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机体一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及增压机构、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发动机电气设备、发动机的分解与装配、空气系统与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维修、润滑系统的维修、冷却系统的维修、发动机电气设备的维修、发动机的调整与检测。各单元末附有适量的习题。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汽车使用、维修、检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单元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1.1概述
1.2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3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理论测试
单元2机体-曲柄连杆机构
2.1概述
2.2机体
2.3活塞连杆组
2.4曲轴飞轮组
理论测试
单元3配气机构
3.1概述
3.2气门组
3.3气门传动组
3.4配气正时及可变配气正时机构
理论测试
单元4进、排气系统及增压机构
4.1进气系统
4.2排气系统
4.3增压机构
理论测试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力可从心 发布时间:2022-01-29 17:30:11
始于“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话要说”。
终于“关于爱情,我无话可说”。
作者:Writing Mine 发布时间:2024-02-24 00:40:15
补标
作者:猴猴猴 发布时间:2020-11-19 15:57:42
鸡肋……
作者:小兴安 发布时间:2017-10-08 15:32:03
9.3,我骄傲~洮儿河,我骄傲~大兴安岭,我骄傲~好好了解自己的文化,忠实地记录,为自己,更为信仰。努力写出一本属于我的《兴安骑行游记》!
作者:AcidBloom 发布时间:2021-12-28 15:30:40
比《现代校对实用手册》好
作者:黑大仙Ya 发布时间:2021-04-01 14:41:11
一棵树喜欢另一棵树,
就在春天,呈上所有的花瓣。
深度书评:
【长篇书评(精)】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作者:上達 发布时间:2020-03-06 18:50:34
十九世纪的俄国,宛如即将倾颓的宫阙,斑驳的墙壁中,透射出贵族们笙歌夜宴的灯光,在街头巷尾,污水泛滥的沟渠中,一双双眼睛从黑暗中凝视着宽敞洁净的马车道,护卫秩序的士兵们的枪口微微颤抖,冰冷的风雪被年轻的胸膛狠狠的撕开,巨大的吸力把空气野蛮揉碎吞入肺部,然后从鼻息悄然散开。
与此同时,在西伯利亚,被褫夺了一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透过囚堡中狭窄的缝隙,借着微弱的星光,忍耐着肌骨的疼痛,在酣然入睡的囚犯中,苦苦的思索着自己生命中挣扎经历的这种痛苦,它们究竟是什么,而它们的存在意义,究竟又为什么?
斯拉夫民族卓越的,对苦难的忍受力和对艺术的感受力,是伟大的却不幸的天赋。正因为这样的天赋,使整个民族能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命运的严肃冷酷的鞭笞,所以斯拉夫民族的艺术作品,往往具备欧洲文学中所没有的压抑和料峭——无处不在的,永不停止的寒冷和尖利。而这种永无止境的,不可抵消的苦闷和悲哀里,凝结出苍茫无数洁白晶莹的冰花,为整个民族披上淡淡的,金色的灵与光。
人们为了对抗恶劣的气候,野蛮的动物,在贫瘠的土地上结伴,形成势力与族群。就像是弱小的孩子必须寻求强壮的父母的保护,乡村与部落之间,城镇与民族之间,在矛和金币的不断整合之下,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庞大的秩序,而这套秩序,从保护着人们到渐渐禁锢了人们,斯拉夫的民族的耐受力,在其中得以充分的锻炼——农奴制度在1917年才彻底打破,这一点至少比欧洲的邻居整整推迟了将近三百年,而斯拉夫民族在这套制度建立的社会伦理之下,保存着近乎野蛮的直率和单纯,勇敢。这种应该原本作为人类高贵的品格,却为制度的需求而刻意的维持着纯粹和极端!因而,也难以在自我毁灭冲动诱惑下维持理性——在无数次的自我毁灭的痛苦的生命过程中,斯拉夫民族用了比其他民族更漫长的经历才逐渐理解和觉醒,才下定决心主宰自己命运,冲出‘死屋’——“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俄国人民居住的‘死屋’”《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斯拉夫民族与世界上其他一切为自身生存而奋斗的苦难者们一样高尚,然而他们想要从泥泞中挣扎着站起来,不仅仅要仰仗在苦难中磨练成就的民族力量,还有一直虔诚信仰的宗教力量,向往自由和对自我表达的欲求所迸发的生命力量。然而这一切原本只是散乱的质料,是互不干涉的,作为各自独立的思想和认识的整体,所以在历史需求中,在文明的进化中特定的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理解并且消化它们的责任,他要能倾听万物的声音,敏锐的感觉到情绪并且构建它们,他们区别于革命者的狂热气质,更加冷静和孤独,就像是在汪洋纷杂的思想中泛舟,修建一座座灯塔,指引着那些奋勇前进的人们不要迷失方向,不要迷失人性。
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这里,就明白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作品中,那种隐藏在看似散漫,其实松弛有度,条理分明之中浅淡的脉络。所以我们不能够仅仅用单一某种收缩的(反沙俄,鸽命)视角去解读《死屋笔记》,而是在历史,经济,宗教,社会文化外,在抽象的范畴,人权,道德,性灵的角度上认识其想传达的理念。
譬如我在题解中,看到托尔斯泰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理想与自己的“勿以暴力制恶”相同。
但是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理想”其实是脱胎于作者在狱中重新通过宗教情感认识到的个体道德的,而这种道德与“勿以暴力制恶”共通的地方,譬如在【悲悯】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人性中【善】【爱】等的普遍认同。但是在反暴力的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宗教伦理上的“宽恕”即(人本恶)的,而托翁的“勿以暴力制恶”则是建立在启蒙精神中(人本善)的基础上,所以后者比前者更积极,更理想化,更乌托邦——这在晚年使托尔斯泰感到痛苦:现实的不幸真相,悖反了他坚持的“博爱”和“勿以暴力制恶”的理念,时常让他陷入痛苦的自我怀疑中。
支持一种‘道德理想’的背后,其实是作者对于伦理的理解,对于伦理的理解其实是建立在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而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其实是对“人性(本)”的认识理解与总结。
我举此例,亦是借托翁是视角点出——《死屋笔记》的本质其实是探讨“人性”的。
“人性”是抽象的,难以直书的,因此需要借助表面上,作品对当时历史的反映,对正治制度的反映,对社会现状的反映等种种的反映。这样的办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包裹在“人性”外面的外衣,是使人的本性得以形成现象的条件。我们不得不借助这些因素,又不能拘泥于这些条件的角度出发,去解读作品本身。“它们既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又不绝对。”
然而即便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人性”之微缈,仍然潜藏在纷乱的大千世界之下。想要达成近距离的观察的目的,往往要借助时代的提供的契机——就像是沙皇统治下的极权专制。极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集體生活之上(这种制度在斯大林时期得到过更残暴和更绝对的发扬。)在这种集體主义的整齐划一的空气下,人(个性)往往迸发出极强烈的抗争(想要挣脱束缚)的生命力量,在每个人相同的欲求不同程度的努力产生的对比之中,原本隐藏的特点和本质会显得格外的突出。这种对强迫发生的“集體生活”的,隐晦的厌恶,渗透在陀翁的作品中各个角落中,我们看这段其对集體主义的描写:
【乍一看就可以发现,在这整个奇怪的大家庭中有着某种刺眼的共性;甚至连那些有意无意地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性格最刚强,脾气最古怪的人,也极力去适应整个囚堡(集體)的这一基调。总的说来,除了不多几个例外(这些人一味嬉皮笑脸,说笑逗乐,因为受到大家的蔑视)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愁眉苦脸,嫉妒心重,虚荣心十足,爱吹牛,爱生气,而且十分注重外表。能处事不惊(表现的抹消个性),被认为是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大家都发狂般注重自己外表举止。但是,不难看到,最桀骜不驯的外表也会闪电般驯熟的转变为怯懦的模样……总之,虚荣和外表是第一位的。大多数人则腐化堕落,卑鄙已极。造谣污蔑,闲言碎语,飞短流长经常不断:这是一座暗无天日的地狱……这个基调,从表面看,是由某种特殊的自尊感组成的,而这种自尊感几乎渗入了每个狱民(人)的心窝……】
这种敏锐的观察和描述,其实是还原一种被强迫去遵守集体生活下人的异化了的行为模式。
这种强迫在一起的公共的生活(强迫无私秘/与他人必须分享感受),表面上看是对人的【孤独】的消弭,其实也意味着集体(公众意识)对人【个体的独立性】的支配,深层次中其实是对【自由感】的剥离。
在踏入‘死屋’之前的一刻,人因为意识到即将失去的自由而深深的绝望“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可怕和更令人痛苦的:我在服苦役的十年中一次也没有,一分钟也没有,单独一个人待过?”
