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从基础入门和实际实用出发,详细讲解了三菱FX系列PLC入门、PLC通信、变频器和组态软件应用等内容。《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三菱FX系列PLC的硬件和接线、GXDEVELOPER软件的使用、PLC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与调试;第二部分为提高与应用,包括PLC的通信、PLC在过程控制的应用、PLC在变频调速中应用、上位机对PLC的监控和运动控制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入门篇 第1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硬件组成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立即输入、输出功能 小结 习题 第2章 三菱FX系列PLC 2.1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2.1.1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系列 2.1.2 三菱FX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2.2 三菱FX系列PLC及其接线 2.2.1 FX2N系列PLC模块介绍 2.2.2 FX2N系列PLC模块的接线 2.2.3 FX3U系列PLC模块介绍 2.2.4 FX3U系列PLC模块的接线 小结 习题 第3章 三菱PLC的编程软件使用入门 3.1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的安装 3.1.1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的概述 3.1.2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的安装 3.2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的使用 3.2.1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工作界面的打开 3.2.2 创建新工程 3.2.3 保存工程 3.2.4 打开工程 3.2.5 改变程序类型 3.2.6 程序的输入方法 3.2.7 连线的输入和删除 3.2.8 注释 3.2.9 程序的复制、修改与清除 3.2.10 软元件查找与替换 3.2.11 常开常闭触点互换 3.2.12 程序变换 3.2.13 程序检查 3.2.14 程序的下载和上传 3.2.15 远程操作(RUN/STOP) 3.2.16 在线监视 3.2.17 软元件测试 3.2.18 设置密码 3.2.19 仿真 3.2.20 PLC诊断 3.3 用GX Developer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 3.4 GX Works使用入门 3.4.1 GX Works2的功能 3.4.2 GX Works2的特点 3.4.3 GX Works2的使用简介 小结 习题 第4章 三菱FX系列PLC的指令系统 4.1 编程基础 4.1.1 编程语言简介 4.1.2 三菱FX系列PLC内部软组件 4.1.3 存储区的寻址方式 4.2 三菱FX系列PLC的基本指令 4.2.1 常用基本指令 4.2.2 基本指令应用举例 4.3 三菱FX系列PLC的功能指令 4.3.1 功能指令的格式 4.3.2 传送和比较指令 4.3.3 程序流指令 4.3.4 四则运算 4.3.5 移位和循环指令 4.3.6 数据处理指令 4.3.7 高速处理指令 4.3.8 方便指令 4.3.9 外部I/O设备指令 4.3.10 外部串口设备指令 4.3.11 浮点数运算指令 4.3.12 触点比较指令 4.3.13 功能指令应用实例 小结 习题 第5章 步进梯形图及编程方法 5.1 功能图 5.1.1 功能图的画法 5.1.2 梯形图的编程原则和禁忌 5.1.3 步进指令 5.2 可编程控制的编程方法 5.2.1 经验设计法 5.2.2 流程图设计法 小结 习题第二部分 应用提高篇 第6章 三菱FX系列PLC的通信及其应用 6.1 三菱FX中系列PLC通信基础 6.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6.1.2 RS-485标准串行接口 6.1.3 PLC网络的术语解释 6.2 三菱FX系列PLC的N:N网络通信 6.2.1 相关的标志和数据寄存器的说明 6.2.2 参数设置 6.2.3 实例讲解 6.3 并行链接通信 6.3.1 并行链接通信基础 6.3.2 并行链接通信的应用 6.4 无协议通信 6.4.1 无协议通信基础 6.4.2 S7-200 PLC与三菱FX系列PLC的无协议通信 6.5 计算机链接通信 6.5.1 计算机链接通信基础 6.5.2 上位机软件编制 6.6 CC-LINK通信 6.6.1 CC-LINK家族 6.6.2 CC-LINK通信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7章 上位机对三菱FX系列PLC的监控 7.1 简单组态软件工程的建立 7.1.1 认识组态软件 7.1.2 建立工程 7.2 搬运站组态工程的建立 7.2.1 变量 7.2.2 动画相关 7.2.3 命令语言程序 7.2.4 创建搬运站工程 小结 习题 第8章 三菱FX系列PLC的模拟量模块及其应用 8.1 三菱FX系列PLC模拟量输入模块(A/D) 8.1.1 FX2N-2AD模块 8.1.2 FX2N-4AD模块 8.2 三菱FX系列PLC模拟量输出模块(D/A) 8.2.1 FX2N-2DA模块 8.2.2 FX2N-4DA模块 8.3 三菱FX系列PLC模拟量模块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9章 三菱FX系列PLC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9.1 PLC控制步进电机 9.2 PLC控制伺服系统 小结 习题 第10章 三菱FX系列PLC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10.1 