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高级产业经济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51

高级产业经济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高级产业经济学精美图片
》高级产业经济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高级产业经济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1049936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51

内容简介:

《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版)》新世纪高校经济学教材译丛。《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版)》内容涉及寡占理论基础、占诺模型的新古典主义经验研究、结构-行为-绩效关系的早期经验性研究、策略性行为、串谋和非合作串谋、市场结构与企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垂直约束等内容。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序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领域

1.2 理论与经验性研究

1.3 进入壁垒与结构一行为一绩效范式

1.4 理论成果丰硕的十年

1.5 本书概要

第二章 寡占理论基础(一)

2.1 引言

2.2 古诺的原话

2.3 古典寡占理论简述

2.4 最优反应函数

2.5 存在性

2.6 稳定性

2.7 比较静态学:企业数目

2.8 限制性行为

第三章 寡占理论基础(二)

3.1 引言

3.2 作为一种静态博弈的古诺双寡头垄断

3.3 静态还是动态(纳什还是古诺)

3.4 推测变分

3.5 合作系数

3.6 产品差别化的代表性消费者模型

3.7 古诺与产品差别化

3.8 伯特兰与产品差别化

3.9 价格与产量

3.10 供给函数寡占模型

3.11 生产能力约束下的两阶段竞争

3.12 结论

第四章 寡占理论基础(三)

第五章 结构——行为——绩效关系的早期经验性研究

第六章 有关解释和设定的争论

第七章 市场绩效的经验性研究

第八章 策略性行为:投资于进入阻止

第九章 广告

第十章 串谋和非合作性串谋

第十一章 市场结构、进入和退出

第十二章 企业结构、合并与合资企业

第十三章 垂直约束

第十四章 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术语对照表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版)》新世纪高校经济学教材译丛。《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版)》内容涉及寡占理论基础、占诺模型的新古典主义经验研究、结构-行为-绩效关系的早期经验性研究、策略性行为、串谋和非合作串谋、市场结构与企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垂直约束等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水果 发布时间:2021-06-03 01:22:10

    2021, 18/52

  • 作者:浓浓 发布时间:2022-01-17 23:09:36

    很糟糕的译文。更糟糕的是章节结束后的点评完全是用模板写的,感悟一段,引用一段随便哪个哲学家大作家的话写一段,然后征引一些别家的思想,然后再一段古人评论拼凑上。最糟糕的是我买到的书纸张非常差。

  • 作者:安心读书 发布时间:2024-03-15 18:11:01

    我在《遗失》中将自己遗失在了《白发卡》。梁晓声也太会写了,每个故事都直击灵魂。读《白发卡》一直绷着,文末蕞后一句话:“在一个人灵魂中扎下根的,必长出叶子。”让我瞬间泪奔。

    书中的“布拉吉”“板障子”“玛达姆”等家乡方言,亲切而温暖,恍惚间把我这个哈尔滨“丫头片子”带回了童年。

  • 作者:VON0079 发布时间:2024-03-22 10:48:54

    对当今理论物理很多方面都有涉及,不过皆是浅尝辄止,但是再细讲了我怕我也看不懂了……

  • 作者:Miss.Y1 发布时间:2022-03-09 20:12:52

    几乎都是重复的..........有用的信息太少了

  • 作者:躺倒斋主人 发布时间:2021-07-04 17:06:54

    儿童读物


深度书评:

  • 初看是干货,再看是常识,ppt金句集

    作者:Elaine靖怡 发布时间:2019-01-15 00:21:23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讲了很多干货,但仔细想想又都是一些常识,实操性不强。适合写PPT的时候做金句用。

    《小群效应》精华摘录

    >> 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称为“小群效应”。

    >> 在社交网络中,有六大驱动力不容忽视,它们分别是:荣誉驱动、利益驱动、关系驱动、事件驱动、地域驱动、兴趣驱动。

    >> 社交网络,包括社群在内,可用一个基础模型进行归纳,分别由“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三大支点构成。

    >>判定社群优秀与否的三个标准:

    在“三近一反”构建的基础上,小群中的人们互相认识、互相信任有加,且高度活跃。这三个特点甚至可以用作衡量一个社群是否优秀的三个核心标准。

    >>大型社群提出的两个关键命题:

    一是社群的组织方式。

    二是信息的传播扩散方式。

    >>划分社群的不同方式:

    (1)社群的第一种分法:根据组建目的,社群分为事件驱动型社群和关系驱动型社群。

    (2)社群的第二种分法:熟人型和陌生人型

    (3)社群的第三种分法:社群根据用户核心动作的不同分为浏览型和互动型。

    (4)社群的第四种分法:关系平等型和关系不平等型(关系不平等型是指成员之间的价值获取是单向的,如名人、明星和他们的粉丝之间)

    (5)社群的第五种分法

    社群根据模拟的场景分为7种,分别是:街边集市、社团圈子、俱乐部、社区公园、商场、大型游乐场、大型商业中心。

    >>区分社群成员角色的不同方式:

    (1)根据用户对社群的贡献和影响力程度,将其分为原创用户、互动用户和浏览用户。

    (2)Plant(植物型):低频浏览。Animal(动物型):高频浏览。Human(人类型):产出动作和内容。God(大神型):产出影响力。

    >> 大部分用户长期活跃在4~6个群中,那多是由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同好密友所构成的不足20人的小群。这是社群中最小规模,也是最坚实的存在。

    >> 在社交网络中,产品经理们将能够促成用户活跃、降低互相认识的门槛,以及加为好友(结网)的基础归纳为“三近一反”。其中,“三近”指的是相近的地域、相近的年龄、相近的兴趣爱好等,“一反”最早是指性别相反。

    很快大家便发现,拥有相似的个人资料,发布相似的消息,拥有相近的财富、相同的社会地位、相似的履历,在某一游戏中拥有相似的等级和战斗力,乃至某个时刻都在减肥,都喜欢某个明星,都喜欢看某部电视剧,都想辞职去某地旅游,都在为家里的小朋友挑选幼儿园等相似的背景和需求,都被纳入“三近”的范畴中来。

    “一反”则指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除去我们最熟悉的两性关系外,典型的还有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

    >> 豆瓣技术副总裁耿新跃说,用户加入一个社区(或者社群、小组)多半会有数个诉求,分别是:

    (1)问答求助。

    (2)炫耀。

    (3)寻找共鸣。

    (4)分享知识和资讯。

    (5)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维系关系等。

    (6)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 好社群的出发点: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

    >> 三个问题:

    (1)解决了什么根本性问题,以至于让用户第一眼看到你时就加入?(工具性)

    (2)如何不仅让用户加入,还能促使用户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拉进来?(病毒性)

    (3)如何吸引用户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用、后天用,甚至每天用?或者今天买、明天买、后天买,甚至每天买?(长连接)

    >> “工具性”用法在三个层面发挥作用,分别是:

    (1)外部性。帮助社群建立巨大、潜在的用户池,源源不断地吸引新成员加入。

    (2)过滤器。将新加入的用户迅速引导至属于他/她的“三近一反”的小圈子中去,以提升活跃度。

    (3)望远镜。用以观察社交网络或大型社群的变迁,从而寻找到新的获取红利的切入点。

    >> 我们将用户在小圈子内互相比拼、竞争以凸显自己某种形象和地位的现象,称为“小池塘里的大鱼”。“大鱼”代表用户想要塑造的形象和地位,而在一起互相比较的人群就是“小池塘”。

    >> 划分“小池塘”的方法简单汇总如下:

    ·和全部用户比较(适用于没有关系链或以陌生人为主的产品)。

    ·和好友比较(关系链是天然的小池塘)。

    ·和“三近”(等级相近、战斗力相近、能力相近)的用户进行比较(动态进阶机制)。

    ·和有相同兴趣的小范围好友比较(更小的池塘,如“微信读书”“微信运动”采取的策略)。

    ·和用户过往的表现比较(如王者荣耀中提示第几次“超神”)。

    >> 为了获得虚拟的荣誉和地位,塑造某个自己想要的形象,人们会持续地投入时间、资源和金钱等。比较和比拼、炫耀最终的胜利等,都是用户受荣誉驱动而做出的行为。

    >>比较、够够手的进阶机制、小池塘,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了社群运营中一条清晰的主轴:

    用户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小池塘里的大鱼

    “比”(形成了动态的池塘)

    塑造用户“够够手”的自动进阶机制

    吸引用户,完成黏着和转化

    明确商业模式

    >> 社群只需要不断强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自然会吸引其他领域的强者前来谋求合作。我将这个现象称为“长板效应”。

    >> 典型的“社交蒸发冷却”现象,在垂直社群中,大量新用户涌入带来了许多基础而重复的问题,导致高阶用户最终离去——高阶用户希望在一个专业圈子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新用户也会因为没人回答问题而离开,结果导致整个社群衰退。

    >> 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冲上去向对方推销,而是通过他的2~3位好友去影响他。

    他看到,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由两人共属圈子的相似性决定的。影响一个人周围的好友,会产生许多企业想要的转化结果。

    >> 在实际运用中,“密集度”和行动指引一样可执行、可触摸、可调整,并渐渐被业界所接受。这恰恰是由社群的特点所决定的。“相似人群”所形成的社会压力和从众心理,导致人们在一个小社群中被间接影响。当达到一定密度时,密集发声的价值才会凸显。

    >> 密集度和“小池塘里的大鱼”几乎是绝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们更希望在和自己“相似”的人群面前炫耀和分享,也会因为自己的好友而被影响。当有多个用户在一个社群中“炫耀”或“分享”、维系关系或表达诉求时,这个社群就被影响了。

    >> 用户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关系”和哪些信息。结论是,每天推荐的信息可被归纳为几个特定维度:好友在看、大家都在看、此刻最热、与你一样感兴趣的用户也在看、编辑推荐、猜你喜欢等(视频网站的推荐也多采用类似逻辑)。

    >> 运营的本质是吸引用户将更多时间投入进来,“运营者努力消耗用户的时间”(强运营)与“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弱运营)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关系”还是“噪声”:

    (1)结论一:不存在互动很好但成员之间很分散的社群;互动频繁必然导致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反之亦然。

    (2)结论二:真实的社交网络(从互动数据上看)都是冷淡的,相互之间的互动不是那么频繁。只有在一些小型和中型社群中,成员之间的互动才非常频繁。

    (3)结论三:互动很频繁的小组/社群,成员之间很少分裂为多个小圈子。核心人群对社群影响非常大。

    (4)结论四:如果小组/社群规模大,就会导致成员之间互动冷淡,继而导致成员之间分裂成更多小圈子。不过,即使是小型的小组/社群,如果互动冷淡的话,成员之间也会分裂。

    (5)结论五:兴趣社交中互动讨论热度的上限,是熟人社交的下限。兴趣社交反对无意义的闲聊,话越多成员越会排斥,乃至逃离。而熟人之间容易滔滔不绝,闲聊反而被认为是在联络感情。

    (6)结论六:社群规模越大,成员之间的对话会略有增加。

    (7)结论七:大型社群越大,KOL和主流人群的影响力越弱。

    (8)结论八:社群的升级和跃迁受到四种力量的影响,分别是:成员之间互动是否频繁、是否有一个足够大的主流人群、商业化力量的介入,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

    >> 强运营还面临着成本压力。以强运营的微信群为例,按照许多社群乃至圈子所强调的规则,违反规则的成员应当被移出圈子。但当坚持执行规则时会发现,执行规则的成本远远大于新建一个社群。这些成本包括:

    寻找成本:找到那个成员并剔除出去所需的时间。

    情感成本:面对被剔除成员可能产生的抱怨和怒火。

    运营成本:维护社群、发起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等各项实际成本。

    潜在损失:如果该成员是高阶或活跃成员,移除该成员还可能会对社群的活跃度造成影响。

    噪声产生:如果不移除,则相当于默许成员继续破坏规则,并导致更多噪声产生,继而驱赶了其他遵守规则的成员。

    >> 机制运营可以用三个步骤来解释。

    第一步:将用户人群进行细分。只有将人群实现细分,才能将他们引导到兴趣相似的人群中去,也才能引导用户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效提升互动率。这是“三近一反”策略的实际运用。

    第二步:对产生的内容实时分类,最简单的区分是将其分为阅读型和讨论型,根据不同内容配备不同流量资源进行推广。

    第三步:让内容呈现去中心化。所有内容都有基础曝光流量,根据不同内容属性,充分利用好友关系链、细分人群等来做相关性曝光推荐等,让流量得到最大利用。

    张威认为,用户基于内容充分交流,社群才会更活跃。其关键在于新帖发表后的短时间内就有人参与互动,以让发表内容的人感觉愉悦。

    >> 值得参考的是质量分值的构成,包括:小圈子中用户的全部时间累计,30天和7天内的发帖、回帖数,以及30天和7天内活跃用户数等。另外,还要兼顾发帖、回帖的质量,例如优质帖子权重更大等,关注点仍是小群成员发帖和互动这些核心行为。分值越高,表明小圈子越活跃,当达到高度活跃状态时,哪怕创建者/群主已经离开,也不会造成影响;如果分值过低,则小圈子就会迅速衰亡。

    >> 游戏设计中,几个核心需求一直发挥强力主导作用,也是产生付费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

    ·安全需求。人类历史上族群的诞生,就是以安全为前提。

    ·成长需求。每个成员都希望自己逐步成长,进入更高阶层。在“小池塘里的大鱼”这一章节中,我们深入讨论了“用户进阶机制”这一点。

    ·探索需求。不同地图和任务、新鲜玩法、新英雄和装备等,都会吸引成员展开更多尝试。

    ·交互需求。成员之间互相发起任务,展开沟通和讨论,寻找共鸣,分享资讯等,都是交互需求的产物。

    ·审美需求。精美的设计,从背景画面到虚拟形象等。

    ·尊重需求。各种“比较”下的排行榜、等级、勋章等,都在体现成员的尊重需求,让每个成员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荣誉,塑造形象等。

    ·个人实现。引导用户完成目标、解决问题、表达诉求等。

    >> 事件驱动不如关系驱动,兴趣驱动不如地域驱动,利益驱动不如荣誉驱动

    >> 我将你的目标视为我的目标,并自觉分配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帮助你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事件驱动。模拟、确立并夯实了无数粉丝与社群运营者们的关系后,大事件就开始成为最大的驱动力。而运营者只需要经常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粉丝一个目标。

  • 用心用情指引学生走向文学阅读

    作者:戴文开 发布时间:2013-02-14 07:54:09

    (注:此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阅读感受,并非书评。请大家见谅,并请多多指教,谢谢。)