(当然,我这里讨论的,是由‘集體’引申出的‘自由剥离’的问题,并非说以此否定‘集體’所代表的积极性和客观现实的存在意义。我们重视的,是‘集體’中必然存在的,‘自由感的剥夺’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人产生【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陀翁在作品被审查时,致信彼得堡书刊审查委员会中提到:“……囚堡中笼罩着一片痛苦,完全的,走投无路的痛苦……是的,缺少的只有一样东西:自由!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苦役犯(人)懂得并且感觉到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完全能感觉到……难怪普通老百姓却知道个中滋味;而且无需亲自体验。难怪普通老百姓管囚犯们叫‘不幸的人’……”来对抗因为作品中涉及罪犯‘苦中作乐’的部分的审查,他通过一个明显的例子举证‘失去自由’才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条件。
我们一般人,对失去自由的人亦能保持一种发自本能的同情,这种同情虽然很快会被理智所掩盖,但是人们确实是隐隐的认为‘失去自由’是不亚于‘死刑’的惩罚,甚至于‘死亡’所能标志的结束意义,与能够永远的逃离失去‘自由’的解脱意义合并——反而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是更为宽容的审判。
——随即,沙俄检查机关于1860年11月4日做出决定:允许【死屋手记】付印发行。
透过这种引申,我们可以看到,陀翁终于在服刑期间借着这种极端环境所造成的放大影响,躲在医院里悄悄地记录下来,他所观察到的人会变成的样子——这是在普通生活中没有机会明显的观察到的,因为世界的丰富性和命运的偶然性,将人心的变化掩藏在重重迷雾之下。
《死屋笔记》虽然是陀翁的真实的狱中经验的梳理和总结,然而它的本质终究是艺术作品,是拥有着目的,并且允许进行概括和应用手段来加工的。在作品的安排的形式上,通过一二部互为对应,一部写牢狱生活的开始阶段的初印象,二部写的是牢狱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部虽然总共由十一个短篇所组成,但是实际上亦能作为三个中篇划分:
第一中篇是‘死屋’‘最初的印象(上中下)’到‘第一个月(上下)’
第二个中篇‘新交。彼得罗夫’‘亡命之徒。卢奇卡’
第三个中篇‘伊赛.福米奇。澡堂。巴克路申的故事’‘基督圣诞节’‘演出’
而第二部的第一个中篇则为‘医院’‘(医院)续上下’‘阿库莉卡的丈夫(故事)’
第二个中篇是‘夏季’‘苦役营的动物’
第三个中篇是‘请愿’‘难友’‘越狱’以及‘出狱’
通过这种排列,可以从作品的形制上明显的感受到上下部,以及各自内部的呼应和联系。这其中也许潜藏着作者的宗教情感——第一部收官于圣诞节,对应第二部收官在出狱。一二部两种尾调的上扬,充满了(形式)希望的意味(实现救赎)的结局,完整了作者对自己心中信仰的礼赞。
据说作品发行后,不同的势力依据各自需要,对其中不同的章节进行摘录和使用。题解中有补充:一部分守旧势力的改革力量认为书中描述的监狱生活中医疗问题和人权问题需要重视,而守旧封建势力则谴责沙俄正府对贵族的凌辱和迫害。
随着波澜的升级,引发的谈论也随之深入起来,关于监狱制度的根本改革,以及对司法制度的批判声音也渐渐增多。
当然,作者一方的朋友们提出作品的人道主义倾向,他们援引的是‘伊赛.福米奇。澡堂。巴克路申’章以及关于‘阿列伊’的部分内容,所呈现的人权问题和社会对犯罪者的态度问题。而反对作者的文学评论家们则降低作品的社会正治意义,压缩思想的价值(戏谑和浅薄化)。
俄国的进步批评家给予其非常高的评价(应该是看重作品对当局正策所造成的悲剧的真实刻画所引发的鸽命价值):“此外,千万别忘了,这个时代留给我们一本可怕的书,carmen horrendum,它就像但丁镌刻在地狱入口处的题词一样,将永远高悬于尼古拉黑暗统治的出口处……”
文艺神话学派代表米勒以及唯心主义哲学家斯特拉霍夫,分析“基督教的道德学说深深根植于人民的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苦役营课堂上了一堂‘人民真理’的课”。而宗教哲学家索罗维约夫则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新宗教艺术的先驱。象征主义的批评家也因为诸如‘苦役营的动物’篇幅中极强象征性手法而缄口。鸽命民猪派则选印‘阿库莉卡的丈夫’一面躲避沙皇郑府的封杀,一面四处分发……
通过社会中种种反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这部作品中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并非是一种立场的具体表现或者理论的集结,而是通过对人行为的观察和还原,来引发读者思考的,这种人的这种行为究竟是由怎样的想法所支持的?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举例一段对集体生活的描写:
【……有几个人总想(显示)自己是老大,什么都知道,什么都难不倒 他们,有性格,有头脑。这样的人中有许多人的确很聪明,很有性格,他们也的确达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位居老大(高位),在精神上对自己的狱友(身边人)有很大影响。这些“聪明人”彼此间往往视同水火——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许多“死对头”。他们往往对其他囚犯有种优越感,甚至抱着一种宽宏大量,凡是不予计较的(高高在上)态度……】
我们可以见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一段行为的描写,是没有采取具体的道德立场评价的,他预留出来的空间就是交代读者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把罪犯的标签剔除,事实上,这就是平时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缩影,一个小的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片段——在村庄群体中,在企业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在友情的小群体里,他们领衔于一般人,巧妙的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影响身边人,他们将自己有指向的锋芒收敛却隐隐的露出一点寒光,一点讨厌或者不屑的情绪。他们那种颐指气使,看似平等却隐然凌驾于他人的地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先不要急着定义,我们再看一种人,陀翁笔下:【他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些。他约莫四十岁上下,但看上去只有三十岁。他跟我说话时总是毫无拘束,显得非常自然,对我的态度也完全是平起平坐,也就是说显得很有身份和彬彬有礼。如果他发现,比如说,我想独自待一会儿,他就跟我匆匆说上三两分钟话以后,便立刻离我而去,并且每次都感谢我拨冗关注……
“他是所有苦役犯中最无所畏惧的亡命之徒”米——茨基说,“他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一旦性子上来了,他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他起意要杀你,连您也会给宰了,他杀气人来很随便,很简单,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从不后悔……”
……他的确规规矩矩,甚至老老实实。他心里藏着一股激情,这激情甚至十分强烈而又炽热;但是在炽热的火炭上常常蒙着一层灰,在微微燃烧。我从来没有在他身上,发现(自吹自擂)或者虚荣心强的影子……
……他好像对什么事都感兴趣,但又不知怎么搞得,他又对一切多半漠然处之……他干嘛待在囚堡里?干吗不逃跑?只要他一心想逃跑,他就会毫无犹豫地逃跑。像是他这种人,只有在他们不想干什么的时候,理智才能左右他们的行动。如果他们想干什么,那普天之下,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了他们。
……他可能对我感到一种特别的同情,即每个强者对其他弱者本能的感到的那种同情……】
我们把两种意思联系在一起,即一种虚指的范围中,孕育出了这样一种人:“彼得罗夫”。
这名角色,是有真实历史原型的角色。他是一名特科罪犯(最严重的),因为触及了地主对农奴的压迫,为了作品不能过审,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将他的一部分经历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保留在书中。
【他原本是青年的农民,沉默寡言,老实本分,因为经常帮助囚犯做事而得到许多囚犯的认可,他的新婚妻子在婚礼当天遭到了地主的迫害,他安抚了妻子“我痛苦的,是看到我的妻子伤心”,悄悄地磨利斧头,蹲守了多天,终于手刃了地主,随后自首了。被打了一顿,判了十二年。
“可是你为什么是特科?”陀思妥耶夫斯基问他。
“哦,因为我把一名大尉干掉了”在随押解队伍转移,看到囚犯被长官虐待,他为囚犯讨要吃食,被军士辱骂,他向大尉申述“我不是造反,我只是为大家伙儿难受,干嘛用饥饿折磨人呢?无论是上帝,还是沙皇,都没有这样的规矩!”
