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4320930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9787514320930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路比MP 发布时间:2016-06-12 10:47:05
比第一本更好,但有限,也有更多模仿HP的痕迹。优点在于其中关于感情的部分有狡黠的小聪明,不再是单纯的儿童文学。
作者:画眉皊 发布时间:2020-02-09 11:23:51
已经不是法斯了,只有名字还没变而已,单马尾磷还是太美了
作者:星辰大海 发布时间:2024-03-23 15:02:22
很有价值的税务书籍
作者:港长㍿ 发布时间:2013-08-04 19:26:28
一家投行兴起与衰亡
作者:静俭勤恒 发布时间:2019-11-02 13:19:19
温习,物理,生物,地理
作者:举杯邀乌乌 发布时间:2013-12-29 22:42:45
质量较高的科普书籍
深度书评:
编辑说 | 做他的书之前,我给他的书打过差评
作者:新民说 发布时间:2024-02-04 16:43:15
01 始于《漫长的星期六》
乔治·斯坦纳,这位在四年前的今天离开我们的文学批评家、翻译理论家,死后哀荣无限,被当作20世纪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供人追忆。刚好去年我责编了他的《思想之诗:从希腊主义到策兰》,便趁机谈谈我对他的印象。
乔治·斯坦纳(1929—2020)
最初接触斯坦纳,其实可以追溯到我刚入职做编辑那会儿,当时我抱着了解自家品牌的目的,挑了一些新近出版的书来读,刚好第一本读的就是《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谈话录》。
书不厚,很快便读完了,愣头青时期的我转手就在豆瓣上发了篇差评《一本读来很生气的小书》,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斯坦纳在种族问题上的幼稚。
除种族问题外,书评还涉及两点我对他的不满,当时未作展开,刚好可以在这里续上。
第一点便是标题“漫长的星期六”所揭示的基本态度。斯坦纳这个说法的含义是,基督死在周五而在周日复活,那么整个星期六就是救世主缺席的时间,他认为我们眼下就正在度过一个漫长的星期六:救世主确实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复活日什么时候到来,于是我们只有忍耐和等待。
虽然已相当不合时宜,某种共产存在主义情结仍让我始终不愿意放弃相信“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有,你的世界也只有你自己能拯救,你想要的未来体现在当下的每个选择中。对自诩对世界有些许了解的人而言,悲观似乎更接近本能,从经验或知识结构中轻易搜检出的吉光片羽,都可以被用来说明世界整体的腐化甚至其不可阻挡地滑向深渊的过程。相应地,乐观倒像是一种道德责任了:我们必须认为世界是可以变好的(当然从后见之明来看未必如此),且是可以经我之手变好的。斯坦纳这种生于星期六也死于星期六的生命形态是我绝对不愿接受的。
斯坦纳在《漫长的星期六》中呈现的形象还是一位跟不上、也不愿跟上时代的老古板,他对孙辈沉迷智能手机感到不可思议,但自己用起个人电脑来倒是十分娴熟。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过一个既戏谑又精准的科技三定律:“①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②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③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斯坦纳如此严丝合缝地符合了刻板印象,确实很难第一时间获得我的尊重。
总之,《漫长的星期六》让斯坦纳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食古不化的老学究的坏印象。
老学究:不得不说,小乔治长得跟我还怪像的咧
02 “老不死又来了”
我工作上有个习惯或者说怪癖,每次新接到一份稿子,在创建文件夹时会给它取一个不着调的名字,或许是为了保证在之后(可能)饱受折磨的漫长过程里,每次点开它时的心情都不会特别糟。在我经手的图书里,比如《当今为什么要研读马克思》的文件夹名叫“今日说马”,《伦敦日记》的叫“人在伦敦已经漂泊十年”,《发明人类》的叫“弗兰肯斯坦”……
斯坦纳在《漫长的星期六》中不满于贝克汉姆位列英国伟大人物榜单,我在书评结尾愤懑不平地写道:
愿我们终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平等、自由的智识世界中,可以为圆月弯刀发出由衷的赞叹而老不死的白眼也只能是白眼。
于是《思想之诗》文件夹拥有了(暂时)最为大不敬的名字——“老不死又来了”。
《思想之诗》当然不是一本容易编的书:大量的引用、涉及多种语言、表达兼具文学性与思辨性……但编校过程的辛苦繁琐其实不值一提,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漫长的星期六》打下的优良基础上,《思想之诗》的阅读体验居然相当不坏(当然这也可能缘于一种常见的心理效应:人都不会倾向于承认自己的付出没有价值)。它讨论的是哲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斯坦纳强迫症式地几乎收集齐了西方历史中思想与诗紧密依偎的全部时刻。
