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张岱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21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张岱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张岱集精美图片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张岱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张岱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59889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9
  • 页数:206
  • 价格:16.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8:21

内容简介:

张岱(1597-1689),初字宗子,后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本书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其内容包括《西湖十景》《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葑门荷宕》《小青佛舍》《伍公祠》等。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丛书精选上起先秦,下迄清代各大名家之经典作品,将其串成珠链供您欣赏。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本书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书籍目录:

前言

论张岱散文的特色(代序)(姜光斗)

西湖

西湖十景

两峰插云

三潭印月

断桥残雪

南屏晚钟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

雷峰夕照

平湖秋月

花港观鱼

大石佛院

玛瑙寺长鸣钟

岳王坟

飞来峰

寿具和尚并贺大殿落成

灵芝寺

钱王祠

小蓬莱奔云石

雷峰塔

于少保祠

秋雪庵诗

镇海楼

伍相国祠

吴山城隍庙

火德祠

芙蓉石

施公庙

乐府诗十首(选二)

荆轲匕

博浪椎

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

蝶恋花(西望柯亭真怪绝)

蝶恋花(月与清泉居处角)

蝶恋花(一片奔云来此驻)

蝶恋花(步到寒林声谡谡)

蝶恋花(如听秋声军令急)

蝶恋花(昔日东坡思栗里)

蝶恋花(冯谧虽招玄武辱)

蝶恋花(懈谷寒灰寸管定)

蝶恋花(山似芙蓉青百叠)

蝶恋花(但是长堤杨柳胜)

蝶恋花(闻道芙蓉能走獭)

蝶恋花(画舫笙簧顷刻过)

蝶恋花(何必微萤量数斛)

蝶恋花(雪嵫晴光如缺列)

蝶恋花(远阁晨曦窗外紫)

念奴娇(雨馀乍霁)

陶庵梦忆序

钟山

报恩塔

天台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戏

筠芝亭

芥园

葑门荷宕

越俗扫墓

奔云石

木犹龙

天砚

吴中绝技

濮仲谦雕刻

孔庙桧

孔林

燕子矶

鲁藩烟火

朱云崃女戏

绍兴琴派

花石纲遗石

焦山

表胜庵

梅花书屋

不二斋

砂罐锡注

沈梅冈

三世藏书

丝社

兰雪茶

白洋潮

斗鸡社

栖霞

湖心亭看雪

陈章侯

不系园

秦淮河房

兖州阅武

牛首山打猎

杨神庙台阁

严助庙

二十四桥风月

宁了

张氏声伎

方物

于园

炉峰月

湘湖

柳敬亭说书

虎邱中秋夜

麋公

扬州清明

金山竞渡

扬州瘦马

彭天锡串戏

目莲戏

绍兴灯景

韵山

天童寺僧

水浒牌

朱氏收藏

仲叔古董

噱社

鲁府松棚

一尺雪

西湖七月半

及时雨

悬杪亭

雷殿

庞公池

品山堂鱼宕

松花石

闰中秋

愚公谷

定海水操

过剑门

冰山记

龙山放灯

王月生

张东谷好酒

楼船

阮圆海戏

巘花阁

范与兰

瑞草豁亭

琅嬛福地

西湖梦寻自序

西湖总记·明圣二湖

玉莲亭

昭庆寺

大佛头

保俶塔

智果寺

六贤祠

西泠桥

岳王坟

玉泉寺

集庆寺

飞来峰

冷泉亭t

灵隐寺

北高峰

韬光庵

三生石

上天竺

秦楼

孤山

关王庙

苏小小墓

六一泉

苏公堤

醉白楼

小青佛舍

柳洲亭

灵芝寺

小蓬莱

雷峰塔

于坟

龙井

一片云

西溪

虎跑泉

梵天寺

胜果寺

五云山

六和塔

伍公祠

城隍庙

附录

张岱年谱简编

张岱著作版本举要

《张岱集》名言警句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诗

西湖

  题解

此诗赞颂了西湖具有的自然风光之美,充满诗情画意。游览西湖,有如观赏米芾之画,有如聆听伯牙之琴。而最会欣赏西湖之美的,要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了。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煸。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新解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这四句是说:追想开挖西湖的时候,怎么会得到这个名字的呢?面对西湖的美景,好像面对古代美女西施,真是佩服古人的这一妙喻啊。据考,原来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首先以西施来比喻西湖的。《苏轼集•卷四》《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这两句是说:西湖周围的山川是多么秀美艳丽啊,当濛濛细雨来临的时候,她更显得绰约多姿。