大尉愤怒的向他袭来,他迎了上去……
“就因为这名大尉,我被归入特类,终生监禁。”】
陀翁对这种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彼得罗夫”身上的行动力,和高尚的,朴素的品格,是广泛的无产阶级中,积极正面的那个部分。他对苦难的人饱含同情和保护的自我责任,这种责任不是被命令的,不是区分阶级因人而异的,他能够手刃压迫百姓的地主和官僚,也能悄悄地保护囚犯和落难的贵族。
我认为陀翁从“人群中一部分天然愿意去领导和支配别人的人中”,发现了并且揭示了一种积极的可能性,他没有说是宗教或者礼法的使然,他没有把问题引导到一种批判普遍人类的劣根性的角度上,而是指出了一种坚守内心自我道德意识的可能性,这种自我道德不是宗教式利己主义,而是一种勇敢的牺牲和纯洁,一种直率和无畏。
这种人在第二部分的“请愿”章节中,又有了更具体的补充和丰富:
【……这是一些特殊的人物,到处都有,而且彼此相似。这是一些热心肠的人,渴望正義,而且极其天真,极其真诚的相信正義必胜,并且指日可待。这类人并不其他人笨,甚至他们当中有些人还非常聪明,但是他们往往过于鲁莽,缺乏心计,不会权衡利弊,瞻前顾后。在所有这样情况下,如果有人善于巧妙地引导民众取得事业的胜利,那这些人就会成为另一类型的人,就会成为人民的带头人,成为人民的天然领袖……
……他们(往往)因狂热而失败,但也因为狂热对群众有影响。说到底,人们乐意跟他们走。他们的热情和义愤足以影响所有人的人,最后,甚至那些最犹豫不决的人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吸引着那些甚至最顽固不化的怀疑派……人们怎么会跟他们走?主要是因为他们身先士卒,总是无所畏惧的走在最前头,他们就像一群公牛,低着头,挺着犄角,一直向前,常常胸无成竹的鲁莽行事,缺乏那种实用主义的老谋深算……】
在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一个由“山”到“不是山”再“还是山”的过程,丰富“彼得罗夫”的另一面,剥离了其身上个人性征,转化为更为完整的一种典型,概括人之中的一个群体的一种特殊性质。
这个性质,我不喜欢题解中什克洛夫斯基指出的,弥漫着血腥味儿的“潜在的革命者”说法,更愿意将之称为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守护正義秩序的的守护者。
作为镜像的,是另外一个人“阿列伊”【……从看到他的第一眼起,他那英俊,开朗,聪明,同时又和善质朴的脸,就把我的心给吸引了……他的微笑充满信任,简直像孩子般的质朴;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是如此柔和,如此亲切……在他服苦役的整个期间,怎能在自身中永远保持着那颗和善的心,怎能在自身中形成这样严格的诚实无期,这样坦诚的倾心相予,这样的讨人喜欢,不撒野,不放荡。后来我才对他有彻底的了解。他像纯洁的少女一样一尘不染,在囚堡里,无论是谁的丑恶,无耻,肮脏,或者不公正的暴力行为,都会在他那双美丽的眼睛中燃起愤怒之火,每当这时候他那美丽的眼睛 就会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但是他总是尽量避免争吵和谩骂,虽然他绝不是一个孬种,绝不会任人欺负而不予惩罚,他会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非常谦虚,非常有礼貌,甚至已经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始终认为我遇到他,与他相识乃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有这么一些天性,生来就非常美好,这是上帝的恩赐,您甚至无法想象这种人什么时候变坏。对于这种人您可以永远放心……】
这一段的描写是很情绪化,非常主观的。这使‘阿列伊’的角色迥异于‘彼得罗夫’的丰富性而显的有些扁平。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几点:
首先,源于这个形象原型本身的【无根】,在题解中记, 作者与兄书,曾经教过一名犯,年轻的契尓克斯人学数学和读书写字(抢劫入狱)。而通过资料查询,与作者同时期的囚犯还有另外一名(窝藏罪入狱四年)阿利.塔特.奥格雷的舍马哈省人,外貌接近作者描写的‘阿列伊’。也就是说,迥异于其他的角色原型经验的确定,而‘阿列伊’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把几个角色的‘好’的特质剥离融合创作了一个角色,因为他的剥离,是有目的的择取【善】的一面的,所以创作出来的角色只有光,却没有影。
其次,‘阿列伊’身上的象征性太强了,他的美德外露,有借鉴宗教创作的艺术手法,在歌颂和赞美里,他的形象笼罩在光芒的沐浴中,而这是作者个人的,他只是借助这个角色传达一种人可以把‘善’发扬到的程度,即使在黝黑幽暗的囚堡之中。
再者,‘阿列伊’形象传达的【善】的重复性,他被复制了,他的‘善’与‘美’,被分享给了十二月党人的遗孀与那个赠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枚硬币的小女孩【有一天中午收工后由工兵押着我一个人回来。迎面走来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这个小女孩才十岁左右,像天使般美丽。……小女孩看到我后遍涨红了脸,向母亲悄声说了一句什么;母亲立刻停下来,从包袱里找出一枚四分之一戈比的铜子交给了她。小女孩立刻跑过来找我……“给,‘不幸的人’,看在上帝的分上,收下这铜子吧!”她叫到,一直跑到我面前,把一枚铜子塞到我手里……】
因为多重的形象,而冲淡了原本独属于‘阿列伊’的核心质料所带来的印象。
但是为何‘阿列伊’被作者拿出来作为一个典型呢?我们来看构成‘阿列伊’这个角色中的几个面,以及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传达的另外一种悲伤的痛苦。
‘阿列伊’对于作者是有【救赎】意义的,这始于其一直维持着作者的恻隐和同情,譬如他会沉默的陪伴作者,会突然叩问作者的心灵“怎么,您现在心里很难过吗?”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切之情,让绝望于漫长囚禁生活的作者,麻木的内心重新升腾感激和回复理性。他回忆起自己心中高尚的部分,接受这份来自他人的关怀,并且将这份关怀回馈他人。
在这一层意义的基础上‘阿列伊’还有【分享信仰】的【实现】意义,他向作者,通过【圣典(马太福音)】学习知识俄语,一方面使作者能够分享自己的【信仰】,一方面又实现了作者因为囚禁而失去的个人创造性价值,还原了人作为人的【存在】意义,这个意义,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即“身陷囹圄还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的问题。”
人为什么会异化?本质上来说还是对抗【虚无】的侵蚀。
彻底的无意义,是失去自由的大恐怖的背面,甚至说正因为认识到无自由背后有某种大恐怖,人才会纠结于当下所行之事为何价值,何为生存的意义。站在此地,眺望彼方,人的想象力远远比能经验到的,飞驰的更远,更无拘无束。而人的理性却要为人的感情套上约束和缰绳,人要理解和目的,就像问“人为什么活着”,提问的本身就是认识的试探,就是必须要一个结果的执拗。所以人才会在矛盾中寻求自我毁灭。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绝望的质问“还有比这更恐怖的惩罚吗?在棍棒的监督下,将一筐土倒出来,再装进另外一筐,如此往复。”
没有比这更形象的比喻了,于是陀翁抛出三种典型,他们就是在这种虚无的吞噬中不断地【异化】,像是在无数种未来的可能性中,选定一条道路,恣意堕落下去的结果,人心幽冥,他们摒除了一切。
陀翁用三种典型,极端卑鄙的利己主义者‘A——夫’‘像一只站在人面前的硕大蜘蛛’的‘加律’,以及‘享受折磨,沉迷于虐待’的刽子手。
这三种典型,在监狱的封闭环境中彻底的被放大了身上的特质:
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可以出卖一切换取利益,总能给出自己恰当的理由,似乎有时候背叛只是一种不得不的妥协,而辜负一直是应该被宽恕的事情,“人生来就是为自己的”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将此奉为圭臬。
“这是一个丑恶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到一个人竟能堕落和卑鄙到什么地步,一个人又可以不费力气,毫无悔恨之意地灭绝自己身上的道德感到何等程度!”
