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仪礼译注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04

仪礼译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仪礼译注精美图片
》仪礼译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仪礼译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58223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1
  • 页数:596
  • 价格:4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4:04

内容简介:

《仪礼》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它素称难读,研究与阅读者望而生畏。鉴于此,《仪礼译注》将它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注释。全书破疑释难,译文清通,不仅于经学,且于文化史之了解研究,大有助益。


书籍目录:

前言1

士冠礼第一1

士昏礼第二31

士相见礼第三67

乡饮酒礼第四78

乡射礼第五105

燕礼第六161

大射第七192

聘礼第八244

公食大夫礼第九303

觐礼第十324

丧服第十一335

士丧礼第十二384

既夕礼第十三422

士虞礼第十四454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476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506

有司第十七530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567


作者介绍:

杨天宇,曾任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他长期从事经学(侧重于其中的《三礼》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国内著名的“三礼”学专家。著有《周礼译注》、《仪礼译注》、《礼记译注》、《郑玄三礼注研究》、《经学探研录》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仪礼译注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仪礼译注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仪礼译注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③不宿戒:不在行礼的前一天再请。据《士冠礼》,行礼前三天戒,提醒宾;前一天宿宾,催请宾;乡饮酒礼则没有这两个过程。


报靶者不必把倚靠在正中的旌旗司射开始做射箭的示范动作,将四支箭全部射完。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仪礼》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它素称难读,研究与阅读者望而生畏。鉴于此,《仪礼译注》将它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注释。全书破疑释难,译文清通,不仅于经学,且于文化史之了解研究,大有助益。


精彩短评:

  • 作者:癫癫 发布时间:2023-07-23 20:30:41

    东坡有佳作,可作者没有。太片面,太主观,太没有必要。作者分了类型的描述东坡的诗词,酒、女人、友情等,但是每个篇章是独立的,没多大联系。这一章说了在黄州惠州写的诗词,下一章又来。比较适合读书时的语文课后阅读吧,不至于出本书。更好笑的是作者竟然在书中写渣渣,青铜,萝莉……也是有点无语了。

  • 作者:李年糕 发布时间:2010-07-08 13:22:23

    去拉萨的最佳伴侣。【已购】

  • 作者:Cynthia 发布时间:2022-04-20 05:32:05

    “摩登主义”本身作为一种消费,自我复制,连“革命摩登”、“反摩登”也陷入它的消费逻辑之中。作者认为摩登既有精英的现代性,也有通俗大众的现代性,并试图超越作为景观的“上海摩登”,探查文化实践中中国的摩登与世界的关系。

  • 作者:渣博 发布时间:2016-04-17 00:04:39

    刚读完其中的《管子译注》,但是这本书没有单独作为一本书让读者点击“读过”。为了了解整个先秦思想背景才读《管子》,这是一本全注全译的书,应该说还不错,但是注得简单,译得粗糙,而且是整个原文之后才是注解和翻译,让我翻来覆去很头疼!不管怎么说,继中州出版社的《管子》,我终于读完了全译本。现在全译本还真难找,找到的也是网上复印本。也怪我多嘴,买来后市面上发行了新的全译本,看了下,质量差不多,也粗糙得很。只能将就着看。《管子》有些文字很难读,实在读不懂。

  • 作者:田季琰 发布时间:2023-11-07 19:12:34

    好书,但错字略多。上古应该把94年那版再版。

  • 作者:大毛光光头 发布时间:2012-04-20 14:35:32

    很有意思。可惜类似信息在中国很难得到。


深度书评:

  • 【转】彭林:怎样读《仪礼》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1-22 09:21:11

    《仪礼》是儒家《六经》之一,为上古贵族礼仪的汇编,涉及冠、婚、丧、祭、朝、聘、飨、射等各个方面,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的长卷,是研究古代伦理思想、生活方式、时代风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一、书名与作者

