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碱水面包爱好者 发布时间:2023-01-14 23:18:28
「真正的罗马是你」
作者:梁少侠 发布时间:2022-10-02 22:14:31
不必担心不了解你自己的缺点,谈一次恋爱再分手,对方会把你的缺点全部数一遍。
作者:日暮倚修竹 发布时间:2017-08-08 00:05:45
蓝色东欧系列一直很喜欢。20170814。
作者:一栊 发布时间:2013-04-28 09:18:28
樱木受伤了。。闪回那里太感动
作者:貓屋敷 发布时间:2014-09-20 01:30:35
食譜中的小米蒸排骨滿不錯的,有空下廚嘗試一記。
作者:明还 发布时间:2015-03-30 23:11:34
道友的書,先把來翻一遍,雖然是走馬觀花也覺得很有趣。
深度书评:
“诗词”与“忧患”交织的人生
作者:似云 发布时间:2014-08-19 16:45:42
《红蕖留梦》是叶嘉莹的口述回忆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想起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结婚南下到台湾,之后都从事教书并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两位老人的经历似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齐邦媛的一生相对平和安宁,至少从不需要为基本的生存操心,叶嘉莹一生经历的忧患则要多太多。
在《红蕖留梦》中,叶嘉莹用温和淡雅的语言把她一生重要的篇章一一道来:小时候跟谁伯父父亲在家中读书背诵诗词,17岁时母亲去世,遇见对她一生都有深刻影响的老师顾随先生,结婚南下到台湾,在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她自己也曾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牢,之后在台大教书得到出国交流的机会,几经波折把家人都带出国,生活稍稍安定时大女儿女婿车祸去世,退休后选择回大陆讲学。可以看到,“诗词”和“忧患”,是她人生的关键词,也是她谈得最多的地方。她说:“我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诗词”是叶嘉莹一生的挚爱,“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通过创作诗词,17岁的少女得以缓解母亲去世父亲一连几年了无音讯的哀伤;因为自己本身喜欢诗词,才能从良师顾随先生那里获得极大的启示与共鸣,从而奠定自己一生的事业基础和心灵归宿;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在初到北美茫然无措时期,她用诗词教学工作养活了一家人;老年遭遇大女儿车祸去世,也是诗词创作让她的悲痛得以抒发和缓解。她回忆说:“我把自己关在家中,避免接触一切友人,因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我自己的悲哀。我仍然以诗歌来治疗自己的伤痛”。而后,也是诗词让她找寻到了老年生活的精神寄托,回到大陆进行诗词讲学。“1977年我再次回国探亲,看到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这使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新的期待和寄托。我发现我还可以回国教我喜欢的诗词,我还可以把我继承下来的一些传统回报給自己的国家。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从悲苦中走出来的一个心理过程。”
叶嘉莹谈起诗词,说得最多的是“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尽管讲授诗词是她甚至她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但更是她一生的挚爱与感情上的寄托。对她来说,讲授的乐趣与“是否成为一个学者,是否获得什么学术成就,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
“忧患”在叶嘉莹生命中时时都有出现,幸而有抒发哀伤的诗词,幸而她也足够坚韧。在《红蕖留梦》中,叶嘉莹第一次正面谈到“我一生中最大的忧患”,这份忧患的来源是她的丈夫赵钟荪。她说:“那时我已远离家人师友,身在台湾。我先生被海军拘捕生死未卜,当我经过拘审带着我的女儿从警察局出来以后,不仅没有一间可以栖身的‘敝庐’,而且连一张可以安眠的‘床席’也没有。这还不算最大的痛苦,其实最大的痛苦是来自于我先生本身的问题”。叶嘉莹坦言她的婚姻没有爱情,当时答应和她的丈夫在一起是处于同情。婚姻的不幸,是她多年来最难以启齿的话题,但从那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还是能窥见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
“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我先生在产房门口等候消息,当我从产房里被推出来时问他几点钟——因为又是一个女儿,他连一句话都不肯回答,掉头就走了。”——生下第二个孩子时丈夫的冷漠。
