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大学专业教育与教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大学专业教育与教材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大学专业教育与教材》聚焦1949年至今70年的中国日语教育史,以作者2013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在进行了2年的追加调查和润色之后成书。本书主要由绪论、本论、结论等三大部分构成,本论又分为*部分到第三部分,共9个章节。本书采取五种研究方法:教材分析(1960年至2010年间出版的51本日语教材)、访谈(各个年代使用教材的日语学习者、教师、日语教育事业负责人等,共计60位受访者)、既有研究成果的观点分析、文献调查、既有研究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的二次分析。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和切实详尽的分析,考察中国日语教育现状、背景、历史沿革,探讨中国如何通过日语教育实现了对日本的“深度理解”这一问题。
本书为引进翻译出版图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朱桂荣老师、讲师费晓东老师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徐一平老师审订。
书籍目录:
引言
1. 研究背景/3
1.1 日本国内外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日语教育/3
1.2 中国的日语教育/4
1.3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关系/5
2. 研究课题/6
2.1 日本国语教育的问题所在/6
2.2 理清“日语教育”与“国语教育”关系的必要性/6
2.3 基于所需教材的数据开展研究/7
2.4 文献综述/8
3. 研究目的/9
4. 研究方法/10
4.1 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10
4.2 五种研究方法/10
4.2.1 教材分析/11
4.2.2 访谈/13
4.2.3 既往研究成果的观点分析/15
4.2.4 文献调查/22
4.2.5 官方统计数据的二次分析/23
5. 本书的结构/23
6. 各章节初出一览/24
7. 凡例/25
8. 研究资助/27
绪论
中国日语教育的60年发展历程——基于大学专业日语教育的探讨
1. 黎明期、摇篮期的中国日语教育/33
1.1 黎明期(1949—1963)/34
1.1.1俄语教育兴盛期中的日语教育/35
1.1.2 黎明期的教师/38
1.1.3 黎明期的日语学习者/43
1.2 摇篮期(1964—1969)/45
1.2.1“ 重视翻译”的日语教育与反映社会现实的教学内容/45
1.2.2 摇篮期的教师/47
1.2.3 摇篮期的学习者/52
1.2.4“ 开门办学”与日语教育/54
1.3 小结/59
2. 恢复期、确立期的中国日语教育/60
2.1 恢复期(1970—1977)/60
2.1.1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次日语学习热潮”/62
2.1.2 开始全面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63
2.1.3 来自社会形势的影响/68
2.1.4 恢复期的学习者与教师/71
2.2 确立期(1978—1989)/75
2.2.1 “ 第二次日语学习热潮”与日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77
2.2.2 日本加强教师派遣力度/86
2.2.3 大量来自日本的教材及其他图书/94
2.2.4 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与日语教材/99
2.3 小结/102
3. 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中国日语教育/103
3.1 成长期(1990—1999)/104
3.1.1 政府与高校联合开发教材并实施考试/104
3.1.2 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105
3.2 成熟期(2000—2010)/107
3.2.1 《 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修订、《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制定、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实施/108
3.2.2 关注学习者“需求”的视角/110
3.2.3 更加宽泛地理解“日语能力”——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和提倡跨
文化交际/111
3.3 转型期(2011至今)/115
3.3.1 产生质变的日语学习热潮/115
3.3.2 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当务之急/119
3.4 小结/120
本论
部分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之间的关联
章 基础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
1. 研究背景/125
1.1 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中的精读课程和教材/125
1.2 关于日语精读教材中选用的文章/126
2. 研究课题/127
2.1 进行与日本国语教科书关联性的实证调查的必要性/127
2.2 教材选文及文章作者的比较调查/128
3. 研究目的/128
4. 研究方法/128
5. 调查结果与分析/130
5.1 选文中“新撰写文章”与“引用文章”的比例/130
5.2 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文章重合度/131
5.3 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作者重合度/133
5.4 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哪一学习阶段的国语教科书重合/134
6. 小结/135
第二章 高年级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
1. 研究背景/136
2. 研究课题/137
2.1 进行高年级阶段日语精读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关联性的实证调查的
必要性/137
2.2 高年级阶段精读教材中的文章和作者的比较研究/138
3. 研究目的/138
4. 研究方法/138
5. 调查结果与分析/140
5.1 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文章重合率/140
5.2 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作者重合率/141
5.3 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哪一学习阶段的国语教科书重合/141
6. 小结/142
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
1. 研究背景/144
2. 研究课题/145
3. 研究目的/145
4. 研究方法/145
5. 调查结果与分析/147
5.1 文章的类别/147
5.2 日语原版文章与日本国语教科书中文章的重合率/149
