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下)[明]冯梦龙中华书局【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下)[明]冯梦龙中华书局【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精美图片
》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下)[明]冯梦龙中华书局【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上下)[明]冯梦龙中华书局【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4213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8
  • 页数:696
  • 价格:240.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2:06

寄语:

代寻稀缺书老书,有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15011482491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释了冯梦龙三本民歌集中的方言俚词,并征引同类民歌作对比欣赏,从俗文学、性风俗和语言学等多角度对其中有关爱情文化及性语言作独到的解释。


书籍目录:

前言

凡例

挂枝儿

目录

正文

山歌

目录

正文

夹竹桃

目录

正文

后记

叙山歌

卷一 私情四句

看(之一)

看(之二)

骚(之一)

骚(之二)

骚(之三)

骚(之四)

弗骚

学样

做人情

无郎(之一)

无郎(之二)

寻郎

作难

等(之一)

等(之二)

摸拟

次身

月上(之一)

朋上(之二)

引(之一)

引(之二)

半夜

娘咳嗽

瞒娘(之一)

瞒娘(之二)

扯布裙

看星(之一)

看星(之二)

娘打(之一)

……

卷二 私情四句

卷三 私情四句

卷四 私情四句

卷五 杂歌四句

卷六 咏物四句

卷七 私情杂体

卷八 私情长歌

卷九 杂咏长歌

卷一O 桐城时兴歌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关于明代俗文学大家冯梦龙编选的明代爱情民歌集《桂枝儿》、《山歌》和其仿做的爱情诗集《夹竹桃》三种作品的整理之作。作者从民俗学、语言学、俗文学等多维视角对这三种作品做了详细深入的注释和讲解。


精彩短评:

  • 作者:快雪时晴 发布时间:2010-08-10 16:53:47

    萌!~小黄书~

  • 作者:平_[bingz] 发布时间:2014-10-18 02:40:27

    注者对吴语一窍不通,人称代词都能注释错。石汝杰的点评,共八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f376c0100leup.html

  • 作者:虞多 发布时间:2012-10-14 09:55:39

    端的好文采!

  • 作者:阿利安 发布时间:2021-01-24 16:08:20

    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诚,比一般的粗制滥造好很多。

  • 作者:广州许多多 发布时间:2007-12-21 22:20:55

    好歌好人儿

  • 作者:法兰 发布时间:2006-08-20 17:41:38

    本来原文是很有意思的,然而校注的问题这么多,我只能遗憾的打个“较差”了!


深度书评:

  • 书评不是抒情文 搬运一下石汝杰关于该书校注错误的专文

    作者:法兰 发布时间:2016-01-12 05:00:43

    石汝杰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f376c0100leup.html

    最近,和我的朋友黄明明一起正忙着给冯梦龙编的《山歌》做校注。因为时机已经成熟,形势也逼迫我们早些做出来。给我们下“动员令”的是刘瑞明先生,他“大智大勇”,敢于给自己基本不懂的《山歌》和《挂枝儿》等做注,还加以“解释”。如果任其胡言乱语下去,我们这些吴语方言的研究者也实在显得太无能了。现在我们的校注已经做到第9卷,已发表了第1-7卷的校注。具体为:

    冯梦龙编《山歌》校注(之一),熊本学園大学文学·言語学論集》第14卷第1号(通卷第27号),2007年6月(第1卷)

     

    冯梦龙编《山歌》校注(之二),《海外事情研究》第35卷第1号(通卷第70号),2007年9月(第2-3卷)

    冯梦龙编《山歌》校注(之三),《熊本学園大学文学·言語学論集》第14卷第2号(通卷第28号),2007年12月(第4-5卷)

     

    冯梦龙编《山歌》校注(之四),《海外事情研究》第35卷第2号(通卷第71号),2008年2月(第6-7卷)

        《山歌》是极为重要的吴语文献,这一工作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尽力认真做好。我们希望,最后能把这几部分合起来,再加工一下,出版单行本。这里先把前年写的批评刘注的文章(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贴出来,请大家批评。

    (具体做了才知道,一篇文章要分成8次,才能贴完。样子不好看,而且阅读麻烦,很抱歉!)

    -----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熊本学園大学《海外事情研究》第34卷第1号,2006年9月(111-128页)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一)

     石汝杰

     

     说明:文章中部分僻字和音标有显示错误,请谅解。

        冯梦龙编的《山歌》,是明代后期的吴地民歌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在汉语方言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文献。文献的根本在于其文本,1934年被发现后,马上就出版了顾颉刚的标点本(1935年,传经堂)、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2年发表了由关德栋标点的排印本(《明清民歌时调丛书》,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改为《明清民歌时调集》)。仔细比较一下,能发现关德栋本承袭了顾颉刚标点本的一些基本错误。其他排印本,如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冯梦龙全集》(1993年)和《山歌》(2000年),基本上都是照抄关德栋的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在《冯梦龙全集》里收录了《山歌》的影印本,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见到其原貌。最近20多年来,《山歌》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关于其语言,1981年胡明扬发表“三百五十年前苏州一带吴语一斑”(《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山歌》的语言。此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值得注意的研究者有张惠英、翁寿元、石汝杰和周志锋等。同时,在近代汉语的研究方面同样有了很多突出的成绩。文学研究者也相当重视这一文献,有一些研究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到了对《山歌》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了。要做的工作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文本进行校勘,纠正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正的谬误;一是进行详细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迄今为止,比较全面、详细的研究是东京大学大木康的专著《馮夢龍「山歌」の研究》(日本勁草書房,2003年,正文808页)。大木经过20多年的努力,研究《山歌》的版本、编者、研究史等,写成此书。他用300多页的篇幅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文学分析,又用400多页对其全文进行校勘、注释和翻译。

    在中国国内,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刘瑞明注解的《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这应当是我们期待的一种比较全面的总结性成果。但令人震惊的是,刘先生犯了很多极其基本的错误,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可以说刘氏对吴语、对原著一无所知,二是他没能或者不懂如何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出来的“研究”实在无法让人接受。

    本文指出并分析刘氏在《山歌》校点中的错误,并借此就《山歌》的校点和注释等方面的情况探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

     

    一、校注中方言知识的运用

     

    《山歌》是明末的吴地民谣,也是现存最早的成篇使用吴语的文献,其基本语言是当时的吴方言。所以需要对吴语方言及其历史有相当的了解,校点者首先应该具有吴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1-1 方言语音

     

    很明显,刘氏对吴语的语音了解甚少。冯梦龙在全书开头处,就对书中语音作出了重要的说明:“凡‘生’字、‘声’字、‘争’字,俱从俗谈叶入江阳韵。此类甚多,不能备载。”(卷1笑)刘氏对此无法理解,称:“冯评所言‘生’字等,……这是对全书说的,本首无此情况。”按,其实,本首里用到的“后生”,就属于这一情况。

    《山歌》里,有许多谐音的修辞方法。要正确解读,需要对吴语音系有基本认识,特别是和北方话不同的特征,如声母有清浊音的分别、声调有入声等。刘氏在这些方面,错误很多。以下先按原文的顺序列出有问题的用例,个别的说明,附在相关的项目下,然后集中分析语音方面的问题。

    (1)青滴滴个汗衫红主腰,跳板上栏干耍样桥?(卷1骚)

    刘注:耍样桥:谐音说她是多么“娇”。按,应是和“乔”(漂亮)谐音。

    (2)出名虎丘山到弗高,第一等快船到弗是摇。(卷1弗骚)