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这两句是说:人们为什么如此不停地念道西子(西湖)呢?原来是人们对西子(西湖)一往情深啊。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这两句是说:向烟光里遥望,只见一片苍茫,西子却不可追寻。意思是,西湖之美是在一片苍茫之中,可以遥望而不可亵近的。

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这两句是说:我的家乡绍兴是争着说“山阴道上”(指今绍兴西南郊沿途一带),景物最美。而西湖则是湖心亭最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这两句是说:西湖的山水,就像宋代大画家米芾的泼墨山水画;西湖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就像听了伯牙所奏的美妙琴声。“米颠”,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别号。米芾,字元章,以其行止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人称“米颠”。“伯牙琴”,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难觅,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这两句是说:庄子在《秋水》篇中就曾大力称颂过山川之美,他这个观点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赞赏。《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从唐代开始,《庄子》这部书被道家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就被称为“南华真人”或“南华老仙”了。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熵——这四句是说:游人上岸之后,就被岸上的美景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便离湖面而专注于岸上了;当月亮出来以后,月光溶溶,真是美极了。游人于此时也专去赏月而不顾湖面了。到了晚上,隔水看到点点渔火,轻烟笼罩着堤上的树木,这是多美的境界啊!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这四句是说:西湖的真意(诗情画意)是无法靠言词来表达的,当她淡妆之时(指秋冬季节),并无艳丽的花朵妆扮,毫无脂粉之气,这种美谁能去领略呢?只有苏东坡啊!陶渊明的《杂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苏轼诗词中,屡屡写到他的长髯,所以明、清学人喜欢称他为“髯苏”。如苏轼的《送陈睦知潭州》:“我得生还雪髯满,君亦老嫌金带重。”《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剪彩发春荣。”《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新评

  此诗先从西湖名称之美写起,接着具体描绘了西湖自然风光之美,并以诗人家乡“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美来烘托,接着用米颠画、伯牙琴、庄子意来点染,加重了西湖的美,最后归结到苏东坡最能欣赏西湖淡妆之美。全诗显得结构严谨,意蕴丰厚,层次清晰。

  西湖十景

  两峰插云

  题解

  此诗描绘两峰插云的景象。“两峰插云”从清代起改名为“双峰插云”。两峰指北高峰与南高峰,两峰遥遥相对,这中间有很多小山起伏,绵延约五公里。两峰尖顶时隐时现于轻岚薄霉之中,远望如插云天,因此而得名。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新解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这两句是说:这北高峰与南高峰,像两个巨人站在天地之间,在相互对话。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这两句是说:因为这里有一个西湖,如此美丽,使这两个巨人留恋停住,而不忍离去。

  新评

此诗全用拟人手法,将静物写活了,写两峰也像人一样留恋西湖美景,不忍离去,从而更显示出了西湖的美。

三潭印月

  题解

此诗描绘了三潭印月景点的景色以及杭州人对于“三潭印月”的钟爱。三潭印月,在现今小瀛洲的“我心相印亭”前。苏轼当杭州太守开浚西湖时,在这里建造了三座小石塔,并下令禁止在这三座石塔范围内种植菱芡荷花,以防淤泥堆积。宋时石塔已毁,现在三座石塔是明朝天启年间重建。塔高两米多,中空,塔身为球形,球面有五个圆孔。每当明月当空时,在塔内点上蜡烛,洞口用透明的薄纸糊上,烛光透过薄纸倒映在湖面上,就像一个个小月亮,与天上的大月亮相映争辉。因传说湖中有三个深潭,故这个景点便被称为“三潭印月”。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新解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这两句是说:西湖的水气冰冷,西湖的月光洁白胜过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这两句是说:离开了三潭印月这个景点,杭州人简直就不去赏月。这并不是说,西湖其他景点就无月可赏,而是采用了夸张手法,强调在三潭印月景点赏月,那是最美不过的了。

