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房地产工程建设环节为主线,系统研究了我国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剖析了我国房地产质量安全的现状与原因,梳理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探究了房地产工程实践中法律制度变异的困境,讨论了影响房地产法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从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完善与改革、配套制度的建立、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社会环境建设、长效的房地产质量安全事故预防与解决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
书籍目录:
章 引言
节 房地产质量安全概念界定
一、房地产的概念
二、房地产质量安全的概念
第二节 房地产质量安全的基石:凸显国家干预的价值
一、房地产业国家干预的基础
二、国家对房地产业具体干预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中关联对象的关系
一、建设工程与房地产工程的关系
二、房地产工程运行的法律制度与房地产工程质量安全的关系
三、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中公法与私法的关系
第二章 房地产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节 我国房地产质量安全的现状
一、房地产质量安全典型事故回顾
二、当前我国房地产质量安全事故的十大特点
第二节 房地产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法律自身原因——松散的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二、建筑业制度在复杂的工程实践中的变异
三、世界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冲击下的速成意识在建筑业的折射
第三章 房地产业运行模式与质量安全控制
节 房地产业运行模式与质量安全控制
……
第四章 房地产工程招投标活动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五章 房地产工程勘察、设计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六章 房地产工程施工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七章 房地产工程监理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八章 建筑材料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九章 房地产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十章 房地产质量安全责任与质量安全控制
第十一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对房地产质量安全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王建东 浙江东阳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教授,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省法学会建设工程法学研究会会长,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浙江东辰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从事民商法学和法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间或涉足法律实务,力图贯通原理、制度、实务三者间的壁垒。
在民商法领域,主攻建设工程和房地产法方向,著有《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研究》等著作四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等课题六项,对建设工程和房地产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中大量疑难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理论法学领域,著有《新法理学》等著作三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关注法治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偶有心得,无大建树。