    刘注:摇:谐音“妖”。

    (3)生炭上薰金熬坏子银。(卷1熬)

    刘注:熬坏银:损坏银,谐音“恼坏人”。按,“熬、恼”不可能谐音。“熬”的意义很明确,就是煎熬。本书用例很多。

    (4)好像新笋出头再吃你逐节脱,花竹做子缯竿多少斑。(卷1作难)

    刘注:“脱”谐音“拖”。斑,谐音“扳”的推辞义。按,从文意来看,“斑”无法解释为“扳”,释为“悲”更合适些,后者苏州方言同音。

    (5)再吃个借住夜个闲人僭子大门前。(卷1月上又)

    僭,刘氏改为“潜”。刘注:句谓:又被躲在大门中过夜的路人挡住而未来赴约。按,僭,吴语词,占。所以,当是“被借宿的闲人占住了大门口”。和“潜”无关。

        (6)典当内无钱,啰弗说我搭你有。(卷1捉奸)

    刘注:无钱:谐音“无见”,无证见。

        (7)姐道:“郎呀,隔夜汤团,我听你也是宿水圆。”(卷2长情又)

    刘注:宿水圆:隔夜的团子。双关“宿缘”。

        (8)我是铅弹打人铳口出,小囝儿家踏水暂时车。(卷3盘问)

    刘注:车:谐音“扯”,指乱说。按,“车”和“错”谐音,指说错。

        (9)你好像浮麦牵来难见面,厚纸糊窗弗透风。(卷3久别)

    刘注:透风:谐音“投逢”,相逢。按,投逢,不成词。

        (10)姐儿昨夜嫁得来,情哥郎性急就忒在门前来。(卷3思量)

    刘注:忒:“特”的近音代写字。按,忒,动词,转悠。

        (11)你嫌我筛得弗爽利时,要便再滴子厾去。(卷5筛油)

    刘注:滴:……原注:“滴,音‘帝’。”这仅是注音,无关意义。

    (12)一铁搭捹出子十七八个夜叉。(卷5骗)

    刘注:捹:同“蹦”。按,此例里用到了农具“铁搭”(锄头),只能理解为“坌”(锄),不可能有别的解释。

    (13)栀子花开心里香,乌龟也要养婆娘。(卷5乌龟)

    刘注:心里香:谐音“心里想”。按,“栀子花”在这里是起兴,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14)我当初只道你红红绿绿是介件赢钱货,啰得知你滚来滚去到是一个老幺精。(卷6骰子又)

    刘注:赢钱:谐音“迎前”,指到身前幽会。幺:……谐音“摇”,指分离。按,说的是“骰子”,说赢钱是普通的事。这里显然与“老妖精”(本书中这一词出现两次)谐音,不必另作解释。

        (15)要长要短凭郎改,外夫端正里夫村。(卷6海青)

    刘注:改:谐音“盖”。外幅:面子,谐音“外夫”。刘氏把后半句改为“外夫(幅)端正里夫(幅)村”,原因是他不明白“夫”的意义(衣襟,一般写作“衭”)。

        (16)弗匡你彳兑圞圞满肚是尖酸。(卷6香圆)

    刘注:彳兑,音“夺”。据知是“侻”字之误,作“椭”的代音字。椭圞圞即椭圆。按,“彳兑圞圞”是吴语词,说整个一圈都(是),和“满肚”相呼应。

        (17)阁来呵,阁来呵。再搿搿,再搿搿。(卷7田鸡)

    阁,刘氏改为“哥”。按,阁来呵,当是“放在这里”。

    (18)姐儿生来身小眼即伶。……你生罗卜到口豁声能。(卷7后庭心)

    即伶,刘氏改为“机伶”。刘注:豁:吴语音如普通话的“哗”。按,即伶,是常用词,即机灵,灵活。“机伶”,不成词。

        (19)搿子我汗弗离身,勾子我手弗离颈。(卷8竹夫人)

    刘注:汗:“汉”的误字。句谓汉子即丈夫不离身。竹夫人是为纳凉止汗,绝不当言汗不离身。按,竹夫人用来纳凉止汗,有汗才需要用,是很自然的。刘氏的解释站不住脚。

        (20)汤婆子,你弗许你热绰绰乱搂,要温存。(卷8竹夫人)

    刘注:热绰绰:“热匝匝”的记音代号。吴语“绰”与“匝”音近。

        (21)好像漏湿子个文书失约子我。(卷8睏弗着)

    刘注:漏湿:“漏失”之误,即遗漏丢失。

        (22)在前还有青龙上卦,去后只怕白虎缠身。(卷9山人)

    刘注:“青”谐音“庆”,“龙”谐音“隆”,所以是上等吉卦。“白”代表死丧,“虎”谐音“祸”,所以是凶卦。

        这里的错误涉及吴语语音的各个方面。下面举例时,在各个汉字后加注有关的中古读音,以便于说明。编号是上述各例的编号。

    首先是清浊声母混淆的问题,如:(1)桥(群母)-娇(见母),吴语声母分别是[dü]和[tþ]。 (5)僭(精母)-潜(从母),吴语是[ts]和[z]。(9)透(透母)风(非母)-投(定母)逢(奉母),吴语是[th]、[f]和[d]、[v]。(10)忒(透母)-特(定母),吴语是[th]和[d]。(12)捹(並母)-蹦(帮母),吴语为[b]和[p]。(16) 彳兑-夺(以上定母入声)-侻(透母入声)-椭(透母上声),吴语分别为[d]和[th]。(19)汗(匣母)-汉(晓母),吴语为[ú]和[h]。(22)虎(晓母阴上)-祸(匣母阳去),吴语为 [h]和[ú]。

    其他声母的问题,有:(3)熬(疑母)-恼(泥母),吴语为[N]和[n]。(6)钱(从母)-见(见母),吴语分别为[z]和[tþ]。(13)香(晓母平声)-想(心母上声),吴语为[þ]和[s]。(14)赢(以母)-迎(疑母),吴语为[j]和[¤]。(18)即(精母,入声)-机(见母,平声),吴语为[ts]和[tþ],这里还有声调的问题。(20)绰(昌母)-匝(精母),吴语为[tsh]和[ts]。 (23)青(清母)-庆(溪母),吴语为[tsh]和[tþh]。以上各例中主要是尖团音的问题,如(6)、(13)、(23)等,尖音是“钱想即”,团音是“见香机”。再加上这几对字声调也不同,不可能是刘氏说的那种谐音。

    韵母和声调的问题。韵母方面的错误是:(8)车(昌母平声)-扯(昌母上声),吴语韵母也不同,是[o]和[a]。声调的问题,有:(2)摇(阳平)-妖(阴平),而在(14)中,又作出相反的解释,幺(阴平)-摇(阳平)。(4)脱(入)-拖(平),(17)阁(入)-哥(平),(18)豁(入)-哗(平),(15)改(上)-盖(去),幅(入)-夫(平)。主要是入声和非入声的纠缠,吴语入声和非入声差别很大,谐音的可能性更小。

        又如“宿水圆”(7),刘氏解释为“宿缘”,但是“水”没有着落,其实和“宿世缘”谐音,这里“水世”同音(因有连读变调)。对于冯梦龙对“滴”读音的说明(11),刘氏称“这仅是注音,无关意义。”其实是对这一词的方言读音和用法的记录,是很宝贵的资料。因刘氏不懂其价值,以至有此一说。