  新评

此诗先从正面描绘三潭印月景点月色之美,然后运用夸张手法来强调,从而使三潭印月月色之美更突现了出来。

断桥残雪

  题解

此诗描绘了断桥一带长堤上树隙月光如残雪的特殊景象。断桥,一作段桥,又称宝祜桥。因唐代诗人张祜有《题杭州孤山寺》:“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其中特别写到“断桥”,因此而得名。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就是在这里幽会。故这个景点颇多浪漫情调。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蹙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新解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这两句是说:高高的柳树覆盖着断桥一带的长堤,从树隙间洒下稀稀疏疏的破碎的月光。

蹩蹙步松沙,恍疑是踏雪——这两句是说:在松软的沙土上散步,踩着破碎的月光,仿佛踏着残留的积雪。蹩蹙:原义是匍匐而行,这里指散步。

  新评

此诗全用正面描写手法。前两句写高柳长堤上残月之美,后两句点题,写踩着残月散步仿佛踏着残雪,从而点出“断桥残雪”这个景点的特色,笔法极其简练、老到。

  南屏晚钟

  此诗描绘了南屏山的夜晚钟声悠扬的情景。

夜气淆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新解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这两句是说:夜间雾气弥漫于南屏山的上空,山中的岚气薄如一层纸附着在山体上。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这两句是说:钟声从山上的寺庙中传出,在夜色中隔江传来。上方,指建筑在山上的寺庙。

  新评

  此诗紧扣住“南屏晚钟”四个字来写,先写南屏的夜景,接着写钟声,最后写钟声隔江传来,显得层次井然。

苏堤春晓

  题解

此诗描绘了苏堤优美的晨景。苏堤,俗称苏公堤,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元祜四年(1089)任杭州太守时所筑,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古朴美丽。每当春季清晨,西湖刚刚苏醒,春风吹拂,百鸟娇啼,杨柳如烟,意境极美,故称之为“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新解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这两句是说:春天,苏堤上杨柳如烟,笼罩着一片艳丽的桃花;秋季,荷花如红玉,沉浸在秋水之中。前一句是当前景色,后一句是想象之词。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这两句是说:西施(指西湖)这位美女,睡眼惺忪,禁不住夜气的,刚刚醒来,显得十分柔弱。

  新评

此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干脆将西湖称之为西施,写她刚网《醒来,睡眼惺忪,显得十分柔弱的样子。如此着笔,显得极其生动活泼。

曲院风荷

  题解

此诗描绘曲院风荷的美艳。“曲院风荷”景点在苏堤跨虹桥边。是宋朝酿官酒的曲院所在地。院内池塘中栽种了很多荷花,花开时香风四起,故名为“曲院荷风”,康熙南巡时改名为“曲院风荷”。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张岱集(修订版)》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其内容包括《西湖十景》《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葑门荷宕》《小青佛舍》《伍公祠》等。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精彩短评:

  • 作者:沐桑邑 发布时间:2020-01-02 10:03:19

    晚明富贵文青,家道败落后回忆里求生。

  • 作者:佩露夏 发布时间:2011-10-07 00:15:11

    内容很全,新手高手都可以一读~

  • 作者:keepintouch 发布时间:2019-07-28 02:26:08

    “张岱纨绔也,故有霸蛮气。行文如操刀,造句如欺男霸女”。但是这本书的编辑真的是乱编一通

  • 作者:秋婵 发布时间:2012-04-23 21:23:35

    可风,可月,可悦目,可旷心。

  • 作者:滴风◉◉◉◉ 发布时间:2018-02-02 13:36:13

    挺帮助理解。但感觉评解风格不一,很浅,常常感叹号歌颂。

  • 作者:仲雪春山 发布时间:2010-02-26 19:21:35

    虽然优雅……但是有种显摆的感觉啊先生……


深度书评:

  • 能人辈出的仁宗时代

    作者:gy,sabrina 发布时间:2020-04-19 22:15:26

    前几日看了两集《清平乐》,突然就想读读宋史,不能被影视作品牵着鼻子走对吧,购买的书尚在运送途中,在电子书中随便找了一本打发时间,居然发现异常好看,作者文笔了得,并且绝对是一个研究宋史的行家,多处写到宋朝青年才子跟仁宗的交锋都会让我哈哈大笑,可能为了突出仁宗皇帝的帝国精英所以本书的内容比较散,但是不影响阅读,我觉得作为宋史入门是非常好的;

    宋仁宗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但是存在感觉极低的皇帝;纵观中国历朝帝王之中,我们游长城会想到秦始皇,游大运河会想到隋唐帝;读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会想到汉武帝;论及“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会想到明成祖永乐帝;但是似乎没有场景让我们想到仁宗帝,即便是民间的艺术家创作作品,仁宗也不会成为他们首选的主角,即便有他的本子基本上也只会以背景板出现,存在感就是这么低,但是他在位的时期创造了创造了整个宋王朝的盛世;用作者的话说,庙堂之上,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和稀泥的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真的昏庸无能,他的这种“平庸”也是一种掩饰,因为正是在这位君主的在位期间,中国涌现了非常多的杰出之才,也为他的后台创造了非常好的治理条件;

    文学界中,明朝人评选“唐宋八大家”,其中有6位北宋人,分别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全部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

    学术界,宋代可谓百家争鸣,著名的“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瑗)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灏、程颐),全是活跃于人总是带的大学者。

    政治界,不但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等是仁宗时期的中坚,而且,领导“熙丰变法”的王安石、章淳、吕惠卿、邓倌等新党中人,主导“元佑更化”的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苏辙等旧党中人,也是在人总是带的政坛中暂露头角的。

    科学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均出现在人仁宗时代;宋代最聪明的两位科学家——苏颂和沈括也都成长于仁宗时代。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像包拯、庞籍、狄青、吕夷简、柳永、宴殊等等,举不胜举,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这可能也是一个皇帝仅把自己当普通人所给那个朝代最宝贵的财富吧。

    看完本书中那些轮番登场的才子们,你会发现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真可谓是帝国精英啊,怪不得文人士大夫都会向往回到宋朝;

  • 茶寮里的东方学

    作者:寒山子 发布时间:2010-07-29 11:14:47

    今天我们之于日本的认知,几乎走入一种奇特的境地。一方面是两国之间复杂的民族情感纠葛难以撇清,反而阻碍我们深入接触的可能;另一方面,作为亚洲文化传统的策源地,我们也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去认真审视蕞尔小国的文化。其结果,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秉承同一文化血脉的东方国度,却不断去借镜于西方视角。实际情况可能远较此为复杂。

    进入全球一体化,趋同化的今天。东方文化已经被西方文明所淹没殆尽。一切异己文化在全球流行趋势之下都溃不成军,东方悄悄地丢盔卸甲,加入了“全球”阵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之后,才迎来了“和风”的悄悄回流,日本人渐渐重新晓得了这些老气过时的传统才是安置心灵之道。素朴的生活传统,往往才是流行与时尚的原点。那些流淌着生活美学的泉源,就隐藏在人们最深层的记忆里。而一种文化,以及文化传统,正是贮藏这些根性记忆的容器。密钥,就藏在一代代人的意识深处,期待有一天宝藏重新被开掘。

