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全十六冊)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舊唐書(全十六冊)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本书原称唐书,后来为了区别于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新唐书,故称旧唐书。全书分本纪、志、到传三部分,共二百卷。
旧唐书的作者离唐代很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唐代史料,特别是唐代前期的史料。重要的有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纂述的唐书一百三十卷,它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叙述比较完整。还有唐高祖至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唐代后期的史料则掌握较少,只有武宗实录一卷和其他零碎材料。旧唐书成书时间短促,大抵抄撮唐代史料成书,书中不少地方用了“今上”、“我”等字眼,都是沿袭唐代国史或实录的旧文。“今上”指唐代史官撰述时的当代皇帝,“我”指唐朝。论赞中常出现“臣”字,也是唐代史官当时的称谓。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乾浄等方面,后期大不如前。穆宗以后的本纪内容繁琐冗杂;曆志、经籍志叙述仅至玄宗时代;列传中对唐代末期人物缺漏较多;还存在着一人两传、一文複见等现象。这些都说明旧唐书比较粗糙。
但是,旧唐书叙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便于读者瞭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后代的重视。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比较芜杂,为后人所讥议,但也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庞勋起义、黄巢起义,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載,由于列传都分庞勋无传、黄巢传简略,这些记載就更为可贵。昭宗、哀帝两纪,对某些藩镇、宦官的嚣张跋扈,叙述颇为详细,反映了唐王朝覆灭时的某些具体情景。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鑑的唐纪部分,大抵採用旧唐书,就是因为它记事比较详细明白的缘故。旧唐书还採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載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论文。贾耽传登載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两篇表。这些都是在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上有地位的文献。又如,在傅奕、狄仁傑、姚崇等人的传中,登載了他们反对佛教的文章,从中可以考见唐代佛教盛行对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及世俗地主反对佛教的斗争。这类文章其中有些见旧唐书最早保存下来的。继旧唐书之后出现的新唐书,虽然在史料上作了许多补充,特别是志、表、唐代后期的列传部分比较突出,但新唐书行文和记事往往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瞭解具体情況。对旧唐书登載的大量文章,新唐书有的删去,有的压缩成简短的片段,甚至因厌恶骈文,竟改写成散文,改变历史文献的原来面貌。相形之下,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就具有新唐书所不能替代的價值。
书籍目录:
卷一本纪第一
高祖李渊
卷二本纪第二
太宗李世民上
卷三本纪第三
太宗下
卷四本纪第四
高宗李治上
卷五本纪第五
高宗下
卷六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武�
卷七本纪第七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卷八本纪第八
玄宗李隆基上
卷九本纪第九
玄宗下
卷十本纪第十
肃宗李亨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
代宗李豫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
德宗李适上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上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
穆宗李恒
卷十七上本纪第十七上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上
卷十七下本纪第十七下
文宗下
卷十八上本纪第十八上
武宗李炎
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李忱
卷十九上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李�
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李�
卷二十上本纪第二十上
昭宗李晔
卷二十下本纪第二十下
哀帝李�
卷二十一志第一
礼仪一
卷二十二志第二
礼仪二
卷二十三志第三
礼仪三
卷二十四志第四
礼仪四
卷二十五志第五
v礼仪五
卷二十六志第六
礼仪六
卷二十七志第七
礼仪七
卷二十八志第八
音乐一
卷二十九志第九
音乐二
卷三十志第十
音乐三
卷三十一志第十一
音乐四
卷三十二志第十二
�一
卷三十三志第十三
�二
卷三十四志第十四
�三
卷三十五志第十五
天文上
卷三十六志第十六
天文下
卷三十七志第十七
五行
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地理一
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地理二
卷四十志第二十
也里三
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
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五
舆服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七
经籍下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
卷五十志第三十
刑法
卷五十一列传第一
后妃上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贤妃徐氏
高宗废后王氏
良娣萧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庶人
上宫昭容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玄宗杨贵妃
卷五十二列传第二
后妃下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韦妃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贞皇后沈氏
代宗崔妃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德宗韦贤妃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女学士尚宫宋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敬宗郭贵妃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武宗王贤妃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卷五十三列传第三
李密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
王世充
窦建德
卷五十五列传第五
薛举
子仁杲
李轨
刘武周
苑君璋
高开道
刘黑�
徐圆朗
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萧铣
杜伏威
辅公�
阚�
王雄诞
沈法兴
李子通
朱粲
林士弘
张善安
罗艺
梁师都
刘季贞
李子和
卷五十七列传第七
裴寂
刘文静
弟文起
子树艺
李孟尝
刘世龙
赵文恪
张平高
李思行
李高迁
许世绪
刘师立
钱九陇
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
张长逊
李安远
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唐俭
长孙顺德
刘弘基
殷峤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
马三宝
武士�
兄士�
士逸
卷五十九列传第九
屈突通
子寿
诠
诠子仲翔
任�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
许绍
嫡孙力士
力士子钦明
绍次子智仁
少子圉师
李袭志
弟袭誉
兄子怀�
姜�
子行本
行本子简
简子�
简弟柔远
柔远子皎
皎子庆初
卷六十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代祖诸子
永安王孝基
淮安王神通
子道彦
孝察
孝同
孝慈
孝友
孝节
孝义
孝逸
襄邑王神符
长平王叔良
襄武王琛
河间王孝恭
子晦
孝恭弟�
�
庐江王瑗
王君廓
淮阳王道玄
江夏王道宗
陇西王博父
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温大雅
子无隐
弟彦博
大有
彦博子振
挺
陈叔达
窦威
子恽
兄子轨
轨子奉节
轨弟琮
从子抗
抗子衍
静
静子逵
抗季子诞
诞子孝慈
孝慈子希�
诞少子孝谌
抗季弟�
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李纲
子少植
少植子安仁
郑善果
从兄元�
杨恭仁
子思训
思训孙睿交
恭仁弟续
续孙执柔
�柔子滔
�柔弟执一
恭仁少弟师道
师道兄子思玄
皇甫无逸
李大亮
族孙迥秀
卷六十三列传第十三
封伦
子言道
兄子行高
萧�
子锐
兄子钧
钧子�
钧兄子嗣业
裴矩
子宣机
宇文士及
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韩王元嘉
彭王元则
郑王元懿
霍王元轨
虢王凤
道王元庆
邓王元裕
舒王元名
鲁王灵夔
江王元祥
密王元晓
滕王元婴
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高士廉
子履行
真行
长孙无忌
卷六十六列传第十六
房玄龄
子遗直
遗爱
杜如晦
弟楚客
叔淹
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
李靖
弟客师
客师孙令问
令问孙彦芳
李�
孙敬业
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
尉�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
子大素
大安
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侯君集
张亮
薛万彻
兄万均
盛彦师
卢祖尚
刘世�
刘兰
李君羡
卷七十列传第二十
王�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长倩
长倩子羲
格�元
杜正伦
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魏徵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虞世南
李百药
褚亮
李玄道
李守素
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薛收
兄子元敬
子元超
元超从子稷
姚思廉
颜思古
弟相时
令狐德�
邓世隆
顾胤
李延寿
李仁实
孔颖达
司马才章
王恭
马嘉运
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刘洎
马周
崔仁师
孙�
�弟液
液子论
液弟�
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苏世长
子良嗣
韦云起
孙方质
孙伏伽
张玄素
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恒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
子成王千里
孙信安郡王�
濮王泰
庶人�
蜀王�
蒋王恽
越王贞
子琅邪王�
纪王慎
江王嚣
代王简
赵王福
曹王明
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韦挺
子待价
弟万石
杨纂
族子弘礼
弘武
弘武子元亨
元禧
刘德威
子审礼
�立德
弟立本
柳亨
族子范
兄子�
孙涣
泽
崔义玄
子神庆
卷七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于志宁
高季辅
张行成
族孙易之
昌宗
卷七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祖孝孙
传仁均
傅奕
李淳风
吕才
卷八十列传第三十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卷八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崔敦礼
卢承庆
刘祥道
李敬玄
李义琰
孙处约
乐彦玮
赵仁本
卷八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许敬宗
李义府
少子湛
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刘仁轨
郝处俊
裴行俭
子光庭
卷八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唐临
孙绍
张文�
兄文琮
从弟文收
徐有功
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燕王忠
原王孝
泽王上金
许王素节
孝敬皇帝弘
裴居道
章怀太子贤
子�王守礼
懿德太子重润
庶人重福
节愍太子重俊
殇帝重茂
卷八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裴炎
刘�之
魏玄同
李昭德
卷八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韦思谦
子承庆
嗣立
�元方
子象先
苏�
子�
卷八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狄仁�
族曾孙兼谟
王方庆
姚�
弟�
卷九十列传第四十
王及善
杜景俭
朱敬则
杨再思
李怀远
子景伯
景伯子彭年
豆卢钦望
张光辅
史务滋
崔元综
周允元
卷九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桓彦范
敬晖
崔玄�
张柬之
袁恕己
卷九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魏元忠
韦安石
子陟
子斌
从父兄子抗
从祖兄子巨源
赵彦昭
萧至忠
宗楚客
纪处讷
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娄师德
王孝�
唐休�
张仁愿
薛讷
王�
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苏味道
李峤
崔融
卢藏用
徐彦伯
卷九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
让皇帝�
惠庄太子�
惠文太子范
惠宣太子业
隋王隆悌
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姚崇
宋�
卷九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
陈希烈
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魏知古
卢怀慎
子奂
源乾曜
从孙光裕
光裕子洧
李元�
杜暹
韩休
裴耀卿
孙佶
卷九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崔日用
从兄日知
张嘉贞
弟嘉�
萧嵩
子华
张九龄
�仲方
李适之
子季卿
严挺之
卷一百列传第五十
尹思贞
李�
解琬
毕构
苏�
子晋
郑惟忠
王志�
卢从愿
李朝隐
裴�
从祖弟宽
王丘
卷一百一列传第五十一
李父
薛登
韦�
从子虚心
虚舟
韩思复
曾孙�
张廷�
王求礼
辛替否
卷一百二列传第五十二
马怀素
褚无量
刘子玄
兄知柔
子贶
�
�
秩
迅
迥
徐坚
元行�
吴兢
韦述
弟�
迪
卷一百三列传第五十三
郭虔�
张嵩
郭知运
子英�
王君�
贾师顺
张守�
牛仙客
王忠嗣
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卷一百五列传第五十五
宇文融
韦坚
杨慎矜
王�
卷一百六列传第五十六
李林甫
杨国忠
张�
王琚
王毛中
陈玄礼
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靖德太子琮
庶人瑛
棣王琰
庶人瑶
靖恭太子琬
庶人琚
夏悼王一
仪王�
颍王�
怀哀王敏
永王�
寿王�
延王玢
盛王琦
济王环
信王�
义王眦
陈王�
丰王珙
恒王�
凉王�
汴哀王�
卷一百八列传第五十八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卷一百九列传第五十九
冯盎
阿史那社�
子道真
叔祖苏尼失
苏尼失子忠
契�何力
黑齿常之
李多祚
李嗣业
白孝德
卷一百一十列传第六十
李光弼
王思礼
邓景山
辛云京
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崔光远
房�
子孺复
从子式
张镐
高适
畅璀
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李�
族弟齐物
齐物子复
族弟若水
李麟
李国贞
子�
李�
弟峄
岘
李巨
子则之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枢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六十四
鲁炅
裴�
来�
周智光
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六十五
崔器
赵国珍
崔�
敬括
韦元甫
魏少�
卫伯玉
李承
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肃宗代宗诸子肃宗十三子代宗二十子
越王系
承天皇帝�
卫王�
彭王仅
充王�
泾王�
郓王荣
襄王�
杞王�
泾王�
召王�
恭懿太子�
定王同
淮阳王僖
昭靖太子邈
均王遐
睦王述
丹王逾
恩王连
韩王迥
简王遘
益王�
隋王迅
荆王�
蜀王�
忻王造
韶王暹
嘉王运
端王遇
循王�
恭王通
原王逵
雅王逸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严武
郭英父
崔宁
弟宽
密
从孙蠡
蠡子荛
从孙黯
严震
严砺
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
王缙
杨炎
黎干
刘忠翼
庾准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杨绾
崔�甫
子植
植再从兄�
常衮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郭子仪
子晤
映
曜
�
�子钢
子暧
子曙
�子钊
�
子仪弟幼明
幼明子昕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仆固怀恩
梁崇义
李怀光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七十二
张献诚
弟献恭
献甫
献恭子煦
路嗣恭
子恕
曲环
崔汉衡
杨朝晟
樊泽
李叔明
裴胄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七十三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七十四
薛嵩
子平
嵩弟�
令狐彰
子建
运
通
田神功
弟神玉
侯希逸
李正己
子纳
纳子师古
师道
宗人洧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七十五
张镒
冯河清
刘从一
萧复
柳浑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七十六
李揆
李涵
陈少�
卢�
裴�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七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乔琳
张涉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七十八
段秀实
子伯伦
颜真卿
子�
硕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七十九
韩�
子�
弟洄
张延赏
子弘靖
弘靖子文规
次宗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八十
王�
道士李国�
李泌
子繁
顾况
崔造
关播
李元平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八十一
李勉
李�
子象古
道古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八十二
李抱玉
李抱真
王虔休
卢从史
李�
李澄
族弟元素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八十三
李晟
子愿
�
听
宪
�
恕
�
王�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
马燧
子畅
燧兄炫
浑�
子镐
�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八十五
卢杞
子元辅
白志贞
裴延龄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韦执谊
王叔文
王�
程异
皇甫�
弟镛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八十六
窦参
从子申
齐映
刘滋
从兄赞
卢迈
崔损
齐抗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八十七
徐浩
赵涓
子博宣
刘太真
李纾
邵说
于邵
崔元翰
于公�
吕渭
子温
恭
俭
让
郑云逵
李益
李贺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八十八
赵憬
韦伦
贾耽
姜公辅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八十九
�贽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
韦�
刘�
张建封
卢群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九十一
田承嗣
�悦
子绪
绪子季安
田弘正
子布
张孝忠
子茂昭
茂昭子克勤
弟茂宗
茂和
陈楚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九十二
李宝臣
子惟岳
惟诚
惟简
惟简子元本
王武俊
子士真
士平
士则
士士真子承宗
承元
王廷�
子元逵
元逵子绍鼎
绍懿
绍鼎子景崇
景崇子�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九十三
李怀仙
朱希彩
朱滔
刘怦
子济
�
济子总
程日华
子怀直
怀直子权
李全略
子同捷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四
尚可孤
李观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韩��
贾隐林
杜希全
尉�胜
邢君牙
杨朝晟
张敬则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九十五
刘玄佐
子士宁
李万荣
董晋
�长源
刘全谅
李忠臣
李希烈
吴少诚
弟少阳
子元济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九十六
薛播
鲍防
李自良
李说
严绶
萧昕
杜亚
王纬
李若初
于颀
卢徵
杨�
郑元
杜兼
裴玢