执教杏坛三十余载,秉持“道器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倡导大众化法学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以及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多专业复合。主编《法理学》、《合同法》、《律师学》等教材十余部,总编《2l世纪实用法学系列教材》二十二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精彩短评:
作者:刘二条 发布时间:2011-02-12 15:21:15
说实话 真是勉强给了三星。。。
作者:staved 发布时间:2021-12-09 19:41:23
读的中信出版社
作者:冰湘东南 发布时间:2020-02-02 21:00:59
不睡觉,没有梦。活着就是为了留下痕迹。
-_-瑪琳娜的成長線非常清晰:登台(成為職業女性)-出走(從瑪琳娜的角度看歐洲與美國的文化隔閡)-退隱(對自由和烏托邦的追尋)-復出(在美國的自由氛圍下突破性別限制,抵達事業巔峰)。表面看,瑪琳娜的出逃是因為中年危機(對舞台的厭倦和後浪的恐懼)。但事實上,瑪琳娜是因為民族復興無望,才逃至美國療癒創傷(精神上的「自我放逐」)。另外,書中的人物和細節都很有實感(比如對扎科帕內的道路描寫,對費城百年慶典博覽會的描寫)。不過《在美國》之所以能得這麼多獎大概是因為它的政治足夠正確吧?畢竟又是美國自由夢,又是女性意識覺醒啥的。和《恩主》比,它缺乏靈氣。和《死亡匣子》比,它的實驗性又不夠強。哪怕和處女作《恩主》比,《在美國》也只是複製了自己的創意。敘事規矩觀點老舊,一點也談不上是超越。
作者:杨紫萄 发布时间:2021-09-27 14:31:07
叶老师逼我改五星……对不起!!!后勒口译者简介写错了!!!07年入学的别说了别说了再说扣工资了呜呜呜呜呜
作者:栗一 发布时间:2016-11-18 18:02:15
主线和人物动机都还没搞明白,在主角的身体和精神都安稳无忧的平淡期,莫名其妙地突然进入了回忆篇……什么路子啊这都是?我连他的未来是死是活都不在乎不起来,你突然开始讲他以前犯错什么错?啊??画个西兰花然后起名叫溪岚也很有病好吗?并且因为印刷问题,导致本来很好看的画面也非常难看了。啧。
深度书评:
细节狂魔纳博科夫:向人类的智慧发起猛烈的攻击
作者:信仰星星不发光 发布时间:2014-12-29 21:50:16
近日读完了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然后发现自己已然被圈至他的门下,抄录了许多书中的话语,并且将其奉之明堂。但这本书中的纳博科夫真正令我折服的不仅仅是那些目前对我来说有如金科玉律一般的话语,还有那份“向人类的智慧发起猛烈的攻击”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令我战栗,他使我想起了一篇心灵鸡汤里的话,“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有天赋,可怕的是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纳博科夫就是这样的人,有着超乎寻常人的天赋和超乎寻常人的努力。
他的天赋,才疏学浅的我无法谈起,我也不愿意去让我自己显得愚蠢。而纳博科夫的努力,则彰显在他对于细节的痴迷上。他对于所分析的每一本小说都不竭余力地去探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常人读书有如在看绣图上的飞龙,而纳博科夫却在拿着放大镜一一地分析绣娘用了多少种丝线多少种针法。他会让你相形见绌。
在《文学讲稿》之中,纳博科夫将他发现的细节都一一展示给读者,就像是一个高傲的学者将一摞一摞的资料甩在学生的课桌上,不发一语却在告诉着别人:“这样子才叫做读书。”纳博科夫甚至在谈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时候,还推测了主人公生于几几年,几几年入学,几几年当了医生,几几年娶了第一位夫人。但纳博科夫并不满足于这样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细节癖,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地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于细节的嗜好和推崇。
“关于细节,关于细节如此这般地组合是怎样产生情感的火花的,没有了它们,一本书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当注意和欣赏细节。”
纳博科夫狂热地爱着细节,这点毫无疑问。甚至于他在给学生的试卷中还出了这样一道题,一道令所有参加过或者准备参加中国高考的人都熟悉的题目。他问他的学生“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这和高考的名著阅读题里判断《子夜》中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夹得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但是后者只是榨干了我的文学阅读的快乐,而前者却让我觉得羞愧,令我觉得自己囫囵吞枣地阅读是多么的粗鲁。为何?我想其中原因在于,一个是为了更好地探求文学的价值所以才对细节斤斤计较,而后者只是单纯地在计较着细节。
读《大学》所得
作者:何波 发布时间:2021-05-01 21:01:33
