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天下 -中国古代纪时考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23:13:16

中国古代纪时考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中国古代纪时考精美图片
》中国古代纪时考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古代纪时考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5913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4
  • 页数:180
  • 价格:4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13:16

内容简介: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深入浅出,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本书总结了张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纪时方法及其流变的研究成果,分为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其论述过程由易到难,既反映了古代人从纪日到纪年的时间认识过程,也合乎现代人学习了解古代纪时方法的客观规律。书中多用图、表,以使条理清晰,层次醒目。本书文风平易浅近,既对自然科学有所介绍,更是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尤其是甲骨金石文献,来说明古代纪时的相关情况,内容极为丰富翔实。其中关于韵目纪日、一日十时、斗建纪月、月阳月阴、岁阴岁阳、十二生肖演变等的考述,既见史学功底而又意趣盎然。


书籍目录:

小序

第一篇 纪日

一、释“日”

二、纪日方法

(一)十干纪日

(二)干支纪日

(三)数字纪日

(四)韵目纪日

第二篇 纪时刻与时辰

一、人对“日”分时段的早期认识

二、“日”分时段的等时制

(一)时刻纪时制

1、漏刻计时

2、以刻纪时制始末

(二)时辰纪时制

1、一日四时制

2、一日十时制

3、一日十六时制

4、一日十二时制

第三篇 纪月

一、释“月”

二、纪月方法

(一)数字纪月

(二)干支纪月

1、斗建

2、甲子月

3、月阳与月阴

(三)音律纪月

(四)三分四时纪月

(五)楚地月名

(六)其他纪月名称举例

1、以时月令纪月

2、以习俗纪月

3、以宗教信仰纪月

4、因避讳更改月名

三、与纪月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月首

(二)闰月

(三)一月三分与一月四分

第四篇 纪年

一、释“年”

二、年称分解

(一)载

(二)岁

(三)祀

(四)年

三、纪年方法

(一)利用君主在位年数纪年

1、逾年改元的通例

2、不按逾年改元的通例改元

3、年号频改,一年数元

4、历代年号重复较多

(二)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

1、岁星纪年

2、太岁纪年

3、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的对应关系

(三)干支纪年

1、干支紀年法的产生

2、十二生肖用于纪年

3、推算干支年的公历年

四、与纪年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岁首

(二)四季

(三)二十四节气


作者介绍:

张衍田,1938年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尤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四部文献学术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北大史学》、《文献》等刊物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专著有《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资治通鉴新注》(1998),《中国历史文选》(2002)等,曾参与校点《宋朝诸臣奏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根据人们的生活规律,每日早晚各有一餐。日出后过一段时间吃早饭,甲骨文中称为“大食”,自日出至大食为朝,又称“大采”;到日落尚有一段时间吃晚饭,甲骨文中称为“小食”,小食的这段时间又称“郭兮”,自小食至日落为暮,又称小采”。太阳从中日向西运行,渐渐下降,运行到中日、小食的中间时,其位置偏斜到西南方向,甲骨文中称为“昃”。这样,从日出到日落,甲骨文中共分为且、朝(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郭兮)、暮(小采)、各(落)日等八个时段。在先秦文献中,提到一些表示白天时段的名称,但未超出甲骨文中已有的这些。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深入浅出,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本书总结了张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纪时方法及其流变的研究成果,分为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其论述过程由易到难,既反映了古代人从纪日到纪年的时间认识过程,也合乎现代人学习了解古代纪时方法的客观规律。书中多用图、表,以使条理清晰,层次醒目。本书文风平易浅近,既对自然科学有所介绍,更是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尤其是甲骨金石文献,来说明古代纪时的相关情况,内容极为丰富翔实。其中关于韵目纪日、一日十时、斗建纪月、月阳月阴、岁阴岁阳、十二生肖演变等的考述,既见史学功底而又意趣盎然。


精彩短评:

  • 作者:叶藏.!!张寄奴 发布时间:2020-07-05 08:33:00

    清楚明白,没有废话。如果“既望”是月四分的一部,那苏子的「七月既望」现有的解释就被推翻了。

  • 作者:龙庭皓月 发布时间:2020-04-03 01:10:12

    本来是一篇长文章,被改编成一本小书,简要介绍了古代纪时,纪日,纪月以及纪年方法的由来以及具体方法。

    喜欢历史或者有志于研究历史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 作者:若依 发布时间:2019-10-25 20:35:56