薛�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九十七
杜黄裳
高郢
子定
杜佑
子式方
从郁
式方子�
从郁子牧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九十八
裴�
李吉甫
李藩
权德舆
子璩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
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父
子系
申
柳登
弟冕
子�
沈传师
子询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
虔王谅
肃王详
文敬太子�
资王谦
代王�
昭王诫
钦王谔
珍王�
郯王经
均王纬
�王纵
莒王纾
密王绸
郇王综
邵王约
宋王结
集王缃
冀王�
和王绮
衡王绚
钦王绩
会王�
福王绾
珍王缮
抚王�
岳王绲
袁王绅
桂王纶
翼王绰
�王缉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
高崇文
子承简
伊慎
朱忠亮
刘昌裔
范希朝
王锷
子稷
阎巨源
孟元阳
赵昌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二
马�
郝廷玉
王栖曜
子茂元
刘昌
子士泾
李景略
张万福
高固
郝�
段佐
史敬奉
野诗良辅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三
姚南仲
刘�
子伯�
孙宽夫
端夫
曾孙允章
袁高
段平仲
薛存诚
子廷老
廷老子保逊
保逊子昭纬
卢坦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四
孔巢父
从子戡
�
戢
许孟容
吕元膺
刘栖楚
张宿
熊望
柏耆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五
穆宁
子赞
质
员
赏
崔�
弟鄯
郾
单
窦群
兄常
牟
弟庠
巩
李逊
弟建
薛戎
弟放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六
于�
韩弘
子公武
弘弟充
李质
王智兴
子晏平
晏宰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七
王�
兄翊
郗士美
李�
辛�
马�
韦弘景
王彦威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八
武元衡
从父弟儒衡
郑余庆
子�
�子允谟
茂休
处诲
从谠
韦贯之
兄绶
弟�
子澳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九
卫次公
郑�
子�德
�德子�
韦处厚
崔群
路�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
韩愈
张籍
孟郊
唐衢
李翱
宇文籍
刘禹锡
柳宗元
韦辞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李光进
弟光颜
乌重胤
王沛
子逢
李珙
李�
董重质
杨元卿
子延宗
刘悟
子从谏
孙稹
刘沔
石雄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潘孟阳
李�
王遂
曹华
韦绶
郑权
卢士玫
韩全义
高霞寓
高�
崔戎
陆亘
张正甫
子毅夫
毅夫子�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孟�
胡证
崔元略
子铉
铉子沆
元略弟元受
元式
元儒
杜元颖
崔弘礼
李虞仲
王质
卢简辞
兄简能
弟弘正
简求
简能子知猷
简求子嗣业
汝弼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王播
弟炎
起
起子龟
龟子荛
炎子铎
子式
李绛
杨于陵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韦夏卿
王正雅
族孙凝
柳公绰
子仲郢
孙璧
�
弟公权
伯父子华
子华子公度
崔玄亮
温造
子璋
郭承嘏
殷侑
孙盈孙
徐晦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元稹
庞严
白居易
行简
敏中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赵宗儒
窦易直
李逢吉
段文昌
子成式
宋申锡
李程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韦温
萧�
独孤郁
弟朗
钱徽
子可复
高�
弟铢
�
冯宿
弟定
审
封敖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李训
郑注
王涯
王�
贾�
舒元舆
郭行余
罗立言
李孝本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
裴度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李渤
张仲方
裴�
张�
李中敏
李甘
高元裕
兄少逸
李汉
李景俭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令狐楚
弟定
子绪
�
�子�
牛僧孺
子蔚
�
蔚子徽
萧�
弟�
�
从弟�
�子�
李石
弟福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郑覃
弟朗
陈夷行
李绅
吴汝纳
李回
李珏
李固言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李德裕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宪宗二十子
穆宗五子
敬宗五子
文宗二子
武宗五子
宣宗十一子
懿宗八子
僖宗二子
昭宗十子
嗣襄王�
朱玫
王行瑜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李宗闵
杨嗣复
子授
损
技
拭
�
杨虞卿
弟汉公
从兄女士
马植
李让夷
魏�
周墀
崔龟从
郑肃
卢商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崔慎由
弟安潜
伯父能
能子彦曾
慎由子胤
崔珙
兄�
弟�
�
�
�子澹
澹子远
弟球
卢钧
裴休
杨收
兄发
子钜
�
弟严
严子涉
注
韦保衡
路严
夏侯孜
刘瞻
刘�
曹�
毕�
杜审权
子让能
彦林
弘徽
刘�
豆卢�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赵隐
弟�
子光逢
光裔
光胤
张裼
子文蔚
济美
贻宪
李蔚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徽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萧遘
孔纬
韦昭度
崔昭纬
张�
朱朴
郑綮
刘崇望
兄崇龟
弟崇鲁
崇谟
徐彦若
��
柳璨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
朱克融
李�义
杨志诚
张仲武
子直方
张允伸
张公素
李可举
李全忠
子匡威
匡筹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史宪诚
子孝章
何进滔
子弘敬
韩允忠
子简
乐彦�
子从训
罗弘信
子威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王重荣
子珂
王处存
弟处直
诸葛爽
高骈
毕师铎
秦彦
时溥
朱�
弟瑾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独孤怀恩
窦德明
�怀贞
族弟孝谌
孝谌子希�
希球
希�
希�从父弟维�
长孙敞
从父弟操
赵持满
武承嗣
子延秀
从父弟三思
三思子崇训
从祖弟懿宗
攸暨
攸暨妻太平公主
从父弟攸绪
薛怀义
韦温
王仁皎
子守一
吴�
弟�
窦觎
柳晟
王子颜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杨思�
高力士
李辅国
程元振
鱼朝恩
刘希暹
贾明观
窦文场
霍仙鸣
俱文珍
吐突承璀
王守澄
田令孜
杨复光
杨复恭
卷一百八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
良吏上
韦仁寿
陈君宾
张允济
李桐客
李素立
孙至远
至远子�
薛大鼎
贾敦颐
弟敦实
李君球
崔知温
高智周
田仁会
子归道
韦机
孙岳
岳子景骏
权怀恩
叔祖万纪
冯元常
弟元淑
蒋俨
王方翼
薛李昶
卷一百八十五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下
良吏下
裴怀古
张知謇
兄知玄
知晦
弟知泰
知默
杨元琰
倪若水
李�
阳峤
宋庆礼
姜师度
强循
和逢尧
潘好礼
杨茂谦
杨�
崔隐甫
李尚隐
吕�
萧定
蒋�
薛珏
李惠登
任迪简
范传正
袁滋
薛苹
阎济美
卷一百八十六上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上
酷吏上
来俊臣
周兴
传�艺
丘神�
索元礼
侯思止
�国俊
来子�
王弘义
郭霸
吉顼
卷一百八十六下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下
酷吏下
姚绍之
周利贞
王旭
吉温
王钧
严安之
卢铉
罗希�
毛若虚
敬羽
裴�
�曜
卷一百八十七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上
忠义上
夏侯端
刘感
常达
罗士信
吕子臧
张道源
族子楚金
李公逸
张善相
李玄通
敬君弘
冯立
谢叔方
王义方
成三郎
尹元贞
高�
子仲舒
崔琳
王同皎
周憬
苏安恒
俞文俊
王求礼
燕钦融
郎岌
安金藏
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忠义下
李�
子源
彭
彭孙景让
张介然
崔无�
卢奕
蒋清
颜杲卿
子泉明
薛愿
庞坚
张巡
姚�
许远
程千里
袁光庭
邵真
符�
赵晔
石演芬
张名振
张�
甄济
刘敦儒
高沐
贾直言
庾敬休
辛谠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李知本
张志宽
刘君良
宋兴贵
张公艺
王君操
周智寿
智爽
许坦
王少玄
赵弘智
陈集原
元�
裴敬彝
裴守真
子子余
李日知
崔沔
�南金
弟赵璧
张�
兄�
梁文贞
李处恭
张义贞
吕元简
崔衍
丁公著
罗�
卷一百八十九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学上
徐文远
�德明
曹宪
许淹
李善
公孙罗
欧阳询
子通
朱子奢
张士衡
贾公彦
李玄植
张后胤
盖文达
宗人文懿
谷那律
萧德言
许叔牙
子子儒
敬播
刘伯庄
子之宏
秦景通
罗道琮
卷一百八十九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学下
邢文伟
高子贡
郎余令
路敬淳
王元感
王绍宗
韦叔夏
祝钦明
郭山恽
柳�
卢粲
尹知章
孙季良
徐岱
苏弁
兄衮
冕
�质
冯伉
韦表微
许康佐
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文苑上
孔绍安
子祯
孙若思
袁朗
弟承序
利贞
孙谊
贺德仁
庾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弟子延�
兄子藏器
张昌龄
崔行功
孟利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齐聃
杜易简
从祖弟审言
卢照邻
杨�
王勃
兄�
�
骆宾王
邓玄挺
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中
文苑中
郭正一
元万顷
范履冰
苗神客
周思茂
胡楚宾
乔知之
弟侃
备
刘希夷
刘允济
富嘉谟
吴少微
谷倚
员半千
丘悦
刘宪
王适
司马�
梁�言
沈�期
弟全交
陈子昂
闾丘均
宋之问
阎朝隐
王无竞
李适
尹元凯
贾曾
子至
许景先
贺知章
贺朝
齐融
张若虚
邢巨
包融
李登之
席豫
徐安贞
齐�
王�
李邕
孙逖
子成
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
文苑下
李华
萧颖士
李翰
陆据
崔�
王昌龄
孟浩然
元德秀
王维
李白
杜甫
吴通玄
兄通微
王仲舒
崔咸
唐次
子扶
持
持子彦谦
刘�
李商隐
温庭筠
薛逢
子廷�
李拯
李巨川
司空图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崔善为
薛颐
甄权
弟立言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