“我在很多学校兼课,教书工作十分繁忙。每天下课回来,胸部都隐隐作痛,好像肺部的气血精力都已经全部耗尽,每呼吸一下都有被掏空的感觉。同时我还有以没有时间做好家事的负疚心情,接受来自夫权的责怨。那时,对于一切加在我身上的咆哮欺凌,我全都默然承受……因为当时我实在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做任何争论了。”——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一个人带着襁褓中的女儿辛苦等到丈夫出狱,但却遭遇到更多精神上的痛苦。
“我千辛万苦地看报纸、找广告、去租房子、买旧家具,都是我一个人安排。等我先生来了,我就带他一起去看家具。可是在车上我先生忽然又说不去了,中途就要下车,我还得担心他初来乍到迷了路。我就好像一根柱子独自支撑勉强要倒的房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初到加拿大时。好不容易把丈夫接过来,但是“我先生又像从前一样,重演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的权威”。
“那时过圣诞节,我不愿在我们艰苦的时候,让孩子们觉得人家过圣诞节都挺高兴的,我们家怎么不同。我的愁苦从来不跟孩子说,总是愿意她们都好好的。我就买了圣诞树,而且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上去就把它毁了,把树上的装饰扔了一地。”——70年代在加拿大,已经人到中年,丈夫心情不好,一家人也得跟着心情不好。
那些年里,因为婚姻的不幸,对叶嘉莹来说,“除了生活的重担以外,我还又加上了精神上的负担”,但她还是硬撑着走过来了。小时候连家门都不出一心读书的女孩子,连踢毽子都不知道的女孩子,关在院子里长大,没有人能预料长大后要经历这么多磨难。所幸在漫漫少女时代,在院子里一天天时光中所背诵的诗词,成为了她一生的滋养。尽管后来遭遇诸多不幸,但她在诗词讲授领域一直很受学生欢迎,也受到同行和世人的认可,即使刚到加拿大教书英文还不够好时也是如此,我想,有为人妻为人母以外的追求,把心放在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苦难的世界中,为自己保留住一个神采飞扬的诗词讲台,是她能够一直隐忍现实不幸的原因之一吧。
叶嘉莹常常提到的,还有顾随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而这句话,也是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一生向往,步步莲花 ―― 芸娘一赞(更新到四赞)
作者:ernie 发布时间:2007-11-24 18:08:43
一.
袁宏道在《孤山小记》中说: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
自然,这只是“山人”说的“便宜”话。“世间”真愿意“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爱做这种“便宜人”的,毕竟无多。依愚下想来,只要还食人间烟火,《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陈芸夫妇或许可以算另外一种“便宜人”。
三白、芸娘生逢“太平盛世”,中表姻亲,青梅竹马。在仍然很“封建”的时代,几乎可以算是 “自由恋爱”而亲上加亲。结缡之后,“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即此一条,“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白说芸娘:“其癖好与余同”。两人都属“胸无大志”之类。芸娘一生,所向往的,不过是:
“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对此,三白本人也堪称“同志”: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鬃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有一次,三白到山中扫墓,捡到一些“有峦纹可观之石”。夫妻合计,用一个宜兴窑的长方盆,叠起一个小山峰,再用河泥种上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
到了深秋,茑萝蔓延满山,有如藤萝悬于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把这小盆景置之檐下,夫妻共同品题:“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可以说,这是两位“泉石膏肓”的爱侣,经营他日爱巢的一个盆景式模拟试验。谁知好景不长,有一天,猫儿争食,从屋檐上掉下来,顷刻连盆与架都打碎了,“两人不禁泪落”。
这个“模拟实验”如此结局,表面看来,似乎象征着芸娘“情爱乌托邦”终须被现实“扑碎”。
然而,揆之事实,三白、芸娘二十三年的恩爱,并不是“秋月春风等闲度”, 并不只是幻想、追求和等待一个将来的“他日”。 相反,他们从来都是“良辰美景,不放轻越”。且不说闺房内外,平日的厮抬厮敬、百凡体恤;煮酒衡文、莳花种草种种情趣,即便是他们一生向往的境界,随着爱侣携手,“步步莲花”,也早就已经领略和体验。
二.
