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的现象学 (日)鹫田清一 新星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衣的现象学 (日)鹫田清一 新星出版社【正版书】精美图片
》衣的现象学 (日)鹫田清一 新星出版社【正版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衣的现象学 (日)鹫田清一 新星出版社【正版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333116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1
  • 页数:249
  • 价格:68.92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2:26

寄语: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

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书籍目录:

前言

章人为什么穿衣服

教人挂念的身体

名为衣服的皮肤

“我”的社会轮廓

流行化社会

化妆——变身的技法

谈谈杂交现象

一块布——三宅一生的作品

永不停歇的流行革命——川久保玲的作品

身体会变化

质感

时尚、媒体、艺术

衣服的贴心款待

第二章衣的现象学——衣服、脸与皮肤

面孔的饥渴

多点时间,多点虚构

看不见的时尚

身体、气味与记忆

身上有洞

名为内衣的装置

人体模特的形象

被设计的肉体

流行——另一种现代形象

风格的力量

学习流行

细腻的精神——代替结语


作者介绍:

鹫田清一(WashidaKiyokazu),日本哲学家。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曾任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大阪大学校长。205年开始任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理事长、校长。著有《古怪的身体》《京都人生》等作品,曾获SANTORY学艺赏、桑原武夫学艺赏、读卖丶文学赏、紫绶褒章等奖项。他的哲学作品对日本当代设计师影响深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相较之下,可以说化妆遮盖细纹的终极目标,就是对时间做防腐处理。然而,抹去时间痕迹的脸面或身体就真的美丽吗?它难道不是再不属于任何人了吗?没有时间的折磨,没有时间的哀愁,也没有时间的伤痕。这样的东西,恐怕不能算是一张面孔,只是一具无名的肉体,一具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肉体。

这个道理当然也适用于我们的另一层皮肤: 衣服。衣服的老化与皱褶也可以不那么单纯,将时间缝入其中的设计完全可能成立。穿旧的衣服常常让我们感到时间的沉淀,即便它本身并不特殊,也并非出于某知名设计师之手。时间的沉淀,让衣服拥有了面孔。


每个人都认为身体是世界上最贴近自我的东西。被菜刀划伤时,伤口带来的疼痛只有本人才能感觉到。别人知道你会痛,却不能代替。从这个角度看, “我”与“我的身体”的确离得很近,近到可以在两者之间画上等号。

可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自己对身体的了解其实少得可怜。比如,我们只能直接看到身体正面的一小部分。不借助外物谁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或后脑勺。更要命的是,别人主要依据脸辨认我们,可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直接看到自己的面孔。同时,不受控制的情绪与心情偏偏会表露在这张脸上,完全无法防备。


性格怎样?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这几项内容的确都与时尚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吧。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男人与女人的个体骨架相差无几,下半身的服装却完全不同。男人穿裤子和短袜,女人穿裙子和丝袜。为了搭配下装,上半身的外衣与内衣样式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长期以来,服装用色也有严格的男女之分。不过男女的着装差异并不严格对称一男人穿裙子和丝袜是不正常的,女人穿裤子和短袜却没什么问题。


如果每个人的存在从根本上是靠某种想象支撑的,我们就很有必要用同样的观点去审视穿衣和化妆了


人们穿上、换上与预设形象相符的服装时,服装便会以肉眼可见的形式演绎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个人的人格。


“所有符号都会被囚禁在拘泥于相对关系的流行地狱。”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 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书籍介绍

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

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精彩短评:

  • 作者:闻夕felicity 发布时间:2018-11-15 22:18:27

    脱胎于NHK节目的一本书,但仍然做到了扎实和深入浅出,最后提供的书单非常有意义。

  • 作者:小咸蛋 发布时间:2015-12-08 18:33:48

    如果能有个最新版就好了~近些年变化很大啊...