5.3 各年代的文章和作者的重合率/151
5.4 多次出现在中国日语教材中的作者及其文章/152
5.5 在中国日语教材编写过程中被较多参考的文章的出处/153
6. 小结/154
第二部分 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相关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的内容研究——选文的体裁、题材、习题设计及教学实践
第四章 高年级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选文的体裁、题材、年代为中心
1. 研究背景/159
2. 研究课题/159
3. 研究目的/160
4. 研究方法/160
5. 调查结果与分析/163
5.1 选文的体裁/163
5.1.1 使人联想到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的“评论”“随笔”“小说”“古文”/163
5.1.2 占比不及半数的“文学”体裁/163
5.1.3 选文及作者的重合情况/164
5.2 选文首次印刷出版的年份/165
5.2.1 20世纪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文章占全部选文的50%/166
5.3 选文的题材/167
5.3.1 “ 文学”题材的选文占62.7%/167
5.3.2 题材偏重“文学”,多半选文为“与国语教科书重合选文”/168
5.3.3 两个偏重——题材偏重“文学”,体裁偏重“评论”“随笔”/169
5.3.4 与日本国语教科书选文或作者未重合的内容/170
6. 小结/170
第五章 与日本国语教科书有关联的过往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的内容及变迁 ——以选文的体裁、题材为中心
1. 研究背景/172
2. 研究课题/173
3. 研究目的/174
4. 研究方法/174
5. 调查结果与分析/176
5.1 过往的日语教材的体裁特征/176
5.1.1 20世纪60年代基础日语能力的培养/179
5.1.2 20世纪70年代未出现教材选文与日本国语教科书重合的现象/179
5.1.3 20世纪80年代日语教材体裁多样化与不断深化的中日关系所带来的影响/179
5.2 过往的日语教材的题材特征/180
5.2.1 20世纪60年代日语教材在题材上偏重“文学”/182
5.2.2 20世纪70年代日语教材在题材上的偏重情况/184
5.2.3 20世纪80年代日语教材在题材上呈现多样化/185
5.3 各年代的变化及其背景/188
5.3.1 日语教育追求的学生能力培养与选文题材/188
5.3.2 中国国内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190
5.3.3 中日深化交流与教材选文题材的多样化/190
6. 小结/194
第六章 日本国语教科书在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中的应用——基于教材习题设计来比较分析教学指导内容
1. 研究背景/195
2. 研究课题/196
3. 研究目的/196
4. 研究方法/197
5. 调查结果与分析/200
5.1 教材的构成要素/200
5.2 习题设计的范畴/202
5.3 习题设计的13种类别/203
5.4 13种习题设计的详细内容/206
5.4.1 各教材中占比较高的习题设计/207
5.4.2 中日教材相同的习题设计项目/208
5.4.3 只见于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的习题设计与只见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习题设计/209
6. 小结/212
第七章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中的“日本国语教育”实践——从日本教育委员会向中国派遣日语教师项目看日本国语教师的教育实践及作用
1. 研究背景/214
1.1 20世纪70年代末大力推行的教师派遣项目/214
1.2 受到批判的日本国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15
1.3 缺少确切依据以及对教学一线真实情况的了解/215
1.4 沿袭至今的日本国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16
2. 研究课题/216
3. 研究目的/217
4. 研究方法/217
5. 调查结果与分析/220
5.1 派遣项目的内容/220
5.2 对派遣教师的要求/220
5.2.1 关于“地道的日语”“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标准/222
5.2.2 日语实践能力的培养/222
5.2.3 与日本社会、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介绍/223
5.3 教授年级、教授科目、使用教材/224
6. 小结/227
第三部分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内容、方法相关联的背景及原因
第八章 关于现代中国日语教育的研究史——基于对学术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1979—2012)的分析
1. 研究背景/233
2. 研究课题/234
2.1 中国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关系及教育研究/234
2.2 关于中国教育思潮分析的既往研究/234
2.3 相关日语教育研究的内容/235
3. 研究目的/236
3.1 关于学术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1979—2012)/236
3.2 哪些研究者关于哪些课题提出了哪些学术观点/236
4. 研究方法/237
5. 调查结果与分析/244
5.1 日语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其背景/244
5.2 论文作者所属机构的地区分布/246
5.3 研究对象所处的教育阶段和相关领域/247
5.3.1 高等院校日语教育/247
5.3.2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研究领域趋向多样化/248
5.4 教育环境与教育研讨/251
5.4.1 1979—1989(为了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和为了国家建设)/252
5.4.1.1 重视文学/252
5.4.1.2 文化理解、交际能力培养、国家建设/252
5.4.2 199 0—1999(《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颁布和中国特色的日语教育方式方法、交际能力培养、文化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253
5.4.3 2000—2012(《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颁布)/253
5.4.3.1 重视文学、培养研究型人才/253
5.4.3.2 应对社会需求、素质教育、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者主导、复合型人才、“日语 α”人才、文化理解、培养交际能力、商务日语/254
6. 小结/255
第九章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有关联性的主要原因——日本国语教育的取向与重视文学的思想
1. 研究背景/256
2. 研究课题/257
3. 研究目的/257
4. 研究方法/257
5. 调查结果与分析/259
5.1 文学作品作为语言和文化的载体具有表现力/259
5.2 培养高层次日语人才的必要性与派遣日本国语教师带来的影响/262
