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附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情感依附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作为精神分析师,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感动和指引。
书籍目录:
中文版导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成功者们
第二章 童年痛苦的外化
第三章 童年痛苦的内化
第四章 无法实现的承诺
第五章 超出预期
第六章 家庭的重要性
附录
作者介绍:
亨利•马西(Henry Massie)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在母亲—婴儿的互动模式、母婴关系对婴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国际著名的研究“依附关系”的学者。
内森•塞恩伯格(Nathan M. Szajnberg)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担任沃勒斯坦研究基金精神分析方向的研究者,致力于精神分析方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的长程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有一门学科叫“父母”
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你身体的全部感受与运动、器官的生长与老化,以及大限到来时的灰飞烟灭,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虽然独立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进化的杰作,但也需要付出承受孤独的代价。
好在造物主造人,不会是他们之间没有链接,也不会放弃由链接导致的宏大而和谐的美感。造物主制造的这个链接其实非常强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
你的身体疼痛的确不能引起他人的身体疼痛,但却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所有活着的人,都曾经心痛过自己爱着的人的所有的痛,有些时候甚至比痛着的当事人还要痛。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由情感的通道制造出来的。
我在临床中发现,在中国文化圈内,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有两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高于母亲的预估,所以母亲对孩子的能力有相当大的贬低和成见。担心、指责、怀疑和失望,充斥在母亲跟孩子的关系中。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们为了维持与母亲的情感链接,避免分离、抛弃和被抛弃,需要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涂,才对得起母亲潜意识的“希望”,也才能够继续跟母亲“在一起”。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爱母亲,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母亲为了做母亲,在人格上准备不足,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信任能力,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
说到底,母亲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因为爱孩子,是那种不忍看到孩子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爱。可惜这是不那么健康的爱;在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中,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
无数经验和研究证明,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个。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让一个人识别自己针对自己的阴谋、看清自己对自己设置的陷阱的学问。所...
儿童感到痛苦的时候,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式来缓解: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问题行为(常常是极度的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者行为涣散);另一种是停止对情绪进行躯体化,从而把痛苦指向内心。痛苦内化通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绪经常破坏儿童的人格发展:导致缺乏胜任感、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有时甚至是补偿性的夸大或者自负。
大多数痛苦的儿童主要通过外化或内化作为其应对方式。然而对他们来说,在痛苦内化和行为外化之间不停地来回转化,直到症状和人格扭曲之间获得相对稳定和平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标准:1、无法注意到细节和工作;2、无法持续维持注意力;3、别人说话时似乎没在听;4、缺乏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5、遗失活动必需的东西;6、容易分心;7、健忘;8、在座位上无法安静坐着,动来动去;9、时常离开座位,坐不住;10、过度地跑或者爬高;11、无法安静地游戏;12、“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像被马达驱动一样”;13、太快地抢答问题;14、无法等待轮流;15、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符合至少6项以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或者至少6项多动或冲动的症状,并且适应不良,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才能作此诊断。)
本章描述的3个男人和4个女人,作为成年人的他们过着很充实的人生。他们的经历揭示了父母是如何使孩子过上这种生活的。从76个被试的大组里选出7个人构成了这个小组,父母在他们的童年早期是做得最好的——对孩子有同理心、投入、关心、有条理、亲切、有回应。30年后的现在,他们在这群被试里是生活得最好的。我们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他们成名或者富有,而是他们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些都是良好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风度翩翩,令人愉快,目前没有经历情绪上的痛苦(虽然有两位受益于过去的心理治疗),工作成功,关心他人的生活,婚姻幸福。我们将让他们的生活来告诉我们,并去聆听父母和孩子的真心话。在如何抚养好孩子这条路上,我们相信他们展现了某些基本的东西。不过,没有任何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生活是完全免于痛苦的。他们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如何克服生命中的问题,以及困难又是如何塑造他们的。
尼古拉斯:确立了三件对他很有意义的事:首先是他与父母双方都很亲密;第二,他对与父亲分享智力活动感到兴奋;第三,他独立于父母。……母亲快乐精神的感染力显得尤为突出;而在互动中、睡前故事游戏中,以及分享引擎改造事业如何顺应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父子一起思考的愉悦感具有同样重要的感染力。也传达了家长的权威感和富有同理心的明智的纪律约束。父母对孩子充满兴趣和热爱,他们努力保护他并积极参与他的生活。父母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为尼克做出了能够胜任的示范,并希望他能做得很好。相应地,尼克对父母的崇拜也使他想做得很好来取悦他们。……当父母受到疾病、婚姻问题或社区恐怖事件的打击时,即便是很谨慎的父母也无法隐藏他们的情感。尽管孩子们可能什么也不说,父母的焦虑也会传染给孩子并与他们的内心产生共鸣,在孩子的人格和潜意识中生成一股情绪流。……尼克的父母真正欣赏他,这是非常意义深远的一种立场,是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礼物。父母太容易把他们自身的需求和缺点投射...