       一般情况下,谐音要求同音,至少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中,有两个相同,另外一个比较接近。以上各例中有一部分,即使用普通话的读音来看,说成谐音现象也是很勉强的。至于一些文意很明确的情况,刘氏还作出很牵强的解释,更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如刘氏把“漏湿”(21)说成“漏失”之误。其实“漏湿文书”和“失约”谐音(“湿”和“失”谐音,“文书”与“约”义同),是很典型的谐音现象。又如“青龙”和“白虎”对举(22),根本不必用谐音来解释。《汉语大词典》说,青龙,古时以为祥瑞之物。常与“白虎”对举,用以表示一对相生相克的事物或概念。白虎,特指迷信传说中的凶神。可见对这些很常见的词语,作者的理解也有问题。又如下例:

        (23)褥子上番身无席摸,千条锦被弗如郎。(卷7寂寞)

    刘注:席摸:“摸”似乎当作“幙”,复指席。按,“席摸”显然就是和“寂寞”谐音的,冯梦龙在标题里已经标明。刘氏还费尽心机曲折作解,实在没有必要。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2

    1-2 方言词汇

     

        《山歌》里的很多词语,现代吴语还在使用,所以只要留心这方面的用法,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刘氏在这些方面也有很多误解和臆测。

    (1)思量同你好得场騃。(卷1睃)

    刘注:騃:苏州话的记音代写字,义为一定。按,騃,就是“呆”,不可能是副词用法。

    (2)姐在房中吃螃蟹,呀,缩缩脚,心肝爱。(卷1睃)

    刘注:缩缩脚:……吃螃蟹时蟹脚会收缩。按,这里说的是吃螃蟹腿里的肉时,常用吸(“嗍”,和“缩”同音)的方法。下例中“缩”的用法同:

    好似橄榄上佥皮捨弗得个青肉去,海狮缩缩再亲亲。(卷2姐儿生得又)

    刘氏改为“唆唆”(声调也不同,“缩”是入声,“唆”是平声),误。

        (3)大门阁[角]落里日多YE介两三遭。(卷1骚又)

    刘氏不懂“YE”的含义,引了《集韵》和《汉语大词典》,还不敢肯定,说“仅作参考”。其实,《汉语大词典》释为“紧靠着物体躲闪的样子”,基本正确,只是把动词解释为“……的样子”,不妥。(注:YE,“门”内加“壹”)

    (4)二十姐儿睏弗着在踏床上登,一身白肉冷如冰。(卷1熬)

    刘注:踏床:床前的简易木凳,便于上床和放鞋。按,踏床,是床前的木制平台,高约20公分左右,长度和床一样,作用确实是为了便于上床和放鞋(主要是防湿的功能)。

        (5)咦怕情哥郎去子,喝道:“风婆婆,且在艸里登。”(卷1引又)

    刘注:登:“等”的记音代替字。按,“登、等”声调不同,意义也无关。登,是典型的吴语词,待(dāi)。

        (6)汗衫累子鏖糟拚得洗,连底湖胶打弗开。(卷1娘打又)

    刘氏注:累子鏖糟拚得洗:积累了许多污垢,干脆不洗。按,累,义为“沾(污)”。

    (7)急水滩头下断[簖]簾,又张蟹了又张鳗。(卷1瞒夫)

    刘注:张:“障”的记音代替字。按,张是动词,用网罩等捕捉(鱼虾)。如:每日张鱼又捕虾,花街柳陌是生涯。(拍案惊奇31卷)

        (8)蒲蓆包来对子荷花池里只一厾,思量几遍跌心头。(卷1孕又)

    刘注:跌心头:打消了这个想法。按,跌心头,是捶打胸口。

    (9)你採子花来,小阿奴奴原捉花谢子你。(卷2采花)

    原,刘氏改为“愿”。按,“原”不误,副词,仍然,还。

        (10)一双白腿扛来郎肩上,就像横塘人掮藕上苏州。(卷2立秋)

    掮:刘氏擅改为“肩”。按,掮,吴语动词,就是“扛”(káng)。

        (11)结识个姐儿忒奢遮,听渠咦讨荷包咦讨鞋。(卷2奢遮)

    啰道老人家原有老奢遮。(卷4老人家)

    刘注:奢遮:舒服,满意。按,奢遮,吴语词,能干,有本领。刘氏的解释不合。

        (12)百脚旗上火发竿着子,有壶无箭亻奢来投?(卷3弗到头)

    刘注:竿着子:谐音并歇后为:干着子(急)。无箭:谐音“无见”,指无见识。按,吴语不用“着急”(说“急”),这里的“着”字面意思就是“着火”。“无箭”的解释也很勉强,刘氏在别处也说谐音“无见”,却解释为“无证见” (见上一节(6))。随意性太强。

        (13)使得枪儿也弄得钯,厾得鱼团鱼也摥得鰕。(卷4后庭)

    刘注:厾:……义为扔。摥:原注:“摥,音‘汤’去声。”义为“推”,指推掉,舍弃,与“扔”复说。按,两个都是动词。厾,是指用尖的东西(枪儿)刺、戳;摥,则是用钯在水里推移,把虾兜进来(一种捕捉的方法)。

        (14)深山里落叶弗要扫,脚桶宽来只要箍。(卷4姑嫂又)

    刘注:脚桶:裤腿口。按,这更是离谱的胡乱猜测。脚桶是一种浅底木桶,用来洗脚。因为木片松(宽)了,要用铁箍箍起来。

        (15)结识私情只结识个俏后生,豁得窗盘跳得墙。(卷4老人家)

    刘注:豁得窗盘:开得窗子。指跳窗。按,说“跳窗”还正确,但是作者不懂“豁”(翻越、跨越)的意思,只好凭想象作解释。

        (16)新造庙堂团团里介画,清明插柳遍传扬。(卷4暴后生)

    刘注:团团里介画:周全的描绘装饰。按,团团里,就是指周围一圈,到处。所以能和下面的“遍”相呼应。

        (17)小人家一味虀糟无出息,大人家博学有商量。(卷5大人家阿姐又)

    刘注:虀糟:腌菜和酒糟,比喻琐碎小气、粗俗。商量:斟酌、考虑。按,虀糟,吴语形容词,和“腌菜和酒糟”已毫无关系,指为琐事纠缠吵扰。今苏州常指小孩吵扰不安。如:沈周《客座新闻》载顾成章俚语诗,有“姑姑嫂嫂会虀糟”句,虀糟,喻琐屑也。(通俗编17卷) 又,有商量,当是大白话,即两人情投意合,有事好商量,吴语常说“有商有量”。

        (18)脚跟里水窠老皮里介痒,多年裙带再是老腰精。(卷5八十婆婆)

    刘注:脚跟:大腿根。按,不知道刘氏依据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也许是过于侧重性事方面,书中这类过分的联想很多),因为官话也有“脚跟”,写法也完全相同。

        (19)结识私情好像走马灯,吃你拨动子个机关再来里斗斗能。(卷6走马灯)

    刘注:斗斗能:逞能。按,这里显然是“斗斗”和后缀“能”的结合,是走马灯转动的样子。

    (20)姐儿从小何曾挡酒锺,吃郎君弄得面皮红。(卷6酒锺)