5.3 基于中立性、合理性、普遍性、规范性的观念引入的日本国语教科书/264
5.4 第二语言教育的目标是达到日本人的“国语”水平/265
5.5 常态化的日本国语教育和日本国语教科书/266
6. 小结/266
结论
1. 结论/271
1.1 从过往到现在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相似性/271
1.2 从中国日语教材的内容、教学指导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体现出的相似性/271
1.3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相关联的原因/273
2. 综合性考察——起到帮助中国“理解日本”作用的日本国语教育式的文学教育及其形成过程/274
2.1 由在二战前学习日本“国语”的人们打下的基础/275
2.2 对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教育的思考/276
2.3 对使用日本国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批评/277
2.4 备受争议的文学教育/277
2.5 20世纪90年代制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注重培养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279
2.6 21世纪对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将文学教育纳入高年级阶段/281
2.7 高年级阶段文学教育的定位与意义/282
2.8 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四八级的《考试大纲》来看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的差异/284
2.9 通过任课教师来看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的差异/285
2.10 总结——支撑中国学习者“理解日本”的要素/290
2.10.1 从初就受到重视并于20世纪80年代得到普及的文学教育/290
2.10.2 着眼于作为语言教育的日语教育以及对文学教育的批判/291
2.10.3 《 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91
2.10.4 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的差异——“日语教育”与“国语教育”/292
3. 当今所面临的课题/293
3.1 重新思考日语教育的目标/293
3.2 基于数据开展“中国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复合性研究的必要性/294
3.3 不可或缺的教材研究与教育史研究/294
4. 总结与展望/297
5. 今后的课题/301
后记/303
参考文献/305
图表一览/337
作者介绍:
田中祐辅,2007年筑波大学日语、日本文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9年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日语教育研究学科硕士毕业,2013年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日语教育学)。2009年到2011年在复旦大学日语系担任日语教师。2013年9月至今在东洋大学国际中心担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史、教材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大学的专业日语教育(即面向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位列世界高水准。中国的日语教育曾经参考过日本国内的“国语教育”,而且以文学教育为主的教学法在中国日语教育中也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看待中国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通过日语教育加深对“日本的理解”等问题,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为了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空白,作者田中祐辅老师根据丰富的资料和详实的数据,以“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为主题,在本书中彻底分析、研究了至今为止中国使用过的日语教科书以及中日日语教育交流历史,多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的特点。
除此之外,本书也展现了中国在了解日本这一邻国并进行对话的过程中,现代中国日语教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本书获得了大平正芳纪念奖特别奖。
书摘插图
前言
译者前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来,祖国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过了艰苦卓绝的发展道路。全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付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作为基本与共和国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步一步走来的一代,回想起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感慨万千。
中国的日语教育事业也同样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高校中设置日语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就仅有北京大学一所。1903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设有日语课程。1946年,北大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当时的“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早成立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外语教育一度出现向俄语“一边倒”的现象。到1956年,除少数军事院校和当时的外交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了日语专业以外,日语教育事业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由于俄语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国家出台了调控俄语专业规模、发展其他外语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师范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等一批院校先后成立了日语专业。特别是1964年国务院、*等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以后,大连日语专科学校(现大连外国语大学)、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一批外语类大学先后成立并设立了日语专业。在这样一批外语类院校先后成立并设置日语专业的小高潮的推动之下,我国的日语专业本应会迅猛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又使得包括日语教育事业在内的各项教育事业都进入了一个发展停滞期。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交流的开展,促进了我国日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据《中国日语教育概览1》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期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