一、前言
相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了,是的,它就是《大学》的开篇。
《大学》2200个字,但流传千年,其背后到底深藏了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
首先,我们所讨论的《大学》,是经
朱熹调整顺序后、分出经传的大学
,为什么选择这个版本,是因为大学的重要性事实上是朱子做了此改动后才凸显的,朱子改定《大学》后,《大学》才成为《四书》之一甚至之首,四书高于《五经》的传统也基本定下,所以,是朱熹版《大学》对整个社会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力,那我们要讨论的,自然就是朱熹版《大学》,而非原版《大学》。
其次,《大学》是“在大学(又称太学)的圣人之学”,
一言以蔽之即“内圣外王”,即把个人修身(内圣)与国家执政(外王)打通的道德与政治哲学
。但中国具有道德与政治结合的风气是在汉朝独尊儒术以后,从此儒士同时兼顾道德与治国精英两重角色,所以关于《大学》的真实作者有多种说法,主流为曾子,但我个人更倾向于次主流的汉儒,因为只有在汉朝的独特背景下,才能孕育出《大学》这样的内圣外王之作。
最后,大学到底有哪些有意思的洞见,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下面我们一一分述之。
二、框架
先看《大学》的框架,
一共十一章,分为经(第一章)与传(第二~第十一章)
,第一章的经,即我们熟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经,就是孔子的原话,被后人记录下来
。但我个人认为《大学》的经不大可能为孔子原话,相信看过《论语》的朋友再看这几段话,明显会感觉很奇怪,
这种严密的文风以及道德政治贯通的逻辑,在孔子身上表现的并不明显
,所以这一章有可能是朱熹“托圣人言”。
经之后则是传,即后人的阐释
,朱子版《大学》中的传有十章,其内容分别为:释“明明德”、释“新民”、释“止于至善”、释“本末”、释“格物致知”、释“诚意”、释“正心、修身”、释“修身、齐家”、释“齐家、治国”、释“治国、平天下”,刚好对应
“三纲领”
(对应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的大结构。
那《大学》的框架是什么呢?一句话,内圣外王。
内圣,对应着三纲领中的“明明德”,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条目,外王,对应着三纲领中的“亲民”与“止于至善”,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三条目。所以,《大学》就是一门将个人道德修养(内圣)与国家治理(外王)贯通的道德政治哲学(此处的国家指国与家,也是传统家国同构的真实体现),这也是儒家的核心纲领。
最后看一下《大学》的核心导向。
从各章的字数来看,三纲领中字数最多的是“止于至善”,八条目中字数最多的是外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三条目,说明在《大学》的语境中,
政治哲学的意味更浓
,表面看修身虽然也比较重要(表现为条目较多,有5条,并且本末也是从修身开始的),
但更重要的依然是治国。
说完了结构,下面我们聊聊具体内容。
三、主要内容
1、明明德
引用了《尚书》中《康诰》、《太甲》、《帝典》三篇,说明了个人道德(即明德)的重要性,不过就一个引用说理,并没有任何展开,
逻辑说服力不是很强。
2、新民
新民与明明德的最大不同,
就是把对道德的要求推己及人,从个人上升到外部的国与家
。此处先是引用《盘铭》说明了自新(即对道德的不断要求)持之以恒的必要性,然后引用《康诰》画风一转,向应然跳跃,说明统治者对老百姓自新的引导(即新民)的重要性,实现了个人道德向国家统治的贯通,最后引用《诗经》中的《大雅·文王》,把新民上升到天命,赋予其更高含义,最终达到的,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至善”境界。
3、止于至善
至善,是个人道德修养与国家治理统治的最终目标,自此,德(道德)治(治理)贯穿一切,成为儒学最高纲领。这里,首先引用《诗经》的《玄鸟》、《绵蛮》,
说明止于至善的必要性
,即人必须且应该有所止;然后引用《文王》,
说明止于至善的具体内容
,即君爱臣民,民臣敬君,子女孝,父母慈,对人忠诚守信,基本围绕着道德展开(包括先天的伦理道德、推理的忠孝道德、后天的社会道德),也勾勒了儒学的主脉络;之后引用《淇奥》,从治学、修养、意志、仪表,
说明了止于至善的路径
;最后通过《烈文》,
说明止于至善的效果
,即“没世不忘”——人们永远不会忘怀。
4、本末
说完了三纲领,下面就要具体展开到八条目
。怎么展开,肯定要抓主要矛盾,即事物的本而非末,《大学》的本,即明明德,明明德后,才能新民,新民后,自然无讼,社会治理就得到了良好效果。所以,
本末这一章,是过渡章节,是从三纲领无缝衔接到八条目的核心。
5、格物、致知
八条目开始,是格物、致知
,这里比较有意思啊,其实原文这里只有一句话: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句话本来在原文的末尾,朱子抽出来放到第五章,然后还补了一句:“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意思就是这第五章大概是解释“格物致知”的意义,然而现在已经遗失了,