变频器基础 10.1.1 认识变频器 10.1.2 三菱FR-A740变频器使用简介 10.2 运输站中变频器的应用 10.2.1 运输站变频器的控制面板调速 10.2.2 运输站变频器的模拟量调速 10.2.3 运输站变频器的多段调速 10.2.4 运输站变频器的通信调速 10.2.5 使用变频器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0.2.6 使用变频器时,电动机制动控制 小结 习题 第11章 三菱FX系列PLC的其他应用技术 11.1 三菱FX系列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1.1.1 PID控制原理简介 11.1.2 利用PID指令编写过程控制程序 11.2 三菱FX系列PLC在速度测量中的应用 小结 习题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从基础入门和实际实用出发,详细讲解了三菱FX系列PLC入门、PLC通信、变频器和组态软件应用等内容。《三菱FX系列PLC完全精通教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三菱FX系列PLC的硬件和接线、GXDEVELOPER软件的使用、PLC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与调试;第二部分为提高与应用,包括PLC的通信、PLC在过程控制的应用、PLC在变频调速中应用、上位机对PLC的监控和运动控制等。
精彩短评:
作者:小德观影 发布时间:2023-02-20 13:55:57
牛批
作者:猫语猫寻 发布时间:2013-09-16 12:49:40
看到四分之一,我举手投降,满满当当的H场景,实在是让我无法继续读下去,果断放弃,把伪装了的书皮和书一起还给了朋友。再也不要读渡边淳一的任何东西了,以上。
作者:罗兰巴特 发布时间:2015-01-10 21:20:14
三分是打给翻译的,翻译水平真的很一般,还找到了好几个错字。书本的内容倒是值四颗星。
整本书的前半部分算是科普,告诉你造成气候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怎样缓解气候危机。到了后几章开始“走心”了,探讨的是为什么我们已经讨论了这么多关于气候危机的问题,人们还是执迷不悔,不立刻采取行动呢。作者从决策神经科学和政治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有理有据。最后一章则完全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讲稿,同时也点了题,告诉我们唯一应该给出的针对气候危机的答案就是——别再逃避,立刻行动。
作者:体验人生 发布时间:2022-10-14 16:35:03
2022.10.14
16:30 朗读完
橄橄5岁10个半月
作者:卯酉東海道 发布时间:2021-10-29 22:19:20
因為《紙碉樓》知道的楊襲,太喜歡泥河系列了,最喜歡的是夜風習習,藍鳥和死亡波爾卡1995也很有意思,重點懷疑對象的結尾真的好震撼...
話說作者其他的作品還可以在哪裡看想看
作者:夏薇拉 发布时间:2022-12-30 18:03:04
棒呆了。
深度书评:
《忽远忽近》,几米爱情系列中的小学生读物
作者:阿尔巴公爵夫人 发布时间:2019-11-05 15:59:09
这是一年级小男生镗大爷
推荐的第6本书几
米的《忽远忽近》。
这本书属于几米的爱情系列,但其实对于不认识字的小朋友,略过爱情的部分,作为一个故事、一本绘本同镗大爷一起阅读还是很棒的。
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他看到多元的绘画风格和形式,像水彩用画笔点上去的树木——
挪威爱德华蒙克的油画《呐喊》,也出现在插画当中。
还有两幅表现地震的画面,没有写实地画着动作,而是用满目疮痍的天旋地震来表达。
镗大爷不大懂,看了还问我,这是不是他们两在做梦呀。
还有很多生活化的场景,画的都很好,其实就把这本书当作绘画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反复看的。
像是旋转木马,一仰一扬,两人随着转动又想牵手的感觉就出来了。
还有这青草地,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红色板凳,没有空旷的孤独感,反而是觉得很甜蜜。
还有这水池相遇的场景,很像《向左走向右走》的画面,这不期而遇的相遇,选择的是冷风瑟瑟的秋天。
还有求学时代的挥手道别,一左一右,各自向前。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朋友,一点点长大,擦身而过的故事。当然给小朋友讲,略去了擦身而过,而是强调他们的情谊和各自的选择。
如果生命中,有一个两小无猜,一起成大,一起上学的同伴那是真的很幸运。
他们,在同一家医院诞生,一起上学,一起长大。
打针的时候,再害怕,会被牵着给他勇气。这幅画的太传神了,我们细看了好久,小女生吓得手捂住了眼睛,后面还有一个浅紫色衣服的小女生吓得捂住了嘴。
两个好朋友可以一起长大。
可以一起调皮,放走了爸爸的鸟。
打碎了妈妈的花瓶(后面那幅丘比特我是不会给他讲的,还太小)。
他们的家也离得很近,走路只需要7分钟,如果撑杆跳,只需要3分钟。
几米很喜欢用这个反复重复的回旋式的表达方式,所以“他家就在她家对面,走路只要5分钟”这句话,这两页的跨版,在整本书里出现了很多次。
后来,两个小朋友各自长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选择,男生当兵做音乐,女生出国读书做了记者,两人有不约而同的亲近和陌生感。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句: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年少的情感描绘得很纠结。也都是对开页的形式,女生在左,男生在右,他们在同一节车厢遇到过。
在家人生病的时候给予支持——
但就是没有在一起。
缘分可遇不可求,如果错过了,不要纠结;如果遇上了,就好好做选择。
这本书也可以打上10分,因为几米的作品就是这么纯粹,聊聊几句,配上优美的画作,让你沉寂在一个故事当中,不论多少年过去,也依稀记得有两个少年的故事。
不知道镗大爷多少年以后,会怎么理解这本《忽远忽近》呢?