    刘注:挡:原注:挡,“当”去声。担当义。按,这里的“挡”是用手扶、拿。没有担当的意思。

        (21)逆水里篙只要撑得好,郎若头歪奴便艄。(卷6船又)

    艄,刘氏解释为“臊”,说羞辱郎技术不高。按,难为情、害羞等义,吴语不用“臊”(没有这个词)。这里当是动词用法,与“骚”谐音。

        (22)好个阵头弗落得雨,青天龙挂惹人瞟。(卷7上桥)

    刘注:龙挂:吴语词,黑云蜿蜒下坠,俗谓天龙挂垂,将要下雨。按,说了不少,没有说到要点,“龙挂”是龙卷风。如:黑云下垂,海水上升,俗称龙挂。实则电气聚于云水之中,两相交吸而然也,必有疾风大雨随之。(墨馀录16卷)

        (23)更更做梦,寣寣思量。(卷7约)

    刘注:寣:惊醒。睡。均适句意。按,寣,就是睡一觉的“觉”。即每睡一觉醒来,都要思量。两个解释都不合适。

        (24)私情起意未曾曾,咦有闲人搬来我里个听。(卷7钉鬼门)

    刘注:搬:躲。吴语词。按,这里的意思很显然是搬弄,传话。和“躲藏”无关。

        (25)能会巴檐上屋,又会扌录柱爬梁。(卷8老鼠)

    扌录柱,刘氏作“掾”(这是沿袭顾、关两家的错误),认为应改为“缘”。按,这是典型的吴语词,音[lo/],向上爬;攀登。又作“圥、踛”,如:吴中谓缘木曰圥树。(圥,音陆)(吴下方言考10卷) 向那松树旁一株小树踛(音“陆”)上去,一手揽着松枝,将身就势跃过那树。(新平妖传10回)

        (26)我若听你扯破子个面皮,你就要从头至尾捉我来牵扳。(卷8歪缠)

    刘注:牵扳:牵扯。按,牵扳,指对(别人)过去的事耿耿于怀,纠缠不已。如: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使不得,枉做了一世牵扳的话柄。(古今小说2卷)

        (27) 冉阝了介还得介能贱,个又要强?(卷8歪缠)

    刘注:个又要强:文意不畅,似有脱文。按,主要原因是刘氏不知道“强”(便宜)的意思,以至有此说法。此句谓“怎么还价还得这样贱”。

        (28)遇着子承天寺里个和尚,定道请渠领丧、入木。(卷9破騌帽歌)

    刘注:定道:或作“定到”,一定。句谓和尚……误以为他来请自己为丧家办法事。按,定道,是方言,就是刘氏后面说明中用到的“(误)以为”。“道”(定母)和“到”(端母)声母清浊不同,不同音。

        (29)捉我改子凉鞋,正要打碎你个老脚跟。(卷9破騌帽歌)

    打碎,刘氏改为“扎碎”。按,打,这里是“(皮肤)磨(破)”,如:只得买双草鞋穿了,自背书囊而行。不数日,脚都打破了,鲜血淋漓,于路苦楚。(警世通言6卷)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3

    1-3 方言语法

     

    这里说的语法问题,主要是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介词等虚词的用法。这些也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

        (1)小年纪后生弗识羞,冉阝了走过子我里门前咦转头?我里老公谷碌碌介双眼睛弗是清昏个,你要看奴奴那弗到后门头?(卷1看)

    刘注:我里:我的。“里”是吴语结构助词。按,就是“我们”。吴语在这些场合一般用复数来称说,如“我里门前、我里老公”。按北方话的思路,这里只能用“我”,所以刘氏只好勉强作出这样的解释。

    (2)搭郎好子吃郎亏,正是要紧时光弗见子渠。(卷1寻郎)

    刘注:搭郎:结识郎。按,这里 “搭”是介词(是“跟郎好”)。下例刘注“搭袜:相配的袜子”也错了,是“跟袜子”。同样是“搭”,所作的注根本不同。

        吃个搭袜缠个情。(卷9鞋子)

    (3)结识子兄弟又结识子个哥,你搭弟兄两个要调和。(卷4兄弟)

    你搭囡儿,算命个说道,青艸里得病枯草里死。(卷4阿姨)

    刘氏把“你搭”一注为“你家”,一注为“你家里”。按,这里是第二人称复数,你们,第二例用法同上述的“我里”。

    (4)东南风起发跑跑,个星新结识个私情打搬得乔。(卷1骚)

    闲人便是屋头顶上个星老鸦口,未到天明喊出来。(卷1瞒人又)

    刘氏两个都注为“个星:这。”并说是吴语代词。按,说代词没错,但应是“这些、那些”。星,表复数,相当于官话的“些”,有人认为“星”就是“些”加上“儿”尾而成的。下例中,刘氏干脆把“星”改为“腥”了,错得就更离谱了,实为“有些”。

        新出笼馒头能个样物事在上游了游,到有星滋味。(卷9陈妈妈)

        (5)啰里西舍东邻行方便个老官悄悄里寻个情哥郎还子我。(卷1寻郎)

    刘注:个情哥郎:这位情郎。按,这里用在动词“寻”后,显然只是省略了一个“一”,不能解释为“这”。这是汉语语法的一般规则,并非特别。下例中也是同样的用法,可是刘氏却认为:“厾:前应脱‘一’字。一厾,一点点。”(按,厾,即“点、滴”。)

    你嫌我筛得弗爽利时,要便再滴子厾去。(卷5筛油)

        (6)今日四,明朝三,要你来时再有介多呵难。(卷1作难)

    刘注:多呵:多么。按,当是“多少”。

        (7)郎见子姐儿再来搭引了引。(卷1引)

    刘注:来搭:来。按,这里是副词,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8)姐儿慌忙假充萤火虫,说道:“爷来里,娘来里。”(卷1引又)

    刘注:来里:在呢。按,这个形式同“来搭”,在这里是动词“在”,没有语气词在内。

        (9)活泼泼个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卷2姐儿生得又)

    刘注:傍新鲜:靠新鲜。按,误,这里的“傍”是介词,趁。下例的注释是正确的:

        思量更介弗好,到弗如傍热拆散子罢。(卷8蒸笼) (刘注:傍热:趁热。)

        (10)使尽机谋凑子我里个郎,听个外婆借子醉公床。(卷2醉公床)

    刘注:听:介词,向。按,在《山歌》里,“听”是很常见的介词,相当于官话的“跟、和”,不必根据上下文改为“向”。

        (11)瓜仁上个滋味便是介。(卷2送瓜子)

    刘注:介:这样。按,当为“是介”,这样。如:那亨介件物事介?(丑)是介长,是介阔,当中画介一个女客、多哈树列。(缀白裘12集1卷) 哙,尤二叔,那洛介弗经杀个?只得一刀,就是介死哉。(十五贯弹词6回)

        (12)送郎出去并肩行,娘房前灯火亮瞪瞪。(卷3送郎)

    刘注:亮瞪瞪:原注:瞪,音“橙”。而“橙”与“锃”同音。《苏州方言词典》:“锃,‘亮’的前加成份,可以重叠。”按,这个用法(ABB式)很普通,官话也有类似用法,如:绿油油、黄澄澄。可是刘氏引《苏州方言词典》,说的正好是不同的用法,即BBA式,如:锃锃亮、辣辣黄、墨墨黑等。表示的程度比ABB式高。

        (13)三月里清和四月里天,伯姆两个做头眠。(卷4伯姆)

