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2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教材教育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公202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教材教育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2023-深入分析考纲-提炼归纳考点-夯实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和心理学等内容。本书注重学科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设置了真题再现、考点演练、中公点一点等版块,依据历年考试真题,讲解核心考点,帮助考生进行备考。
书籍目录:
"篇教育学原理
章教育基本理论(2)
知识图谱(2)
考纲解读(3)
节教育概述(3)
考点1教育的概念与本质(3)
考点2教育的基本要素(5)
考点3教育的功能(6)
考点4教育的历史发展(7)
考点5教育学(9)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11)
考点1教育与人的本质(11)
考点2人的发展概述(12)
考点3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4)
考点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5)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8)
考点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8)
考点2教育的社会功能(20)
考点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23)
第四节教育目的(24)
考点1教育目的的概念与作用(24)
考点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25)
考点3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26)
考点4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27)
考点5我国的教育目的(28)
第五节教育制度(30)
考点1教育制度的概念和特点(30)
考点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31)
考点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2)
考点4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34)
强化练习(35)
第二章课程(38)
知识图谱(38)
考纲解读(38)
节课程概述(38)
考点1课程的概念与意义(38)
考点2课程类型(40)
考点3课程理论的发展(42)
第二节课程设计(45)
考点1课程设计的概念和层次(45)
考点2课程目标的设计(46)
考点3课程内容的设计(47)
第三节课程改革(50)
考点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0)
考点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51)
强化练习(52)
第三章教学(56)
知识图谱(56)
考纲解读(57)
节教学概述(57)
考点1教学的概念(57)
考点2教学的意义(58)
考点3教学的任务(58)
第二节教学过程(59)
考点1教学过程的概念和基本要素(59)
考点2教学过程思想的发展(60)
考点3教学过程的性质(60)
考点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61)
考点5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62)
考点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65)
第三节教学原则(66)
考点1教学原则的概念(66)
考点2常用教学原则(67)
第四节教学方法(72)
考点1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72)
考点2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77)
考点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78)
第五节教学模式(79)
考点1教学模式概述(79)
考点2我国的主要教学模式(80)
考点3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81)
考点4当代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变革(82)
考点5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83)
第六节教学评价(84)
考点1教学评价概述(84)
考点2教学评价的类型(85)
考点3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87)
考点4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89)
考点5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90)
第七节教学设计(92)
考点1教学设计概述(92)
考点2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94)
考点3教学目标设计(95)
考点4教学策略设计(97)
考点5教学媒体设计(97)
考点6教学评价设计(98)
强化练习(99)
第四章德育与美育(103)
知识图谱(103)
考纲解读(103)
节德育(103)
考点1德育概述(103)
考点2德育的任务和内容(105)
考点3德育过程(106)
考点4德育原则(108)
考点5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10)
第二节美育(114)
考点1美育概述(114)
考点2美育的任务与内容(115)
考点3美育的实施(116)
强化练习(119)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23)
知识图谱(123)
考纲解读(123)
节教师(124)
考点1教师概述(124)
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132)
考点3教师职业压力与倦怠(135)
考点4教师伦理与师德(136)
第二节学生(139)
考点1学生的本质特点(139)
考点2现代学生观(新型学生观)(140)
考点3学生的地位(142)
考点4学生的发展(143)
第三节师生关系(143)
考点1师生关系概述(143)
考点2师生关系的类型(144)
考点3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144)
强化练习(147)
第六章学校管理(151)
知识图谱(151)
考纲解读(151)
节学校管理概述(151)
考点1学校管理的概念(151)
考点2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152)
考点3学校管理体制(152)
第二节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153)
考点1学校管理的目标(153)
考点2学校管理的过程(154)
第三节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55)
考点1教学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55)
考点2教师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56)
考点3学生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58)
考点4总务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59)
强化练习(159)
第二篇中国教育史
章中国古代教育史(162)
知识图谱(162)
考纲解读(163)
节原始时期的教育(164)
考点1教育的起源(164)
考点2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166)
考点3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166)