延边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大学(为叙述方便,以上各大学都使用了现在的学校名称)等包括综合类大学在内的一大批院校都先后设立了日语专业。从那以后,我国的大学日语专业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有时一年之内就有几十所院校新设日语专业。目前,我国四年制高等院校中设有日语专业的院校有近600所。日语专业成为仅次于英语专业的第二大外语专业。
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平均每三年一次的世界日语教育机构调查(2018)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人数是世界上多的。该调查的对象为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0多个各类日语教育机构。根据调查,全世界日语学习者人数超过384万。其中,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人数多,约100万。而且,中国在高等院校学习日语的人数占中国全部日语学习者人数的约60%,也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者人数中所占比例的。不仅如此,中国日语教育成果的水平,可以说是在世界的日语教育水平当中的。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在各类日语水平考试、演讲大赛、作文大赛中,中国日语学习者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外语教育成果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但是,正如著名英语教授陈琳先生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外语教育水平虽然很高,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能力很强,但是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乃至教育实践研究的水平还不够,尤其是系统性研究和理论建树还很不够,所以我们在世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在日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尽管如本书作者田中祐辅先生对日语教育界主要学术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在1979年至2012年期间所发表的有关日语教育方面的论文所统计的那样,在这三十几年里,有关日语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共发表213篇,其中“论文集中出现在1990年到2012年这20多年间。数量多的是2011年,共27篇;其次是2005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各11篇;再次是1991年、2000年、2003年,各9篇”。说明进入2000年以后,我们对于日语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日语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包括“中国国内外的日语教育”“语言习得、教学法”“语言运用”“教育、学习媒介”“语法”“考试与评价”“课程设置”“语言、语言教育研究”“音声、音韵”“词汇、语义”等。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者的“文化理解、交际能力培养……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培养研究型人才,以应对社会需求”。然而,对于日语教育的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还是非常少的。
此次我们翻译的这本著作《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大学专业教育与教材》,是日本东洋大学田中祐辅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国の大学専攻日本語教育の研究――文学思想による規定と日本の国語教育からの影響』(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语教育研究科,2013)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通过分析在中国国内出版发行的51册主流日语教材,梳理这些教材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关系,考察中国日语教育现状、背景、历史沿革,探讨中国日语教育界如何通过日语教育实现了对日本“深度理解”这一问题。
本书主要由“绪论”“本论”“结论”等章节构成。“本论”分为三部分,共九个章节。“本论”部分为“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之间的关联”,包含“章 基础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第二章 高年级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文章、作者为中心”;第二部分为“与日本国语教科书相关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的内容研究——选文的体裁、题材、习题设计及教学实践”,包含“第四章 高年级阶段日语教材与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比较——以选文的体裁、题材、年代为中心”“第五章 与日本国语教科书有关联的过往的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的内容及变迁——以选文的体裁、题材为中心”“第六章 日本国语教科书在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中的应用——基于教材习题设计来比较分析教学指导内容”“第七章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中的“日本国语教育”实践——从日本教育委员会向中国派遣日语教师项目看日本国语教师的教育实践及作用”;第三部分为“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内容、方法相关联的背景及原因”,包含“第八章 关于现代中国日语教育的研究史——基于对学术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1979—2012)的分析”“第九章 中国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有关联性的主要原因——日本国语教育的取向与重视文学的思想”。