袁天纲
孙思邈
明崇俨
张憬藏
李嗣真
张文仲
李虔纵
韦慈藏
尚献甫
裴知古
孟诜
严善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
慧能
普寂
义福
一行
泓
桑道茂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王绩
田��
史德义
王友贞
卢鸿一
王希夷
卫大经
李元�
王守慎
徐仁纪
孙处玄
白履忠
王远知
潘师正
刘道合
司马承祯
吴筠
孔述睿
子敏行
阳城
崔觐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李德武妻裴氏
杨庆妻王氏
独孤师仁乳母王氏
杨三安妻李氏
魏衡妻王氏
樊会仁母敬氏
绛州孝女卫氏
濮州孝女贾氏
郑义宗妻卢氏
刘寂妻夏侯氏
楚王灵龟妃上官氏
杨绍宗妻王氏
于敏直妻张氏
冀州女子王氏
樊彦琛妻魏氏
�保英妻奚氏
古玄应妻高氏
宋庭瑜妻魏氏
崔绘妻卢氏
奉天县窦氏二女
卢甫妻李氏
王泛妻裴氏
�待徵妻薄氏
李湍妻
董昌龄母杨氏
韦雍妻兰陵县君萧氏
衡方厚妻武昌县君程氏
女道士李玄真
孝女王和子
郑神佐女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卷一百九十四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纥
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卷一百九十六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西南蛮
林邑
婆利
��
真腊
陀洹
诃陵
堕和罗
堕婆登
东谢蛮
西赵蛮
羊�蛮
南平獠
东女国
南诏蛮
骠国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泥婆罗
党项羌
高昌
吐谷浑
焉耆
龟�
疏勒
于阗
天竺一
�宾
康国
波斯
拂�
大食
卷一百九十九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
东夷
高丽
百济
新罗
倭国
日本
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
铁勒
契丹
奚
室韦
��
渤海��
�
乌罗浑
卷二百上列传第一百五十上
安禄山
子庆绪
高尚
孙孝哲
史思明
子朝义
卷二百下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朱�
黄巢
秦宗权
附�
明重刻旧唐书闻序
清�盈�本旧唐书阮序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裴度传》:二月,诏加度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国,封晋国公,食邑三千户,复知政事。
调露年,累除太常博士。后属高宗崩,山陵旧仪多废缺,叔夏与中书舍人贾太隐、太常博士裴守贞等,草创撰定,由是授春官员外郞。
乙卯,以谏议大夫、守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群为潭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湖南观察使
公綽性謹重,動循禮法。屬歲飢,其家雖給,而每飯不過一器。歲稔復初。家甚貧,有書千卷,不讀非聖之書。爲文不尙浮靡。慈隰觀察使姚齊梧奏爲判官,得殿中侍御史。冬,薦授開州刺史,入爲侍御史,再遷吏部員外郞。
冬十月丙午,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泾原之师救哥舒曜。丁未,泾原军出京城,至浐水,倒戈谋叛,姚令言不能禁。上令载缯彩二车,遣晋王往慰谕之,乱兵已阵于丹凤阙下,促神策军拒之,无一人至者。
丁丑,以陕州长史李齐为河中尹,充河中晋绛防御观察使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本书原称唐书,后来为了区别于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新唐书,故称旧唐书。全书分本纪、志、到传三部分,共二百卷。
旧唐书的作者离唐代很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唐代史料,特别是唐代前期的史料。重要的有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纂述的唐书一百三十卷,它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叙述比较完整。还有唐高祖至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唐代后期的史料则掌握较少,只有武宗实录一卷和其他零碎材料。旧唐书成书时间短促,大抵抄撮唐代史料成书,书中不少地方用了“今上”、“我”等字眼,都是沿袭唐代国史或实录的旧文。“今上”指唐代史官撰述时的当代皇帝,“我”指唐朝。论赞中常出现“臣”字,也是唐代史官当时的称谓。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乾浄等方面,后期大不如前。穆宗以后的本纪内容繁琐冗杂;曆志、经籍志叙述仅至玄宗时代;列传中对唐代末期人物缺漏较多;还存在着一人两传、一文複见等现象。这些都说明旧唐书比较粗糙。
但是,旧唐书叙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便于读者瞭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后代的重视。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比较芜杂,为后人所讥议,但也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庞勋起义、黄巢起义,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載,由于列传都分庞勋无传、黄巢传简略,这些记載就更为可贵。昭宗、哀帝两纪,对某些藩镇、宦官的嚣张跋扈,叙述颇为详细,反映了唐王朝覆灭时的某些具体情景。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鑑的唐纪部分,大抵採用旧唐书,就是因为它记事比较详细明白的缘故。旧唐书还採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載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论文。贾耽传登載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两篇表。这些都是在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上有地位的文献。又如,在傅奕、狄仁傑、姚崇等人的传中,登載了他们反对佛教的文章,从中可以考见唐代佛教盛行对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及世俗地主反对佛教的斗争。这类文章其中有些见旧唐书最早保存下来的。继旧唐书之后出现的新唐书,虽然在史料上作了许多补充,特别是志、表、唐代后期的列传部分比较突出,但新唐书行文和记事往往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瞭解具体情況。对旧唐书登載的大量文章,新唐书有的删去,有的压缩成简短的片段,甚至因厌恶骈文,竟改写成散文,改变历史文献的原来面貌。相形之下,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就具有新唐书所不能替代的價值。
精彩短评:
作者:夏言 发布时间:2010-08-17 01:26:35
这种书,读过了,就算【读过】吧。
作者:萨宾娜的圆礼帽 发布时间:2013-09-05 11:34:25
断断续续一年多 ,相比那些16岁通读二十四史的“天才”,老子真是弱爆了
作者:MetalDudu 发布时间:2017-12-21 15:17:01
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家长,可以了解一些典故,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奥数教材,也有不少类似的普及知识,只是奥数这件事本身就很糟糕。20190226重读,发现第一次完全没有看出作者的重点,作者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从生活中寻找故事、游戏,慢慢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和兴趣。对于女儿,更要如此,反思。
作者:Latreia.Histor 发布时间:2017-01-04 00:30:06
有唐一代,僭伪频发。篡代谋弑者,终据大宝。人君暴戾,不惜民力。宋人尊崇唐,是为了贬斥五代。现代人尊崇大唐盛世,只能说明现代人道德水平严重滑坡,肉食者亦是不惜民力。
作者:Adiósardour 发布时间:2014-12-11 18:56:01
史料来源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五代后晋史官在纂修这部唐史时,绝非仅仅限于唐代的国史、实录旧本,这是必须清楚的。应当说,代宗以前的纪传体唐代国史,德宗以前的编年体唐史,武宗以前的唐代各帝实录,宣宗以前的有关“礼法沿革”的各种典志,以及《旧唐书》中提到的大臣奏议、诸公文集,乃至杂史、小说,都是后晋史官修史时的采摭对象。此外,不要忘记的就是《唐年补遗录》了。至于剪裁是否恰当,考辨是否精审,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由于宣宗以后的原始素材本来就短缺,尽管几经搜求,仍然不足。所以,后晋史官不得不大为感叹:“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允墨挥翰,有所慊然!”《旧唐书》卷18下《宣宗纪》“史臣曰”。
作者:菅原舜水 发布时间:2010-06-20 00:10:35
點校質量之差無出其右
深度书评:
《旧唐书·薛怀义传》与《新唐书》薛怀义事迹比读札记
作者:Michishirube 发布时间:2016-07-27 23:49:05
(一篇课堂小作业,注释从略)
1)
旧:薛怀义者,京兆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鬻台货为业,伟形神,有膂力,为市于洛阳,得幸于千金公主侍儿。公主知之,入宫言曰:“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因得召见,恩遇日深。则天欲隐其迹,便于出入禁中,乃度为僧。又以怀义非士族,乃改姓薛,令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令绍以季父事之。
新:怀义,鄠人,本冯氏,名小宝,伟岸淫毒,佯狂洛阳市,千金公主嬖之。主上言:“小宝可入侍。”后召与私,悦之。欲掩迹,得通籍出入,使祝发为浮屠,拜白马寺主。诏与太平公主婿薛绍通昭穆,绍父事之。
按:有关薛怀义发迹前的谋生手段,《旧唐书》记载为“以鬻台货为业”“为市于洛阳”,即在洛阳市场上贩卖货物。《新唐书》所谓“佯狂洛阳市”的记载,虽然是贬损之辞,却也透露出薛怀义在洛阳市场上谋生的信息。另据《资治通鉴》:“怀义,鄠人。本姓冯,名小宝,卖药洛阳市。” (参见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卷六一)即直接讲明薛怀义在洛阳市上以卖药为生。
有关薛怀义发迹的缘由,两《唐书》皆记载为千金公主上言武则天。但《旧唐书》记载为薛怀义“得幸于千金公主侍儿。公主知之,入宫言曰云云”,《新唐书》则记载为“千金公主嬖之。主上言云云”。结合两《唐书》的记载,合理的推测是,薛怀义本与千金公主府的侍女私通,后得千金公主宠爱(不排除侍女将薛怀义推荐给千金公主以求上进的可能),最后千金公主将其推荐给武则天 。
《新唐书》卷二百九《索元礼传》:“薛怀义始贵,而元礼养为假子,故为后所信。” 此条不见于《旧唐书》卷一八六《索元礼传》,当是宋祁等人据笔记小说所补充。据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元礼故胡人,薛师之假父,后坐赃贿,流死岭南。” 其它相似的记载亦颇多,则《索元礼传》的这则史料有可能改抄自《朝野佥载》。薛怀义既为武则天面首,骄横跋扈,又与“薛绍通昭穆”,太平公主及武氏诸王皆为其子侄辈,则索元礼何能成为薛怀义的假父,薛怀义、武则天及太平公主等人又如何能忍受?《朝野佥载》及《索元礼传》的这一记载颇不合理,疑《朝野佥载》误录,当是薛怀义为索元礼假父。
2)