就我个人而言,哲学与文学相互纠缠之处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哲学思想的文学性本质、文学作品的哲学内涵足以让我肾上腺素飙升。做编辑之后我也想过攒弄一套文学哲学或写作哲学丛书,可惜适合的选题并不好找(在这里诚挚欢迎读者推荐相关选题!),又有大批其他任务堆在眼前,这个项目只能先和其他各种“奇思妙想”团聚,一起搁在大脑的角落里吃灰。
说回《思想之诗》,编校中我便时常在想,为什么这样一本在所有重要问题上都几乎一沾即走的作品能让我颇为喜爱,除了我对工作内容可能的病态的认同感外,是否有哪些属于这部作品的内在价值是我所看重的?结果还真的被我想出来了一些,并收集在另一篇发在豆瓣上的书评里:《如果一个人想问题不算深,但读书极多,他的作品可以提供怎样的价值?》(虽然标题起得仍相当不客气,但确实是篇好评)。列举一下这些价值大致是:复杂而丰盈的审美体验、扁平化的宽广视野,以及埋藏在角落里的颠覆性。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价值不仅来源于丰富的材料本身所必然携带的巨大力道,当然也有斯坦纳个人的审美趣味加持,比如在维特根斯坦处,即有勤勉之人对“天才”现象的某种骨子里的不信任。
03 从书虫到人
智识价值诚然可以赢得尊敬,认同则还需要些许情感基础。回顾对斯坦纳情感的悄然变化,其间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在于,我发现博学如斯坦纳也会讲“老段子”。因为编校中会有意无意地去读斯坦纳的其他作品,读到《大师与门徒》一书时(顺便表达一下对这本讲稿的版权已经名花有主的遗憾),我相当惊讶地发现,原来在《思想之诗》第6节临近末尾处似乎突兀地加进来的对于大师与门徒的讨论原来一直是斯坦纳心中之块垒。他在此处提到的苏格拉底、尼采和布尔热等人几乎不用卸妆地又在彼处粉墨登场。
目睹这种自我重复并未让我觉得斯坦纳的博学名不副实,倒是带来了更多的体谅:原来我面对的不是智识王国中一排落满灰尘、贴着“斯坦纳”标签的书架,而是一位有着自己无法割舍的,会一再回转、反复审视的情感郁结处的老人。他会在师徒之间暧昧而富有张力的关系间怅然徘徊,一旦话题进展到能稍稍勾起这股情绪的境地,他便会忍不住倒出同一番感慨:老师与弟子之间怎么可能是那样纯粹而明朗的关系呢?我真傻,真的……
这种人性的袒露在读到海德格尔与策兰一节时达到了最高峰,我大概也是在此处第一次与斯坦纳有了情感上的共振。《思想之诗》的开篇其实相当政治不正确,斯坦纳以一种确凿无疑的傲慢腔调高声质疑:非洲出过什么定理?他对时下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潮流不以为然,并且直白地表达了对“纯粹的思想”的推崇。接下来,便是国王志得意满的阅兵:柏拉图、卢克莱修、笛卡尔、但丁、黑格尔、瓦莱里、柏格森、维特根斯坦、博尔赫斯……在哲学与文学两边列队整齐的无数熠熠生辉的名字都是斯坦纳对他心目中伟大的西方智识传统的礼敬。
那么这种伟大的传统会通向何处呢?巡礼的尽头分立着马丁·海德格尔和保罗·策兰。最能体会诗的哲人和最亲近哲思的诗人难道不应该为诗与思相互缠结的命运带来最清晰的神启吗?但这个故事拥有一个我们都早已知晓的悲伤结局。最令我动容的是,全书行文至此,斯坦纳第一次拥有了肉身,作为斯坦纳本人而非智识王国中传来的飘渺声音出场了。
我拜访过他们的墓地,也去过一些在他们知觉中发挥过作用的地方:从黑森林到提洛岛,从乌尔姆街到耶路撒冷的杏树门。
在无数文本中畅游无碍却在此处颗粒无收的斯坦纳终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执念,试图去到现场寻找那几乎不可能仍保存下来的二人交好或离弃的秘密。之前欢快、骄傲还带着点戏谑的声音戛然而止,斯坦纳本人的出场,其背后布景是满目疮痍的战后欧洲,他在大地上不甘地逡巡、呼喊,终于在疲累和嘶哑中失望地接受了沉默的结局。
斯坦纳试图抓住所有他们相遇的时刻:海德格尔曾参加策兰最后一次朗诵会;策兰曾主动拜访海德格尔,他们还一起在高地上久久地散步……但留下的,只有沉默,我们不知道伟大心灵是否和解,也不知道他们各自拥有的世界本质是否水乳交融,我们只知道他们的沉默。
曾拥护纳粹的海德格尔与犹太人策兰,无论他们都是多么伟大的诗哲,无论有多少适宜的场合供他们交往,无论他们可能多么彼此投契,他们在战后欧洲的相遇就是无法给斯坦纳提供一星半点值得咀嚼的材料,正如我选择放在图书封底的那句:
至高之哲思与至上之诗,并立于有着无限意味,而又无法解释的沉默之中。
虽然我并不认同斯坦纳旗帜鲜明的西方中心论,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复杂而恢宏的文化传统、一个深深吸引着我的美丽问题在最应该实现其潜能、最可能寻到其答案的时刻戛然而止,这不得不让我分享到斯坦纳的叹惋。这种叹惋当然是超乎斯坦纳所牵肠挂肚的欧洲大陆的:人类共有的一笔近在咫尺的巨大财富却陡然变作沙子从指缝间滑走,不升起些历史的悲感倒显得反常了。
其实《思想之诗》并未结束在海德格尔与策兰处,除了惯例般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外,斯坦纳其实在最后一节还报出了杰弗里·希尔、安妮·卡森、博纳富瓦等当代大家的名字,他清楚地知道,在海德格尔与策兰之后,仍有人在探索诗与思神秘的共同根源,但他好像已经没有心力理解下去了,他的全部气力好像已经在攀登托特瑙山的过程中消耗殆尽了。王德威称朱天心是“老灵魂”,这个词用在1929年出生的斯坦纳身上也十分贴切,在他向往的欧洲大陆,鲍德里亚与他同年,德里达比他小一岁,甚至福柯还要年长他三岁。在又一次重估一切价值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斯坦纳执拗地将目光投向最遥远的过去和人们刚刚摆脱的废墟,似乎随着策兰与海德格尔的相继离世,斯坦纳的世界被永远冻结在了20世纪70年代。但此时我已经不忍心苛责他了。