  • 作者:白爷爷 发布时间:2019-12-29 16:05:40

    哈哈哈哈哈 真是太难看了 几个观点翻来覆去的说 也没有层层递进 仿佛看一个 想到了还不错的论点的学生 拿着各种能找到的哪怕只有一点点沾边和说服力的名人名言 论据来填充完成的论文一样 什么衣的现象学! 大概就是一章里的一小节人类学吧

  • 作者:陈美芳˙Ꙫ˙ 发布时间:2018-10-23 16:27:22

    所谓时尚,就是将不确定的东西以不确定的状态固定下来的部件。穿衣之后,脸就成了书写记号的平面。

  • 作者:秋笋 发布时间:2018-10-23 19:11:58

    2018-227 对于这本书我有几个意见,一,这不是衣的现象学,大概说是身体的想法更恰当,我不知道日语中衣有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服装只是作者众多外皮中的一种。二,这本书完全没有必要引入中国,因为它就是基于日本社会来写的,除了涉及到国际方面的人物会点出一些设计师外,其他所有栗子都来源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就算有注释也难以理解其中的点。举个例子说,我们说到尼古拉斯赵四就会相视一笑,这是一个时代特有的语汇,你跟外国人举例,举不明白他的笑点,更何况作者文中并没有流露出想让外语汇中人明白的本意。所以这本书会被出版社看中真的很奇怪。

  • 作者:诹取唯月 发布时间:2018-11-27 17:14:44

    忽隐忽现的不知所云感


深度书评:

  • 作者:劈头士》睁木 发布时间:2019-09-23 22:59:24

    “每穿一个(耳)洞,都有一部分‘自我’脱离身体,感觉身体越来越轻盈了。”

    这是某社会学家街头采访时一位受访者的回答。用这句话诠释穿孔的快感,应该是相当贴切的。

    人们往往会被固有观念束缚,认为“我怎么打扮都是这副样子”,或是被束缚在身份的桎梏中。穿孔时,我们感受到摆脱它们的轻松,切身体验到身体有形形色色的变化可能。也就是说,打耳洞引领我们品尝了一种小小的怦然心动——身体的确是灵魂的载体,但这个载体是可以改变的!要是能像脱衣服那样把灵魂的载体脱掉,那该有多好。甚至可以说,这是藏在大多数人潜意识中的愿望。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再三伤害自己的身体。

    “加工身体”背后一定有着错综复杂的含义。显然,它象征“我的身体我做主”,是一种离巢仪式。可反过来,说不定其中也有某种被逼上绝路的情绪,毕竟我们能真正自主掌控的就只有这具身体了。其实,身体的存在无法佐证自我的存在。因为它跟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没什么两样,充其量不过是廉价的批量产品。我猜,肯定会有人往身上贴条码图案的刺青贴纸。

    总而言之,穿孔与刺青的流行暗示了某种存在的危机。不伤害一个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身体,就无法切实确认自己的存在。对危机这种说法的抵触,换个角度看是由于本人对某种咒术或祈愿还未察觉。反正灵魂的载体肯定是有欠缺的。这么想来,穿孔的流行兴许也是时代结构变化的一种信号。综上所述,时尚有以身体本身而非语言来质疑自我的一面。

    说起穿孔,我还要补充一点:穿孔是很容易上瘾的。穿了一个,就会冒出再穿一个的念头。想必各位读者身边也有穿孔成瘾的朋友。如前所述,穿孔是改造原有自然状态(人的自然状态就是身体)的行为。然而,孔会与身体逐渐融合,形成“第二自然状态”。为了再次品尝改造的快感,必然要穿新的孔。这就是上瘾的机制,很难停下来。耳朵上穿满了,就把阵地转移到嘴唇、眉毛和肚脐眼上……有些人就这样把自己搞得浑身是孔。

    用衣服强化自我的轮廓

    人永远只能靠想象揣摩自己的身体。身体在我们眼中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形象,不过是想象的产物,能被自己掌握的信息少之又少。所以这个形象很容易被动摇,一碰就碎。为了加固脆弱的身体形象,我们在生活中摸索出了各种各样的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赛默尔·费舍尔在其著作《身体的意识》中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他认为,泡澡或淋浴之所以让人觉得舒服,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持续接触到和体温有温差的液体(可能是热水,也可能是冷水)。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皮肤的感觉被激活了。平时无法通过视觉了解的背部轮廓因为皮肤感觉活化变得清晰。换言之,人们能通过洗澡强化身体的感官轮廓,使自己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线更加明显,存在形态更加确切。如此一来,心情自然会更舒畅一些。

    运动与饮酒也能带来同样的效果。剧烈运动后,汽化热促使皮肤收缩,令身体表面绷紧,肌肉产生酸痛感。平时不太能感觉到的身体部分(比如后背、大腿背面)的存在感就会显著提升。同理,摄入酒精后,人会有血液涌向身体表面的感觉,意识也会集中到体表。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或做按摩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小宝宝爬到父亲盘起的双腿之间,或喜欢钻进壁橱、桌子底下这种窄小的空间玩耍,肯定也是因为下意识地渴望这种感觉。上面这些行为,都能为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围栏。