双11买书真的是白菜价。
- End -
公 众 号:镗 大 爷 的 小 书
亲 子
绘 本
联络:marthachow@163.com
【转】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礼记》学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1-31 16:01:00
一、《礼记》的编纂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小戴记》,凡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该书最初为西汉时期的戴圣所编纂。[1]
戴圣本是《仪礼》学的专家。《汉书·儒林传》曰: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案即今所谓《仪礼》)17篇……而瑕丘萧奋以《礼》(案亦指《仪礼》)至淮阳太守。……孟卿,东海人也,事萧奋,以授后仓、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案据《后汉书·儒林传下》,戴圣为戴德之兄子)、沛庆普孝公。孝公为东海太守。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汉书·艺文志》亦曰: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
可见戴圣师事后仓,本为今文《仪礼》学博士。
然而《仪礼》仅17篇,而其中《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有司》为《少牢馈食礼》的下篇,实际只有15篇。这15篇所记又大多为士礼,这对于已经实现了大一统而欲建立一整套礼仪制度的西汉王朝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汉代的礼家从当时流传的有关礼的《记》文中吸取材料,以补《仪礼》经文之不足,就是很自然的事。
当时有关礼的《记》文是很多的。洪业先生有“《记》无算”的说法,曰:
所谓记无算者,以其种类多而难计其数也。且立于学官之礼,经也(案即指《仪礼》),而汉人亦以《礼记》称之,殆以其书既有经,复有记,故混合而称之耳。……兹姑略举其他。案《汉书·艺文志》列《礼》十三家,其中有“《记》百三十一篇”,原文注云:“七十子后学所记也。”明云“记”者,仅此而已。然“《王史氏》二十篇”,而后云“王史氏记”;“《曲台后仓》九篇”,而如淳注曰“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是亦皆记也。至于“《明堂阴阳》三十三篇”,“《中庸说》二篇”,后人或指其篇章有在今《礼记》中者,是亦记之属欤?又《礼》家以外,《乐》家有《乐记》二十三篇,《论语》家有《孔子三朝》七篇,亦此类之记也。略举此数端,已见“礼记”之称甚为广泛矣。[2]
如此众多的记文,礼家根据需要,选抄一定的篇数,以为己用,于是就有了戴圣的49篇之《礼记》,以及戴德的85篇之《礼记》。戴圣之《礼》学既以“小戴”名家(见前引《汉书·儒林传》),故其所抄辑之《记》,后人即称之为《小戴礼记》。同样道理,戴德所抄辑之《记》,后人即称之为《大戴礼记》。
戴圣的49篇《礼记》,据郑玄《礼记目录》,每篇都有此于《别录》属某类的记载。如《曲礼上第一》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制度”,《檀弓上第三》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通论”,《王制第五》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制度”,等等。《别录》是刘向所撰,由郑玄《目录》所引《别录》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礼记》49篇的抄辑时间,当在成帝命刘向校书之前;其二,由《别录》的分类可见,49篇之《礼记》确系从各种记文中抄合而成。如《月令第六》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记》。”《明堂位第十四》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说明这二篇都是抄自《汉志》“《礼》家”的“《明堂阴阳》三十三篇”;《乐记第十九》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乐记》。”说明此篇是抄自《汉志》“《乐》家”的“《乐记》二十三篇”。又《哀公问》一篇,文同于《大戴礼记》的《哀公问于孔子》篇,《汉志》的“《论语》类”有“《孔子三朝》七篇”,颜师古注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哀公语也。三朝见公,故曰《三朝》。”是可见大、小《戴记》名异而实同的此篇都抄自《孔子三朝》。其他诸篇盖亦如此,只是今人已不可一一考明其出处罢了。