此时回头再看《漫长的星期六》中斯坦纳念念不忘的犹太性,其实那是西方性、欧洲性,或者更准确地,精英主义、人文主义的智识性。《思想之诗》的编辑推荐语最末一句写的是:“斯坦纳深厚的学养和如今已显得稀罕的博雅气质或能让敏锐而不失温柔的读者心有戚戚”。这个读者形象当然是我自恋的产物,虽然我也的确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理解、原谅,甚至欣赏斯坦纳的“狭隘”。
斯坦纳与斯坦纳的合照
04 另一种代际正义
代际正义的常见议题是上一代对下一代资源的过度挤占与掠夺,是当下对未来的挥霍。那么当下对过去又如何呢?我们是否对上一代作出了足够公正的评价呢?当下对过去的滥用并不是指“改编就是乱编,戏说就是胡说”,而是指我们似乎早就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视过去为我们的“财富”,认为自身拥有对于过去的近乎无限的裁定权。体现在目下的语境中,便是专业主义自由派与取消文化新左翼的对抗,这在前述对斯坦纳的批评中其实已经以并未太野蛮的方式体现了出来。如果说《漫长的星期六》被我相对轻松地取消掉了,那么《思想之诗》以(我目前)无可撼动的重量提醒我去尊重这位已逝去的老者的完整生命。
其实于我而言,更为赤裸的不安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拿出比斯坦纳更好的东西取代他吗?这个问题着实令我悚然一惊,背上冷汗直冒。对前辈学人的局限大放厥词的我或我们真的准备好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了吗?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布兰顿曾在采访中说,所有社会机构的终极目标均在于滋生和支持伟大的人类会话。把这个信条放在人生价值上,倒是相当贴合斯坦纳的追求。他对自身所处历史时期和文化形态的智识处理,确实有力地滋生和支持了伟大的人类会话。当人类会话拥有了“伟大”的前缀时,我们能保证自己可以置身其中吗?“老不死”确实已经离开了,把世界交到了我们手上,但我们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在深切的不安中,谨以此文献给已前往伟大的人类智识之天国的乔治·斯坦纳。
(文:杜微)
相关阅读:
漫长的星期六
8.5
[美]乔治•斯坦纳 [法]洛尔•阿德勒 / 202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核心观点札记
作者:夏休 发布时间:2018-10-05 21:13:32
文/夏休
五月份看这本书的时候对它的印象停留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精神”上,读了前面荣格和卫礼贤的评述,后面《太乙金华宗旨》是真的没法看。过了几个月,觉得该梳理下里面的内容,不然就真的等于白读了。
《太乙金华宗旨》的基本观点:
人出生时,心灵的两个领域——意识和无意识——就分离了。意识是被分开的个体要素,无意识则是与宇宙相结合的要素。两者可以通过禅修统一在一起,这是这部经典所依据的原理。意识必须沉入无意识之中播下种子,从而将无意识提升至意识,并与得到丰富的意识一起以精神再生的形式进入一种超个人的意识层次。这种再生首先会使意识状态内部继续分化而进入自主的思想形式,但禅修必然会导致所有的差别都在最终不二的统一生命中消失。
(不二, nondual , 主观与客观合二为一,我没有了体验,我变成体验本身 )
卫礼贤说,中国哲学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世界观,即宇宙和人从根本上服从同样的法则,人是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并无严格界限。同样的法则支配两者,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心灵和宇宙的关系就像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人自然参与了全部宇宙事件,里里外外同它们交织在一起。
这个法则是“道”,支配着人,也支配着自然。“道”由“首”和“走”组成,卫礼贤解释成“一条从开端出发直接导向目标的自身固定的道路”,是其他运动的参照物,其他事物的法则。而荣格则把道解释成“有意识地走”,“自觉的道路”,有更多的主观性在里面。
长期以来,在西方典型的基督教精神文化中,精神(geist)和对精神的爱一直是纯粹正面的和最值得追求的。只是在中世纪结束后,精神开始退化为理智(intellekt),直到19世纪,那种难以忍受的理智主义的统治才得到反抗。理智主义导致了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那就是把理智和精神混为一谈,并且把理智的过失归咎于精神。荣格认为中国哲学从未远离过核心的心灵事实,因此从未迷失于对单一心理机能的片面夸大或过高评价。中国人对于生命的悖谬和极性一直都有清醒的认识。而片面性虽然总能提供动力,却是野蛮的标志。荣格所批判的理智,一定程度上也指代西方的科学体系。
接近这个心灵事实的方式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条件是:在心灵上必须听任事情发生。啊,就是俗话说的顺其自然。荣格补充说,如果一个人已经被正在发生的事情压倒了,那么这种态度不啻为一种毒药;但是对那些具有完全自觉的判断力,只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选择出适合他们意识的事情以致逐渐步出生命之流而陷入一潭死水的人来说,这种态度则具有高度的价值。
