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为政治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4:29

为政治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为政治要(精美图片
》为政治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为政治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608868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3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1.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4:29

寄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党治国执政理念很有益处。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先秦以来国学经典中有关为政治要的经典语句,内容涉及经济、军事、社会、用人、施政、外交等多方面,并将国学经典与当今治国理政的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本书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书籍目录:

篇  民为邦本

 

一、民本乃立国之道

【国学常识】孟子与“春秋无义战”

【国学故事】无民何以有君

【现实启悟】心忧天下,民生为先

二、立君在为民

【国学常识】《孟子》与民本思想

【国学故事】朱高炽为民解忧

【现实启悟】执政为民慎用权

三、民贵君轻:人民至上

【国学常识】《尚书》

【国学故事】士贵君不贵

【现实启悟】为官应甘当公仆

四、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学常识】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

【国学故事】康熙修百姓心中之长城

【现实启悟】民心是的政治

五、以百姓之心为心

【国学常识】老子与《道德经》

【国学故事】君与民同乐

【现实启悟】当政者应与民同乐

第二篇  为政以德 

一、德行乃为政之要

【国学常识】孟子的“四端说”

【国学故事】管仲临终荐言

【现实启悟】为官当重德

二、为政须先正己修身

【国学常识】西周的“六德”“六行”

【国学故事】清正廉洁的白居易

目录

【现实启悟】为官者当坚守道德底线

三、为政在爱民

【国学常识】汉代的“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

【国学故事】心系民生的清官

【现实启悟】为政爱民贵在行

四、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国学常识】唐朝的“四善二十七”

【国学故事】赵元楷不食而卒

【现实启悟】为官当有知耻意识

五、教民趋善,以德化民

【国学常识】三纲八条目

【国学故事】汉文帝以德化民

【现实启悟】有德行才有魅力

第三篇  勤俭持国

一、勤俭持国家邦兴

【国学常识】曾国藩的“五勤之道”

【国学故事】曾国藩勤俭持家

【现实启悟】勤俭意识不可丢

二、务实勤政戒空谈

【国学常识】魏晋清谈

【国学故事】纸上谈兵

【现实启悟】为官当有实干精神

三、夙夜在公甘奉献

【国学常识】孔子的“九思”

【国学故事】勤政务实之雍正皇帝

【现实启悟】为官当有担当精神

四、勤学敏思贵有恒

【国学常识】徐九思的“三字经”