《礼记》49篇自戴圣抄辑编纂成书,在其辗转传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本子,盖因传抄者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改字、增删所致。如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诸儒讲五经异同于石渠阁,后仓之弟子闻人通汉、戴圣等皆与其议,议中皆引用得有《记》文,其中见于《礼记》者,当即戴圣所辑《礼记》初本之文。《石渠阁奏议》今已不可见,而《通典》中尚保留有当时的若干材料。如《通典》卷83《初丧》记闻人通汉引《礼记·杂记上》曰:“君赴于他国之君,曰不禄;夫人,曰寡小君不禄。”今本《杂记上》则曰:“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通典》所载闻人通汉之语盖约《杂记上》之文,而“赴”字今本作“讣”,则当为传抄者所改。又《通典》卷73《继宗子议》记闻人通汉引《记》曰:“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父母殁,冠衣不纯采。”此条为今本《礼记》所无,颇疑为《礼记·曲礼》初本之文而为后人传抄所删或所遗漏。又《说文》中亦有若干条引用《礼记》的材料,其所引亦有类似的情况。如《羽部》“翣”字注曰:“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王筠《说文句读》以为此所引是《礼器》之文。而今本《礼记·礼器》此条曰:“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者也。”《说文》所引,盖约《礼器》之文,然今本无“士二”之说,则可能为传抄者所遗。又《亻部》“偭”字注曰:“《少仪》曰:‘尊壶者偭其鼻。’”而今本《礼记·少仪》此句作“尊壶者面其鼻”。是《说文》所据本之“偭”字,今本作“面”,显为传抄者所改。
关于这一点,大量的证据,还在今本《礼记》郑《注》中。郑《注》于《礼记》正文某字之下,往往注曰:“某,或为某”,或“某,或作某”。陈寿祺曰:“郑氏《礼记注》,引出本经异文,及所改经字,凡言‘或为某’者,《礼记》他本也。”[3]兹仅从《曲礼上》中举出数例。“宦学事师,非礼不行”,《注》曰:“学,或为御。”“席间函丈”,《注》曰:“丈,或为杖。”“跪而迁屦”,《注》曰:“迁,或为还。”“其饭不泽手”,《注》曰:“泽,或为择。”类似的例子,仅《曲礼上》中就有十余条之多。据台湾学者李云光先生统计:“如此者,全书《注》中共计二百零六条。其中时有一字连举二种异文者,如《檀弓》云:‘袵每束一。’《注》云:‘袵,或作漆,或作髹。’《郊特牲》云:‘乡人裼。’《注》云:“裼,或为献,或为傩。’此一字而举二或本异文者,共十一条。”[4](P38)由上可见,《礼记》在其流传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异本、异文之多。
《礼记》在汉代流传过程中之异本,见于文献而今可考者,有刘向的《别录》本。《释文·序录》自注曰:“向《别录》有49篇,其编次与今《礼记》同。”案刘向校书在二戴之后,经刘向校后的《礼记》,与戴圣的初本自不能无异。《汉书·儒林传》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季君、杨荣子孙(师古《注》:‘子孙,荣之字也。’)……由是……小戴有桥、杨氏学。”而《后汉书·桥玄传》曰:“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案‘德’乃‘圣’字之误)学,著《礼记》章句49篇,号曰桥君学。”是《礼记》又有桥氏本。而杨荣既与桥仁同师于小戴,且学成后亦独自名家,则可见《礼记》当亦有杨氏本,不过史书缺载罢了。据《后汉书·曹褒传》,褒“持庆氏《礼》”,又“传《礼记》49篇,授诸生千余人”,是《礼记》又有曹氏本。据《后汉书·马融传》,马融所注诸经中有《三礼》,当是兼《周礼》、《仪礼》、《礼记》而言。又据《释文·序录》云:“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异同,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礼记》是也。”是《礼记》又有马融校注本。据《后汉书·卢植传》记载,卢植所著书,有《三礼解诂》,是亦兼《周礼》、《仪礼》、《礼记》言;又载卢植上书曰:“臣少从通儒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敢率愚浅,为之解诂。”《释文·序录》即载有“卢植注《礼记》二十卷”,可知《礼记》又有卢植校注本。至于流传于当时而今已不可考者,尚不知凡几。而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的一大功绩,就在于他将当时流传的《礼记》的各种本子相互参校,并为之作《注》,从而使《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
郑玄校订《礼记》的一大特点,就是既于诸异本、异文中择善而从,又在《注》中存其异文。正如李云光先生所说:“郑氏不没别本异文,以待后贤考定,亦多闻缺疑之意,与他家之有伪窜经文流传后世者异其趣矣。”[4](P42)又李氏对于郑玄校书的体例和方法,考述至为详密,其《三礼郑氏学发凡》一书之第二章,即专论郑氏对《三礼》之校勘,凡十节,兹仅录其目如下:
第一节 以别本校之
第二节 以他书校之。其中又有三细目。曰:
一、以所引用之书校之
二、以相因袭之书校之
三、以相关之书校之
第三节 以本书内他篇经文校之
第四节 以本书内上下经文校之
第五节 以字形校之
第六节 以字音校之
第七节 以字义校之
第八节 以文例校之
第九节 以算术校之
第十节 以审定正字之法校之
其中仅第九节“以算术校之”未举《礼记》之例。是可见郑校《礼记》体例之严密。