旧:自是与洛阳大德僧法明、处一、惠俨、稜行、感德、感知、静轨、宣政等在内道场念诵。怀义出入乘厩马,中官侍从,诸武朝贵,匍匐礼谒,人间呼为薛师。
新:给厩马,中官为驺侍,虽承嗣、三思皆尊事惟谨。
《旧唐书》卷一八三《武三思传》:“时薛怀义、张易之、昌宗皆承恩顾。三思与承嗣每折节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 这条记载当与《册府元龟》卷三百七《外戚部》记载相似 ,当有共同的史料来源。又据《新唐书》卷二百六《武三思传》:“薛、二张方烝蛊,三思痛屈节,为怀义御马……” 故《新唐书》记薛怀义事时“虽承嗣、三思皆尊事惟谨”的记载及当改抄自两《唐书》的《武三思传》;两《唐书》之《武三思传》及《资治通鉴》相关记载与《册府元龟》相关记载当有共同的史料来源。
3)
旧:垂拱初,说则天于故洛阳城西修故白马寺,怀义自护作。寺成,自为寺主。颇恃恩狂蹶,其下犯法,人不敢言。右台御史冯思勖屡以法劾之。怀义遇勖于途,令从者殴之,几死。
新:怀义负幸昵,气盖一时,出百官上,其徒多犯法。御史冯思勖劾其奸,怀义怒,遇诸道,命左右欧之,几死,弗敢言。
《资治通鉴》:“(垂拱元年冬,十一月,685)太后修故白马寺,以僧怀义为寺主。” 《通鉴》此条将修白马寺事系于此年最后,当是长编之时抄录《旧唐书》“垂拱初,说则天于故洛阳城西修故白马寺,怀义自护作。寺成,自为寺主”或者更为原始的相似资料。此外,回顾对读段落1)中《新唐书》记载薛怀义发迹事:“使祝发为浮屠,拜白马寺主。”勘合上引《旧唐书》的史料,可知这一记载隐没了薛怀义削发为僧和担任白马寺主两个事件之间的过程。
《资治通鉴》:“(怀义)多聚无赖少年,度为僧,纵横犯法,人莫敢言。右台御史冯思勖屡以法绳之,怀义遇思勖于途,令从者殴之,几死。” 三者关于冯思勖事件的记载基本一致,当有共同的史料来源。
4)
旧:又于建春门内敬爱寺别造殿宇,改名佛授记寺。垂拱四年,拆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怀义充使督作。凡役数万人,曳一大木千人,置号头,头一㘚,千人齐和。明堂大屋凡三层,计高三百尺。又于明堂北起天堂,广袤亚于明堂。怀义以功拜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
新:……诏毁乾元殿为明堂,以浮屠薛怀义为使督作……至是护作,士数万,巨木率一章千人乃能引。又度明堂后为天堂,鸿丽严奥次之。堂成,拜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诏毁乾元殿为明堂,以浮屠薛怀义为使督作”句记于对读1)“怀义,鄠人,本冯氏,名小宝”前,乃因《新唐书》不立《薛怀义传》,而在记述武后作明堂时倒叙薛怀义生平。为方便对读,将其移动至此,正与“至是作护”相合。
《旧唐书•薛怀义传》以“明堂大屋凡三层,计高三百尺”,《资治通鉴》记作“高二百九十四尺” 。并且,两《唐书》皆以为天堂规格亚于明堂,所谓“(天堂)广袤亚于明堂”“鸿丽岩奥次之”。《通鉴》则作天堂规格高于明堂:“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 据胡三省引《资治通鉴考异》,《通鉴》的这一记载参考了小说和《通典》。
《资治通鉴考异》引《实录》云:“怀义监造明堂,以功擢授左武卫大将军, 固辞不拜。时有右玉钤卫将军王慈征、长上果毅元肃然,请与怀义为儿,既而阴有异图,欲奉之为主,怀义密奏其状;由是慈征等坐斩,进拜怀义辅国大将军,封卢国公,赐物三千段;又表辞不受。今从旧传。” 按两《唐书》记载,薛怀义因作明堂、天堂有功而“拜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然而据《考异》明言这一记载来自于实录,则似乎其中另有波折。
5)
旧:永昌中,突厥默啜犯边,以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率军击之,至单于台,刻石纪功而还。加辅国大将军,进右卫大将军,改封鄂国公、柱国,赐帛二千段。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则天革命称周,怀义与法明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娑、银龟袋。其伪《大云经》颁于天下寺,各藏一本,令升高座讲说。则天将革命,诛杀宗属诸王,唯千金公主以巧媚善进奉独存,抗疏请以则天为母,因得曲加恩宠,改邑号为延安大长公主,加实封,赐姓武氏。以子克乂娶魏王武承嗣女,内门参问,不限早晚,见则尽欢。
新:拜薛怀义辅国大将军,封鄂国公,令与群浮屠作《大云经》,言神皇受命事。
《资治通鉴》:“(永昌元年)九月(689),壬子,以僧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将兵二十万以讨突厥骨笃禄。” 记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而非“清平道”。又据《考异》,“新平道行军大总管”的记载来自于实录 。那么,关于薛怀义的官职,便有了两个不同的记载。据《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复有行军大总管者,盖有征伐则置于所征之道,以督军事。” 因此,“新平道”“清平道”的不同其实是对薛怀义进军线路的不同记载,二者必有一个是错误的。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之“邠州”条:“隋北地郡之新平县。义宁二年,割北地郡之新平、三水二县置新平郡。武德元年,改为豳州。二年,分新平置永寿县。贞观二年,又分新平置宜禄县。开元十三年,改豳为邠。天宝元年,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复为邠州。” 可知唐高宗至武后时期有新平县,当为邠州治所。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一书中指出,唐长安至灵武有东西两道,在邠州分途 。故“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当指薛怀义率两京府兵出发,先由洛阳西至长安,再逆泾水而上,经由新平(邠州)北上朔方,迎击突厥军队。而“清平道行军大总管”一职亦有迹可寻。据《旧唐书》卷七六《越王贞附子琅邪王冲传》:“冲自博州募得五千余人,欲渡河攻济州,先取武水县……则天命左金吾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以讨冲,兵未至,冲已死,传首东都,枭于阙下。” 又据《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之“博州”条:“清平,汉贝丘县。隋改为清平,属博州。” 则丘神勣所谓“清平道行军大总管”中的“清平”即指博州清平县。薛怀义迎击突厥,自然不可能途经河北博州,那么,薛怀义当如实录和《资治通鉴》所记载,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旧唐书》此处记为“清平道”,是为错谬。
有关薛怀义进位辅国大将军,改封鄂国公,似乎有可供讨论之处。武散官方面进位辅国大将军是为封赏,梁国公改为鄂国公则很有可能是武则天别有考虑。《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690),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姪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 可知在改薛怀义为鄂国公的次年,武则天封武三思为梁王。那么,薛怀义去“梁国公”有可能是为武三思封“梁王”作铺垫 。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载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 当指薛怀义与法明等人上《大云经》事。
“怀义与法明等九人并封县公”事颇为不合理。前文及注已经提及,薛怀义此时已为鄂国公,如何能再封县公?疑“怀义与”三字当删去。
6)
旧:长寿二年,默啜复犯塞,又以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以李多祚、苏宏晖为将。未行,改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内史李昭德为行军长史,凤阁侍郎、平章事苏味道为行军司马,契苾明、曹仁师、沙吒忠义等十八将军以讨之。未行虏退,乃止。
新:默啜犯塞,拜新平、伐逆、朔方道大总管,提十八将军兵击胡,宰相李昭德、苏味道至为之长史、司马。
《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纪》:
“(永昌元年五月)己巳,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
“(延载元年)二月庚午(695),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领十八将军以击默啜。”
“(延载元年)三月甲申……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击默啜。”
《资治通鉴》:“(延载元年二月庚午)以僧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
(1)按长寿二年年末即改元为延载,相去时间不远。故结合《新唐书》、《通鉴》的记载,薛怀义出征当在延载元年。《旧唐书•薛怀义传》“长寿二年”当为“延载元年”。
(2)《新唐书•则天皇后传》附薛怀义事的记载有误,“拜新平、伐逆、朔方道大总管”当为两件事,即“(永昌元年)拜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延载元年)拜伐逆、朔方道大总管,领十八将军以击默啜……”
(3)《旧唐书》、《资治通鉴》皆作“代北道”,惟《新唐书》作“伐逆道”(据《资治通鉴通鉴考异》,“伐逆道”之说来自于实录)。如前文所考察的,行军大总管前一般加道名 ,故笔者推测,应是以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后为“朔方郡行军大总管”。“伐逆道”应为“代北道”之错谬。
《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天授初,骨咄禄死,其子幼,不得立。默啜自立为可汗,篡位数年,始攻灵州,多杀略士民。武后以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内史李昭德为行军长史,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为司马,率朔方道总管契苾明、雁门道总管王孝杰、威化道总管李多祚、丰安道总管陈令英、瀚海道总管田扬名等凡十八将军兵出塞,杂华蕃步骑击之,不见虏,还。” 结合《旧唐书》,可知十八将军中七人的姓名官职:方道总管契苾明、雁门道总管王孝杰、威化道总管李多祚、丰安道总管陈令英、瀚海道总管田扬名、曹仁师、沙吒忠义。
7)
旧:怀义后厌入宫中,多居白马寺,刺血画大像,选有膂力白丁度为僧,数满千人。侍御史周矩疑其奸,奏请劾之,不许。固请之,则天曰:“卿且退,朕即令去。”矩至台,薛师亦至,乘马蹋阶而下,便坦腹于床。矩召台吏,将按之,遽乘马而去。矩具以闻,则天曰:“此道人风病,不可苦问。所度僧任卿勘当。”矩按之,穷其状以闻,诸僧悉配远州。迁矩天官员外郎,竟为薛师所构,下狱,免官。
新:后厌入禁中,阴募力少年千人为浮屠,有逆谋。侍御史周矩劾状请治验,太后曰:“第出,朕将使诣狱。”矩坐台,少选,怀义怒马造廷,直往坐大榻上,矩召吏受辞,怀义即乘马去。矩以闻,太后曰:“是道人素狂,不足治,力少年听穷劾。”矩悉投放丑裔。怀义构矩,俄免官。
《旧唐书•薛怀义传》全文称薛怀义为“怀义”,惟此处以“薛师”称之,疑此则史料别有出处。勘合《大唐新语》:“薛怀义承宠遇,则天俾之改姓,云是驸马薛绍再从叔。或俗人号为‘薛师’,猖狂恃势,多度膂力者为僧,潜图不轨。殿中侍御史周矩奏请按之。则天曰:‘不可。’矩固请,则天曰:‘卿去矣,朕即遣来。’矩至台,薛师亦至,踏阶下马,但坦腹于床。将按之,薛师跃马而去,遽以闻则天。则天曰:‘此道人患风,不须苦问。所度僧,任卿穷按其事。’诸僧流远恶州。矩后竟为薛师之所构,下狱死。” 可知当为《旧唐书》抄录《大唐新语》。
两《唐书》关于周矩事件的记述脉络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新唐书》与《大唐新语》皆认为薛怀义“有逆谋”“潜图不轨”,《旧唐书》唯言“周矩疑其奸”。故疑《新唐书》直接改抄自《大唐新语》。
8)
旧:后有御医沈南璆得幸,薛师恩渐衰,恨怒颇甚。证圣中,乃焚明堂、天堂,并为灰烬,则天愧而隐之,又令怀义充使督作。乃于明堂下置九州鼎,铸铜为十二属形象,置于本辰位,皆高一丈,怀义率人作号头安置之。其后益骄倨,则天恶之,令太平公主择膂力妇人数十,密防虑之。人有发其阴谋者,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令壮士缚而缢杀之,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其侍者僧徒,皆流窜远恶处。