    看了马亲王推荐买的,还买了一本送大西瓜导师。进京高铁上读完。小书可当工具书算干支纪年,可入门古代纪时。掩卷后好似回到那个天地初开的年代,时间的概念和天光、四季、农时、天象紧紧相连。

  • 作者:这么近,那么远 发布时间:2019-08-09 20:14:04

    每个有历史系的学校都应该开这个专门史的课吧。

  • 作者:许季山 发布时间:2019-10-06 16:42:07

    书很有意思,但是定价太黑。

  • 作者:Buffon 发布时间:2020-07-15 16:58:05

    还以为这辈子不用再考试了……


深度书评:

  • 标注时间,从来就是严肃和重大的事情——读《中国古代纪时考》

    作者:showpin 发布时间:2020-06-21 10:46:46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标注时间,从来就是严肃和重大的事情

    ——读《中国古代纪时考》

    人生活在空间和时间里。在空间里确定不了自己所处位置和方向,会迷路,而在时间里,则会迷失。

    一讲到时间,今天的你只要简单打开手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俱有,还有农历、星期、节气,甚至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点,以至我们可能都用不上的精确到毫秒、微秒的精度,貌似一切本该如此,但这实际上沉淀了我们的先人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执着。标注时间,从来就是一件极其严肃和重大的事件。君不见,新王朝建立后,接受不接受它颁布的用来标注时间的皇历(黄历、历书)——所谓”正朔“——成了是否臣服这一政权的标志。兹事体大。

    在我理解——也受了张衍田先生这本《中国古代纪时考》的启发——标注时间有这么几个要素:一是时间的分段,二是标示起点,三是标准化,形成共识。在不考虑神奇的广义相对论的前提下,时间是一维的,单向行进,没头没尾,而且它又不像空间那样容易有参照的东西,建立至少是局部的体系,可以直观认识。此时,把时间分段,化无数为有数,显然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先人,参照外部环境周期性的往复变化,根据白天——黑夜、日升——日落而有了“日”的概念,时间分成了一天一段;参照天上月亮的隐——现、圆——缺而有了“月”的概念,时间又分成了一月一段;再在更大的范围内,参照气候变化、植物枯荣的变化,又有了“年”的概念。进而,根据需要,又衍生出了时辰、分钟、旬、季、星期等等时间分段。应该提到的是,这种对时间的分段并不需要是等分,看一下月份的大小月就知道了。对时间的分段,除了利用上述的天文现象,还可有机械方式,比如说钟表里的擒纵系统,就是一个绝妙的时间分段体系;更可以利用原子的能量脉冲产生的电磁波来制造精准的原子钟,达到某种极致。

    时间起点的标示是与对时间的分段相对应的,可以在无限重复、分段的时间中取得唯一性。但这种标示也是多样的,可有人为的选择性。比如秦朝以十月为一年之始(正月、端月),而随后的朝代则大多以一月为一年之始。这与现在有人以星期一为一周之始,而有人以星期日为一周之始,应该是一样的。时间起点的标示还常常具有特定的人文含义。比如现在的年份通常使用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但有说法,实际上二者差了三年),但我国的历法也有用孔子诞生之年为始的,也有用黄帝纪年的,用佛诞纪年的,海峡对岸也还在使用民国纪年,不一而足。放眼全球不同的文化体,标示时间起点的方法更是多不胜数,因此,采用标准化、大家都认可的时间,或者说至少是可以互换的时间体系,形成共识,又成为使用时间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2020.6.6)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 干支纪年的由来

    作者:龙庭皓月 发布时间:2020-04-03 17:36:30

    本书是已退休的北大历史教授张衍田的一篇长文章,被上海古籍出版社改编成一本小书,虽然装帧还不错,但只有一百六十多页,九万八千字,然而书后定价很贵,居然是四十八。它的内容是分别对中国古代的纪日、纪时、纪月和纪年作了系统的考证,阐述了这些纪时手段的由来、发展以及具体方法。

    纪时方法的进步一方面有赖于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涉及到人们计数的方法和观念。从纪日方法上看,古代一开始使用十干纪日,后来发展到干支纪日,当然也有直接的数字纪日,此外还有晚清出现的韵母纪日,主要用于发电报。纪时方法经历了从不等时到等时,从时刻纪时到时辰纪时的发展过程。纪月方法有数字纪月、干支纪月、音律纪月、三分四时纪月,此外在睡虎地秦简上还发现了楚地特有的月名。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两套表示计数次第的符号,既能纪时、纪日,也能纪月和纪年。将其用于纪年,自东汉才出现,东汉前的纪年干支,都是后人逆推出来的,逆推出来最早的准确而又连续的干支纪年就是西周共和元年,这一年为庚申年,是公元前841年。