【国学故事】孔子勤学善思

【现实启悟】为政者必为学

五、戒奢从俭重践行

【国学常识】墨子的节用观

【国学故事】晏婴尚俭力行

【现实启悟】为政当尚俭,力戒奢靡风

第四篇  经邦论道

一、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国学常识】籍田之礼

【国学故事】汉文帝劝农务本

【现实启悟】重农固本,安民之基

二、天下大治必先富民

【国学常识】《论贵粟疏》

【国学故事】管仲藏富于民

【现实启悟】坚持藏富于民不动摇

三、尊重规律,不违农时

【国学常识】《汉书·食货志》

【国学故事】唐太宗不违农时

【现实启悟】农业发展须遵循规律

四、时务之要在轻徭薄赋

【国学常识】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国学故事】朱元璋减税为百姓

【现实启悟】税费改革惠民为重

五、广积蓄以实仓廪

【国学常识】贾谊与《论积贮疏》

【国学故事】刘邦固守敖仓

【现实启悟】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

第五篇  富国强兵

一、富国强兵,经国大计

【国学常识】孙武与《孙子兵法》

【国学故事】强兵之术在富国

【现实启悟】富国强兵乃治国应有之义

二、治兵以爱兵为先

【国学常识】吴起与《吴子兵法》

【国学故事】李广爱兵胜于己

【现实启悟】治兵之道首在上下同心

三、治军当依法从严

【国学常识】孙膑与《孙膑兵法》

【国学故事】孙子练兵斩美姬

【现实启悟】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四、兵贵严练,刀需常磨

【国学常识】虎符

【国学故事】戚继光练兵

【现实启悟】练兵备战,严字当头

五、三军同力务在励气

【国学常识】《三十六计》

【国学故事】曹刿论战

【现实启悟】凝心聚气,强军之本

第六篇  济世安民

一、济世安民,国之大事

【国学常识】受鬻法

【国学故事】明太祖许民捉拿扰民官

【现实启悟】民生之事大如天

二、安民在体察疾苦

【国学常识】移民就粟

【国学故事】苏琼贷粟救饥民

【现实启悟】为官当察民疾苦

三、爱惜民力,休养生息

【国学常识】盐铁之议

【国学故事】唐太宗抚民以静

【现实启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不与民争利

【国学常识】《周礼》与“荒政十二策”

【国学故事】拔葵去织

【现实启悟】为官应不与民争利

五、博济众施泛爱众

【国学常识】清代的“荒政十二条”

【国学故事】隋文帝设义仓

【现实启悟】社会治理需多方参与

第七篇  施政之道

一、法治乃治国之重器

【国学常识】韩非与《韩非子》

【国学故事】狄仁杰:法当有常

【现实启悟】依法行政,维护法律权威

二、治国之要在公正

【国学常识】铭文与商汤的盘铭

【国学故事】祁黄羊公心荐贤

【现实启悟】为政当公私分明

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国学常识】《贞观政要》

【国学故事】魏绛居安思危

【现实启悟】居安思危不可忘

四、因地制宜善变革

【国学常识】《群书治要》

【国学故事】商鞅变法

【现实启悟】领导干部要审时度势善变革

五、要有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

【国学常识】司马迁与《史记》

【国学故事】李广临危不惧吓退匈奴兵

【现实启悟】战略定力需修炼

第八篇  吏治之道

一、治国先治吏

【国学常识】门阀士族

【国学故事】短命的大顺王朝

【现实启悟】治国从治吏开始

二、礼法合用,从严治吏

【国学常识】三公九卿

【国学故事】金世宗铁腕肃歪风

【现实启悟】治吏必从严

三、反贪立廉,重典治贪

【国学常识】戒贪碑

【国学故事】赵匡胤治吏

【现实启悟】反贪需制度保障,依法而行

四、吏治贵在赏罚分明

【国学常识】科举制

【国学故事】齐威王赏罚分明

【现实启悟】执政关键在奖惩有道

五、治吏以考评为先

【国学常识】三省六部制

【国学故事】张居正与“考成法”

【现实启悟】官员考核应与时俱进

第九篇  用人之术

一、治世之要,重在用人

【国学常识】太学

【国学故事】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现实启悟】为政当尊贤爱才

二、用人之道妙在知人善任

【国学常识】举孝廉

【国学故事】刘邦知人善任

【现实启悟】知人善任关系事业成败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国学常识】“状元”的由来