新:薛怀义宠稍衰,而御医沈南璆进,怀义大望,因火明堂,太后羞之,掩不发。怀义愈很恣怏怏。乃密诏太平公主择健妇缚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宁、将作大匠宗晋卿率壮士击杀之,以畚车载尸还白马寺。
薛怀义死于明堂大火之后,《资治通鉴》系于天册万岁元年春二月(696)。关于薛怀义的死因,两《唐书》记载不同。
《旧唐书》的记载是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率人缢杀;《新唐书》则记载为太平公主手下将薛怀义捉拿,武攸宁、宗晋卿率人将薛怀义击杀。
又据《资治通鉴》:“僧怀义益骄恣,太后恶之。既焚明堂,心不自安,言多不顺。太后密选宫人有力者百余人以防之。壬子,执之于瑶光殿前树下,使建昌王武攸宁帅壮士殴杀之,送尸白马寺,焚之火造塔。” 据此条下胡注引《考异》,这一记载出自实录。
《考异》同时记道:“李商隐《宜都内人传》云:武后篡既久,颇放纵,耽内习,不敬宗庙,四方日有叛逆,防豫不暇。时宜都内人以唾壶进,思有以谏者。后坐帷下,倚檀几与语,问四方事,宜都内人曰:‘大家知女卑于男邪?’后曰:‘知。’……内人曰:‘女,阴也;男,阳也。阳尊而阴卑,虽大家以阴事主天,然宜体取刚亢明烈以销群阳,阳销然后阴得志也。今狎弄日至,处大家夫宫尊位,其势阴求阳也,阳胜而阴亦微,不可久也。大家始今日能屏去男妾,独立天下,则阳之刚亢明烈可有矣。如是过万万世,男子益削,女子益专,妾之愿在此。’后虽不能尽用,然即日下令,诛作明堂者。” 则可知《宜都内人传》又有另一种记载。如《考异》所言,此条记载不可信。
那么,薛怀义之死便有了两种记载,记载的不同便在于武攸宁、宗晋卿是否参与了这一过程。笔者认为,应从《新唐书》和实录的记载。理由有二:其一,实录的记载更为原始;其二,结合武周时期的武氏权力格局,武攸宁参与这一事件的确具有合理性。据《新唐书•武攸宁传》:“攸宁,天授中擢累纳言。逾年,以左羽林卫大将军罢,俄还纳言。久乃罢为冬官尚书。圣历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勘合两《唐书》本纪的记载,杀薛怀义之时,武攸宁正任冬官尚书 。然而武攸宁毕竟曾长期担任纳言(即侍中) ,他也是除武承嗣外武氏诸王中少有的出任门下省者,并且担任过羽林卫高级将领,可见武后对他的信任。当武后下定决心杀薛怀义而又不想广为人知时,所依赖者除太平公主外,最合适的人选便莫过于曾长期值居宫城之内的心腹子弟武攸宁了 。此外,正如严耕望所考察的,唐代时期工部节制少府监和将作监 ;故配合冬官尚书(即工部尚书)武攸宁杀薛怀义的,正是担任将作大匠的宗晋卿 。
中華書局本《舊唐書》校讀札記
作者:巴斯光年 发布时间:2013-05-27 10:28:09
中華書局本《舊唐書》校讀札記
羅寧(西南交通大學中文系)
余未嘗專意讀史,其兩《唐書》屢取檢用,偶見其誤,或書之眉端,或記之短札。近承命撰文,乃捃摭舊作,合成一篇,體無條貫,文字瑣雜,聊補史籍之闕訛,豈稱著述云耳。所用《舊唐書》者,中華書局之點校本也。今復以百衲本《舊唐書》參驗一過,其文字訛誤固同。前輩言校讎之事,以對校法為第一要義,余為此校讀札記,並無古本可據,多取《新唐書》、《資治通鑑》及小說如《譚賓錄》、《太平廣記》之類互考,恐不免臆斷之譏矣。幸原書俱在,讀者自可覆按,其間得失優劣,至有指瑜為瑕之處,幸高明見示焉。
其需更爲說明者,本文之校勘符號,乃以“[ ]”表示應删之字,以“〔 〕”表示應補之字,而“( )”則用以說明、注釋或補充之類,此與通行之符號使用有所不同,望讀者留意焉。
2009年12月16日
1 卷三〈太宗紀下〉:
(貞觀二十二年)閏月丁丑朔,崑山道總管阿史那社爾降處密、處月,破龜茲大撥〔換〕等五[十]〔大〕城,虜數萬口,執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以歸,龜茲平,西域震駭。(1冊61頁-62頁)
《舊唐書》卷一百九〈阿史那社尒傳〉:“二十一年,為崑丘道行大總管,征龜茲。明年,軍次西突厥,擊處密,大破之,餘眾悉降。又下龜茲大撥換城,虜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及大臣那利等百餘人而還。”《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傳•龜茲傳〉:“遣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以精騎逼之,行六百里,其王窘急,退保于撥換城。……前後破其大城五所,虜男女數萬口。”《新唐書》卷一百十〈阿史那社尒傳〉:“二十一年,以崑丘道行軍大總管與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李海岸等五將軍,發鐵勒十三部及突厥騎十萬討龜茲。……社尒因拔都城,王輕騎遁。社尒留孝恪守,自率精騎追躡,行六百里。王據大撥換城,嬰險自固。社尒攻凡四十日,入之,禽其王,并下五大城。”據此可知,《舊唐書•太宗紀》之“大撥等五十城”當作“大撥換等五大城”。“阿史那社爾”之名,史書或作“阿史那社尒”。
2 卷七〈中宗紀〉:
(景龍三年)十二月壬[戌]〔辰〕,前尚書右僕射、宋國公唐休璟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甲[子]〔午〕,上幸新豐之溫湯。(1冊148頁)
“壬戌”、“甲子”,《新唐書•中宗紀》、《資治通鑑》卷二百九景龍三年十二月作“壬辰”、“甲午”。又,《唐詩紀事》卷九〈李適〉云:“十二月十二日,幸温泉宫。敕蒲州刺史徐彥伯入仗,同學士例。”“十二日”,推算亦甲午日。
3 卷二十八〈音樂志一〉:
故制十二和之樂,合三十[一]〔二〕曲,八十四調。(4冊1041頁)
“三十一曲”,《舊唐書•祖孝孫傳》、《通典•樂志三》、《唐會要》卷三十二均作“三十二曲”,疑“三十二”是。
4 卷四十〈地理志三〉:
北庭都護府。貞觀十四年,侯君集討高昌,西突厥屯兵於浮圖城,與高昌相響應。及高昌平。二十〔二〕年四月,西突厥泥伏沙缽羅葉護阿史那賀魯率眾內附,乃置庭州,處葉護部落。(5冊1645頁)
《舊唐書•太宗紀》:“(貞觀二十二年二月)癸丑,西番沙缽羅葉護率眾歸附,以其俟斤屈裴祿為忠武將軍,兼大俟斤。”《舊唐書•突厥傳下》:“貞觀二十二年,(阿史那賀魯)乃率其部落內屬,詔居庭州。”中華書局本“高昌平”下句號當改為逗號。
5 卷五十三〈李密傳〉:
惟冀早[應]〔膺〕圖籙,以寧兆庶。宗盟之長,屬籍見容;復封于唐,斯榮足矣!(7冊2221頁)
“應”當作“膺”,受也。此高祖報李密書,為溫大雅代筆,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中載此書正作“膺”,《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九〈李密〉引談賓錄》亦作“膺”。此爲高祖致書李密之辭,欲推揚之不使防備,故有是語。膺圖、膺籙之語,古書多有。張衡《東京賦》:“高祖膺籙受圖,順天行誅。”《文選》卷五十九沈約〈齊安陸昭王碑文〉:“商武姬文,所以膺圖受籙。”《舊唐書•郭虔瓘傳》云:“其後漢武膺圖,志恢土宇。”《舊唐書•姜謩傳》云:“天人之望,誠有所歸,願早膺圖籙,以寧兆庶。”正與〈李密傳〉用語相同。
6 同上:
脫知動靜,數遲貽報,未面[靈]〔虛〕襟,用增勞軫。(7冊2221頁)
“靈襟”,《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中作“虛襟”。靈襟為思慮情志之意,如辛玄子詩:“蕭蕭研道子,合神契靈衿。”(《真誥》卷十六引,《雲笈七籤》卷九十六引作“靈襟”) 唐太宗〈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王勃〈九成宮頌〉:“玄宫密運,敷造化於靈襟;黄屋神凝,創經綸於寶思。”(《王子安集注》卷十三)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若乃靈襟不測,睿視無涯,石砮昭集隼之庭,土缶驗羵羊之井。”(《王子安集注》卷十五)虛襟近於虛懷若谷之意。如《魏書•盧道將傳》:“彭城王勰、任城王澄皆虛襟相待。”《舊唐書•劉洎傳》引劉洎上書:“陛下降恩旨,假慈顏,凝旒以聽其言,虛襟以納其說,猶恐群下未敢對揚。”《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九年引文宗詔:“朕承天之序,燭理未明,勞虛襟以求賢,勵寬德以容眾。”(詔又見《舊唐書•李宗閔傳》)。《舊唐書•李密傳》之“靈襟”當作“虛襟”為宜。(古書中“虛”、“靈”二字常混,如《隋志》史部雜傳類著錄之《清虛真人裴君内傳》,即當作“清靈真人”,《舊唐志》、《新唐志》不誤。其傳見《雲笈七籤》卷一百五。)
7 卷七十九〈祖孝孫傳〉:
以[十二月各順其律]〔十二律各順其月〕,旋相為宮,制十二樂,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調。(8冊2710頁)
“十二月各順其律”,《舊唐書•音樂志一》、《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唐太宗〉引《譚賓錄》、《通典•樂志三》、《唐會要》卷三十二〈雅樂上〉並作“十二律各順其月”,當據改。
8 卷七十九〈李淳風傳〉:
初,太宗之世有《祕記》云:“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嘗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淳風曰:“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踰[三]〔四〕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殆〕盡。”帝曰:“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曰:“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四〕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餘〕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讎。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8冊2718-2719頁)
此事又見《太平廣記》卷一百六十三〈天后〉引《譚賓錄》,文字幾同。《太平廣記》卷二百十五〈貞觀祕記〉引《感定錄》亦載此事。然《舊唐書》二處“三十年”,《譚賓錄》《感定錄》均作“四十年”。考李淳風為太常博士在貞觀十五年(641),二十二年(648)為太史令,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卒。即以太宗召對在貞觀二十二年(648)論(《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載此事在貞觀二十二年七月,然兩處亦誤作“三十年”),其年距武后廢中宗、睿宗而自稱帝之光宅元年(684),恰三十六年(古代則計為三十七年),不當言“不踰三十年”,而言“不踰四十年”則符其實。《新唐書》卷二百四〈李淳風傳〉云:“其兆既成,已在宮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孫且盡。”較近《譚賓錄》、《感定錄》之說。《舊唐書》後之“更三十年”亦當改為“更四十年”,言此後四十餘年,則衰老仁慈,不復殺戮。天授元年(690)武后改國號為周之後,不再有殺戮唐室子孫之事,所謂“更四十年”蓋即謂此,若言“更三十年”,則不知何謂也。《新唐書•李淳風傳》云:“且陛下所親愛,四十年而老,老則仁,雖受終易姓,而不能絕唐。”亦此意。《舊唐書》“誅殺唐氏子孫殲盡”,《譚賓錄》作“誅殺唐氏子孫,殆將殲盡”,《感定錄》作“誅殺子孫殆盡”,《新唐書》作“夷唐子孫且盡”,《資治通鑑》作“殺唐子孫殆盡”,故《舊唐書》“殲盡”當改作“殆盡”為佳。《舊唐書》“其於陛下子孫”,《譚賓錄》作“其餘陛下子孫”,據文意與事實,當以《譚賓錄》為是。
9 卷一百三〈王君㚟傳〉:
開元十[六]〔四〕年冬,吐蕃大將悉諾邏率眾入寇大斗谷,又移攻甘州,焚燒市里而去。君㚟以其兵疲,整士馬以掩其後。會大雪,賊徒凍死者甚眾,賊遂取積石軍西路而還。(10冊3191頁)
據《新唐書•王君㚟傳》、《新唐書•吐蕃傳上》記載,悉諾邏等寇大斗拔谷(與大斗谷文字略異)及攻甘州,在開元十四年,其後因雪撤還,王君㚟等率兵追擊,于青海西大破之。則破吐蕃事在當在開元十四年末甚或十五年矣。《舊唐書•吐蕃傳上》記此事正在十五年,云:“十五年正月,君㚟率兵破吐蕃于青海之西,虜其輜重及羊馬而還。”《舊唐書•玄宗紀上》、《新唐書•玄宗紀》記爲開元十五年正月辛丑,更確切矣。據此可知,《舊唐書•王君㚟傳》之“開元十六年”當改作“開元十四年”。《資治通鑑》卷二一三於開元十五年正月載王君㚟破悉諾邏後軍事,而云:“去冬,吐蕃大將悉諾邏寇大斗谷,進攻甘州,焚掠而去。”