考点4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166)
第二节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67)
考点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形成(167)
考点2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私学兴起(169)
考点3孔丘的教育思想及历史贡献(170)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教育(173)
考点1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73)
考点2稷下学宫(173)
考点3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174)
考点4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177)
第四节秦汉时期的教育(179)
考点1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179)
考点2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180)
考点3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181)
考点4经学的特点(182)
考点5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82)
考点6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84)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85)
考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185)
考点2魏晋玄学教育思潮(186)
考点3傅玄的教育思想(186)
考点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87)
第六节隋唐时期的教育(188)
考点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及其历史作用(188)
考点2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189)
考点3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191)
考点4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193)
考点5韩愈的教育思想(193)
第七节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95)
考点1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95)
考点2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及其特点(197)
考点3宋元时期书院的发展(197)
考点4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及其经验启示(199)
考点5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201)
考点6王安石的教育思想(202)
考点7朱熹的教育思想(203)
第八节明朝的教育(206)
考点1明朝的文教政策(206)
考点2明朝的官学制度及其特点(206)
考点3明朝的书院(207)
考点4明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08)
考点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208)
第九节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210)
考点1清朝的文教政策、官学制度和书院(210)
考点2清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11)
考点3黄宗羲的教育思想(211)
考点4王夫之的教育思想(211)
考点5颜元的教育思想(212)
强化练习(214)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育史(217)
知识图谱(217)
考纲解读(218)
节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218)
考点1传统教育的危机和改革派的教育主张(218)
考点2近代教会学校及其性质影响(219)
考点3洋务学堂的兴办(219)
考点4洋务留学教育及其历史作用(221)
考点5“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221)
第二节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223)
考点1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223)
考点2维新教育的历史意义(224)
考点3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224)
考点4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227)
考点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230)
第三节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230)
考点1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230)
考点2壬子癸丑学制(231)
考点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232)
第四节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234)
考点1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变革(234)
考点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236)
考点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236)
考点41922年“新学制”(237)
考点5收回教育权运动(238)
考点6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学校及其特点(239)
考点7李大钊的教育思想(240)
考点8恽代英的教育思想(241)
第五节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242)
考点1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242)
考点2杨贤江的教育思想(245)
考点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246)
考点4梁漱溟的教育思想(247)
考点5黄炎培的教育思想(248)
考点6陈鹤琴的教育思想(250)
考点7陶行知的教育思想(251)
第六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253)
考点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253)
考点2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255)
考点3“抗大”(256)
强化练习(257)
第三章中国当代教育史(261)
知识图谱(261)
考纲解读(262)
节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262)
考点1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262)
考点2工农教育(262)
考点3学制、课程、教材改革(263)
考点4学习苏联教育经验(263)
考点5高等学校院系调整(264)
考点6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学术思想批判(265)
考点7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266)
考点8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266)
考点9“教育大跃进”(266)