沈家住在苏州沧浪亭爱莲居西邻。是人间六月天,室内暑气蒸腾,炎热难堪;而板桥之内,小河之畔有“我取轩”,是三白的父亲宴客之处。“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三白求得母亲准许,带着芸娘到这里消夏。芸娘罢了针绣,夫妻终日相伴
“课书论古,品月评花”。三白又“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七月秋暑灼人,在金母桥东,三白向一对老夫妇租借一间乡居,两人于是“得一清凉地以消长昼”。这个地方,“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 “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 “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
后来,三白还和芸娘一起,在书画家朋友鲁半舫家“萧爽楼”借住了一年半。萧爽楼“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 移居时,带来的一位仆人会做成衣,一位老妪能纺绩,加上芸娘会刺绣,靠他们三人的劳动自给自足。芸娘又善治烹庖,寻常的瓜蔬鱼虾,一经她手,“便有意外昧”。 三白好客,而一批爱好书画的朋友,喜欢萧爽楼幽雅,常带了画具来,终日品诗论画。大家知道三白穷,于是每天凑出酒钱,交给芸娘置办。芸娘有时“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而朋友们则“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就这样“良辰美景,不放轻越”。直到芸娘弥留之际,对于当日“萧爽楼” 毫无拘束、“不嫌放纵”的日子,还是不胜依恋,认为“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由是观之,三白、芸娘的情爱,并不是“乌托邦”。
三.
前文说过,芸娘一生所向往的,不过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因此,对于夫君,她认为“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每一天,都是柴米油盐踏踏实实的现实。既然不教夫婿觅封侯,就要耐得住贫寒并且甘之如饴、知足常乐。芸娘一生,也的确如此躬行。
芸娘本人四岁便失去了父亲,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就全赖她做女红供给。弟弟上学从师,芸娘从来没有让欠过学习资费。出嫁后,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不仅如此,她还常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惠而不费地生活得相当有情趣。“唱随二十三年”,她无怨无悔,从来没有“借词含讽谏”,规范夫君投入“经济文章”。
林妹妹也从来没有对她的宝哥哥说过“那些混帐话”。然而,不少人疑心,即便木石缘成,按照“二玉”的为人行事,很快就得翻脸,“佳偶终成怨偶”。读过《浮生六记》,看到三白、芸娘的范例,我更觉得那“佳偶终成怨偶”的推想,实在不足为训。因此也为“二玉”公案放下了心。
然而,即便是我们主观上完全能做到“知足常乐”,几十年人生,难免遇到种种坎坷。最困难的时候,三白的家长,将他们逐出家门,切断接济,对于三白,就有如《伤逝》里的“接局长谕,着史涓生毋庸到局上班”。 那时,史涓生“明白”了,活着乃是人生第一要义,他毅然决然地舍弃当初相约一起奔向理想的同志加爱侣子君,虽然明知这样做等于将她置之于死地。
尽管芸娘所处的是“革命尚未成功”的年代,“封建”,比子君的时代要严酷得多,然而,得知被家长驱逐后,她哭泣着说:“亲怒如此,皆我罪孽。妾死君行,君必不忍;妾留君去,君必不舍”。她确信,夫君绝不会舍她而去。
有时真让人困惑:芸娘为什么反而会比子君幸运些?作为对比的,我指的不仅是由“抛弃”与否而导致一生一死的不同,更本质的,还有两个男人不同的“人心”,以及这两种不同的“人心”分别给予两位同衾人的安慰和绝望,这种更大的不同。当年林觉民烈士舍弃了自己至爱的“意映卿卿”,从八闽远赴百粤,奋勇捐躯,本意不正是为了普天下千千万万的“卿卿”,将能生活得远胜于前清的“卿卿”么?可是,唉,难怪要“伤逝”了。
四.