郑玄不仅对《礼记》49篇之文字进行校订,又对《记》文作了注解。郑玄的《注》,博综兼采,择善而从,且一反有汉以来学者(尤其是今文学家)解经愈益烦琐化的趋势,而欲“以一持万”,“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5]力求简约,以至于往往《注》文少于《记》文。如《学记》、《乐记》2篇,凡6495字,而《注》仅5533字;《祭法》、《祭义》、《祭统》3篇,凡7128字,《注》仅5409字,等等。这种“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而又至为简约的《注》,比起那些“章句多者乃至百余万言”,致使“学徒劳而少功”[6]的繁琐的旧《注》来,其优越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郑注本《礼记》一出,即深受广大学者欢迎。与此同时,篇目繁多的《大戴礼记》,则很少有人研习,后来逐渐佚失,到唐代,原书的85篇,就只剩下39篇了。
至于郑注《礼记》的体例,李云光先生在其所著《三礼郑氏学发凡》一书中,自第三章至第六章,凡78节,作了详密而出色的考述。又已故学者张舜徽先生在其所著《郑氏校雠学发微》和《郑氏经注释例》中[7],对于郑玄校注《礼记》的体例考述亦精,读者可参看,兹不赘述。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礼记》学
东汉末年,由于党锢之祸迭起,嗣后继之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经学急剧衰落。然而郑玄所注诸经,当时称为郑学,却大行于世。皮锡瑞在其《经学历史》一书中说,在此儒风寂寥之际,唯郑学“当时莫不仰望,称伊雒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矣。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又说:“郑君党徒遍天下,即经学论,可谓小统一时代。”[8]据刘汝霖考证,曹魏所立19博士,除《公羊》、《谷梁》和《论语》三经外,《易》、《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和《孝经》,初皆宗郑学[9],是皮氏所谓郑学“小统一时代”,确非虚言。值得注意的是,在汉代,《礼记》本是附属于经(《仪礼》)的,而自郑玄为之作《注》以后,始与《仪礼》、《周礼》鼎足为三,而魏时又第一次为之立学官。《礼记》在经学中这种地位的变化,实由郑《注》的影响所致。
然而魏时王肃不好郑氏学。王肃亦博通今古文经学,并遍注群经(其中包括《礼记》30卷,见于《释文·序录》、《隋志》以及二《唐志》),却处处与郑玄立异,有“集《圣证论》以讥短玄”[10],当时称为王学。王肃党于司马氏,其女又嫁给了司马昭,因此凭借政治势力和姻戚关系,其所注诸经“皆列于学官”[10]。案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当是在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之后,第二年即改元为嘉平,是王肃所注诸经立学官,盖不早于嘉平年间,这时已是曹魏中后期。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甘露元年(256年),高贵乡公临幸太学,问诸儒经义,帝执郑氏说,而博士之对,则以王肃之义为长,“故于此时,王学几欲夺郑学之席”。[11]
晋承魏绪,崇奉儒学,而尤重王学,因此魏晋之际郊庙之礼,“一如宣帝所用王肃议”[12],而不用郑氏说。然王学之盛,仅昙花一现。到了东晋,王学博士俱废。元帝初年,简省博士,“博士旧制十九人,今五经合九人”[12](《荀崧传》)。而所置九博士,除《周易》、《古文尚书》、《论语》、《孝经》,则皆宗郑氏[13]。可见东晋经学虽衰,郑学则复兴。值得注意的是,《三礼》中惟独盛行于两汉的《仪礼》未立学官,原来附属于《仪礼》的《礼记》反而立了博士,可见《礼记》学的传习,已胜过《仪礼》了。
南北朝时期,天下分为南北,经学亦分为南学、北学。据《隋书·儒林传·序》,“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然于《三礼》,则“同遵于郑氏”。南朝疆域狭小,人尚清淡,家藏释典,经学益衰。到梁武帝时,始较重视经学,经学出现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但到了陈朝,又迅速衰落了。南朝的经学,最可称道者,要数《三礼》学了。《南史·儒林传》于何佟之、严植之、司马筠、崔灵恩、孔佥、沈俊、皇侃、沈洙、戚衮、郑灼诸儒,或称“少好《三礼》”,或称“遍习郑氏《礼》”,或称“尤明《三礼》”,或称“尤精《三礼》”,或称“通《三礼》”,或称“善《三礼》”,或称“受《三礼》”,而张崖、陆诩、沈德威、贺德基诸儒,也都以礼学称名于世。
北朝经学,稍盛于南朝,其间如孝文帝、周武帝,崇奖尤至。北朝号称大儒,能开宗立派的,首推徐遵明。徐遵明博通群经,北朝诸经传授,多自徐遵明始。据《北史·儒林传·序》说:“《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遵明的《三礼》学传于李铉等人,李铉又传于熊安生等人,安生又传于孙灵晖、郭仲坚、丁恃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诸儒尽通《小戴礼》(案即指《礼记》),于《周》、《仪》兼通者,十二三焉”。可见北朝诸儒于《三礼》中,尤重《礼记》学。