    昨夜同郎做头眠,乾红襕子合腮肩。……推个推来扳个扳,掀铃吭郎浪头颠。(卷8船)(刘注:吭郎:似当为“扛郎”,驮着郎。按,掀铃吭郎,是拟声词。)

    两处刘都说:做头,“头”字前脱失“一”字。按,《山歌》用了两个“做头”,两个“做一头”。意思一样,无所谓对错。如:

    昨夜同郎做一头,阿娘睏在脚根头。(卷1瞒娘又)

    姐要偷来妹咦要偷,三箇人人做一头。(卷姐妹)

        (14)我里个娘贪花养子我,教我贪花骜后生。(卷4争)

    刘注:骜:“遨”的代写字。骜后生:与男青年游处。下例又有不同的解释:

    骜我松江尤墩衬里,外盖绸段簇新。爱我口儿紧括,喜我浅面低跟。(卷9鞋子)

      刘注:骜:吴语词,或作“傲”,夸赞。按,指渴望(有);很羡慕。如:夜深霜重铁衣寒,巡哨敲梆手臂酸。傲煞子城里人家,无事正好睏,算来名利不如闲。(连环记8出) 现在苏州话还用。

        (15)我蓦传教寄信来叫你,你蓦好像个讨冷债个。(卷8睏弗着)

    刘注:“蓦”字不可解。按,这里的“蓦”,当是表示提顿的助词,可以写作“末”(北方话写作“么”)。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4

       (16)我先前是红娘子结亲时挂歇个星锦帐。(卷9陈妈妈)

    刘注:挂歇:挂后不再用。按,歇,是表示经验体的助词,相当于官话的“过”。即“红娘子结亲时挂过的那些锦帐”。

        (17)大鱼大肉拖来便油脂膈腻介是我周捉。(卷9镬子)

    介是,刘氏改为“介使”,又说“周捉”是“局促”之误。按,这里“介”是后缀,用在“油脂膈腻”后,相当于官话的助词“的/地”。因此,把“是”改为“使”更是毫无根据(吴语“是使”不同音)。“周捉”改得也不对。实为收拾;整理。如:整理曰周捉。(道光象山县志1卷) 整叠谓之周捉。(戒庵老人漫笔5卷)

        (18)做生意咦介无赚处个孔方。(卷9烧香娘娘)

    无赚处个孔方:刘氏改为“无处赚个孔方”。按,“无处”在吴语里是很常见的格式。动词(赚)和宾语(孔方)的位置相对自由,“无赚处个孔方”和“无处赚个孔方”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改。

        (19)等我夹子个张毛鹁鸪看介。(卷9鱼船妇打生人相骂)

    刘注:夹子:此词及句意不明。按,这里“夹”是用工具捕捉鸟类。子,是体助词,相当于官话的“了1”。句意为“让我夹了那张毛鹁鸪看看。”

        (20)“再”的意义和用法。吴语的“再”,既有和普通话相同的意义和用法,也有不同之处,可以用“还、又、更”来翻译,其实还是从“再”的原义进一步派生出来的。刘氏不明白这一点,只好根据上下文胡乱加以解释。所以前后无法一致。如:

        仔细看个小阿姐儿,再是羊油成块一团骚。(卷1骚)

    刘注:再是:最是,真是。苏州话“再”和“最”同音同调而代替。按,这里可翻译成“更”。

        今日四,明朝三,要你来时再有介多呵难。(卷1作难)

    刘注:再:真。按,这里是“还”。

    行凶取债再是讨银精。(卷1捉奸)

        姐见子郎来骀骀里介弗起身,你再像寺里金刚假大人。(卷2打人精)

    有时拿我动火,热炊炊也再有趣。(卷9镬子)

    以上三例,刘注分别是:再是:真是。再像:真像。再:“最”的同音记写。按,这几处都是“更”。

        只听得大门“呀”生[声]能介一响,再是讨衣裳个阿妈娘娘。(卷9烧香娘娘)

    刘注:再是:正是。按,可解释为“又”。因为刚碰到婶娘,接着又来了讨衣裳的阿妈娘娘。

        周志锋(2006:169页)也讨论了这个“再”,认为基本意义是“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还有表示转折(同“却”)和副词(同“正、恰”)两种用法。后一种设想有点过头,脱离其本义转辗解释并不妥当。至于其他时代的用法,就更不能放在一起同等看待了。

     

     

    二、需要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的知识

     

        对《山歌》作解释和翻译,除了方言的知识外,还需要对当时的民俗、生产、日常生活、名物等社会各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而这一点是更困难的,因为有些现象即使在当地也不一定存在了,需要参考历史文献等来印证。刘氏似乎在这些方面了解也不多,所以误解很多,出现的问题不少。

    (1)磨子无心空自转,弗如做子灯煤头落水测声能。(卷1引)

    刘注:无心:字面义指磨盘中没有粮食。按,磨心,一般指磨子的中轴。

        (2)穀雨下秧传子种,六月里个耘苗满肚泥。(卷1孕又)

    刘注:肚:指腿肚子,双关肚腹。按,不可能是腿肚子,过去夏天耘稻,必须趴在稻田的湿泥上,肚子上很可能沾上泥,所以说“满肚泥”。

        (3)好像双軿板壁眼对子眼,蜡烛上无油空费心。(卷2有心)

    刘注:軿:……这里当是“拼”的记音代写字。双拼板壁,即两层木板拼合的屋内隔墙。眼对子眼:此种隔墙上的小窗孔必须两层板上相对齐。按,双軿板壁用来隔开房间,强调的是板与板的断面用榫头拼接起来,当然要求“眼对眼”(指榫眼),不可能有小窗孔。

        (4) 冉阝你腊月里个腌鱼能在行?(卷2偷)

    刘注:腊月里个腌鱼,喻很受人喜爱。按,指腊月里的腌鱼鱼行(háng)里很多,与“在行”双关。

        (5)郎做子巡检司门前个朱红棍,姐做子池里鲜鱼穿子腮。(卷2身上来)

    刘注:鲜鱼穿腮:鲜鱼腮红。按,卖鲜鱼时常用草绳穿腮,会有血出来,所以是红的。身上来,指来月经。刘氏没有注,估计不懂。这两句很明显跟当时男女双方的情况相符。本书中刘氏动辄说“和性事有关”,这里倒不提了。

        (6)送郎送到灶跟头,吃郎踢动子火叉头。(卷3送郎)

    刘注:火叉头:拨火棍。按,误,这里说的是烧灶时夹稻草的火钳。

        (7)小船上橹人摇子大船上橹,正要推扳忒子脐。(卷3老公小)

    刘注:推扳:推挽,即前拉后推。句中偏义,只用“推”。推船,即摇船而言性事。按,推扳,指摇船时的动作,并无“偏义”之说。

        (8)忙月里踏戽我听你盘工看,两面糖锣各自盪。(卷4两郎又)

    刘注:盘工:轮流轮换工作。糖锣:无此物。应是“荡橹”的谐音。按,盘工,就是指换工。“轮流轮换”不通。糖锣,是一种锣,现在常说“汤锣”。

        (9)六月里圆炉弗动火,酱缸淡子惹增盐。(卷5丑妇)

    按,刘氏对“酱缸淡子惹增盐”一句的说明很长,但是基本错误很多,没有说到要害上。不烦多引。原义很明确,酱缸(做酱的缸)淡了,要加盐(增盐)。是类似歇后语的用法,要点是后面,和“憎嫌”谐音(这一点刘氏总算注意到了,但是解释不合逻辑)。(436页)

        (10)结识私情好像茶叶能,团圆一篓有收成。姐道:“郎呀,我嫩蕊经汤把旗枪儿来放倒,啰知你年年弃旧又尝新。”(卷6茶)

    刘氏说,旗枪,经开水冲后,叶已展者如旗,尚未展者如枪。按,此说有误。《汉语大词典》注:旗枪,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又,结识,刘氏误作“结实”。(476页)

        (11)我当初青青翠翠,冉阝间吃你弄得黄熟子,弗由我根由蒂瓣骂梅仁。(卷6梅子)

    刘氏说“青”和“身轻”(未怀孕)谐音(按,吴语“青轻”不同音)。又说“黄簧”谐音,曲折解为“有孕”。仁,又和“人”谐音,指所怀的胎儿。按,这些只能是因无知而产生的臆测。梅子先青后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这里借以谴责郎的薄情,所以要骂“媒人”!