在“绪论”中,作者以中国大学专业日语发展历程为轴心,全面分析了自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至2012年这60多年的中国日语教育史,并将其分成了“黎明期(1949—1963)、摇篮期(1964—1969)”“恢复期(1970—1977)、确立期(1977—1989)”“成长期(1990—1999)、成熟期(2000—2010)、转型期(2011至今)”等三个大的阶段和七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作者的这一历史分期与我国一些学者的分期不尽相同,但是作者通过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教师、学习者的采访,以及对不同时期我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采取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教材内容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用了大量的手资料,为我们还原了我国60多年来的日语教育历史发展的原貌,非常值得国内学界进行参考。
特别是在“本论”部分,作者用了九个章节,通过重点考察中国国内出版发行的51册主流日语教材,梳理这些教材与日本“国语教育”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内容的历史变迁。明确指出,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并围绕这一特征,从中国日语教材的内容、教学指导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在选文的体裁方面,“评论”“随笔”“小说”等体裁的近现代作品占据各类教材的大半部分。另一方面,在选文的题材上,“文学”占选文整体的62.7%,其中七成以上是与日本国语教科书重合的作品。高年级阶段日语教材的题材不仅限于小说、随笔、评论,还选用了日本古典文学、日语中的汉文等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从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借用而来。
作者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我国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者以及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体现规范的日语表达、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想法。同时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日关系的深化,急需培养高层次的日语人才。加之,日本国语教师被派遣而来以及日本国语教科书被引入,这使得包含日本古典文学在内的文学教育具有了被实施的可能性。因此容易拿到手的日本国语教科书作为参考被采用。再加上,我国外语教学中所设想的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达到语言对象国高中毕业生的语言水平。因此,很多人认为选用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的文章作为中国大学的日语教材内容是非常合适的。
这些研究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大学专业日语教育与日本国语教育长期存在关联的内在原因。也为日语教学中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法教育为什么一直受日本‘学校语法’的影响”找到了一个内在的客观依据。当然,作者在文中对不同时期的变化、起伏也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不同时期,中国日语教材与日本国语教科书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也随着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国内也有研究者和教师指出,虽然以“教授地道的优美的日语”“讲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为着眼点的课程可以直接采用日本国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是在涉及语言学知识,以及需要说明词汇意义和用法的课程上采用日本国语教育的方法就显得不太适合了。特别是到了2000年以后,国内对日语教育的研究不断开展,如本文前面介绍的那样,通过作者对《日语学习与研究》中发表的关于日语教育研究的论文数的统计,可以看到“数量多的是2011年,共27篇;其次是2005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各11篇;再次是1991年、2000年、2003年,各9篇”,说明我国的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对日语教育的实践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我次见到作者田中祐辅先生,是2015年被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在日本进行讲演的时候。会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向我介绍说他在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对中国的日语教育进行了综合的研究,研究后撰写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并应允出版后送给我一本。不久之后,在2015年11月,我就收到了他的这本专著。阅读以后,我感觉这本书非常有参考价值。那时我就想,如果能把这本专著介绍到中国,会对我国日语教育研究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2017年我去日本访学时再次见到田中祐辅先生,那时他正在开展他的第二个庞大的研究计划。他准备就中国的日语教育史进行人物专访式的访谈研究,拟定了庞大的采访计划并在逐步地推进。
在日本期间,就中国日语教育情况以及个人的日语学习经历,我两次接受了田中祐辅先生的录像采访,每次都是三四个小时。其采访内容之细,设计提问范围之广都令我赞叹。在我们的交谈时,我把我想将其这本专著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想法告诉了他。田中祐辅先生非常高兴,并表示为了能使出版更加顺利,他打算积极申请出版资助。就这样,在我和田中祐辅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2019年通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申请到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翻译出版资助。经过将近一年的工作,我们完成了这一专著的翻译。