又南北学虽趣尚互殊,而治经方法,则大体相同。汉人治经,多以本经为主,所作传注,本为解经。魏晋以后人治经,则多以疏释经注为主,名为经学,实为注学,于是义疏之体日起。我们只要稍翻看《隋书·经籍志》和《南史》、《北史》之《儒林传》,即可见南北朝时期义疏体著作之多。其间为《礼记》郑《注》作义疏而声名较著者,南有皇侃,北有熊安生。《隋志》著录皇侃《礼记义疏》48卷,又有《礼记讲疏》99卷。熊安生《礼记义疏》30卷,见于《北史·儒林传》。皇、熊二氏的《义疏》,即为唐初《礼记正义》所取材。
隋、唐天下统一,经学亦归于统一。隋朝祚短,经学罕可称道者。隋立博士,《三礼》仍宗郑氏。然据《隋书·儒林传》所载,以礼学名家者,惟称马光“尤明《三礼》”,褚辉“以《三礼》学称于江南”而已。又隋朝大儒,共推刘焯、刘铉,二刘于诸经皆有《义疏》,并曾“问礼于熊安生”,然并非礼学专门。
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学,于是自汉末以来经历四百年后,经学重又振兴。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以经籍去古久远,文字多讹谬,诏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师古奉诏校订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太宗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以统一经说。贞观十六年(642年),书成,凡180卷。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于是有诏更令裁定,功未成。到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又诏诸臣考订,加以增删,永徽四年,始以《五经正义》之名正式颁布于天下。据《新唐书·艺文志》,《五经正义》包括《周易正义》16卷(据《旧唐志》则为14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40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正义》36卷(据《旧唐志》则为37卷),总计182卷(据《旧唐志》则为181卷)。自《五经定本》出,而后经籍无异文。自《五经正义》出,而后经书无异说。每年明经,依此考试,于是天下之士民,皆奉以为圭臬。自汉以来,经学的统一,未有如此之专者。值得注意的是,《五经正义》于《三礼》独收《礼记》,这是第一次以朝廷名义正式将其升格为经,且拔之于《仪礼》、《周礼》二经之上。于是《三礼》之学,在唐代形成了《礼记》独盛的局面。《礼记正义》亦宗郑《注》,而以皇侃《义疏》为底本,以熊安生《义疏》为辅。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序》中批评皇、熊二氏之书说:“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益乱也。皇氏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二家之弊,未为得也。然以熊比皇,皇氏胜矣。”可见孔颖达之学宗郑氏,而偏尚南学。又唐人之《正义》,守《疏》不驳《注》的原则,因此《四库提要》批评说:“其书务伸郑《注》,未免附会之处。”[14]
三、宋元明时期的《礼记》学
由上可见,《礼记》之学,自汉末至隋唐,除魏晋之际一度几为王学夺席,皆以郑学为中心。然而这种情况,到北宋庆历以后,为之一变。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诂而不凿。《七经小传》(案作者为刘敞)出,而稍稍新奇矣。至《三经新义》(案作者为王安石)行,视汉儒之学如土梗。”[15]可见庆历以后,宋儒治经,务反汉人之说,治《礼记》亦不例外。皮锡瑞说:“以礼而论,如郊湜是一,有五人帝,无五天帝,魏王肃之说也(案参见《礼记·祭法》‘有虞氏湜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下郑《注》及孔《疏》所引王肃《圣证论》之说)。湜是以祖配祖,非以祖配天,唐赵匡之说也(参见同上郑《注》及陆淳《春秋纂例》卷一所引赵匡说)。此等处,前人已有疑义,宋人遂据以诋汉儒。”[8](《经学变古时代》)案皮氏所举之例,其中的是非姑且不论,宋人的《礼记》学不再宗郑《注》,则于此可见一斑。
宋儒治《礼记》而用力最勤,成就最著者,当推卫湜。卫湜撰《礼记集说》160卷,日编月削,历三十余载而成。《四库提要》说,该书“采摭群言,最为该博,取去亦最精审。自郑《注》而下,所取凡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之涉于《礼记》者,所采录不在此数。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采摭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亦可云礼家之渊海矣。”[14]从《提要》的评价,可见此书的价值。然此书不宗《注》《疏》,以《注》《疏》与所采众家相并列而举之,亦宋学风气所使然。
宋人不仅不信《注》《疏》,进而至于疑经、改经、删经,或移易经文。如《礼记》之《大学》篇,先有二程“为之次其简编”,继而朱熹为之“更考经文,别为次序”,[16]即其显例。又程、朱既以倡明道学自任,因此特重《大学》、《中庸》,将此二篇从《礼记》中抽出,以与《论语》、《孟子》并行,以为这是道统之所在。朱熹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解》、《孟子集解》,合称《四书》,遂使《大学》、《中庸》脱离《礼记》而独自成学。朱熹死后,朝廷以其所撰《四书》立于学官,于是《四书》亦为一经,此亦可谓《礼记》学之一变。此后治《礼记》而宗宋学者,即皆置《大学》、《中庸》二篇而不释(如元陈澔的《礼记集说》即其例),且于其原文亦不录,以示对朱熹《章句》的尊崇,遂使《礼记》由49篇而变为47篇了。