    《汉书》的《艺文志》《景十三王传》都称《仪礼》为“《礼》”,这是当时通行的叫法。汉人在六经之名后加一“经”字,如称《诗经》《易经》《春秋经》等,故“礼”也称《礼经》。《礼经》的开头几篇记载的都是士礼,故又称为“士礼”。此外,还有称《仪礼》为《礼记》的,例如《史记·孔子世家》。晋元帝时,荀崧在所上奏疏中开始用“《仪礼》”之名。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以“仪礼”名《礼经》,此后相沿不变,遂成定名。

    《仪礼》原书不冠作者之名,后世学者推测其事,而有周公手作说与孔子追迹说二说。古文经学家以周公为宗,他们据《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之语,认定《仪礼》与《周官》就是周公损益三代制度而作的“礼”,认为《仪礼》词意简严,仪节详备,非周公不能作。今文学家以孔子为宗,认为《仪礼》是孔子慨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因而追迹三代之礼而作。显而易见,两说都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猜测的意味。

    能够作为解决《仪礼》作者问题强证的,是《礼记·杂记下》中的一句话:“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鲁国的恤由死了,鲁哀公大概不知如何为之举丧,便派孺悲去向孔子请教,并做了笔录。于是,《士丧礼》就有了最初的文本。当代著名礼家沈文倬先生据此认为,所谓“士丧礼”,包括今本《仪礼》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与《士虞礼》等四篇,因为《丧服》与《士丧礼》必须配合使用,而《既夕礼》是《士丧礼》的下篇,《士虞礼》则是葬礼后在殡宫祭祀的礼仪,四篇的内容不可分割。沈先生进而提出,其余十三篇,是孔氏后学继孺悲之后陆续写成的。《仪礼》十七篇的撰作年代,上限是鲁哀公末年到鲁悼公初年,下限到鲁共公十年前后,即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到四世纪中期这一百多年中。

    二、内容与价值

    中华是礼义之邦,《仪礼》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典礼仪式的辑本,包括《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十七篇,堪称古代礼仪的渊薮,影响深远。例如宋人为了与佛、道抗衡,以冠、婚、丧、祭四礼作为“人生礼仪”核心,推行到士庶阶层,成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并且远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这四礼就是从《仪礼》中选取、简化而成的。

    《乡饮酒礼》是乡人通过献酒与演唱《诗经》等形式,表达尊老养贤之意的仪式。《乡射礼》记乡人定期在州立学校习礼比射的过程,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体育比赛规程,显示了古代东方“观德于射”,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内外兼修的人文风范。《大射》是诸侯与群臣的射礼,君子之争,庄敬高雅,与乡射礼交相辉映。《聘礼》是诸侯派遣卿聘问侯国的礼仪,《觐礼》是诸侯在秋时朝见天子的礼仪,两者堪称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成文的外交礼仪。《燕礼》是诸侯与卿大夫燕饮的礼仪,《公食大夫礼》是诸侯以食礼款待他国前来聘问的大夫的仪式,对后世宴饮礼仪影响很大。《特牲馈食礼》是士于岁时在宗庙祭祀的礼仪,《少牢馈食礼》和《有司彻》是诸侯的卿大夫于岁时在宗庙祭祀的礼仪式,仔细记载了先秦宗法社会祭祀活动的全过程,至为难能。《仪礼》所记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之制等尤其详尽,考古学家在研究上古遗址及出土器物时,每每要质正于《仪礼》。此书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上古语汇,为语言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本的篇次,十七篇内容如下:

    第一篇《士冠礼》: 详细记载了士冠礼礼节的经过及意义。士冠礼即是成人教育礼。整个礼仪充满着对冠者的教诲和期望。冠礼之后的男子,标志着从此成年,可以参加社交活动,社会也要用成人之礼来约束他。

    第二篇《士昏礼》: 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主要仪节,前五个仪节,由男方派使者到女家进行,最后迎亲时,新郎才亲自前往。古人认为,士迎亲有阳往阴来之意,黄昏为阴阳交接之时,所以婚礼都在此时举行,娶妻称昏。

    第三篇《士相见礼》: 初始入仕的士往见因职位而相亲的人,未入仕的士往见因道艺而相亲的人,都要行执挚相见之礼。

    第四篇《乡饮酒礼》: 古代诸侯之乡有乡学,学制三年,贤者推荐给诸侯。为此,每三年的正月,乡大夫都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中的贤能之士和年高德劭者。