10 同上:
其[冬]〔秋〕,吐蕃寇陷瓜州,執刺史田[仁]〔元〕獻及君㚟父壽,殺掠人戶,並取軍資及倉糧。(10冊3191頁)
“冬”當作”秋”。此事在開元十五年秋九月丙子,見兩《唐書•玄宗紀》、《資治通鑑》卷二一三開元十五年九月。《舊唐書•吐蕃傳上》亦云九月。田仁獻,《舊唐書》之〈玄宗紀〉、〈吐蕃傳上〉、〈蕭嵩傳〉,《新唐書》之〈玄宗紀〉、〈王君㚟傳〉、〈吐蕃傳上〉,《大唐新語》卷七〈知微〉、《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均作田元獻。
11 卷一百九〈阿史那社尒傳〉:
又下龜茲大撥換城,虜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及大臣那利等百餘人而還。(10冊3289頁)
龜茲王之名,《舊唐書•太宗紀下》凡二見,《舊唐書•西戎傳•龜茲傳》凡三見,《新唐書•西域傳•龜茲傳》凡三見,均作“訶黎布失畢”。
12 卷一百九〈契苾何力傳〉:
二十[二]〔一〕年,為崑丘道總管,擊龜茲,獲其王訶梨布失畢及諸首領等。(10冊3293頁)
據兩《唐書•阿史那社尒傳》、《新唐書•西域上•龜茲傳》,伐龜茲在貞觀二十一年,兩《唐書•太宗紀》記為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時崑丘道大總管是阿史那社尒。《舊唐書•太宗紀》云:“(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為崑山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龜茲。”郭孝恪、楊弘禮亦稱副大總管。《舊唐書》卷八十三〈郭孝恪〉云:“俄又以孝恪為崑丘道副大總管以討龜茲,破其都城。”《舊唐書》卷七十七〈楊弘禮傳〉:“二十年,拜中書侍郎。明年,加銀青光祿大夫,尋遷司農卿,兼充崑丘道副大總管,諸道軍將咸受節度。”契苾何力亦當為崑丘道副大總管,《舊唐書•契苾何力傳》不言副者,蓋省言或脫去耳。《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云:“上怒,戊寅,詔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左]〔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將兵擊之。”(6251頁)得其實矣。惟左右字誤。又按,《新唐書•太宗紀》云:“十二月戊寅,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崑丘道行軍大總管,率三總管兵以伐龜茲。”“契苾何力”當改為“阿史那社尒”。三總管者,即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也。《新唐書•龜茲傳》云:“乃以阿史那社尒為崑丘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副之,率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左武衛將軍李海岸等發鐵勒十三部兵十萬討之。”《新唐書•阿史那社尒傳》云:“二十一年,以崑丘道行軍大總管與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李海岸等五將軍發鐵勒十三部及突厥騎十萬討龜茲。”所言不誤。又按,“訶梨布失畢”,《舊唐書》他處均作“訶黎布失畢”。見上條。
13 卷一百九〈白孝德傳〉:
孝德發聲虓噉,持矛躍馬而搏之。(10冊3301頁)
“虓噉”,《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引《唐書》、《太平廣記》卷一九二〈白孝德〉引《譚賓錄》作“虓然”。虓噉,亦作虓闞,虎怒之聲。出《詩•大雅•常武》:“進厥虎臣,闞如虓虎。”《漢書•叙傳上》:“曩者王塗蕪穢,周失其御,侯伯方軌,戰國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而虎争。”《後漢書•董卓傳論》:“董卓初以虓闞爲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倫,毁裂畿服。”
14 卷一百十〈李光弼傳〉:
若移軍河陽,北阻澤潞,〔據〕三城以抗,勝則擒之,敗則自守。(10冊3307頁)
中華書局標點本於“澤潞”後為頓號,應改為逗號。《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九〈李光弼〉引《譚賓錄》此句作“不若移軍河陽,北阻澤潞,據三城以抗之。勝即擒之,敗即自守”,《舊唐書》此處應加“據”字文意方完。三城即河陽之三城,北中城、中潬城、南城也。後文亦有“入河陽三城”,“於中潬城西大破逆黨五千餘眾”,命李抱玉守南城,“光弼遽率眾入北城”等記載。《新唐書•李光弼傳》此句作“不如移軍河陽,北阻澤潞,勝則出,敗則守”。
15 同上:
光弼連麾,三軍望旗俱進,聲動天地,一鼓而賊大潰,斬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軍資器械糧儲數萬計,臨陣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周摯]。其大將安太清走保懷州。(10冊3309頁)
中華書局本校勘記云:“《校勘記》卷四二云:‘據此視乎摯已被擒,而下文又云“生擒安太清、周摯、楊希文等”,前後不相應。’按《冊府》卷三五八此處無‘周摯’,作‘臨陣擒其大將徐璜玉、李泰。’《新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此處與《舊傳》同,唯下文亦無‘周摯’,作‘禽太清、楊希仲’。《通鑑》卷二二一《考異》謂周摯上元二年三月為史朝義所殺。”按,《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乾元二年十月載:“周摯以數騎遁去,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其河南節度使安太清走保懷州。”《考異》曰:“《舊傳》:‘斬萬餘級,生擒八千餘,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周摯等。’按李秦授上元元年四月乃見擒,周摯二年三月為史朝義所殺,今從《實録》。《實録》云:‘擒偽懷州節度使安太凊并男朝俊,偽貝州刺史徐璜玉。’按太清上元元年九月拔懷州始擒之,今從《舊傳》。”胡三省曰:“余按,《通鑑》書擒徐璜玉、李秦授,蓋從《舊傳》,而以《舊傳》擒周摯為誤,《實録》所云擒安太清、朝俊,《通鑑》皆不取,而《考異》謂之‘今從《實録》’,此四字不可曉。若參取二書,又考本末,則此時只當書擒徐璜玉,如李秦授亦未當書擒。”由此可知,是役所擒大將,惟徐璜玉耳,不當書李秦授、周摯二人。顏真卿〈開府儀同三司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帥都知河南淮南淮西荆南山南東五道節度行營事東都留守上柱國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云:“公設奇分銳,襲其虚而大破(周)贄軍,臨陣擒其大將徐璜玉,殺獲畧盡。贄僅以身免,收軍資器械不可勝數。”(《顏魯公文集》卷四)得其實矣。又按,《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九〈李光弼〉引《譚賓錄》云“擒其大將徐璜王、李秦”,雖徐璜王、李秦之名有誤,而無“周摯”。《舊唐書》、《譚賓錄》並據唐國史為言,《舊唐書•李光弼傳》當刪“周摯”。其“李秦授”不必刪,存國史之舊貌也。
16 卷一百二十四〈李正己傳〉:
迴紇方強暴恣橫,諸節度皆下之,正己時為軍候,獨欲以氣吞之。因與其角逐,眾軍聚觀,約曰:“後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擒其領而批其[背]〔顙〕,迴紇[尿]〔屎〕液俱下,眾軍呼笑,虜慚,繇是不敢為暴。(11冊3534頁-3535頁)
“正己擒其領而批其背迴紇尿液俱下”,既擒其領,如何能批其背,此于理不合。尿液一物,何言俱下。《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二〈李正己〉引《譚賓錄》作“正己擒其領而批其顙回紇屎液俱下”,《新唐書•李正己傳》作“正己批其頰回紇矢液流離”,而《譚賓錄》文字與《舊唐書》多合,可依《譚賓錄》改“背”爲“顙”,改“尿”爲“屎”。
17 卷一百二十六〈陳少遊傳〉:
改檢校職方員外郎。充使檢校郎官自少遊始也。(11冊3563頁)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陳少游傳〉作“加檢校職方員外郎充使,檢校郎官自少游始”。中華書局本《舊唐書•陳少遊傳》之“充使”二字後當斷開。《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九〈陳少遊〉引《譚賓錄》云:“唐陳少遊檢校職方員外郎,充迴紇使,檢校〔郎〕官自少游始也。”《南部新書》丁云:“陳少遊檢校職方員外郎,充回紇使,檢校郎官自少遊始也。”兩《唐書•陳少遊傳》之“充使”,疑當作“充回紇使”。
18 卷一百二十九〈韓皋傳〉:
叔夜以揚州故廣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咸敗散於廣陵,〔故名其曲為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始也。……叔夜撰此,將貽後代之知音者,且避晉、魏之禍,所以託之神鬼也。(11冊3605頁)
“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九字,各本皆無,中華書局本據《冊府元龜》卷八五七補,甚是。而《太平廣記》卷二百三〈韓臯〉引《盧氏雜說》所記與此段文字幾同,云:“叔夜以揚州故廣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咸散敗於廣陵,故名其曲為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始也。”《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六〈韓皋傳〉則云:“康以揚州故廣陵地,陵等皆魏大臣,故名其曲曰廣陵散,言魏散亡自廣陵始。”可知《舊唐書》脫去“故名其曲為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共十六字,今中華書局本尚須補“故名其曲為廣陵”七字。中華書局標點本誤以“散”字屬下,標點作:“咸敗散於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始也。”當補而正之。又按,“晉魏之禍”,《太平廣記》卷二百三〈韓臯〉、《大唐傳載》均作“晉禍”,然《新唐書•韓皋傳》作“晉魏之禍”,孰是孰非,未能遽論。
19 卷一百三十七〈于邵傳〉:
初,樊澤常舉賢良方正,邵一見之於京師,曰:“將相之材也。”不[十]五年,澤為節將。(11冊3766頁)
按,《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樊澤傳〉云:“建中元年,舉賢良對策,禮部侍郎于邵厚遇之。”《舊唐書•德宗紀》興元元年正月:“丙申,以山南東道行軍司馬樊澤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又《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八〈賈耽傳〉:“興元元年二月,耽使行軍司馬樊澤奏事於行在,澤既復命,方大宴諸將,有急牒至,言澤代耽為節度使,而召耽為工部尚書。”可知,樊澤舉賢良方正科在建中元年(780),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在興元元年(784),此言十五年有誤。《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于邵〉引《譚賓錄》作“五年”,是。
20 同上:
崔元翰年近五十,始舉進士,邵異其文,擢第甲科,且曰:“不十[五]年,當掌詔令。”竟如其言。(11冊3766頁)
崔元翰建中二年(781)為狀元,其“掌詔令”在貞元七年(791)中。《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七〈崔元翰傳〉云:“竇參輔政,用為知制誥,詔令溫雅,合於典謨。”而竇參為丞相在貞元五年至八年中(見《新唐書•宰相表》)。又按權德輿〈唐故尚書比部郞中博陵崔君文集序〉:“貞元七年春,轉職方員外郞,知制誥。八年終罷爲比部郞中。”(《權載之文集》卷三十三)是崔元翰知制誥在貞元七年,故《舊唐書•于邵傳》之“不十五年當掌詔令”有誤。《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于邵〉引《譚賓錄》此處作“十年”,是。
21 卷一百四十五〈董晉傳〉:
會汴州節度李萬榮疾甚,其子迺爲亂,以晉爲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營田、汴宋觀察使。晉既受命,唯將幕官傔從等十數人,都不召集兵馬。既至鄭州,宣武軍迎候將吏無至者。晉左右及鄭州官吏皆懼,共勸晉云:“鄧惟恭承萬榮疾病之甚,遂總領軍州事。今相公到此,尚不使人迎候,其情狀豈可料[即]〔耶〕,恐須且遲回,以候事勢。”晉曰:“奉詔爲汴州節度使,即合準敕赴官,何可妄爲逗留!”人皆憂其不測,晉獨恬然。未至汴州十數里,鄧惟恭方來迎候,晉俾其不下馬;既入,[乃]〔仍〕委惟恭以軍政,眾服晉明於事體機變,而未測其深淺。(12冊3936頁)
董晉此事《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七〈董晉〉引《譚賓錄》亦載。《舊唐書》“其情狀豈可料即恐須且遲回”,“即”字《太平廣記》作“耶”,當屬上句。“既入乃委惟恭以軍政”,“乃”字《太平廣記》作“仍”。《續世說•雅量》亦櫽括此事,“乃”亦作“仍”。“即”、“乃”二字當改。又按,《舊唐書》“未至汴州十數里”,《太平廣記》作“來至汴州數十里”。
22 卷一百五十三〈姚南仲傳〉:
(曹)文洽私懷憤怒,遂晨夜兼道追務盈,至長樂驛及之,與同舍宿,中夜殺務盈,沉盈珍表於廁中,乃自殺。日[旰]〔旴〕,驛吏闢門,見血流塗地。(12冊4083頁)
《太平廣記》卷二三九〈薛盈珍〉引《譚賓錄》載此事,“日旰”作“日旴”。旰為日晚,旴為日出,“日旴”與文義合,當是。又按,《太平廣記》卷一六七〈曹文洽〉引《譚賓錄》載此事亦誤作“日旰”。
23 卷一百八十六上《酷吏上•侯思止傳》:
(高)元禮復教曰:“在上知侯大無宅,倘以諸[役]〔沒〕官宅見借,可辭謝而不受。在上必問所由,即奏云:‘諸反逆人,臣惡其名,不願坐其宅。’”則天復大悅,恩澤甚優。(15冊4844頁)
此處“役官”難解,《太平廣記》卷二百四十〈侯思止〉引《譚賓錄》亦載此事,作“沒官”,當是。
24 同上:
思止驚起悚怍,曰:“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教。”引上牀坐而問之,元忠徐就坐自若,思止言[竟]〔音〕不正。時人效之,以為談謔之資。侍御史霍獻可笑之,思止以聞。則天怒,謂獻可曰:“我已用之,卿笑何也?”獻可具以其言奏,則天亦大笑。(15冊4845頁)
按,魏元忠就座而“思止言竟不正”謂何?“時人效之以為談謔之資”所指何事?《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八〈侯思正〉(正當作止)引《御史臺記》,稱“唐侯思正出自皂隸,言音不正”,“又思正言音不正,時斷屠殺,思止曰”云云,是知《舊唐書》之“言竟不正”當作“言音不正”,屬下句,中華書局本標點亦誤。當作:“引上牀坐而問之,元忠徐就坐自若。思止言音不正,時人效之,以為談謔之資。”侯思止言音不正之事,詳見《太平廣記》,亦見《大唐新語•諧謔》:“侯思止出自皂隸,言音不正,以告變授御史。時屬斷屠,思止謂同列曰:‘今斷屠宰,(雞云)圭(豬云)誅(魚云)虞(驢云)縷,(俱云)居不得(喫云)詰,空(喫云)結(米云)弭(面云)[泥]〔滅〕去,(如云)儒何得不饑?’侍御[崔]〔霍〕獻可笑之。思止以聞,則天怒,謂獻可曰:‘我知思止不識字,我已用之,卿何笑也!’獻可具以雞豬之事對,則天亦大笑,釋獻可。”
25 卷一百八十七上《忠義上•王義方傳》:
門人何彥[光]〔先〕、員半千為義方制師服。(15冊4876頁)
何彥光,《新唐書•王義方傳》、兩《唐書•員半千傳》、《大唐新語》之〈剛正〉、〈政能〉均作何彥先。
26 卷一百八十九上〈儒學傳•劉納言傳〉:
又有劉[納]〔訥〕言,亦為當時宗匠。[納]〔訥〕言,乾封中歷都水監主簿,以《漢書》授沛王賢。及賢為皇太子,累遷太子洗馬,兼充侍讀。常撰《俳諧集》十五卷以進太子。及東宮廢,高宗見而怒之。詔曰:“劉[納]〔訥〕言收其餘藝,……可除名。”(15冊4956頁)
中華書局本校勘記云:“劉納言,《御覽》卷六〇一、《新書》卷一九八〈敬播傳〉作劉訥言。”甚是。按,劉訥言之名,《舊唐書》卷六十八〈張大安傳〉、卷七十〈格輔元傳附格希元傳〉、卷八十六〈章懷太子傳〉均作“訥言”,《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劉訥言傳〉(敬播傳附)、《新唐書•藝文志》,《唐會要》卷三十六、卷七十六,《資治通鑑》卷二百二永隆元年八月亦作“訥言”。按《論語•里仁》云:“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子路》云:“子曰:剛毅木訥近仁。”《老子》四十五章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當以“訥言”為是。
27 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上•張蘊古傳〉:
(〈大寶箴〉)羅八[品]〔珍〕於前,所食不過適口。(15冊4992頁)
“八品”,《貞觀政要•論刑法》、《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武德九年十二月引〈大寶箴〉作“八珍”。《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28 同上:
勿[沒沒]〔汶汶〕而闇,勿察察而明。(15冊4993頁)
“沒沒”武英殿本作“汶汶”,《貞觀政要•論刑法》亦作“汶汶”。《楚辭•漁父》:“安能以自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記•屈原傳》(武英殿本)索隱:“汶汶音門門,猶昏暗不明也。”此處正用昏暗不明之意,中華書局本《舊唐書》當據改。又,《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武德九年十二月亦作“沒沒”(6028頁),亦當改。又按:中華書局本《史記•屈原傳》索隱作“汶汶音閔”(2486頁),“閔”字當系“門夕”之誤,“夕”即重複符號,此處當依武英殿本作“門門”為是。
29 卷一百九十二〈隱逸傳•王遠知傳〉:
至貞觀九年,敕潤州於茅山置太[受]〔平〕觀,并度道士二十七人。(16冊5125頁)
“太受觀”,《太平廣記》卷二十三〈王遠知〉引《譚賓錄》、《雲笈七籤》卷五〈真系•唐茅山昇真王先生〉均作“太平觀”。
30 卷一百九十四下〈突厥傳下〉:
遣兵寇伊州,安西都護郭〔孝〕恪率輕騎二千自烏骨邀擊,敗之。咄陸又遣處月、處密等圍天山縣,郭〔孝〕恪又擊走之。〔孝〕恪乘勝進拔處月俟斤所居之城,追奔及於遏索山,斬首千餘級,降其處密之眾而歸。(16冊5185頁)
“郭恪”,《新唐書》卷二百十五下〈突厥傳下〉作“郭孝恪”,是。《舊唐書》卷八十三、《新唐書》卷一百十一有〈郭孝恪傳〉。《舊唐書•郭孝恪傳》云:“貞觀十六年,累授金紫光祿大夫,行安西都護、西州刺史。”
31 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傳•龜茲傳〉:
二十〔一〕年,太宗遣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崑山道行軍大總管,與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率五將軍,又發鐵勒十三部兵十餘萬騎,以伐龜茲。(16冊5303頁)
據兩《唐書•阿史那社尒傳》、《新唐書•西域上•龜茲傳》,伐龜茲在貞觀二十一年,兩《唐書•太宗紀》記為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
32 同上:
其安西都護,則天時有田揚名,中宗時有郭元振,開元初則張孝[暠]〔嵩〕、杜暹,皆有政績,為夷人所伏。(16冊5304頁)
“張孝暠”,《新唐書•西域•龜茲傳》作“張孝嵩”。兩《唐書•郭虔瓘傳》均附張孝嵩傳,即此人。王仲犖有〈張孝嵩事蹟考〉,收入王氏《敦煌石室地志殘卷考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參考文獻:
《舊唐書》,中華書局標點本
《新唐書》,中華書局標點本
《史記》,中華書局標點本
《資治通鑑》,文學古籍出版社,1956年
吳兢《貞觀政要》,四部叢刊本
杜佑《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
王溥《唐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中華書局,1983年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太平廣記》,中華書局標點本
劉肅《大唐新語》,中華書局,1984年
佚名《大唐傳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錢易《南部新書》,中華書局,2002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孔平仲《續世說》,宛委別藏本
《雲笈七籤》,正統道藏本
蕭統《文選》,中華書局影印胡刻本
王勃《王子安集注》,蔣清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顏真卿《顏魯公文集》,四部叢刊本
權德輿《權載之文集》,四部叢刊本
【已發表於《華西語文學刊》第二輯,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下载快(360+)
- 图文清晰(188+)
- 一星好评(425+)
- 值得下载(289+)
- 好评多(526+)
- 在线转格式(502+)
- 推荐购买(553+)
- 体验还行(313+)
- 内容齐全(206+)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 2024-12-12 01:32:4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陈***秋: ( 2024-12-25 22:30:4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菱***兰: ( 2025-01-02 04:10:3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常***翠: ( 2024-12-24 17:32:1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利***巧: ( 2025-01-01 15:53:3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23 16:39:3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益***琴: ( 2024-12-23 01:20:3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屠***好: ( 2025-01-09 12:49:43 )
还行吧。
- 网友 通***蕊: ( 2025-01-02 20:20:1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喜欢"舊唐書(全十六冊)"的人也看了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专科起点升本科入学考试参考丛书(电大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Closing the eu east-west productivity gap拉近欧盟东西生产力差距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青海公务员考试中公2018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童立方·趣味揭秘:我不会相信的科学真相(全8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新版剑桥商务英语教程·自学辅导手册(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百科-W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点击团队(哈佛商业评论系列)RDM: TEAMS THAT CLICK HAR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劳动颂歌 来日方长文学笔记本系列 选取与劳动有关题材版画配以简答介绍硬壳精装牛津面烫银典雅大气藏书崇文书局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童年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概论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精神病动力结构化治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