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思痛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10

思痛录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思痛录精美图片
》思痛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思痛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09207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
  • 页数:337
  • 价格:3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0:10

内容简介: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书籍目录:

思痛录

缘起

“抢救失足者”

解放初期有那么一点点运动

我曾相信“反胡风运动”

我所见的“反右”风涛

“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

“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一个普通人的启示

缓过气来之后

“文化大革命”拾零

(上)我这个“走资派”

(下)这些人的罪行

当代人的悲剧

忆大寨之游

“取经”零忆

那几年的经历——我看见的“文革”后半截

编辑的忏悔

十年之后

记周扬

结语

思痛补录

心中的楷模——参加邵荃麟同志追悼会归来

纪念冯雪峰同志

天安门情思

蜡炬成灰——痛悼杨述

纸墨长留负疚心——敬悼王翰、张清华夫妇

她这一辈子——记我的四妹

悼萧殷

并非发生在“走资派”身上的事

追念雪峰同志

他走给我看了做人的路——忆蒋南翔

我所认识的胡耀邦同志

“大师姐”夏英喆

附录一:韦君宜小传

附录二:《思痛录》成书始末(杨团)


作者介绍:

韦君宜

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字架的反思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思痛录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思痛录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思痛录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过了一天,由于我们出版社先前曾来人在这个厂里约过稿,于是得到特殊优待,先上那明天就要下水的船上去参观。

  我们几个怀着挺庄严的心情,跟着一位厂革委会领导干部,还有那位被约稿的工人作者陪同,上了船。一登上甲板,一位同行的老同志就差点绊了一跤。原来那甲板上横七竖八全是铁链、橡皮管、螺母、焊条……简直没有容足之地。船上丁丁当当一片敲打声喧,工人正在忙着干活。怎么明天就下水,今天还这样?是扫尾活没完吗?我们自知不懂工业,也不懂管理经济,对这问题姑且闷声不响。再往里走,到了船主体部分,上面是扶手栏杆,凭栏下望,只见船肚里空空如也,像个大空海碗。我虽没有工业知识,但对于这里是应该装机器的地方,还是知道的。现在既然没东西,只能潦草一望,便随众下船。

  第二天就是下水典礼,工厂用汽车把代表们都运到海滨。那真是万头攒动,海滩上满满的都是人,那船已经用五彩带和红绸、红花打扮起来,沿海滩还搭起看台。交通部的部长等领导干部有桌椅,坐在前排。我们这一群就站着挤在人堆里望。那位工人作者站在我身边,我小声问:“这船能开下水吗?”他答:“用千斤顶顶下水就完了。还没装机,是个空壳,怎么开?”一会儿,厂革委会以及来宾陆续讲演,痛斥“买办洋奴思想”,然后是盛大的剪彩典礼,礼炮轰鸣,船被推下水。群众欢呼。

  是否世界上轮船的下水典礼就都是以船壳下水?我孤陋寡闻。但是想也想不通:若是如此,没有机器,焊成十万吨、百万吨的空壳推下水去,不也都可以办到?越想越别扭,已经有些兴趣索然。


元帅中挨斗最苦的是贺龙,以至于不给水喝,只好喝屋檐滴下的水。

邵荃麟病倒不能大小便,干在裤子上,他们也不准医治一下。


在那人心最激动的时候,血洗天安门的消息不断传来。亲友中间有那天恰好在场的,这个说清华那个坏蛋如何被追入人民大会堂,那个说群众如何被打,血水被水龙冲掉。。。。。。


报纸上宣传,马上要实行共产主义,废除家庭,儿童公有制,夫妻关系打破,男的集中住男宿舍,女的集中住女宿舍,星期六允许会面一次。。。。。。


当她重温年轻时的理想,当她不能不承认后来牺牲一切所追随的,许多都与自己那时的理想相悖,怎能不追悔平生,痛彻骨髓呢?


