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 在线下载 pdf mobi 2025 epub 电子版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精美图片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4024239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7
  • 页数:296
  • 价格:2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23:24:30

内容简介: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非俄语专业)》主要内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俄语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非俄语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俄语水平,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择优选拔。 本大纲适用于2009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非俄语专业)考试的考生。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考试大纲(非俄语专业)》主要内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俄语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非俄语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俄语水平,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择优选拔。 本大纲适用于2009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俄语(非俄语专业)考试的考生。


精彩短评:

  • 作者:月鸟 发布时间:2011-11-10 15:05:22

    开拓性作品,所以虽然很多方面蛮差,但那还是推荐下。

  • 作者:未然 发布时间:2022-04-17 16:14:19

    基本功的阐释较为清晰

  • 作者:一面 发布时间:2022-07-11 09:43:57

    美妙!!!

  • 作者:七-ジュラ 发布时间:2020-03-29 21:30:31

    偏温馨系。但是故事好像太平淡了些,用读书牛听得,孩子听

  • 作者:我想吃螃蟹 发布时间:2020-05-31 10:08:16

    现在是2020.5.31。今年开年的新冠病毒已然改变了世界,媒体民众都在讨论全球化的终结,民族极端主义抬头。希望中国保持清醒,更好的从民生、法治等以人为本出发。

  • 作者:山丘 发布时间:2023-07-05 18:44:13

    配置还是挺详细的


深度书评:

  • 市场上都差不多,但我没那么事情需要励志

    作者:岁.羽 发布时间:2019-04-20 14:16:05

    现在市场上都是这样的故事性书,没有太多真正的内涵。不是说要标新立异,而是感觉很多励志类书都是跟风。确实讲故事比讲道理要讲得好。看到评论有说最糟糕的书,其实都差不多上面上的类似书籍,都是口号,

    很难给人的内心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逻辑上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此类书更多是讲的表面的“就是这样子”,没有太多深刻的哲理或者生动性的思考。也或许已经不是同一个阶层了,所以没有站在万千平凡的我们的立场,就难免相对地主观了。不是说主观不好,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是解释、探究、明理,而不是指挥我们去做什么样的人。

  • 《人文地理学》笔记

    作者:浮士德的低语 发布时间:2020-11-26 20:52:05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学传统范式三大主题:

    一,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

    我国近代地理学先驱者首推张相文,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

    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并研究这些现象,一般是从研究其空间分布开始的。文化区答题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分为三类: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电视机的传播)

    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手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愈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便愈明显地表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一方面,人类的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生存,可以利用过去不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也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称为带有人类社会加工痕迹的自然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改变着环境的运行,旧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的反馈也通过人类活动而影响了文化。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地理环境赋予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而使他们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

    人类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有一事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创造出先前所完全没有的生活资料,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文化。

    文化景观:是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为什么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原因: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的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活动上的关系。

    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上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问题上的反应)

    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人地关系机制:

    斯宾塞和托马斯两人所写的《文化地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其中有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之间的差别往往很大。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亦不同。

    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的各个单元——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风俗,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组织的有机网络,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地发挥功能。

    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类依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获得生存的基础,并且利用技术来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技术是指在自然生物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属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人口之中。自从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就不再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以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为承载。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人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社会组织,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在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人口转变理论:

    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分布出明显地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

    世界上共存四个人类大陆:

    一:东亚和东南亚

    二:是南亚

    三:欧洲

    四:北美洲东部

    地理人种:

    除以上种族划分以外,后来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定义了地理人种的概念。

    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民族: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和民族五个发展阶段。

    民族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共同语言

    共同的地域

    共同的经济生活

    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起源的理论:

    博赛洛普的“人口压力论”: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使人类的足迹,除冰雪覆盖的极地外,已遍布五大洲角落。与人口增长的同时,猜忌与狩猎的强度亦随之上升,特别是狩猎技术的进步,例如弓箭的改善与广泛使用,对大型动物的捕杀过度,导致其数量下降,使食物出现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不得不转向其他食物来源,就不得不设法做新的工具,发明新的方法,增加新的食物来源与数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最佳觅食模式”理论:

    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规律。这种最佳食谱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也就是说,话费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

    海登“宴享说”:

    他认为,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其生产量不大,所以其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可能很大。因此,海登考虑在这种条件下,农业所驯化的植物的种类,与其说是为了补充原来食物的短缺,不如说是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更加重要。

    农业最大的特点:

    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土地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传统农业生产阶段:

    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

    属于直接依赖自然发展的产业部门。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为燎荒的形式,“刀耕火种”,水稻田对大气成分的改变。

    (二)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是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成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句句状态促进了村落的出现。

    人类文明的出现:

    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产量大增,不仅可以满足生产者的需求,还有相当剩余。这可以使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可以从事其他审查和你或其他工作,使社会出现分工。有了剩余的产品,就出现了财产私有;劳动分工的结果是出现了商品交换。这样,社会就出现了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等。这些特征就代表人类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文明。

    埃及:(小麦)

    埃及古代文明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尼罗河下游

    条件:①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月播种,5月收获,既无洪水之灾,又有充足水源供灌溉之用。②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为小麦生长极为有利。③埃及虽终年无雨,但不缺灌溉之水,干燥的空气和丰富的地下水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

    巴比伦:(小麦)

    位于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属于肥沃的新月地区。

    印度:

    起源于今巴基斯坦内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

    中国:(粟)

    中国的文明起源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的各支流上。从夏、商、周三朝的经济、政治的核心地区来看,主要集中于在从河南安阳,经郑州、洛阳到陕西渭河流域的马蹄形地区。

    墨西哥、玛雅、印加:(玉米)

    三个地区都与玉米生产有关。

    农业区位论:

    全球农业生产体系的空间分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既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也包括耕作方法与技术、市场分布和运费等经济技术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布局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创。

    杜能提出假设:

    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未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

    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经营者——农民负担。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孤立国中不同经营类型的农业将围绕着这个城市呈同心圆环状分布。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

    第二带:林业带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

    第四带:谷草农作带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

    第六带:畜牧带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定位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称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

    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以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把人类历史上工业生产推向自动化时代。

    新的国际分工体制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活动代替旧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商品贸易体制为标志的。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乡村聚落分类:

    一、一般类型:

    ①密集型农村聚落

    ②分散型农村聚落

    ③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二、活动型农村聚落:

    农、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

    三、特殊类型:

    ①美国单户型

    ②集体农场型

    经营性农场

    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有下列两条标准中一条时,均可设市:①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②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的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城镇。

    城市化概念四方面含义:

    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两个阶段:形式(外延)城市化和功能(内涵)城市化

    城市化的机制:

    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力量。

    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时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互相作用形成的。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组成。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城市的中心距离城市的各个方向来说,是较近的,在交通上也是方便的、便宜的,因此,城市中心容易吸引城市内各个方向的顾客。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市中心商业比较发达,

    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店,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三种城市内部地域模型:

    同心圆模型

    扇形模型

    多核模型

    城市等级结构: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

    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语言的本质属性: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

    社会性

    交际性

    工具性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

    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世界语言谱系:(主要)

    印欧语系:欧洲、美洲大部分语言和亚洲许多语言。包括两大最古典语言——大定于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点,分为8个主要语族,最重要的是: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

    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其附近地区。在使用人数上,属世界第一,使用人数在12亿人以上。

    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其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谱系分类法:

    语系:分类最大的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语支:

    语种:

    语言传播特性:

    外延性和连续性

    距离衰减性

    层序性和阶层性

    复合性

    竞争性和同化性

    演化性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

    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虽然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一旦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政治地理现象就会变得极不稳定。

    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整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分三个级别:

    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

    国内级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还由于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公认地位,因此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最重要的政治地理现象。

    由于政治赋予政治地理单元现象以权力特征,因此政治地理单元,尤其是国家单元,就成为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所属政治地理单元的政治组织或集团对其拥有绝对的支配权。