    衣服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它几乎是加强人体轮廓感知最常规的装置。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造成衣服和皮肤的摩擦,为皮肤提供适度的刺激。这样我们就能以触觉确认视觉无法感知的身体轮廓了。衣服就这样悄悄平息着由于身体的难以把握而潜藏着的焦虑。当然,把身体裹得太紧的衣服也不可取,活动时,它会时刻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造成种种不便。因此衣服讲究宽松合宜,能让人刚好感知身体轮廓的衣服才最合适。

    除了表情,人体模特还有一大特征,即单调而均匀的质感。从头顶到脚尖完全一样。在价值判断的层面,真人的每个身体部位都各不相同,你的身上好像画着一张地势图,有着高低起伏。人体模特却不是这样,所有部位都是等同的。说得再具体些,比如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我们会把最主要的价值确认放在面部,换言之即认同人格集中在面部。再比如,欲望明明不储存在生殖器官的位置,我们的观念却认为欲望集中在这些地方,存在所谓的“性感带”。人穿上衣服,上述差异会在瞬间强化、扩大。仅仅是遮上一层布,就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出现在身体表面。被布遮住的部分会被认为是私密的,露出来的部分,则被认为是公开的。

    用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形式将不适应空间局部的意象写在身体表面这类行为,是人类最原始的恋物情结之一。人体模特则是彻底解除、剥离这种情结的、平淡无奇的。头、胸、腹、脚、膝……人体模特的每一个部位意义都相同。这一事实背后的潜台词是:不要再拘泥于所谓的意义了!恐怕这就是人体模特让人觉得无限平静的原因。它们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媒介,让我们得以想象放下“我是谁”这个念头之后的自己。

    盖洛普咨询公司一九八六年进行了一项关于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三的美国人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坚持以正确的方法锻炼,就能保持健康。换句话说,这些美国人都认为生病是疏于自我管理的结果。身体健康管理成了一种强有力的道德,健康出问题等于不够克制、不够努力的逻辑成为人们脑中挥之不去的压力。格拉斯纳还指出,上面介绍的伦理式的纯粹在如今的美国甚至带有几分宗教色彩。健康道德主义以爱美为名义劝诫人们进行自虐式自我改造,不断撩拨着人们的自恋情结,并在社会中发挥极为隐秘的政治功能。

    美国在历史上的确经历过若干个极端夸大运动功效的时期,其背后都有医学根据撑腰。好比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医生认为运动是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方法,还鼓励当时每天都坐着不动的贵妇们多做运动,防病健体。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医生甚至制订出针对痛风、便秘、神经痛等不同症状的运动疗法。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某位医生建议年轻男士多做运动,以戒除自慰这一陋习。十九世纪末,医生竟宣称运动能杀灭细菌与微生物,有助于防治传染病。

    格拉斯纳认为,当年的所谓医学根据在现代社会改头换面,以健康道德主义的形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放眼美国,哪类人最缺乏运动,哪类人的糖分、脂肪摄入量最多,哪类人的肥胖率最高呢?答案很明确,是社会底层人群与少数族裔。

    无法随意掌控的身体

    上述现象背后可能也有某种数字情结的影响(如有些人想方设法要把体重、肝功能指标降下来),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以控制身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欲与自我控制欲上。人们梦想随意掌控自己的身体,通过对身体的绝对占有实现对身体即自我的完美统治。不断膨胀的自律幻想一旦脱离约束,摄取营养这一行为本身便会发展成贪食症与厌食症,塑身这件事也会偏离正轨,演变成游走于极限边缘的“肌肉男女制造工程”。

    自律欲望转化成了对身体的管理。想要随意掌控身体的欲望也失去控制,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身体改造。这两种现象的背景相同,那就是把身体看作自己的所有物,认为应当由自己进行排他性管理的资产和财产。顺便一提,在西方所有权理论的历史中,享有某物的所有权、某物属于自己这类概念永远等同于“可随意处理”。

    不过,最近人们较少提及的法国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也说过,“我”并不属于自己,最好也别把“我”看成可以随意掌控的东西。“只要某人拥有的东西还是组成其存在的一部分,他就会因此痛苦。肉体的痛苦是所有痛苦的原型或根源……‘我’的痛苦必然是占有导致的。”他还断言,“我”绝非自律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投身体育运动,也许正是为了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随意掌控。