在决心入党之后,我把读书所得的一切都放弃了。我情愿做一个学识肤浅的战斗者,坚信列、斯、毛说的一切,因为那是我所宣布崇拜的主义。我并没有放弃一向信仰的mz思想,仍想走zy的道路。但是communism信仰使我认为,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包含在communism里面了,包括zy和mz。我由此成了communism真理的信徒。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精彩短评:

  • 作者:Booking2023 发布时间:2016-05-08 14:34:39

    这本书是2012年新版思痛录,补录了思痛补录,就是一些怀念故人的文字。作者从1976年开始写思痛录,直到1998年才在大陆出版,朱学勤所说的“思想界小阳春”就是这个时候。这本书重点写了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从批判胡风到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文笔谈不上多好,平白的叙述倒是让人感到真实的战栗。左派们不喜欢毛时代知识分子的受难者腔调,大概是没有与他们共情,想在历史之外臧否那些复杂的人与事是容易的,而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情感是难的,即使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不该无视这些客观存在的伤痛。没有经历过巨大的理想主义崩溃的幻灭感的人,不足以评论这些痛苦的往事。

  • 作者:大雪满弓刀 发布时间:2017-05-03 08:44:56

    翻译不流畅,遣词造句(翻译方面)太过生硬。

  •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3-06-15 01:12:14

    晚年周扬的那一段戳中了我。韦君宜看得深刻,人情世界的大伪根本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结束,它还在纠缠着中国文人的心灵。

  • 作者:东林君 发布时间:2017-04-25 15:49:57

    老来失道亲豺虎,却道支撑二十年。其实拐弯抹角说来说去就是那个人呗,新衣的皇帝。反思绝对比不上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毕竟阿是专业的,一个人的回忆再怎么情真意切,也不够深。

  • 作者:xa.sunf 发布时间:2020-06-24 12:46:32

    一直就想知道,从解放前抛弃一切加入党,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建立的那些热血青年,当他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不断上演的荒诞、残酷、卑劣的运动斗争时,国家民族遭受他们所未想到的毁灭时,心里做何感想?有没有后悔?

    思痛录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党内部人员真实的心理状态。她们曾经火热过,投入过,经历过,悔悟过。然而,新来者们有没有吸取教训?仍然要经历这悲哀的循环?

  • 作者:shumi2 发布时间:2013-10-15 08:36:40

    真正的忏悔录。剖析老公杨述的那一章点明了她那一辈人的真正的绝望;初版的文字截止于89年春天。。。


深度书评:

  • 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

    作者:乱看书 发布时间:2015-12-06 22:21:59

    知道这本书,已是在十月文艺版出版很久之后;多处搜寻,终于,找到这本增订版(应该是增加了《思痛补录》的20多篇文章吧)。

    近日翻出这本书,一气读完,却不知道说什么。

    这是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老革命,1·29运动参加者在1976--1986年所写的回忆录。在这本书中,韦君宜以质朴的语言,从“抢救者运动”写起,对历次运动直至文革结束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作为亲历者,韦君宜的笔是充满复杂情感的,更过的时候是愤怒、自省,是追问,也是忏悔。按其成书时间,在当时,韦君宜的思考深度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以后有没有更深刻的,我尚不知道。

    韦君宜坦承自己是被整的,也坦承自己同时是整人者。

    凭借这一点坦诚,这一些反思,韦君宜为我们描画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这是韦君宜最后的呼声

  • 我所探知到的文化大革命

    作者:孟冬 发布时间:2014-10-09 22:56:50

     以前读书,但凡文章里有关文革的描述,不是人们遭受无情迫害就是选择卑微的隐忍,这让我悲伤之余隐约觉得那个时代似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在已有却少得可怜的文字里,不是被和谐了就是作者们像打擦边球一般,有意无意的规避那段历史,这反倒让历史蒙起了面纱,愈加让人好奇,且这感觉就像种子埋在心底那样,你能感受到它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膨胀。吸引我的倒不是历史的魅力,而是那个年代分明散发着一股这个时代嗅不到的气息。

           我记得在家的时候也听过父母一辈的人讲文革,还有外婆故事般的叙述。可那些断断续续的碎片,一两段的故事并不能满足我对于那段历史的好奇,而且我总觉得父母口中或者外婆的记忆中,文革并不动荡,那十年发生的一切就像今天发生的一桩事件,是可以一笔就带过的,时间一擦,跟阵雨一般,来了又走了似的平淡。于是我总想更多的去了解去探见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