元代崇奉宋学。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了“考试程式”,即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诗》用朱熹《集传》为主,《尚书》用蔡沈(朱熹弟子)《集传》为主,《周易》用程颐《传》和朱熹《本义》为主,《春秋》用《三传》及胡安国《传》为主(案胡安国学宗二程),《礼记》用郑《注》、孔《疏》。[17]由此可见元人经学所尚。然因二程、朱熹于《礼记》无所作,故仍用古《注》《疏》。所立考试科目,《三礼》亦仅用《礼记》,益可见自唐以来,统治者重视《礼记》之学,远胜《周礼》和《仪礼》。
元儒研究《礼记》之作,影响较著者,当数吴澄的《礼记纂言》和陈澔的《礼记集解》。吴澄当时号称大儒,于诸经皆有注述,其《纂言》到晚年始成。吴氏治经,虽不为朱熹之学所囿,然其注述,于诸经文字率皆有所点窜,而于《礼记》则以意改并,以成“通礼”9篇,“丧礼”11篇,“祭礼”4篇,“通论”11篇,“各为标目。如通礼首《曲礼》,则以《少仪》、《玉藻》等篇附之,皆非小戴之旧。他如《大学》、《中庸》依程、朱别为五书,《投壶》、《奔丧》篇归于《仪礼》,《冠义》等六篇别辑为《仪礼传》,亦并与古不同。……改并旧文,俨然删述。”[14]可见吴澄之学,实蹈宋学之迹。陈澔《集说》,浅显简明,然详于礼义而疏于名物。据《四库提要》,其父大猷师事饶鲁,饶鲁师事黄榦,黄榦为朱熹高足弟子,且为朱熹之婿,是陈澔之学渊源甚明[14]。可见《礼记》一学,虽科举用古《注》《疏》,而元儒之研治者,学风已大变。
明人所颁“科举定式”,经书所主,仍沿元代之旧,《礼记》仍用古《注》《疏》。到永乐年间,《礼记》始改为“止用陈澔《集说》”。[18]据《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一月,命胡广等修纂《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书即告成,计有《书传大全》10卷,《诗经大全》20卷,《礼记大全》30卷,《春秋大全》70卷,《四书大全》36卷。成祖亲为制《序》,颁行天下,科举试士,以此为则,而“废《注》《疏》不用”[18]。皮锡瑞批评说,修纂《大全》,“此一代盛事,自唐修《五经正义》,越八百余年而得再见者也,乃所修之书,大为人姗笑”,不过“取已成之书,钞誊一过”,而所取之书,不过是“元人遗书,故谫陋为尤盛”。[8](《经学积衰时代》)其中《礼记大全》,采诸儒之说凡42家,而以陈澔《集说》为主。可见明代经学,不过宋学之遗,而较元为尤陋。明人关于《礼记》的著作,见于《四库存目》者甚多,然几无可称道者。其中如郝敬所撰《礼记通解》22卷,“于郑义多所驳难”[14],是亦宋学习气也。
四、清代的《礼记》学
清代号称汉学复兴,然清初仍是宋学占上风。顺治二年(1645年)所定试士例,“《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朱二《传》,《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胡《传》,《礼记》主陈澔《集说》”[19],是仍袭元、明旧制。然清初私学,以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已启汉、宋兼采之风。如王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著述宏富,于礼则有《礼记章句》。其后治《礼记》者,如万斯大撰《礼记偶笺》,郑元庆撰《礼记集说》,方苞撰《礼记析疑》等,皆杂采汉、宋之说。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三礼义疏》(其中《礼记义疏》82卷),广摭群言,混淆汉、宋,第一次以朝廷名义,打破了元、明以来宋学对于经学的垄断。其时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博采郑《注》、孔《疏》以及宋、元诸儒之说,而断以己意,实亦汉、宋兼采之作。
清代真正以复兴汉学为标帜的,始于乾嘉学派,这是清代的古文经学派。然乾嘉学派重考据,《礼记》的研究不及《仪礼》、《周礼》之盛。如江永的《礼记训义择言》(仅自《檀弓》撰至《杂记》),短促而不具大体;朱彬的《礼记训纂》,又过于简约,远不及胡培翚《仪礼正义》、孙诒让《周礼正义》之严密详审。道、咸时期今文经学派崛起,则又以《春秋公羊》学为主,对于《礼记》的研究,不过重在其中若干篇(如《礼运》、《王制》等)的“微言大义”,以宣扬所谓孔子托古改制之义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因此清代虽号称“经学复盛”[8](《经学复盛时代》),然于《礼记》之学的研究,则未堪其称。清人于《十三经》,唯《礼记》无新《疏》。
原文参考文献:
[1]杨天宇.论礼记49篇的初本确为西汉戴圣所编纂[J].孔子研究,1996,(4):56-63
[2]洪业.礼记引得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转引自陈乔樅.曲礼上[A].礼记郑读考[M].《清经解续编》本.
[4]李云光.郑氏三礼学发凡[M].台湾:学生书局,1967.