本来按照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资助的规定,本书应在2020年3月前出版。可是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的爆发,使全世界许多工作都放慢了脚步甚至停滞不前,我们的出版工作也相应延迟。虽然,疫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但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斟酌翻译内容的时间。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任何工作其实有时候都有必要放慢脚步甚至是停下脚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才有可能进一步得到发展。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我国的外语教育,包括日语教育事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甚至有过一段“黄金时代”,我们的教学成果也是令人骄傲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理论研究乃至教育实践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滞后的,我们须要回过头来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总结。好在近些年来,包括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许多专业从事日语教育研究的学者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计划开展多方面的研究。也有人提出了要对老一代教授、专家进行抢救式的人物访谈,把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理念都挖掘出来,进行总结研究并留传给后人。
我相信,在中国日语教育界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日语教育事业一定会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方面迎来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代。同时,我相信本书的出版,也一定会对我国的日语教育事业给予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由费晓东、朱桂荣(分前、后两部分)承担翻译,徐一平统稿、校对、审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有遗漏以及不够准确的地方,还希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后,向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对本书的翻译出版给予资助表示感谢。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的薛豹先生、杜红坡先生为本书的翻译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一平
精彩短评:
作者:Morning 发布时间:2018-10-26 10:59:12
因为是采访汇编,其实每位作者不光水平参差不齐,连所述主题类型都不同,上一篇在讲科幻,下一篇可能针对的是恐怖,混杂在一起,不太好看。
作者:及收鱼 发布时间:2014-05-17 23:57:05
看完就懂,妥妥的
作者:桃花石上书生 发布时间:2021-11-15 23:35:55
读者互动本只收了3元成本价。良心又贴心的新版本。
作者:梦魇 发布时间:2016-05-05 18:52:49
挑战,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归来,更需要更大的勇气。生命在大自然中是这么的微不足道的,但人的意志是可以传承下去。
作者:红鲱鱼 发布时间:2020-04-11 10:51:17
让幼儿认识重量绘本
作者:chesium 发布时间:2023-02-01 12:51:14
有趣
深度书评:
译后记
作者:鲁智深 发布时间:2018-07-25 22:12:36
2015年5月30日至6月2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在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奥尔良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科研进展,颇有点华山论剑的味道。按惯例,头一天晚上是三场主旨报告。本书作者马丁∙布雷泽是第三位报告人,报告的题目正是《消失的微生物》。
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耐药细菌的蔓延是威胁全人类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议题。世界各国专业卫生机构或早或晚地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广度、深度及严峻性,纷纷采取行动。国内抗生素的使用状况尤其令人担忧,医院和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的案例见诸媒体报道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基本国情依然是“老百姓很无知,政府又不作为”。若本书的出版可以传播一点更理性更审慎的声音,为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份借鉴与参考,为良性社会互动尽一点绵薄之力,则善莫大焉。
人类微生物组是最近十几年特别活跃的研究领域,部分原因当然是我们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基因测序及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这样的研究成为可能。从研究范围来说,从人体微生物组到海洋微生物组到地球微生物组,“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从研究主体来说,美国的人类微物组计划、欧盟与中国合作的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加拿大的微生物组计划,日本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以及最近倡议的国际微生物组联盟,可谓八仙过海,风起云涌。不过,从海量数据中筛选信息并非易事,解析机理、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才刚刚起步。在这种背景下,本书的工作就格外引人注目。
本书求索的是种种“现代疾病”背后的“共通的、单一的原因”,并归因于“消失的微生物”。作者研究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微生物三十余年,对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自然有独到的洞察。不过,这个结论难免有泛化的嫌疑,如同美国一句俗语所讽刺的,“当你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平心而论,作者一些具体论点应该被视作猜想——是否成立,尚待更多的实验证据证实或证伪。举例来说,抗生素的使用与肥胖是何种关系?肠道微生物的改变是如何影响了肥胖的发生?不消说,肥胖症的蔓延有多重原因,单一的因素当然不是全景。作者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在注释部分有所提及,此处不拟展开。科学研究以追求客观真理为己任,而且永远不断地向未知进军;是否为真知,需要时间的检验,但科学前沿探讨的却一定是最新的理论。作者独辟蹊径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等各种“现代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在小鼠中设计实验检验之,这正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过程。作者的发现提醒我们,抗生素的滥用可能是肥胖症蔓延的原因之一,而非全部。望各位读者保持健康的怀疑态度,辨证阅读。