看--爱与耐心的凝视
布洛迪对母婴互动的观察,是精神分析方法学上重要变革的一个典型代表。
专注地看
没有完全一样的婴儿,也就没有养育孩子的标准程式,母子相互给线索,在探索的游戏中实现符合每个婴儿特殊气质的最佳匹配。观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迪和思考,我们了解了我们是怎样长大的,也了解了当母亲的凝视变成回避、躲闪,或变得心不在焉、被分离所中断,孩子内心可能会有的绝望与悲伤,好像一个生命的灵魂之火花开始在眼睛中闪烁,没有遇到回应后就此黯然熄灭。此刻我想到,我们都是外星人,在母亲的凝视中寻找到同类,完成对接后成为地球人,从此安居乐业。否则,我们就成为眼神空洞、行尸走肉般飘荡的游魂。
对应的,必须开启另外一个观察的窗口,去审视一些母亲的历史与现实。
完整地看
“我们必须睁大眼睛仔细查找答案,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在实际的生活中,父母面对孩子时,应该致力于完整地看。完整地看,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难做到的。因为朝夕相处,对父母而言,很容易出现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看”;对孩子而言,好像父母是天下最有成见的人,“看”死了自己,总盯着某些部分如成绩、行为习惯等不放,真是憋屈死了。如果睁大眼睛,前前后后、左左右有,仔仔细细看个清楚,如果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认认真真问个明白,情形肯定是大不同的。
长远地看
孔子云“三十而立”,在30岁这个点上回望,看立了一些什么、如何立的,看父母如何影响孩子,这些结论太重要,值得在此引述,反复阅读:
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执行/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
父母的镜子
当我们在咨询过程追溯那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时,几乎总会发现从他们出生开始,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就有某种偏差。这些通常源自父母的家庭或自身经历所造成的负面因素,却极大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使他们的创造力受到抑制,难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发生种种困难。
我们知道,婴儿出生后在心理上最首要的环节就是对母亲的依附,凭借母亲提供的关注、爱抚和回应,婴儿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后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依附》的作者认为,母亲和婴儿的这种互动会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神经心理学层面。其中,宏观层面指母亲的慈爱、快乐、保护等特质,也就是母爱,总体上对一般的母亲来讲没有问题。具有挑战性的是微观层面,即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微观体态互动,比如手指碰触、言语表达、亲吻、凝视、表情等,这些互动”使母爱具有可操作性:,是真正体现母亲养育方式的核心环节。......
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接而陷入沮丧之中。如此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某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甚至在婴儿期他们就会面临母亲照顾上一些微小的疏忽,这些疏忽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到受挫,但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但如果挫折过于强烈,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停滞,陷入退缩当中。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有很多偏差都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情感依附》一书观察了一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家庭,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呈现出十三个特征,其中一个是“倾向于把情感投射在孩子身上”。意思是说,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不是尽力去理解孩子的内心,而是用自己的情感去代替孩子的情感,使孩子实际上处在被忽视的状态中。
可以说明母子彼此都是对方生活的侵入者。
即使做得很好的父母,他们身上的一些负性情绪也会间接地影响到...
