)
  • 目录完整(313+)
  • 排版满分(363+)
  • 速度慢(159+)
  • 好评多(629+)
  • 体验还行(314+)
  • 赚了(64+)
  • 傻瓜式服务(173+)
  • 内容完整(552+)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 2024-12-19 14:13:26 )

    特别棒

  • 网友 常***翠: ( 2025-01-07 11:12:47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宫***玉: ( 2024-12-14 07:55:00 )

    我说完了。

  • 网友 仰***兰: ( 2024-12-13 19:27:19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20:42:08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27 19:28:4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2 00:50:10 )

    还行吧。

  • 网友 家***丝: ( 2024-12-26 02:48:39 )

    好6666666

  • 网友 丁***菱: ( 2024-12-31 03:22:0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马***偲: ( 2024-12-11 11:55:0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谢***灵: ( 2024-12-31 11:52:2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索***宸: ( 2025-01-03 10:48:4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后***之: ( 2024-12-17 06:59:2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国***舒: ( 2024-12-16 19:51:4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石***致: ( 2024-12-24 07:18:5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