    第五篇《乡射礼》: 每年春秋乡下属的各州都要会聚民众习射,目的是教民礼让敦化成俗。

    第六篇《燕礼》: 燕礼是古代贵族在政余闲暇之时为联络感情而与下属宴饮的礼仪。

    第七篇《大射》: 大射是诸侯为即将进行的祭祀、朝觐、盟会等选定人员,或者纯粹是为了与群臣练习射技而在大学举行的活动。

    第八篇《聘礼》: 古代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在长期没有盟会等机会相见时,往往派卿大夫相互聘问,以联络感情。

    第九篇《公食大夫礼》: 古代贵族款待宾客的形式有飨礼、食礼、燕礼之别,燕礼以饮酒为主,食礼以吃饭为主,飨礼则两者兼有。就礼数而言,飨礼最隆重,食礼重于燕礼而次于飨礼。

    第十篇《觐礼》: 觐礼是诸侯见天子之礼。

    第十一篇《丧服》: 根据生者与死者血统的亲疏和尊卑之别,丧服的形制和丧期的长短也各不相同,以此表示哀痛的深浅和丧礼的隆杀。

    第十二篇《士丧礼》 :主要记诸侯之士的父母、妻子、长子丧亡时所用的礼节,故名“士丧礼”。

    第十三篇《既夕礼》:本篇所记,与上篇《士丧礼》相接续,从葬前二日的既夕哭开始,至落葬为止。

    第十四篇《士虞礼》: 丧主安葬尸柩后,要迎死者的精气返回殡宫,于日中致祭,以安其精气、魂魄,称为虞礼。虞是安的意思。本篇所记为士葬父母之后举行虞祭礼。

    第十五篇《特牲馈食礼》: 特牲馈食礼是诸侯之士每逢岁时在宗庙祭祀祖父、父亲的礼仪,属于吉礼。天子、国君祭祀用太牢,即牛、羊、猪各一;卿、大夫用少牢,即羊、猪各一;诸侯之士用一猪,即所谓特牲。

    第十六篇《少牢馈食礼》:诸侯的卿大夫每逢岁时在祖庙祭祀祖祢的礼仪。古代祭祀之前,先要将选定的祭牲系在“牢”中刍养,牢是关养牲畜的圈栏,因此祭牲称“牢”。一羊、一豕为“少牢”,是卿大夫用牲的规格。

    第十七篇《有司彻》:本篇属《少牢馈食礼》的下篇,记大夫祭祖之后,在堂上傧尸的礼节。有司指助祭的各位执士,如司士、宰夫等;彻是撤去室中的器物。因为即将在堂上傧尸,原先陈设在室中的馈尸之器,如四豆、五俎、四敦、两铏、四瓦豆、觯,以及祝和佐食者的俎等,都不再使用,所以命有司全部撤去。

    三、注疏与正义

    《仪礼》文古义奥,难以卒读,故读《仪礼》,首先要读郑玄的注。郑玄,字康成,东汉著名经学大师,曾师从卢植、马融、贾逵等经师,兼通今古文经,曾遍注群经,而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三礼注》,学界自古有“礼是郑学”之说,礼家多奉之为“礼学不祧之祖”。可以说,如果没有郑注,就无法读懂《仪礼》。