            看阿城的《树王》,里面有对火烧山的描写,说连续几日大火烧完:“一座山秃秃的,尚有未烧完的大树残枝,黑黑的立着,如同宇宙有箭飞来,深深射入山的裸体,只留黑羽箭尾在外面。而树王的树桩,有如人跌破后留下的疤突兀着。”小说里有很多让人大惊失色的行为,就说这火烧山,要晓得,在今天可是牢底坐穿的刑罚,但当时的政策确实如此,无数的知识青年响应中央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阿城就用已臻幻境的文字向我们再现了火烧山的铮铮场面,我不禁要想,那到底是怎样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啊?后来读了张朗朗的《宁静的地平线》,我也如老鼠见到蛇一般,被震住了,脑海一片空白,那是时代环境下一个人的命运,且不论张朗朗的出身。也许是我从真正见过革命,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吧。

            我原以为,忘却历史的网编织得密密匝匝,要想在文字当中找到蛛丝马迹是难之又难的。可这本韦君宜的《思痛录》,竟实实在在的把那一段生活与历史在一页页文字中复活了,生动如昨。似乎历史并没有湮在书肆里。她出生在1917年,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建设参与者,七十年代恰好是步入晚年的时候,却突然撞上这动荡不安的年份,看完这本书,突然想起奥威尔的《1984》里有这样的一幕,是写温斯顿在酒馆里遇见一位老人,他出于好奇,以为能在这位历史记录者身上知道点什么,上前就问:“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时候,真是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能从书本里看到,而书本里讲的不一定对。我很想听你说。”后来老人并没有向温斯顿透露半点隐秘。而现在,向我们讲述回忆的韦君宜,恰是从历史的帷幕退下来,一位身心俱疲满是沧桑,面对时代的剧变,带着一种非喜非悲心情的老人,在这里为后来人讲述了那时候的故事。从这一点来看,至少我们比温斯顿幸运。她或者如她一样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成了同退去的七十年代的最后联系,在那场革命中大部分人因为难以忍受折磨早已同历史一起化为尘,少数如作者一般侥幸活下来的人,不是被吓怕了就是在思想上早已投降,活着的人,能够把当时的情况向你作一番如实地介绍已经是一种万幸。

     

                七十年代是个家国情怀的年代,那个年代下的人,都没有个体选择的权利,所谓的命运也与政治事件和国家悲剧两相重叠,老的少的年当力壮的,都被这场急风骤雨的政治浪潮裹挟了去。命运的被动限制了个人情绪的展露,可却像酿酒一般发酵了那代人的记忆,当时的他们被一道沉默和诽谤的双重厚墙的包围,其他幸存者和目击者也都同样被封上了口,以致摇旗呐喊的应声虫们能够放手改写历史而无人质疑。中央精神就是法律,领袖的意图随时可以支配几十万乃至几亿人的命运,在这个革命与激情相互依存的时代,革命孕育了激情,激情反过来燃烧了革命,所以在阿城的《树王》里的火烧原始森林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个人迷信登峰造极的疯狂岁月,这么多的人以保卫毛主席的名义去拼死奋战,甚至以亲情的分崩离析为代价,然而他们每一方都号称保卫主席,可事实上却是保卫自己的利益。看到那个环境里发生的一切荒唐事就应该知道,从那时起,唯唯诺诺,明哲保身,落井下石,损人利己等极坏的风气像癌细胞扩散一般,直直蔓延到今天。那时候坏作风的造反派,墙头草,不但不被批斗,甚至还受表扬,受重用,所以今天那些事事圆滑,顺风撒土的人尚在人间。骨鲠感言之士全成了右派,全都受尽摧残,所以到今天,你要想仗义执言恐怕只会闹潇洒笑话!