有人说,一个男人,总得经过一个女人(妻子或情侣)的熏陶规范,才能成熟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打个很不恰当的比方,用数理语言说,就是一个男人,总得经过一个“算符”( 女人)的“作用”,才能呈现出他的“本征值”。或许,经受不同的算符的“作用”, 男人会呈现出不同的“本征值”。
《聊斋。凤仙》故事,狐女凤仙的几位姐夫不是有钱就是有势,为了让夫婿长进、争气,她送给丈夫一面镜子,用以督导他读书:每当夫婿努力攻读,就可以在镜子里见到凤仙“盈盈欲笑”;反之,就见到她“惨然若涕”。终于,夫婿读书成功,一“举”成名,可以昂然立于僚婿之中,皆大欢喜。篇末,有异史氏曰:
“嗟乎!冷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惜无好胜佳人,作镜影悲笑耳。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和凤仙相比较,芸娘是完全不同的“算符”。《浮生六记》如果也能有“异史氏曰”,会不会惊呼,要是像芸娘这等女人多了,岂不是在和帝辇之下争夺人才,把天下许多昂藏七尺好儿郎都“作用”成了像沈三白那样的窝囊废物?
当然,即便有这种想法,也只是说说气话而已。世界上永远有千万种人,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士是少数,大部分总是芸芸众生 ―― 两头小,中间粗,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更何况,男人中也还会有扶不起来的阿斗,也不去说什么“机会”、“运气”、“福气”。。。之类“因素”了。简单点说,功业、事业、学业、家业。。。对于三白、芸娘这类本来就“不求上进”的人,“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应该说已经是“求仁得仁”,可以无憾。毕竟,并非世间每一对夫妇都能有这样的福缘。
芸娘最后说: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致干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娶妇,此心实觉耿耿。”
回首“唱随二十三年”, 因为“无憾”, 中道相离,“憾”更无穷 —— 是自己没有福气。。。
不,是三白没有福气。
诗书陶育,兰语慧心 —— 芸娘二赞
一.
《浮生六记》一开始便这样介绍芸娘:她四岁失去父亲,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就全赖她一双手做女红供给。弟弟克昌上学从师,芸娘从来没有让欠过老师的学费。
家计如此困难的情形,芸娘奋一己之力承当,不但坚持让弟弟上学,而且“克昌从师,修脯无缺”。让我们看到,在芸娘心目中,对于“读书”是十分的重视。相信在她的家庭开支计划中,“老师的学费”一项,会是排在首要位置。这样的女孩子,穷得好有志气!真教人好生敬重。当代倒是常常听到,贫困地区“给民办老师工资开白条”,相去又何可以道理计?!
或许是天性聪明又喜欢读书,芸娘“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长大后,有一天,在书篓子里翻到一本书,里面有《琵琶行》,她按照幼年熟读的文句,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这才开始识字。尽管镇日价刺绣、缝缝补补养家活口,她硬是在“刺绣之暇”,找出零星时间认字读书。时间长了,也就“渐通吟咏”,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出嫁后,她和丈夫评诗衡文,滔滔不绝,还说得头头是道呢。
我们知道,芸娘生活的年代,女孩子并不一定需要读书识字。她在如此困苦艰难的条件刻苦自学,固然可嘉可敬;她的学习方法,我觉得也很受启发。
芸娘没有老师,她只是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像学唱歌一样,通过跟读,背熟了《琵琶行》。当然不可能有“讲解” ――说了她也不懂嘛。更不会有我们如今“科学教学方法”的什么“时代背景”、“词语学习”、“虚字用法”、“解释带点的字”等等教学和练习。可她还是读懂了《琵琶行》和其它的诗词,还学会写出颇为像样的诗词。
我的想法,芸娘读书,走的正是“最短程线”。具体到语文学习,也就是“整体模仿”( global imitation )。文章,整篇的学,不作“分析”;总体消化吸收,这其中,音律、句法、修辞、韵味。。。什么都在其中了。然后,“另存为”自己脑子里“硬盘”的某文档,待到要写作吟咏时,“调用”(retrieve )的速度很快,几乎没有“内阻”。如珠妙语,奔凑笔端,有如“群山万壑赴荆门”,自己会完全感觉得到下笔有神,一气呵成。
我跟着老师学了多年的语文(包括古典文学)和英语,而且自己也喜欢这两门学科,在学时和离开学校以后,对于中、英文又都还有过比较广泛的涉猎。然而很惭愧,古文和英文的运用至今未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少壮时没有背熟好多优秀文本,如今“腹无诗书”,恐怕是主要原因。和当年的芸娘相比,只为“丝丝点点计算”,也就“终于相差太远”了。
二.