【国学故事】一钱落职

【现实启悟】选人用人德为先

四、不拘一格选人才

【国学常识】“榜眼”的由来

【国学故事】秦穆公五张羊皮换得百里奚

【现实启悟】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五、用人当有容才之量

【国学常识】“探花”的由来

【国学故事】唐太宗的容人之量

【现实启悟】领导干部要有容人之量

第十篇  协和万邦

一、亲仁善邻立国之宝

【国学常识】郑和下西洋

【国学故事】秦晋之好

【现实启悟】亲仁善邻,守望相助

二、爱好和平,以和为贵

【国学常识】丝绸之路

【国学故事】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现实启悟】邦交之道和为贵

三、开放包容,和而不同

【国学常识】张骞出使西域

【国学故事】晏婴论和与同

【现实启悟】和而不同促发展

四、结交邻邦重在诚信

【国学常识】宾礼

【国学故事】退避三舍

【现实启悟】邦国交往重在诚信

五、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国学常识】“东道主”的由来

【国学故事】孔子的忠恕之道【现实启悟】合作共赢谋发展


作者介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文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尤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的应用。著有《政府文化管理前沿》《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等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为政治要(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为政治要(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为政治要(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这套《全国干部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培训教材》(全十卷)。每卷大致分为七至十篇,每个篇章包括四个部分,即原典、国学常识、国学故事、现实启悟。原典部分从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选贴近现实、具有很强启发意义的有关经典,内容范围包含经史子集,从中华民族部古典文集《尚书》直至晚清名家著述,视原文难易程度加以注释和译文,辅之以相应的国学常识和国学故事,在此基础上,根据原义对其如何在现实工作中活学活用进行了阐述。

《为政治要》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内容通俗易懂,编排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全国干部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培训教材”系列:《天人治要》《养心治要》《修身治要》《齐家治要》《处世治要》《韬略治要》《清廉治要》《用人治要》《为政治要》《执法治要》


书摘插图

篇   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民为邦本是其中为耀眼的思想明珠。

《尚书·五子之歌》中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老百姓是国家的根基,政权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定了,拥护当政者,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自夏朝以来,历代有为的当政者都把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并在执政实践中将其深化和发展。民本思想的内涵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立君在为民”。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意思是说,上天生育百姓不是为了君王,上天设置君主是为了百姓。所以“执政为民”应是当政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民本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如此,与君主相比,人民是为高贵的,“民贵君轻”的政治价值观才被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复强调。直到今天,“民惟邦本”的思想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民本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也在新时期得到了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新时期以来,“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成为了不断被强调的执政理念,“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成为一再被重申的施政方针,这其中无不闪烁着民本思想的光芒。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对西方民主政治文明的借鉴,也可以看到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民本乃立国之道

(一)

原典

皇祖①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春秋《尚书·五子之歌》

注释

】①皇祖:指大禹。

译文

】大禹早就传下来了训诫,人民只可亲近,不可轻视。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

原典

夫霸王①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春秋)管仲《管子·霸言》

注释

】①霸王:霸主,指春秋时势力强盛、居主导地位的诸侯国。

译文

】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事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三)

原典

人主之有民,犹城之有基①,木之有根②,根深即本固,基厚即上安。

——(春秋)文子《文子·上义》

注释

】①基:基础、地基。②根:根茎。

译文

】君主拥有民众,就像城墙有了基础、树木有根茎;根茎深,本就坚固,基础厚,上层就会安稳。

(四)

原典

道得众①则得国,失众则失国②。

      ——《礼记·大学》

注释

】①众:百姓,民众。②国:国家政权。

译文

】治国之道在于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就可以掌握政权,失去百姓的支持就会失去政权。

(五)

原典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均以民为威侮①,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注释

】①威侮:威,威力,威严,权威;侮,侮慢。

译文

】听说,对于为政的人来讲,没有不把人民作为根本的。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君主以人民为根本,官吏以人民为根本。所以国家的安定与危亡取决于人民,君主的威严或屈辱取决于人民,官吏的尊贵或轻贱取决于人民,这就叫没有不把人民作为根本的。

(六)

原典

民存则社稷①存,人亡则社稷亡。

    ——(唐)魏徵《群书治要·申鉴》

注释

】①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引申为国家。

译文

】人民存在国家才能存在,人民没有了,国家也就灭亡了。

(七)

【原典

夫民,国之基也。五仞①之墙,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薄也。故曰:百足②不僵,则附者众;流水不穷,则来者远。

                   ——(北宋)宋祁《宋景文杂说》

注释

】①仞:古代的计量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周制一尺约合23厘米。②百足:指的是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多用以比喻故国、旧家或势位富厚的人。

译文

】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础。将近三丈高的墙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它基础深厚;之所以毁坏,则是因为它基础不深厚。平常所说的百足虫死后仍然能动,是因为它附着很多脚,流水不尽,是因为它源头深远。