考点101961—1963年教育事业的调整工作(267)
考点11“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267)
第二节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268)
考点1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268)
考点2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68)
考点3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68)
考点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69)
考点5九年义务教育(269)
考点6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270)
考点7“科教兴国”战略(270)
考点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71)
考点9教育法制建设(272)
考点10素质教育(273)
考点11新一轮课程改革(275)
考点12农村教育(275)
强化练习(276)
第三篇外国教育史
章外国古代教育史(280)
知识图谱(280)
考纲解读(281)
节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281)
考点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概况(281)
考点2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亚非文明古国在教育史上的地位)(283)
第二节古希腊的教育(283)
考点1古风时代的教育(283)
考点2古典时代的教育(286)
考点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287)
第三节古罗马的教育(288)
考点1古罗马教育的概况(288)
考点2古罗马教育的主要特征(289)
第四节西欧中世纪的教育(289)
考点1基督教教育(289)
考点2世俗教育(290)
考点3西欧中世纪教育的性质和特征(293)
第五节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294)
考点1拜占庭的教育(294)
考点2阿拉伯的教育(295)
考点3拜占庭与阿拉伯国家教育的异同(296)
第六节外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296)
考点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296)
考点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298)
考点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300)
考点4西塞罗的教育思想(302)
考点5昆体良的教育思想(302)
考点6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303)
强化练习(304)
第二章外国近代教育史(308)
知识图谱(308)
考纲解读(308)
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309)
考点1人文主义教育(309)
考点2新教教育(311)
考点3天主教教育(312)
第二节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313)
考点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概况(313)
考点2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述评(314)
第三节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316)
考点119世纪英国的教育制度(316)
考点219世纪法国的教育制度(317)
考点319世纪德国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思想(318)
考点419世纪美国的教育制度(320)
考点519世纪俄国的教育制度(321)
考点619世纪日本的教育制度(322)
考点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共同特征(323)
第四节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24)
考点1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24)
考点2卢梭的教育思想(328)
考点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30)
考点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333)
考点5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36)
考点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337)
强化练习(339)
第三章外国现代教育史(344)
知识图谱(344)
考纲解读(345)
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概况(345)
考点1新教育运动(345)
考点2进步教育运动(347)
考点3欧美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共同特征及其意义(351)
第二节20世纪前期主要国家教育概况(352)
考点1英国教育的发展(352)
考点2法国教育的发展(353)
考点3德国教育的发展(355)
考点4美国教育的发展(356)
考点5日本教育的发展(358)
考点6苏联教育的发展(359)
考点720世纪前期外国教育的发展趋势(362)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363)
考点1英国的教育改革(363)
考点2法国的教育改革(365)
考点3德国的教育改革(366)
考点4美国的教育改革(367)
考点5日本的教育改革(369)
考点6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改革(370)
考点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启示(372)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概况(372)
考点1独立前的教育(372)
考点2独立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373)
考点3当今的困难和问题(374)
考点4发展战略与政策(375)
第五节外国现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75)
考点1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75)
考点2杜威的教育思想(376)
考点3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79)
考点4凯洛夫的教育思想(380)
考点5赞可夫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81)
考点6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82)
第六节现代欧美教育思潮(382)
强化练习(384)
第四篇教育研究方法
章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390)
知识图谱(390)
考纲解读(390)
节教育研究方法概述(391)
考点1教育研究概述(391)
考点2教育研究方法概述(394)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范式(396)
考点1科学主义研究范式(397)
考点2人文主义研究范式(397)
考点3社会批判研究范式(398)
考点4复杂系统研究范式(399)
考点5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走向(400)
第三节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400)
考点1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400)
考点2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402)