    皮肤感觉也需要被当成一个非常现代的问题去研究。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港千寻的《会思考的皮肤》。全身穿满钉子的非洲雕塑、卡夫卡的行刑机器与现代的刺青、导致种族歧视的肤色政治学、剥皮雕刻、舞蹈记谱法、工厂的机械臂、虚拟现实中的触感、皮膜疗法……作者一边与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一边把近代城市文化中被遗忘、压抑的皮肤感觉从表面与外皮、袋子与神经末梢等观念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自我与他人的科学角度剖析。时尚的焦点正在经历一场从视觉轮廓组成元素到衣料触感的皮肤论转型。为了解读转型背后的含义,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这本书。

  • 穿对衣服,就是对自我的款待

    作者:不更改一小片海 发布时间:2018-11-05 15:30:56

    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因为衣服可作蔽体御寒之用。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不停购买新衣服?因为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那么好看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呢?也许是符合流行趋势吧。谁又能解释一下流行的真正含义呢?…… ……

    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人类日常如何穿衣这件事也会演化成一道引人深思的难题吧。

    日本知名哲学家鹫田清一对此颇有研究,他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服,深入思考衣、食、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历史、品德等其他学科。他在《衣的现象学》里也提到,哲学研究本身就是极为包容的:“我一贯认为,所谓哲学,就是深入思考人生在世离不开的东西。”

    探讨衣服,就是探讨人类对于自我的加工、改造和演绎,就是探讨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缺乏反省和归纳的人文奥秘。在花花绿绿的布料和推陈出新的剪裁之间,不仅有闪亮的价签,还有我们与生俱来无法轻易扭转的思维趋向。

    或为显眼穿衣,或为藏身穿衣

    穿衣服是对自己在公开场合形象的构思和演绎,一个人选择的衣服会直接暴露他在人际关系上的品位,以及他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尺度。

    用心挑选衣服也许是为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也许是为了遁形于茫茫人海。这样寥寥几笔总结而来看似深奥,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从小就习以为常的——你在上中学的时候,有穿过校服吗?

    整齐划一的校服,款式大多中规中矩,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不免有些平庸。想要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和气质,就要尝试在校服外套的内搭上变换花样。白色雪纺衬衫领加蝴蝶结,显得文静乖巧;大胆撞色的卫衣兜帽,显得开朗活泼;细线编织的高领毛衣,显得文质彬彬……巴掌大的空间,也能装扮成各式各样的时尚天地。

    然而在鞋子的选择上,余地就不甚宽广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运动鞋作为校园必备单品,便于运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运动鞋的轻巧朴实更符合学生的身份定位。绿草茵茵的操场上,若出现一双尖头高跟鞋,或一双铆钉马靴,那违和感也实在太重。

    为显眼穿衣,是个体源自内心自信的标榜,为藏身穿衣,则是对安全领域归属感的寻觅。衣服,的的确确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让“人体的面孔”与“衣服的面孔”合二为一

    鹫田清一认为,朝气蓬勃的身体、水嫩紧致的身体,反而不是真正的身体。这样的身体就像金属与釉质的表面,均匀而闪亮。然而,我们很难在这样的表面找出一张真正的“面孔”。

    相反,正是那些皲裂的、干枯的、磨出硬茧的、隆起的皮肤,黯淡得好似几乎被磨破的布,才真正是人体本来的“面孔”,写实地记录了生活的痕迹,为身体留下一处处有迹可循的年轮。

    “没有时间的折磨,没有时间的哀愁,也没有时间的伤痕。这样的东西,恐怕不能算是一张面孔,只是一具无名的肉体,一具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肉体。”

    与之近似的,还存在着衣服的“面孔”。新衣服与旧衣服的质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生硬、板正、还隐隐约约带有生产流水线上那种工业香精的气味。而旧衣服更加柔韧、和软,充满若有似无的皱褶,用填充着生活气息的不规则纹理,与身体亲昵厮磨。

    穿久了的衣服,面料上起一层短短的绒毛,和人体上的汗毛有七八分相似,也许那也正是衣服用来呼吸的渠道。喜欢卷袖子的人,手腕处的布料会有对于卷起高度的记忆;经常系上又解开的扣子,扣眼会松弛到一个可供扣子圆润滑脱的程度;就连后脖颈衣领内侧扎人的商标,也会逐渐变得毫无存在感。