    唐人做《九经疏》,其中的《仪礼疏》四十卷,是贾公彦在高宗永徽年间撰作的。贾公彦,洺州永年人,官至太学博士,博通《三礼》,曾参与《礼记正义》的编撰。唐人经疏,旨在总结六朝经说的成果,而六朝是门阀社会,讲究贵族的血统与身份,故学者对《仪礼》的兴趣集中在《丧服》篇,系统的《仪礼》研究,只有南齐的黄庆与隋的李孟悊两家,这是贾公彦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贾公彦的《仪礼疏》,后人评价不一。朱子批评《仪礼疏》“说得不甚分明”。而马廷鸾则盛赞《仪礼》注疏:“康成之《注》、公彦之《疏》,何学之博也。”陈澧《东塾读书记》对贾疏“熟于礼例”,更是赞叹不已。民国礼家曹元弼先生《礼经校释》对贾疏评价甚高:“(贾疏)误者十之二,不误者十之八,皆平实精确,得经注本义。”认为贾疏的某些讹误,多为传抄所致,不得以此归咎贾氏。曹说大体公允。黄侃《礼学略说》赞扬郑注、贾疏:“注精而简;疏则详而密。”“若夫孔、贾二疏,或因一二语而作疏至数千言;或括一礼之繁文,不过数百言;有时博洽,有时精约,皆使人由之而得其纲要”。

    《仪礼》郑注曾遭遇两次挑战,先是魏王肃,后是元敖继公。前者来势凶猛,但历时不长,唐人经疏即采用郑注,扬弃王说。后者不然。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人,家于吴兴,曾任信州教授。元大德年间,敖继公撰《仪礼集说》十七卷,敖氏出于“百计求胜之心”,声言郑注“疵多而醇少”,故从文本到经义说解,处处与郑注立异,试图颠覆郑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由于其说新奇,学者靡然而从,从元至明,乃至清朝前期的数百年间,敖氏都被视为《仪礼》学的巨擘。乾隆五十年,政府组织学者编撰《三礼义疏》,其中的《仪礼义疏》多以敖说为指归,影响之大,自不难想见。随着研究的深入,清儒终于发现,但凡敖氏攻击郑注之处,大多是郑注正确,方知郑注不可轻诋!

    胡培翚《仪礼正义》四十卷,是清代《仪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胡培翚,字竹邨,安徽绩溪人,祖父胡匡中、叔父胡秉虔,均以治礼闻名,胡培翚绍承家学,发扬光大,故有“绩溪经解三胡”之誉。《仪礼正义》,乃其博综众家,覃精研思,积四十余年而成,紧紧围绕郑注展开,以补注、申注、附注、订注为例,成绩斐然。可惜此书未竣,胡氏即去世,尚未完成的《士昏礼》等五篇的正义,由族侄胡肇昕补足。

    四、衰微与复兴

    《仪礼》为名物度数之学,阅读障碍较多,故韩愈就感叹“《仪礼》难读”。唐人官修《五经正义》,以《礼记》替代《仪礼》,《仪礼》之学由此转衰。北宋熙宁改革,王安石废罢《仪礼》,不再立于学官。古时科举分房阅卷,自此至清,再无《仪礼》之房,成为群经中传习者最少的一部。康熙二年,顾炎武用开成石经校明北监本《十三经》,而知《仪礼》“讹脱犹甚于诸经”,至有整句脱漏,而学界几乎无人关心。

    清初,学者出于抵制满清礼俗的理念,开始重拾《仪礼》之学,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走向复兴。其标志性成果主要有三:

    其一,继顾炎武之后,张尔岐的《仪礼监本正误》、严可均的《唐石经校文》,阮元的《仪礼石经校勘记》等,纠正了传世《仪礼》文本中的大量讹误,使之基本恢复原貌,足称范例。

    其二,对敖继公的《仪礼集说》,江永《礼书纲目》即已有批评,但未成为学界共识。乾嘉学者吴廷华发现敖说错误甚多,故所撰《仪礼章句》转而“多本郑贾笺疏”。褚寅亮的《仪礼管见》,揭橥反敖大旗,全面清算敖氏谬说。淩廷堪《礼经释例》发明礼例,敖氏谬说日益显露。黄以周《礼书通故》评点敖说不下三百处,大多予以否定,指责敖氏“悖妄不可通”“鲁莽灭裂”“尤舛”“甚妄”之处,触目皆是。“礼是郑学”最终为学界所认同。