第四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403)
考点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403)
考点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403)
强化练习(403)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405)
知识图谱(405)
考纲解读(405)
节研究课题的选定(406)
考点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406)
考点2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选题的基本要求)(406)
考点3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407)
考点4选题的过程、方法及基本要求(408)
第二节文献检索(409)
考点1教育科学文献的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409)
考点2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409)
考点3教育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411)
第三节研究假设(413)
考点1研究假设概述(413)
考点2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414)
考点3科学研究假设的形成过程(415)
第四节教育研究的设计(416)
考点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416)
考点2选择研究对象(416)
考点3分析研究变量(416)
考点4形成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式(418)
强化练习(420)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423)
知识图谱(423)
考纲解读(424)
节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424)
考点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概述(424)
考点2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结构体系(425)
考点3历史研究法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26)
第二节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427)
考点1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概述(427)
考点2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分类(428)
考点3教育观察研究(438)
第三节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442)
考点1教育比较研究法概述(442)
考点2教育比较研究法的种类(443)
考点3运用教育比较研究法的步骤和基本要求(444)
第四节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445)
考点1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历史发展(445)
考点2教育实验研究法概述(445)
考点3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类型(447)
考点4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程序(449)
考点5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功能和局限(449)
考点6教育实验的设计(450)
第五节教育行动研究法(457)
考点1教育行动研究法概述(457)
考点2行动研究的实施程序(458)
第六节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459)
考点1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概述(459)
考点2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及理论模型的建构(459)
考点3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460)
强化练习(460)
第四章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462)
知识图谱(462)
考纲解读(462)
节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462)
考点1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定性分析(462)
考点2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定量分析(464)
第二节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466)
考点1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466)
考点2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467)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469)
考点1科研群体的类型及其优化组合的原则(469)
考点2研究者个体科研能力结构及其培养(470)
强化练习(471)
第五篇心理学
章普通心理学(474)
知识图谱(474)
考纲解读(475)
节认知过程(475)
考点1感觉(475)
考点2知觉(477)
考点3注意(479)
考点4记忆(482)
考点5学习(486)
考点6思维(488)
考点7元认知(492)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492)
考点1情绪与情感概述(492)
考点2情绪与情感的种类(494)
考点3情绪与情感的相关理论(496)
考点4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497)
第三节技能与能力(497)
考点1技能(497)
考点2能力(500)
考点3智力(501)
第四节人格(504)
考点1人格概述(504)
考点2自我意识的发展(508)
考点3气质(510)
考点4性格(512)
考点5依恋(514)
强化练习(516)
第二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19)
知识图谱(519)
考纲解读(519)
节心理发展概述(520)
考点1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520)
考点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523)
第二节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24)
考点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24)
考点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28)
考点3认知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29)
考点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34)
考点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536)
第三节学习心理(538)
考点1学习动机(538)
考点2意志(544)
考点3知识的学习(546)
考点4学习策略(549)
考点5学习迁移(552)
考点6问题解决(555)
第四节个体与社会(559)
考点1个性与社会性(559)
考点2社会角色与社会化(560)
考点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561)
考点4道德与道德的发展(562)
强化练习(565)
第三章心理健康(567)
知识图谱(567)
考纲解读(567)
节心理健康概述(568)