    “穿旧的衣服常常让我们感到时间的沉淀,即便它本身并不特殊,也并非出于某知名设计师之手。时间的沉淀,让衣服拥有了面孔。”

    人们穿衣服,一方面要靠衣服支撑起自己外在的体面,另一方面,也需要给自己私密的脆弱找一个如影随形的依靠。当“人体的面孔”与“衣服的面孔”合二为一,小小的生活习惯固定成行为模式,在个人身份识别和个性表达上显露出更加明了的态度。

    山本耀司曾经在电影《都市时装速记》中略带嫉妒地对旧衣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设计时间。”意识到两种“面孔”的联系后,也就理解了这样的想法。

    “一言以蔽之,我喜欢化妆的女人”

    虽然本书题为《衣的现象学》,但书中内容包含了对衣服、人体、化妆、时尚风格、流行趋势的多种研究。请别误会,作者并没有针对化不化妆的问题大发议论——这本身就是个人偏好而已,随心自在,不分高低。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化妆与穿衣一样,都是将风格赋予人体的行为。层层叠叠遮盖到脸上的化妆品,不也是一件穿在皮肤上的“外衣”吗?“不分青红皂白地认定化妆源于女人的自恋,或将化妆贬为‘小市民特有的奢侈’,那是不折不扣的懈怠。会这么想的人都没能认清,真正支撑女人一生的力量,其实就在想象之中。”如果将化妆看作和穿衣一样的事,就不必对此大惊小怪了,修饰人体、演绎自我,保持对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这没有什么不自然的。

    在流行风格的发展上,化妆比起服装,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衣服还要等待设计师灵光一现的创作,考虑生产工艺的更替,那么化妆就太过直截了当了——就拿眉形来说,只要拥有一支眉笔,你就可以尽情地追逐潮流,在自己脸上试验各个款式的眉毛,挑眉、剑眉、一字眉、柳叶眉……人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在社会潮流与自身个性之间找到既美观又舒适的平衡点,让化妆变成一件既悦人又悦己的事。

    “在脸上涂脂抹粉不应该用于模仿美的自然和与青春争高低这种庸俗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化妆无须隐藏,无须设法不让人猜出。相反,它可以炫耀,如果不能做作,至少可以带着某种天真。”波德莱尔言之有理。

    人体模特的独特形象意蕴,流行与反流行之间深刻的羁绊,时尚与媒体和艺术之间极为密切的关联……在《衣的现象学》里,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但它最大的启示在于,提醒我们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乃至于关注整个社会。简简单单的衣服,我们却一生都在与之周旋,这难道不值得震惊吗?在这其中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发生怎样的故事,哲学也很难向我们解释完全,一切答案,还要在实践中用心体会。

    一个人怎样生活,怎样为人,有怎样的观念……没错,时尚就代表一个人的活法与风格。时尚的组成元素不仅限于挑选衣服的品位、买领带与四角裤时的偏好、眉形与发型、眼镜和箱包的形状等与身体表面有关的东西。舒心的音乐、墙上贴的海报、床上铺的被单、喜爱的艺术家、提前备在家中的饮料、常去的酒吧、休息日骑出门的摩托车、社交网站……与身体环境有关的一切,都是组成时尚的元素。时尚就是自身所处空间的氛围和它的感观状态。

    我很喜欢鹫田清一写在文中的一句话:“从达观到款待,潇洒中的确交织着投向时间的深邃目光。时间渐渐风化,人体就是风化后的痕迹。所以潇洒中也有对人体的深情厚谊。”时尚的终极价值,就是对自我的款待,以及获得令人愉悦的自由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速度快(107+)
  • 速度慢(623+)
  • 无广告(613+)
  • 书籍完整(453+)
  • azw3(183+)
  • epub(353+)
  • 图文清晰(428+)
  • 微信读书(567+)
  • 种类多(506+)
  • 差评少(403+)
  • 已买(116+)
  • 情节曲折(298+)
  • 无盗版(497+)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雰: ( 2025-01-03 06:10:3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权***波: ( 2024-12-24 10:11:1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22 14:17: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隗***杉: ( 2024-12-15 10:15:2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薛***玉: ( 2025-01-03 00:09:5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21 14:02:53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陈***秋: ( 2024-12-12 15:04:5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饶***丽: ( 2024-12-16 15:00:2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田***珊: ( 2025-01-08 05:45:45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石***烟: ( 2024-12-10 00:08:2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