    (12)正是莲蓬梗打人拚子私情断,我是礲糠里[犀刂]鱼DE肚肠。(卷8丢砖头)

    刘注:……得到你的肚肠,指知道你的心肠。按,后一句意为:砻糠(谷壳)里杀鱼砻糠会粘住鱼肠子。比喻牵肠挂肚,放不开。

        (13)房里又是光滑滑个地平。(卷9鞋子)

    刘注:地平:地面。按,地平类似现代的地板,但是能搬动。如:有赤贫者,所亲偶寄地平一块,其人恐招盗,每夜必身卧其上。(笑府6卷) 忽听得床前地平下格格的响,……抬头看时,见一扇地平板渐渐推过在一边,地下钻出一个人头,……乃是一个和尚。(醒世恒言39卷)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5

    三、要吸取近代汉语研究的成果

     

        《山歌》里的语言,不光是吴方言的,还有一些是近代汉语通语里常见的词语,所以还需要对这方面的成果有深入的了解。最近20多年,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有很丰硕的成绩。可惜刘氏也没能充分利用(也许根本就没有调查过)。

        (1)我里老公谷碌碌介双眼睛弗是清昏个,你要看奴奴那弗到后门头?(卷1看)

    刘注:清昏个:昏的。“清”是虚义陪衬。按,“清昏”成词,指视力差,瞎。如:因我两眼青昏,就叫我是贾瞎子。(琥珀匙2出)

        (2)授记个梅香赔小心。(卷1捉奸)

    刘注:原注:“‘授记’如限打之类。”似言限制婢女打骂乡邻。……疑是“授计”之误,即出主意、叮咛。按,授记,指打骂以使记住不再做错事,引申为警告,警戒。如:受记:欲责人而姑警谕,以伺其悛之词。(正德姑苏志13卷) 谓责人而姑警之曰受记。(乾隆苏州府志2卷)

        (3)没要大熟牵砻做出来。(卷3思量)

    刘注:大熟牵砻做出来:稻子大丰收时打碾,准备大干一场。(做,注文里误作“作”。)按,刘氏显然不知道“做出来”的含义。做出来,闯祸,做坏事(兼有败露之意)。如:养娘将女婿病凶,姑娘陪拜,夜间同睡相好之事,细细说知。孙寡妇跌足叫苦道:“这事必然做出来也!”(醒世恒言8卷) 奶子看了簪,虚心病发,晓得是儿子做出来,惊得面如土色,心头丕丕价跳。(拍案惊奇36卷)

        (4)道人问道:“师父冉阝了能快活?”“我受子头发讨家婆。”(卷5和尚)

    刘注:道人:路上的人。按,路上行人没有叫道人的,这里是指寺庙里为和尚做杂务的人。如:却说这玉通禅师教老道人烧汤:“我要洗浴。”老道人自去厨下烧汤,……道人将汤入房中,伏侍长老洗浴罢,……老道人自去殿上烧香扫地,不知玉通禅师已在禅椅上圆寂了。(古今小说29卷) 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见了这几位冠冕客人踱进来,便鞠躬迎进。……说了三言两语,走出来吩咐道人摆茶果点心。(醒世恒言21卷) 《汉语大词典》注为“佛寺中打杂的人。”

        (5)看你行作动步,只道你勤来往,啰道你黄昏头脱子直到大天明。(卷6睡鞋)

    刘氏不认为“行作动步”是词,把“行作”解释为“走作”(《山歌》里没有用到),发挥了一通,结果并没有对文中的用法作出任何相应的解释。按,行作动步,就是行动的样子。如:豆腐羹饭鬼冷眼看他们行作动步,是专为女儿来的。(何典8回)

        (6)陈家妈妈有人缘,风月场中走子几呵年。(卷9陈妈妈)

    刘注:陈家妈妈:指陈旧布块,趣说成姓陈。妈妈,是对“抹抹”的谐音隐实示虚趣说。又变说为“陈姥姥”,便无谐音之趣。按,陈妈妈是隐语,指房事后擦拭阴部的绸巾。“妈抹”吴语也不同音。如:正待用着陈妈妈的时候,成珪摸着阴门湿搭搭的,……便向袖里摸出一条白绉绸汗巾,轻轻拭净。(醋葫芦7回) 了事帕,古谓之“淫筹”,盖一用不再也。今呼为“陈妈妈”,不知何义。(笑府11卷) 又叫“陈姥姥、陈姆姆”,刘氏不知道“姥”当读mǔ,故又有新的误解。如:丫环早已将温水换过,另换一方绸帕与他揩抹。阿有啥个名堂?有个,叫陈姆姆。起于隋末,杜伏威以为军中压魅之物,因此相传。(三笑27回) 吕种玉《言鲭》:今妇人亵服中有巾帨之类,用于秽处,而呼其名曰“陈姥姥”。(通俗编22卷)

        (7)丁香环子借介一双。(卷9烧香娘娘)

    刘注:丁香环子:叮咚响的环子。按,叮咚响和丁香是什么关系,不知刘氏是如何联想的。从文献来看,除了花名外,主要有两个用法。(1)指女性舌头。如:小姐……用双手儿搂定郎腰,吐出丁香,送郎口中。 (古今小说4卷) 他就张开樱桃小口,吐出一个丁香舌头,送到世成嘴里。(杀子报9回)(2)一种丁香花状的耳环。如: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那极贫小户人家,没有金的银的,就是铜锡的,也要买对儿戴着。(醒世恒言8卷)《汉语大词典》注:(1)借喻女性的舌头。(2)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6

    四、校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为方言口语的文献,《山歌》的校点有很多困难,以上已经讨论了有关这些方面的诸多问题。从刘氏出现的这些差错来看,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词语的解释当根据各种具体用例来总结,并考虑其出现的环境。而刘氏常常只凭想象给那些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加注,并武断地判定为原文的错误。

    (1)“未曾曾”,书中出现两次,刘氏都认为是错字。如:

    结识私情未曾曾,外头咦话捉奸情。(卷1捉奸)

        私情起意未曾曾,咦有闲人搬来我里个听。(卷7钉鬼门)

    刘氏注为:未曾曾,此三字不成意,当是“未着身”之误。按,从文意来看,都表示尚未(有、实行)。吴语常用类似“未曾/不曾”的格式表示否定过去动作(相当于“没有”),“未曾曾”当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2)又如“哱喽喽”,摹拟低语声。从本书的两个用例来看,其意义很明显。可是刘氏分别作出不同的解释。如:

        痴乌龟口里哱喽喽介通陈,只捉家婆来保佑。(卷2保佑)

    姐听情哥郎正在床上哱喽喽,忽然鸡叫咦是五更头。(卷2五更头)

    第一例刘氏的注为:哱喽喽,表示低声自语,别人听不清的象声词。按,这一说法还比较正确。第二例刘注却为:哱喽喽:鼾声。按,第二例中两人正窃窃私语,“忽然”天就亮了。所以要怨恨钦天监了。

        (3)“只有”的用法。《山歌》里,共有12处用到“只有”,大多是普通的用例,如:

    百样鸟儿百样声,只有青花样箇田鸡叫得忒分明。(卷7田鸡)

    但是下列3例中的“只有”比较特殊,刘氏都认为是“只因”之误。

    姐儿嘱付小风流,只有吃个罗帐里无郎弗好留。(卷1孕又)

        郎呀,只有吃个硬壳乌龟拘官[管]得我介紧,无钱弗放我自开门。(卷6厘等)

        只有贪杯着子郎个手,吃郎亲亲啧啧再斟斟。(卷6酒锺)

    从这些用例来看,刘氏解释为表示原因的“只因”并没有错,但是既然有这么些实例,就应该认定有这样的用法。不能一概斥为错误。

        (二)对于难字难词,要尽可能加注。从刘氏的工作来看,这一工作做得很不均衡。详略不匀,当注不注的还很多,还有注错的。部分上文已经指出,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1)从《山歌》来看,需要加注的,有两类,一类是对于理解文意很重要的词语,刘氏却不加注。如下列各例中的黑体字都没有注:

    搠破子个灯笼,个个眼里火,惯赌囊家要捉头。(卷1捉头)(抽头)

    只怕凤仙花子绽笑开来。(卷1孕)(绽,饱满。笑,(花的种子)裂开)

    更个恍水鬓梳来就是挂个招牌无两样,何消咦用脚撩郎?(卷2偷)(这样的)

    你好像绒帽子风吹毡做势,遏熟黄梅卖甚青?(卷2撇青又)(闷,捂)

    衬里布衫冉阝了能着肉?(卷2睏得来)(贴肉)

    小阿奴奴拚得个老面皮听渠勾搭句话,若得渠答应之时好上桩。(卷3一边爱)(主动找上门;采取主动的行动)

    我是铅弹打人铳口出,小囝儿家踏水暂时车。(卷3盘问)(不小心说漏嘴)

    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皂隶家婆会捉人。(卷4会)(指卖淫或嫖娼)

    我只爱你知轻识重随高下,缘何跟人走滚弄虚头?(卷6毬)(走滚,比喻意志不坚定;心活。弄虚头,耍花招)

    且拔起子枚头,抹乾净子个只船。(卷8船)(船中央固定纤绳的棍子)

    又作“楳头”:郎是象牙梳儿撩得奴个发,奴是低楳头短纤要郎钻。(卷2跳窗盘)

    刘氏注为“船头上供拉纤用的竖起的竹竿”,位置似有问题。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7

        另一方面,需要加注的是一些谐音双关的修辞方式。从上文已看到,刘氏无根据地猜测的地方很多,但是有些重要的现象反而没有加注。如:

    结识子兄弟又结识子个哥,你搭弟兄两个要调和。小阿奴奴有子田儿又要地,买子官窑冉阝少得哥?(卷4兄弟)(地,和“弟”双关。最后一个“哥”,是“官窑-哥窑”对举,双关)

    黄丝艸无根天养活,荷花荡里藕船来。(卷1娘打)(藕船,和“偶然”谐音)

    好似橄榄上佥皮捨弗得个青肉去。(卷2姐儿生得又)(青肉:亲肉)

    (2)加注一定要有依据,如根据过去的文献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可是刘氏往往凭自己的想象,把很简单的语言现象曲折作解,如:

    小囝儿家踏水暂时车。(卷3盘问)

    刘注:囝(jiǎn):男孩。按,读jiǎn的是闽语,这是常识。吴语只说nān,同“囡”。

        下一例的解释更为离奇了。

    人人骂我[毛乍]千人,仔细算来只[毛乍]得五百个人。尔不见东家一个囡儿[毛乍]子一千人了得佛做,小阿奴奴一尊罗汉稳厾丁。(卷4多又)

    刘注:[毛乍](zè):毛初生。……实指“交媾”之事。按,前面的解释和注音是从词典里摘来的(汉语拼音有问题),和文意不合,所以又有刘氏自己的猜测(交媾),这倒还算沾边了。但是从“东家一个囡儿”句,刘氏居然会扯到“中国的一个马郎妇”,其根据是“东家,犹言东土,与西方对言,指中国。”不能不叹服他想象力的丰富。民间常用“东家、西家”来说左邻右舍。哪能跟什么东土、西土联系起来呢?

        (3)民歌里,谐音的现象一般都是直截了当的,不必转弯抹角地猜测。如:

    城门散子要帮铁,婆娘家咦有小家公。(卷5小家公)

    刘注:帮铁:……谐音“帮贴”,即由拼扶意而谐音“姘夫”。按,从“帮铁”(用铁的材料加固)转到“帮贴”,再联想到“姘夫”(拼扶,不成词),不合常理。

    壮罗多,油碌碌,新出笼馒头能个样物事在上游了游。(卷9陈妈妈)

    刘注:壮罗多:应作“装露多”。露,指精液。而又谐音“漏”。按,这里“壮罗多”、“油碌碌”并用,显然都是形容词,不可能有刘氏联想的那种双关现象。

        (三) 改字一定要谨慎,对原文的每个字都必须十分重视。其实,根据我们的观察,冯梦龙此书印制是相当认真细致的,冯氏还对一些字加上声调符号,以表示其读音。所以作为校点者,首先不能轻易地认定原本有错误。但是从上文介绍的情况来看,刘氏在这方面还是很不严谨的。这也是近20多年来,中国出版界在整理明清时代小说、戏曲时常见的通病。极为典型的例子是,弹词《三笑》,有岳麓书社(1987)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的整理排印本,可是把两家的文本放在一起比较,简直不能让人相信,他们根据的底本竟然是相同的。原因就是因为两家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其中的一些方言字、词大幅度地改写。这显然是不负责任态度。这里再举一些刘氏校点中的例子。

        (1)“测、测测”,在《山歌》里的形式有“测声能、测测里、嘿测测”。刘氏都认为是拟声词,要改成“则、则则”。如:

    磨子无心空自转,弗如做子灯煤头落水测声能。(卷1引)

    刘氏把“测”改为“则”。注云:测声能:吱的响一声。“能”是“恁”的记音代替字。

        啰道家婆嘿测测保佑自情郎。(卷2保佑)

    嘿测测:刘氏改为“默测测(则则)”。注曰:则则:犹“吱吱”,低声自语。

    好像漏湿子个文书失约子我,冷锅里筛油测测里熬。(卷8睏弗着)

    测测里:刘氏改为“则则里”,犹“吱吱”。又说:冷锅里:“冷”是“热”的反义成误。

        按,这是几个不同的词。测声能,是火落水中的声音,与其说这种声音是“吱”,不如说是“嗤”。嘿(默)测测,是无语,默默(地)(自语)。测测里,又作“测测能”,默默(地);悄无声响(地)。如:(净)测测能,他是病虚之人[口虐]。(喊介)呔!(末) 先生,叫你悄悄的,为什么嚷将起来?(缀白裘12集4卷)“则”与“测”不同音,更无法和“吱”联系起来,这样的修改并不可取。