我们可以观察这段对‘A——夫’的速写【……贵族出身(家境优良)……他哪儿也没毕业(不学无术),由于腐化堕落,把他的亲人都吓坏了……他昧尽天良地干了一件卑鄙的告密勾当,也就是说出卖了十个人的鲜血,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立即满足他那永远无法餍足的对最粗鄙和最放荡的享乐和渴望……其实他这人不笨,却冒险去干那种疯狂的,毫无意义的勾当……他很快被揭发,在他的告密中诬告了一些无辜的人,他锒铛入狱,判刑十年……按理,他的命运发生这一可怕的改变,应当使他警醒,使他的天性站出来反戈一击,并从此改弦更张,重新做人。可是他却没有丝毫不安的接受了自己的新命运……他在精神上既不感到义愤填膺,也不感到丝毫恐惧,他甚至认为,有了苦役犯这个称号,倒是可以使他放开手脚去干卑鄙下流的勾当了……】
‘A——夫’角色的立体感,并非来源于艺术创作的塑造,事实上冗长的文字背后,对于角色的补充极为有限。‘A——夫’的存在,于形式上对立于‘阿列伊’,然而真正让这个角色深入人心的,却是读者自身无处不在的经验,对于这个艺术形象的补充,所营造的强大的现实感。
人的经验,将“A——夫”从纸上拉出来,拓印到生活中鲜活的人身上:他们是谣言的发起者,会在适当的时候趋附环境中强势的人,他们奉承拍马的同时,又擅长吹嘘自己是‘仗义’‘够意思’,他们善于借助一切能够借助到的优良品种,像是随手偷来的标签一样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帖在自己脑门上,事实上,他们风评很好,可以游离在许多小团体中,今天跟刘哥李兄喝点,明天去周哥孙老弟家里坐坐,他们敏锐的观察环境,活跃在消息传递的前线中,我们看不到他们独处的时候——‘就像是生有一副牙齿和一个胃的行尸走肉而已,他贪得无厌,极力追求一些最粗暴,像野兽般的肉体享受,甚至于为了满足这类享受中最微小和最刁钻古怪的乐趣,他竟不惜最冷酷的手段去牺牲他人……’
这种精神上的阿西莫多,在存在意义上,也完成了对‘阿列伊’的对立,他们在群体中,在社会中,激发卑鄙和堕落的东西,在一个群体,会因为这种人的存在互相怀疑,彼此戒备。这种人的存在,造成的破坏,对于人类族群来说胜过飓风地震,胜过沙暴海啸。在历史中,他们一次次的搬弄是非,引导着人们摧毁彼此的信任。他们往往装作同情而关切的样子,接近某个失意的人,温情脉脉的窥探他们的秘密,仔细的把他们说的话分门别类,目的也许只是晚上同别人坐在一起时候能借机多喝一杯酒。
而那些卓尔不群的人,却往往遭到‘A——夫’们的嫉妒,‘A——夫’们到处散播着那样的人的缺点,用戏谑和嘲讽的语气开着滑稽的玩笑,攻击他们的家庭,攻击他们的道德,把他们的孤独说成孤僻,把他们的热情说成意图,把他们的真诚当作操控的方向盘——提供错误的信息和方向,任由这样的人撞上南墙!他们乐于欣赏这种人的覆灭,这种因为嫉妒而扭曲的愤怒来源,仅仅因为对方看不惯卑鄙下流的行为。
然而‘A——夫’们又会有另外一种快乐,一种偷窥与支配混合的快感。他们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悄悄地欣赏事态在自己的引导下发生不好的改变,他们会隐隐的因为影响到别人的意图而沾沾自喜,这是【破坏】与【创造】行为的融合,在对冲中迸发的泯灭力量。他们不在意以何种方式表达这种消极的期望:谣言也好,欺骗也好,告密也好,等等一切手段……事实上,‘A——夫’享受的,是能够跟自身【堕落感】融合的【堕落】的性质——所以结果和过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畅快的悖反着内心的道德。
作为另一种典型,刽子手代表的则是‘彼得罗夫’们的余烬,扭曲而脏脏的杂质,他们发扬了正義的执行力背后残虐的部分。陀翁将其比做萨德伯爵的施虐天性,在弗罗姆的《人类破坏性剖析》中,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是洛伦兹的新本能主义——即人与生俱来通过族群的进化中演化出的蓄势待发的侵犯性。但是弗罗姆认为,这是并非归咎于本能的东西,讲原因归咎于本能主义或者行为主义,更类似于逃避或者推卸自身应该承负的责任。因而,这种侵犯的来源究竟是生理的缺陷,还是性格的根源引发的,决定了这种侵犯性的防卫性质还是恶性的破坏。
在‘彼得罗夫’这类人的暴虐行为中,其发起的初衷是“防卫式的,利他道德的引导下”他的行为和他的心理动机有着明显的联系。事实上他们能够安之若素的忍受苦难,却能够因为他人虐待弱者而产生深切的同情。但是这只是一种驱力的条件,事实上决定这种“施虐”究竟是“道德”的还是“反道德”,同时要看执行者对于这种“罪孽”的承受态度——正義的执行者,永远清晰的(无意识)感到自己施虐行为的“非义”性。在导演【姜文】的电影作品《鬼子来了》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人伤害同类的行为不因为法理道德而左右,只受到心灵道德的决断。在一部分人中日本人是侵略者,在一部分人眼中,日本人是人。所以姜文饰演的农民难以直截了当的痛下杀手——需要破坏伦理产生的情绪的驱动(在发现日本人杀害自己的亲人之后)。也就是说‘彼得罗夫’们的‘施暴’是有理的,他们首先是性格中的一部分构成,通过极端的情况,被动的激发出来。
那么反之,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述的刽子手:
【……任何一个工场主,任何一个企业家,当他看到他的工人及其全家有时几乎完全依他为生时候,他肯定会感到一种具有刺激性的快感……
……刽子手(施行暴力,严酷对待别人,残暴成性的人),几乎在每一个现代人身上都有刽子手秉性的萌芽。但是人的兽性不是平均发展的。如果说某个人身上的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压倒了他身上的其他属性,那这样的人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人,岂有此理的人……比如说吧:他们忍受不了,不能冷静的对待一个受刑的犯人在鞭打的时候不惨叫,不苦苦哀求,不他求饶……
……虽然他打人并不是没有乐趣,但是他对殴打的对象几乎没有个人恩怨,打人的帅劲儿,通晓打人的学问,希望在自己的朋友和观众面前露一手,这一切都激起他的自尊心。他孜孜以求的是显示他他人的艺术。此外,他心里很清楚,他是一个为人所不齿的人……
他们都是一些有文化的人,有头脑,非常聪明,自尊心特强,甚至还很骄傲……这种骄傲感之所以得到加强,是不是因为意识到他们使别人感到畏惧,感到他们能够主宰别人的命运的权利呢……尤其是他们出现在刑场(公共场合),面对观众,这种隆重的戏剧性的场面,甚至能够促进他们的某种高傲感得以发展……】
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投入是分裂的,一种自愿的,一种是身不由己的。前者更积极,而后者更抽离。
我们可以把这种性质拓印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官僚和资本家,于是我们可以见到校园暴力,职场霸凌,甚至于更加严肃的社会性话题。我曾亲眼所见,两群小学生在我面前打架,当我喝止这种行为的时候,他们眼中燃烧的愤怒,呼之欲出,他们还只是群小孩子。
我经常会反思,为何会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能够见到这种暴力的形式?行为主义者一度认为是父权的压迫性质,导致培育出一部分屈辱的耐受的品质在人的性格中形成构成。这部分隐患,往往随着人的成熟溃烂成疮,成为当代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提出的 ‘原生家庭之罪’的主因,童年的苦难成为了他们人生失意的避风港,将当下的不幸归咎于童年的不幸经历,以此换取心灵的安宁:‘我没错,是所有伤害过我的人的错’/‘如果没有这些伤害过我的人,也许我会变得像他一样,即使没有他那么优秀,至少也会比现在强’。
事实上,这是一种心理未成熟的表现,是自恋未能消退的现象。他们对客观的连锁性不能理解,只能截取到一个片段,即‘你不幸关我什么事情,为什么要伤害我?’他们的自我感受是情绪的引线,他们始终在愤怒中,在憎恨中。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越晚爆发则伤害越大,往往会造成人的狂躁或者抑郁的病症。大多数都是在心智成熟的某个阶段——脱离了稳定而舒适环境之后的爆发(注意这种负面的情况并非是缓慢逐渐显现的,更像是玻璃瓶落地碎裂迸发),这种类似于应激反应的现象往往会毁掉一段关系,通常都是距离受害者最近的家庭伦理。
然而,我们承认父权干涉引发的反扑,在性格足以形成构成的那部分基质,但是这一部分却依然无法解释,将这种‘施虐’作为主动释放出来的原因——对别人行使侵犯性的原因。