三白的弟弟启堂娶媳妇,催妆时偶缺珠花,芸娘马上拿出她自己纳采所收受的珠花交给婆婆使用。周围的人都替她感到可惜。她说,女子属纯阴,而珍珠乃是纯阴之精,用珍珠作首饰,会把“阳气全克”,又有什么值得宝贵的?我们或许会疑心,这未必是真心话,只是她为了讨好婆婆,对众人如此解释而已。
后来,三白还和芸娘一起,在书画家朋友鲁半舫家“萧爽楼”借住。三白和一批爱好书画的朋友,终日品诗论画。大家每天凑出酒钱,交给芸娘置办。芸娘千方百计,给予最好的支持,有时还“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这“不动声色”,就应该是出于本心,不是偶然的了。
作为闺中少妇,芸娘没有看重首饰,但对于破书残画,反而极其珍惜。她看到字画有破损,一定要找故纸把它们粘补成幅;并且搜集起来,分门别类,“汇订成帙”,还冠名为“弃余集赏”。偶尔在破笥烂卷之中,哪怕看到一张字纸,内容很可以看看的,她都惊喜“如得异宝”。在做女红和持理家务的闲暇,芸娘就这样不嫌琐屑、不惮其烦地“收旧利废”,连旧时邻居冯老太也留心收买一些破废旧书卷卖给她。于此可见芸娘尊重文化、敬惜文字的一片真情和慧心。
芸娘,连“小家碧玉”都算不上的一个穷苦女儿,自强不息,终致胸有诗书,气度高华。天性相近,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诗书”陶冶人的力量,亦大矣哉!读书明理而又得趣,少却许多机关和心计,正芸娘立身处世,受人敬重之长处;不幸,也正是她身处封建大家庭公婆小叔之间,面对种种机诈,立足生存之短处。兴念及此,曷胜概叹!
三白曾经这样追忆芸娘:
“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归吾门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辩析而已。卒之疾病颠连,赍恨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良友,又何可胜道哉?!”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妻子“能纤悉不介意”,实在难能;三白
得此“闺中良友”而庇荫无力,又岂是“有负”两字“可胜道哉?!
爱好天然,襟期磊落 ―― 芸娘三赞
一.
芸娘和三白结缡以后,夫妻之间,芸娘常常表现得“迂拘多礼”,像个“腐儒”。丈夫为她做点小事,如递过毛巾扇子之类,她总要站起身来接过去;为她整整衣衫,她也要连声说“得罪”。起初,三白很不习惯,认为夫妻之间,“多礼”显得虚假,“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娘反驳说:“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三白无言以对,只好说自己只是“戏言”。芸娘说:“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并希望丈夫以后切莫相戏。
表面上看,芸娘的“多礼”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虚伪。然而,她担心的“世间反目多由戏起”确是实情,我们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见闻或者经历都不难印证。夫妻之间因为玩笑话而“反目”的,屡见不鲜。虽说“夫妻无隔宿之仇”, 也有因为两句玩笑话,碍于面子,各不相让,甚或导致离婚的。日常生活中,朋友、同事之间,相熟了也就容易“轻慢”。偶尔开个玩笑,言者无心,听者误会,因而“反目”结怨的,更是在所多有。
芸娘其实生性活泼,“爱好天然”。
于归不久,月夜随三白游隔壁沧浪亭,她想:“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七月秋暑,夫妻俩租借一间乡居避暑,白天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后来为着偕游水仙庙,她欣然女扮男装,穿上丈夫的袍服,“揽镜自照,狂笑不已”。 后来还假托“归宁”,跟三白游览太湖。看到“风帆沙鸟,水天一色”的
气象,她感叹说:“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她一生向往,只是夫妻二人“布衣菜饭”,“相与优游泉石,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
当年,伴随着“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咏叹,宦家小姐杜丽娘追求爱情热烈大胆、生死以之。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美丽的神话,至今广为人们传诵和喜爱。同样“爱好天然” 的小家碧玉芸娘,从小自食其力,养家活口;出嫁后和夫君唱随二十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杜丽娘的梦幻,在芸娘身上稳稳地成为真实。为芸娘赞,余岂“”哉?