(八)

原典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①而枝叶不动者。

    ——(北宋)苏舜钦《诣匦(ɡuǐ)疏·景祐五年》

注释

】①本摇:根本动摇。

译文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没有其根本动摇了而枝叶仍然不动的情况。

(九)

原典

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①。《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②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②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

               ——(明)张居正《张太岳集·陈六事疏》

注释

】①攘外者必先安内:要抵御外来侵略,一定要先平定内乱。②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来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译文】

我听说帝王治理国家,要想抵御外来侵略,必定要先安定国内。《尚书》中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能安宁。”自古以来,即使治理达到极致时,也不可能没有外敌盗贼的祸患。只要百姓安乐,人民生活供给充足,那么即使有外患,国家也能够安定稳固,自然就可以做到安然无恙。而百姓忧愁痛苦思谋动乱,人们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才会有外敌盗贼趁乱而起。所以安定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施行道义,而危害老百姓则很容易让他们作乱,事情的趋势就是这样的。

 

国学常识】

孟子与“春秋无义战”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春秋时期,东周中央政权已经逐渐失去对各个诸侯国的控制,诸侯们互相争霸,形成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春秋五霸”。周朝的传统秩序已经开始瓦解,礼崩乐坏,诸侯反目,天下动荡,战火连绵。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大墓出土的虎鹰互搏透镂式銎(qiónɡ)内戈,展示了虎鹰奋力搏杀紧张激烈的画面,栩栩如生,真实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更显现出战争的残酷无情。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孟子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有一个著名说法,叫做“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春秋时期发生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因为诸侯发动这些战争都是出于兼并土地的私利、贪欲和野心,而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种情况到了战国更是愈演愈烈,已经从天下动荡到天下大乱。“春秋八百诸侯”(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到了战国后期,只剩下了七个强国,也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无义战”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期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国学故事】

无民何以有君

战国时,有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叫赵威后,也就是赵太后,是赵惠文王的妻子。惠文王死后,其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当时孝成王年幼,所以先由赵威后执政。这个生在诸侯争雄、国弱民穷时代又临危受命的女人,虽然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对国家政治却有着非常朴素的理解。《战国策·齐策》中就记载了她接见齐国使者的谈话。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到赵国看望摄政的赵威后。书信还没打开,赵威后就问使者说:“你们齐国的年成还好吗?老百姓的生活还好吗?齐王的身体还不错吧?”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道:“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到这里来看望您,现在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的情况,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说:“你错了。如果没有好年成,怎么会有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怎么会有国君的安宁?哪有舍本问末的呢?”

现实启悟

心忧天下,民生为先

在前面这则不足400字的故事中,赵威后的发问紧紧围绕一个“民”字,收成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安危,而百姓的安危又关系到国君的健康。一位心忧天下、民生为先的统治者形象跃然纸上。古语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这个“人”当是国之基础,是老百姓,而不是其他。赵威后深知民众与吏治、国君之间的利害关系。在那样一个战乱频发的时代,尚能重视民生疾苦,民生为先,实在是难能可贵。这种心忧天下、民生为先的思想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古才能鉴今。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先,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当前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天大地大民生。”但是,现实中也有一些干部并没有真正贯彻实行民生为先,或者说做得还不到位。有些人盲目追求政绩,追求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建设搞得很好,但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有一些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很高,但所办的事倒不一定是群众需要、欢迎、能得实惠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真正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位,没有真正地去倾听民意,没能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行动中。

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决定成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想要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就要真正将群众的呼声作为信号,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真正忙到点子上,将为民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媒体评论

1.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治国理政。-----《光明日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党管党理念的重要来源。-----新华网

3.历史科学对于公务员来说,其重要性是:有助于提高资治能力,有助于陶冶人文素质,也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

4.国学不是老古董,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   ——范曾



精彩短评:

  • 作者:青衣 发布时间:2018-11-24 21:10:19

    “可怜人自有可恨处”总是冷涩多些,不如改成“可恨人自有可怜处”倒温暖些,可再怎么改都逃不出所谓的“命”。覆灭心灰意冷,便渴求拯救盼望复活。可现实终究是现实,不为我们的意志而左右,思想的力量没有行动的媒介,再强烈也是枉然。因此该是咒骂还是改变,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作者:太空小宝 发布时间:2024-02-25 01:24:43

    精彩精彩,想学精神分析伴侣治疗的心蠢蠢欲动

  • 作者:暖木寒风 发布时间:2014-01-28 09:08:57

    高质量摄影图根据意境还配了古诗词,很精美

  • 作者:盗贼不拿狼 发布时间:2017-04-24 14:59:31

    后边很憋屈

  • 作者:耗子Liu 发布时间:2020-02-12 22:14:15

    本想了解一下美国的城市人文气息,找了这本书,但这本书就是一本导游指南,内容太浅显,只讲了皮毛。整体一般。

  • 作者:松风鸣 发布时间:2021-04-21 13:52:53

    入门级书籍,配图参考价值极高。

    拉丁文已死


深度书评:

  • 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一本书带你了解高血压的真相!

    作者:持久木馨 发布时间:2022-04-25 11:14:52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8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3.2%。换言之就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被确诊为高血压,这个数据还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增加。

    那么高血压究竟应该如何诊断?我们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高血压这种心血管疾病呢? 不妨来看看这本《高血压》一书。

    首先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什么是高血压疾病。成人高血压定义为:非同日多次重复测量,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尽量不要1次就诊就做出诊断,至少2~3次血压达到上述标准提示高血压。

    如果条件允许,应通过家中血压监测明确诊断,家中监测血压诊断高血压标准为: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135/85mmHg;24h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130/80mmHg(主要标准),日间动态血压≥135/85mmHg,夜间动态血压≥120/70mmHg。

    接下来就到了我们每一个人最为关心的问题,高血压会引发什么并发症。

    最为常见的就是脑出血,这类疾病通常会引发患者丧失行动能力,偏瘫,失语等源发性问题。而脑出血在发病前也有一些明确的信号,比如头晕,呕吐,瞳孔不等大,嗜睡,昏迷等现象。而这些病症都是身体反馈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当出现这些信号时就需要我们及时就医,把握治疗的黄金期就可以很大的缩小出血范围对大脑的影响。其次书中还讲述了脑梗死,心力衰竭,阿尔茨海默在,房颤,冠心病等并发症对人们带来的危害。让人们意识到高血压并发症的严重性。

    那高血压这么严重,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首先,我们要控制我们的个人体重。当人体BMI值大于等于24时,患高血压的风险升高3--4倍;当人体BMI值大于等于28时,90%的人群都患有心血管或代谢类疾病。所以,可见控制体重是多么的重要。其次,我们要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在情绪上能够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运营,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抗衰老。最后,还要保持有效的睡眠质量,不熬夜,保证自己的作息规律,在饮食上控盐,多吃优质蛋白,肉,水果,蔬菜等制品,保持营养均衡。

    综合来讲本书的每一条理论内容都有强大的参考文献支撑,且来源信息准确,结合了临床的实战经验,带领读者真正理解了高血压,还附带了专属的药物解说,疾病谣言辟谣等内容,带领读者认识到了高血压的真实面目!