考点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意义与价值(568)
考点2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569)
第二节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570)
考点1常见心理问题(570)
考点2重度心理异常的识别与处置(573)
第三节心理咨询(576)
考点1心理咨询概述(576)
考点2个体心理咨询方法(577)
考点3团体心理咨询(581)
第四节军人心理(582)
考点1军人心理特点(582)
考点2应激(584)
强化练习(585)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篇
教育学原理
章教育基本理论
知识图谱
考纲解读
本章内容中,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目的的概念与作用、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高频考点,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近年来考试的热点,教育的本质、教育制度的概念、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的考查频次较低,需要考生加以区别对待。
本章大部分内容知识都是直接考查的,难度不大,备考时考生做到准确记忆即可。但人的发展的规律性经常结合名言、古文来考查,需要考生做到理解并熟练运用。
节教育概述
考点1教育的概念与本质
(一)教育的概念
在西方,“education”一词由拉丁语“eduiêre”引申而来。“eduiêre”意为“引出、导出”。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一般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称为“三结合”教育或教育合力。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此外,也有人将教育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点演练
(单选)我国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答案】B。
(单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称为()。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答案】A。
(二)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这是传统派的本质观。该观点的主要论点:①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③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是历史性、阶级性,教育总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上层建筑说将教育看作人们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实践活动,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
2.教育是生产力
这是现代派的观点。该观点的主要论点:①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既进行着精神生产,也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②教育就是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重要的要素——人。③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该观点把这种与物质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简单看成社会意识形态,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该观点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既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又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即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该观点认为,不能把教育看作观念形态,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不同;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该观点认为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学校要按照社会要求,通过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规范个体行为,使其认识社会规范,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该观点认为不应把教育的本质归为某一个范畴,而应以其自身的规定性立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培养人的属性就不会改变。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根据一定社会需求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真题再现
(2021·单选)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答案】A。
(三)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与动物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教育通过传递社会经验,使活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发生改变,这是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区别,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面。阶级性、社会性、历史性、永恒性等只是教育具有的属性,而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真题再现
(2020·多选)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有()。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答案】BD。
考点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的要素,他们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活动主体,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接受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学习的前人积累的经验,是师生教学互动共同操作的对象,也是引导青少年学习与发展的精神资源。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呈现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包括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以及师生与生生探讨和交流所涉及的各种经验、见闻与事物。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是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各种非实质性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者的教法、受教育者的学法)和教育途径。
真题再现
(2021·单选)教育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育手段 B.教育管理
C.学习者 D.教育内容
【答案】B。
考点3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