    其三,《仪礼》研究之作层出不穷,既有如胡匡衷《仪礼释官》,张惠言《仪礼宫室图》《弁冕冠服图》,焦循《群经宫室图》,程瑶田《丧服文足征记》任启运《馈食礼》等专题研究之作,又有如方苞《仪礼析疑》,蔡德晋《礼经本义》,盛世佐《仪礼集编》等通解全书之作。此外,还有江永《礼书纲目》八十五卷,徐乾学《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秦蕙田《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黄以周《礼书通故》一百卷等多部会通《三礼》的大著,古代《仪礼》研究,于斯为盛。

    五、善本与读本

    自王安石废罢《仪礼》,此书遂不为世人所重,宋人“九经”已不含《仪礼》,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也不及于此经,建州附释音本十一经注疏,亦无《仪礼》,其版刻之稀,不难想见。

    清人为校勘《仪礼》而遍求善本,所得单注本有宋严州本《仪礼》、东吴徐氏明嘉靖翻刻宋本《仪礼郑氏注》,均为佳刻。单疏本则有宋景德官本《仪礼疏》,原为50卷,残存44卷,顾广圻以此本校通行本《仪礼注疏》,“凡正讹补脱,去衍乙错,无虑数千百处,神明焕然,为之改观”;黄丕烈称其为“于宋椠书籍中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张敦仁萃刻《仪礼注疏》,合严州本与景德官疏本为一体,并邀高手精校,最称善本。

    阮元曾以扬州文选楼旧藏南宋十行本《十一经》为底本刊刻《十三经注疏》,所缺《仪礼注疏》《尔雅注疏》则取它本补足。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将阮刻《十三经注疏》整理标点,用简体字印行出版,较便利读者使用。

    《仪礼》的通俗读本,有章景明的《仪礼译解》,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杨天宇的《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彭林的《仪礼》(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2012年。

    (“怎样读经典”由中华读书报、杭州骉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推出。)

  • 【转】彭林:纸上得来终觉浅 ——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2-05 14:56:31

    作者简介:彭林,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教授。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避免盲目性,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迷途。《仪礼》区别于其他典籍的最大特点是鲜明的践履性,因此,正确认识《仪礼》在成书与研究过程中的两次“转换”,是我们复原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从活态传承到凝固态文本:周代礼乐文明的第一次转换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以“德”为核心内涵、“郁郁乎文哉”的中华礼乐文明。由《诗》《左传》《国语》等文献可知,冠、婚、丧、祭、飨、射、朝、聘等典礼仪式,已成为周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得以规范,文化认同由此渐成。

    周人的典礼仪式原本属于活态传承,毋须诉诸文字。春秋季世,礼崩乐坏,《礼记·杂记下》载,恤由死后,有“周礼尽在鲁”之誉的鲁国,竟然无人知晓如何为之举丧,不得已而派孺悲去请教孔子,并做了笔录,“士丧礼”由此著于竹帛。孔子对此感到震惊,周礼或废或僭,随时有湮灭之可能,需要作抢救性保护。现存《仪礼》十七篇,便是由孔子及弟子将活态的典礼仪式转换成凝固态文本的成果。为了突出主要线索,避免枝蔓,宫室形制、服饰裁剪、礼器使用等诸多细节每每被省略,这对当时的读者不会造成阅读障碍。这一次转换是《仪礼》成书的缘起,与孔壁中经一样,旨在保存文化,希冀借助文本形式传于后世。

    二、将文本还原成活态的仪式:周代礼乐文明的第二次转换

    既然《仪礼》是由活态礼仪转换而来,则后人研读《仪礼》,再将文本形态还原成活态的典礼仪式,实现第二次转换,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此方不负孔门师弟初衷。但是时移世易,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变迁,后人通读《仪礼》已非易事,即使作为古文大家的韩愈,亦直言这部用先秦语汇书写的《仪礼》“难读”;周代尽人皆知的彝、簠、簋、觥、觯、斝、盉、匜等礼器,“行于今者盖寡”;某些仪式社会上已“无所用”;然则此书为何绝对不能废弃?因为“文王、周公之法制具在于是”,周礼的精神蕴含其中,儒家文化的根荄在其内。