        记得在念中文系的时候,在教育学课上邂逅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老师深情的描述中我见到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对每个学生全心全意的爱,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付出,以及对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与认真实践。对于一向热衷于文学的我而言,在脑海中站满了一排排文学大师与他们写下的意蕴深邃的字句,而彼时竟不自觉地请求他们再挤挤,以便让这个教育家与他们并列站在一起,共同指引我走在通往未来的修行路上。之后,我便与苏霍姆林斯基渐渐熟稔,经常在他的著作里与之相会,在提笔写下教育小论文里得到他的驰援,在与同学关于教育问题的交流中受到他的点拨……在他的帮助下,我把走上三尺讲台的未来看作是走向远方伟大而充满魅力的精神圣殿。当我刚迈完如愿的第一步后,却发现自己的现实离这片精神净土还遥远得很,当年种种设想的情形都是含着理想化倾向的。想来,遇到的许多问题可能也曾出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面前,但自己却无法向他这般很好地去思考与解决,所以也有过“人与人注定差别万千”的想法。时光一逝,而今自己业已站在第二轮高三教学的末了了,回首一路走来的六年岁月,从磕磕绊绊到逐渐趋于成熟自信的教育教学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人与人之间虽有差别,但可以通过用心用情的思考研究与实践体验来努力接近。即使当年遇到过的许多问题的确也曾出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面前,在我现在看来,他能成功地打开学生的“心门”,指引他们走向光明与美好并非是我读到的著作上写得这般简单轻松,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与反复努力的。所以,我想要与他再一次地相会了,这一次,不是对于现实的简单唯美的憧憬,而是带着这些年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学生的理解,再思考,再出发。这一次的起点便是再次捧读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去思索,诚如书中《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我一直难以忘怀2012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其他科学奖项相比,文学奖没有那么多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他通过反讽的幽默方式表达了整个世界在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面前,对于从未间断呼吸着的文学空气是全然不在意的;反之,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便如巴尔扎克所言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秘史”这样的话语,这告诉我们文学的力量巨大却只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不管如何解读,我认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与文学关系密切的语文学科上,不仅要重视学科的工具性,更需要认真体悟其人文性,在自己的心底为文学留下一片纯净的天空,去理解人性之美,感受生活之真,展示精神之气。

        要做到这点的第一要务便是让学生对文学阅读产生兴趣,而所谓的“万事开头难”用在此处大抵是恰如其分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一文中提到“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而“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这些年的教学中,自己也在参悟与实践这两点。因为学生对文学阅读产生兴趣的初始便是要对课本中作品产生兴趣,所以一方面我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在很大程度上独立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具有思考价值的内容提炼出问题,以唤起学生的研究思考意识;另一方面,在传授本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上述准备的有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自行思考后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分析,最后呈现出他们的思维结晶。比如,高三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篇《鸿门宴》,在我的教学设计中,除却文意疏通、情节梳理之外,还准备了两课时用来让学生自行研读与讨论司马迁的人物形象塑造笔法,为此设计了较有难度的思考题,如“谋士范增在其主项羽不忍于宴前杀刘邦的情况下,出帐找来项庄让他完成杀刘任务,还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意为不杀刘邦,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而当杀刘任务彻底失败后,则叹道‘吾属今为之虏矣’(意为我们这些人即将被刘邦俘虏了)——为何范增前者说‘若属’而后来却说‘吾属’呢?”在学生们认真思考与讨论之后,答案最终呈现出来:前者对莽夫项庄说“若属”是为了刺激他不愿当俘虏的思想,继而能全力完成杀刘任务,而最后自叹“吾属”是因为从项羽放刘中看出其本心并不在意这个强大的竞争者,所以自己便陷入预见未来悲剧命运的绝望中。从这个语言细节的变化中可以窥见范增虽老谋深算却又急功近利的形象,继而赞叹司马迁写人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我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带着自己思考真正走进这些文学经典,懂得掌握文言现象只是面上的东西而已,其文学价值却是更值得我们细心审美与品味。当然,在解决这些难题之后,我会告诉他们一个真相——这些问题和答案都不是教参里的,大家的思考与回答已经完成了一次超越!言毕,我分明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成就感,我想,这样的课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吧。