        (2)“头梳”(梳子)和“梳头”。下例中,这两个词语用得都很自然,说姑娘死了情郎,瞒着父母,在自己的梳妆盒(检粧)里面摆祠堂。

    爹娘面前弗敢带重孝,短短头梳袖里藏。袖里藏,袖里藏,再来检粧里面摆祠堂。几遍梳头几遍哭,只见祠堂弗见郎。(卷7摆祠堂)

    但是刘氏大概不懂“头梳”的意思,竟然说是“疏头”(向神灵求佑的文字)之误。把全诗改得反而无法理解了。这种不负责任的联想,令人惊讶。

    (3)文字的形体,也是值得注意的。顾、关两家的标点本有一些很明显的错误,刘氏仍然继承了下来。如:

      [毛乍][毛丫]囝儿轮蜪行,娼个见子气膨膨。(卷5[毛乍][毛丫]囝儿)

    刘氏注:[毛乍][毛丫]囝儿:即称男妓。按,[毛丫],左为“毛”,右上是“丫”,但是顾、关两家都误作“了”,刘氏也照抄不误。原文“了丫”形体接近,但还是能区分开来的。同样的还有一例:冉阝了三十岁个风臀还[毛乍][毛丫]?(卷5风臀)

    上面第一例,刘氏还注云:轮蜪:……当是“淘”的代写。“轮”当是“轧”的误字。(注中刘氏还把“蜪”写错。)按,“轮蜪”即成群,和“轧”无关。如:春二三月暖洋洋,标致弟弟轮淘行。(缀白裘12集2卷)

      此外,下例中的“嘴丫”(嘴,嘴皮子),也是“了丫”相混的例子。刘氏也承袭了顾、关两家的错误,写成“嘴了”(不成词)。

    硬子嘴丫了,说道恤孤了仗义。(卷9山人)

        同一篇里,还有“升”和“斗”混淆的例子:

    咦弗知是粮长斗级,咦弗知是謥[?]书老人。(卷9山人)

    斗级:刘氏沿袭顾、关两家的错误,仍作“升级”。“升、斗”两字全书都用到过数次,比较字形,应是“斗”(比较卷6墨斗),事实也应该如此。《汉语大词典》注:“斗级,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斗谓斗子,级谓节级。”

    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8

        (4)书中还有很多简单的校对错误,略举数例。

      冉阝教我靛池豁浴一身青?(卷1学样)(豁浴:刘氏误作“豁洗”。)

    瓜子尖尖壳里藏,姐儿剥白送情郎。(卷2送瓜子)(壳,刘氏误看作“彀”。)

    零了中间吃郎打子辘轳结,结来结去死还渠。(卷6棋)(辘轳结:刘氏误作“辘辘劫”。)

    你生罗卜到口豁声能。(卷7后庭心)(刘氏误作“罗萄”。顾、关本都误作“罗葡”。)

    细皮薄切,将就过子日子,只要匾担同心。(卷9鞋子)(细皮薄切,刘氏在正文中误作“细片薄切”,注释中不误。)

    我只道是同僚下降,元来到是你个些光斯欣。(卷9山人)(刘氏误作“光斯掀”。)

     

    五、余论

     

      以上指出的,并非刘氏对《山歌》所作注解中的全部错误,只是举例性地列出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至于刘氏对《挂枝儿》、《夹竹桃》的注解,也有很多类似的错误。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这是一本不合格的著作,对《山歌》研究来说,与其说是贡献,不如说是一种“破坏”。如果作者能持严谨慎重的态度,能充分吸取现有的研究成果,就不至于犯下如此多的错误。而进行类似研究的学者中,大木康作为一个外国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其著作能相当正确地解读《山歌》的文本,避免了很多刘氏那样的错误,学术水准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之下,作为中国的学人,实在要感到羞愧。

     

     

    参考文献

     

    曹志耘:《山歌》语法特点初探,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アジア言語論叢》

         第2号,1998

    大木康:《馮夢龍「山歌」の研究》,日本勁草書房,2003

    关德栋:《山歌》序(1959年,见《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新一版)

    胡明扬: 三百五十年前苏州一带吴语一斑,《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刘瑞明:《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中华书局,2005

    石汝杰:冯梦龙编《山歌》的虚词札记,日本《花园大学研究纪要》

         第20号,1989

    石汝杰:《山歌》的语言分析,日本《北陆大学纪要》第19号,1996

    石汝杰:《山歌》词语考释,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14卷,1996

    石汝杰、陈榴竞:《〈山歌〉索引》,日本好文出版,1989

    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翁寿元:《山歌》中方言词语汇释,汉语方言学会第6届年会论文,1991

    杨剑桥:“《山歌》注”补,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16卷,1997

    张惠英:《山歌》注(1-4),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10-13卷,1992-1996

    章一鸣:《山歌》所见若干吴语语汇试释,《语文研究》1986年第2期

    章一鸣:《山歌》所见吴语语汇续释,载作者论文集《<金瓶梅词话>和明代

        口语词汇语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周志锋:《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挂枝儿·山歌》(影印本),《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山歌》(顾颉刚标点本),传经堂,1935

    《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关德栋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新一版

    《山歌》(标点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冯梦龙全集·山歌》(标点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 校注错误很多

    作者:寒寒豆 发布时间:2013-05-22 14:34:20

    书中看得出,作者对苏州话不太熟悉,不过这不要紧,研究归研究不一定要精通,最要命的是,作者未能取长补短,对很多吴语词进行“幻想式的解释”,出现很多荒唐的解释现象。其实这些吴语词,现发布的词典、论文里大多有。山歌的语言,苏州话,很多词至今还在用,问问就能明白。

    刘氏的校注,即便普通苏州读者看了,也能发现明显的错误。实在不明白刘氏为什么这么做,明显被人找出问题的地方。

    语言学者石汝杰对此书有8篇点评,指出该书上百处荒唐之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经典(324+)
  • 无缺页(396+)
  • 格式多(295+)
  • 傻瓜式服务(588+)
  • 无漏页(370+)
  • 目录完整(366+)
  • 无水印(379+)
  • 赞(644+)
  • 藏书馆(94+)
  • 全格式(158+)
  • 超值(373+)
  • 情节曲折(233+)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5-01-05 15:12:37 )

    OK,还可以

  • 网友 石***致: ( 2024-12-24 06:16:38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冷***洁: ( 2025-01-04 09:50:55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丁***菱: ( 2024-12-31 07:01:5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师***怀: ( 2024-12-11 19:17:4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宫***玉: ( 2024-12-21 02:14:19 )

    我说完了。

  • 网友 孙***美: ( 2024-12-10 20:33:3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步***青: ( 2025-01-05 13:13:22 )

    。。。。。好

  • 网友 印***文: ( 2024-12-28 07:34:1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寿***芳: ( 2024-12-22 00:34:5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曹***雯: ( 2025-01-06 21:26:3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瞿***香: ( 2024-12-22 01:29:1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邱***洋: ( 2025-01-03 10:15:24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利***巧: ( 2024-12-22 23:06:2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23 11:43:10 )

    好6666666

  • 网友 訾***雰: ( 2025-01-06 18:12:3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