    我在家乡清明的晨光里细细捧读冈仓天心的《茶之书》,那股清洁匀整雅致的气息,已经让我如同饮下一杯香茗,一直读到香沁心脾,清新入骨。这并不是一部写日本“茶道”的经典巨著,而是作者写给西方人的一本小小的入门之书。如《菊与刀》等书一样,今天我们仍需通过英文著作来作为了解近邻的路径,那个一衣带水同文同宗的近邻,似乎比西方更加遥远。不过,从所谓“入路要正”的理念上说起,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之中,真正在把握茶道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上,确而无有可出其右者。

    日本有所谓“茶道”,有识者皆以为是南宋径山寺茶道的延续。但真正形成统绪,当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日本战国时代的村田珠光与武野绍鸥,两人大约可谓日本茶道的一宗一祖。稍后于二人的千利休,则将茶道引领至于巅峰,成为古今一脉茶道正统的大宗师级人物。其后流派日繁,多不能出其外。而冈仓天心这本《茶之书》的结尾,就是以千利休被丰臣秀吉处死前举行最后一次茶会,而后从容赴死的故事为完美终局的。谱写了一曲茶道的“广陵散”。一如嵇康的临刑顾日影而弹琴,这使我想起中国魏晋时代许多关于“琴道”和风度的故事。千利休是一定读过汉籍《世说新语》中“竹林七贤”的故事的,但可堪生死以之,以生命完成的艺术,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他为日本茶人塑造出的一番气度风神,才真正奠定了茶可谓之道的基础。了然生死,不忧不惧,可眷恋者唯有艺术,却也不为所执。禅宗之前,禅宗之后,嵇康与千利休欣然赴死的动人姿态,演绎的是同一曲最高昂的艺术之歌。

    日本近代方始形成的茶道、花道、香道、剑道、弓道等所谓“艺能”,都是通过人体对于技艺的修炼,从而达到磨砺心性、陶冶情志、完善人格的目的,这也许是遥远先秦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术“六艺”理念真正的隔代承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儒家宣讲的一套以完善理想人格为基准的教化理念。但在板荡多变、雅道凌夷的中原,渐渐只能成为一种再也不能企及的理想和一句熟滥之极的口头禅而已。自古道,礼失而求诸野。汉唐文明烛照万方,高丽学汉,扶桑仿唐,由来已久,因而也为大东方文化留下了一丝不绝的血脉。

    冈仓天心固执地认为,日本的茶道承继了元代以来陨灭殆尽的宋文明,所以日本不得不克期扛起振兴华夏文明的大旗。认为中国多舛的国运使它变得苍老而实际,变成老大帝国。“他们的茶,依旧美妙地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了。” 茶道在日本,则俨然是日本文化的精粹与极则,“纯粹洁净中的融洽和谐,宾主酬酢的微妙交流,依循古礼的行止进退,以及其间平添的浪漫之情,都是茶道的无言教诲”。他认为,日本的茶会仪式,让人得以见识最极致的饮茶理念。茶会,以茶、花、画、精美的器具、色彩、声响、姿态、言语,与茶室简素清净的美学追求,种种细节交汇一处,共同达成一次俗世中净洁神圣的会面。那种自然、恭顺、优雅,的确是值得让人托付心灵的幽栖之所。在东方的智慧里,只有隐身于仕途世外的遁世之人,才是真正的高士幽人,也只有他们,引领着东方最为高雅的生活姿态。

    同时,冈仓也在宣扬一种经由茶而生发的“唯美的信仰”,认为“和敬清寂”的茶道,代表了一种生命美学,是对凡俗庸碌生活中细小美感的爱惜。“只要抿一口象牙白瓷盛的琥珀茶汤,新的信徒们就可以一亲孔子甘甜的静默、老子奇趣的机锋、与释迦牟尼的出世芬芳。”他试图要说明的是,更有一套精妙的文化和哲学的基础,隐身在茶道仪典的背后。这本《茶之书》的篇幅里,在分别讲述茶室、风范、书画、花艺、饮法之外,并且专门有一章“道与禅”。他在道家“物我和谐”理念中推扬东方的人与自然宇宙的整体关怀。对古中国“温其如玉”的优雅自制人格的解析,把生命之美的达成真正寄托于道家:“我们能与列子一同御风而行,却发现一切竟如此宁静,原来我们自己就是清风。”他更追述日本向来推宗的“空纳万境”的“无”的至上理念来自于老子,把它升华为一种艺术和生活艺术的留白,用人生的无限美感情思,尽情去填补和完满。还有非白即黑的颜色理念,也来自禅门玄风,是去除妨碍、直抵本质。而禅宗的“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端茶奉水,当然也大有妙道存焉,大概也是 茶道得以滋生的最直接渊源,更何况茶也是最早在禅门中流行的修行者的饮品呢。