    干支纪年法来自于太岁纪年法。在说到太岁纪年法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二十八宿。古代时人们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总结出一套恒星群组合体系,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就是紫薇星、太微垣和天市垣。二十八宿是天球黄道(太阳与月亮运行所经天区)与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在天上的投影)附近的恒星组合成的二十八个恒星群体组合。人们还根据星宿方位,把二十八宿与四个方位相配,每个方位七宿,并根据它们的星象形式,分别把这四个方位的星宿类比为相似之物,一方一象,是为四象,依次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再回到岁星纪年法。岁星就是木星,古人观测到木星的运行规律,认为木星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于是用以纪年,便取名岁星,岁者年也。为了观测与计量岁星运行所在的位置,人们将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成为十二次,次犹所也,意即停留之所,并为十二次各取一个名字。这样,岁星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十二年之后,又会回到十二年前所在的星空区域。天空中有众多恒星,为了确认岁星运行的位置,就将二十八星宿作为参考标志,将十二次分别与二十八宿相对应,每一次都对应两三个或一个星宿,如岁星运行到某一星宿,就称为“岁在某某”,这里的“某某”就是该星宿所对应的岁星十二次中的某次,这就是岁星纪年法。

    但是,古人的观测并不准确,岁星实际的公转周期并非12年,而是11.86年,这样,岁星每运行一周天,就比人们认定的12年提前了0.14年,时间久了,误差就会越来越大,按照星宿来定位岁星的运行位置,就越来越不准确。所以,后来人们就假设了一个虚无的天体,它的运行周期是整整十二年,它的运行轨道与岁星相同,但运行方向自东向西,与岁星相反。同样也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太岁星自东向西运行的次序就是十二辰,而十二辰用十二支来表示。太岁纪年法用十二支作为太岁所在辰位的名称,每一辰取一个年名,这套年名叫做岁阴。后来,人们又用十干用于太岁纪年法,也把十干作为太岁星所在辰位的名称,并为每干所在的辰位名取一个年名,这套年名叫做岁阳。然后,用十岁阳与十二岁阴依次相配,用以纪年,组成自“阏逢困敦”(甲子)至“昭阳大渊献”(癸亥)一共六十个新的年名。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古籍都曾出现过这些年名,但是因为这些年名拗口难记,所以后世运用的并不多,而太岁纪年用于表示太岁所在辰位的干支却是人们所熟悉的,并且此前早已用于纪日和纪月,所以后来人们便废弃了六十个年名,只用干支来纪年,这样,干支纪年法就产生了。干支纪年法自东汉出现后,与利用君主在位年数纪年的方法并行,一直使用到清末,直到现在日历上也会标注每年的干支年份。

    除此之外,作者还列出一种公历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公式,并对岁首,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等作了简要考证。本书内容涉及很多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但是并不枯燥难懂,看完可以了解到不少有趣的文化常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三星好评(462+)
  • 方便(56+)
  • 差评少(525+)
  • 内容齐全(386+)
  • 可以购买(325+)
  • pdf(544+)
  • 愉快的找书体验(417+)
  • 品质不错(567+)
  • 简单(465+)
  • 四星好评(372+)

下载评价

  • 网友 冉***兮: ( 2025-01-09 07:04:5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林***艳: ( 2024-12-22 10:16:4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石***烟: ( 2024-12-29 22:24:2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25 08:25:4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谭***然: ( 2024-12-29 21:50:2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潘***丽: ( 2024-12-28 14:03:2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方***旋: ( 2024-12-25 09:37:0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敖***菡: ( 2024-12-18 15:29:3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曾***文: ( 2024-12-29 09:24:0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国***芳: ( 2024-12-17 14:52:30 )

    五星好评

  • 网友 邱***洋: ( 2024-12-17 09:15:21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濮***彤: ( 2025-01-02 04:06:0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晏***媛: ( 2024-12-11 09:55:34 )

    够人性化!

  • 网友 步***青: ( 2024-12-19 11:20:29 )

    。。。。。好

  • 网友 屠***好: ( 2024-12-16 17:36:17 )

    还行吧。

  • 网友 融***华: ( 2025-01-08 13:34:28 )

    下载速度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