            张朗朗的《宁静的地平线》里,有位知青背诵了郭路生的《相信未来》,我感觉很熟悉,后来又在北岛还有很多人的文章里看到,他们都被这首诗给感动着。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我想不起是在中学还是哪一年读过这首诗,只知道当时只学会了应付考试的几个关键词,哪里能体会诗歌后面的大感情。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在那情感激荡的年代,总有诗歌出来,也许作诗是中国人的传统,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唐宋的辉煌,文字,特别是诗歌总能最好的抒发个人的情感,我想这首诗若还放在中学课本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哪里能体会这字字句句,在那个年代是怎样的思想洪流,于黑暗中给予人坚强的力量,在激荡的尘世中相信并仰望未来。

            在不允许吃好穿好,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把希望都寄托于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地底下各种 “文化潜流” 交汇着,七十年代早已退去,离我辈远之又远,可我暗暗焦虑,在当下这个利益汹涌,机会主义横行,享乐环伺的年代,面对盛世中国,你看不到一点历史曾经动荡不安的痕迹,时光抹去了历史的伤疤,淡化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除却国运蒸蒸日上、民生繁华以外,你看到的似乎就是这个国家正以前进的步伐,稳稳当当的迈向未来的大好形势。 作者写书的缘起有一句话说:”要知道这些,是这一代及下一代读者求知的需要,要想一想这些,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今后生存下去的需要。” 韩昌黎先生有一篇散文《与李翱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想必这就是韦君宜先生写书取名的初衷吧。如今国家昌盛,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当属痛定之时,可是,谁会在这国泰民安之时去刻意追忆这些当痛之时呢?作者从那个年代走来,在这喧嚣尘世的一隅,写下这思痛录,思痛的是她,而不是我们,我们这代人,是90后还有00后,还有十年、二十年的后生们,我们都是在革命后的世界中出生,长大的,我们不知有别的世界,也把现在的生活环境视为亘古通今的东西,就像这地球,脚踩的土地头顶的苍穹,对它的存在我们绝没有怀疑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二十世纪早就过去了,离了历史几十年的我们,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我们的立足点不是痛,而是思。所以作者也说,这是一部血泪写就的历史,她的回忆不是翻老账,图报复,只希望这种悲剧在中国不再发生。但我还是隐隐的不安,在我们所处的康乐时代,远离了动荡战争革命,甚至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嘲笑如今的朝鲜,真会有人牢记思考这部血泪史吗?

            渐渐明白,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沦丧以及那些难以启齿的摧残大都发生在城市,而当时的中国人口却以农民为主,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哪里知道社会阶层或阶级之间的冲突啊。这也难怪,在外婆,父母这一辈人的心中,毛主席一直都是拯救人民的大救星,山高皇帝远,惊天动地的文革似乎发生在另一个中国。

           温斯顿在他的日记里曾写过:“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的时代,但生活并不孤独——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被抹掉的时代致敬!”可是到头来,他仍然没有逃过老大哥的迫害,人性被吞噬,崇尚自由的灵魂也被抽离,苟活下来的他被注入新的意识形态,行尸走肉般的继续生活着。

           “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我们也是温斯顿,我们忘记了历史,我们忘记了疼痛,我们忘记了我们是麻木沉睡的醉汉,正唱着一首动听的赞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图书多(149+)
  • 排版满分(147+)
  • 赚了(585+)
  • 无颠倒(175+)
  • 体验差(490+)
  • 服务好(393+)
  • 种类多(293+)
  • 内涵好书(618+)
  • 内容完整(145+)
  • 还行吧(279+)
  • epub(214+)
  • 快捷(448+)

下载评价

  • 网友 寇***音: ( 2024-12-10 07:33:4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26 23:01:4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家***丝: ( 2024-12-15 06:31:38 )

    好6666666

  • 网友 芮***枫: ( 2024-12-25 13:56:2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晏***媛: ( 2024-12-12 03:40:19 )

    够人性化!

  • 网友 堵***洁: ( 2024-12-20 08:21:24 )

    好用,支持

  • 网友 田***珊: ( 2025-01-09 05:34:1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康***溪: ( 2024-12-11 07:28:19 )

    强烈推荐!!!

  • 网友 马***偲: ( 2025-01-01 13:51:09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