儿童早期发展课程,其中一部分是基于西尔维亚.布洛迪的研究,已经被制成一部名叫“六周时的喂养模式以及母婴互动”的教学片。
这部教学片的解说语言平实,直白地用慢镜头呈现了两人花费数小时、仔细地实时查看电影的逐个画面后而做出的解释,这是他们为研究婴儿发展而开创的技术。教学片向我们展示了17位母亲喂孩子的方式,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方法都形成了独特的模式,有一些模式很好,也有很多模式是破坏性的。
比如,我记得有位母亲面带微笑,平静地看着她六周大的女儿有节奏地吮奶。婴儿的小手舒展地放在母亲的乳房上,母亲轻轻吻着孩子,孩子慢慢地睡着了。另一位母亲则把儿子抱在大腿上,没有抚摸过他一次,脸上一直毫无表情。只有汤勺和奶瓶碰触着小男孩的嘴唇,孩子的手在空中徒劳地抓来抓去。还有另一个案例就像重复的噩梦一样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把女儿放在桌上的摇篮里,自己站在一手臂远的地方,拿着奶瓶放在孩子的嘴里。这位母亲环顾着房间,看上去无聊烦闷。一旦当婴儿吐掉奶嘴,母亲就愤怒地把女儿的头猛然拉回原来的位置。婴儿的头向前倒着,露出痛苦的表情,好像要哭的样子,却因为奶瓶在嘴里塞得太紧而哭不出来。房间里所有观看影片的人都因此而感到窒息。
我的第一批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个成功地实现了死亡的愿望。......我永远不会知道他是跳下、跌倒还是被谁退下来的,但我得以体会这令人谦卑的教训,那就是我无法阻止人们为某些童年的心灵创伤而付出代价。
三年后,也就是1971年,我完成了常规的精神科住院医师的实习。沿着儿童在家庭中的早期经历是成人精神病理学主要来源这一方向,我在新兴的家庭研究领域谋得一个研究员的职位。这让我有机会得以进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埃莉诺.盖尔森研究托儿所,该项目开创性地发表过关于性别身份在生命早期是如何形成的论文。他们的方法就是,把孩子们在游戏、性觉醒及儿童生活实践(比如生病、与父母分离、兄弟姐妹...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作为精神分析师,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感动和指引。
精彩短评:
作者:流水斜阳 发布时间:2015-06-15 11:28:19
超级棒的研究,超级棒的报告,超级多的启示。无论我们多大,离开得多远,我们的肩上始终都背着原生家庭。也许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没有遇上好的父母,也许很多人虽然在早年遇上了好的父母,但仍然无法阻挡未来道路上无可预见的创伤。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的身体和心灵还在,就还有内省和成长的空间,去长大,永远不嫌晚。
作者:水湄物语 发布时间:2016-04-08 14:52:39
总结下,其实对孩子的坏影响,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没有独立和完善的人格,没有自己的生活。
作者:chaim 发布时间:2015-11-23 01:04:30
十年前要是能看到这本书,或许会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不必纠结痛苦这么多年。总感觉自己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情感冷漠,敏感,内向,害羞,害怕大声讲话,讨厌被人指挥,不喜欢小孩,讨厌吵架,讨厌冲突,不喜欢突发事件,焦虑,强迫症,完美主义倾向,防御性强…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家庭带来的。至于怎么修复,目前无解。书中一句话: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希望有过家庭创伤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许可以帮你弄明白你为何成为现在的你。马上要为人父母的建议也多读读,育儿必备。
作者:代亚冲 发布时间:2021-11-05 19:08:46
麻痹了的舌头,就算再美味的食物,都尝不出来;那么,一个麻痹了的脑袋,就算你把再优秀的老师,再有用的知识,放到他面前,他也感受不到
作者:临素光 发布时间:2017-08-15 22:09:34
跟踪76个孩子从出生到30岁的心理性格变化,充分证明养孩子是门玄学。好的父母不一定会养出好的孩子,差的父母不一定会养出差的孩子,但也完整梳理了好和差是如何作用于人格发展的。能够摆脱早期糟糕影响的人,往往只经历了一种创伤,多于一种就艰难得多。唯一确定的是:等到真的想养孩子,再去生。
作者:行之 发布时间:2015-11-05 08:02:06
孩子不是父母培养大的,而是孩子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到了成长所需的东西;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每一对父母都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深度书评:
本书心灵的力量
作者:章熙蓓嘉 发布时间:2013-08-22 10:49:46
我读过这本书好几遍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新感受,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我买了十几本送给心理治疗师,)他们更需要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每个人都具有,只是没有正念的训练,而被事务性的东西给消耗了。本书恰恰是教你开发这种力量的,用于维系着你的生活、工作、家庭和社区和社会等。