    后世有学者试图展现局部仪节而绘礼图,宋杨復《仪礼图》、清张惠言《仪礼图》堪称其中佼佼者。但毋庸讳言,两千年来的《仪礼》研究,包括成果卓然的乾嘉学者在内,几乎都沉溺于纯文本研究,有失孔子存礼的初衷。

    礼学家沈文倬一生浸润于《仪礼》,是此道中最早的觉迷者,他批评清人礼图“画得太草率”,“比如宫室,只画几条或粗或细的线条,标明这是堂、这是房”。他进而说:“对于古代人生活情况的描述,光靠文字叙述是很难表达的,光靠‘实物’的照相或图片来表达,也是呆板而没有联系的”;他断然指出,《仪礼》研究“必须另辟蹊径”。并认为《仪礼》之学属于古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这“是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文本研究并非多余,但“只有把研究的结果,用连续性的图画来表达,那么房屋器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人的活动——入门升堂,坐立饮食,都历历如在目前了”。沈文倬有清醒的将文本回归活态仪式的理念,故早在1951年便拟定了“《周代城市生活图》编绘计划”,将《仪礼》内容分为宫室、衣服、饮食、交通、冠昏、丧葬等十二门,计划每门绘图四十多帧,总共五百帧,希冀用连环画的形式,将《仪礼》还原为活态的典礼仪式,因始终找不到能合作的绘图者,只得抱憾作罢。其后,台湾学者在李济、孔德成先生主导下,对《仪礼·士昏礼》做了“实验性复原”,拍成黑白影片,走出二次转换的关键一步。可见两岸前辈学者对《仪礼》研究终须走活态复原之路的认识完全一致。

    三、复原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数十年过去,《仪礼》文本研究与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不断,亟待及时总结;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远超连环画、黑白电影等表现手法,并广泛运用于文化传播;进一步推进《仪礼》研究第二次转换的条件日益成熟。2014年,我们提交的《〈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课题,确定将《仪礼》的《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射礼》四篇作复原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仪礼》的纯文本研究与复原研究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较大的选择性,不懂或不感兴趣的部分可以回避,或者含糊表述;复原研究不然,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展开,任何细节都必须直观展示,并给出学术说明,无一处可逃遁。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激发我们更深入研读文献,并尽可能吸收考古学、古器物学、古建学、服饰学等学科成果。实践证明,若不做复原,文本的许多问题很难发现、许多是非无法判断,令人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以下略举数例。

    一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谬误。《士冠礼》中冠弁的形制,经、注、疏皆语焉不详,宋人聂崇义《新定三礼图》从后世帽子的御寒功用出发,绘作大圆筒形,由于研究成果以文本形式呈现,学界无人质疑。我们在复原时发现,如此形状之冠,除非簪子从脑门中间穿过去,否则无法戴在头上。《说文》:“冠,絭也,所以絭发。”段玉裁说冠的功用是“所以约束发”,并无御寒功用。再细读《士冠礼》,知古人将发髻挽好后,用冠将其罩住,用簪子横贯固定。冠之大小,以罩住发髻为限。我们由此发现聂氏大圆筒式之冠缪不可通,遂求得合理形制。

    二是通过建筑物的实景复原判定学术纠纷。如《仪礼》寝庙大门的左右内外皆有塾,人称“一门四塾”,郑玄称之为堂,后世疏家遂附会出塾的形制如堂之说:塾内均有前堂、后室之分隔,张惠言《仪礼图》据此作图,学界均视为定式。甚至还有将四塾外侧都添加木板墙、门、台阶的。然《仪礼》并无在门塾行礼的记载,故塾有堂室之说大可怀疑。我们发现陕西岐山凤雏与凤翔云塘两处周代建筑基址的塾都很小,宽4米、深3米。我们按照实有尺寸复原后发现,如此狭小之地,绝无可能分隔为前堂、后室。