1.根据作用的对象,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发生在教育活动内部,故又称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表现: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等。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考点演练
(单选)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功能是教育的基本、核心功能。
A.社会 B.个体
C.政治 D.经济
【答案】B。
2.根据作用的方向,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根据作用的呈现形式,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指教育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例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出现的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隐性功能可通过有意识的开发、利用转化成显性功能。
考点4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1)基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2)教育与宗教等活动密切联系,具有宗教性。
(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具有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
学校产生的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产生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真题再现
(2019·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产生条件的是()。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
C.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D.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了场所
【答案】D。
(2)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宗教性。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教育学》根据军队文职中的教育学科目考试的相关要求,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出题情况,以“考点”形式对应讲解大纲内容,并结合真题出题形式、考查方向和涉及比例对知识点内容做合理精简和拓展。本书编者力求为考生提供一本考点全面、语言精练、解析透彻,符合考情的复习用书。
精彩短评:
作者:Graceॐ 发布时间:2021-07-06 21:59:54
每位女性都要从第二性状态中觉醒,走向自己,成为自己。
作者:安提戈涅 发布时间:2020-02-28 21:24:50
夏目漱石写《门》,贫困夫妇如何在静与慢的光影中辗转求生,一笔一笔净是具有重度的忍耐与哀愁。织田作之助也写贫困夫妇的百事哀,但全部偷换成了人间烟火气,夫妇俩为了讨生活不断开剃刀店、水果店、关东煮店、咖啡店……仿佛所有结结实实的困难都不存在,因为可以通过一个轻飘飘的“开店”打发掉。莱蒙的《法国现代小说史》里提过十九世纪司汤达、福楼拜的小说与前面那些黑色小说、伤感小说之所以不同,在于这些早期的小说中主人公从来不会遭遇真正的困难,而司汤达等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环境之中,使人物与其应该考虑到的敌对势力进行较量。”这和织田作之助和夏目之间的差异是一样的,只有在夏目这里,贫困、夫妻之间微妙的关系才具有刺得人一凛的实体性,而不再是一个虚假的空泛的“困难”——像《夫妇善哉》中表现得这么轻浮。
作者:阿芙洛狄忒 发布时间:2024-01-26 10:59:42
九叶鸿基一旦休
故国悲凉玉殿秋
作者:九月 发布时间:2018-05-15 21:28:06
与同系列许多其他作品的套路如出一辙,作者真的不会写串么……吃完就忘的典型。好像被明智揭穿的犯人很少有被绳之以法的,基本都自尽了(包括本书)。
作者:微岚reflection 发布时间:2023-11-11 18:32:48
画面好美
作者:渡边 发布时间:2023-07-08 15:28:57
读了几本韩国小说,难免会有一些近似点,多写孤独疏离的都市边缘人,情节迅速而微妙的“漫画感”,语言直白到每句话都能在脑中形成一枚分镜,而情感力就在分镜与分镜的切换之间,车车说的“一步踏空”之感很准确。
深度书评:
杰出之作
作者:沉迷中的呆瓜 发布时间:2013-01-06 18:26:53
这个是我看过的跟trading的谈到最核心的东西的唯一一本书, 现在太多太多的书本都是在很无聊的论及一些技术的指标, 很少有心得之谈, 这本书谈的非常的深刻。 难怪是MTA考试中必看的书本。 而且, 对于要建立一个很完整的实战系统很有帮助
苦难辉煌,磨难不可耻
作者:北坡的小女孩 发布时间:2016-05-18 17:20:33
苦难辉煌》-浴血中磨炼的党
金一南先生的书写的总是很客观,没有无理由的膜拜,也并不是安然叙事,他客观的语言中会隐含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豪,但这种自豪和骄傲很有说服力,因为他没有刻意回避党经历过的曲折与困苦,不会否认历史选择中不可避免甚至很多时候决定性的"偶然",没有贬低敌人。因为那是历史。
《苦难辉煌》描绘了一个热血时代。
20世纪初的中国,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世界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也在煎熬着从未体会过的苦难。
落后、殖民,已经退让了几十年的中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爆发是必然的,革命不可避免。但对于这样一个万万人民的大国,革命需要理论,走什么样的道路成了难以回避的问题,因为大家清楚,没人能吞并中国,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管理自己,怎样让一头病弱的雄狮真正站起来。
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们有了答案,而在当时,谁能说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哪种主义能够救的了中国?没人可以给出结论,也没人敢给出答案。唯一的方法,让各自怀揣信仰的人,带着他们的主义,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冲刷,留下的无疑就是最好的。
共产党人留下了
可若没经历冲刷,我们也很难想象今天的共产党会不会是最适合我们的那一个。
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
一支1927年起义中建立起来的、剩下不到800人的军队,22年后竟能横扫中国,雄师百万,浩荡如激流,横渡长江,把不可一世的蒋介石赶到台湾去。
谈起如神话,细读方知困苦。
没有经历围剿、没有赤水的汹涌,没有铁锁的刺骨,没有两万五千里的苦行,没有最困苦时的思考和反省,这神话就真的只是神话。这一代人的纯粹和执着,不仅仅是我们,更令世界敬仰和赞叹。
又是几十年过去,那一代人已经真正走进了历史,但精神可以传承,也必须得到传承。
历史是否是伟人撑起来?
很多人思考、争论,但什么是伟人,正面推动历史的人?反面锻造历史的人?没人能给伟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说历史从来没给我们留下过伟人。
列宁去世时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38岁去世,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博古24岁出任临时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不到23岁。
在那样一个金一南先生称之为一个"狂飙"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对于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或错,长或短。没人在意资历,因为没人有资历,有资历的人已经被推翻了,只要你正确,哪怕暂时正确,都可以出来试一试。中国为这些尝试付出了五十年混乱的代价,但回头来看,着又何尝不是一个黄金年代呢。
迷茫、未知、激情,才能给后来者居上的机会。
勇于尝试的中国人,哪一个不可以被称作伟人呢?