        不过,这对于我实现学生热爱文学阅读而言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我相信苏霍姆林斯基在《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一文中谈到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下这些问题,就激发了他们对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的兴趣”,但我又认为应该成热打铁,在课本内容之外多给他们一些文学的启示:其一,我从自己中文系学得的文学理论中有选择性地挑出一些简明的内容作为学生在形象化思维之上的提高。如在谈到小说人物形象上,就援引了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关于“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也补充了北大马振芳教授的《小说艺术论》中的“尖形人物”一说,以此引导学生阅读小说这类文体时有明确可切入的一把“鉴赏利器”——手持“利器”,谁人没有兴趣在小说的世界里闯荡一番呢?其二,我一直认为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是在亲近纸背的作者怀有的思想情感,所以,我经常推荐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给学生。让他们亲近了张爱玲的细腻敏锐,村上春树的幽默深邃,聂鲁达的心怀深情……还有不少是自己写下了文学评论之后,再将其中好处指点给学生的。此外,我还常常将自己平日的文字也与学生分享,以小说与书评影评居多。这六年坚持了下来,为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可以提笔写下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可看作和每天与他们近在咫尺的老师的内心所思所想的一种交流。在贯穿文学阅读思想的前提下,这样身体力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思想,继而可以推进介绍更多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其三,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是一种自然有效的途径。我鼓励学生们写下自己心中想写的文字,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等皆可。在两届学生的支持与共同努力之下,六年“出版”了三卷文集,共计四十万字。里面珍藏着每一个学生的作品与情思,当他们读到自己和同学的文字时,此中的喜悦便是他们继续写作与阅读的动力源泉。其四,我们常说文学艺术是一个大范畴,那么观影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阅读,所以,我坚持六年来每周在没有特殊安排的前提下用半节课的时间为我的学生们推荐并解读一部公认的好的电影作品。在我描述的光影空间里,他们见到了黑泽明、伍迪艾伦、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王家卫等诸多导演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人世间每个人所经历的不同生活。甚至在每学期末填写《学生成长手册》时,我见到许多学生留言说很喜欢我一直以来的电影推荐,今后有时间会一部部看下去,再怀想起我彼时说过的话语。我想,以上所做的这些虽然是教学任务之外的“自找麻烦”,但我相信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一文中所说的“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所以,我所做的应该就是让他们读到别人的“诗”,也写下自己心中的那首诗吧。

        当然,兴趣较之于学生接受文学阅读的整个过程而言也只是一个初始。因为做好任何一件事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波折,所以给予高中阶段学生以信心与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从零八年开始,我就持续着与学生进行书信交流,至今已有百余封了。在这二十万字的别样的对话里,一方面倾听着诸多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也记录着我一连串的思索与解答。除却学习上的开导鼓励,文学创作上的修改建议之外,还有不少是对处于文学阅读的迷茫状态下的学生进行指导,以增其阅读的信心。如有学生不知应该阅读哪些作品,因为现在书店里有太多书的腰封上都是一派溢美之词。我在回信中首先解读到道:“除去商业营销的目的,从阅读审美心理来说,这样的做法原本是想暗示读者对作品产生一个期待值,而设想的结果是在读者阅读后对作品评价产生一定的正效应。但事实上读者本身若将期待值定得太高(大多数人较为难以自主控制这种期待感来使之能保持在一个理性平衡的范畴之内,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初始的期待往往高于实际所呈现的结果),则可能适得其反,会干扰读者对作品文本本身作出较为理性准确的评价,最终换来失望的审美情绪。细细想来,当这种宣传包装的技法日益泛滥,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审美疲劳进而打杀阅读趣味,即使是好作品也会含冤打了折扣。那么,没有摆上种种头衔和赞誉作品便无法存活了吗?当然不是。这让我想到鲁迅、詹姆斯•乔伊斯和博尔赫斯这些文学巨匠们一生虽从未染指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哪一个却不是人们心中世界文学王国的永恒的无冕之王?我们应该从阅读作品中感受作者思想的呼吸和情感的流淌,去欣赏一种不参杂质的本原之美。我们只希求在这个有些浮躁的时代不要让铅华无端掩埋了一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以及刺痛还深爱着阅读的人们。”而后,便向这个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好书,鼓励她认真阅读,必有收获。

        关于方法指导上,我正努力实施着苏霍姆林斯基在《学生应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一文中提炼的十二种技能技巧。如“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一条,虽然他是针对小学生而提出的,但“比较法”也适用于每个阶段的学生,只是要求的难度上会随年龄逐级提升。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而言,这种“比较法”则主要表现为比较阅读,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一时代、同种社会背景下的不同作家,或是风格近似的作家,或是写作主题同一的作品,等等。其中便是要求赏析同异之间的各自好处。如同样是对北平的怀念与热爱,可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想北平》进行比较,还可将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所呈现的时代特征与前两者进行比较,以此品味不同大家的情怀笔法,便可对学生文学阅读的鉴赏力有所促进。除了内容上的方法指导之外,在形式上的方法指导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学校提出的“三学三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点之一,便是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学习,以便更真切、更扎实地掌握学习内容,锻炼思维品质。即使身处高三,我也常在课上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研讨的形式,也是文学阅读的一种方法(类似于从十七世纪诞生欧洲的“文学沙龙”)。之前提到的《鸿门宴》中概括范增形象一例,即是学生小组讨论的智慧成果。