也许是自律和自感确立需求的碰撞,所造成失衡,引发的生命力量的宣泄欲求。也许是残暴形成的习惯,在成长的岁月中汲取了冰冷残酷的力量,使心变得坚硬。也许是陶醉于鲜血所代表的生命与权利所代表的支配欲甜蜜了麻木的心。他们总是保持着对权力的敏锐的嗅觉,无论是高官还是胥吏,无论是经理还是班长,无论是采购员还是孩子王,只要具备社会性身份的人都可以,他们的天赋就是如何隐隐的挖掘自己的权利制服别人:父亲会翻看孩子的手机,欠债者决定何时付款,司机决定是否在水坑旁停车,服务员决定是否对顾客和颜悦色,连剃头匠都可以依据心情而行使权力:他的剃刀锋利还是迟钝一些。
还有一种特点,使这样的人性暴露于我们的认识之下:他们一定要,“必须要对面的讨饶,这是规矩!”他们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支持者他们施虐的渴望,他们会灵活的运用冰冷的规则堵塞悠悠众口。这种人永远表现得泰然和神气,因为他们时刻让自己浸泡在拥有权利的快感,如沐春风,他们会对人很亲切,回答简短,审视而骄傲的投下‘山’的阴影。然而他们又会在自己的上司或者领导面前表演特别的礼貌和殷勤,与对待下级时截然不同。他们行使权力时候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和责任感,他们时刻都在维护和解读权威,在处罚别人的时候,往往精神亢奋的竭力抑制住,因为幸灾乐祸而微微翘起的嘴角,挤出一句:没办法啊…谁让你……
陀翁尖锐的指出这种滑腻的恶心感:【……这种恣意妄为的榜样和可能性,对社会是具有传染性的:这样的(使用)权利有很大的诱惑力。一个社会倘若对这样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这个社会本身就从根上受到了传染……】
‘A——夫’与刽子手和‘阿列伊’与‘彼得罗夫’互为正反,圈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而陀翁随即指出:“……与抽象的思想的所有结论,哪怕最复杂的结论相比,现实是极其多种多样的,绝不可能对其进行泾渭分明的区别。现实趋向于无限可分,。我们也有自己的特殊生活,不管算什么吧,但毕竟是生活,这不仅是官方的生活,也应该包括我们自己的内心生活。”
在这四种人所圈定的广袤的荒野上,游曳着无数瘦骨嶙峋的灵魂。他们被自己的扭曲束缚在这片土地上,沉默的忍受冰雪风沙的侵蚀。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典型的人,他可以说是非常极端而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将其形容为“一直硕大与人相等的蜘蛛”:加律的扭曲是色厉内荏的,他迥异于‘A——夫’于‘刽子手’,他因为痛苦而扭曲,他的折磨不仅仅是向外的,同样是向内的。他在清醒的时候穿梭于各个牢房,与人贩酒,他孔武有力,四肢发达,他总是沉重而阴翳的表情蔑视着他人,他少言寡语,故意不合群,而后每年总有那么几次将所有贩酒的钱全部买酒,然后忘我的酗酒,喝到宁酊大醉,然后拔出刀子,挥舞着要砍人,随后周围的囚犯便一拥而上疯狂的殴打他,这个殴打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将他打到筋疲力尽,只有进气儿没有出气儿,最后再将他七手八脚的抬上床,任他昏死过去……如此往复,渐渐地,他的身体就垮了。
陀翁说人是会像蜡烛一般融化的。
在加律的身上,我们如此清晰的预见死亡,自我否定以如此方式呈现。就像是‘扭曲’这个词语说诠释的,这个‘加律’的生命,以不可逆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踏入消亡,他滑向了注定毁灭的结局,他的生命和他的意志竟然不肯为此做出任何努力。他不仅仅要伤害别人,更加残酷的伤害自己。他憎恨囚堡,憎恨生命,憎恨自我。他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他的苟延残喘的努力,就为了一次疯狂的酗酒,他用酒精冲刷神经和头脑,他心灵的痛苦肉眼可见,却拒绝救赎。这是一种完全的自暴自弃,他不肯为自己消极的行为,拥抱虚无的命运的行为做一点辩解。这使得他的生命力量宛如复仇的泥潭,充满了堕落感和令人不适的恶臭。
他被自己的恐惧,击垮了。
加律,是‘A——夫’‘刽子手’和‘阿列伊’‘彼得罗夫’的暗面。作为后者的人们,统一保持着对生命坚持活下去的意志。
在囚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看着各种各样的人,有因为拒绝变更信仰入狱的耄耋老人,每天虔诚者的在自己的铺盖上做弥撒。有畏惧苦役而躲进医院的年轻人,最终因为装病而枉送了生命。有年轻的哨兵因为兵役想自杀失败却误杀了长官,又有高利贷犹太人,压榨囚犯的劳动力价值放贷赊酒。他观察作为波兰人的少数族裔们的报团取暖,在少校对于犯人的虐待中惶惶度日。他身为贵族,忍受着来自平民阶层的隔绝:这是一种冷歧视,平民罪犯们躲避着他,不愿意与他发生交流,然而却每一双眼睛都审视着他,观察着他,他在这群平民之中,就像是一个展览品,大家窥探着他,用不加掩饰的嘲讽和鄙夷的目光,无声的评判着他。这种阶级产生的隔阂,使他万分痛苦。他想友好而真诚的交朋友,却被人摒除在圈子外。
在第二部的‘请愿’章节中,彼得罗夫淡淡的回答解释了封建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者尖锐而分裂的现实:“您又算我们什么朋友呢?——可以听出毫不做作的天真质朴,非常老老实实的困惑莫解……你走你的路,我们走我们的路;你有你的事,我们有我们的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囚堡,始终是抽离的。他的性与灵,他被孤立隔绝的状态,他缜密的思考和悲悯的信仰,给予我们一个抽离的视角——他虽然描写囚犯的生活,经历,复述囚犯的感受,挣扎, 但是却始终保持着一个尺度,没有因为太过接近而使我们感到窒息,也没有因为远远的观察而显得单薄而抽象。
在第一部的‘澡堂’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囚堡的状态,缩进一个更小的空间,在浴室里,人们摩肩接踵,彼此拥挤折磨,谩骂推搡,又有互相帮助,和为了利益出让自己作为的人。劝说在角落里,用水冲刷着自己的身体,坦诚而赤裸的相互面对。
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中曾经提出:公共浴室是放纵享乐和恢复元气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浴室文化是古时为数不多人文尺度的显性表现场所之一。所以这一章节会被指出像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庭斯教堂《最后的审判》
在逼仄之后紧接着是开放性极强的圣诞节的剧场演出,囚犯们借由节日的欢愉暂时忘却施压在身的痛苦和悲伤。他们纵情狂欢,撕咬烤肉和面包,引吭高歌,用走私酒喝得宁酊大醉,手舞足蹈。在深沉的夜空中,在低声的啜泣中沉沉的睡去。
在这一收一放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用古罗马的浴场文化和剧场文化,还原一种人的质朴的古典道德状态。是酒与诗,沐浴冲刷的肉体和演绎所传达的祭祀性,这是人类基因中共同的对美的几种标准,最原始而奔放,陀思妥耶夫斯基亦是在这里将斯拉夫民族这群罪犯身上,试图挖掘人本的真与美,传达一种众生平等且高贵的意味。
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有评论家指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试图在那些‘非人’的形象中挖掘‘人’的意思。
而在下半部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又用象征意味的极强的章节‘苦役营的动物’来隐喻社会中的几种人:
他们分别是任劳任怨作为工具被挑选的,一直剥削劳动力到死才停止的马【格涅德科】。
随波逐流每天靠巴结囚犯们而吃残羹剩饭度日的狗【沙里克】
逆来顺受放弃尊严遇见任何人都能软弱的屈服,最终被几条狗撕成碎片的狗【别尓卡】
天真无邪的小狗毫无防备之心的信任他人最后被人杀掉剥皮的狗【库里佳普卡】
愚钝等死乞讨饶命最终被杀掉剥皮的狗
每天清晨自然列队忠心耿耿的跟着囚犯们的上工,张开翅膀嘎嘎乱叫的鹅群——它们在一个开斋日,被囚犯全宰了吃了。(在【姜文】导演作品【让子弹飞】中,故事背景设计成‘鹅诚’亦有类似的致敬隐喻)
被囚犯豢养却恃宠而骄的山羊,最终因为冲撞了上校而被烹成羊排【瓦西卡】
以及受了伤的,却骄傲自我,孤独无畏,不受施舍,拒绝驯养,为囚犯们集体尊重,最后放生的雏鹰。
鹰是斯拉夫民族的图腾,是理想的具象化,是自由和高贵的象征。
【它的登场是“受了伤”的:右边的翅膀耷拉在地上,一条腿也已脱骱。它凶猛的环顾四周,打量着周围好奇的围观群众,张开它那勾状的嘴,准备以命相博……
囚犯们嗾使恶犬去吓唬它,但是“……鹰用爪子和嘴拼命自卫,像是一个身负重伤的国王负隅顽抗……”
“……它从来不吃人家用手喂他的东西,也从不当大家的面吃……
……它不信任何人,也不跟任何人妥协,孤独而又凶狠的等待着死亡……”