李立三带领了最早一批的共产党人,但他过于执拗,刚毅有余,圆滑不足。
孙中山推翻封建政府,但还是未尽宏图,周旋进退在太多的势力之间,他致死仍是壮志未酬。
蒋介石"背叛"革命,拉出一支队伍,用完全不同于孙中山先生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他的遗愿,肃清军阀,他手腕强硬,软硬兼施。周旋于各个阶级、各个国家之间。游刃有余。但腐败和分裂没有给他笑到最后的机会。
博古24岁出任中共总负责人,满腹经纶,却经验不足。
毛泽东长征半途才真正领导革命,远见卓识,用兵如神。也走过弯路,但领导共产党人走向最终的胜利。
这些人太多太多。
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伟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用尽一生谱写历史。每人都有对有错,以自己的方式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坚定、执着。
《苦难辉煌》破除了迷信
没有一个人是神,金一南先生在书中很客观的说。
林彪不是,彭德怀不是,孙中山不是,蒋介石不是,斯大林不是,毛泽东也不是。
很多中国人不甚了解自己的历史,或许生活太忙,或许要做的事太多,常常被灌输。长征在课本里也不过是那草草的几个段落,几百字。怎么能描绘出两万五千里,草鞋、病痛、饥饿的困苦。怎么能说清共产党人和他们的军队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怎么能让我们明白这一次长征所给中国革命带来的思考和历练。
遵义会议,在书本中一句话,"奠定里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是长征重要的转折点",记住就好,毛泽东出现了,中国革命必然要胜利里,不必担心,像小说一样,看到这里,情节好像被既定里一样。不必担心,成功自然而然,不痛不痒。
共产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被"迷信"化了。
迷信不能让人信服。
金一南先生说:我们总结自己的历史,辉煌是财富,教训也是财富。甚至是更值得珍惜的财富。
苏联并没有很看好中国共产党,他对蒋介石的资助比共产党多的多得多。
毛主席也不是遵义会议后就惊鸿一变,成了全党的领袖,他也打过败仗。四渡赤水也并不是他高瞻远瞩的设计,而是走一步想一步的无奈之举,一切只为了生存。
共产党也不是始终团结如一的,长征结束后张国焘和毛泽东的分裂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他带着多数军队和毛泽东走了不同的方向,甚至成立了第二中央政府。
历史中没有先知,真理也需经历现实的印证,没有一个党派可以先天避免所有别人犯过的错误,成长的苦痛永远不可避免,失败的代价也是不可省略掉。正视这些苦难,才能解释最后的辉煌。
剖析自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这种品质,以最终的结果刻意或者无意间剔除了一些难以启齿的往事,我们低估了他人的宽容,抬高了自己的浮华。而这样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都难以信服,金一南先生用一种很独特的历史观提示了我们这些。
星火燎原,我们还要走的更远
先烈走远了,他们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命运多舛的民族争取到了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席之地,未来的路还很远很远,未知的艰难险阻仍然随时可能出现,铭记教训,对手的、自己的,都是我们避免,或者尽量少的去犯错的前提,以史为鉴。但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历史,拥有剖析自己的勇气。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错误也不会让我们否定自己。但重要的是敢于去承认错误,总结教训。
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官员贪污腐败,有些制度不合理,等等等等。首先我们自己不应该避讳,放低身段,谦虚前行。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勇于去改正,要走的更远,就不能怜惜自己。
我从哪里来?
我们从哪里来?
所问向生命一样久远和古老。
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1840年到194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
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1840年到194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相比,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成人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了一步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哪里无人问津。
我们不该弄丢自己的宝藏。不深刻的感触过去,如何获得腾飞的翅膀。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376+)
- 五星好评(247+)
- 购买多(596+)
- 小说多(539+)
- 愉快的找书体验(477+)
- 盗版少(677+)
- 体验差(349+)
- 藏书馆(545+)
- 赞(388+)
- 种类多(135+)
- 好评(297+)
- 少量广告(334+)
- 一般般(664+)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 2024-12-10 22:48:4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戈***玉: ( 2025-01-02 01:32:54 )
特别棒
- 网友 龚***湄: ( 2024-12-31 22:56:4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焦***山: ( 2024-12-27 12:29:42 )
不错。。。。。
- 网友 方***旋: ( 2024-12-31 04:00:5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15 22:15:4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晏***媛: ( 2025-01-01 15:41:35 )
够人性化!
- 网友 印***文: ( 2025-01-03 12:30:1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步***青: ( 2025-01-08 23:02:02 )
。。。。。好
- 网友 田***珊: ( 2024-12-12 15:08:0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呆头农场1 朱斌 编绘 新世纪出版社【正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紫砂壶收藏实用解析华文图景企划中国【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汉英词通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劝导(四级 适合高一高二年级)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深空探测无线电地基导航的统计信号处理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赵九章先生纪念文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房地产经纪实务复习纲要及模拟题集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9787223029964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听谁的创伤在说话 张久祥【正版保证】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水浒故事(2共3册)/经典连环画阅读丛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