二.
江南水乡,港汊纵横;“苏州园林”,名满天下。小桥流水,深巷杏花,留圆拙政园狮子林,给游人留下的是“小巧玲珑”的总体印象,往往会忽略“五人墓”的豪情,虎丘山的剑光;盘门的水陆城墙,太湖的烟波浩瀚。
老城厢中穿街过巷,一条窄窄的小河旁,这里就是沧浪亭,虽然看不出什么“沧浪”。隔邻,就是当年芸娘居住的地方。三白说:“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的是正评。正如吴侬软语,天真妩媚,并不妨碍吴门胸襟,自然宽旷。
芸娘出嫁前,靠自己勤劳刺绣,养活全家。嫁入沈门以后,即便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她也“能纤悉不介意”。作为一介女流,身处封建大家庭中,她从不蜚短流长,蛊惑谣诼,争权夺利,搞阴谋诡计。她爱重字纸,轻舍珠花,情趣高尚。而同在一个屋檐下,有七尺昂藏的小叔子启堂,其为人也,猥琐贪鄙,阴险狡诈;只认得一份家产,全无亲情血性。他把或许是先天遗传的师爷奸险,竟用到家门之内,对付忠厚友于不设防的兄嫂,须眉浊物,恶妇不如。一女一男,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而男儿有愚妇之小肚鸡肠,阴阳错位,对照鲜明,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反衬着芸娘的光风霁月,光耀玉堂。
三白出身幕僚家庭,并跟随父亲习此为业,却喜欢结交一班诗画朋友。有段时间,三白一家借住在友人的萧爽楼中,朋友们聚在一起,终日诗酒唱和。对此,芸娘非但没有“借辞含讽谏”,反而一力支持,有时甚至“拔钗沽酒,不动声色”。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回首平生,她还念念不忘萧爽楼中岁月,看作“真成烟火神仙矣”。而我们记得,萧爽楼是有规矩的,那是: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
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芸娘欢喜无限地融入“萧爽楼”中,并将它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襟期磊落,真如晋宋间人。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是为三赞。
绝顶聪明,触手成趣――芸娘四赞
一.
芸娘四岁丧父,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她做女红刺绣供给全家生计,而全靠自学通文墨。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后来,她硬是在“刺绣之暇”,找出零星时间认字读书。时间长了,也就“渐通吟咏”,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
出嫁后,她和丈夫评诗衡文,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
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
芸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读书认字,无师自通,而且多有自己的识见。除了刻苦自厉,更可见她聪明颖悟。
芸娘“慧心不仅在笔墨也”。有一年,芸娘的堂姊出阁,三白跟随母亲过去祝贺,但见别人都穿着鲜美的衣裳,芸娘“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要不是精巧的绣工,她又怎么能光靠刺绣养家活口,而且从来不会短缺弟弟上学的学费呢。
二.
三白的小家庭,仰仗家长供给,本身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自然比较拮据。三白说:“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 虽然贫穷,芸娘慧心巧手,别出心裁,把生活安排得饶有情趣。衣食住行,在在都见巧思和韵味:
衣:
丈夫的许多衣物,都是芸娘妙手亲裁:
“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瞄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
食:
“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遍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有段时间,三白一家借住在友人的萧爽楼中,朋友们聚在一起,终日诗酒唱和。日常聚会,
由芸娘安排得惠而不费:
“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同人知余贫,每出杖头钱,作竟日叙。”
住:
静室焚香: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胸中丘壑: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阅,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
以帘代栏
“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芸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偶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
活花屏法
“余与芸寄届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行: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菜花盛开,可是附近却没有酒家可供小饮。萧爽楼的朋友们商议,觉得如果自己带着食盒去,“对花冷饮,殊无意昧。”于是有主张“就近觅饮”的;有主张“看花归饮”的,但都比不上“对花热饮为快。”众议纷纭,都没有好办法。芸娘笑着给出了个主意,让他们以“百钱雇馄饨担子而往”。因为馄饨担子“锅、灶无不备”。 芸娘先把小菜烹调好了,到其时再一下锅,很方便。三白又担心没有烹茶的器具,芸娘又出主意:“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三白和友人都叹服。结果喝酒赏花,玩的很开心。回来时,芸娘问:“今日之游乐乎?”他们对芸娘说:“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三.