最终囚犯们决定把它带到野外放生它“……鹰一直向前飞奔,扑扇着那只受伤的翅膀,似乎想要赶快离开我们,上哪儿都成……”】
这章感动了许多读者:题解中解释1904年时,托尔斯泰在自己主编的“读书选粹”中收录了《医院里的死亡》和《鹰》的片段,据他们的两位秘书回忆,托尔斯泰很喜欢朗读这两个片段。
在《鹰》的这章,有极为闪耀的理想主义光芒,这一章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刻意对每个小节的设计,满足塑造芸芸众生的悲苦相——(从任劳任怨活活类似的工具,到新购入的继任者,到懂得服从和谄媚的奴仆,又从愚昧的盲从奴仆群体中,诞生出自欺欺人的高级的宠奴。)的前提,又刻意设计一种阅读语境:文字的形式从前面囚徒们关于购马的冗长议论与争辩,到后来越来越简短,最后关于鹰的篇幅铿锵有力,结尾收于旷野上的囚犯们集体的哑然。
这种刻意的设计,将读者从文字堆里抽出来,前面因为阅读大量文字而造成的压抑,会因为阅读鹰的章节的力量感而得到抒发,而尾声的留白其实就是为了安抚读者心中久久激荡的回响。
他这种刻意的设计,除了写作必须的艺术处理,也是一种在潜意识强化理想的高尚的美感,人在阅读到【鹰】获得自由的【美好】与其所象征的高贵【美德】结合,这种【美】的体验叠加,也是作者有意激励读者的意图的体现。
事实上,正因为在极端环境的大前提下的囚堡中,希望才得以如此分明的呈现。
在作为象征性的鹰获得自由之后,在经历了两个章节后,作者也获得了自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不同第一部圣诞节之后是重新回到漫长的刑期煎熬中的消极,而是上扬的,积极意义的。
第二部的基调,是属于希望的。
囚堡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为足够逼仄,所以人会因为距离太近而敏感,人的道德,伦理,宗教也就被放大了,它具有社会中的一切,有对劳动力的剥削,有对剩余价值的再利用,甚至还有比较朴素原始的金融信贷业务,有市场(人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制作各种囚堡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传承,有些人出狱了却把技术永远的留在了囚堡中,他们收徒,巧妙的利用智慧和双手,同僵硬冰冷的制度争抢时间,以满足一无所有的自己以最浅薄的尊严,他们把赚的钱,偷窃的钱,赊欠的钱,掠夺的钱,用来酗酒,购买小提琴手在身后唱歌,换新的衣服和赌博,或者买一个甜甜圈。艺术和信仰并未因为身处监狱而被遗忘,囚犯会公平的分享被施舍的面包,也会哼唱家乡俚曲小调。
整个‘囚堡’就像是桌子上的罗马斗兽场模型,圆圆的围住许多活灵活现的人,我们在上空俯瞰这些罪恶的人,却从他们的身上审视自身的孤独——那些沉重的压抑的体验,压迫的让人喘不过来气。
在囚犯们滑稽而诙谐的粗口于俗语中,是萦绕在每个人身上的挥不去的束缚感,他们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每个囚犯都嚷嚷着“大不了死掉好了!”,可是这只是他们为了摆脱失去自由而产生的恐惧,所做出的勉强的样子。
当年在西伯利亚的土地上的囚犯,与我们分享着同样的阳光。
我们与他们,谁又敢说拥有着真正的自由呢?
那些‘A——夫’‘刽子手’如此的栩栩如生,以至于在我们所经验的生活中信手一抓,很容易就发现那些深谙处世精髓的典型。然而典型却终究是典型,他们仍是脱胎于大众的佼佼者。能够孕育他们,使他们得以产出的基础,更多的是那些嘴里嘟嘟囔囔的,沉默的坐在阴影中,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普通人。
在题解中:皮萨列夫发表《已经毁掉的人和正在毁掉的人》,对比了“沙皇监狱”和“沙皇学校”,指出“个人的命运是由他受到的教育,他的劳动和生活的环境所决定的”
这是很有重量的,准确的意见。在学校与企业中,极权的精神是共同的,因而人的异化情况是极其显著的:要不然让自己麻木不仁,不会因为环境的刺激而感到痛苦。要不然就去改变环境,影响和控制身边的人。
学校教的出‘阿列伊’吗?企业需要‘彼得罗夫’吗?
所以有趣的事情出现了,人们在‘A——夫’与‘刽子手’之间摇摆,却在的鄙夷 ‘加律’的态度上达成一致:有什么可优越的呢?无非是‘积极的堕落’和‘消极的堕落’的区别而已。
人的分裂性,在这里可见一斑,人可以剥离出另外一个自己,来承担心中的道德负罪,只保留智力用来做“实事”。这个时候,为了达到“做实事”的目的,就需要一种能摆在台面上的道德来展示给大家阅览。这种道德必须是又直接,又好理解,又标签化的——譬如,我曾经见过,有人到处宣讲自己‘我这个人可是很道义的’‘我这个人可是很坦率的’,说的久了,他和他身边的人,竟然真的相信了。
这种堂而皇之的预支谎言而却能成功获得现实利益的时代,是比之前的时代,更为荒诞的时代。人的文明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的而进步。而人的道德变得更加晦涩和复杂。
世界的丰富和庞大通过网络一视同仁的分享每一个人,人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越来越丰富和庞大。
人们被不自觉的安排浏览商品,学习最新的流行趋势,享受碎片的强刺激的廉价快乐,科技以及发展到了,当你点开网易云音乐,它们能够完整的安排你,连续一整天听各种各样的,你所喜欢的风格音乐而不重样儿,然后在你放下耳机突然发现一天竟然这样就结束了……
人与“虚无”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人对“无意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人越来越把握不住个体时间感……这一切惶恐推动着情绪的波澜,夜深人静时,总有人因为莫名的烦闷而失眠——他们总以为是因为太过孤单,缺少爱……而爱,却是身处牢笼中,所幻想出的目的……
关于爱,在第二部的‘阿库莉卡的丈夫’的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将上述的几种典型收束到了这一章节,来探讨【爱】作为原因来所造成的【现实的扭曲】,在整部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关于【人性】的反思和摸索,在本章以一种更为直观的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悲剧的形式:
【深夜的病房,‘希什科夫’向‘切列温’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农村的一位富农,因为想将女儿‘阿库莉卡’嫁给一位鳏夫‘米基塔’,激怒了一直深爱‘阿库莉卡’的青年‘菲利卡.莫罗佐夫’,于是他四处散播与‘阿库莉卡’私通的谣言,导致‘阿库莉卡’婚事告吹,而富农无奈,将遭受荡妇羞辱的‘阿库莉卡’嫁给了自己家帮佣的儿子‘希什科夫’,‘希什科夫’终日酗酒,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得知‘阿库莉卡’改嫁后的‘菲利卡’则变本加厉,继续羞辱‘希什科夫’和‘阿库莉卡’夫妇,当街殴打‘希什科夫’并且散布着‘阿库莉卡’在外面私通自己的谣言,本就扭曲的‘希什科夫’将激愤终日宣泄在‘阿库莉卡’身上,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而‘菲利卡’因为终于酗酒,败光家产,将自己卖替别人家服兵役,声名狼藉的他在赴兵役的那天,当街向‘阿库莉卡’忏悔告白,祈求原谅,而‘阿库莉卡’宽恕了致使自己遭受苦难的‘菲利卡’,却在当晚被扭曲的‘希什科夫’残忍虐杀……】
这个故事,自问世以来,被民猪进步人士以及后来的社会主意鸽命工作者,社会评论家等多方引用,无论用来攻击沙皇正府对农民的毒害,还是阐述父权意识下对女性权利的压迫。足以见其中蕴含悲剧力量之大,我简短的概述仅仅保留了故事的主干,剔除了感情色彩。事实上,原故事中弥漫着那种深沉的绝望,仿佛能从扉页凝出眼泪。
我们把故事的名字替换成前面讨论过的各种典型的人物,比如‘希什科夫’换成‘A——夫’,而听故事的‘切列温’换成‘刽子手’他在听完完整的故事后,得意洋洋的指点‘希什科夫’:“你这个人太笨。有一回我也碰到我老婆偷汉。我就把她叫到板棚(仓库);把一根缰绳(驭马的粗绳,约为三指宽)折成对半。我向她吼道‘你对谁起誓?对谁起誓?’说罢狠狠的抽她,用缰绳抽,抽哇抽哇,抽了约莫一个半小时,于是她向我喊道:‘我替你洗脚,喝你的洗脚水’她叫奥夫多季娜。”……
而‘米利卡’其实就是‘加律’,他的扭曲是自我毁灭式的,他亲手葬送自己的家业,自己的爱人,自己的自由。他因为情感而扭曲,因为没有得到‘阿库莉卡’而被憎恨的火焰吞没,他仅仅只毁灭了‘阿库莉卡’的父母,只毁灭了‘阿库莉卡’的婚姻,他毁灭掉一切事务,连最后的‘忏悔’都是对毁灭行为所造成伤害的行为的再否定。
他的扭曲是如何发生的呢?起点是因为‘阿库莉卡’即将被父亲嫁人,他立刻找到她的父亲,愤怒的索要自己先父与阿库莉卡父亲经营的股份,并且在得到钱后得意的炫耀:自己要去买酒喝。同时也抛出了自己同‘阿库莉卡’私通的话。