[5]郑玄.诗谱序[A].毛诗正义:卷首[M].阮校《十三经注疏》本.
[6]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张舜徽.郑学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1984.
[8]皮锡瑞.经学历史:(五)经学中衰时代[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刘汝霖.三国·魏·文帝·五年甲辰[A].汉晋学术编年: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陈寿.魏志·王肃传[A].三国志: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马宗霍.魏晋之经学[A].中国经学史:第七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2]房玄龄等.志第九·礼上[A].晋书:卷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杜佑.礼十三[A].通典:卷五十三[M].《十通》本。
[14]纪昀等.经部·礼类三·礼记[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王应麟,经学[A].困学纪闻:卷八[M].
[16]朱熹.大学章句序及首章[A].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宋濂等.选举一·科目[A].元史: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8]张廷玉等.选举二[A].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选举一[A].清通典:卷十八[M].《十通》本.
原文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272+)
- 少量广告(84+)
- 快捷(670+)
- 字体合适(615+)
- 一星好评(324+)
- 方便(434+)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4-12-15 06:47:5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13 19:18:33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辛***玮: ( 2024-12-16 08:29:5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孔***旋: ( 2025-01-07 12:19:5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菱***兰: ( 2024-12-31 09:56:5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林***艳: ( 2024-12-30 19:36:4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11:20:4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陈***秋: ( 2024-12-20 20:39:2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相***儿: ( 2024-12-19 20:18:2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08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回延安/课本里的作家贺敬之的诗歌精选集八年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男孩故事-珍藏版( 货号:753427001001)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手机摄影零基础入门教程郑志强人民邮电出版社9787115589583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与名师对话高三大二轮高考题型分类特训卷地理 赠答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经典即人生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国家地理经典百科全书:热带雨林百科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正版 零秒开口说法语 法语口语大全 扫码听音+中文谐音+网校课程 法语单词 法语口语 法语发音 法语基础语法法语入门自学教材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跟世界冠军学皮划艇(漫画版)(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帽子(精)/开心宝宝亲子游戏绘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