有机缘结识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吴炜、孙桂均编辑,要特别感谢张卜天博士的引荐。卜天兄是学术翻译之路上的先行者,译笔之精,译作之丰,是我辈的榜样。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康奈尔大学的叶凯雄博士、迈阿密大学的严青王凌宇博士夫妇、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倪加加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的祁中慧、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的赵曰北老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晁红军博士通读了译稿,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标准处副处长杨峰读了部分译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订建议,在此特表感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同窗严青君参照英文原著对译文的许多细节仔细斟酌、反复推敲,使译文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有所提高,翻译的旅途也多了许多愉快而有益的讨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者若有批评指正或者问题交流,欢迎邮件联系:
hefu2@illinois.edu
。
傅贺
2016年2月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挺有意思
作者:草莓果酱多放糖 发布时间:2022-01-06 13:40:42
上个月在我们社团(新宿桂花日语研)推荐了这本书。原版要5000日元,中文版只要55(孔网),可以说是享受到价格红利了。
本书是博士论文,已经在日本出版了好几年了,去年由外研社引进,北外团队翻译(感谢日研副主任费晓东老师等),弄这么一个大部头,肯定不容易,北外团队辛苦了!
书的构成没怎么改,一看就是论文。所以挑挑自己喜欢看的部分浏览一下。前半的大部分事情从系老师那里听过一些,后半开始分析教材,观点很不错,解答了我的好几个疑惑。最后一章是总结,没耐心的直接看总结也行其实。
留意到,学界对
非学校教育的日语教育
其实是研究比较少的。也有报告指出,中国大陆的9成日语学习者都是学校教育里的学习者(中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第二外语教育等)。如同本书所说,大学的教材注重「文学」,很像日本的高中国语教材。但那些用着教育语法,以JLPT为导向的民间日语老师,则很难看到他们的声音或研究成果。退一步说,许多民间的日语老师本身是大学科班出身,学习的时候用的是大学教材,只是迫不得已工作中用上了教育语法教材。这也就在现场造成了语法体系的混乱(听桂花研的伙伴讲过,同一个学校里,有的老师是大学科班,有的是日本背景,鸡同鸭讲的情况不少)。
如今日语专业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多,或许接下来日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型、专业型)可以变成下一个研究的对象。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方便(475+)
- 五星好评(356+)
- epub(356+)
- 不亏(240+)
- 值得下载(671+)
- mobi(232+)
- 内容齐全(547+)
- 在线转格式(206+)
- 无颠倒(93+)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8 20:37:5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戈***玉: ( 2025-01-07 06:50:52 )
特别棒
- 网友 车***波: ( 2024-12-17 21:08:0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养***秋: ( 2025-01-05 04:49:4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常***翠: ( 2024-12-29 18:17:5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汪***豪: ( 2024-12-19 08:03:1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通***蕊: ( 2025-01-02 20:49:0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宓***莉: ( 2024-12-24 15:21:3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芮***枫: ( 2025-01-04 13:47:4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曾***玉: ( 2024-12-30 02:05:1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喜欢"现代中国日语教育史-大学专业教育与教材"的人也看了
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随书赠巨幅漫威十周年演员大合照】漫威电影宇宙十周年纪念特刊 绝密档案彩蛋揭秘漫画书复仇者联盟灭霸钢铁侠美国队长奇异博士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新韩国语能力考试高分全攻略(II) 各题型精讲,专项练习,5套模拟试卷,赠音频 TOPIK 中高级 刷题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元代历史地图 大幅面疆域版图 图说中国历史系列古代元朝地图 单张折叠人文历史地图 政治军事文化艺术解读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热带雨林历险记3:塔兰托毒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扶贫济困的保险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联考冲刺——素描手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上海婚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自控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土地储备经营的法律程序与监管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 沈迦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大牛有形之二-转势抓大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手术室专科护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2元末明初篇肥志编绘正版全套全集假如历史是一群猫的书广东旅游出版社小学生课外书历史书籍漫画书故事非注音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