    这样精神远源的追溯,大有深意。其中寄托的是冈仓对“东洋”“西洋”、东海西海的难以释怀的耿耿之情。张承志曾在《珍重与惜别》中详细讲述了日本的“亚细亚主义”,指的是,欧美近代对亚洲的殖民侵略,对亚洲文化的歧视,直接在日本催生出以东方世界固有传统抵制西化的潮流,它是一份东方世界对抗白种殖民主义的宣言书。他们要谋求的是,中国的优秀文明、印度、伊斯兰的思想文明,和整个东方世界政治、军事、文化的复兴,或说“大解放”。这真正体现出日本人的阔大胸怀与视野。但利器以伤人为训,剑有双刃,“亚细亚主义”者们一开始便以东方盟主自居,后来彻底变成日本奴役邻国的遮羞布,也顺理成章。“大亚细亚主义”无远弗届,19世纪初创立的“东洋学”便囊括进欧亚大陆、伊斯兰世界、汉学、中亚蒙古的庞大研究版图。冈仓天心在其中的位置,却是一手拽着古中国和扶桑故国,一手挽着欧美,更像游离于盟主大旗的外交宣传亲善大使。他一生投身艺术事业,他的东方理想毋宁说更是一种艺术和生活理想。

    日本自明治以来“脱亚入欧”的鼓动,终于举国加入了全面欧化的热潮,冈仓天心则逆流而上,始终坚持以“东洋”文化批判西洋文明的道路。他认为西洋开化是利欲的开化,势将损害道德之心,毁坏风雅之情:“当前的工业主义,正使得无论在世界何处,都越来越难出现真正的高贵典雅。比较起来,最需要茶室的,难道不是你我么?”

    他曾周游中国、印度 ,深深为东方文化自身的衰落而哀伤不已,所以在印度与美国的演讲以及后来整理成书的《东洋的理想》《东洋的觉醒》都情绪激昂。亚洲是一个整体,面对欧洲,共荣共辱,这就是他的命题。虽然他死在1913年,却也在日俄战争期间表达过他对战争的看法:真正的东方精神是爱与和平,日本沉溺的温文尔雅的艺术才是文明,西洋人以具有战争屠杀的能力为文明则非。西方文明带来的物质与机械,只能带来人的物化,争权夺利,粉碎的是人心,世界需要的是,填补内心的荒芜,更希望人人都能宁愿痴傻的珍惜就在身边的凡俗生活之美:“让我们轻啜一口茶吧!午后的阳光照亮竹林,山泉的欢欣跃于水面,沙沙作响的是松树?还是壶中的沸水呢?”

    冈仓以茶道来展示他的东方之梦,对东西文化大作比义文章,事实证明,是最有成效的,书被翻译印行至世界各地,也赢得了西方人的认同和欣赏。虽然他无比真诚的大声疾呼,无奈的是,误解与无知,早铸就文化传播的天然屏障,正如他自己引用的:“再好的翻译也只能如一帛锦绣的背面,虽然针针俱在,终究难以惟妙惟肖。”这句话本身就是对《高僧传》的误读。尽管他信手拈来的引述中国经典和文学话语,传达精善,但他所讲述的“女娲补天”“伯牙弹琴”的故事,仍不免过于荒腔走板。他试图塑造出日本人儒禅并用、佛道相生的形象,亦有未尽其情。他说茶道中的品味无分贵贱,被他称为“东方民主的真谛”。其实,饮茶的清简,可能恰恰与中国士人和僧人推崇清贫气、蔬笋气更加有关系。