        以上回顾了这些年自己在教学上所做的一些事,只是我心中的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事业所奉献的分毫而已,但终是在学生们点点滴滴的表现中让我见到了付出心力的价值了,在此略举最近发生的三件事。其一,在我爱人今年寒假家访时,那位学生家长的一位好友也在,而在三人的交谈中,恰好得知那位好友的孩子就是我的学生。爱人回来说起这个巧合时,还转达了我的学生家长的感谢之言。大抵是说我对孩子的文学阅读兴趣影响很深,即使现在由于分班缘故业已不是我任教了,但孩子还是将我以前推荐过的书和电影认认真真地看着,这种兴趣终将变成一种好习惯,伴随一生。其二,在高三一次重要考试的讲评课后,一个学生立即找到我,说试卷上那首苏轼词的注释中搞错了它的创作年份。这原本与答题毫无妨害的细节却让我惊讶不已!眼前的这个学生本是以理科见长的,文科不是强项,为何会对这个细微末节的错误指出得如此自信?我还在疑惑着,那学生将手上的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递给了我,说刚读完这本书,而书后有苏轼的详细年表,对照下来便看出了这个问题。我的疑惑就这样变成了微笑,对着眼前这个学生因文学阅读而来的自信致意。其三,在分析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个标题时,学生讨论得出了这种美是一种内在的伟大精神,而绝非是一种表象的美丽。我肯定了这种分析,并说这种美是能够长久的,而美丽终有逝去的那天。没想到一个学生突然开口一句:“老师,那么请问梁衡写居里夫人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标题中为何说是‘美丽’而非‘美’呢?”我惊讶地站在那里,和其他同学一样不知如何回答才是,最后也如实回答不知道并表扬了他的用心思考。是啊,梁衡要表达的也是一种永世流传的美,为何却说是“美丽”呢?这个因比较法而产生的问题在百度上也未有一人提过啊!虽然至今还难以给出确切的解释,但我着实为着学生能掌握这样学习思考方法而欣慰、自豪!

        我想,这六年来的自己的人生,除了教授课本知识之外,一直用心用情于指引学生走向文学阅读。虽然一路走来也有着坎坷与疑惑,但终是好好地走到了现在。如果没有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自己大抵未必会有兴趣、信心与方法继续着这样无法用成绩衡量的精神美育——虽然我也仅是从起点向前走了一小步。对照着《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的一百篇教育短文,在赞叹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文爱心、远见卓识的同时,我深知其中还有诸多方面是自己的弱项,或是之前无有勇气去尝试,抑或曾经尝试后失败了而心存畏惧以至于不敢重来。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思考与实践的重点所在。我相信这样的努力,学生们一定能看到、感受到,也会真诚地呼应我的召唤。而莫言所说的“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是可以用一届届学生们对于文学阅读的深情厚爱作为最美好的回应的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方便(267+)
  • 四星好评(545+)
  • 赚了(247+)
  • 可以购买(207+)
  • 好评多(428+)
  • 微信读书(118+)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5-01-01 06:08:0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国***芳: ( 2025-01-07 23:10:40 )

    五星好评

  • 网友 家***丝: ( 2024-12-12 19:59:01 )

    好6666666

  • 网友 谭***然: ( 2024-12-20 05:55:5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16:57:5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18 04:13:1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邱***洋: ( 2024-12-13 11:59:0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隗***杉: ( 2024-12-22 00:23:0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师***怀: ( 2024-12-25 15:22:2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 2024-12-22 21:20:0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