  • 《中国法制史》基本内容及批判

    作者:汝默 发布时间:2020-11-08 10:43:14

    仁井田陞的《中国法制史》源于他二战后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开设“东方法制史”课程的讲义,初版于1951年。全书正文共有15章,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思想、法典编纂、刑法、人法、宗族法、家族法、土地法、交易法等多个方面,并从法制史角度为东京学派“宋以后为中世”的历史分期提供了论证。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二章是全书的总纲,首先指出了中国社会内部秩序的支柱是家父长的“权威主义”,家族的道德观念被原封不动地贯穿到了政治理念之中。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都是为权威主义的专制统治提供合法性论证,其中两个最高潮分别是战国时代的荀子、老子及法家学说,以及宋代的朱子学。中国古代的法律,无论是实定法还是自然法,都是此种权威主义专制统治的工具,这与西方社会为保障个人权利而产生法律迥异。但是中国社会内部也存在抵抗权威主义的因素,它们促使权威主义本身也在发生变革,因此孟德斯鸠、黑格尔和魏特夫等人认为中国是专制主义的“停滞社会”是无法成立的。

    第三至六章、第九至十一章主要是介绍性的内容,谈到了中国法典编纂的历史沿革、刑法的原则和体系变、审判机构和调解制度、中国城市及行会的性质、针对外国人的司法原则和户籍制度等问题。重点指出《唐律疏议》是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律及注疏为基础编纂而成;五代及宋的法典以“敕令格式”为主,在体例方面相比于唐律没有大的突破,但关于商业经济方面的内容大量膨胀,反映出官吏、地主和农民间关系变化的新情势;中国古代围绕刑法原则存在着“擅断主义”和“法定主义”的对立和抗争;刑法体系的变动方向是肉刑后退、自由刑和笞杖刑扩张;中国的城市中从未产生过市民权,行会组织也从未支配过城市的政治经济政策,宫崎市定等人的“城市国家”论很难成立。

    第七、八章围绕中国的身份制度和“封建主义”问题展开。仁井田陞认为西方中世纪的封建关系是一种基于契约的法律关系,而中国从未有过此种性质的“封建制”。中国历史从“古代”到“中世”的演变是“从克服奴隶制过程中逐渐形成农奴制中产生出来的”。中国先秦至隋唐是奴隶制的“古代”,法律上来看只有士以上是自由人,庶民由于身负国家赋役而“极具奴隶性”,社会中还存在着部曲、奴婢等大量贱民;宋以后是农奴制的“中世”,法律上佃户与地主之间的主仆关系已经日趋松散。

    第十二、十三章讨论中国宗族、亲族和家族法律的情况。仁井田陞研究了中国古代亲族的分类和划分等级的方式,认为中国宗族内的家长权并非像罗马法中那样有统一源头且具有排他性。家庭中父亲享有绝对权威,儿子的家内地位近似于奴隶,夫妇之间也并非平等的关系,所谓的“夫妻一体”是由于一方的完全从属。

    第十四、十五章讨论中国古代的土地法和交易法情况。仁井田陞注意到宋代以后由于社会结构有了根本变化土地法律关系变得极为复杂,出现了“一田两主”甚至“一田三主”的所有权现象。交易规则也日趋细密,因为货币经济的发展导致票据变得格外发达,但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清除商业发展中人格主义的因素。

    《中国法制史》具有比较法史的视野,并且试图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这对于当时日本的法史学界来说很有意义。但是,《中国法制史》中也存在着理论立场先行、法学术语不恰当比附以及史料理解失准等问题。

    首先,第二章中涉及法律思想的诸多论点都失之武断。仁井田陞在观察中国古代法时带有很强烈的西方法学视角。因为罗马法很早就从血缘主义中挣脱出来,将绝大部分家父长权收归到了国家手中,进而确立起新的地域原则,个人的权利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所以仁井田陞对比后认为中国法的发展必然也是要通过对家父长权主导的旧制度进行批判并构筑新的原则才能完成。但他在找寻中国社会家父长权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时却极为简单粗糙。比如仁井田陞认为老子提倡“无为自然”,是要全体人民“完全放弃其主体性而跪倒在圣人的绝对权威面前”,因此老子强烈支持了权威主义,但恐怕老子言“自然无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非庶民。又如仁井田陞认为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由此推导出的“礼治”和“孝道”本质上都是支持一人的绝对政治统治,这一判断恐怕也脱离了战国时代的时空背景。