前文三白说:“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芸娘出嫁前,担负着一家生计,还要供弟弟上学,除了靠自己勤劳刺绣,相信早就习惯了利用“竹头木屑”之类“不费钱”的资源,巧作安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良有以也。”
一般说来,在比较拮据的条件下,会安排,巧当家,惨淡经营,或许可以做到“过得去”甚或“略有赢余”,却不一定便有韵味。而芸娘爱重字纸,轻舍珠花;“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豪爽高雅的本性,使得“惠而不费“的策划,不会透着“小家子气”;加上满腹诗书,胸有丘壑,自然在种种巧妙安排中,触手都成妙趣。
几千年来,我们的女性同胞作为“职业经理人”执掌“中馈”。她们怀着对自己家庭的无限热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平凡的生活安排得富有情趣,“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们往往还会居安思危,,只不过平时和家人一起言笑晏晏,不动声色;而近忧远虑,悉数独力承当。一旦面对种种“突发事件”,男人只会踱步长叹、束手无策的时候,她们早有“妾筹之久矣”的应对预案,可以立时启动,尽管未必“足可应付”。表面上似乎妇女仰仗丈夫为“所天”,实际上一家之计,男人往往依赖“娘子”。这一切,在历史和传奇中,有着太多感人的记载,俯拾即是。
尽管时移世易,“娘子”们早已穿上白领粉领,和男士们分庭抗礼,各领风骚;然而,在我们周围所见的幸福小家庭中,先撇开回家做饭、带孩子等等不谈,适时的巧作安排,在家庭中策划和营造一种温馨气氛,多数情况下,还是端赖女士。
春兰秋菊,各是一时之秀。
芸娘不是神。“绝顶聪明,触手成趣”中,我们看到古往今来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善良智慧的身影,是为“四赞”。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购买多(194+)
- 实惠(286+)
- 全格式(543+)
- 推荐购买(561+)
- 无颠倒(83+)
- 小说多(461+)
- 内容完整(623+)
- 好评多(471+)
- 傻瓜式服务(678+)
- 值得购买(257+)
- azw3(306+)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 2025-01-04 08:49:3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温***欣: ( 2025-01-08 06:19:3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寿***芳: ( 2024-12-23 18:35:2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益***琴: ( 2024-12-18 22:18:3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芮***枫: ( 2024-12-30 19:52:4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焦***山: ( 2024-12-20 07:31:24 )
不错。。。。。
- 网友 马***偲: ( 2024-12-31 10:45:2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27 14:24:2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25 11:51:3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扈***洁: ( 2025-01-01 15:56:1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薛***玉: ( 2024-12-18 13:18:1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26 19:31:1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喜欢"红楼梦 120回 精装硬壳 原著无删减 文白对照 全注全译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中国文联"的人也看了
9787544529488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为政治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陶艺大师课——100位伟大艺术家的创造性技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备考2019中公版·2018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24版 上海高考零距离突破 历史 复习教程 附参考答案 上海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辅导用书 基础知识梳理学习引导高考历史复习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百姓不缴糊涂税 汪蔚青 著作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读》编写组 编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行测的思维(浙江版共4册公务员考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保险应该这样买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考拉坐飞机的一天(聪明豆绘本.职业体验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宏章出版 2014最新版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 申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Sleep Tight, Little Wolf - Solodkykh Sniv, Malen'kyy Vovchyk. Bilingual Children's Book (English - Ukrainian)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侵权行为类型与发展中的人格权(民商法研习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