荣格在工作中一直坚信,从根本上说并不存在无法解决的病症。他经常看到有些人能轻易超越别人无法超越的问题。他说这种“超越”是意识层次的一种提升。一种更高更广的兴趣在视域中出现,随着视域的开阔,尚未解决的问题变得不再紧迫。这个问题并不是就其自身以逻辑的方式得到解决,而是面对着一种新的,更强的生命指向而逐渐消解了。
上文所说的,就其实质而言并不是科学问题,它们超越了人类的知觉和判断能力,因此不可能得到证明。但是呢,荣格说心理学家并不关心这些情结的实质,而只关心心灵体验。
最后想记录的一个话题,宗教精神的进步。西方人强调人的成长,甚至是基督的人格和历史性,而东方则说“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基督徒按照西方的观念让自己服从于一个高等的神性人格,期待获得他的恩典;而东方人却认为,解脱全凭自己所下的“功夫”。整个道都从个体中生长出来。效仿基督永远都有一种缺陷:我们崇拜的是一个作为神圣典范的人,他体现了最高的意义,然后出于纯粹的模仿,我们忘记了实现我们自身最高的意义。事实上,放弃一个人自身的意义并非完全令人不快。
以上记录的几个观点,对我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再一次亲近它们,又仿佛是隔了好久好久的事情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超值(144+)
- 无缺页(67+)
- 博大精深(671+)
- 推荐购买(266+)
- 速度快(237+)
- 一般般(308+)
- 在线转格式(192+)
- 藏书馆(461+)
- 无多页(3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5-01-08 14:46:43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石***致: ( 2025-01-07 07:19:0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相***儿: ( 2025-01-06 15:38:5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益***琴: ( 2025-01-06 17:57:3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訾***雰: ( 2024-12-23 21:32:0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邱***洋: ( 2025-01-04 10:31:1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宓***莉: ( 2024-12-27 21:21:2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印***文: ( 2024-12-26 03:22:2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06:52:46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郗***兰: ( 2025-01-07 16:47:0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权***波: ( 2025-01-04 02:56:31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31 06:40:5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马***偲: ( 2024-12-10 12:10:09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20 05:22:2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国***芳: ( 2024-12-12 10:46:40 )
五星好评
- 网友 权***颜: ( 2024-12-21 21:36:2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新编辑实用入门手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奇妙洞洞书:中英双语版·基础认知(全5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如何准备ACP考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精准表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叩开世界名校之门――我的留学之路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拍好短一部华为手机够了卷毛佟人民邮电出版社9787115587626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2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这个历史太有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市场管理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