于是朱子自己补了一章,是真的遗失还是朱子“借圣人之言”,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后者
,但如果没有朱子对于这部分“格物致知”的补充,后世中国人的思想中就整个丢掉了一整块格物致知的文化,而且宋明人的格物致知思想完全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这里不管是不是“借圣人之言”,我们都要承认,
因为有朱子的补遗,我们中国人的心灵增加了关于格物致知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简单说朱子认为,
个人的道德修身不是一上来就直接修,而是先要“格物”
,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一旦到了某个阶段,一下就会融会贯通,包括现象与本质、精微与粗浅等都无不了然于心,即“致知”。其实这个就是宋明理学的核心之一(其他核心包括理气论),朱子的突破在于:1、打破了过去紧靠意志实现道德修养的传统,
将事物的认识活动纳入道德修养范畴
;2、对事物的认识不仅来自书本,
还来自实践
;3、这套理后来
将佛教的修身全盘纳入儒学体系,并且还给予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统一框架
(理气论),从此宋明理学形成,并吸收了佛教。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意义。
6、诚意
“格物致知”这一认识活动之后,就转入实践活动的范畴,中间的桥梁则是“诚意”。
这里首先介绍了诚意的内涵
,即要意念真诚,实事求是,不能欺骗别人和自己,这里尤其强调不能欺骗自己——即慎独,事实上,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无意识放纵自己的行为(比如现在在互联网上,注册个小号骂人),朱子认为诚意要包括慎独,即一个人的时候也能约束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诚意;
然后介绍了为什么要诚意
,因为内在的真实德行总会有相应的形象表现出来,即“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同时反面说明了慎独的重要;
之后介绍了如何慎独
,即慎独的时候,要像“有很多眼睛盯着自己,很多手指着自己”;
最后说明了诚意的意义
,“德润身,心广体胖”,所以“君子必诚其意”。
7、正心、修身
诚意之后,如何修身呢?在那之前,必须要先正心,毕竟,心是身体的灵魂。如何正心?
从正面来说,必须不怒、不惧、不偏爱,不忧患
,因为一旦有这些情绪,行为就比较难恰如其分,但有意思的是,前面才说诚意是“恶恶臭、好好色”,是实事求是,现在马上又要克制这些情绪,是不是矛盾了?我认为并不矛盾,人非圣人,不可能不怒、不惧、不偏爱,不忧患,要做到这四不,必须先坦然正视他(即诚意),才能最终战胜他(即正心),这里的正心,其实包含了正心的过程。
然后从反面来说
,如果有那些情绪,就会“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如果你连重要的东西都没看见、没听到、没滋味,后面怎么能修身呢?这就是修身的前提——正心。
8、修身、齐家
正完心之后,就来到了修身——即明明德的最后一步,之后就推己及人,扩展为新民的齐家。这里为了说明修身与齐家的道理,
先举了一群例子
,即人对于自己亲近的人会有所偏爱,对于鄙视的人会有所成见,对于畏服的人会有所偏敬,对于同情的人会有所偏护,对于怠慢的人会有所偏轻,能够做到喜欢一个人又认识到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认识到他的优点,这种公正地看待、处理事务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确实,这都是人之常情,如屏幕前的你我,我们谁又能免俗呢?然后,
又把这个例子与齐家靠上了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溺爱子女的人很难知道自己孩子的坏毛病,贪得无厌的农夫总觉得自己的禾苗不茁壮,都是自身品德不好,自然齐家就做不好。
9、齐家、治国
如果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基础上修好身,那么齐家就有了好的基础,这是将个人的明德贯穿到齐家,然后这一章节又将齐家贯穿到治国。怎么贯穿呢?
首先,这里做了一个类比推导,强调了齐家与治国的共通性。
即孝(对父母)与事君(即忠)、悌(对兄长)与事尊长、慈(对子女)与事民众,实际上就是采用人之常情的类比,将家庭的对上、对中、对下关系,推广到国家。对父母孝就一定可以对国君忠么?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这个并不必然吧,但汉朝的《孝经》破天荒打通了忠孝,构建了我们源远的家国同构文化,所以我认为《大学》是汉儒所做,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毕竟有了《孝经》的创造,这里的逻辑才这么顺畅。
其次,强调了齐家治国的可行性。
母亲出于真诚养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在出嫁前都没有学过如何养育孩子,不正说明了心诚即道德的重要性么?