声音的偏执
作者:清心·薄荷 发布时间:2008-04-08 11:35:48
历史不只是时间的叙述,它还是空间的。
声音是记录这种空间性的一种维度,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声音的消亡。
流传乡野的自然声响湮灭了,因为一夜之间城市就扩张到了山脚下。
手艺、吆喝、玩意儿都被现代化的飓风卷走了,生活本身的各种发声退化、衰弱,直至“蒸发”。
人们不那么在意,因为科技无所不能,也许在你想要的时候可以模拟,模拟并不能取代。
更糟的是,我们的听觉已经麻痹,如同我们的味蕾,我们的视力,一再被“美好”轰炸。
我的偏执,可能是不妥的。却还是相信和坚持,对声音的种种敏感会有意义。
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无论身处何处,张开你的耳朵,看究竟能捕获多少细致的声音。
人应该是丰富的。感觉应该是灵敏的。可我们的感官一样样失灵,可怕的亚健康,可怕的贫弱。
这个月初,我知道了彼得·科萨克。
他令我兴奋。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远远的走在前面,像精神路标一样,感召有心的后来者。
他的项目《你最喜欢的伦敦的声音》在这个夏天延续为“都市发声”系列《你最喜欢的北京的声音》。他捕捉着城市变迁的符号,那些正在消失的声音让我们熟悉并且错愕。
我对声音创作的理性和感性推敲不已,过程充满困惑。
从替换实验以测试声音的记忆效果所感受到的最初亮光,到视频创作中不同音乐类型与色块之间通过切换和节奏产生变化,使得视觉和听觉彼此打通;从声音方案征集到现场采录声音素材及实验创作,我逐渐认识到声音的价值和魅力。
声音充满想象,它们的表现力超乎我的预期,让人抑制不住的激动,语言真的乏力,只有倾听者能够明白那些声音的神奇。
我想“偏执”的继续可能是回应彼得·科萨克(们)孤独前行的最佳方式。
——2005年12月28日
如果我们都能自觉地关注现实生活的声态和音景,
那么我们对城市发展所做的“发声”必定更有批判性和建设性。
读完《都市发声》,我这么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差评(66+)
- 书籍完整(673+)
- 无缺页(204+)
- 内涵好书(367+)
- 超值(337+)
- 小说多(605+)
- 推荐购买(643+)
- 微信读书(124+)
- 购买多(522+)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5-01-04 00:04:4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隗***杉: ( 2024-12-20 03:45:0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石***致: ( 2024-12-19 12:13:2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康***溪: ( 2024-12-18 16:06:27 )
强烈推荐!!!
- 网友 曹***雯: ( 2024-12-14 03:47:0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焦***山: ( 2024-12-29 10:33:06 )
不错。。。。。
- 网友 益***琴: ( 2025-01-06 23:51:4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饶***丽: ( 2024-12-16 20:39:2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龚***湄: ( 2024-12-14 09:27:3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居***南: ( 2025-01-09 17:57:3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权***颜: ( 2024-12-23 09:19:0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习***蓉: ( 2025-01-05 23:45:45 )
品相完美
- 理想树 2020版 初中必刷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RJ 人教版 配狂K重点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不再害怕尝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梅兰芳传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竹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外研社·柯林斯学生实用英汉汉英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可开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世界著名美术馆馆藏 拥抱艺术 安格尔 速写作品赏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税法与税务筹划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09春寒假乐园九年级理科[B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小提琴考级曲目大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