    三是通过仪节复原判断是非。周代士的院落之北,皆有高出地面的夯土台基,上有“五架”屋顶覆盖,郑玄注:“正中曰栋,次曰楣,前曰庪。”正中的屋脊成为栋,栋南北两坡依次为楣与庪,庪接近屋檐,楣在栋与庪之间。台基之北有房与室,其南墙在后楣的正下方,房室以南、东西序之间的地方称为“堂”,但经师对堂的确切范围有分歧。贾公彦说“堂廉北至房室之壁”,廉是台基南端的边沿;郑玄说“中以南谓之堂”,指中脊以南的部分;黄以周认为是指中以南至庪,不包括庪下至堂廉的部分。三位都是著名经师,却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我们通过复原研究,发现在许多仪节中,有司上堂递物,走上最后一级台阶后立定,不再往前,即“尽阶不升堂”,说明堂廉与庪下之间的地带确实不属于堂,足见黄以周精审过人,不愧为大师。这一地带亦是乐工坐下演奏的地方,我们与古建专家沟通后,将这一地带加宽为70厘米,俾便乐工与相者并行通过,与文意切合。

    四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乡射礼》的人物有七十余位,角色各异,位置变动不居,做纯文本研究不易把握。我们在深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绘制了六百帧礼图,再在地上用白线画出宫室格局,真人反复演练。以此为基础,用软件制作动图,构拟三维空间,并将历代礼家的注释纳入其中,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库,然后做“兵棋推演”,逐段与文献对比,在宏观与细节的统筹之中进行辨析、折中、裁断,由此发现并纠正不少问题,创获甚多。

    四、《仪礼》复原的现代意义

    《仪礼》是轴心时代的元典,所记成人礼、婚礼、丧礼、祭礼、射礼、外交礼等,举世罕见,学术价值不容小觑。复原《仪礼》,使今人能目睹近三千年前的周代社会生活,其文化影响将日益彰显。试以《乡射礼》为例。国际奥委会下属的“国际射箭联合会”章程称,世界最早的射箭比赛乃英国贵族在公元16世纪发明。而《乡射礼》证明,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中国人便已发明以修身进德为主旨的“文射”,不仅有严格的比赛规程,而且富于人文内涵,故日、韩称之为“弓道”。国际射箭联合会得知后,曾多次将我们拍摄的《乡射礼》在赛场上播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仪礼》复原对解读中国文化亦有重要作用。清末民初,满清贵族端方收藏一套成组的周代青铜礼器,轰动一时,这套铜器后流入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辟有专室陈列。可惜大多数观众既不知其用处,更不知其价值,稍看两眼即转身离开。近年,馆方从我们的《乡射礼》片子中节选六分钟,在展厅的环幕循环播放,观众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近三千年前的周代礼器!

    《仪礼》的两次转换,周代礼乐文明从“脱水”“保鲜”、到二十一世纪的“复活”,意义重大。由于复原,我们解决了不少疑问,也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提出的难题,如《乡射礼》竖立箭靶的东西支柱,左右斜插,上宽下窄,违反力学原理,如何固定?再如,报靶用的“旌”高达4.58米,重心过高,如何举起后左右摇动?如此等等,时时拨动着我们探索的心弦,激发起更强烈的研究欲望。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仪礼》复原研究之路已经开通,多方积累的经验正在汇聚,我们信心倍增,誓将“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出更多成果,形成全新局面。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6日,15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已买(194+)
  • 速度慢(514+)
  • 体验还行(295+)
  • 值得购买(345+)
  • 全格式(318+)
  • 不亏(578+)
  • azw3(641+)
  • 超值(193+)
  • 方便(126+)
  • 三星好评(300+)
  • 差评少(79+)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13 16:23:1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权***波: ( 2024-12-14 19:38:46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3 03:39:19 )

    还行吧。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19:03:2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寿***芳: ( 2024-12-14 08:07:1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养***秋: ( 2024-12-18 10:19:5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薛***玉: ( 2024-12-16 23:20:0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22:57:0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林***艳: ( 2024-12-14 04:27:0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冉***兮: ( 2024-12-24 06:29:23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石***烟: ( 2024-12-18 12:07:1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22 19:02:49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步***青: ( 2024-12-11 03:19:32 )

    。。。。。好

  • 网友 菱***兰: ( 2024-12-25 05:30:52 )

    特好。有好多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