‘米利卡’这里的表现,其实已经因为暗恋的情感而扭曲疯癫了,‘阿库莉卡’是不可能与他私通的,首先,她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其次,‘阿库莉卡’在新婚之夜遭受‘希什科夫’恐吓时候镇定自若。第三,她在长期遭受‘希什科夫’的虐待时表现的隐忍,和对‘米利卡’宽恕证明她高尚的品德。她是一个‘阿列伊’式的角色,也正因为其神圣性和完整性,所以必须承受这世界上的恶和罪孽。她的牺牲和宽恕才能换来世人的愧疚和忏悔。这种耶稣式的宗教牺牲有着想要传达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那么,‘米利卡’终日在酒馆厮混,然后与人打架,甚至寄生虫般寄宿到别人的家中,折磨人家的妻儿老小,其实都是对自我的厌恶和唾弃所衍生的(无意识)的毁灭行为,他在生命意志本能维持的生机中,不断地否定自己。这种扭曲,其实就是错误的把“爱”作为生命的
【目的】而产生的【异化】——他的生命意志,因为没有获得【爱】而衰颓了。
‘米利卡’最后对‘阿库莉卡’的忏悔和告白,看似是因为‘爱’而觉悟。但我认为其实是在即将服兵役,所面对的即将【失去自由】面前的最后一次恐惧的挣扎。我的根据则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前评论‘刽子手’时候所说的“……一个人倘若成了暴君,他就永远不是人,也不是公民,他想要恢复人的尊严,想要忏悔,想要重新做人,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我认为,这也是当时(这个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站在‘新宗教艺术派’思想阵营的一个例子,陀翁不认为【宽恕】能实现【他救】——卑鄙的人并不能因为祈得宽恕,而重回高尚。
一个事实是:卑鄙的人永远是卑鄙的。另外一个事实是:人唯有自救,唯有自我的道德。
所以,在这里,比较好的,完整的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传达的意思,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悲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悲剧的故事,其实往往传达积极的力量。这个故事中,我们同情‘阿库莉卡’,谴责其他人,其实就是一个内心道德在运动的过程,我们看到这种人性的恶,以及被摧毁的人性的善。在这种清晰的认识,极端的对比下,我们这些阅读故事的人,反过来就成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目的——为那些空壳的正義守护者们的‘彼得罗夫’注入灵魂!
没有人,能够在阅读这样的文字后,不为这个被虐杀的善良的生命,愤怒,悲悯:
【……我勒住马,说到:‘下车!阿库莉卡,你的死期到了。’她看着我,很害怕,下了车,站在我面前,一声不吭。我说:‘我讨厌你;你祷告上帝吧!’说罢便一把揪住她的头发:她的两根辫子又粗又长,我把辫子绕在手上,在她的背后用两腿把她夹在中间,拔出刀来把她的脑袋往后一拽,用刀子一抹她的脖子……她浑身哆嗦,在我怀里挣扎,想从我的手里挣脱出来;血喷了我一身,血——一个劲儿的往外喷,喷在我的脸上和手上,喷的到处都是。我撇下她,感到一阵恐怖,马车也不要了,撒腿就跑……
‘那阿库莉卡呢?’
‘……我走了以后,她大概站起来了,也向家里走去。后来有人在离那儿一百步的地方找到了她……’
‘这么说,(你)没把她杀死?’
‘是的……’
‘有这么一根血管’切列温说‘假如没把这根血管一下子割断,这人就会一直挣扎,无论流多少血都死不了’
‘可她却死了……’
‘嗯……不揍她就没你的好’】
【爱】不是一种作为‘目的’追求,如果为了得到【爱】而付出‘行动’,在无数的抉择中不断的抉择,那些算计,抛弃,牺牲,最终会让热情冷却,心灵扭曲。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把生命意义寄托在追‘爱’之上的功利主义者们善意的警告。关于【爱】的问题,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死屋手记》是极端的前提下(囚堡生活),对人的审视和观察。他把生活的,社会的,国佳的,正黨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以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方式——放在艺术作品中,供人们认识和理解。这是超验的,那些不知道因何而痛苦的人,并非是因为没有智力去发现,而是因为牢笼之大,大到稀释了一切,人们生活其间,日积月累的习惯了,麻木了。
那些隐隐压迫在人们身上的东西,也许是身边人的算计,也许是父母要求的孝道,也许是一个红绿灯的变化,也许是必须在银行中排队的叫号,也许是必须在每个月固定期限结算的贷款,也许是在开会中必须对领导讲话完毕的掌声和汇报时问题时必须要挂在脸上的拘谨微笑,它也许是一切保护着我们的东西,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却不能为所有人平等承受的东西。
其实跟人的素质与教育无关,这些隐隐的,对人的压制一直被人所能感觉并且暗示自己遵守和忍耐。我时常观察到一种现象,当普通民众触犯规则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惩戒意识,他们往往会选择一种非常极端的行为回应,状若疯癫的哭泣,跪在地上打自己的耳光,在马路中间撒泼打滚,甚至是在冰天雪地中脱光衣服……这种看似失去理智的行为,往往遭到围观民众的嘲笑和批评,甚至斥骂和毒打。可是状若疯癫哭泣的,可能是一位平时在生活中受人爱戴的老师,而自打耳光的也许是一位深夜加班却要给女朋友送钥匙小伙子,在马路中间撒泼打滚的可能是归还人遗失钱包的服务员,在冰天雪地中脱光衣服的大妈是在邻居口碑中很好的乐于助人的老太太。他们的反常表现,只是‘一次的暴露’——在规则的压制下,积攒的愤怒一瞬间的决堤,他们并不是故意去损害什么人,也不是没有理智。是对人性中自由的那一部分压迫,引发的自我(情绪)的对世界的反弹,这其实是‘人’能为‘人’的,高贵的证明。
对规则的破坏,其实就是对规则的对抗,规则只是大众的公约,而大众的公约,不见得对个人是正确的。
每个人值得拥有自我的道德的权利,他们并不卑鄙,不应该被取笑,是值得怜悯的——就像是雪地中脱衣服的大妈一样,她脱得哪里是衣服啊,她脱得是衣服背后代表的意义:既是对她的保护,又是对她的束缚。
然而人为自由而迸发的生命力量诚然可贵,客观的说却是不完整的。
完整的人,思考的孤独孕育他,坚强的意志驱使他,内心的道德限制他。
已经三月了,疫情逐渐平息,随着春风和煦,万物渐渐苏醒。昨天是惊蛰,虫儿鸟儿都出来了,一场瘟疫,仿佛使人将城市还给了自然,然而时间终究没有慢下来,在城市缄默的背后,是人们更汹涌的焦虑。冬天的风雪是远了,瘟疫的兽也会被人驯服。蛰伏的人们蠢蠢欲动,在春天这个象征自由的幻影之下,仿佛准备扭转命运一般,庄重和决绝。
即将展开的生活宛如摊开了一张画卷,迸射的灿烂和明媚让人欢欣而又有些怅惘。
在这段与世隔绝的自我囚禁中,有多少人苦苦的忍受病魔的折磨。他们只是普通的人,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自己的生命历程。
我们只能感怀那些逝去的,伟大的生命。这是种抽象感伤——我们既不认识,也记不住那些名字下所代表的鲜活的人。我们只能从他们曾经拥有过的生命的事实中,对着共同经历的生命所代表意义,悼念那些逝去的人,他们曾与我们相同呼吸,分享这个世界。在肃穆和敬畏中,我们只能将同情和祝福赠予他们的家人。
我们的国家的疫情已经渐渐地平息了,而河山疆域之外,却又似乎渐渐地升腾起氤氲的迷雾。
无论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终究是坚强的,人终究是高贵的。
想到这里,顿时心生希望,天下人间,莫不如此。
人心幽冥,却总有星火,它们点点燎原,蓄势待发。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书评:人间长夜终有尽,只影千山辞太白(14993字)
《罪与罚》阅读赏析(18999字)
《白痴》赏析(21246字)
《群魔》当前这个时代,我们仍不能停止对腐蚀心灵的
不到长大成人,不会明白青春的意义
作者:深空转体两周半 发布时间:2018-10-31 10:41:39
“我不知道长大成人后我该具体干些什么。
但我想成为一个不管何时无论何处偶然遇见明里都不会羞涩的人。
关于这个,我想和明里做个约定。”
新海诚的青春故事,是给大人看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影院里,穿着格子衫或者西装,秃顶或者油发,黑眼圈或者啤酒肚的大人们,在布兰卡清亮少年感的唱腔中,在每秒24帧瞬闪过的画面中默默失神。肾上腺素让他们眼圈通红,眼泪纷纷涌出眼眶,银幕明亮的光线照出了他们默默流泪的脸,照不见他们已经爬上额角的皱纹。