    政治地理结构:

    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因此,其政治地理结构可分成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1、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空间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特征产生深刻影响。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它不仅是各种政治现象的载体。其本身又是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寻求安全、权利与财富相对稳定的要素。

    2、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政治地理过程:

    是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

    政治整合: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政治分离: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的,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

    主权的变化: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国家的四个基本特征:

    拥有确定的领土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拥有被其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拥有主权

    国家权力要素:

    领土空间要素:

    地理位置:

    ①首先,由海陆山河分布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

    ②其次,与自然地理位置一样,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③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

    ①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它的权力意义在于,领土广阔意味着一国具有巨大战略空间。平时,便于合理地分散配置其工业及国防设施;战时,则以其辽阔的战略纵深赢得时间并分散入侵者力量。

    ②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

    二、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自然源泉

    三、人口规模:

    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

    四、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

    五、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不仅使领土、资源、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实力效能得到实际发挥。本身还是一种现实的实力。

    六、科学技术:

    对国家实力其他要素有决定性影响,使它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

    七、国民士气:

    与影响国家权力的其他要素比,国民士气是最不稳定的。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首先表现在,它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

    八、政府的质量:

    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政府是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创造、动员并使用一切权力要素的行为主体。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欧洲的殖民扩张:

    欧洲的200年的殖民扩张,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地理后果,即它将原来相互隔绝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殖民贸易联为一个不对称的整体,从而奠定了早期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

    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美洲独立国家的出现,意味着欧洲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进而标志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运作时代;同时它也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开始。

    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与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相比,帝国主义对世界的殖民控制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大大超过前者。到第一次世界三战结束时,一个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居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形成。

    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第二阶段:一强多级的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政治格局中核心行为:

    各国,主要是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核心利益目标是扩张富于实体性的领土,主要对外手段是侵略战争或武力威胁,决定性因素是武装力量。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各大国所追求的核心利益目标由富于实体性的领土扩张转为无形控制和获得财富;主要对外手段由侵略战争转为外交及贸易政策,加上军事威慑;其决定因素由武装力量转为用以提高效率的经济技术水平。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一、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哦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时空棱柱:

    由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创立。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来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用时空棱柱图模拟其依靠某种交通方式所达到的最大的行为空间。

    A和B表示两个人当天要返回家里,并且在路上没有停留时,利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所形成的的行为空间的一般情况。由于不同交通方式对人们特定时间内的活动范围有很大影响,乘车者B比步行者A的行为空间要大得多,从而形成不同的时空棱柱体。C和D则表示两个人每天必须工作8h,并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行为空间情况。若是乘车者D的居住地距工作地是0.5h 的路程,那么他可以获得3h的自由空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比较大;而步行者C从居住地到工作地就需花费2h,没有自由时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小,因此形成不同的棱柱体。

    棱柱体三种限制因素:一,能力限制因素;二,共轭限制因素;三,权威限制因素。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67+)
  • 购买多(280+)
  • 好评多(336+)
  • 在线转格式(231+)
  • 中评(135+)
  • 体验还行(211+)
  • 无漏页(495+)
  • 无多页(408+)
  • 不亏(537+)
  • 可以购买(374+)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22 12:22:19 )

    强烈推荐!!!

  • 网友 龚***湄: ( 2024-12-14 18:23:0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利***巧: ( 2024-12-14 19:29:16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16 21:02:1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权***颜: ( 2024-12-11 08:15:4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13 05:42:08 )

    还行吧。

  • 网友 师***怀: ( 2025-01-04 20:52:11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游***钰: ( 2025-01-05 20:45:1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养***秋: ( 2024-12-23 09:27:48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谭***然: ( 2024-12-24 06:07:1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常***翠: ( 2025-01-04 03:59:1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方***旋: ( 2024-12-25 04:04:3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后***之: ( 2024-12-26 18:16:1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隗***杉: ( 2025-01-05 01:10:5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