然后,转到国君,谈了治国的要求。
如果国君在家庭中谨守仁爱相亲、谦恭礼让之道,那么民众臣子自然也会相应遵守,国家就会安定,反之亦然。真是这样么?按照现在的思维,并非自然而然,所以这里体现了泛道德及天道无往不利的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人的底层思维。
最后,又引用了《诗经》的几个句子再次强调治国必先齐家(都主要指国君)。
坦白说,《大学》里引用诗经,基本都有硬靠嫌疑,这里几个引用也是没有啥说理,咱先按下不表。
10、治国、平天下
如同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治国也是平天下的前提,平天下则达成了“止于至善”的终极目标。那国君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平天下呢?
首先,要以身作则,讲究“絜矩之道”。
什么叫絜矩之道呢?简单说就是推己及人,原文讲“所恶于上、毋以使下”,即不喜欢上位的人对自己的,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对下面的人,简单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又引用几个《诗经》的话,要为政以德,得到人民的拥护。
还是那句话,但凡对《诗经》的引用,都不是那么完美,但这里还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否则“惟(天)命不于常”,天命(即政权)可不一定长久。
之后,又强调了德才的重要性。
无论《国语》或《尚书》的例子,都树立了德大于才的用人理念,有意思的是,这里提出了“无德之人居四夷”的理念,颇有开“华夏文化中心主义”之先河。
最后,强调了义大于利的重要性。
义利之辨来自孟子,曾子在孟子前,所以《大学》大概率是汉儒所做,《大学》这部分有几个观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义利观:1、公利的正当性,义大于利中的利都是私利,大部分情况下,公利和义都是等同的;2、节俭的用度观,“用之者舒”(舒指适度,节俭)就是最好的写照;3、富贵观,贵人(如大夫)不应过多考虑利(富)的事情,而应考虑公利(即义),但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富贵是一体的,贵人一般富,富人很难贵。
四、总结
看完《大学》,有几个感想与大家分享:
1、
《大学》的很多思想都比较成熟了
,包括家国同构、义利观、道德一元论等, 说它是儒家的入门提纲,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一篇《大学》,
已经把儒家的核心思想都贯穿透彻了;
2、《大学》经过朱子编撰后,
非常有逻辑和条理
,日本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哲学不发达,但唯朱子是例外,看来确实如此,朱子的逻辑能力非常强,虽然有些内容现在理解起来不甚通达,但在当时的大文化背景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
《大学》对我们当代人有没有价值呢?我认为是有的
,比如有两个点很触动我,一个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个是诚意后的正心,都有所感。
如果对本文满意,可关注公众号“何是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213+)
- 无盗版(186+)
- 书籍完整(397+)
- 博大精深(492+)
- 引人入胜(489+)
- 下载速度快(217+)
- 书籍多(546+)
- 实惠(603+)
- 快捷(2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 2024-12-22 14:05:1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苍***如: ( 2024-12-11 00:24:2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隗***杉: ( 2024-12-28 04:32:3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相***儿: ( 2024-12-30 03:54:1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郗***兰: ( 2024-12-29 04:58:4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习***蓉: ( 2024-12-13 20:13:06 )
品相完美
- 网友 濮***彤: ( 2024-12-25 06:18:1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温***欣: ( 2024-12-19 09:25:0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辛***玮: ( 2024-12-13 21:19:02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国***舒: ( 2024-12-20 04:22:55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01:47:0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颜: ( 2024-12-18 22:08:3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喜欢"房地产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王建东,毛亚敏 等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的人也看了
- 大唐名相 狄仁杰 王封臣 著 中国通史社科 正版图书籍 团结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金奖童话书系:妮妮画猴儿(全彩美绘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通信系统中的变分推理技术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采分(中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3年中考英语满分作文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服务力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世界最新英汉双解生物学词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沙滩排球技巧图解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无痛分娩实践指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王家大院楹联匾额诠注/王家大院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