    其次,仁井田陞经常使用现代法学术语来描述中国古代的法律现象。比如认为法家思想是一种“罪刑法定主义”、宫刑是一种“反映刑”、髡钳城旦舂既是强制劳动的“身体刑”又是“自由刑”、允许依照外国人之俗司法是“属人法主义”原则等等。这种法学对历史的“格义”,有时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代法律的意义,但有时也反而会造成误解。比如学者早已指出,法家的所谓“一断于法”不包括君主在内,君主有权随时变更法律,跟现代以限制政府权力为旨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罪刑法定原则”完全不同。“宫刑”的设置恐怕不是出于同态复仇的原理。“髡钳城旦舂”等刑罚最初也不是为了强制劳动和限制自由,而是为了标志罪犯的身份。中国古代对本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司法应该主要是基于夷夏之别而非不同的司法原则。

    又次,仁井田陞的很多概念设置相当模糊。例如“奴隶”,仁井田陞受日本律令法的影响,认为有法律上有隶属关系就是奴隶,因此不仅庶民是国家的奴隶,儿子也是父亲的家内奴隶。宋代的佃户比唐以前的奴婢在法律主体性权利上更强,因此唐以前是奴隶制社会,唐以后是农奴社会。但是正如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中所指出的,子在继承方面享有超越家父长权的期待权,而夫妻一体的原则使妻严格意义上是为父所代表,并非从属。仁井田陞的学术生涯可分为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战前仁井田陞致力于法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代表作为《唐令拾遗》;战后仁井田陞受满铁调查资料的刺激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转向了法社会学。他对“奴隶制”和“封建主义”的讨论深受东京学派的影响,可是这种以历史分期概念强行笼罩历史的做法,其实正阻碍了历史研究去探明史实。

    最后,仁井田陞对史料的理解存在很多问题。仁井田陞缺乏对经学文献的基本了解,所以他笼统地认为《尚书》都是形成于前5世纪的资料,《周礼》是汉代人的伪作,由此从逻辑上推断古代应该不存在井田制,《汉书·食货志》里的说法都是后世的想象,同时又将《周礼》的“五听”等内容直接当成汉代实际存在过的制度来叙述。第六章中提出“《魏律序略》也是认可子弟复仇”,但是完全忽略了《魏律序略》中设置的诸多前提条件。第十三章中将《韩非子》事例故事中的推设之辞当成战国时代实际发生过的事情来叙述。因此,《中国法制史》的很多结论都难以让人信服地接受。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好评多(361+)
  • 情节曲折(300+)
  • 无广告(351+)
  • 微信读书(211+)
  • 目录完整(388+)
  • 格式多(381+)
  • 无漏页(678+)
  • 五星好评(133+)
  • 收费(186+)
  • 四星好评(246+)

下载评价

  • 网友 利***巧: ( 2024-12-28 10:53:3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瞿***香: ( 2025-01-05 06:44:0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居***南: ( 2024-12-12 03:10:1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饶***丽: ( 2024-12-10 10:34:0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宫***玉: ( 2025-01-07 15:58:10 )

    我说完了。

  • 网友 冷***洁: ( 2024-12-10 21:34:59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师***怀: ( 2024-12-15 07:40:1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戈***玉: ( 2024-12-15 07:56:34 )

    特别棒

  • 网友 融***华: ( 2024-12-18 21:40:5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国***芳: ( 2025-01-05 23:29:03 )

    五星好评

  • 网友 宓***莉: ( 2024-12-26 02:32:4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石***烟: ( 2024-12-23 02:03:4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谭***然: ( 2025-01-03 06:51:5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 2024-12-25 07:06:2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康***溪: ( 2024-12-31 14:21:4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敖***菡: ( 2024-12-30 01:22:2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