    不论日本的茶道如何与造化神游共生,如何承继了失传的煎茶与抹茶的技艺。日本的茶以及茶的文化,大约只相当于中国一地一时之茶,是不可否认的。中华大地上博物之学,也不是清简茶室中可以了然的。包括对于清寂之美的过份追求,其实也难免落于形迹。禅的灵光一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日本人却唯独自以为发现了禅的迹,其近代最风光处,也莫过于其种种艺术形式中透出的禅风。禅风而可求,其实离禅意也就远了。日本汉学对于中国原典的误读和浅见,也已经真切暴露了他们想直接唐宋、宰制中华的不可能。

    但是冈仓天心对于艺术的理解,却是令人感动。也足以让人发见他所以风靡西方的原因所在。毕竟,艺术无有国界。“真正的艺术,是我们自身的倒影。” “一旦我们的同理心,能够跨越种类的樊篱,艺术,自然也会成为一种普世皆宜的沟通语言。”他呼唤艺术鉴赏中发自内心的回应,如同与大师暗通款曲。如此稍加探究精神,才能享受艺术的盛宴,甚至瞬间思接千载,与“无限”相通。并坦言当代文明困乏至此,人们正一步步摧毁艺术,也一步步摧毁生命中的美好。而他仍在叩问苍穹,渴求着激荡回响。

    他也能够将饮茶一事放在西方视野中去讲述,在西方哲思里寻找与东方的冥契:“正是领悟了自身缺陷的谦抑思想,才让东方与西方如今能在相互安慰中相遇。”当茶道艺术的精髓被以西方人熟悉的口吻描述出来时,也同样赢得了有识之士的追捧。然而,东方的胜利,却还离得很远。

    可传者迹,难传者心。冈仓天心茶书虽小,却是要为茶立心。所以,这书写作的目标,并不是汲汲于茶道这一艺能的具体形式(其实冈仓本人即是正式拜师学艺的正宗茶道传人),而是“教外别传”,着重的是这其中所的文化含蕴,冈仓氏旨在以此推仰东方文化。所以这书又是那一个时代的产物,今天,恰恰又变成了数祖忘典的现代人资以轻轻触碰传统真谛的一尾救命稻草。这轻轻巧巧的茶之书,道出的是茶道真谛,然而这“简化”了的文化叙述,在这个“简化”“快餐”的时代重新被推崇,却也正应了庄子“轮扁斫轮”的故事,言语道断,说得出来的一定非其所贵,真正的精髓是不可言传的 ,这个世上有些至精至纯的道理是需要体证,无法用语言和文字传承的,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统绪的传承过程中所一直信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冈仓天心的这一曲茶之歌,既是精髓,也是酒曲散尽后留下的醪糟。阴阳向背,在乎一心。茶道的精神,东方主义的理想,并没有完全澌灭殆尽,需要的只是,那些对禅心正道孜孜以求,与闻其道、肯于参悟并以身心体证的求道之士。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txt(373+)
  • 还行吧(288+)
  • 差评(556+)
  • 书籍多(499+)
  • 体验还行(458+)
  • 简单(426+)
  • 无颠倒(426+)
  • 实惠(349+)
  • 全格式(577+)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 2025-01-01 20:46:4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蓬***之: ( 2025-01-02 13:50:12 )

    好棒good

  • 网友 谢***灵: ( 2024-12-30 09:39:59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濮***彤: ( 2025-01-07 11:53:3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屠***好: ( 2024-12-10 05:29:42 )

    还行吧。

  • 网友 曾***文: ( 2025-01-09 11:05:1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芮***枫: ( 2024-12-22 16:52:1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温***欣: ( 2024-12-25 05:28:1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寿***芳: ( 2025-01-08 01:35:55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饶***丽: ( 2025-01-04 16:16:2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林***艳: ( 2024-12-19 04:13:1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