樱花下落的速度是多少?每秒5厘米。
这样靡丽的景色,竟也真的能够用数字表达出来吗。
《秒速5厘米》讲述的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青春故事。笨拙、青涩的少男少女和他们简单的、刻骨铭心的初恋。那样鲜艳的日子随着长大成人的脚步逐渐远去,就像一辆无法停止前进的列车。成人后的贵树对往昔所见过的那片景色念念不忘,现实是那么的灰暗、沉闷,精疲力尽,但又好像,只要在黑暗的甬道中尽力往前跑,就能够到尽头那道捉摸不定的光。
年轻的时候,我们幻想自己能成为任何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和牵着手的人可以一直沿着铁轨走到世界尽头,我们渴望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看那些流云般渐次闪烁的星星,我们许下好多好多心愿,有一些实现了,大部分消逝在时间的尘埃里。满树樱花如烟霞,你只看着一瓣从枝头被风轻轻摘落,它在风中急转坠下,钟表中最快的那只指针每往下走一格,它就离地面近五厘米。
青春是由什么做的?对于新海诚而言,是由樱花、星空、云朵、花火组成的,是由随风摇摆的河边草、燃烧双眼的夕阳、一踩一个脚印的冬雪、窗边簌簌交织的雨帘组成的,这些都可以画下来,用饱和度高的绚丽色彩,高还原度的场景描画。樱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青春也一定能用CG原画和高帧梦幻还原。
新海诚一直有“画质狂魔”之称,他的动画和以往的日本动画电影作品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色彩更绚丽饱和,也更依赖CG技术,他作品中的世界一切纤尘不染、崭新、闪闪发光,细节极度写实,和宫崎骏这种遵循传统的“手艺人”相比,新海诚简直像是被机器控制了在画画。
与画面相反的是,《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偏爱的是悲伤的故事,很少挑选笑点密集的脚本。《她与她的猫》中独居女子的孤独感,与后面作品中故事的悲伤气质一脉相承,《星之声》、《云之彼端》、《秒速5厘米》、《言叶之庭》,都可以用关键词概括:星空、未来、铁轨、樱花、我们总是错过,无法当面说爱你。
在前期的所有作品之中,《秒速5厘米》最具代表性,它最典型地体现了新海诚动画电影的两个特征:高画质、破碎叙事。青春、爱情,是所有文艺形式最爱发挥的主题,相较其他故事,《秒速5厘米》其实比较单薄,但新海诚用唯美的画面补足了叙事,精确地传达出了作品的情绪。
可以说,新海诚抓住了青春叙事的精髓,在过往的作品里,没有哪一部动画电影能像《秒速5厘米》这样将青春中的惆怅感传达得如此唯美、淋漓尽致。我们第一次明白,青春可以不需要用自残来表达颜色,不需要用堕胎来表达疼痛,长大成人也不需要用金钱和名牌来表达空虚,用出轨来表达身不由己。
青春和成长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心痛。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丢掉很多东西,成长是不可逆的,就像樱花无法拒绝从枝头被风吹落。
离枝头越远,离现实越近。
年少的回忆都是细碎的,难以忘怀的是那些片段带给我们的感觉。新海诚凝视它们,回顾自己,他塑造了一个有一些怯懦、面对选择会犹豫不决的少年,他也有那种面对成长和现实时的无能为力感,在这场无法回头的行进中,一生中也会有那么一些幸运的时刻,每一次旋转,主人公都离预设的降落地点更远,离他们心中的梦之地更近一些。
“把手伸向那个世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编排里面的东西。即使是不存在的东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和劳动创造成存在的东西。”
有理由相信,《秒速5厘米》里藏着新海诚更多的个人体验,他相信樱花之景可以用秒速5厘米描绘,相信春天里那些美好的回忆,会成为我们长大后从灰暗的成人世界挣脱出来的力量,相信幸福来自生活中一些明亮而闪光的细节……从这个角度而言,《秒速5厘米》是新海诚真真正正的代表作。只要是从他的作品中获得过感动的人,都不应该错过它。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epub(221+)
- 差评(144+)
- 方便(106+)
- 引人入胜(63+)
- 超值(442+)
- 赚了(546+)
- 内容完整(647+)
- 博大精深(584+)
- 盗版少(545+)
- 种类多(149+)
- 好评多(564+)
- 无漏页(349+)
- 愉快的找书体验(368+)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5-01-05 04:45:1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谢***灵: ( 2025-01-01 00:20:0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林***艳: ( 2024-12-10 08:47:2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郗***兰: ( 2024-12-22 00:14:5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曹***雯: ( 2024-12-10 11:58:3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家***丝: ( 2024-12-14 15:32:12 )
好6666666
- 网友 马***偲: ( 2024-12-12 06:08:49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相***儿: ( 2024-12-27 10:16:2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冯***丽: ( 2025-01-03 15:58:2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田***珊: ( 2024-12-21 20:29:0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利***巧: ( 2025-01-04 14:08:0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师***怀: ( 2024-12-28 07:34:4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方***旋: ( 2024-12-19 05:48:14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孙***美: ( 2025-01-08 03:57:5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细读《红楼梦》 : 末世里的深情与荒唐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增广贤文格言联璧诵读本(插图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第三版第3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 新闻学教材书籍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大卖家(第二版)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53天天练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2023版英1英两本套(提高+冲刺) 共2本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经典系列)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我的第一本意大利语学习书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外教社简明意汉-汉意词典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 自然科学童话(全12册)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